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皇明從信錄
卷十四
卷十五 
本作品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

皇明從信錄卷十四

   東莞陳 建輯     秀水沈國元訂

己丑永樂七年

正月遣中官鄭和領兵航海通西南夷封海神宋靈惠夫

人林氏爲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建祠于京

師之儀鳳門祀之

 丘氏濬日永樂初命中貴駕巨糮自福建之長樂五虎門航大海西南行抵林邑又自林邑正南行八晝夜抵

 滿剌加由是而達西洋古里大國分航徧往支國阿丹榜葛剌忽魯謨斯等處或日亦爲訪建文

二月車駕發京師廵幸北京命 皇太子監國庶務惟文

武除拜四夷朝貢邊境調發上請行在餘常務悉啟聞處

分仍命吏部尙書兼詹事蹇義兵部尙書兼詹事金忠右

春坊大學士兼翰林侍讀黃淮左諭德兼翰林侍講楊士

奇輔導監國諭義等曰居守事重今文臣中𥳑留汝四人

輔導監國若唐太宗𥳑輔監國必付房玄齡等汝宜識朕

此意敬恭無怠因諭黃淮楊士奇曰東宫侍側朕問講官

今日講何書對曰論語君子小人和同章因問何以君子

難進易退小人則易進難退對曰小人逞才而無耻君子

守道而無欲又問何以小人之勢常勝對曰此係上人之

好惡如明主在上必君子勝矣又問明主在上小人都不

用乎曰小人果有才亦不可盡棄須常誡飭之不使有過

--

可也朕甚喜其學問有進汝等其盡心輔導之於是命學

士胡廣侍講楊榮金糼孜及户部尙書夏原吉等扈從○

前忠誠伯除名茹瑺有罪下獄死○會試天下貢士取陳

燧等一百人以 上廵幸北京故未廷試

三月北京行後軍都督僉事平安暴卒詳建文註中○是月壬

辰車駕至北京 上登午門樓召胡廣等三人從 上曰

此處好看山今日風沙不見無風沙時來觀下樓御奉天

門謂廣曰汝初至此未諳風土食後不可卽臥好生痞氣

身欲常溫不可過凉有汗不宜解衣透風此閒能致疾朕

居此久故知之廣三人叩頭曰 陛下念臣至此天地生

成之恩豈敢忘也○都御史虞謙給事中杜欽奉命廵視

兩淮啟穎州軍民缺食請發廪賑貸 皇太子遣人馳諭

之曰軍民困乏待哺嗷嗷卿等尙從容啟請待報汲黯何

如人也卽發廪賑之勿緩

四月給事中郭驥等使北虜

閏四月擢兵部侍郎方賓爲兵部尙書睦禮部尙書趙和

傳奉 聖旨方賓授兵部尙書今日便到任盖當時𥳑用

大臣皆出親擢公朝傳旨行之也

 按 祖宗朝用人皆吏部具缺閒 上親𥳑除      至宣德末二楊執政      正

 統中王振用權       景泰而後始令吏部會推而實亦內閣與司禮監陰主其柄用人之得失隨

 監閣之賢否矣

五月營山陵于北京昌平縣天壽山時 仁孝皇后未葬

上命尙書趙羾以江西明地理人廖均卿等擇地得吉于

昌平縣東黃土山車駕臨視遂封其山爲天壽山命武義

伯王通督營山陵○賜 皇太子聖學心法書 上嘗採

輯聖賢格言切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要者爲書四

卷曰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名聖學心法親爲之序至是刊

印完遣人齎賜 皇太子○置邊城調軍勘合 上以邊

戎調遣止憑勑書慮或有詐乃以勇敢鋒銳神奇精壯強

毅克勝英雄威猛十六字編爲勘合

六月勑甘肅總兵官都督何福曰前命給事郭驥往使本

雅失里爲所殺從行者亡歸言本雅失里阿魯台俱爲瓦

剌所敗餘數騎奔竄臚胊河欲收潰敗之衆入寇此虜負

朕恩𢦤殺使臣又欲擾邊罪不可貸爾且整飭軍士以待

○命淇國公丘福帥師北征本雅失里以福爲征虜大將

軍武城侯王聰爲左副將軍同安侯火眞爲右副將軍靖

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爲左右參將福等陛辭 上密授

方略令愼行之

八月張輔兵至交趾敗賊衆於鹹子澗太平海口等處斬

首數千溺死無算生擒賊黨僞監門衛將軍潘坁等二百

--

餘人獲船四百餘艘賊酋阮世美鄧景異脱身逃○丘福

等出塞與虜戰敗績福及王聰火眞王忠李遠皆死之初

福率將校千餘人先至臚胊河遇虜遊兵與戰敗之遂乘

勝渡河又獲虜尙書一人福飲勞而詢之言本雅失里知

大兵至惶懼欲北遁去此可三十餘里福喜曰可疾馳擒

之是時官軍未集諸將皆曰恐虜遣此人誘我不可信且

駐兵候諸軍俱至先遣精騎觀其虛實何如然後擊之母

墮虜計福不從令所獲者爲鄕道率衆直薄虜營與戰相

持二日每戰虜輒佯敗引去福銳意乘之李遠曰將軍輕

信諜者徑渡河懸孤軍至此虜故示弱紿我深入進必不

利吾等陛辭時 聖諭諄切戒以母失機毋輕犯虜毋爲

虜所紿一舉未捷俟再舉將軍獨忘之乎王聰亦力言不

可福皆不聽先馳馬揮士卒行諸將不得已與之俱旣行

虜衆奄至圍之遠聰率五百騎突虜陣聰戰死遠及福等

並爲虜所執皆死之全軍皆没

九月封甘肅總兵官左都督何福爲寧遠侯時虜酋脫脫

不花王把秃王賽因帖木兒國公等官率所部來歸 上

嘉其有柔遠安邊之功故卽軍中封之○遣楊榮齎勑諭

福曰脱脫不花等旣來而止於亦集乃遲違日久或致生

變爾可與楊榮計度從長行事須斟酌權宜處之務在得

當○遣書諭 皇太子曰比遣淇國公丘福等帥兵征北

虜以其久從征戰授以籌略謂必能任事乃𡨋頑駔愎違

棄朕言拒咈衆論不待各軍齊至輕犯虜營安平侯泣諫

不從同安侯不得已隨往皆没于虜其損威辱國如此若

不再舉殄滅之則虜勢猖獗將爲禍於邊境矣今選將練

兵來春朕決意親征凡國家之事爾當愼重不可忽也遂

命選兩京各衛及陝西山東山西湖廣屬衛騎兵共十餘

萬各賜鈔給行糧皆以來年三月至北京隨征

十月命户部尙書夏原吉議征虜餽運法 上曰工部所

造武剛車足可輸運然道遠人力爲難朕欲以所運糧緣

途築城貯之諒留官軍守護以俟大軍之至此法良便於

是原吉等議用武剛車三萬輛約運糧二十萬石踵軍而

行過十日程築一城再十日程又築一城每城斟酌貯糧

以俟囘軍仍留軍守之如虜覺而遁則躡其後亦如前法

築城貯糧 上然之名所築之城曰殺胡平胡○鎮守寧

夏寧陽伯陳懋將兵敗虜于境外詔進寧陽侯○西域火

州國入貢其國東南至肅州一月程卽漢車師前後王地唐之高昌○西域哈烈國入

其國東至肅州一萬一千里卽漢之大宛○贊善王汝玉每於 皇太子前

論說賦詩之法 皇太子問楊士奇曰古人爲詩者其高

下優劣何如對曰詩以言志明良喜起之歌南風解慍之

--

詩唐虞之君之志尙矣後世漢高帝大風歌唐太宗雪耻

百王之作則所尙者霸力皆非王道漢武秋風辭志氣已

衰如隋煬帝陳後主所爲則萬世之鑒戒也殿下欲娱意

文事則兩漢詔令亦可觀非獨文辭高古其問亦可裨益

治道如詩人無益之辭不足爲也○皇太子覽眞德秀文

章正宗羡其學識純正楊士奇啟曰德秀所著大學衍義

一書尤有益于爲治皇太子取閱太喜遂命翻刻以賜諸

皇孫及廷臣○上謂行在禮部尙書趙羾曰北京天氣嚴

凝羣臣早朝奏事久立不堪今後朝見畢欲於右順門內

便殿奏事爾與羣臣斟酌可否於是羾同夏原吉胡廣等

議奏每日常朝 上御奉天門百官行叩頭禮侍班俟鴻

臚寺官引謝恩見辭者行禮畢駕御右順門內便殿百官

有事奏者以次入奏無事者退治職務朔望朝如常儀制

曰可命自十一月朔始行之

十一月張輔追獲交趾賊首𥳑定于美良幷獲其僞將相

陳希葛阮宴等檻送京師惟陳季擴鄧景異逃之乂安

詔舉通書史

命吏部試之時松江沈夢萱亦在舉中吏部試撫四夷榜

納卷獨遲衆請斥之尙書取卷閱其首聯云詩曰普天之

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濱莫非王臣遽曰是何可斥也遂得

終篇第優等授山東新城知縣夢萱弱冠與同里莊公瑾

契厚能詩善草書

庚寅永樂八年

正月張輔敗賊餘黨阮師檜於東潮州斬首四千五百餘

級生擒二千餘人勑召輔還輔奏留黔國公沐晟雲陽伯

陳旭等討餘寇而自帥師還京○𥳑定伏誅

二月朔 上將親征北虜命 皇長孫留守北京命户部

尙書夏原吉兼行在六部及都察院事輔導 皇長孫○

是月丁未車駕發北京學士胡廣侍講楊榮金糼孜扈從

○以親征胡虜詔吿天下

三月大閱于鳴鑾戍○車駕出塞至淸水源其地有鹽海

旁近水皆鹹苦不可飲人馬皆渴明日營西北二里許忽

有淸泉水湧出 上命取親嘗之人馬賴以給足賜名神

應泉○車駕次凌霄峯登絕頂望漠北顧胡廣等曰元盛

時此皆民居今萬里蕭條尙敢倔強果何所恃哉因問廣

等曰諸將此來不聞進一言何也對曰成算在上星火之

輝何能上禆日月 上曰是何言也聖人有資于蒭蕘之

言何況君臣之閒古稱好問則裕自用則小朕有所行必

盡衆人之情曷嘗專任一已以掩羣策

四月車駕次玄石坡製銘勒于立馬峯之石銘曰維日月

--

明維天地壽玄石勒銘與之悠久○次長淸塞夜南望北

斗次濶灤海其水周圍千餘里幹難臚胊凡七河注其中

五月車駕至幹難河元太祖始興之地也本雅失里率衆

拒戰 上麾前鋒迎擊一鼓敗之本雅失里棄輜重牲畜

遁去

六月班師至靜虜鎮阿魯台復來戰 上率精騎徑衝虜

陣大呼奮擊阿魯台敗走以其家屬遠遁時熱甚無水軍

士饑渴遂收兵還營○車駕次擒胡山勒銘曰瀚海爲繼

天山爲鍔一掃胡塵永淸沙漠又次清流泉勒銘曰於繼

六師用殲醜虜山高水淸永彰我武旣而軍士乏食 上

令以御膳所儲糧鈔散給之且下令凡軍中糧鈔多者許

借貸囘京倍酬其直三軍乃獲全濟 上在軍中每日暮

猶未食中官請進膳 上曰軍士未食朕何忍獨先飽次

開平宴勞軍士 上曰朕在塞外久素食非乏肉也但念

士卒艱難朕雖食之豈能甘味故寧已之

七月車駕至北京○上聞周王橚於國中作殿奉祀 太

祖高皇帝賜之書曰禮支子不祭皇祖王國廟祀則肇於

始封之王若太祖之祀朝廷自有宗廟王今祀於國中僭

矣孔子曰祭之以禮若不得爲而爲之不可爲孝王其審

禮而行母貽物議

八月寧海侯何福有罪自殺福從征沙漠數違節度都察

院劾奏之福懼自縊死○長沙妖人作亂皇太子命豐城

侯李彬率兵討之

十月 上還南京○務本之訓書成先是 上以皇長孫

生長深宮未知稼穡艱難因廵行北京以侍行使周行村

落歷觀民情風俗及田野農桑勞苦之事俾知國用所需

皆出于此爲民上者宜加憫恤且舉 太祖皇帝創業之

難及往古聖賢之君昏亂之主興亡得失可爲鑒戒者以

致飭勵之意書成名曰務本之訓

 我 太祖敎諭太子必命徧歷農家觀其居處服食器用使知農之勞苦 成祖敎太孫深得 太祖心法昔

 商高宗爲太子時其父小乙嘗使久居民閒與小民出入同事卽此意也至于洪武末命選秀才隨春坊官分

 班入直近前說民閒利害田里稼稻等事其次也乎 聖神繼作敎諭太子宜法 二聖

擢江西按察副使顧佐爲應天府尹

 佐河南太康人剛毅不撓吏民畏服勲戚爲之歛手威望赫然議者比之包孝肅云

十二月 上諭蹇義曰御史國之司直必有學識達治體

廉正不阿乃可任之前以刀筆吏爲之知利不知義知刻

薄不知大體前之由吏爲御史者爾吏部悉罷之繼今風

憲更不得用吏著爲令

辛卯永樂九年

正月命英國公張輔總兵復往交趾會合黔國公沐晟勦

--

捕叛寇先是陳季擴等上表請降 上許以爲交趾布政

司其黨鄧景異等皆授以官季擴中懷反復不受命放兵

劫掠官軍不能制 上以輔爲交人所憚故仍命總師往

征之○勑戒秦王朝廷屢遣人齎符至王國王不出迎但

命內豎取入及出見使者又侮慢不恭 上命械其長史

紀善典儀等官送京師仍勉王自今勤學問庶幾寡過○

督罕提吉兒女直野人頭目馬吉你等來朝授督罕河衛

令馬吉你爲指揮餘爲千百户鎮撫賜誥印冠帶襲衣及

鈔幣有差 上諭胡廣等曰朕非欲倂其土地葢以此輩

自昔擾邊至宋歲賂金幣卒爲大患今旣來朝從所欲授

一官量給賜賚損小費以弭重患亦不得不然○詔赦交

趾軍民罪犯諸所課稅停徵三年

二月命工部尙書宋禮等發山東丁夫開濬會通河

 按會通河故元運河也元都於燕漕運江南糧有二道海道用朱淸張瑄策由蘇州太倉入海至直治入京歲

 運至三百餘萬石然風濤不測損失頗多又因壽張尹韓仲暉言自東平州安民山開河北至臨淸二百五十

 里引汉絕濟直屬御河卽今衛河建牌三十有一以節蓄洩因名會通河當時河道初開岸狹水淺不能負重

 載每歲運不過數十萬石不若海運之多也故終元之世海運不罷國朝洪武初會通河故道猶在臣洪武二

 十四年河決原武漫過安山湖而會通河遂淤自是南運舟楫不通而立陸路遍運所往來者悉由臣德州下

 河永樂初建北京立運法自海運者踵元人之舊由直沾達京自河運者由江入淮山淮入黃河至于陽武發

 山西河南丁夫陸運至衛輝下河舟運至京是時海險陸費耗財溺舟不可勝數官民皆畏之至是濟寧州河

 知潘叔正建言舊會通河四百五十餘里其淤塞者三之利浚而通之非惟山東之民免逓運之勞實國家無

 窮之利朝廷從之遂命宋禮及刑部侍郎金純都督周長發山東六郡丁夫十餘萬開濬以復故道禮用老人

 白瑛計築壩於汶上縣之戴村横亘五里遏汶勿東流令盡出於南旺至分水龍王廟分爲二水四分南流以

 接徐沛六分北流以達臨淸又跡元舊相地勢高下以增水閘以時啟閉便蓄洩自分水至臨淸地降九十尺

 爲閘十有七而達于漳御南至沽頭地降百十有六尺爲閘二十有一而達于河准自是河成粮運便利京儲

 充足禮等治河畢還京師命禮部定賞格禮第一禮言會通河以汶泗爲源夏秋霖潦泛溢則馬常汨之流亦

 入焉汶泗合流至濟寧分爲二一人徐州一入臨淸河流係淺舟楫通塞係乎泊水之消長洎水夏秋有餘冬

 春不足非經理河源及引別水以益之必有淺澁之患今汶河上流自寧陽縣閘已築霸堰使其水盡入新河

 東乎州之東境有沙河一道本没河支流至十里口通馬常泊比年流沙淤塞河口宜趂時開濬況沙河至十

 里口故道具存不必施工河口當濬者僅三里河宜築堰計百八十丈從之

三月廷試進士賜蕭時中苗衷黃暘及第出身有差先是

以車駕在北京故至是始廷試○左都御史陳瑛以罪下

獄死藉其家瑛初有寵凡所舉劾 上無不允以是恣肆

羅織凡逮事建文諸臣得罪深重瑛與有力焉旣而給事

中耿通等劾瑛誣陷職官中允劉子春劾其方命廢事

皇太子皆宥之至是 上聞其奉職無狀乃坐罪下獄死

之○濬河南黃河故道先是河水累歲爲患修築隄防民

用困弊至河決大壞民田事聞遣工部侍郎張信往視信

訪得祥符縣魚王口至中灤下二十餘里有舊黃河岸與

今河面平濬而通之俾循故道則水勢可殺遂繪圖以進

--

詔發河南丁夫十萬命興安伯徐亨工部侍郎蔣廷瓚相

度開浚仍命尙書宋禮兼董之○鎮守大同江陰侯吳高

言山西行都司屬衛軍士屯種者多操練者少請留其半

操練以備不虞 上諭兵部侍郎曰守備固不可單弱宰

兵食不足亦難與守宜視其地險夷制多寡之數陽和留

什之四天城朔州留什之三蔚州留什之二餘悉令屯種

且耕且守以爲定制

 祖宗屯田之制甚重甚嚴後來廢弛專仰餽羅沿邊數十萬衆嗷嗷待哺如之何其可也欲安邊足食經國者

 宜急講干重勸賞興屯田之說云

四月琉球國中山王思紹縱使坤宜堪彌等來貢

六月內臣鄭和等使西洋諸番國還經錫蘭山國其王亞

烈苦奈兒貪暴不輯睦隣國數邀劫其往來使臣探知和

舟至謀劫之和等出其不意攻破之生擒苦奈兒幷家屬

頭目以歸 上曰蠻夷禽獸耳何足深較命禮部擇其族

屬之賢者國耶巴乃那立爲王幷赦苦奈兒歸國○徵交

趾參政解縉下獄先是縉入奏事適 上北往見 皇太

子而歸 上還京趙王言縉瞰 上遠出覲儲君無人臣

禮 上怒時檢討王偁亦以罪謫交趾縉偕偁趨廣東娛

嬉山水且上言請用數萬人鑿漳江以便往來 上大怒

曰爲臣受事則引而避去乃欲勞民如此倂偁俱下獄

七月張輔至交趾督兵敗賊黨阮師胡具鄧景異等于九

眞州月常江尋復敗黎蕊兵於福安斬之○滿剌加國王

拜里遂蘇剌率其妻子及陪臣入朝○户部言賑北京臨

城縣饑民三百餘户給糧三千七百石有奇 上曰國家

儲蓄土以供國下以濟民故豐年則歛凶年則散但有土

有民何憂不足隋開皇閒大旱民饑文帝不肯開倉賑濟

聽民流移就食末歲計所積可供五十年倉廪雖豐民心

不固煬帝無道遂至滅亡前鑒具在吟後但遇水旱民饑

卽開倉賑給毋令失所

九月通政司言黃巖縣民吿豪民持建文時士人包彞古

所進楚王書稿與衆聚觀書中有干犯語請法司治之

上曰此必與豪民有怨而欲報之朕初卽位命百司凡建

文中上書有干犯語言皆朕未卽位以前事悉毀之有吿

者勿行今復行之是號令不信矣況天下之主豈當念舊

惡如唐之王魏太宗棄宿憾而信任之卒相與成治功帝

王之度如海納百川無所不容故能成其大豈可一一追

咎往事所吿勿聽○兵科都給事中倪峻言有管兵千

户不待朝命輕發兵捕盜賊請治其專擅之罪 上曰國

家養兵正以除姦衛民境內盜發千户能率衆捕之使民

免於暴横正是能盡其職若必待奏報而後發兵小則亡

--

逸大則勢張民之害多矣

    ○哈密忠順王脱脱卒封免力帖木兒爲忠義

王尋卒封孛羅帖木兒爲忠順王

十月詔重修 太祖高皇實錄以前監修總裁李景隆茹

瑺等官心術不正又成於急促未極精詳故也遂命姚廣

孝夏原吉監修胡廣胡儼黃淮楊榮楊士奇金糼孜爲總

十一月 皇長孫冠命爲皇太孫○張輔率舟師追捕陳

季擴等梟賊首千五百餘人以徇餘賊散走林莽泥澤中

追殺殆盡自是慈廉福安諸州縣皆平

十二月遣指揮本答哈阿升哥齎勑諭福餘朵顏泰寧三

衛頭目昔兀良哈之衆數爲韃靻抄掠不安乃相率歸附

誓守臣節我 太祖高皇帝矜厥困窮設福餘朵顏泰寧

三衛而授爾等官職俾各領其衆臣屬旣久復竟叛去及

朕卽位復遣人來朝朕略其舊過加意撫綏數年以來生

聚蕃息朝廷於爾可爲厚矣比者爾等爲本雅失里所脅

掠我邊卒又遣苦烈兒等紿云市馬實行窺伺狡詐如此

罪奚可容今特遣指揮木答蛤等諭意如能令悔過還所

掠戍卒納馬贖罪不然發兵誅叛悔將難追○六部尙書

蹇義奏在外布按兩司及府州縣官職在承流宣化以撫

字爲職必須得人然得人之道在銓選精嚴薦舉有法宜

令在京文職七品以上及近侍官在外五品以上及縣正

官各舉所知五品以下官及無過犯人民賢能廉幹堪任

牧民及居風憲者一人吏部考驗擢用妄舉者連坐 上

命所司速行之○虜酋阿魯台遣使來納欵且請幷女直

吐蕃諸部屬其約束 上以問侍臣多請許之黃淮獨田

此虜狼子野心使各爲心則易制若倂爲一則難圖矣此

舉實其奸謀也 上顧左右曰黃淮如立高岡無遠不見

諸人如處平地所見惟目前耳乃不許○鑄永樂通寶錢

壬辰永樂十年

正月元宵節賜文武羣臣宴聽臣民赴午門外觀鰲山三

日自是歲以爲常 上或御午門示御製使儒臣奉和以

爲樂是時尙書夏原吉侍其母往觀鰲山 上聞之曰此

賢母也命中官齎鈔二百錠卽其家賜之曰以爲賢母懽

也○命徙靑登萊諸郡無田民就耕于兗州東昌定陶等

處蠲其役三年○上諭蹇義等曰守令郡邑之長昔人每

戒數易葢牧守之寄甚重須久於其職比聞諸司以造作

雜務輒差正官意在成事之速此俗吏不識事體自今一

應公務不許擅差守令俾專職理民○二月會試天下舉

人命楊士奇金糼孜爲考試官取林誌等一百人

--

三月廷試賜馬鐸林誌王珏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勑

户部臣曰朕爲天下主所務安民而已民者國之本一民

不得其所朕之責也故每歲遣人廵行郡縣凡歲之豐歉

民之休戚欲周知也近聞河南民饑有司不以聞而往往

有言糓豐者若此欺罔獲罪于天此亦朕任非人之過其

速令河南發粟賑民凡郡縣及朝廷所遣官目擊民艱不

言者悉追下獄○上謂兵部尙書金忠等曰 皇太孫年

長有智略朕欲令學問之暇兼講武事歲時射獵其選民

閒子弟年十七至二十勇捷有才萟者送京師俾充隨從

四月尙書宋禮奏近因衛河水患命臣相度措置臣惟自

衛輝至直沽視河岸低薄非止一處若不究其源析其流

但務修築堤岸恐水復衝塌不免屢勞民力須定長久之

計臣看得會通河至魏家灣與土河相連宜於彼開二小

河以泄於土河則無漫衍之患今復視德州城西北亦可

開小河一道葢自衛河岸東北至舊黃河一十三里內五

里舊有溝渠五里係古絡二里係平地今開通泄水以入

舊黃河至海豐縣大沾可入海凡四百五十七里約用軍

夫三千餘人十日可完 上命工部候秋成後爲之○選

韃官敎民畜馬居永平薊州通州者就留本處敎民居眞

定定州者更番赴順天府敎民令悉飲飼之宜若孳息不

及敎者無預

九月工部主事藺芳言天下之水惟河爲大故水患惟河

爲甚今于中灤分導河流使由故道北入于海河南之民

免于昏墊誠萬世之利然緣河新築護岸掃座止用蒲繩

泥草不能堅久臣愚以爲若用竹編成大囤若欄圈然置

之水中以椿木釘中實以石脚以橫木貫于椿表牽築堤

上則水可以殺堤可以固而河患可息從之尋擢藺芳爲

工部右侍郎

 芳山西人洪武中舉孝廉授刑部員外 上卽位擢吉安知府先是金華朱大智爲吉安知府寬厚廉潔剗革

 吏弊禮賢愛民改知重慶府民思慕之而難其繼者已而芳至芳寬厚持大體更習吏事民有吿訐者數語玄

 決吏無所容其好尤以愛民爲心處事曲當民更大喜自奉儉約事母極孝母亦善敎凡芳日所行事夕則命

 陳于前有未善必責之芳謹受敎不違尋坐事謫爲辦事官從尙書宋禮治河累有建明遷工部主事至是禮

 復薦其才能超陞侍郎吉安自芳去其民思慕賢守必日朱藺云

瓦剌馬哈木滅本雅失里立答里巴○殺浙江按察使周

 新廣東南海人初舉鄉薦爲御史彈劾敢言貴戚畏之京師人稱爲冷面寒鐵 上亦知其名廵按福建及北

 京所奏請無不從擢雲南按察使改浙江有𡨚民淹繫聞之喜日冷面寒鐵公來吾無患矣及至洗其𡨚放之

 自後異政日著一日視事忽旋風吹異葉至前左右言城中無此木獨一古寺有之去城差遠新悟日此必寺

 稽殺人埋其下也𡨚魂報我矣發之得婦人屍僧卽欵服初來時道上蠅蚋邊馬首而聚使人尾之壽췍暴戽

 惟小木布記在取之及至任令人市布得印誌者鞫之卽扚布壽賊也始以其贓召布啇家給之家人大鶑始

--

 知死子賊也又一巨商遠囘未抵家而日暮恐孤行爲人所圖濳以其貲置一祠石下至家妻問之吿以故明

 日往取之無有也訴于新新日是必而妻有外過也覈之果然葢歸語妻時慺之者竊聽先往取之矣遂倂治

 土嘗廵屬縣微服觸縣官取繫獄中與日語遂知一縣疾聖明往迓乃自獄出縣官恐懽服謝寬以罪去諸郡

 聞風股慄莫敢恣肆寮寀一日餽以鵝炙懸于室後有餽者指示之新家故貪未顯時妻治褥以給及同官內

 安各盛飾惟新妻荆釵裙布以往盛飾者各相慙恚更 爻素其風節類此故當時名震天下時錦衣衛指揮

 繼縮有寵使千户往浙緝事作威受賂新捕治之千户脱走訴于綱綱奏新專擅 上命官校逮新至陛前抗

 聲懷其罪且日按察使役事與在內都瘵院同 陛下明語也固奉詔擒奸惡耳奈何罪臣臣死且不憾皇上

 怒夤戮之臨刑大呼曰生爲直臣死當爲直鬼 上尋悟救京顧問近臣日新何處人對曰廣東歎日廣東有

 置海人在殺之恣絰借者久之

十月嘉定寶山成初平江伯陳瑄言蘇州嘉定瀕海之墟

正當江流衝會海舟停泊之所無大山高嶼可以依據漕

舟於此或值風濤觸堅膠淺輒致傾覆乞於縣之靑浦築

土爲山立堠表識從之命有司徵軍夫命瑄督其役仍勑

俟農隙爲之至是成方百丈高三十餘丈賜名寶山 上

親製碑文記之○命 皇太孫演武于方山

十一月命自今武官子弟襲軄者循洪武比試故事○老

的罕叛數入赤斤蒙古衛爲寇 上以楊榮曉暢軍旅命

至陝西會豐城侯李彬議進兵方畧是冬榮還言出嘉谷

關千里險阨乏水草餉道不能通又沍寒士馬疲瘠不可

輒用兵罷中國彼小醜當自來歸 上從之未幾老的罕

復降○洮州衛所鎮撫陳恭上言侍衛防禁宜嚴外夷異

類之人不宜置左右玄宗幾喪唐室徽欽幾絕宋祚夷狄

之患可爲明鑒 上曰所言禁衛宜嚴甚是但天之生才

何地無之爲君用人但當明其賢否不當分別彼此其人

果賢則信任之不賢雖至親亦不可用漢武帝用金日磾

唐太宗用阿史那衽爾蓋知其人之賢也若玄宗寵任安

祿山致播遷之禍正是不能知人守徽宗自是寵任小人

以致夷狄之禍不因用夷狄之人也春秋之法夷而入於

中國則中國之朕爲天下主覆載之內但有賢才用之不

棄近世胡元分別彼此柄用蒙古韃靼而外漢人南人以

至滅亡豈非明鑒禮部尙書吕震請加恭妄言罪 上曰

恭之心本是忠朝廷但未深思耳豈可罪之朕嘗語卿等

言事之人或有乖謬亦當容之若加之罪則言路塞而人

君無由得聞善道矣爾爲大臣有此言不忠

癸巳永樂十一年

正月辛巳朔日有食之詔免賀及宴先是鴻臚寺奏習正

旦賀儀 上召禮部翰林院官問曰正旦日食百官賀禮

可行乎尙書吕震對曰日食與朝賀之時先後不相妨侍

郎儀智曰終是同日免賀爲當楊士奇曰日食天變之大

者前代元正日食多不受賀宋仁宗時元旦日食富弼請

--

罷宴徹樂吕夷𥳑不從弼曰萬一契丹行之爲中國羞後

有自契丹囘者言虜是日罷宴仁宗深悔今免賀誠當

上從之○弛齊黃奸黨之禁翰林庶吉士錢習禮江西吉

人與練子寧有姻嫥先是逮治奸黨習禮偶獲免然恆爲

鄕人所持習禮不自安以吿學士楊榮榮乘閒以聞 上

欣然曰使練子寧今日在此朕固當用之況習禮乎卽日

下令禁止○上廵幸北京皇太孫從命尙書蹇義學士黃

淮諭德楊士奇及洗馬楊溥輔 皇太子監國○始置貴

州布政司及思州等府以工部侍郎蔣廷瓚爲左布政使

 按洪武中止設貴州思南府宣撫宣慰司營束土民及設都指揮使司鎮守其地旣而思南宣慰使田宗𪔂與

 思州宣慰使田琛數相攻伐抗拒朝命乃勑鎮遠侯顧成以兵擒而誅之命户部左侍郎夏原吉等以思州所

 轄二十二長官司分設思州新化黎平思南四府恩南所轄十七長官司分設思南鎮遠銅仁烏羅四府

五月五日 上幸東苑觀擊毬射柳聽文武羣臣四夷朝

使及在京耆老聚觀自 皇太孫而下諸王羣臣以次擊

射 皇太孫擊射連發皆中 上大喜射畢 上曰今日

華夷畢集朕有一言爾當思對之曰萬方玉帛風雲會

皇太孫卽叩頭對曰一統山河日月明 上喜大宴羣臣

命儒臣盡歡而罷○山東曹縣獻騶虞吕震請率羣臣上

表賀不許震固請 上曰大臣之道當務爲國爲民汝能

效李沆所爲則善矣震退 上顧侍臣曰震可謂不學無

猪也○上命禮部侍郎儀智侍 皇太孫講讀先是 上

命吏部翰林院𥳑擇老成正大儒者侍 皇太孫蹇義楊

士奇共舉智 上喜曰得之矣此人雖老識朝廷大體能

直言不阿向之元正日食吕震等皆欲行賀禮惟此老與

楊士奇言免賀是朕從之智可用

 智山東高密人溫重端愨由敎官累遷今職遇事務別白是非不少附會旣而智以年老薦其同鄉訓導戴綸

 卽擢爲禮科給事中侍從授經

七月封韃靼太師阿魯台爲和寧王母妻皆封夫人賜金

帛仍居漠北○遣吏部員外郎陳誠偕中官李達使西域

諸國

十一月瓦剌馬哈木太平把秃孛羅三酋叛○以野蠶絲

衾命 皇太子奉薦太廟先是山東民有獻野蠶繭絲者

羣臣奏賀瑞應 上曰此祖宗所祐也特命織帛染柘黃

製衾以薦

十二月張輔等大敗賊兵於愛子江獲陳季擴及其將潘

經等檻送京師交趾復平

甲午永樂十二年

二月 上朝退坐右順門所服裏衣袖敝垢納而復出侍

臣有贊 聖德者 上歎曰朕雖日十易新衣未嘗無但

每日自念當惜福故每浣濯更進昔 皇妣躬補葺故衣

--

皇考見而喜曰 皇后居富貴如此勤儉正可以爲子孫

法故朕嘗守先訓不敢忘侍臣項首曰陛下如此恭儉乃

誠萬世之法○詔親征瓦剌命安遠侯柳升領大營武安

侯鄭亨領中軍寧陽侯陳懋豐城侯李彬領左右哨成山

侯王通都督譚清領左右掖都督劉江朱榮等爲前鋒

三月庚辰車駕發北京命 皇太孫從行 上謂侍臣胡

廣楊榮金糼孜曰朕長孫聰明英睿智勇過人今令侍行

俾知用兵之法且使躬歷行陣知將士勞苦然文事武備

不可偏廢營中稍閒爾等卽以經史于長孫前講說庶幾

有益

五月駐蹕楊林 上閱武之暇 皇太孫侍語及創業守

成之難 上曰前代帝王多有生長深宮狃於富貴安逸

不通古今不識民艱於經國之務懵然弗究而至於亡者

朕常以之爲戒汝將來有嗣統之責須勉力學問於凡天

下之事不可不周知人之艱難不可不涉歷聞見廣而涉

歷多自然心胷開豁於萬幾之來皆有以處之而不差矣

如此不惟不負 祖宗之付託亦有福澤被及下人勉之

勉之

六月駕至撒里哈兒之地馬哈木及太平把秃孛羅等帥

衆遆我軍發神機銃砲擊敗之虜死者數百人追至土剌

河復大敗之殺其酋長十餘人擒斬虜無算馬哈木等乘

夜北遁遂班師還至飲馬河阿魯台遣頭目鎖住等來朝

言阿魯台有疾不能造朝 上遣使賜之米百石驢百匹

羊百牽別賜其部屬米五千石慰撫甚厚

 瓦剌三酋久蒙覆露  旦叛道北誠不容已于討者至其絕塞而遁則弗窮追法抵而武不瓙矣

 阿魯台有疾遣使來朝雖未知其誠否而賞賚幷及其部下眞所請捐小惠以弭重患也 聖慮昔已遠已

八月車駕還北京○陳季擴伏誅

九月令支運轉漕

 制以蘇州幷山東兗州税糧𠏉濟室倉河南山東糧輸臨淸而沿江諸府州縣糧並陞南直𨽾衛所官軍于踓

 安運抵徐州京衛軍于徐州運抵德州各置倉收囤而山東河南官軍于德州運抵通州入 上令淮安瓜州

 補給脚價幷搬淺蘆蓆耗等費兑與軍運而各省軍各于附近水次領兌一年四次名爲支運

遣逮尙書蹇義學士黃淮諭德楊士奇洗馬楊漙芮善及

司經局正字金問等至中途有旨宥蹇義囘南京黃淮等

至北京並下獄尋宥楊士奇復職先是 上北征囘以

皇太子所遣使迎車駕緩且書奏失辭怒曰此輔導者之

咎也漢王高煦復𧮂之遂徵義等旣而義中道宥還淮先

至下獄次日士奇及金問繼至 上曰楊士奇姑宥之朕

未嘗識金問何以得侍東宮命法司鞫之尋召士奇至前

親問東宫事士奇叩頭言殿下孝敬誠至凡所稽遲皆臣

等之罪乃下士奇錦衣衛獄未幾特宥復職時金問詞連

--

漙等遂相繼下獄○榜葛剌國獻麒麟

 永樂中諸番進麒麟者三繼獻者麻林國阿丹國

十月江陰侯吳高有罪削爵爲民

十一月晉王濟熹有罪降爲庶人○命儒臣篡修五經四

書性理大全 上諭胡廣楊榮金幼孜曰五經四書皆聖

賢精義要道其傳註之外諸儒議論有發明餘蘊者爾等

采其切當之言增附于下其周程張朱諸君子性理之言

如太極圖通書西銘正蒙之類皆六經之羽翼然各自爲

書未有統會爾等亦別類聚成書務極精備庶幾以𡸁後

世命廣等總其事舉朝廷及在外敎官有學者同纂修開

館東華門外未幾成之 上親爲之序

乙未永樂十三年

正月前交趾參議解縉死于錦衣衛獄徙其家于邊

 按國史本傳稱縉文學書禮冠絕一時其爲人曠易無城府喜薦引士然少愼擇且所行多任情忽畧故及于

 罪死年四十七家徙遼東洪黎初始令赦囘天順目錄記 文皇初甚愛解縉之才置之翰林縉豪俊敢直言

 文皇欲征交趾縉謂自古羈縻之使通正朔時賓貢而已苦得其地不可以爲郡縣不聽 仁宗居東宫時

 文皇甚不喜而寵漢府縉謂不宜過寵致起覬覦 文皇遂怒謂離閒骨肉縉由此二諫得罪洎宣廟初漢府

 果反交趾亦叛悉如縉言若留于口宣時其事業當有可觀士奇輩遠不及也

二月會試天下貢士于北京命翰林修撰梁濳王洪爲考

試官取洪英等三百五十人

三月廷試賜陳循李貞陳景著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復

命翰林院再試下第舉人續取二十四人並賜冠帶給敎

諭俸送國子監進學以待後科○時鴻臚寺無卿寺丞張

斌任事恃守城功最狼戾多所中傷人頗憚之以不與讀

卷致爭論 上前不已御史黃宗載奏斌不學無識不可

以讀卷乃敢煩瀆 聖聽請伏法士論壯之○罷海運糧

命平江伯陳瑄於湖廣江西造舟二千艘以從河運瑄建

議造平底淺船時甚便之歲運三百餘萬石

四月征夷將軍英國公張輔鎮守交趾○兵部尙書兼詹

事金忠卒

 鄭曉日忠寲處君臣父子兄弟之閒卒能調護猜嫌以終其身北其人豈易及哉

五月開清江浦河道時漕運北京舟至淮安過壩渡淮以

達淸河挽運甚勞平江伯陳瑄總理漕務故老爲瑄言淮

安城西有管家湖自湖至淮河鴨陳口僅二十里與淸河

口相連宜鑿河引湖水入淮以通漕舟瑄以上聞遂發軍

民䟽淸江浦引水由管家湖入鴨陳口達淮相宜置四閘

曰移風曰淸江曰福興曰新莊以時啟閉復就管家湖築

隄十里以便引舟溲儀眞瓜州通潮鑿吕梁百步二洪石

平水勢開泰州白河通大江築高郵湖隄隄內鑿渠亘四

十里淮濱作常盈倉五十區貯江南輸税徐臨淸德州皆

--

建倉便轉輸河淺處輒膠舟濱河置舍五百六十八所舍

置淺夫俾導舟綠河隄鑿林木便人行○嚴妄吿奸之禁

六月有人納銀于瓜以餽刑部主事劉寧者寧妻安氏發

之詔褒寧平日廉信于妻妻能佐夫以義賜白金二百兩

綵幣八表裏

九月壽陵成進封武義伯王通爲成山侯

十月吏部員外郎陳誠偕中官李達使西域還先是誠等

奉命出肅州嘉谷關自哈密歷土魯番至火州亦力把力

于闐撒馬兒罕哈烈以至八答商柳陳城迭里迷渴石養

夷塞藍達失于沙鹿海牙凡十餘國無不遍歷宣布國家

威德旣而諸國各遣使隨誠等詣闕謝出使往還凡三歷

寒暑誠囘備錄其所經山川土壤人民物產之異飲食衣

服言語好尙之不同爲西域行程記上之詔付史館誠江

西吉水人

十一月麻林國進麒麟將至羣臣欲上表進賀不許○勑

陝西甘肅寧夏大同遼東諸守將及河南山東山西陝西

各都司中都留守司徐宿淮邳淮安楊州武平歸德睢陽

潼關諸衛選所屬步騎兵遣能幹指揮千百户統領操練

俟赴北京閱視○瓦剌馬哈木遣使貢馬謝罪

十二月賜鎮守寧夏寧陽侯陳懋曰瓦剌使者言瓦剌馬

哈木慮阿魯台與中國和好將爲已害擬七月率衆至幹

難河北俟冬襲阿魯台斯言雖未可信然吾邊境須有備

葢虜多譎惟有備斯無患矣大抵禦寇之道勿輕與戰但

堅壁淸野最上計也大同開乎遼東皆如之○定北京計

丁養馬例十五丁以下養一馬十六丁以上養二馬遷發

爲民種田者不論丁七户養一馬從之

丙申永樂十四年

三月改趙王高燧封國於彰德漢王高煦於靑州時高煦

奏願常侍左右不欲之國復賜勑曰旣受藩封豈當常在

侍下前封雲南憚遠不行與爾靑州今又託故如果誠心

欲侍去年在此何故又欲南還常侍之言殆非實意靑州

之命更不可辭○禮部郎中周訥請封禪尙書吕震賛之

上謂震曰今天下雖無事然水旱疾疫亦閒有之朕每聞

郡縣上奏未嘗不惕然于心豈敢自謂太平之世且聖經

未嘗言封禪魏徵每以堯舜之事望太宗爾欲處朕於太

宗之下亦異乎徵之愛君矣且帝王之有聞於後者在德

不在封禪遂不許學士胡廣作却封禪頌以獻

四月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以賣權作威伏誅○召交

趾總兵官英國公張輔還京師輔經營交趾前後凡十年

七月遣將練兵海上防倭

--

八月作西宮初 上至北京仍御舊宮及是將徹而新之

乃命工部作西宮爲視朝之所

九月初令御史廵鹽○北京行太僕寺卿楊砥言近日馬

蕃息而少牧養之人請令民五丁養種馬一匹每馬十匹

立羣頭一人五十匹立羣長一人養馬之家歲免其糧草

之半從之令民養種馬者二歲納駒一匹凡種馬倒死孳

生不及數皆令陪償自是養馬遂爲北方民害

十月 上還南京

十一月將建北京宮殿以營建重事命羣臣會議於是文

武羣臣上䟽曰惟北京 聖上龍興之地北枕居庸西峙

太行東連山海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勝足以控四

夷制天下誠萬世 帝王之都也比年車駕廵狩四海會

同人心協和漕運日廣商賈輻輳財貨充盈良材巨木已

集京師天下軍民樂於趨事伏乞上順天心下從民望早

勑所司興工營建以爲子孫萬世 帝王之業天下幸甚

上從之○周王橚楚王楨相繼來朝例次日謁孝陵周王

先至適遇節 上命東宮皇太孫及小皇孫陪謁已出東

華門 上遽召翰林臣時楊榮金幼孜楊士奇皆至 上

問曰二王東宮太孫及小皇孫謁陵展敬之位如何朕意

雖略定三人試言之楊金未有對士奇對曰周楚二王屬

列稍前兩傍東宮殿下列稍後居中皇太孫亦居中列于

東宮殿下之後諸皇孫與皇太孫同班而分列兩傍 上

曰爾所言有據乎對曰宋儒朱熹家禮大約如此 上曰

吾未嘗熟家禮但據已見書其位次遂出片楮宸翰所書

位次正與士奇所言合然下有六字未書授筆命士奇足

之遂遣鴻臚丞周昇馳齎赴陵俾率行之○以豐城侯李

彬鎮守交趾○上最愛翰林院修撰沈度書法稱爲我朝

王羲之命陞爲侍讀學士其弟中書舍人沈粲爲翰林院

修撰仍令中書習其字

十二月故吳王允熥卒○楊士奇等奉命編輯歷代名臣

奏議書成 上覽之謂侍臣曰致治之道千古一揆君能

納善言臣能盡忠不隱天下未有不治觀是書足以見當

時人君之量人臣之直爲君者以前賢所言便作今日耳

聞爲大臣者以前賢事君之心爲心天下國家之福也遂

命刻印以賜 皇太子 皇太孫及諸大臣

丁酉永樂十五年

二月谷王橞以謀逆削爵爲庶人

 按王 太祖第十入子也糼不好學多智譎初封國宣府靖然師起橞遁歸京師建文君親信之令守金川謂

 靖難師渡江橞卽聞門迎入 上卽泣待之如膺賜資無數改封于長沙復陰養死士𨓏戰船其隨侍都督張

 興密言于 上上日朕待橞厚于諸王豈宜有北其同母兄蜀王嚴書戒之橞不聽會蜀王子崇寧王悅罇得

--

 罪于父逃橞所橞詭衆曰建文君初不死今已在此蜀王聞之遂具䟽其事言橞恃寵縱横有無君之心藏匿

 亡叛造作弓弩舟艦器械敎習兵法戰闕之事私度僧千人晝夜祈禱咒咀與指揮張誠宦者吳智等日夜秘

 謀號張誠爲師尙父擅造圖讖謂十八子當有天下傳播于人又令巧匠製燈于上元節獻于朝就俾詣內府

 架傋偵伺動静又遣將士習音築擬獻于朝供應殿庭以圖閒隙 上得奏數曰朕何如待橞乃有此心遂詔

 楚王等議其罪降爲庶人橞後闤户自焚死

三月漢王高煦有罪居之山東樂安州

 高煦所爲多不法上以其長史程琮紀善周巽等不能匡正皆出交趾爲吏高煦猶不悛府中有私募軍士三

 千餘人不𨽾籍兵部縱衛士於京城內外劫掠支解無罪人投之江殺兵馬指揮徐野驢及借用乘輿器物

 上頗聞知還南京以問蹇義義不敢對固辭不知又問楊士奇對曰漢王始封國雲南不肯行復改靑州又堅

 不行今知朝廷將徙都北京惟欲留守南京此其心路人知之惟 陛下蚤善處置使有定所用全父子之恩

 以貽永世之利 上默然後數日 上復得高煦私造兵器陰養死士招納亡命及滲皮爲船敎習水戰等事

 上大怒召至京詰之褫其衣宦繫之西華門內 皇太子懇爲救解乃免 上謂侍臣日若此所爲將來必不

 静今削兩護衛處之山東樂安州著去北京甚通如其作禍可朝發而夕擒之

上廵北京命吏部尙書兼詹事蹇義翰林學士兼諭德楊

士奇侍讀兼賛善梁潜輔 皇太子監國

四月頒五經四書性理大全於兩京六部及國子監天下

郡縣學

閏五月遣文武大臣分道經理漕運

七月冊 皇太孫妃胡氏○西洋蘇祿國東王西王峒王

各率其妻子頭目來朝○瓦剌順寧王馬哈木死以其子

脱歡襲封順寧王

九月修孔子廟訖工 上親製碑文刻石○遣禮部員外

郎吕淵等使日本時捕倭將士擒寇數十人獻京師賊首

皆日本人 上乃遣淵賜勑切責之

十一月癸丑建北京奉天殿乾淸宮越六日己未督工泰

寧侯陳珪右都督薛祿等奏二處俱現五色瑞光慶雲瑞

靄絪縕流動爛徹雲霄庚申金水河冰凝異瑞瞭具諸象

至己巳卿雲呈彩五色輪囷變化卷舒彌滿殿閒卿雲內

又出五色瑞光團圓如日正當御座已而西度宮苑映

上今所御殿終日不收官軍人等衆目共睹於是禮部率

羣臣上表稱賀○工部右侍郎蘭芳卒

戊戌永樂十六年

正月 上以玄兎圖幷群臣所上表及詩文賜 皇太子

以書諭曰陝西耀州民獻玄兎羣臣以爲瑞且謂朕德所

致上表稱賀又有獻詩頌美者朕心惕然愧之夫賢君能

敬天恤民致勤於理則有以感召和氣屢致豐年海宇淸

明生民樂業此國家之瑞也彼一物之異常理有之且吾

豈不自知今雖邊鄙無事而郡縣水旱往往有之流徙之

民亦未嘗無豈至理之時哉而一兎之異喋喋爲諛夫好

直言則德日廣好諛言則過日增衛將來有宗社生民之

--

寄羣下有言不可不審之於理但觀此表及書卽理瞭然

而懷不能遁矣○交趾淸化府俄樂縣土官廵檢黎利叛

摠兵官豐城侯李彬遣都督朱廣討之利敗走

 按利初從季横反充僞金吾將軍後束身歸降以爲廵檢然中懷反側至是幣稱牛定王以弟黎石爲僞相國

 段莽爲僞都督聚衆劫掠廣兵討敗之擒斬數百人利遁去

 陳建曰張英國召還而黎利孽作交趾自兹杭𣕕矣愚謂當時只合交趾旣平仍命英固公鎮守之爲得策如

 洪武中沐英旣乎雲南卽命沐英守之英殁仍命沐之子若孫世守之然後諸夷率眼而雲南爲吾中國有也

 何也西南夷之所畏服者惟本氏非它將所能鎮壓也今交人所畏服孰有踰于英國者乎交南三叛非英國

 總師弗平英國三召還而叛亂俱不旋踵復作夫交人所畏惟英國視它將同蔑如也使英國久鎮于兹焉餘

 威振乎殊俗歷二三紀後庶幾世變風移而交南長爲吾中國藩服與雲南齒矣奈何失此一機遂使二十二

 州郡士民復論異域不得與雲南同沾 聖化也可勝惜哉

二月行在會試天下舉人以侍讀學士曾棨侍講王英爲

考試官取董璘等二百五十人

三月廷試賜李騏騏初名馬上改之劉江鄧珍等進士及第出身

有差○太子少師姚廣孝卒追封榮國公謚恭靖廣孝嘗

著道餘錄深詆程朱識者非之○皇太子手書賜賛善徐

善述曰今晨覽卿爲余所改之詩甚丰采淸雅眞有益于

日新但今卿年邁輔余爲勞似卿朴直苦口者百無一二

面諛順顏者比比有之卿母惲勞弼成余業惟藥治之日

甚一日母務犯鱗觸諱之慮余欲學作表卿可一如詩題

立例其詩題與表題閒日封進以廣𤥨磨春暖順時作息

以慰余懷指不多及書函曰 皇太子致書賛善好古先

生好古善述字也 皇太子監國視朝之暇專意文字手

不釋卷被服寬博大類儒者嘗冬至賜徐善述詩云淸朝

盛文治輔德資耆儒念彼筋力倦趨朝諒非宜賦詩有佳

致納誨有良規起子得深趣歡懷浩無涯新陽屆初復況

此承平時酧勞有尊酒庶以勞期願○初令民運

五月尙書夏原吉學士楊榮等重修 太祖高皇帝實錄

成上之共二百五十七卷計二百五十七冊又寶訓十五

卷計十五冊○殺賛善梁潜司訓周冕時 皇太子監國

上不時有疾兩軍距隔數千里小人陰附漢府者讒搆百

端侍從監國之臣朝夕惴惴人不自保會有陳千户考擅

取民財事覺 皇太子令謫交趾立功數日復念其軍功

宥之有譛干 上曰初 上所謫罪人 皇太子曲宥之

矣遂逮陳千户殺之以潜冕預聞而不諫止倂逮下獄皆

死○文淵閣大學士胡廣卒贈禮部尙書謚文穆

 建曰廣居官純厚周愼自處泊然然性乏骨鯁一味逢迎承順而已是故在建文朝則對策斥親藩在永樂朝

 則聖孝瑞應有頌却封禪有頌無非迎上所好以爲倿悅也故終身恩寵無一日纖介之憂其没也復官其子

 穜爲翰林檢討廣與楊士奇同鄉同官相善廣病篤時有人投詩假士奇作云漢朝胡廣號中庸今日中庸人

 見公可惜天生兩奸宄天敎名姓正相同譏之切矣

--

 瑣綴錄記 文廟渡江時解胡金三先生𨊱楊文貞周是修約同死于難旣而解使人覘胡動靜見胡方問家

 人飼猪否解聞而笑日一豬尙不肯捨況肯捨性命盖初皆無意于死也惟是修竟行其志○幾愧歲抄記云

 初解縉胡廣侍燕文淵閣 文皇曰縉廣少同業任同官縉業已有子廣宜妻之以女廣俯首曰臣妻有娠未

 卜男女 上日定生女勿疑矣越數月廣妻累生女遂訂盟縉子禎亮旣而縉遭讒死舉家戌邊欲使女改適

 女竊入室以刀截耳家人覺而救之血披兩頰且言日薄命之婚 皇上主之父面承之一與之盟終身不改

 況背主違父何用生爲越數年解氏蒙宥禎亮歸女卒歸解氏事姑徐氏尤極孝謹廣有此貞女然建文擢爲

 狀元棄之若弁髦何耶無亦愧其女耶

六月詔纂修天下郡縣志書命尙書夏原吉學士楊榮金

幼孜總之後未及成書而罷○遣禮部左侍郎胡濙廵江

浙諸郡陛辭 上面諭曰人言東宮所行多失當至南京

可多留數日試觀何如密奏來書奏字須大晚至卽就好

觀也濙至南京日隨朝凡所見 東宫所行之事退卽記

之如一日趨朝勛臣某者語譁侍衛搥之仍當陛口奏有

肯不問旣退卽宣侍衛者賞鈔若干錠于是羣臣皆言不

顯責大臣而旌禁衛所以寬其罪而愧其心見 殿下之

仁明也住稍久鄰居楊學士士奇曰公命使也宜亟行濙

權辭謝之曰錦衣數種未完耳至安慶始書奏以所見皆

誠敬孝謹七事密奏以聞 上覽之大悅自是不復疑○

擢吏科都給事中陳諤爲順天府尹

 諤廣東番嵎人初拜刑科給事中遇事剛果彈劫不避權要嘗奏事聲響甚大聽者悚然 上令餓之數日奏

 對如前乃曰是天生也每見呼爲大聲秀才云嘗以直諫䚟禁 上大怒命爲坎瘞之露具順不死遂釋還職

 尋陞吏科都給事中一日率同殟奏事忤旨落艤罰使修葺象房同事者先畢工降藏去諤貧不能倩人乃躬

 自爲之值駕至 上問治屋者誰也諤前售伏陳其故上念諤戇且憐其貧命復官癸已春命署遹政司事逾

 年署應天睿未幾又署刑部丙申夏又移署鴻臚寺明年冬又改署工部所至具有聲績至是陞類天府尹政

 尙嚴明有漢張趙風亡何竟坐事出爲湖廣按察使復貶知海鹽縣終鎮江府同知署爲人爾介然賦性恢譎

 當被瘞時歎息謂其人曰吾今日乃爲火斃所苦問其故卽罵之曰咄嗟汝不知耶朝廷瘞人當以愻令速死

 耳蔡者如其言遂得屈伸不死云

楊士奇進周易本義前 皇太子命士奇纂周易朱氏本

義要旨爲一編旣進名曰周易直指士奇進曰周易固爲

卜筮作然文王周孔彖象十翼之辭凡修齊治平爲君爲

臣之道悉具續編集以進用備關覽從之至是輯成以進

皇太子覽之大喜因名曰周易本義

七月日本酋源義遣使朝貢謝罪

十一月亦力把力歪思弑其主納里失只罕而自立○申

嚴官吏犯贓之禁

十二月勑修武當山宫觀成 賜名曰太嶽太和之山

 按山上七十二峯二十六岩二十四澗峯之最高者日天桂境之最勝者曰紫霄南岩上軼游氣下臨絕壑舊

 皆有宫爲祀神視釐之所元季兵燬至是悉新建之紫霄曰太玄紫霄宫南岩日大聖南岩宫又有興聖五龍

 宫玄天玉虛宮遇眞宫清微宫淨樂宮又卽天注峯頂治鎘爲殿飾以黃金範眞武像於中選道士二百人供

 酒掃給田二百七十七頃幷耕户以贍之每宫設提點一人秩正六品

--

己亥永樂十七年

夏鎮守遼東左都督劉江大破倭寇于望海堝封江爲廣

寧伯江初至遼東廵視諸島相地形勢請于金州衛金線

島西北之望海堝築城堡立烟墩瞭望葢其地特高可望

諸島寇所必由實爲濱海襟喉之地一日瞭者言寇將至

江亟遣馬步官軍赴堝上小堡備之翌日倭賊二千餘乘

海𦩲直逼堝下作蛇陣以進一賊貌甚醜惡揮兵而前江

令犒師秣馬略不爲意以都指揮徐剛伏兵于山下百户

姜隆帥壯士濳燒賊船截其歸路乃與之約曰旗舉砲鳴

伏兵奮擊不用命者以軍法從事旣而賊至堝下江披髮

作眞武狀舉旗鳴砲伏兵盡起繼以兩翼而進賊衆大敗

奔櫻桃園空堡內我師追而圍之將士皆奮勇請入堡勦

殺不許特開西壁以縱之仍分兩翼夾攻生擒數百斬首

千餘閒有濳脫而走𦩲者又爲𨺚等所縳無一人得脱事

聞 上勑賜褒美封江廣寧伯食祿一千二百石子孫世

襲將士有功者陞賚有差自是倭寇不敢出没海上屛息

數十年

 王世貞曰遼東破倭之捷莫重于廣寧伯謚忠武劉榮遼東志以爲劉江水東日記載其事而疑其姓名攷之

 國史盖榮父名江卒于戌仍父名補伍累時至右都督當奏捷之日尙名江及封伯而後具其事始改名榮也

唐拾遺子美之後杜德琮者出家崇山自食其力水耕火

種兩股皆有日炙痕博通內外典素不出山敎化人罕知

之有中官使汴廉得其名還奏于朝適西番進一僧至言

三敎九流無不通徹堪爲中國王者師 上不悅曰堂堂

天朝豈無一人可當之詔徵德琮至賜金襴袈裟銀鉢盂

明旦普召衆僧各坐高凡辯對其僧談吐出入九經滔滔

如注水琮訥子應對衆初疑之有頃忽問胡僧諦字何義

胡僧應稍遲琮乃大聲訓解鳩大藏探儒書歷示以字學

之義曰此而不知焉用稱學胡僧羞恚頂禮歎服辭去

上喜召入賜坐卽日授左善世爲作室鷄鳴山以爲修藏

之所年五十七說偈示寂詔起塔于山之陰賜御祭者三

○初山西行都司軍士採石靑於沙淨州舊塘用工多而

所得甚少忽見靑蛇隨所往二百餘步夫役發其下得石

戽加倍其色視舊塘產者益鮮明至是都指揮李謙繪圖

以進

七月御製佛曲成倂刊佛經以傳九月十二日欽頒佛經

至大報恩寺當日夜本寺塔見舍利光如寶珠十三日現

五色毫光卿雲捧日千佛觀音菩薩羅漢妙相畢集續頒

佛曲至淮安給散又見五色圓光彩雲滿天雲中見菩薩

羅漢天花寶塔龍鳳獅象又有紅鳥白鶴盤旋飛繞續又

命尙書吕震都御史王彰齎捧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

--

稱歌曲往陝西河南頒給神明協應屢現卿雲圓光寶塔

之祥文武羣臣上表稱賀 上甚嘉悅中官因是益重佛

禮僧建立梵刹以祈福者遍兩京城內外云

九月列仙傳成 上親製序文

十二月學士楊榮䟽言十事皆指斥府部法司積弊 上

覽而嘉之密諭榮曰汝言實切時弊但卿爲腹心之臣苦

進此言恐羣臣亦相猜疑不若使愼密御史言之于是得

監察御史鄧眞畀入奏衆皆股慄免冠請罪詔諸司卽日

悛改怗終者不赦○頒爲善陰騭孝順事實二書于天下

學校先是 上命儒臣輯錄古今載籍所記爲善陰騭之

事可以垂勸者得百六十五人尋復輯古今孝順之事可

以垂敎者得二百七人 上於各條之下親爲論斷幷系

以詩各次爲十卷 上親爲之序旣成編頒之○上勑武

臣曰自古國家盛衰存亡未有不係於武備之張弛漢唐

世遠姑置不言近代宋太祖太宗將勇兵強削除暴亂四

海宴然及其子孫弗率武備不修醜虜僣竊馴至海內分

列宗社丘墟元世祖時戍部嚴整甲兵強盛天下寧謚傳

至數世嗣主荒淫軍政廢弛羣雄並作竟至覆亡我 皇

考太祖高皇帝受天命定天下于時將帥效勞士卒奮勇

肅淸奸宄遂建洪業朕嗣位以來夙夜惕勵惟恐蹈宋元

覆轍以墜丕緒爾等世有爵祿與國家同休戚者修飭武

備爲國爪牙此爾等之責所宜夙夜究心用副倚注而比

來紀律廢弛隊伍空虛軍士逃亡悉付不問甚至通同有

司受贓賣放取囘軍明有程限今縱其在外或五六年或

十餘年不囘及所取囘軍十無一二猝有緩急何以應調

武備若此國何賴焉是皆爾等下不恤軍上不忠國所致

自今宜鑒古人之得失體國家之委任修職務撫士卒實

軍伍繕器械使兵政振舉奸宄不作朝廷有磐石之安爾

澍亦永保富貴若不遵朕言仍蹈前失必罪不宥○廵按

交交御史黃宗載言交趾人民新入版圖勞來安輯尤在

得人今府州縣官多係兩廣雲南等處歲貢生員下第舉

人因其願仕遠方遂授以軄旣乏太學敎善之素又非諸

司歷試之才所以牧民者不知撫字理刑者不明律意若

候九年黜陟廢弛益多宜令到任二年以上者從廵按御

史及布按二司嚴加考覈上其廉汚能否實蹟以憑黜陟

庶幾有所勸懲 上從之因謂行在史部曰守令民之師

帥不得其人民受其殃前除交趾郡縣官出一時之宜今

御史所言良是繼今宜愼選之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