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誥/卷020
○翼真檢第二
孔璪賤時,杜居士京產將諸經書往剡南墅大墟住,始與顧歡、戚景玄、朱僧摽等數人共相料視。顧先已寫在樓間經,粗識真書,於是分別選出,凡有經傳四五卷,真受七八篇,今猶在杜家(其經二卷並真,已還封昭台。宋大明末,有戴法興兄延興作剡縣,亦好道。及吳興天目山諸玄秀,並頗得寫杜經。樓從弟道濟及法真、鍾興女、傅光並得寫樓鍾間經,亦互相通涉。雖各摹符而殊多粗略,唯加意潤色,滑滓取好,了無複規矩鋒勢。寫經又多浮謬,至庚午歲。隱居入東陽道,諸晚學者,漸效為精。山陰潘文盛、錢塘杜高士、義興蔣弘素、句容許靈真,並是能者。時人今知摹二王法書,而永不悟摹真經。經正起隱居手爾,亦不必皆須郭填,但一筆就畫,勢力殆不異真。至於符無大小,故宜皆應郭填也)。泰始四年終於剡,移還始寧岧山,馬智晚為眾僧所說,改事佛法,悉以道經數十卷送與鍾,皆是何公先為其父寫者,亦有王靈期雜經,唯四五篇並真受六七篇是真手,不關樓所得者(其經二卷,此真等悉已還封昭台。鍾亡後,所餘亡應在兄女及戚景玄處)。
昔有陳雷者,東陽人,是許長史門附,謹敬有心。長史常使典看經書,頗加訓授,其亦換有所寫,兼得長史自步七元星圖。長史去後,因還東陽。義熙十三年,與東陽太守任城魏欣之兄子二人共合丹。丹成,三人前後服,服皆有神異,托跡暫死,化遁而去。雷有孫名某,號為長樂。今居永康橫江橋北,菁山道士樊仙,亦頗就得所寫經書,但步圖猶在其處。今所服用,即是其本。自此前凡諸經書在處者,其篇數並別有目錄。若止零牒一兩篇者,今複顯題卷目如後。
楊書《靈寶五符》一卷,本在句容葛粲間,泰始某年,葛以示陸先生。陸既敷述真文赤書人鳥五符等教授,施行已廣,不欲複顯出奇跡,因以絹物與葛請取,甚加隱閉。顧公聞而苦求一看,遂不令見。唯以傳東陽孫遊嶽及女弟子梅令文。陸亡,亦隨還廬山,徐叔摽後將出,徐亡,乃在陸瑰文間(已還封昭台)。
楊書《王君傳》一卷,本在句容葛永真間。中又在王文清家,後屬茅山道士葛景仙(已還封昭台)。
掾書《飛步經》一卷,本在句容嚴虯家。大明七年,饑荒少糧,其裏王文清,以錢食與嚴,求得之,因在王家(已還封昭台)。
掾書《西嶽公禁山符》,楊書《中黃製虎豹符》。凡二短卷,本上虞吳曇拔所得許丞一瓠<盧瓜>雜道書。吳以此二卷與褚先生伯玉,伯玉居南霍,遊行諸山,恒帶自隨。褚亡,留在弟子朱僧摽間。後褚第五弟之孫名仲儼,又就朱取之(已還封昭台。吳曇拔者,上虞且靡人,頗有才致,初為道士。許丞以一瓠狖書,皆三君小小要用雜訣,以與之,其後事佛出家,悉分散乞人都盡,後又罷佛還俗,遂留宕而終。諸書訣並未測所在)。
掾書《太素五神二十四神》,並《回元隱道經》一卷,及《八素陰陽歌》一卷,並東陽章靈民先出都,遇得之。章於時未識真書,唯言是道家常經而已,歸東陽以示顧,顧不即向道,仍留之,分《回元》為二卷。章後既知,方就求得,今在章間。其《二景歌》一卷,章已與孫公(已還封昭台。章雲:於時又有《曲素金真金華》等數卷,魚爛穿壞。既未悟其真手,不知扌翕錄,惟寫取文字而已,經本悉埋藏之也)。
掾書所佩《列紀》《黃素書》一短卷,本許丞以與弟子蘇道會,道會以授上虞何法仁,法仁以傳朱僧摽,僧摽以奉鍾法師。樓居士見而求取,今猶應在樓間。
掾抄《魏傳》中《黃庭經》,並複真授數紙,先在剡山王惠朗間。王亡後,今應是其女弟子及同學章靈民處。
永興有一姓解家者,昔亦經供養許郎,又得小小雜書,後菁山女道士樊妙羅,因緣得其楊書《酆宮事》一卷。樊亡,在其女弟子沈偶間。沈又以與四明山孔總(已還封昭台),解家所餘,今絕蹤跡。又聞山陰及錢塘數家,皆有古經,恐脫雜真書,從來遂未獲尋撿,想好學挺分之子,可殷勤求之。脫有所得見,使一睹則瓊礫辨矣(又魏夫人小息遐為會稽時,攜夫人巾箱法衣,並有經書,自隨供養,後仍留山陰。於今尚在,未獲尋求之)。
真胄世譜(此是今日伸述,故可稱真胄)。
謹按許長史六世祖名光,字少張,即司徒許敬之第五子也。靈帝時,兄訓及訓子相,並儻附閹人貴盛。光懼患及,以中平二年乙丑歲來渡江,居丹陽之句容縣都鄉吉楊里。後值吳初,事為光祿勳。今許光祿墓是也。則肇時猶居汝南平輿(顧云:句容子阿,謬矣)。
《真誥》云:長史七世祖肇字子阿,有振惠之功。今檢譜,七世祖名敬,字鴻卿,後漢安帝時為光祿,順帝永建元年拜司徒,名字與《真誥》不同,未詳所以舛異。安帝永初二年三年大饑,斗米二千文,人相食,若所救活四百八人,必應在此時也。應邵《漢官儀》載崔瑗表云:許敬年且百歲,猶居相位。如此非唯陰德遠流後胤,交自陽功著世,所以年永身安,位至台鼎,子訓孫相,並為三公。光來過江,奕世丕承,遂至神仙(蜀司徒許靖字文休,是長史六世族祖。漢徵士許劭字子將,是五世族祖。吳丞相許晏字孝然,四世族祖,並同承十一世祖光武時許交州,後交相子名聖卿,許姓本出炎帝時姜氏,至周武王封許叔於許,今豫州許昌也。至周敬王十五年,為鄭所滅,徙居山陽昌邑,因國為姓,至交州,乃移於汝南平輿也)。
敬父名簹,公府掾。
敬第五子名光字少張,尚書郎,巨鹿太守,少府卿,過江,值吳初為光祿勳(妻戴氏,同葬今句容安成里墓為創造之始,縣人傳呼雲許光祿墓。今墳碑顯然,並甲向)。
光第二子名闕字季優,有才學,吳尚書郎長水校尉(妻戴氏,同葬墓次)。
闕第三子名休字文烈,優遊道素,高尚其氣,州辟別駕,不就(前妻晉陵華氏,後妻同縣葛氏,侍中葛相女,同葬墓次)。
休長子名尚字元甫,有才學令聞,吳鳳凰三年,為中書郎,年五十亡(妻同郡陶氏,即荊州刺史陶霡女,同葬墓次)。
尚第二子名副,字仲先,庶生,即長史之父也。淳和美懿,州郡所稱,為晉元帝安東參軍,又征北參軍,帶下邳太守。後為寧朔將軍,與孔坦討沈充,封西城縣侯,出為剡令。有風化,與謝弈兄弟周旋。值蘇峻亂,又攜親族往剡,事平,還拜奉車都尉。年七十七亡(前妻晉陵華氏名轉,禦史中丞華琦妹也。後妻應氏名來子,竟陵太守應彥徽女,同葬縣北大墓也)。
副有八男,第一奮,一名守,字孝方,庶生,有文武才望,出繼叔父朝,為何次道參軍,後為所後弟夷吾所譖。康帝誅之,年三十六(妻王氏,同葬縣北大墓,有曾孫薈之,位至三府)。
第二炤字行明,正生,承嫡襲封,通濟有當世局度,亦為何次道參軍,南台侍禦史,淮陵太守,年七十一亡(妻遊氏,別葬縣東合留村)。
第三群字太和,正生,明爽有才幹,為虞譚參軍,年四十四亡(妻歷陽邵氏,同葬縣北大墓)。第四邁,即先生也。第五某,即長史也,並同正生,別記在後。
第六茂玄,庶生,早亡(母姓陳也)。
第七礭字義玄,小名嗣伯、庶生(母姓朱也)。出後伯父捷,梗概有大度,好學,出為桓溫揚州從事。謝安衛軍參軍,隨謝玄討符堅有功,封都鄉侯,尚書蒼部駕部郎正員郎通直常侍,後患風,不能言。隆安二年亡,年七十(妻宣城紀氏,同葬縣北大墓)。
第八靈寶,庶生,早亡(母亦姓陳)。副有四女(長女名薑,正生,早亡。第二女名娥皇,正生,出適同郡建康令黃演,第三女名修容,庶生,母姓張,出適安固令晉陵弘升。第四女名暉容,與礭同生,出適同郡紀詮也)。
副弟名朝,字楊先,勇猛以氣俠聞,歷為襄陽、新野、南陽、潯陽太守,後與甘卓謀討王敦,事覺,卓死,朝自裁。年五十三(還葬縣北大墓,妻葛悌女,抱樸姊也。初養奮,後自生夷吾高子,並又亡,無後)。
先生名邁,字叔玄,小名映,清虛懷道,遐棲世外,故自改名遠遊,與王右軍父子周旋。子猷乃修在三之敬,按手書授六甲陰陽符雲。永昌元年,年二十三歲,則是永康元年庚申歲生也。而譜雲:永和四年秋,絕跡於臨安西山,年四十八,此則永寧元年辛酉生,為少一年。今以自記為正,絕跡時年四十九矣。娶吳郡孫宏,字彥達女,即驃騎秀之孫。既離好,無子歸宗。先生得道,事跡在第二卷中定錄所喻被試事,已具載焉。
長史名謐,字思玄,一名穆,正生,少知名,儒雅清素,博學有才章。簡文皇帝久垂俗表之顧,與時賢多所儔結,少仕郡主簿功曹史,王導、蔡謨,臨川辟從事不赴,選補太學博士,出為餘姚令,入為尚書郎郡中正護軍長史給事中散騎常侍。雖外混俗務,而內修真學,密授教記,遵行上道,挺分所得,乃為上清真人。爵登侯伯,位編卿司,治仙佐治,助聖牧民。按泰和二年丁卯歲,司命所告雲:丙子年當去,時年七十二。此則永興二年乙丑生,太元元年去也。而譜雲:孝武寧康元年去世,年七十一,此為泰安二年癸亥生,為多二年。今以真為正(顧雲:寧康元年七十二,又非也)。
妻同郡陶威女,名科鬥,興寧中亡,即入易遷宮受學(同葬縣西北二里舊墓)。長史三男一女,長男名川,小名揆,庶生。郡功曹,妻劉氏,少子名鳳遊,郡主簿,鳳遊子道伏字明之,明之少子靜泰字元寶,為海平縣令。久居會稽禹井山,頗遵承家法,傳受經書,皆摹寫而已。靜泰妻同郡葛氏,唯有一子名靈真,戊午生。今猶在會稽,亦敦尚道業,善能符書。自長史後,唯有此六世孫一人而已。
中男名聯字元暉,少名虎牙,正生,敦厚信向。郡主簿功曹謝安為護軍,又引為功曹,除永康令衛尉丞,晉康太守,不之官,又為輔國司馬。安帝元興三年,於家去世,年六十八。則成帝鹹康三年丁酉歲生也(顧雲:鹹和三年生,亦大謬)。妻晉陵華琦孫,名子容(同葬江乘界新安里中)。子赤孫字玄真,篤實和隱,郡主簿功曹,年七十四亡,有四子及孫,並早亡,今無後也。小男名翽字道翔,小名玉斧,正生。幼有圭璋摽挺,長史器異之,郡舉上計掾主簿,並不赴。清秀瑩潔,糠秕塵務,居雷平山下,修業勤精,恒願早遊洞室,不欲久停人世,遂詣北洞告終,即居方隅山洞方原館中。常去來四平方台,故《真誥》云:幽人在世時,心常樂居焉。又楊君與長史書亦雲:不審方隅山中幽人,為己設坐於易遷戶中未,亡後十六年,當度往東華,受書為上清仙公上相帝晨。譜雲年三十,而不記去歲,按二錄:泰和二年丁卯,時年二十七,則是咸寧七年辛卯生也(顧雲:鹹和六年生,又雲司徒辟掾,皆為非實)。自泰和三年已後,無複蹤跡,依譜年三十,即是庚午年去世(又《真誥》雲:從張鎮南之夜解,而未審張解之法,《耆老傳》云:掾乃在北洞北石壇上,燒香禮拜,因伏而不起。明旦視形如生。此壇今猶存歷然,則是故求隱化,早絕世塵也。事別在第二卷中)。妻建康令黃演女,即姑娥皇之子,名敬儀,生黃民,乃遣還家,後離絕,又出適宛陵令戴耆之。長史一女名素薰,庶生,出適越騎校尉晉陵華瑛子名廣。
掾子黃民字玄文,升平五年辛酉生。時掾年二十一,仕郡主簿察孝廉,司農丞南蠻參軍臨沮令。宋元嘉六年亡,年六十九。妻西陽令葛萬安女(萬安是抱樸子第二兄孫也)。
黃民長子榮弟,一名預之,宋元嘉十二年亡,不知年幾。有女名道育,隆安元年丁酉生。宋孝建元年甲午歲,於剡任埭山亡(世謂之許大娘,臥屍石壙,不殯,常有芳香之氣)。
黃民小子名慶,宋泰始五年己酉歲,亦於剡任埭山亡,不知年幾。有女名神兒,一名瓊輝,元嘉六年己巳生,齊永明四年丙寅歲亡(世謂許小娘,東關道士多有識者)。
右所承長史後如此,今唯有揆玄孫靈真而已。
楊君名羲,成帝鹹和五年庚寅歲九月生。本似是吳人,來居句容。真降時,猶有母及弟。君為人潔白,美姿容,善言笑,工書畫,少好學讀書,該涉經史,性淵懿沉厚,幼有通靈之鑒,與先生長史年並懸殊,而早結神明之交,長史薦之相王,用為公府舍人自隨。簡文登極後,不複見有跡出(顧雲:是簡文師,或雲博士,楊乃小簡文十歲,皆恐非實也)。按《真誥》雲:應以太元十一年丙戌去。又雲:若不耐風火,可修劍解之道,作告終之術。如此恐以早逝,不必丙戌也。得真職任,略如九華所言,當輔佐東華,為司命之任。董司吳越神靈人鬼,一皆關攝之。楊先以永和五年己酉歲,受中黃製虎豹符。六年庚戌,又就魏夫人長子劉璞,受靈寶五符,時年二十一。興寧三年乙丑歲,眾真降受,年三十六,真降之所,無正定處。或在京都,或在家舍,或在山館,山館猶是雷平山許長史廨,楊恒數來就掾,非自山居也。
右楊君事,大略如此,須傳出更記。
按《真誥》中有雲:鳳巢高木,素衣衫然者,配況長史名也。“曾參出田”雲雲者,離合長史字也。許仙侯許卿者,得真位也。給事常侍者,在世官也。
有雲:許朝者,即長史叔南陽也。
有雲:寅獸白齒者,是虎牙也。亦直雲寅獸者,亦雲寅客,亦雲許虎許牙也。許主簿者,牙位也。華新婦者,牙妻也。似雲名厚,即所謂許厚。華侯華書吏者,牙婦弟也。
有雲瓊刃者,譬訓掾小名也。即青錄所載,若鋒者矣。企望人飛雲雲者,即離合掾官名也,有雲許犭乇子,似是揆小名也。有雲易遷夫人及鬥者,即掾母陶科鬥也。
有雲勿憂嗣伯之詭者,即長史弟小名也。有雲來子雖善於爾者,即長史後母也。有雲當奈張者何者,即長史父妾也。有雲黃娥者,即長史娥掾婦母也,出適黃家。
故曰黃娥,本名娥皇。有雲演小子耳者,即娥皇婿黃演也。有雲赤孫者,即虎牙兒也。登升者三人(先生長史掾也)。
度世者五人(虎牙黃民榮弟大娘,小娘,尋虎牙雲:遂得不死,過度壬辰,必是度世之限,其餘無跡顯出。《黃民傳》奉經業,道育亡,有異征。恐或預例其二人,亦可更在後世子孫。若必以七世為限,則靈真之子,實鍾斯慶)。
長史婦陶威女,雖入易遷,恐此自承陶家福耳,不必關許氏五人之數也。
有雲李東者,許家常所使祭酒,先生亦師之,家在曲阿,東受天師吉陽治左領神祭酒。
華僑者,晉陵冠族,世事俗禱。僑初頗通神鬼,常夢共同饗叕。每爾,輒靜寐不覺,醒則醉吐狼藉,俗神恒使其舉才用人,前後十數。若有稽違,便坐之為譴。僑忿患,遂入道,於鬼事得息,漸漸真仙來遊,始亦止是夢。積年乃夜半形見,裴清靈、周紫陽至,皆使通傳旨意於長史,而僑性輕躁,多漏說冥旨,被責,仍以楊君代之。僑後為江城縣令,家因居焉。今江乘諸華,皆其苗裔也(華與許氏有婚親,故長史書與裴君,殷勤相請也。若如前篇中有保命所告,則僑被罪也。今世中《周紫陽傳》,即是僑所造,故與《真誥》為相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