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與支那亡國紀念會

章太炎與支那亡國紀念會
作者:馮自由
本作品收錄於《革命逸史

庚子七月漢口唐才常一役失敗後,自立軍諸將領湘人秦力山、朱菱溪、陳猶龍等先後避地日本。章太炎因列名上海張園國會,被清吏懸賞通緝,初託庇於基督教所設之蘇州東吳大學,繼以蘇撫恩壽指名逮捕,因亦亡命東京。時湘人周宏業(號伯勛)、王思誠、浙人王家駒(號偉人)及余同寓東京牛込區早稻田大學附近榎木町。菱溪、猶龍(號桃癡,後易姓名曰左仲遠)蒞東後,與周王等有同鄉關係,亦移居榎木町周寓。力山與王寵惠同居。太炎則居某旅館爲廣智書局修訂譯文。衆以周寓爲談話機關,毎日恆在此討論革命排滿之宣傳方法。壬寅(一九〇二年)三月初旬,太炎提議謂:「欲鼓吹種族革命,非先振起世人之歷史觀念不可。今距是年三月十九日明崇禎帝殉國忌日未遠,應於是日舉行大規模之紀念會,使留學界有所觀感」云云,衆贊成之,卽推太炎任起草宣言書,幷定名曰「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其文曰:

夫建官命民。帝者所以類族。因不失親。天室由其無遠。故玄黃於野者。戰之疑也。異物來萃者。去之占也。維我皇祖。分北三苗。仍世四千九有九載。雖窮髮異族。或時干紀。而孝慈幹蠱。未墜厥宗。自永曆建元。窮於辛丑。明祚旣移。則炎黃姬漢之邦族。亦因以澌滅。迴望皋瀆。雲物如故。維茲元首。不知誰氏。支那之亡。旣二百四十二年矣。民今方殆。寐而占夢。非我族類。而憂其不祀。覺寤思之。毀我室者。寧待歐、美。自頃邦人諸友。惄然自謀。作書告哀。持之有故。有言君主立憲者矣。有言市府分治者矣。有言專制警保者矣。有言法治持護者矣。豈不以訐謨定命。國有與立。抑其第次。毋乃陵躐。衡陽王而農有言。民之初生。統維建君。義以自制其倫。仁以自愛其類。彊幹善輔。所以凝黃中之煙煴也。今族類之不能自固。而何他仁義之云云。悲夫。言固可以若是。故知一于化者。亦無往而不化也。貞夫觀者。非貞則無以觀也。且曼珠八部。不當數郡之衆。雕弓服矢。未若飛丸之烈。而薊丘大同。鞠爲茂草。江都番禺。屠割幾盡。端冕淪爲辮髮。坐論易以長跽。茸茲犬羊。安宅是處。哀我漢民。宜臺宜隸。鞭箠之不免。而欲參與政權。小醜之不制。而期扞禦皙族。不其忸乎。夫力不制。則役我者衆矣。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豈無駿雄。憤發其所。而視聽素移。民無同德。恬爲胡豢。相隨倒戈。故會朝清明者鮮覩。而乘馬班如者多有也。吾屬孑遺,越在東海。念延平之所生長。瞻梨州之所乞師。穎然不怡。永懷疇昔。蓋望神叢喬木者。則興懷土之情。覩狐裘臺笠者。亦隆思古之痛。於是無所發舒。則春秋恩王父之義息矣。昔希臘隕宗。卒用光復。波蘭分裂。民會未弛。以吾支那方幅之廣。生齒之繁。文教之盛。曾不逮是偏國寡民乎。是用昭告於穆。類聚同氣。雪涕來會。以志亡國。凡百君子。嬋嫣相屬。同茲恫瘝。願吾滇人。無忘李定國。願吾閩人。無忘鄭成功。願吾越人。無忘張煌言。願吾桂人。無忘瞿式耜。願吾楚人。無忘何騰蛟。願吾遼人。無忘李成梁。別生類以箴大同。察種源以簡蒙古。齊民德以哀同胤。鼓芳風以扇遊塵。庶幾陸沈之痛。不遠而復。王道清夷。威及無外。然則休戚之藪。悲欣之府。其在是矣。莊生云。舊國舊都。望之暢然。雖丘陵草木之緡。入之者十九。猶之暢然。況見見聞聞者耶。嗟乎。我生以來。華鬢未艾。上念陽九之運。去茲已遠。復逾數稔。逝者日往。焚巢餘痛。誰能撫摩。每念及此。彌以腐心流涕者也君子。

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啟

宣言書既成,留學界初署名發起者十數人。有署名後中悔者數人,故僅得十人:卽章炳麟、秦鼎彜(力山)、馮自由、朱菱溪、馬和(君武)、王家駒、陳猶龍、周宏業、李羣(彬四湖南人)、王思誠等是也。定期在上野精養軒舉行紀念式。留學生報名赴會者達數百人。太炎更徵求孫總理、梁啓超爲贊成人,並將宣言書郵寄橫濱《清議報》,托梁啓超代派送當地華僑,藉廣宣傳。孫、梁均復書贊成,惟梁於數日後再函太炎,謂此事祇可心照,不必具名,請將彼之贊成人名義取消云。會期原定三月十九日,詎清公使蔡鈞據使館學生報告,知留學界有此舉動,極形恐慌,乃持此會宣言書親訪日本外務省請求禁止開會,以全清日二國友誼。日政府竟徇其請,特令警視總監解散此會。太炎等十人於開會前一日各接到牛込區警察署通知書,謂有要事待商,請於是日某時至該署一談。太炎等如約偕行,時衣華服者祇太炎及陳桃癡二人。太炎長衣大袖,手搖羽扇,頗爲路人所注目。既至神樂坂警察署,警長首問各人籍貫爲淸國何省人。太炎答曰:「余等皆支那人,非清國人。」警長大訝,繼問屬何階級:「士族乎?抑平民乎?」太炎答曰:「遺民。」警長搖首者再,乃以嚴厲之態度發言曰:「諸君近在敝國設立支那亡國紀念會,大傷帝國與清國之邦交。余奉東京警視總監命制止開會。明日精養軒之會,應即解散」云云。太炎等以爭之無益,無言而退。翌日,留學界多未知開會被阻事,不約而赴會者有程家檉、汪榮寶等數百人。然是早上野精養軒門前及不忍池附近已有無數警吏監視,聲言禁止中國人開會。學生到軒門者均被日警勸告而散。孫總理亦自橫濱帶領華僑十餘人來會,及詢知清使館借外力干涉情事,乃在精養軒聚餐,以避日警耳目。是日歸抵橫濱,卽邀集同志多人在永樂樓開會補行紀念式。香港《中國日報》得宣言書卽載諸報端,大事宣傳。及期,陳少白、鄭貫公等舉行紀念式於永樂街報社,同志蒞會者極形踴躍。香港、澳門、廣州各地人士聞之,頗為感奮云。

按民十六余有著述《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之舉,嘗向太炎徵求史料。太炎乃親自手寫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書原文以贈。顧余本藏有三十六年前此會宣言書印刷舊稿;兩相校勘,則太炎所贈者較舊稿已易數字。如支那易爲中夏,延平易爲大木,梨州易爲太冲,嬋嫣相屬四字且復刪去。余以前後意義雖同,究以不失本眞爲善,故仍襲用舊稿。然新稿乃太炎親手寫贈,彌足寶貴。余珍藏至今,視同國寶。今太炎遽歸道山,萬方同悼。考太炎生平墨迹雖多,而關於光復故物之文字,此爲第一;雖不尊爲國寶,不可得矣。爰亟製版登報,公諸同好。

本作品的作者1958年逝世,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3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3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應版權所有者撤下作品的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