溪陰集 (趙彭年)/卷四

卷三 溪陰集
卷四
作者:趙彭年
1899年
卷五

范純仁論救蔡確論

编辑

論曰易曰不惡而嚴。又曰見惡人无咎。君子之於小人也。由前之言則絶之可也而見之不可也。由後之言則見之可也而救之不可也。設以爲疾之已甚。亂也。罪從末减而救之。救之道。亦有兩端焉。以公心而救之。猶之可也。以私情而救之。大不可也。若救之以私情。天下後世。其將曰君子之未仁者也。有宋哲宗之朝元祐之年。女堯垂簾。君子秉政。民死而蘇。國危而安矣。而彼哉蔡確。小人之尤甚者也。自煕豐以來。阿附安石。變亂舊章。謀立岐嘉。欲禍宋室。有罪不誅。得保首領。乃敢賦詩於車蓋亭。以譏臺諫之不能諫。譏臺諫之不諫。是欲使宣仁還政於冲子也。冲子親政則小人得志。小人得志而國不危且亡者。古今未之有也。原蔡確之情而定蔡確之罪。所謂下刑上服而死不足惜者也。而臺諫論劾。安置新州。噫其亦幸於確之一身。而不幸於宋之天下也。范純仁以文正公之子。時爲僕射。雖不能力請誅之。當從臺諫之論。逬諸四夷。不與同中國可也。反以爲不宜過嶺置死地。乃發救解之說。是以當時未免黨確之名。而後世尙論之士。亦以爲君子之未仁者也。試使忠宣之意。以爲罪疑惟輕。以公心救之。則亦可謂忠厚長者矣。乃日此路荊棘八十年矣。柰何開之。吾曹政恐不免云爾。則將爲他日救身之地而救之。愚故曰以私情而救之。大不可也。昔脫脫以大義逐其伯父伯顔。而其言曰伯父驕縱已甚。萬一天子震怒。吾族赤矣。論者以爲有累於保全門戶之計。忠宣之事。頗類於此。他日調停議起。煕豐黨人。復起得路。馴致宋室之亡者。未必不自忠宣救確之言爲之階也。嗚乎惜哉。當元豐初元。蘇軾獲詩案之讒。至於繫獄推治。今觀其詩。不過風諫新法之非。而確之詩乃譏其革罷新法者。其罪之輕重大小。不待智者而後知也。忠宣以正人君子。在神宗初元一作九爲諫官。未聞一有救軾之言。而今乃救確之不憚煩。是何一人之心而前後之論各異也。抑亦其時以賦詩之罪。必欲救確而後已。忠宣之論救。所謂觀過知仁。未爲不當。臺諫之論以遠竄。已爲輕典。况呂大防等一番救之而止。忠宣終始力救。不忌公論。愚未知其心之所在也。傳曰惟仁人能好人能惡人。子朱子釋之曰以其至公無私。故能得好惡之正如此。又曰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釋之曰此則未盡好惡之道。君子而未仁者也。蓋忠宣雖爲賢人君子。而未嘗聞濂洛眞儒誠正之學。故其心未能至公無私。其處事乃至於此也。觀其言曰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朱子論以爲上句自好。下句自不好。才說怒己。便已不是。此其學問之未醇。從可知矣。異日之論救蔡確。是亦恕己恕人之過也。孔子曰道不同。不相爲謀。又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忠宣之於蔡確。其道之不同。如氷炭矛盾。每每相反。而忠宣乃欲比而同之。不亦過乎。愚故以君子未仁之說。終始反復。責忠宣之備。

謝安矯情鎭物論

编辑

論曰情可矯乎。情發於性。而性原於天。則情不可矯也。情不可矯乎。有德量者。喜怒不形於色。乃能有以鎭服衆心。則情亦可矯也。然不可矯者。全體之情也。可以矯之者。一端之情也。一端固其全體之發見。豈可以一端之情。有乖於全體之情而遂疑之也。此皆衰世之志。中人之事。不可律之以上聖之道也。謹按晉乘。太保建昌公謝安。方秦寇至。夷然圍碁。露布之來。了無喜色。以兒輩破賊。答客之問。迨其入戶。不覺屐齒之折。夫喜怒哀樂。人之情也。朝野震動。而安則自若。鶴助兵威。喜可知矣。而自視欿然。君子以此爲矯情鎭物者美。安之一身。以身當國。民具爾瞻。苻氏渡江。若或憂怖失措。擧國何所恃而安堵。淝水一捷。若或雀躍自多。非徒狃於小勝。驕心生焉。人將窺其淺深。不可以尊主庇民矣。今日之折屐。固其眞情之呈露。而前日之當憂而不憂。當喜而不喜者。乃所謂矯情而然者也。矯其情。盖將以鎭乎物者也。故君子於此。只曰安有德量。其矯情鎭物如此。不褒之不貶之者。蓋以中和之性情。固不可矯。而氣質之性情。有時乎可矯以鎭萬民之心。以致四海之治也。中和之情。前所謂全體之情也。氣質之情。所謂一端之情也。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爲善矣。此則不可矯之情也。程子曰情旣熾而益蕩。其性鑿矣。此則可矯之情也。抑謝安之賢。乃中人以下之質也。江左之朝。亦衰亂之世也。以中人之贒。立衰亂之朝。非有呑雲夢於胷中。使人不得窺其際。鬼不得測其深。若齪齪然悻悻然。徒効陳餘之儒者。烏能輔相四朝。扶持其危也哉。古人有言曰求士於三代之上。惟恐其好名。求士於三代之下。惟恐其不好名。愚請繼之曰求士於三代之上。惟恐其矯情。求士於三代之下。惟恐其不矯情也。如漢高之溲溺儒冠。踞見長者。傷胷捫足。悟罵齊使。文帝之南嚮讓西嚮讓者。是皆矯其情以成其功者也。其所謂矯情者。用亦各不同焉。若用以鎭物則可。如不形喜怒之類是也。用以干譽則大不可。如違道義之類是也。雖然安豈專事矯餙者哉。東山一臥。旣收晉室夢卜之望。新亭數語。足折桓溫僭逼之氣。此其正大之節。矯飾之情。幷行而不相悖者也。張子曰以衆人望人則易從。若謝安可謂救時之相。不可以聖贒責之也。局量如安者。叔季蓋難得焉。嗚呼。安亦人傑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