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与支那亡国纪念会

章太炎与支那亡国纪念会
作者:冯自由
本作品收录于《革命逸史

庚子七月汉口唐才常一役失败后,自立军诸将领湘人秦力山、朱菱溪、陈犹龙等先后避地日本。章太炎因列名上海张园国会,被清吏悬赏通缉,初托庇于基督教所设之苏州东吴大学,继以苏抚恩寿指名逮捕,因亦亡命东京。时湘人周宏业(号伯勛)、王思诚、浙人王家驹(号伟人)及余同寓东京牛込区早稻田大学附近榎木町。菱溪、犹龙(号桃痴,后易姓名曰左仲远)莅东后,与周王等有同乡关系,亦移居榎木町周寓。力山与王宠惠同居。太炎则居某旅馆为广智书局修订译文。众以周寓为谈话机关,毎日恒在此讨论革命排满之宣传方法。壬寅(一九〇二年)三月初旬,太炎提议谓:“欲鼓吹种族革命,非先振起世人之历史观念不可。今距是年三月十九日明崇祯帝殉国忌日未远,应于是日举行大规模之纪念会,使留学界有所观感”云云,众赞成之,即推太炎任起草宣言书,幷定名曰“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其文曰:

夫建官命民。帝者所以类族。因不失亲。天室由其无远。故玄黄于野者。战之疑也。异物来萃者。去之占也。维我皇祖。分北三苗。仍世四千九有九载。虽穷发异族。或时干纪。而孝慈干蛊。未坠厥宗。自永历建元。穷于辛丑。明祚既移。则炎黄姬汉之邦族。亦因以澌灭。回望皋渎。云物如故。维兹元首。不知谁氏。支那之亡。既二百四十二年矣。民今方殆。寐而占梦。非我族类。而忧其不祀。觉寤思之。毁我室者。宁待欧、美。自顷邦人诸友。惄然自谋。作书告哀。持之有故。有言君主立宪者矣。有言市府分治者矣。有言专制警保者矣。有言法治持护者矣。岂不以讦谟定命。国有与立。抑其第次。毋乃陵躐。衡阳王而农有言。民之初生。统维建君。义以自制其伦。仁以自爱其类。彊干善辅。所以凝黄中之烟煴也。今族类之不能自固。而何他仁义之云云。悲夫。言固可以若是。故知一于化者。亦无往而不化也。贞夫观者。非贞则无以观也。且曼珠八部。不当数郡之众。雕弓服矢。未若飞丸之烈。而蓟丘大同。鞠为茂草。江都番禺。屠割几尽。端冕沦为辫发。坐论易以长跽。茸兹犬羊。安宅是处。哀我汉民。宜台宜隶。鞭棰之不免。而欲参与政权。小丑之不制。而期捍御皙族。不其忸乎。夫力不制。则役我者众矣。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岂无骏雄。愤发其所。而视听素移。民无同德。恬为胡豢。相随倒戈。故会朝清明者鲜睹。而乘马班如者多有也。吾属孑遗,越在东海。念延平之所生长。瞻梨州之所乞师。颖然不怡。永怀畴昔。盖望神丛乔木者。则兴怀土之情。睹狐裘台笠者。亦隆思古之痛。于是无所发舒。则春秋恩王父之义息矣。昔希腊陨宗。卒用光复。波兰分裂。民会未弛。以吾支那方幅之广。生齿之繁。文教之盛。曾不逮是偏国寡民乎。是用昭告于穆。类聚同气。雪涕来会。以志亡国。凡百君子。婵嫣相属。同兹恫瘝。愿吾滇人。无忘李定国。愿吾闽人。无忘郑成功。愿吾越人。无忘张煌言。愿吾桂人。无忘瞿式耜。愿吾楚人。无忘何腾蛟。愿吾辽人。无忘李成梁。别生类以箴大同。察种源以简蒙古。齐民德以哀同胤。鼓芳风以扇游尘。庶几陆沈之痛。不远而复。王道清夷。威及无外。然则休戚之薮。悲欣之府。其在是矣。庄生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耶。嗟乎。我生以来。华鬓未艾。上念阳九之运。去兹已远。复逾数稔。逝者日往。焚巢馀痛。谁能抚摩。每念及此。弥以腐心流涕者也君子。

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启

宣言书既成,留学界初署名发起者十数人。有署名后中悔者数人,故仅得十人:即章炳麟、秦鼎彜(力山)、冯自由、朱菱溪、马和(君武)、王家驹、陈犹龙、周宏业、李群(彬四湖南人)、王思诚等是也。定期在上野精养轩举行纪念式。留学生报名赴会者达数百人。太炎更征求孙总理、梁启超为赞成人,并将宣言书邮寄横滨《清议报》,托梁启超代派送当地华侨,藉广宣传。孙、梁均复书赞成,惟梁于数日后再函太炎,谓此事祇可心照,不必具名,请将彼之赞成人名义取消云。会期原定三月十九日,讵清公使蔡钧据使馆学生报告,知留学界有此举动,极形恐慌,乃持此会宣言书亲访日本外务省请求禁止开会,以全清日二国友谊。日政府竟徇其请,特令警视总监解散此会。太炎等十人于开会前一日各接到牛込区警察署通知书,谓有要事待商,请于是日某时至该署一谈。太炎等如约偕行,时衣华服者祇太炎及陈桃痴二人。太炎长衣大袖,手摇羽扇,颇为路人所注目。既至神乐坂警察署,警长首问各人籍贯为清国何省人。太炎答曰:“余等皆支那人,非清国人。”警长大讶,继问属何阶级:“士族乎?抑平民乎?”太炎答曰:“遗民。”警长摇首者再,乃以严厉之态度发言曰:“诸君近在敝国设立支那亡国纪念会,大伤帝国与清国之邦交。余奉东京警视总监命制止开会。明日精养轩之会,应即解散”云云。太炎等以争之无益,无言而退。翌日,留学界多未知开会被阻事,不约而赴会者有程家柽、汪荣宝等数百人。然是早上野精养轩门前及不忍池附近已有无数警吏监视,声言禁止中国人开会。学生到轩门者均被日警劝告而散。孙总理亦自横滨带领华侨十馀人来会,及询知清使馆借外力干涉情事,乃在精养轩聚餐,以避日警耳目。是日归抵横滨,即邀集同志多人在永乐楼开会补行纪念式。香港《中国日报》得宣言书即载诸报端,大事宣传。及期,陈少白、郑贯公等举行纪念式于永乐街报社,同志莅会者极形踊跃。香港、澳门、广州各地人士闻之,颇为感奋云。

按民十六余有著述《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之举,尝向太炎征求史料。太炎乃亲自手写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书原文以赠。顾余本藏有三十六年前此会宣言书印刷旧稿;两相校勘,则太炎所赠者较旧稿已易数字。如支那易为中夏,延平易为大木,梨州易为太冲,婵嫣相属四字且复删去。余以前后意义虽同,究以不失本真为善,故仍袭用旧稿。然新稿乃太炎亲手写赠,弥足宝贵。余珍藏至今,视同国宝。今太炎遽归道山,万方同悼。考太炎生平墨迹虽多,而关于光复故物之文字,此为第一;虽不尊为国宝,不可得矣。爰亟制版登报,公诸同好。

本作品的作者1958年逝世,在两岸四地、马来西亚以及新西兰属于公有领域。但1939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35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应版权所有者撤下作品的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