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低人一等论” 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破“低人一等论” 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云南省个旧市废品收购门市部
1972年1月6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过去,我们门市部有些同志受了社会上轻商思想的影响,认为收购废品是“三十六行数不上,干这份工作没出息”,说什么“别人丢,我们收,拣破烂,满街走,鸡毛蒜皮全兜受,见了熟人就低头。”

“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对职工进行忆苦思甜的阶级教育,认真分析所谓“收购废品低人一等”的论调,打的是哪个阶级的烙印。有个收购员回忆了她在旧社会给土司当丫头,靠拾烂菜充饥、拣破布片御寒的苦难生活,使大家受到启发:在旧社会里,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为了生活下去,才拣破烂度日。地主资产阶级为了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把人分成“高、低、贵、贱”,鼓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把他们打扮成天生的“高人一等”,把劳动人民特别是商业服务行业的劳动者视为“低人一等”。旧社会拣破烂,记录着劳动人民的血泪史和剥削阶级的罪恶账;新社会收废品,不仅是把家家户户的废旧东西收购起来、变无用为有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把毛主席关于“勤俭建国”的伟大方针传遍千家万户,为国家坚守节约关、堵塞浪费洞,这是一项光荣的工作。所谓“收废品低人一等”的论调,混淆了新旧社会商业工作的界限,打着剥削阶级的思想烙印。

一九七○年,我们门市部来了一些知识青年。有的青年中了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读书做官”、“发展个人”等谬论的毒,也认为收购废品“低人一等”。我们引导他们学习《为人民服务》等光辉著作,带他们到矿山去钻忆苦洞,到农村去吃忆苦饭,在三大革命斗争实践中,改造世界观。

通过学习,使广大职工认识到: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是废品收购工作“低人一等”,而是受了“高人一等”的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大家决心一辈子为革命拾零拣碎,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七一年的四年中,我们共收购处理了废钢铁、废铜、废纸、碎玻璃以及其他废旧物资共三千六百多吨,同时,翻遍几十吨碎布,挑选出碎布拼缝成小挎包、小抱裙、劳动服和手套,为国家节约了棉布一万八千多尺。一九七一年,我们又提前七十天完成了国家的收购计划。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