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皇明從信錄
卷十三
卷十四 
本作品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

皇明從信錄卷之十三

   東莞 陳 建輯   秀水沈國元訂

成祖文皇帝

癸未永樂元年

正月羣臣上表請立皇太子不允○命寶源局鑄慶器給

山東等處被兵之民○復封周齊代岷王○定官俸米鈔

兼支例令在京文武官一二品四分支米六分支鈔三品

四品米鈔中半兼支五品六品六分米四分鈔七品八品

八分米二分鈔每新鈔三錠折米一石九品雜職及吏興

旗軍並全支米

 按此官俸折鈔之始累朝以來又有折布折絹折鹽折賍罰庫衣服胡椒蘇木事例日薄日削正統以後魁有

 二分支米八分支鈔或三分米七分鈔雖九品雜難無不皆然者矣國初鈔法通行猪可後來鈔一貫館健鍾

 二文耳嗚呼俸祿薄而欲吏之廉難矣

禮部尙書李至剛奏月當食不食請率百官賀一上曰王

者能修德行政任賢去邪然後日月當食不食適以陰雨

不見豈果不食邪勿賀○命監察御史廵行天下咨訪利

弊興革之宜以聞○命三法司會官覆審獄囚以淸𡨚滯

二月詔以北平爲北京設北京留守行後軍都督府爲北

京行部以郭資洛僉並爲行部尙書平安行都督僉事所

屬分置吏户禮兵刑工六曹淸吏司改北平府爲順天府

--

其北平都司布政司按察司衙門俱革○詔諭韃靼鬼力

赤可汗曰元運旣衰我 皇考太祖皇帝受命于天撫有

天下朕 太祖嫡子奉藩于燕恭承天眷入繼大統嘉與

萬邦同臻安樂比聞北地奉可汗正位特差指揮朵兒恍

惚等夤織金文綺四端往致朕意今天下大定薄海內外

皆來朝貢可汗能遣使往來同爲一家使邊城烽堠無聞

彼此熙然共享太平之福豈不美哉勑論虜夫師右丞相

馬兒哈咱太傅左丞相也孫台太保樞密知院阿魯台等

以遣使往來之意○皇子高煦率兵備開平○武安侯郭

英卒

三月朔文武百官復上表詣立皇太子勑答曰覽表具飆

朕嗣承大寶思惟永圖負荷之艱夙夜祗栗矧在長子知

識未廣德業未進儲貳之任豈當遽承必欲以正元長預

成其德業未允所請

 按我 成祖汲汲先封功臣而後畺立太子遟遲歲月感人之道至矣抑以預許高煦儲貳之位而太子孝友

 而有難爲言歟

虜寇𨖚東三萬衛都指揮沈永不能進襲又不奏聞 上

以欺蔽誅之令兵部榜諭天下都司衛所凡有草賊及虜

寇聲息不以聞者鎮守官以下職無大小罪與永同○衛

河源出衛輝府輝縣西北太行山下經衛輝城抵直沽八

海南距河陸路五十餘里軍士唐順請開衛河距黃河百

步置倉廒受南方所運糧餉轉衛河交運公私兩便 上

命廷臣詳議候民力稍甦行之

徙行都司于保定散布興營諸衛于京府之境以大寧畀

兀良哈

 按兀良哈地在烏龍江南漁陽塞北元爲大寧路國初割錦義建和諸州𨽾𨖚東而於古會州大寧之地設北

 乎行都司領兵營等二十餘衛所洪武十四年封皇子權于大寧爲寧王二十二年分凡良哈爲朵顏福餘大

 寧三衛以處降胡而以阿札失里等爲三衛指揮使同知爲我藩籬 成祖靖難首劫大寧兵及召兀良哈站

 酋率部落從行多有功至是乃以大寧地盡畀三衛東起廣寧前屯歷喜峰近宣府爲朵顏自黃泥窪逾濬豫

 鉄嶺至開原爲福餘由錦義度遼河至白雲山爲大螺皆逐水草無恆居三衛朵顏最強分地又最險自是舉

 東宣府聲據隔絕諸夷據我險阻開我門庭要我官賞戔我吏民喜峰三屯密雲白羊僊儘收縮譬之左臂盡

 腫則上谷孤孑後昔傴僂則盧龍單薄哽其喉吭則遼海坐隔扼其腦背則陵寢警逼失計甚矣

定命婦朝 中宮之期洪武中京官文武四品以上命婦

朔望朝 中宮至是免之命遇節來朝○徙山西澤潞無

田之民耕于河南裕州○命修比干墓及祠

贖民鬻子鄧州官牛疫死有司責民儻至有鬻男者 上

聞大怒曰畜牛本以爲民今反毒民命悉免償所鬻男女

官贖還之令治有司之罪

四月勑諭中外文武羣臣曰帝王圖治必審于用人或取

諸亡國或舉于仇怨惟其賢而已若唐太宗用王珪魏徵

--

尉遟敬德宋太祖用范質王溥石守信輩相與協心同力

共建功業載在信史垂光後世昭然可鑒也朕蒞祚以來

思惟文武羣臣皆 皇考舊人推誠用之纖悉無閒比聞

羣臣猶有懷疑不安于職者此盖不明天命不明朕心故

也凡爾文武羣臣皆 皇考所敎育以遺子孫者豈異國

與仇怨之比乎昔孟莊子不改父之臣興父之政見稱孔

子朕每誦之慨然希慕故今所任機務之重宥密之嚴者

盡皆前日靖難之人此天下所明見而共知也又何濓雉

之有哉其各盡乃心共乃職據誠共事可以永保富貴朕

言不再其深體之○命户部尙書夏原吉往浙江治水時

嘉興蘇松諸郡頻歲水患屢勑有司督治訖無成繞原吉

至浙江按視咨訪利害奏言浙西諸郡蘇松最居下流環

以太湖綿亘五百餘里納杭湖宣歙諸州溪澗之水散注

澱山等湖以八三泖頃爲浦港湮塞滙流漲溢傷害禾稼

拯治之法要在浚滌吳淞諸浦港泄其壅遏以入于海

上從之於是發浙西軍民十餘萬浚吳淞南北兩岸安定

等浦引太湖之水一自嘉定縣劉家港徑入于海一自常

熟縣白茆港直注于江又浚松江府范家浜至南蹌浦口

上達大黃浦以達湖泖之水以復禹貢三江入海之跡水

患乃息○以鈔法不通下令禁金銀交易犯者准好惡論

有能捕者以所交易金銀充賞洪武中鈔法初行每鈔一

貫折銅錢一千文銀一兩鈔四貫易赤金一兩禁民閒不

得以金銀銅錢貨物交易違者治罪鈔昏爛者許入行用

庫換易重收工墨價值然鈔楮易干昏爛雖有倒換之令

然收受艱難法雖嚴而竟不行如故○代王桂縱暴殺人

取財賜書戒之岷王梗所爲不法擅拘諸司印信激變夷

人詔悉降其王府官職事

 按二王始以不道見廢于建文復國而猶不悛若此其視蜀獻王鶚鸞迥別

進封駙馬都尉袁容廣平侯李讓富陽侯子孫世襲三人

皆有守城功封爵未及羣臣以爲請 上曰朕非忘之俟

諸將士封賞定然後論之耳至是始封○續封功臣李彬

等爲侯伯 上慮封賞靖難功臣有未當者令淇國公丘

福等議擬以聞於是封都督僉事李彬爲豐城侯故涇國

公陳亨子陳懋爲寧陽伯金鄕侯王眞子王通爲武義伯

王友靖遠伯陳賢榮昌伯張興安鄕伯陳志遂安伯俱食

祿一千石子孫世襲○右副都御史黃信以洩漏獄事誅

先是李至剛妻父有犯都察院逮問當處以重刑至剛乞

勉于 上上曰法司鞫獄情之輕重外人何以知之對曰

此黃信與臣言 上命錦衣衛鞫之有實狀特命誅之○

定軍民諸司相見之禮凡府官以公事至衛者行正道以

--

平禮相見通路相見分別而行遇聖節正旦令各衛官悉

於府治行禮其千户所遇有文移須申本衛不許逕移文

府縣亦不許凌辱有司官吏開讀詔書乃布政司職掌差

人於府開讀則附近本府衛所官一同行禮其邊海衛所

從布政司抄謄差人開讀而都司不得復差人下衛所開

讀科歛軍士筵宴餽送命禮部行諸司遵守

五月號謚 皇考妣 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

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

后○勑府州縣覈除荒田租税之數○諭天下諸司事千

王府者遵祖訓啟知之有司合行事務不許一槩啟請若

王府事有相關卽遣人馳奏不待報而擅承行者論以重

六月曹國公李景隆及侍講學士解縉等修 太祖高皇

帝實錄成共一百八十三卷

七月 上諭解縉等曰天下古今事物散載諸書不易檢

閱朕欲悉采諸書所載事物名數類聚而統之以韻庶便

考索常觀韵府等書采摘不廣爾等將自有書契以來凡

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萟之言備輯

爲一書母厭浩繁○户部尙書郁新等言淮河至黃河多

淺灘跌坡運糧艱阻請自淮安用船可載三百石以上者

運入淮河沙河至陳州潁岐口跌坡下復以淺船可載二

百石以上者運至跌坡上別以大船載入黃河至入柳樹

等處令河南車夫運赴衛河轉輸北京從之

八月命平江伯陳瑄總督海運糧五十萬赴北京及遼東

 按是時會通河禾開故爲此海陸二道兼運一時權宜之制也

命內臣齊喜提督廣東市舶

九月高唐州民王政言事稱旨特擢爲吏科給事中○鎮

守雲南西平侯沐晟奏車里宣撫司土官刁暹答侵威遠

地擄其知州請發兵討之 上謂兵部臣曰兵易動難安

一或輕舉傷人必多且入有不善以理吿諭未必不從如

其不從然後加兵未晚乃勑沐晟遣人諭之刁暹答栗悔

懼乃還所擄知州及威遠之地遣使入貢方物謝罪○上

御右順門謂侍臣曰朕卽位未久常恐民有失所每宮中

秉燭夜坐披閱州郡圖籍静思熟計何郡近罹飢荒當加

優恤何郡地迫邊鄙當嚴守備旦則出與羣臣詳議行之

近河南數處旱蝗朕心不寧故遣使省親不絕于道如得

斯民小康朕之願也○削歷城侯盛庸爵下獄死 上初

命庸鎮守淮安旋移山東庸每不自安至是都御史陳瑛

等劾奏庸口出怨言心懷異圖遂削爵下獄死諸子皆被

--

十月籍長興侯耿炳文自縊死炳文長子璿尙懿文長女

刑部尙書鄭賜及陳瑛等劾奏炳文服器僭奢命籍其家

炳文遂自盡諸子皆死

 按建文諸將北向拒戰如耿盛及乎安何福景隆輩初雖已歸附一時獲宥而後來俱不得其死噫諸人之死

 視銕鉉輩之死僅遲數月閒耳而曷若銕鉉輩之爲能自靖而無愧乎

日本入貢○賜貴州鎮遠侯顧成銀幣○上謂侍臣曰漢

武帝窮兵黷武以示夷狄全盛之力遂至彫耗當時雖得

善馬豈足償萬一之費朕今休息天下惟望時和歲豐百

姓安阜至于外夷但思有以備之必不肯自我擾之以罷

敝生民近臣言今日惟當安養中國愼固邊方此言甚合

朕意蓋斯人老成非喜功好勝之流以是特嘉獎之○禁

投匿名文書○兵科給事中言今天下衛所官吏所進軍

馬文冊或額數虧盈或姓名互異或不用印信或書名不

稱臣或不著年月日若此者衆無誠敬之心皆當治 上

曰臣之才力不齊而軍馬之數繁或短於計數或成於迫

速容有謬誤姑釋勿問其條舉所失詰之俾更其詳具進

十一月 上欲知民隱命吏部尙書蹇義等凡郡縣考滿

至京選其識達治體知恤民者于六科辦事令各言所治

郡縣事久未有言者 上謂給事中朱原直等曰朕夙夜

慮天下之民有失所者爲汝曹未能盡知故選郡縣考滿

官假辦事之名俾於六科隨汝等在朕左右如朕有所欲

聞卽可知彼有所欲言卽可達而至今不聞有一人言者

夫郡縣之閒豈都無一事利害可言今在朕左右尙猶默

默況遠千里尙肯言乎爾等退以朕意申諭之○下江西

左參政孫皓廣東副使鄒祐獄舊制給由者條陳本處民

情利病自行具奏於鴻臚引見之日徑赴進呈浩等考滿

至京不遵此制故令法司拿問○命工部尙書黃福罷遣

濬河民夫初洪武中免直𨽾應天等府夏秋二稅但擇其

丁壯每歲農隙聽供力役及是內河淤塞發其丁壯濬治

適時暄暖胥樂赴工將畢是日早風沍寒 上召福等謂

曰民供役久衣食未必盡給今且遽寒其各賜鈔二錠罷

遣歸未畢之工令京衛軍士次第成之

閏十一月封黎倉爲安南國王李芳遠朝鮮國王○山東

男子獻陣圖 上斥去之

十二月解縉等奉勑修古今列女傳成 上親製文序之

○命禮部遣監生三十餘人分詣天下軍民之家有收藏

高廟御製詩文及宸翰者皆送官錄進仍重賚之以建文遜去大

內火皆燬故也○上謂蹇義陳瑛等曰爲國牧民莫切於守令守

令賢則一郡一邑之民有所恃而不得其所者寡矣如其

--

不賢當速去之葢吏部選授出一時倉卒未能悉其才行

必考滿所行乃見賢否其令廵按監察御史及按察司凡

府州縣官到任半歲之上者察其能否貪廉之實具奏○

定新舊武職比試蔭襲例令

 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奉天征討獲功陞職者爲新官子孫年十六出幼襲替免比試三十一年以前者

 爲舊官子孫十五出糼襲替俱比試永樂元年以後獲功者出糼比試與舊官同

選天下富户實北京○許諸人得奏利民利國之知○勑

吏部臣曰朕以眇躬纘承大統圖維求賢以資治理宵旰

皇皇急于饑渴其令內外諸司於羣臣百姓之中各舉所

知或堪重任而沉滯下僚或可剸繁而優游散地或抱道

懷才隱居田里無問遠近並以名聞毋娟嫉蔽賢母徇私

濫舉書曰舉能其官惟爾之能稱匪其人惟爾不任鉞哉

甲申永樂二年

正月召世子及高煦還京○復命夏原吉往蘇松治水原

吉自蘇松還言雖由故道入海舊河港未盡䟽通非經久

計于是命復行

二月會試天下貢士命侍讀學士解縉侍講黃淮爲考試

官取楊相等四百七十二人○遣應天府官祭先農命郡

縣耆老陪祀著爲令

三月改封懿文皇太子第四子敷惠王允𤌇爲甌寧王奉

懿文太子祀○廷試賜曾棨周述周孟𥳑等進士及第出

身有差○命工部建進士題名碑于國子監命侍讀學士

王達撰記○命平江伯陳瑄充總兵官都督宣信副之帥

舟師海運江西糧百萬石至直沽以給北京歲爲常○日

本人屢寇濱海郡縣是時遣人來貢幷擒獻犯邊賊二十

餘人于是遣通政趙居任賜日本王冠服文綺金銀古器

書畫又給勘合百道令十年一貢每貢正副使母過二百

人若貢非期人船踰數夾帶刀鎗並以寇論日本餽送居

任不受而還 上喜厚賜之○禁瀕海居民毋得私襲海

船交通引寇命有司嚴防出入

四月戊戌冊立世子御名高熾爲皇太子郡王高煦爲漢

王高燧爲趙王命吏部尙書蹇義兵部尙書金忠並兼詹

事府詹事禮部尙書李至剛兼左春坊大學士陞解縉翰

林院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黃淮胡廣爲左右庶子仍兼

侍讀胡儼楊榮爲左右諭德仍兼侍講楊士奇金幼孜兼

左右中允召北京刑部主事尹昌隆爲左中允修撰李廣

爲右中允陞編修楊漙中書舍人姚友直俱爲司經局洗

馬餘贊善司直司諫清紀校書正字等官俱擇人爲之初

上議建儲武臣咸請立高煦謂其有扈從功惟文臣金忠

以爲不可復召諮解縉縉言立嫡以長復曰好 聖孫

--

上又密問黃淮亦曰長嫡承統萬世正法復召問尹昌隆

昌隆對與淮同 上意遂決○冊立長子妃張氏爲皇太

子妃○擢左善世道衍爲太子少保始復姓姚賜名廣孝

上自是稱爲姚少師而不名亦終不畜髮娶妻居止多在

僧寺常賜二宮人亦不近 上乃召還之○文華寶鑑成

先是命侍臣輯自古以來嘉言善行有益於太子者爲書

以授 皇太子至是書成 上召皇太子諭之曰修已治

人之要具于此書堯舜相傳惟曰允執厥中帝王之道貴

乎知要知要便是爲治汝其勉之 皇太子拜受而選

上顧侍臣解縉等曰朕 皇考訓戒太子嘗採經傳格言

爲書名曰儲君昭鑒錄此書稍克廣之益以 皇考聖誤

大訓以爲子孫萬世帝王之法誠能守此足爲賢君○進

士李衝自言臣父洪武中得罪死于法臣不當違令千進

上曰古之聖人亦有罪其父而用其子者但爲子能改父

行致顯聞于世足以爲賢若以父死非命終身不仕亦未

必合中道爾能力學進用雖違令而志可嘉朕不爾罪而

其勉之○吏科右給事中孫璘密奏前曰禮部所定八人

頒詔外國皆素非誠實者時已行二曰 上曰此非專出

禮部定吏部亦言其可使故從之爾在吏部與聞銓注之

事彼旣不誠則未行之先當言何必伺之旣去乃言夫人

性皆善有不善者習使之也亦在人主用之如何如叔孫

通在秦則僞在漢則誠裴矩在隋則佞在唐則忠本是一

人但在人主馭之得其道耳

五月 上諭講臣曰帝王之學貴切已實用講說之際凡

一切浮汎無益之語勿用 上將詣孝陵錦衣衛請具法

駕 上以 皇考忌日正屬感慕之時不用

六月封哈密安克帖木兒爲忠順王

 按哈密古伊吾廬地在燉煌北大磧外西北羌胡往來要路也元封忽納失里爲威武王已面改封肅王卒弟

 安克帖木兒嗣洪武時置甘州衛于張掖肅州衛于酒泉凉州衛于武威西寧衛于湟中又置山丹永昌鎮番

 莊浪四衛高臺鎮夷古浪三千户所自陝西藹州渡河千五百里至肅州肅州西七十里爲嘉峪關 文皇初

 設闐外七衛曰哈密日安定日阿端曰赤斤蒙古曰曲先曰罕東曰罕東左七衛皆在嘉峪閒西哈密又在六

 衛西東去肅州西去吐魯香各千五百里北至瓦剌數百里至是改封安克帖木兒爲忠順王以頭目馬哈麻

 火只等爲指揮等官分其衆居苦峪城

勑遼東諸司以朝鮮送至耕牛分給屯田先是 上欲廣

屯田于𨖚東命禮部遣人徵牛于朝鮮至是其國王李芳

遠遣使送耕牛萬頭至𨖚東命户部每一頭酧絹一匹布

四匹仍賜其王文綺表裏各百匹○命翰林院出題更試

會試下第舉人擇文詞優等者以聞遂得貢士張鋐等六

十人以奏 上召見皆賜冠帶命于國子監進學以俟後

科且勉之曰士當立志志立則工專工專則業就爾等于

--

學已有根本但更當進步耳○命太子少師姚廣孝賑濟

蘇湖

 相傳廣孝初爲僧其姊嘗戒之曰汝旣爲和尙當發慈悲心盖知其好殺也及預靖難姊嘆息謂人曰和尙慈

 悲當如是耶廣孝旣貴還吳往見姊姊拒之曰貴人何用至貧家爲不納廣孝乃易僧服而往姊堅不肯出家

 人勸之姊不得已出立堂中廣孝卽連下拜姊曰我安用爾拜許多耶曾見作和尙不了底是個好人言畢遂

 還户內不復見

七月山東郡縣野蠶成繭有司以綿絲進獻禮部請百官

表賀不許○饒州潘陽縣儒士朱友季詣闕獻所著書專

毀濂洛關閩之說 上覽之怒曰此儒之賊也遣行人押

友季還饒州會司府縣官聲其罪扙之悉焚著書

八月老撾送安南故王孫陳天平來朝具奏黎蒼父子弑

君虐民大惡不道請興師弔伐情辭京懇 上憐而納之

賜居第有司月給其廩會其國故陪臣裴伯耆亦來吿急

自比于申包胥乞師興滅繼絕 上憫其忠命給衣食○

解縉等進呈大學正心章講義 上覽之諭縉等曰人君

誠不可有所好樂流而不返則欲必勝理朕每退朝未嘗

不思管束此心爲切要人君但於官室車馬服食玩好無

所增加則天下自然無事矣○勑論寧夏總兵官都督何

福等曰寧夏多屯胡虜猝至恐各屯先受掠可于四五屯

內擇一屯有水者四圍浚濠廣丈五尺深如廣之半築

土城高二丈開八門以便出入旁近四五屯輜重粮草皆

聚于此無警則各居木屯耕牧有警則驅牛羊入城固守

以待援兵則寇無所掠此特守屯事朕過計如此其攻取

戰守之策在爾深思之

 按近日近邊鄉洛屯聚皆當遵此 聖謨則虜無所掠不能久駐此卽堅壁淸野之策也

周王畋於鈞州獲騶虞王來朝獻之羣臣稱賀侍講楊榮

作頌以獻旣而四方奏甘露屢降嘉禾呈瑞野蠶成繭外

國獻麒麟白雉白鹿白豕玄兎白象靈犀之屬甚衆榮與

解縉胡廣金幼孜梁灒等咸作歌頌以進

九月侍講學士王達侍 皇太子進講乾丸曰役舉諸貳

爲說講畢 皇太子召楊士奇問曰經旨於此恐無儲貳

之說達不合譏否士奇對曰講臣非正道不陳豈敢合譏

此本宋儒胡瑗之說也 皇太子曰對我言此常人得此

爻亦舉此說乎士奇曰 殿下此問最好因舉程子云凡

卦六爻人人有用聖賢有聖賢用衆人有衆人用君有君

用臣有臣用無所不通 皇太子悅○福建布政司奏有

番船漂泊海岸詢之是暹羅遣使與琉球通好已籍記船

物請命 上謂李至剛等曰暹羅與琉球修好是番邦美

事船漂至此正宜嘉卹豈可利其物而籍之鄉有善人猶

能援人于危況朝廷統御入下哉其令布政司舟壞者修

--

理乏食者給粟俟有便風其人欲歸或往琉球導之去○

上御右順門召解縉黃淮胡廣胡儼楊榮楊士奇金糼孜

諭之曰朕卽位以來爾七人朝夕相與共事朕嘉爾等恭

愼不懈故在宮中亦屢言之然恆情保初易保終難朕固

常存於心爾等亦宜謹終如始庶幾君臣獲保全之美緡

等叩首言 陛下不以臣等淺陋過垂信任敢不勉勵圖

報 上喜皆賜五品公服又曰皇后數言欲召見爾七人

命婦其令卽赴柔儀殿見是曰縉等妻入見 中宮訓勞

備至皆賜五品冠服及鈔幣表裏○鄭賜劾奏廣東儋州

知州陳敏同海南衛千户陳善等運糧遭風壞舟擅以官

粮濟軍士請逮問之 上曰運糧所以蓄軍有急安得不

與賜等曰法非有命不得擅給 上曰事有權宜待報而

後給無及矣汲黯所以達大體也其置勿問

十月御史有言甘肅總兵官宋晟擅竊威權事多專制

上諭侍臣曰任事不專則不能成功況大將受邊寄豈可

盡拘文法今當明與晟言使之釋疑勑之曰前者御史言

卿專擅此言官欲舉其職夫爲將不專則功不立朕旣付

卿以閫外之任事有便宜卽行而後聞自古明君任將率

用此道忠臣事君亦在推誠朕知卿有素委以重任彼雖

有言卿勿置意但盡心邊務以副朕懷

十一月山西蒲州河津縣禹門渡黃河淸自是月十七日

至明年三月十八曰始復舊○刑部尙書鄭賜等奏奉天

征討官有以罪繫獄者請論功定議 上曰朝廷大公至

正之道有功則賞有過則刑刑賞者治天下之大法不以

公掩過不以私廢公此輩征討之功旣酧以爵賞矣今有

犯而不罪是縱惡也縱惡何以治天下其論如律○設天

津衛于直沽 上以直沽海運舟舶往來之衝宜設軍衛

且海口田土膏腴命調沿海諸衛軍士築城戍守建百萬

倉以儲海運糧別以小船轉運北京

山西民言介休縣出五色石可爲器 上曰數年兵革灾

荒百姓困苦未得寧息此石饑不可食寒不可衣奈何復

以此重累吾民不聽

賜六部尙書侍郎金織文綺衣各一襲仍賜學士解縉及

黃淮胡廣楊榮楊士奇金糼孜各二品金織衣一襲與尙

書同縉等入謝言恩禮太過 上曰朕于卿等非私厚代

言之司機密所寓況卿六人旦夕在朕左右勤勞贊翊不

在尙書下故於賜賚必求其事功何拘品級自是凡有賜

賚縉等皆與尙書同 上御奉天門錄囚旣多矜宥尙慮

有枉抑者復召錦衣衛鴻臚寺等官諭曰囚皆久于獄而

初至朕前久于獄則雖枉而不求辯初至朕前則畏威而

--

不敢言有此二者刑法豈能皆當爾等更以朕言從容審

之果尙有𡨚卽來白○解縉等進所纂錄韻書賜名文獻

大典賜縉等百四十七人鈔有差賜宴于禮部

十二月安南賀正旦使者至 上命禮部勑陳天平見之

使者錯愕下拜感泣裴伯耆責以大義皆惶恐不能對

上聞之謂侍臣曰弑主纂位暴虐國人攻奪鄰境此天地

鬼神所不容也其臣民共爲蒙蔽是一國皆罪人也如何

可容已而命御史李琦行人王樞賫勑往諭俾具纂奪陳

氏之實以聞○贈徐增壽世襲定國公錮曹國公李景隆

 景隆僣踰不法諸司連章劾奏其罪幷及其弟增枝上初宥景隆死惟没其田庄令杜門省愆囚奸人造妖

 讖謂十八子當有天下遂執景隆下獄景隆見 上呼曰陞下非臣開門奉迎何以有今日 上折之曰幸是

 朕來若它人來汝亦開門耶景隆語塞遂死于獄谷王橞亦囚而獲罪景隆疑其姓谷王爲 高皇帝之第十

 八子

分女直地建置都司衛所時海西女直野人頭目來朝設

建州毛憐必里兀者赤不罕等衛封其頭日爲都督都指

揮千百户鎮撫等官賜印及誥俾仍舊俗各統共屬以時

朝貢自後東瀕海北至奴兒于北海悉境皆來歸附自開

原迤北因其部族建置奴兒于都司一爲衛者三百八十

四爲千户所者二十四爲站爲地而者各七

 尹直曰 文廟以女直種類歸欵分置建州毛憐海所等衛各授指揮等官所以渙其羣俾不相統攝以共戴

 中固外禦北虞義以夷攻夷之上策也

令各處衛所屯田若官員軍餘家人自願耕種者不拘頃

畆任其開墾子粒自收官府不許比較

 按會典戴洪武十三年詔陝西河南山西北京等布政司及淮楊廬鳳等府民閒田土許儘力開墾有司母得

 起科又二十八年令山東河南開荒田地永不起科近尙書胡世寧亦查稱 太祖皇帝聖旨聽令北直𨽾各

 屯原拋荒及空閑地土不拘土官民軍舍儘力開墾永不起科比事觀之我 祖宗惟務厚下足民不務剝民

 富國深得王道藏富于民之意

廵按山西御史張翥言山西行都司所屬地方切近沙漠

軍衛實則虜不敢犯比軍人徒流罪者悉徙興州屯戍恐

邊衛軍士圖易逃難必多故犯以求遷徙則隊伍日減邊

備不足乞令臨邊衛所軍人犯徒流罪止從法科斷仍留

原衛戍守從之

乙酉永樂三年

正月免順天永平保定田租二年○命學士解縉等選新

進士才識英敏者俾就文淵閣進其學于是縉等選修撰

曾棨編修周述周孟𥳑庶吉士楊相劉子欽彭汝器王英

王直余鼎章敞王訓柴廣敬王道熊直陳敬宗沈升洪順

章朴余學蘷羅汝敬盧翰湯流李時勉段民倪維哲楊勉

凡二十八人以應二十八宿時庶吉士周忱自陳年少願

進學 上喜曰此有志之士也命增忱爲二十九人遂命

--

司禮監給𥿄筆墨光祿給朝暮膳禮部月給膏燭工部擇

近第宅居之仍命解縉領其事 上或時至館中程試課

業或召至便殿問以經史諸子故實以驗所學每五日一

休沐使內臣隨之校尉備騮從人歆其榮○寧夏總兵何

福盡心屯田積穀最多奏請更定屯田賞罰爲經久之計

降勑獎諭之○國子祭酒胡儼請申明洪武中所定學規

從之

二月四川布政司言舊制諸番以馬易茶不許夾帶私物

但有司遵禁又慮杜絕遠人 上曰立關互市所以資國

用來遠人也其聽之○賜國子監雲南天全六番招討司

等處官民生高虎等五十人夏衣

四月 上謂侍臣曰致治之道先廣言路葢天下之大吏

治得失生民休戚人不言 朝廷何由悉知又曰早來在

宫中偶忘一事問左右皆不能記憶葢沉思久而後得之

朕以一人之智處萬機之繁豈能一一記憶不忘一一處

置不誤拾遺補過近侍之職自今事之叢脞者爾等宜悉

記之以備顧問所行有未合理亦當直諫朕自起兵以來

違誤直言爾等愼勿於所顧避詔命婦朝賀止于三品以

上餘悉免著爲令

五月 上以代寧秦晉永興高平平陽諸王過失日多思

豫訓戒以全親親之義同楚齊蜀等王俱賜書諭之

六月湖廣都司言楚府付銕牌一而遇夜差人出城驗此

閒門 上以書諭之曰國家舊制在外各城門鎖鑰皆屬

都司軍衛今王府自出此牌禮非所宜卽宜停革以副倚

重之意

七月賜韃靼酋長把都帖木兒等姓名官爵賞賚有差居

之凉州仍賜勑獎宋晟招懷之功光是北虜日衆甘肅近

邊晟遣人諭以朝廷威德其酋長平章把都帖木兒倫都

兒灰率部衆五千馬駝萬六千來歸 上大喜命把都等

爲右軍都督僉事賜姓名吳允誠倫都兒灰爲後軍都督

僉事賜姓名柴秉誠其部屬保住爲陝西行都司都指揮

僉事賜姓名楊效誠餘爲指揮千百户鎮撫復賜官帶襲

衣文綺表裏白金鈔錠有差命居京州仍給與允誠等牛

羊 牧都督牛二十羊一百五十餘有差其隨來軍民每

户牛六羊二十家屬給衣鞋布鈔令總兵宋晟加意撫恤

俟允誠等居處旣定選其中勇壯數百參以官軍三倍于

塞外偵邏非但耀威亦以招徠未附

 按此卽鼂錯所謂降刺義渠益以邊郡良騎兩軍相爲表裏之衛

廵按廣東御史汪俊民言瓊州周圍皆海中有黎母等山

皆生熟黎人所居藏亡匿叛侵擾居民今朝廷遣使招諭

--

臣愚以爲黎性頑狠山水峻惡瘴毒最甚臣訪得宜倫縣

熟黎峒首王賢祐舊嘗奉命招諭黎人從化者多請仍詔

賢祐至京量授以官俾往招諭戒約諸嗣無納逋逃其熟

黎則令隨產納税一切差徭悉與蠲免生黎歸化者免其

產税三年峒首則量所招名數多寡授以職事如此庶幾

黎民順服從之○海內諸番朝貢之使益多命福建浙江

廣東市舶提舉司各設驛以館之

八月户部尙書郁新卒召浙西治水户部尙書夏原吉還

掌部事

 湖相慈盧寺潮音橋下水淸徹有蚌嘗浮水面吐珠每風雨卽有蛟龍來攫忠靖治水至湖宿寺中夜有黑衣

 白裏携一美女來見訴曰久窟于此歲被鄰豪欲奪吾女若得大人一字爲鎮彼卽懾伏不敢動公書一詩與

 之中有蚌傾心之句拜領而去未幾公至吳淞江有金甲神來訴曰聘一鄰女已久無賴賺大人手筆抵塞不

 肯嫁請改判公張日視之畔逡廵畏退公因悟曰是慈感蚌珠之仇也楪于海神次日大風雨震死一蛟于錢

 溪之北 文皇方有偵卒報知及還朝問我對曰此皆陛下威德百神効靈臣何能焉 上悅甚楊文貞請錄

 付史舘 上恐事涉神幽不允

 丘濬撰夏忠靖公傳時承建文廢弛之後靖難之師方息聖庫空虛無有畜積一時賜賚功臣賞給士卒大封

 親落增置武衛添設百司而又招集天下儒生漢百人于館閣纔輯大典未幾遣二十五將軍大興安府之役

 遣內官造户鬻射海以通西南諸番復將營建北京宮賜則用之費以萬萬計皆仰給子户部公書夜焦勞經

 營緃芹未嘗缺乏

加封信安伯張輔爲新駝侯倉祿千五百石以其父玉靖

難功大輔多從征功也

十月封宋晟爲西寧侯食祿一千一百石嘉其柔遠安邊

之功也子琥尙安成公主瑛尙咸寧公主○忠誠伯兵部

尙書茹瑺有罪下獄除名爲民坐不送趙王也○殺庶吉

士章朴先是禁收方孝孺詩文敢有收藏者奸惡罪之時

朴偶詿誤與序班楊善同坐事朴與善言家有孝孺文集

善借觀密以奏聞 上怒逮朴戮于市而復善官○禮部

進冕服鹵簿儀仗圖幷洪武禮制禮儀定式禮制集要稽

古定制等書 上曰議禮制度國家大典前代損益固宜

參攷 祖宗成憲不可擅更改命頒所司永爲儀式

殺駙馬都尉梅殷詳見前註

是歲安南胡奎遣使臣阮景貞等隨御史李琦等入朝上

表謝罪請陳天平歸國

北京刑部尙書洛僉言事得罪上以其奏忈羣臣干是都

御史陳瑛等劾奏僉居官貪婪暴虐擅作威福十餘事伏

誅○降禮部尙書李至剛儀制郎中以刑部尙書鄭賜代

之擢眞定知府呂震爲刑書

丙戌永樂四年

正月河南寇竊發 上謂兵部曰此雖小醜不治將大

元末可鑒也遂命豐城侯李彬新城侯張輔率兵捕之○

--

遣使賫璽書褒諭日本國王源道又先是對馬岐臺等島

海寇劫掠居民勑道乂捕之道又出師獲渠魁以獻而盡

殲其黨類 上嘉其忠勤故有是命仍賜道乂白金千兩

織金彩段二百匹綺繡衣六十件綺繡帳褥枕席銀盤器

皿諸物又封其國之山曰壽安鎮國之山立碑其地 上

親製文賜之○韃靼頭目滿束兒灰等率衆來朝授以官

仍賜各姓名以滿束兒灰爲都指揮同知賜姓名柴志誠

阿兒剌台爲都指揮僉事賜姓名楊汝誠餘皆授以指揮

千百户等職並賜冠帶誥勑及衣服鈔幣有差俾居凉州

莊浪寧夏三衛○上御右順門晚朝百官奏事畢皆趨出

上召六部尙書及近臣諭曰早朝四方所奏事多君臣之

閒不得盡所言午後事𥳑卿等有所欲言可就從容陳論

毋以將晡朕倦于聽納葢朕有所欲言者亦欲及此時與

卿等計議自今凡有事當商畧者皆于晚朝來庶得盡委

曲○詔建 孝陵碑伐石龍潭山得石龜長尺許其文玄

蒼儒臣楊士奇等撰詩賦以進

二月趙王高燧居守北京○上以太祖親製嘉禾詩勒石

裝演成軸賜諸王尙書侍郎內閣學士侍讀祭酒司業○

會試天下舉人命侍讀學士王達洗馬楊漙爲考試官取

朱縉等二百二十人

三月廷試賜進士林環陳全劉素等及第出身有差○上

視太學禮部尙書鄭賜言宋制謁孔子服靴袍再拜 上

曰見先師禮不可𥳑必服皮弁行四拜禮○上問文淵閣

經史子集皆備否解縉對曰經史粗備子集多闕 上曰

士人家稍有餘資皆欲積書況于朝廷可闕乎遂命禮部

令擇通知典籍者遣使四出購求○命哈脱脱襲封忠順

 按元肅王勿納失里主哈密安克帖木兒者勿納失里之弟 上登極遣使來朝貢馬因封爲忠順王尋爲鬼

 力赤毒死無嗣其兄子脱脱糼俘入中國至是命襲王爵賜以金印玉帶遣使送還國

命鎮守廣西都督僉事黃中吕毅以兵送安南國王孫陳

天平還國篡賊黎季犛伏兵殺天平中等引兵還先是安

南國王陳日焜爲其臣黎季犛所弑季竄上表犛姓名爲

胡一元子易名奃詐稱陳氏絕嗣奃爲甥求權署國事

上從其請踰年天平由雲南老撾走至京師愬其實 上

遣人責之季犛卑辭表請還國 上未知詐遣中等以兵

五千護送天平還時大理卿薛嵓謫廣西中舉以輔行旣

入安南境至丘溫季犛遣陪臣黃晦卿等以廪餼迎候及

牛酒犒師晦卿及諸從者見天平百拜舞踴躍中遣騎前

覘之往來皆無所見而迎者壺漿相屬于路中以爲實然

遂逕進度隘留雞陵二開將至芹站山路險峻林木蒙密

--

軍行不得成列且遇雨潦忽伏發大呼劫天平遠近相應

鼓譟動山谷寇且十餘萬衆中等亟整兵擊之寇已斬絕

橋道不得前天平與嵓皆死中等不得已引兵還事聞

上怒謂成國公朱能等曰蕞尒小醜罪惡滔天猶敢濳伏

奸謀肆毒如此朕推誠容納乃爲所欺此而不誅兵則奚

用○勑鎮守雲南西平侯沐晟曰比遣都督黃中等送安

南王孫陳天平還國中等輕視黎賊率意而進以至辱國

今興師南伐勑四川等都司選卒七萬幷勑蜀王于成都

三護衛選卒五千聽爾調遣大軍合用糧儲須預爲會計

規畫輸運不可後期賜白金五百兩

五月遣忽都帖水兒答剌罕賫勑諭鬼力赤部下阿魯台

賜以織金文綺二端○齊王槫之國 上面諭曰毋忘患

難槫至國漸驕縱陰蓄亡命養剌客僣帝號爲詛咒輒用

護衛兵守靑州府城北門自廣智門外接苑囿築墙垣截

往來守吏不得登城夜廵李珙曾名深等上變吿槫匿人

滅口 上賜書索珙及諭槫改過是時周王橚上書悔罪

上以橚書示槫槫來朝面謝廷臣劾槫罪請論如法槫厲

聲曰奸臣喋喋無乃效建文時殺我會當盡斮此輩 上

聞之益怒留摶京邸奪其護衛誅指揮柴眞等罷遣罪斥

齊府諸僚盡出王繫囚及諸不法器械羣臣又以敎授葉

垣等不正救請罪之 上曰齊王凶悖縱恣性習使然朕

與王君臣兄弟出之囹圄寵以爵祿恩禮渥洽誠心溫詞

開諭至六七不悛敎授柰王何況垣等皆先自歸發其事

可勿論槫留京亦有怨言乃召其諸子至京父子並奪爵

爲庶人安置廬州

六月回回結思牙進玉碗 上不受命禮部賜鈔遣歸○

雲南西南夷大古剌小古剌等部落皆來朝貢詔置宣撫

使司二長官司五以統之先是中官楊瑄與雲南千户孟

景賢賫詔往撫諭諸夷至大小古剌及其鄰境諸番日威

馬撒曰茶山曰底板曰孟倫曰八家塔等處皆遣使隨瑄

等人朝貢方物且言古剌等部皆在西南極邊自昔不通

中國今天朝遣官宣布恩命人民皆願內屬乞設官統理

仍招論旁近未附之民從之于是以大古剌酋撥的那浪

匠馬撒西臘罔怕並爲宣撫使餘皆授長官司長官遣官

賫誥印勑符往賜之

 按二宣慰五長官今一統志官制皆不載豈非以其荒遐之洆後終不能通也與

上視朝罷御右順門召成國公朱能新城侯張輔謂之曰

安南黎賊罪大惡極天地所不容今命汝等將兵討之汝

等由廣西入西平侯由雲南入度用師幾何能等對曰臣

聞仁不可爲衆也仁義之師天下無敵臣等奉揚天威當

--

一鼓掃滅師之多寡惟 上所命 上壯之

七月大發兵征討安南黎賊命成國公朱能佩征夷將軍

印充總兵官鎮守雲南西平侯沐晟爲左副將軍新城侯

張輔爲右副將軍豐城侯李彬爲左參將寧陽伯陳旭爲

右參將命兵部尙書劉儁參贊軍事刑部尙書黃福大理

寺卿陳治督軍餉置神機游擊橫海鷹揚驍騎等五將軍

選都督都指揮等官充之共二十五將軍督兵分道進發

命沐晟率四川雲南兵由臨安府蒙日縣入朱能等由廣

西思明府憑祥州入令彼此犄角聲勢相聞協力成功○

上以侍講學士武周文老賜勑致仕乃諭胡廣等朕守藩

時王府官亦有三二人知易者然皆不若周文切實但所

言亦有拘𣻉處葢易在變通不失其正古人隨時從道之

說最得要領惟在虛心以玩之耳又曰爲學不可不知易

只內君子外小人一語人君用之功効不小

閏七月詔建北京宮殿○平江伯陳瑄兼江淮河衛轉運

使

八月 上以甘肅寧夏山西皆近邊可畜馬勑守將宋晟

何福吳高等相擇牧地計議以聞

九月己巳甘露降 孝陵松柏醴泉出神樂觀命中使取

獻宗廟分賜廷臣○户部人材高文雅言時政首舉建文

事次及救荒卹民言詞率直無所忌諱 上命禮部會官

議行之陳瑛等劾奏其言狂妄請寘之法 上曰草野之

人不知忌諱其中言有可采勿以直而廢之○設陝西甘

肅苑馬寺

十月朱能有疾留龍州張輔等率師發憑祥度披壘關入

安南境前哨破隘留及雞陵二關賊皆敗走輔等進度芹

站至昌江市橋造浮橋濟師北江府新福縣駐營沐晟亦

率雲南兵至白鶴遣人來會時賊恃僞東西都及宣江洮

江沱江富良江以爲固于江北岸緣江樹栅多邊隘增築

土城城栅相連亘九百餘里盡發江北諸府州民二百餘

萬守之又于富良江南岸緣江置椿盡取國中船艦列于

椿內諸江海口每下桿木以防攻擊賊之東都守備亦嚴

時列象陣于城栅內欲守險以老我師輔等遂自三帶州

駐市江口造船圖進取○征夷將軍成國公朱能卒于龍

州年三十七先是師踰庾嶺 上謂侍臣曰朕夜察天象

西師有憂朱能其不免乎能足辦斯事第慮氣候非其所

習耳訃聞 上震悼輟朝五日柩還 上親爲文祭之極

其悲愴追封東平郡王謚武烈能狀貌魁偉身長八尺驍

捷有膽力每遇勁敵大呼馳闘以一當百敵皆辟易出謀

制勝靡有遺策爲將善撫士卒殁之日將校皆流涕○朱

--

能旣卒卽命張輔佩征夷將軍印充總兵官督兵進討安

南○平江伯陳瑄督海運至遼東舟還值倭寇劫沙門島

瑄率衆追至朝鮮境上焚寇舟殆盡殺溺死者甚衆

 按洪武永樂二朝皆行海運不獨便于轉漕實令軍士習于海道以防倭寇不虞自會通河戍而海運頓廢馴

 至近日倭寇海賊遂縱横千邊海而浙江寧紹諸郡直𨽾蘇松一犖咸被荼毒至于燔成郭劫倉庫綠海衛所

 官軍脆怯莫之敢櫻使海運瞃行壽道有館當不至此故丘文莊於大學衍義補惓惓欲復海遥爲此也

西城亦力把力國八貢卽古龜兹國在肅州西北三千七

百里

十二月張輔等克安南多邦城賊西都亦潰先是驍騎將

軍都督僉事朱榮敗賊衆于嘉林江沐晟軍亦至洮江北

岸與多邦城對壘輔率大軍營于城北之沙灘與晟合勢

賊新築土城高峻城下設重濠濠內密置竹剌濠外坎池

以陷人馬城上守具嚴備賊勢如蟻時官軍攻具亦完輔

乃下令軍中曰賊所恃者此城大丈夫報國成功名在此

舉先登者不次陞賞將士皆踴躍用命議遣兵夜襲其城

以燃火吹銅角爲號是夜四鼓輔遣都督黃中等銜枚舁

攻具過重濠至南城下以雲梯附城都指揮蔡揚等皆登

以刀亂砍賊衆驚呼城上火炬齊明銅角競響城不將士

俱奮勇繼登賊倉皇失措矢石不能發皆走散我軍遂入

城賊將又于城內列陣接戰驅象當前輔督遊擊將軍宋

廣等以畫獅蒙馬神機將軍羅文等以神鐃翼而前象皆

股栗又皆銃箭所傷皆退走奔突賊衆官軍長驅而進殺

賊帥梁民獻祭伯樂等追至拿圓山賊死者不可勝計西

都賊聞之亦焚宮室倉庫逃入海於是三江路宣江洮江

等州縣次第皆詣軍門降○徵天下道士至京師朝天宫

神樂觀洞神宮修舉金籙齋法薦 皇考皇妣車駕幸齋

壇七日而畢○甌寧王允𤌇暴卒邸中忽火起驚仆地卒

時年十六謚曰哀𥳑

丁亥永樂五年

正月出翰林學士解縉爲廣西布政司右參議先是縉與

丘福等所議易儲事頗洩于外漢王高煦怨縉言於 上

曰藩邸舊臣無洩者惟解縉洩之 上怒遂出縉廣西尋

復改交趾左中允尹昌隆亦改禮部主事後縉與昌隆皆

坐事死○張輔調兵襲破安南桐江寨及萬劫江普賴山

等處斬首三萬七千餘級又敗黎賊于木丸江斬首萬餘

級溺死者不可勝計都邑相繼來降○直𨽾及浙江諸郡

軍民子披剃爲僧赴京請度楪者千八百人禮部以聞 

上怒曰 皇考之制民年四十以上始聽出家今犯禁若

此是不知有朝廷矣命悉付兵部編軍籍發戍遼東甘肅

二月命西僧尙師哈立麻於靈谷寺啟建法壇薦祀 皇

--

考 皇妣尙師率天下僧伽舉揚普度大齋科十有四日

慶雲天花甘雨甘露舍利祥光靑鳥白鶴連日畢集一夕

檜柏生金色花徧于城都金仙羅漢化現雲表白象靑獅

莊嚴妙相天燈導引幡葢旋繞種種不絕又聞梵唄空樂

自天而降羣臣上表稱賀學士胡廣等獻 聖孝瑞應歌

頌自是後 上濳心釋典作爲佛曲使宮中歌舞之

 按番僧多善幻衛此所謂慶雲天花白象靑獅之類無亦其幻也與

三月封西僧哈立麻爲萬行具足十分最勝圓覺妙智慧

善普應祐國衍敎如來大寶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領天

下釋敎賜金百兩銀手兩彩幣寶鈔織金珠袈裟金銀器

皿鞍馬賜儀仗與郡王同其徒孛羅等皆封爲大國師並

賜印誥金幣等物宴之于華葢殿○張輔沐晟等追賊至

富良江賊悉衆拒戰每舟聯亘十餘里橫截江中用划船

載木立栅以拒官軍輔乘栅未備躬督將士力戰都督柳

升等繼以丹師横擊之賊大敗殺其將卒數萬人乘風過

黃江直抵悶海口獲賊舟無筭黎季犛父子僅以數小舟

遁去僞吏部尙書范覽大理卿阮飛卿等皆詣軍門降○

督木工部尙書宋禮奏有大木數株不藉人力一夕出大

谷達于江葢山川之靈相之賜其山名神木山遣禮部郎

中王羽致祭建祠碑命胡廣製碑文

四月 皇長孫出閣就學御名曠基時年九歲命太子少

師姚廣孝翰林待詔魯瑄鄭禮等侍講讀 上諭之曰人

於學問當以先入之言爲主朕長孫天資明睿爾等宜盡

心開導凡經史所載孝弟仁義與夫帝王大訓可以經綸

天下者日與講論浸漬之久涵養之深則德性純而器識

廣也它日所資甚大不必如儒生釋章句工文詞爲能也

廣孝等頓首受命尋復召前禮部郎中李繼鼎說書不置

僚屬○張輔等奏言前蒙 聖諭安南平定訪求陳氏子

孫俾繼王爵今其國中耆老咸詣臣敷陳情悃謂當黎賊

篡逆之時搜求陳氏子孫誅夷已盡莫可繼承又謂安南

本古中國之地其後淪没化爲異類今幸 聖朝掃除殘

賊再睹衣冠願復立郡縣設官治理以漸沐聖化洗滌夷

習臣伏計黎賊父子旦夕就誅郡邑旣平之後宜有所統

陳氏已絕無可訪求必令開設都布按三司統率郡縣撫

輯兵民奏上羣臣亦以爲請 上曰俟黎賊父子悉擒而

後處置

五月甲子征安南官軍獲賊首黎季犂及其子蒼澄等安

南平先是張輔等督兵追賊至海門涇淺久晴水涸賊舟

遁去官軍至大雨水漲數尺舟師濟衆大喜曰天贊王師

滅賊也及輔率步騎至茶龍舟師亦至前哨都督柳升敗

--

賊獲船三百餘艘賊遁輔等乘勝追之至日南州奇羅海

口升前哨復與賊遇賊困敗黨與皆散走生擒季犛及其

子澄于海口山中復于永盎海口高望山獲僞大虞國王

黎蒼僞太子黎芮幷賊將僞柱國東山鄕侯胡柱等餘衆

悉降交南乎得府十五州四十一縣二百零八户三百一

十二萬

六月置交趾都指揮使司以都督僉事呂毅掌司事黃中

爲副兼掌布政司事以前工部侍郎張宗顯爲左布政司

餘皆選人以充置交趾北江諒江三江太原宣化建平新

安建昌奉化淸化鎮蠻諒山新平又安順化升華共十七

府宣化嘉興歸化廣威演州共五州以統諸州縣置十衛

二千户所官軍以守之○上諭都察院曰去年曾命李進

等前往山西採天花此一時之過後甚悔之更不令採比

聞進詐傳詔旨大爲民害所在官司都不奏來卽遣御史

二員徑詣山西將進等一千鞫問明白械送京師必寘重

法若都布政司有于涉者幷鞫治之雖關皇親亦不恕○

勑張輔沐晟劉儁訪求交趾人才禮送赴京擢用

七月甘肅總兵官西寧侯宋晟卒○兵部侍郎黑麟卒

 麟陝西高陵人性嚴刻以城守功理兵部侍郎麟爲御史時以非罪煆棟閒一粮長及須見被洞者已而麟足

 趾腐盡乃死

乙卯 皇后徐氏崩謚曰仁孝皇后

 后疾刺 上路問對曰今至此命也但身蒙 上恩位中宫不得終事比遺恨耳又曰天下雖定兵甲不用然

 生民未大休息惟 上矜念之 上復問有何言口願廣求賢才明別邪正不以小過而棄之不以小才而比

 之子孫成之以學宗室親之以恩妥不能報 上恩矣願無驕畜外家 上泣后亦泣曰人生死有定惟 上

 割恩自愛勿以妾故傷聖心遺令 太子身没之日喪祭務從𥳑省毋妨臣民后崩 上哭之慟羣臣奉慰

 上曰 皇后仁明賢淑漢馬氏唐長孫之倫也雖處宮中其念惟在仁民繼今朕入宫不復聞直言矣后中山

 工達女也博通載籍每覽古人言行之懿者卽思曰古人書之冊同欲後人彷而行之洪武九年正月冊爲燕

 王妃恭勤婦道 高后深愛重 高后崩哀毀動左右皆賣三年蔬食如常 上靖難太子守國事多稟命

 上入正大統 后正位中宫愈益祗勤每以親親仁民養賢訓儲爲言 上悉嘉納嘗命婦入見賜冠服鈔幣

 且諭之曰妻之事夫其道豈止衣服餽食必有德行之助焉古之公侯夫人及大夫士之妻助成其夫之德化

 有形子詩歌有載諸史傳者矣古今人豈相遠哉常情加友之言有從有違夫婦之言婉順易入吾在宫中旦

 部侍 皇上未嘗不以生民爲念每承顧問多見聽納侍 皇上所與共圖理道者今卿翰林之臣數輩諸命

 췍可不有以翼賛于內乎百姓安則國家安國家安則與臣同享富貴澤被子孫矣喜觀女憲女戒書採其要

 義作內訓二十篇居常存心內與復取道釋迦言善行類編之名勸善書卒時年四十六 太子及漢王趙王

 皆后

以安南歸附人裴伯耆爲交趾左參政

八月勑營建北京官節量人力俾無恣怨

九月張輔沐晟等遣都督柳升等賫露布檻送黎季犛黎

蒼等獻俘至京 上御奉天門受之文武羣臣偕兵部侍

郎方賓讀露布至弑主篡國僭號紀元等語 上使問季

--

犛父子曰此爲人臣之道乎季犛父子不能對詔以季犛

及子蒼及其僞將相胡柱等悉付獄赦其子孫澄芮等命

有司給衣食

十月以交趾所舉明經士人甘潤祖等十一人爲諒江等

府同知賜勑慰勉 上復親製詩祭之○初設屯田僉事

十一月永樂大典書成先是 上命翰林臣解縉等採各

書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之以韵庶幾考索之便縉等受

命輯成上之賜名文獻大成旣而 上覽其書尙多未備

復命重修以太子少師姚廣孝刑部侍郎劉季箎及縉總

兵事以學士王景王達祭酒胡儼洗馬楊漙儒士陳濟爲

總裁侍講鄒緝等二十人副之𥳑中外官及四方者老儒

士文學者充纂修及繕寫之士三十人凡四歷寒暑 至

是始成書凡二萬二千九百卷一萬一千一百本更賜名

永樂大典 上親製序文此書後竟以卷目大繁不及刊

布而廢○設四夷館命禮部選國子生蔣禮等三十八人

𨽾翰林院習譯書人月給米一石遇開科令就試仍譯所

作文字合格出身置館于長安右門之外處之分爲八館

曰韃靼曰女直曰西番曰西天曰回回曰百夷曰高昌曰

緬甸○以 仁孝皇后內訓賜羣臣俾敎于家○令內閣

儒臣考滿吏部勿改外任

十二月户部都給事中胡濙奉命搜訪異人張三丰垂十

年始遷○廣東布政徐奇入覲載嶺南藤簟將以餽廷臣

邏者獲其單目以進 上視之無楊士奇名乃獨召之問

故士奇曰徐奇自都給事中受命赴廣時衆皆作詩文贈

之故有此餽臣時有病無所作不然亦不免今衆名雖具

父否未可知且物甚微當亦無他 上意解卽以單目付

中官令燬之○以 太祖高皇帝戒飾功臣銕榜及勑旨

頒賜武臣○是年徐輝祖卒年四十 上曰輝祖與齊太

輩罪同宜論死念中山王平定天下有大功曲赦輝祖今

輝祖病死中山王不可無後輝祖長子釋迦保見賜名欽

令襲魏國公遂乞守墓 上怒謫居中宫○撤馬兒罕同

蛤里遣人送給事中傳安郭驥還

戊子永樂六年

正月掌交趾布政司事尙書黃福言交趾初平其地徵歛

不一請酌量輕重爲定制 上曰比除交趾郡縣官朕數

諭之爲政務寬𥳑以緩新附之民無重徵歛福所言良合

朕意遂命户部會官定議務從輕省

二月定廵狩禮

三月福建監察御史奏以柏生花爲瑞 上賜勑責之旣

而蘇州揚州二府復言檜花爲瑞 上曰近蘇松諸郡水

--

澇爲災有司往往蔽不以聞昨有奏柏花爲瑞者已責其

欺罔今又言檜花小人之務諛悅者可惡仍降璽書切責

之○詔中外軍民子弟自剃髮冒爲僧者幷其父兄送京

師發五臺山輸作畢日就北京爲民種田及盧龍牧馬寺

主僧擅容留者亦發北京爲民種田

 霜韜曰奸人避罪多削髮爲增反儀民不力田亦削髮爲僧故凡僧道盛者王政之衰也乏 成朝深鑒其弊

 凡子弟擅削髮爲僧者俱發北京種田則不惟邊力呼固而貧民亦得所也

交趾總兵張輔沐晟等班師至京輔等上交趾地圖東西

一千七百里南北二千八百里建設軍民大小衙門共四

百七十有二

七月論平交趾功進封新城侯張輔爲英國公西平侯沐

晟爲黔國公並食祿三千石子孫世襲豐城侯李彬雲南

侯陳旭各增祿五百石淸遠伯王友進封淸遠侯都督僉

事柳升封安遠伯戰死都督僉事高士文追封建平伯並

子孫世襲親擒黎季𤛆軍人爲首者王柴胡超陞指揮使

爲從者李福等四人皆陞指揮僉事先是交趾平 上問

户部尙書夏原吉曰陞與賞孰便原吉對曰賞費于一時

有限陞費于後日無窮多陞不若重賞 上從之于是惟

陞元功餘皆班賚有差

 賞貴于一疼有限陞費子後日無窮此忠請謀國名十也惟陞元功餘吿班賚此 祖宗朝嘗功良法也至正

 繞時王驥麓川之汚封良陞職至萬餘人天順中有一衛官至二千餘人者矣或化中天下軍職至八萬餘人

 正德中遂踰十萬矣使累朝賞功皆遵  祖宗良法夫豈宂濫至此書曰監於先王成憲其永無愆

韃靼太師阿魯台迎立本雅失里建文末虜主坤帖木兒

被弑鬼力赤立非元裔也部下叛之阿魯台統有其部落

至是迎立蒙古之族本雅失里而鬼力赤爲其下所戕无

剌三酋馬哈木等不附阿魯台自相仇殺乃來朝貢詔封

馬哈木爲順寧王太平爲賢義王把秃孛羅爲安樂王○

上御奉天門顧廷臣曰近日郡縣數奏水旱朕甚不寧右

通政馬麟對曰水旱出於天數堯湯之世所不免今閒一

二處有之不至大害 上曰爾此言不學故也洪範恆雨

恆暘皆本於人事不修顧侍郎方賓等曰朕與卿等皆當

修省更須擇賢守令守令賢則下民安民安於下則天應

於上麟言豈識天人感應之理

八月户部言舊定屯田賞罰例已刊著紅牌蒙 聖諭以

田工新開墾所收不能及數期三年後依紅牌例考較今

已及期當舉行之 上曰屯田固重務若徵收固重人不

能堪仍從輕例○命黔國公沐晟總兵討平交趾亂寇𥳑

 按定陳氏故官先是已歸附將遣赴京師復逮回與化州僞官鄧悉阮晏等聚衆諶作亂悉等推定爲王僭號

 紅广寇交㴘黎賊餘黨多應之其勢日盛官軍屢出無功奏請益兵遂命晟發雲南貴州四川兵數萬往征之

--

 仍命兵部尙書劉雋往對軍事

于闐入貢其國在肅州西南六千三百里○渤泥國王率

其妃及家屬陪臣來朝尋卒命其子襲王遣內官及行人

送還國○滿剌加入貢詔封其王西利入兒速剌爲滿剌

加國王其前未嘗通中國

 丘濬曰三代盛時其疆域西不盡流沙南不盡衡山東不盡東海北不盡恆山地盡卽止漢始通西域開西南

 夷皆由陸以通隋唐以來航海之使始至然皆自君長其國未有受天子命者有之肇自今日

是時諸番入貢者復有西洋古里國蘇門答剌國榜葛剌

國呂宋國合貓里國碟里國打回國日羅夏治國忽魯母

恩國古里班卒國甘抱里國麻林國各遣使來朝貢方物

 按大明會典及一統志所載永樂中入貢諸番又有婆羅國彭亨國鄰魯國小葛蘭國須文達耶國拂麻國柯

 枝國麻剌國忽魯謨斯國治納樸兒國加異勒國溜山國阿哇國南巫里國忽蘭丹國奇剌泥國夏剌北國窟

 察泥國烏涉剌踢國阿丹國魯密國彭加那國捨剌國齊八可意國坎巴夷替國左法兒國墨葛達國入答黑

 商國日落國凡三十餘國皆西洋國也

十月 上將廵幸北京詔曰成周營洛肇啟二都有虞勤

民尤重廵省朕君臨天下祗率彝典統馭之初已陞順天

府爲北京今海內淸寧萬民安業國家無事省方於時將

以明年二月廵幸北京命 皇太子監國朕所經之處親

王止離王城一程迎候官吏軍民于境內朝見非經過之

處毋得出境道途一切供給飲食之費皆已有備不煩于

民諸司毋得有所進獻布吿中外咸使聞知○侍講楊榮

連丁親喪乞歸守制以將廵幸北京不許

十一月命丘福蹇義金忠胡廣黃淮楊榮楊士奇金糼孜

等兼輔導 皇長孫論之曰朕長孫天章日表玉質龍姿

孝友英明寬仁大度年未一紀體具志寧動必中規言必

合道好學之篤夙夜孜孜日誦萬言必領要義朕嘗試之

以事輙能裁決得中斯實宗社之幸上天錫慶篤生異質

以福祐天下卿等其悉心輔導

十二月沐晟帥師與交趾賊𥳑定戰于生厥江敗績兵部

尙書劉儁都督僉事吕毅交趾布政司參政劉昱等皆死

之于是賊益熾攻陷諸郡縣事聞復命英國公張輔爲總

兵官淸遠侯王友爲副帥師二十萬往征之○山西靈丘

縣民李天秀妻朱氏一產三男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