濳研堂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三十一

卷第三十 濳研堂文集 卷第三十一
清 錢大昕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嘉慶丙寅刊本
卷第三十二

潛研堂文集卷三十一

              嘉定錢大昕

 題跋

   跋陶淵明詩集

靖節爲陶桓公曾孫載於晉宋二書及南史千有餘年

從無異議近世山陽閻詠乃據贈長沙公詩序昭穆旣

遠已爲路人二語辨其非侃後且謂淵明自有祖何必

藉侃而重詠旣名父之子說又新奇可喜恐後來通人

惑於其說故不可不辯靖節自述世系莫僃於命子詩

首溯得姓之始次述遠祖愍矦舍丞相靑然後頌揚長

沙勲德卽以已之祖考承之此士行爲淵明曾大父之

實證也六朝最重門第百家之譜皆上於吏部沈休文

𢰅宋史在齊武帝之世親見譜牒故於本傳書之梁昭

明太子作靖節傳不過承宋書舊文而閻乃云始於昭

明誤讀命子詩則是宋書亦未寓目其謬一也昭明傳

云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後代此亦出宋書之

文而閻又以訾昭明曾不知休文卒時昭明才十有三

歲卽使傳有舛誤亦當先訾休文況傳本不誤乎其謬

二也且使士行與淵明果屬疏遠如路人也者則命子

篇中何用述其勲德攀援貴族鄕黨自好者不爲靖節

千秋高士豈宜有此其謬三也閻所據者惟有贈長沙

公詩序而序固言同出大司馬矣大司馬之稱非侃而

誰雖閻亦知其不可通也詞遁而窮因檢史漢表陶舍

嘗以右司馬從漢王遂謂序中大司馬當作右司馬謂

舍非謂侃也不知漢初軍營有左右司馬品秩最卑不

過中涓舍人之比舍旣位爲列矦不稱矦而稱右司馬

在稍通官制者且知其不可豈可以誣靖節乎夫擅改

古書以成曲說最爲後儒之𨹟況此大司馬又萬無可

改之理其謬四也惟是長沙公與靖節屬小功之親而

云昭穆旣遠已爲路人似有罅隙可指今以晉書攷之

士行雖以功名終而諸子不協自相魚肉再傳之後視

如路人固其宜矣昭穆猶言兩世兩世未遠而情誼已

疏故詩有慨然寤歎念兹厥初之句其云昭穆旣遠者

隱痛家難而不忍斥言之耳若以爲同出於舍則自漢

初分支已閱六百餘年人易世疏又何足怪其謬五也

閻又云侃廬江郡尋陽人淵明尋陽郡柴桑人其址貫

不同攷尋陽郡卽廬江所分南渡後移於江南士行生

於郡未分之前淵明生於僑立郡之後史各據實書之

似異而仍同也顏延之作靖節誄雖不敘先世而其辭

云韜此⿰氵𠔏族蔑彼名級藉非宰輔之胄焉得⿰氵𠔏族之稱

此亦一證戊申八月讀靖節集竟因書於後

   跋庾子山集

錢唐倪魯玉注庾開府集世稱詳贍然頗昧於地理子

山爲洛州刺史在周武平齊以前其時洛州治上洛故

滕王序有上洛童兒商山故老之語注以河南洛陽當

之不知子山刺州之日洛陽尙屬後齊未入宇文版圖

也哀江南賦鎭北之負譽矜前注家多以邵陵王綸當

之予攷梁史當指鄱陽嗣王範而言範嘗爲鎭北將軍

故有鎭北之稱邵陵則終於司空非鎭北也注乃以綸

嘗刺揚州揚在江北故云鎭北益穿鑿可笑梁之揚州

今金陵也豈在江北乎

   跋柳河東集

注柳集者南城童宗說新安張敦頥雲閒潘緯不知何

人合而刻之潘氏音義成於乾道三年此本於敦字尙

未缺筆當刊行於乾道淳熙之朝矣南府君廟碑汧城

鑿穴之奇句葢用潘安仁馬汧督誄而注家不知出處

疑其用田單火牛事殊可笑也

   跋李衞公集

右李衞公文集二十卷卽會昌一品集也別集十卷其

前二卷雜賦也後二卷平泉山居艸木記也外集三卷

窮愁志也衞公𢰅述各自爲名後人編集併而一之宋

史藝文志旣有別集十卷而又別出雜賦平泉艸木記

二種葢史家未見此書但循名列之而不悟其重複也

宋志別有姑臧集五卷謂是翰苑所作今別集卷弟三

至弟八詩文多外任遷謫所作絕無翰林制誥之文則

姑臧集已失其傳矣唐書方鎭表貞元元年復置桂管

經略招討使七年罷領招討使此後未見改經略爲都

防禦之文而鄭亞序會昌一品集題銜云桂管都防禦

觀察處置等使不云經略然則表有脫漏矣

   跋溫飛卿詩

溫飛卿詩今盛行吳中顧俠君注葢因山陰曾益注而

增正之然尙多踳誤如醉後獨知殷甲子本用箕子事

而注云紂以甲子日死豈非郢書燕說乎乘舟覔吏經

輿縣用晉書桓彝事此非僻書而顧亦不能注甚矣注

書之不易也

   跋笠澤叢書

魯望松陵唱和詩作於咸通已丑庚寅閒此書則乾符

已亥所作也唐史本傳云李蔚盧攜素與善及當國召

拜左拾遺詔方下龜蒙卒攷宰相表攜以乾符元年

月拜相次年六月蔚亦入相五年五月攜罷九月蔚亦

罷六年十二月攜復相廣明元年十二月又罷魯望以

拾遺召在二人當國之日必是乾符二年以後五年以

前其卒亦當在此時矣今據叢書則乾符六年魯望尙

無恙計敏夫唐詩紀事云卒於中和初中和改元又在

已亥後二年蔚與攜皆已先死然則史所云殆未可信

   跋徐夤釣磯文集

正字𢰅述見於崇文總目者賦五卷揬龍集一卷今皆

不傳此釣磯文集十卷乃其後人可珍所編可珍未詳

何時人其序稱延祐丁酉然延祐實無丁酉歲疑傳寫

誤爾正字名它書多作寅此獨作夤未知其審唐人集

傳於今者尟矣此雖闕其弟五卷較之它本作二卷爲

善壬子十月從黃孝廉假讀因記於卷尾

   跋東坡詩集

東坡詩出門便旋風吹面便旋與聯翩皆曡韻字注家

引左傳注以旋爲小便固可笑或引詩毛傳便捷之貌

便捷一作便旋爲證亦非也按廣疋釋訓篇便旋徘徊

也張平子西京賦便旋閭閻薛綜注云盤桓便旋也盤

與徘桓與徊皆聲之轉文異而義不殊王逸注楚辭云

便旋中野立踟蹰也與廣疋義亦同東坡之意葢出于

   跋北山小集

黃孝廉丕烈買得宋槧本北山小集四十卷皆用故紙

印刷驗其紙背則乾道六年官司簿帳也其印記文可

辨者曰湖州司理院新朱記曰湖州戶部贍軍酒庫記

曰湖州監在城酒務朱記曰湖州司獄朱記曰烏程縣

印曰歸安縣印曰監湖州都商稅務朱記意此集板刻

於吳興官𪠘也古人公移案牘所用紙皆精妙仍可它

用蘇子美監進奏院以鬻故紙公錢祀神得罪可見宋

世故紙未嘗輕棄今官文書紙率輭薄不耐久數年之

後黴爛蠧蝕不復可用矣北山詩文有風骨在南宋可

稱錚錚佼佼者此本紙墨古雅的是淳熈以前物讀之

不忍釋手嘉慶丁巳冬日

   跋孫尙書大全集

孫仲益以文章名世而宋史薄其人不爲立傳唯藝文

志載其所𢰅鴻慶集四十二卷予所見本題云南蘭陵

孫尙書大全集凡七十卷係王文恪公所藏本後歸葉

石君氏今爲周漪塘明經所有仲益專主和議又汙張

楚僞命讀其文於呂惠卿莫儔万俟卨譽之不容口而

毀李綱陳東李光尤力幾於無是非之心者然其駢偶

之工自汪彥章而外未能或之先也仲益歴官本末不

見於史今以文集參攷知以大觀四年登進士又七年

再中詞學科歴校書郞宗正少卿監察御史出知廬密

二州靖康元年自國子司業除侍御史尋出知和州召

還試中書舍人兼侍講權直學士院建炎改元以徽猷

閣待制知秀州言者劾其受僞官責授歸州團練副使

本州安置二年起爲徽猷閣待制知平江府未幾召還

除給事中遷吏部侍郞直學士院轉戸部尙書三年除

龍圖閣直學士知溫州未行改知平江府尋落職紹興

元年復除龍圖閣待制知臨安府二年坐盜用官錢貸

死除名編管𧰼州閱三年放還經郊赦復奉議郞二十

六年上書自訟復左朝奉郞右文殿脩𢰅提舉江州太

平興國宮改提舉南京鴻慶宮二十九年以敷文閣待

制致仕乾道五年卒年八十有九

   跋渭南文集

今法有凌遲之刑葢始於元明而不知其名之所自攷

宋史刑法志載眞宗時内官楊守珍使陜西督捕盜賊

請擒獲强盜至死者付臣凌遲用戒凶惡詔捕賊送所

屬依法論決毋用凌遲然則宋初已有凌遲之名而當

時未嘗用也後讀放翁奏狀有云伏覩律文罪雖甚重

不過處斬五季多故以常法爲不足於是始於法外特

置凌遲一條肌肉已盡而氣息未絕肝心聯絡而視聽

猶存感傷至和虧損仁政實非聖世所宜遵也議者謂

如支解人者非凌遲無以報之臣謂不然若支解人者

必報以凌遲則盜賊有滅人之族掘人之冢墓者亦將

滅其族掘其冢墓以報之乎若謂斬首不足禁姦則臣

亦有以折之昔三代用肉刑而隋唐之法杖背當時必

謂非肉刑杖背不足禁姦矣及漢文帝唐太宗一日除

之而犯法者乃益稀少仁之爲效如此其昭昭也欲望

聖慈特命有司除凌遲之刑以增國家太平之福乃知

此刑昉于五代而南渡時固已用之矣

   跋史彌寧友林乙藳

甲戌秋予在都門過金匱吳學士尊彝齋有宋槧友林

乙藳假歸手錄其副藏之攷趙希弁讀書附志云友林

詩藳二卷此編祇一卷疑尙有甲藳而今失其傳厲樊

榭所見亦祇有乙藳也彌寧字安卿越忠惠王浩弟源

之子由國子生歴知邵陽軍予嘗見史氏譜以爲知秦

史氏譜源字文翁彌寧字淸叔以宗女澤仕至武功大夫太子右春坊閤門宣贊舍人除忠州團練使知

秦州兼淮安提舉妻趙氏封令人南渡時秦州不入版圖殆終於知泰

州泰秦字形相涉而譌耳詩雖不多頗有佳句如雲巒

著色四時畫石瀨有聲千古詩一毛不拔管城子冷眼

相看石丈人置之涪翁集中莫能辨也集中有寄慥齋

弟詩慥齋名彌林亦能詩

   跋滏水文集

元遺山𢰅閑閑老人墓志稱公詩文號滏水集前後三

十卷予所得本祇二十卷元光二年翰林學士楊雲翼

序之閑閑卒於壬辰歲而序成於癸未疑卽遺山所稱

前集其後集十卷則世失其傳矣予家收藏石刻有乞

伏邨唐帝廟記鄧州宣聖廟碑葢公和尙狀銘皆不見

於此集據遺山云公晚年錄生平詩文凡涉于二氏者

不在也則葢公之銘例當刊落其餘二篇或在後集十

卷之内乎

   跋遺山集

廣韻二十一震部信字下云信姓魏信陵君無忌之後

又複姓有信都信平二氏信都氏與信氏源流各別元

裕之𢰅五翼都總領信公碑云魏公子無忌號信陵君

子孫因以爲氏北史有名都芳字玉琳者以藝術著稱

誤合二氏爲一矣北史本傳稱芳者十有一未嘗連都

   跋雪樓集

程文憲公集予訪之二十年未獲歸田後始得之西吳

書估舟中乃明⿰氵𠔏武乙亥與畊書堂刊行本亟購而藏

之歐陽原功李好文序俱云四十五卷而此本乃卅卷

葢刊刻時併省其元第非有殘闕也文憲於至大皇慶

閒再掌制誥高文大冊多出其手集中碑志諸文可裨

益正史者甚夥如孟速思史稱其子九人多至大官據

公所𢰅碑實十一子而阿失帖木兒嘗以畏吾書授成

宗武宗仁宗卒贈武都王謚忠𥳑尤宜補書於本傳也

丞相忽魯不花丞相別不花平章烏伯都刺史皆無傳

據公所𢰅制知忽魯不花嘗追封歸德王謚忠獻而別

不花烏伯都刺之三代俱有封謚予嘗病元史於宰輔

多不立傳欲博攷它書次弟補之而衰疾健忘聊記一

二以便檢尋

   跋淸容居士集

伯長以史學自負其上修三史事狀勤勤以搜訪遺書

爲先可謂知本務矣顧其所覼列者皆東都九朝之遺

事至於南渡七朝之紀載略不齒及豈有所忌諱而不

欲盡言與厥後三史刊修伯長已不及見而其孫曮以

家藏書數千卷上之史局裒集之功爲不虛矣伯長於

史鄭諸族皆密戚故所作詩文從未一寓刺譏之意使

居總裁之任恐亦未能直筆也

   跋漢泉漫藳

曹文貞公漢泉漫藳十卷據元史本傳似合詩文言之

此本爲其子復亨所編僅詩九卷樂府一卷有張夢臣

歐陽原功蘇伯修呂仲實序及吳閒閒後序附以曹克

明𢰅神道碑王繼學𢰅畫像贊并祭文挽章甚僃其爲

完書無疑傳云有詩文十卷者葢未足信傳又云子六

人孫十人皆顯仕攷神道碑子震亨謙亨泰亨皆已前

卒初未登顯仕而謙亨并未得官史之難信如此碑稱

孫男八人而傳云十人或有生於𢰅碑之後者

   跋道園類稿

碑志之文近於史者也而其家持行狀乞文者未必通

知舊章秉筆者承其譌而書之遂爲文章之玷虞伯生

𢰅鮑君實墓志云從其家得宋藝祖賜其先世忠壯公

君福鐵券文則因錢元瓘之所請而賜也又云君福從

元瓘歸宋自以其國貢賦無蓺盡焚其籍令有司別具

中法以進按吳越納土者忠懿王俶非文穆王元瓘也

文穆薨於後晉天福中與宋邈不相及鐵劵之說亦不

可信矣又𢰅張宣敏公神道碑云歲戊戌因大帥河南

忠武王阿术以歸國朝攷阿术卒于至元二十四年

五十四則太宗戊戌之歲阿术僅五歲耳何不攷至此

後讀元史察罕傳云歲戊戌授馬步軍都元帥率諸翼

軍攻拔滁壽泗等州乃悟張子良本因察罕以降察罕

亦封河南王謚忠宣後人誤以爲阿术伯生不察而書

之元史子良傳又因伯生文而書之殊憒憒矣道園能

古文而未究心史學故有此失

   跋金華黃先生集

曩在都門從友人借讀黃文獻公集僅十卷係仙居張

儉存禮所刻病其去取失當而附筆記誌狀於第七卷

末尤乖刺不倫兹於吳門黃孝廉齋見元槧金華黃先

生集不全本𥿄墨精善始快然莫逆於心也攷宋景濂

𢰅公行狀述所著書有日損齋初藳三卷續藳三十卷

義烏志七卷筆記一卷此編排次自卷一至卷三十一

初稿三續稿一至廿八雖無日損齋之名其爲一書無

疑但闕續稿十一至十八廿九至卅耳貢師泰序稱初

藳臨川危素所編次續藳門人王生宋生所編次所云

王宋二生卽子充景濂也而每卷首但列臨川危素名

葢太樸在元季負重名王宋皆後進不敢與抗行故也

行狀云續藳三十卷今貢序作廿八卷葢作僞者洗改

痕迹宛然廿八必三十之譌并初續藳爲三十三卷爾

   跋倪雲林詩集

元鎭詩久散佚今所傳者荆溪蹇曦朝陽編集蹇序自

言得之王梅西舊藏然亦出於後人摭拾多有𧸛作元

鎭卒於⿰氵𠔏武甲寅十一月年七十有四見於周南老所

𢰅墓志然則至正乙未元鎭已五十有五矣而集中乃

有乙未歲余年適五十感昔人知非之言漫賦長句此

豈可信耶董文敏家藏元鎭絹本山水後題庚戌歲予

年六十五葢作僞者因此詩而傅會成之

   跋陶學士集

明太祖初興奉龍鳳正朔枝山野記載太祖伐張士誠

㮄文云龍鳳十二年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王元美詔令

攷載太祖與魏國公徐達書龍鳳十年至十二年凡十

有七道前二道稱皇帝聖旨吳王令旨其餘但稱吳王

令旨實錄與正史俱隱而不書兹讀陶主敬集首載龍

鳳四年十月江南行中書省劄付一通至正之十八年

也又載龍鳳十年二月及十二月吳王令旨各一通其

文皆云皇帝聖旨吳王令旨此則至正之二十四年也

太祖之稱吳王葢林兒命之故書皇帝頂格書吳王空

一格史稱諸將推奉爲王亦非其實也及林兒旣亡始

有吳元年之稱亦可見太祖之不忍顯背僞宋矣

   跋江雨軒集

崑山葉文莊公藏書之富甲於海内服官數十年未嘗

一日輟書雖持節邊徼必攜鈔胥自隨每鈔一書成輒

用官印識於卷端其風流好事如此今惟菉竹堂書目

尙有鈔本流傳而堂中圖籍散爲雲煙久矣予所藏江

雨軒集卷首有巡撫宣府關防卷末有公裔孫奕苞小

印知爲菉竹堂鈔本雖字畫潦草却是三百年前舊物

可寶也偶氏不載於姓譜武孟自署義昜葢其郡望亦

未詳其得姓之始武孟生于元季明⿰氵𠔏武中舉秀才累

官荆門州吏目卒於永樂庚子壽至八十有二官雖不

達而足跡幾徧天下晚年以目微𦕈自號瞎牛翁陸𧰼

孫𨕖太倉文略以武孟詩爲首焉

   跋匏翁家藏集

匏翁年六十九時讀東坡行年三十九勞生已强半之

句賦詩寄懷其序云蘇公年止六十五而白公七十六

予今適介其閒以予攷之白公生於大歴七年壬子卒

會昌六年丙寅實七十五歲蘇公生於景祐三年

子卒於建中靖國元年辛巳實六十六歲吳葢一時記

憶之誤

   跋弇州四部稿

第四十卷庚午元日日食詩云甲寅元日兩不食庚午

正元食稍微甲寅者嘉靖三十三年也庚午者隆慶四

年也攷之史志嘉靖三十二年正月戊寅朔日食雨不

見而次年元正無日食事初疑元美述其所見似不應

誤試以大統術推算嘉靖癸丑正月戊寅朔入交二十

六日七千六百七十七分有奇正入食限而甲寅正月

壬寅朔入交二日四千八百二十一分有奇則已逾食

限矣元美以一代文獻自命不應差誤乃爾葢文人自

矜彊記失於檢照往往有此病

   跋弇州山人續稿

元美以萬歴癸酉任湖廣按察使其歲七月望與守巡

諸公同游赤壁見於本集歲月分明而跋東坡定惠院

海棠詩乃云余以壬戌七月望登赤壁何其誤邪且嘉

靖壬戌公方以家難銜恤里門安有遠游三楚之事此

必校書人妄改恐有執此訾議公者聊復辨之

   又

予讀明史職官志稱自宏治六年内宴大學士邱濬以

禮部尙書居吏部尙書王恕之上其後由侍郞詹事入

閣者班皆在六部上矣而少詹事以下入閣其班位無

明文據元美所𢰅呂文安公傳公以少詹事兼翰林學

士入閣廷試賜宴禮部分宜擬公坐三品上特命次尙

書葢異數也學士向列四品京卿上今班次尙書則視

二品矣故以爲異數此談典故者所當知也

   跋徐氏海隅集

明三百年吾鄕先達官至二品者惟龔徐兩尙書龔以

侍郞致仕加銜初未履任名列七卿表者獨徐公一人

爾自成化周⿰氵𠔏謨後宗伯一席非翰林不得預公獨起

家郞署不由詞林尤爲希曠之遇王元美與公書謂破

格登賢爲國家弟一盛典鄕邦弟一盛事者也世俗訾

公更名結婚兩事更名本末公集中自記甚詳若申文

定公與公同郡閣部相去一閒門戸相當豈有繫援之

嫌文定旣登首揆公卽致仕里居終文定秉樞之日公

未嘗再起揆之形迹亦無可議明季愛憎之口大率如

斯不足信也因讀公集輒爲辯之

   跋歸太僕集

震川爲唐虔伯志墓其銘詞有云日月光曜天暒星同

葢用漢書天暒而見景星之文孟康以爲赤方氣與靑

方氣相連赤方中有二黃星靑方中有一黃星凡三星

合爲景星也校震川集者謂星同二字不可解斷以爲

誤文星同者三星同色也何不可解之有殆未曾讀漢

書矣元功之不學如此宜其見嗤于鈍翁也

   跋方望溪文

望溪以古文自命意不可一世惟臨川李巨來輕之望

溪嘗攜所作曾祖墓銘示李纔閱一行卽還之望溪恚

曰某文竟不足一寓目乎曰然望溪益恚請其說李曰

今縣以桐名者有五桐鄕桐廬桐栢桐梓不獨桐城也

省桐城而曰桐後世誰知爲桐城者此之不講何以言

文望溪默然者久之然卒不肯改其護前如此金壇王

若霖嘗言靈皋以古文爲時文以時文爲古文論者以

爲湥中望溪之病偶讀望溪文困記所聞于前輩者

   跋元詩前後集

元詩前集六卷盱江傅習說卿采集儒學學正廬陵孫

存吾如山編類後集六卷亦存吾編類前集有虞伯生

序後集有謝升卿序卷首皆題奎章學士虞集伯生校

𨕖葢江西書肆人所爲假道園名以傳序文淺陋亦未

必出道園手也刻成于後至元二年總目之後又有本

堂今求名公詩篇隨得卽刊四方吟壇多友倘有佳章

毋惜附示李氏建安書堂謹咨云云小人嗜利欲其擇

之精難矣然近世博雅收藏之家皆未見此書予於京

師琉璃厰書市以二百錢得之戲謂家人曰此宋人之

洴澼絖惡知其不直千金也

   跋太倉文略

乙巳春予主婁東講席訪求鄕先生遺文從顧秀才懷

祖假得太倉文略四卷始偶桓訖龔存憲凡廿一人爲

詩百七十一篇雜文四十一篇葢明嘉靖中州人陸之

裘𧰼孫所𢰅而王夢祥奇徵所刊其凡例云世俗校𨕖

不論語意工拙惟取事關風化及剽竊理學緖餘承譌

踵陋爲文章之蠧今但擇其詞理兼至藻實相副者此

可見其甄錄之不苟矣此書流傳頗少故史家志藝文

未之及𧰼孫浙江參政容之孫奇徵則文肅公錫爵之

父也









濳硏堂文集卷三十一    門人袁廷檮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