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儒道之爭
漢武帝初年有一件很可注意的案子,可惜史料不完全了,我們只知道一點零碎的事實。《前漢書》卷六《武帝紀》云:
建元元年(前140),……秋七月……議立明堂,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征魯申公。二年(前139)冬十月,御史大夫趙綰,坐請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獄,自殺。丞相嬰,太尉蚡免。
記載此事最詳的是《史記》、《漢書》的《田蚡傳》,今以《史記》(卷一〇七)為主:
魏其(竇嬰)武安(田蚡)俱好儒術,推轂趙綰為御史大夫王臧為郎中令;迎魯申公,欲設明堂,令列侯就國,除關(《索隱》,謂除關門之稅也。服虔曰,除關禁也》,以禮為服制,以興太平。舉適(《漢書》作謫)諸竇宗室毋節行者,除其屬籍。
時諸外家為列侯,列侯多尚公主,皆不欲就國。以故,毀日至竇太后。太后好黃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趙綰、王臧等務隆推儒術,貶道家言。是以竇太后滋不悅魏其等。
及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趙綰請無奏事東宮。竇太后大怒〔曰,此欲復為新垣平邪?〕乃罷逐趙綰、王臧等,而免丞相太尉。(《漢書》卷五十二同)
此不言綰、臧自殺。然《本紀》與《儒林傳》皆說他們自殺。《史記·儒林傳》(卷一二一)云:
及今上即位,趙綰、王臧之屬明儒學,而上亦鄉之,於是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
又云:
臧請天子欲立明堂,以朝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師申公。於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車駟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軺傳從。至,見天子,天子問治亂之事。申公時已八十餘,老,對曰,“為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是時天子方對文詞,見申公對,默然。然已招致,則以為太中大夫,舍魯邸,議明堂事。
太皇竇太后好老子言,不說儒術,得趙綰、王臧之過,以讓上。上因廢明堂事,盡下趙綰、王臧吏,後皆自殺。申公亦疾免以歸,數年卒。
此事很像清朝末年的戊戌政變。竇太后是文帝的皇后,經歷三朝,凡立四十五年(此據師古考訂,《外戚傳》原文作五十一年),故她一家的威權很大。她的信奉黃老之言,在別處也有記載。《漢書·外戚傳》上(卷九十七)說:
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景帝及諸竇不得不讀《老子》,尊其術。
《史記·儒林傳》云:
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竇太后又好黃老之術,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
又云:
竇太后好老子書,召轅固生問老子書,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書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無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應手而倒。太后默然,無以復罪。
這竟是羅馬暴君令罪人入鬥獸圈鬥獸的虐政。轅固生批評了老子一句話,便幾乎得了死罪。趙綰、王臧等想借明堂的招牌來推翻竇太后的專政,放逐一班無節行的貴戚宗室,又明白奏請不要奏事東宮,怪不得這位老太婆要大生氣了。竇嬰與田蚡都是大貴戚,也免官而去;趙綰、王臧的下獄自殺真不為奇了。
《儒林傳》又云:
及竇太后崩(建元六年,前135),武安侯田蚡為丞相,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百人,而公孫弘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學士靡然鄉風矣。
十四,三,卅
此事當參考《郊祀志》。《郊祀志》云:
孝景即位十六年,祠官各以歲時祠如故,無有所興。(《史記·封禪書》同)
此是竇太后與景帝信奉黃老言的大功效。非細讀《郊祀志》全文,不能領會這一句話的重要。《郊祀志》接著說:
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漢興已六十餘歲矣,天下艾安;縉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而上鄉儒術,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未就。竇太后不好儒術,使人微伺趙綰等姦利事,按綰、臧,綰、臧自殺。諸所興為皆廢。
六年,竇太后崩。其明年,徵文學之士。明年,上初至雍,郊見五畤。
十四,五,十六夜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62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6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包括兩岸四地、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包括新加坡、加拿大、韓國、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