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義考 (四庫全書本)/卷055

卷五十四 經義考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五十五
  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
  五十四
  方氏逢時周易外傳
  一卷
  未見
  陸元輔曰方逢時字行之嘉魚人嘉靖辛丑進士累官太子少保兵部尚書
  張氏鶚翼易説辨譌
  未見
  陸元輔曰張鶚翼字習之上海人嘉靖辛丑進士累官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
  陳氏士元易象鉤解
  四卷
  易象彚解
  二卷
  俱存
  士元自序曰孔子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今觀泰否剝復損益夬姤之相次也隂陽消長治亂存亡之機微矣先儒傳注論義理不論禍福慮人以卜筮淺易也發明彖爻非不顯著而取象之由則畧而不論夫文周繫辭觀象以闡吉凶占者玩辭稽象以定趨避朱晦庵張南軒善談易者皆謂互體五行納甲飛伏之数俱不可廢豈不豁然於蓍變而歉然於傳經哉蓋文周彖爻雖非後世緯數瑣碎拘拘互體五行納甲飛伏也而道則無不冒焉傳注者惟以虚𤣥之㫖例之有遺論矣往予為彚解三卷括其大凡而舊所謬承尚闕質問者茲則述之簡篇題曰鉤解云鉤曲也轉取也本無所見物而旁通者也若夫隂陽消息治亂存亡之幾其何能解哉陸元輔曰士元字心叔應城人嘉靖甲辰進士
  沈氏周易通解 易圖
  俱未見
  姓譜束字宗約㑹稽人嘉靖甲辰進士厯給事中疏劾嚴嵩下詔獄十五年釋為民隆慶改元起復職擢通政咸辭不出
  吳氏文光周易㑹通
  未見
  陸元輔曰吳文光字有明婺源人嘉靖丙午舉人除應山知縣拂衣歸里講學學者稱為一源先生
  陳氏嘉謨周易就正略義
  五卷
  未見
  黄虞稷曰嘉謨廬陵人嘉靖丁未進士
  王氏周易私錄
  未見
  陸元輔曰王樵字明逸號方麓金壇人嘉靖丁未進士累官刑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卒諡恭簡
  李氏先芳周易折衷錄
  五卷
  未見
  陸元輔曰先芳字伯承濮州人嘉靖丁未進士
  梅氏繼勲周易管闚
  四卷
  未見
  李延昰曰宣城人嘉靖己酉舉人漢陽知縣遷黄州府通判
  張氏四知易經辯疑
  未見
  汝寧府志張四知字子畏信陽州人嘉靖庚戌進士歴官四川按察司僉事
  魯氏邦彦圖書就正錄
  一卷
  存
  王道行序曰睢陽魯朝選登第授行人以終養歸十餘年事親之外殫思六籍讀易有得爰著是編大傳言太極濂溪先生以無極贊之㕘以五行真為不類象山非之不害其為象山然則朝選今日之所論辨初何嫌於異同哉至謂太極不可見圖兩儀以見太極深得古人之意且衍為四象八卦無不脗合他如論圖書之理駁先儒五行經緯之説為非是以八卦輪轉明逆順之序謂易道主變不主生與夫性善之説皆平正精確足以羽翼大易無疑也嘉靖丙寅二月
  曹溶曰魯邦彦字朝選睢州人嘉靖庚戌進士
  李氏九正易因
  四卷
  存
  贄自序曰易因一書予既老復遊白門而作也三年就此封置筴笥上濟北讀易於通州馬侍御經綸之精舍晝夜㕘詳更兩年而易因之舊者存不能一二改者且至七八矣侍御曰樂必九奏而後備丹必九轉而後成易必九正而後定宜仍舊名易因而加九正二字予喜而受之遂定其名曰九正易因也閩書李載贄晉江人嘉靖壬子舉人
  徐氏師曽今文周易演義
  十二卷
  存
  師曽自序曰余用古文周易作演義以俟好古君子復取今文錄之以為是編葢經傳之亂乆矣漢魏而下千有餘年未聞有正之者至宋始定於吕氏然惟朱子崇信之而一齊衆楚卒不能廣其傳嗚呼何其難也方今朝廷之頒布有司之貢舉學官之藏閭童之習率用今文而余欲以古文變之勢必不能此是編之所為錄也本義之書其文簡略其㫖㣲奥驟而觀之猝未見有不合者而不知毫釐之差謬以千里不可不擇也余為是書搜括百家諮訪衆説而折衷於朱子前後十年始獲脱藁然中多未定未敢傳諸人也間出以質㑹稽士人遂刻諸杭邇來謁告家居藥物之餘重加修改友人董朝獻請刻以傳余方悔初本未定而誤行也遂不辭而卑之隆慶戊辰七月人物考徐師曽字伯魯呉江人其學自易旁及諸經以至洪範皇極隂陽厯律醫卜篆籀諸家皆能通其説中嘉靖癸丑進士改庻吉士授兵科給事中歴禮科左給事中
  姜氏周易傳義補疑
  十二卷
  存
  寳自序曰秦火六經易以卜筮故獲存於太卜之官而漢儒説易鮮有得其要領者惟宋程朱二氏説為是程傳專主理而不盡及占朱子本義謂此為卜筮之書其説則專主占愚於是心有疑焉家居十有五年日手是書居乎是動乎是觀且玩乎是日求所以寡過而未能又日求所以貫通其説而未有得也乃専主傳義十八九旁及諸家十一二於程朱二先生之説間有疑者未詳者由臆見為臆説其或有一得之愚一隙之明悉錄之乆而成帙㩦以入留曹侍御潘君維岳郡守古君之賢並有志學易者謂可以傳相與校正而刻之新安郡齋夫孔子能羽翼三聖人之經程朱二先生又能羽翼孔子之經使予之説而可羽翼乎程朱二先生之傳義二君雖許我乎必以俟諸後來者
  人物考姜寳字廷善丹陽人嘉靖癸丑進士歴南京禮部尚書加太子少保
  程氏廷策讀易瑣言
  未見
  人物考程廷䇿字汝揚歙縣人嘉靖癸丑進士官辰州知府
  江氏一麟易説
  未見
  陸元輔曰江一麟婺源人嘉靖癸丑進士
  顧氏曾唯周易詳藴
  十三卷
  存
  陸元輔曰顧曽唯字一貫號魯齋吳江人嘉靖癸丑進士
  孫氏應鼇淮海易談
  四卷
  存
  應鼇自序曰易以著天地萬物之理天地萬物之理妙於人心古之聖人生而明諸心矣欲人人皆明諸心於是作易自經之意晦於是諸儒為之傳愚自學易嘗求諸儒之説於傳求諸聖人之説於經未窺測也已乃因傳以求經因經以求心噫嘻天地得易以清以寧萬物得易以生以成吾人得易上下四方往古來今罔不畢臻心之理若是至精至純至大至一也得其心斯得其理矣繼自今請終身是易也夫隆慶二年戊辰中秋日
  陸元輔曰應鼇如皋人嘉靖癸丑進士仕至南京工部尚書萬厯初諡文㳟
  李氏讀易劄記
  二卷
  未見
  曹溶曰貴豐城人嘉靖癸丑進士
  鄧氏元錫易經繹
  五卷
  存
  高佑釲曰鄧元錫字汝極江西新城人嘉靖乙夘舉人以南昌守范淶南國子祭酒趙用賢薦遂以翰林院待詔徴自號濳谷萬厯戊寅繹易於廩山既卒學者私諡為文綂先生
  顔氏易學義林
  十卷
  存
  鯨自述曰易之為書包含萬理義更四聖象數具陳已無餘藴後儒紛紛之説非無所見終墮偏枯惟伊川傳辭博義該神理兩得説莫辨於此矣朱子復本占法作本義竊謂易不專為卜筮之書易有君子之道四焉以卜筮者尚其占特四中之一耳今故悉遵程傳解易之法間采本義列位傳後
  張雲章曰鯨字應雷慈谿人嘉靖丙辰進士其自序謂悉遵程傳而兼采本義其意似不滿於朱子以易有君子之道四而朱子謂只是卜筮之書也書中雜引故實本之誠齋易説而出自鯨筆者多蕪穢
  劉氏易義折衷
  
  湖廣總志劉穩字朝重酃縣人嘉靖丙辰進士南京太僕少卿
  陳氏易原
  一卷
  存
  台州府志陳錫字元之臨海人嘉靖丙辰進士官禮部主事忤嚴嵩罷官歸而杜門著書作易原辨隂陽象數之指證以古今事變識者謂逺過誠齋楊氏
  王氏之士大易圖象㕘
  未見
  李因篤曰王之士字欲立藍田人嘉靖戊午舉人萬厯中趙用賢及御史汪以道薦之士與新城鄧元錫安福劉元卿為海内三逸同授國子監博士除目至卒已四月矣
  吳氏易説
  十卷
  未見
  長興縣志呉福字常甫嘉靖戊午舉人授星子知縣遷沔陽知州
  王氏世懋易解
  一卷
  存
  陳子龍曰世懋字敬美嘉靖己未進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少卿
  按王氏易解凡九條載集中
  蔡氏國熈易解
  未見
  廣平府志蔡國熈字春臺永年人嘉靖己未進士歴官山西提學副使
  李氏文纘易解
  未見
  閩書李文纘泉州南安人嘉靖辛酉舉人除知易州陞常徳府同知轉岷府長史
  孫氏振宗易學説約
  未見
  閩書孫振宗晉江人嘉靖壬戌進士官行人
  徐氏元氣周易詳解
  十卷
  存
  呉同春曰方伯徐公易詳解卑不抗之使髙淺不鑿之使深近不推之使逺明不抑之使晦斯讀易者之標凖也
  曹溶曰易經詳解十卷南京通政使徐元氣撰弟元太輯一刻之成都再刻之南復刻於滇有汝南呉同春金溪聶良𣏌沔陽陳文燭長水沈懋孝順陽李蓘汝南張九一為之序閩東游樸呉江杜偉為之後序
  陸元輔曰元氣號陵陽宣城人嘉靖壬戌進士歴官南京通政使
  萬氏廷言易説
  四卷
  存
  廷言自序曰廷言少讀程先生易傳頗通其辭山中三十年端居深玩時亦或通其意懼其忘也因銓次而識焉以備觀省終吾身而已矣蓋困而不學民斯為下倘亦附於困知之後也可萬厯庚寅長至日陸元輔曰廷言字以忠别字思默南昌人嘉靖壬戌進士官雲南提學僉事降同知
  張雲章曰萬公為羅文㳟弟子其書語渉禪𤣥説者比之楊敬仲已易有鄧公元錫楊公起元管公志道與其門人李杜及自序
  易原
  四卷
  
  許氏孚逺周易述
  未見
  陸元輔曰許孚逺字孟中徳清人嘉靖壬戌進士累官兵部左侍郎贈南京兵部尚書
  鍾氏繼元四易
  未見
  髙佑釲曰繼元字仁卿桐鄉人嘉靖壬戌進士仕至廣東按察僉事四易者一曰易竅二曰易凖三曰易考四曰易占
  滕氏伯輪羲經要㫖
  未見
  李延昰曰甌寧人嘉靖壬戌進士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撫浙江卒贈兵部侍郎
  薛氏東海易經解酲
  
  汾州府志薛東海字元泉永寧州人嘉靖壬戌進士滑縣知縣
  張氏大雅易卦緯論
  未見
  平湖縣志大雅字心宇嘉靖甲子舉人官海門知縣
  楊氏時喬周易古今文全書
  二十一卷
  存
  時喬自序曰書記於史臣詩採於史氏春秋記於國史禮記魯論為孔門弟子傳錄皆非聖人手著聖人手著者惟易也自費氏分傳附經而古易亡王弼作傳而象数亦亡易道微極矣宋周子明易有太極作易通授二程叔子著易傳邵子得圖方外著觀物内外篇朱子著本義啓蒙四聖五儒合而功重全易矣乃程明辭朱明蓍於象尚略元呉草廬明象混互體理未瑩獨變占無言者先人嘗著略曰以正觀自太極而儀而象而卦重而四而五而六畫是為羲易六十四卦先乎天而為言也正而反也變也以反觀自六畫而五而四而卦而象而儀主乎太極是為周易六十四卦後乎天而為言也反而變也通也合之正反變通一畫也先後一天也不可岐而二之二之非易也先人苐言畫理未暇闡義喬不肖自隆慶庚午屢假山中取自漢至今儒論著考據闡之乃以經傳十翼古篆書之復古文漢儒所分經傳楷書之從今文朱子啓蒙注釋補備復蓍法各著論例於前自漢至今諸儒言各存之著傳易考又附龜卜考合名周易全書述卦系第一卦理第二卦數第三卦占第四卦象第五卦變第六卦辭第七卦贊第八以上綂於全卦者也述卦體第九卦位第十卦主第十一卦徳第十二以上分於各卦者也述卦名第十三卦字第十四卦韻第十五以上見於全體各爻者也述卦序第十六卦義第十七卦圖第十八卦説第十九卦學第二十此二十篇盡全易之㫖凡二經四傳十翼首復古文又從今文各考訂注釋之又舉所以注釋述凡例冠於前喬於此三十餘年稿凡数十易尚未敢以自信妄謂可信於羣聖諸賢之心哉
  張雲章曰上饒端潔楊公號止庵嘉靖乙丑進士萬厯朝官通政時留都建羅汝芳祠公抗疏論其異學詔毁之後遷至吏部侍郎銓法清平卒於官家無寸絲著此書論例二卷古文二卷今文九卷易學啓蒙五卷傳易考二卷附龜卜考一卷卷首各冠以序文及論例書中採輯諸家而自所發明處特多間有繁複不害正義公學宗程朱深闢當時心學之傳故作傳易考分别宗傳衍傳正傳輔傳異傳别傳而系以古今易家之書具列其源流支派學者濳玩於此不惑於異説則公之功也
  按楊公周易全書引据諸家姓氏訛舛甚多如以隂𢎞道為洪道世東鄉助為唐東卿晁公武為武子正以公用力之勤摭采之博不應紕謬如是殆校勘者不得其人也非敢形前人之短慮誤後學故識於此
  伊氏在庭周易筆記
  未見
  陸元輔曰伊在庭號繼山呉縣人嘉靖乙丑進士官南京兵部員外郎
  來氏知徳周易集注
  十六卷
  存
  知徳自序曰乾坤者萬物之男女也男女者一物之乾坤也故上經首乾坤下經首男女乾坤男女相為對待氣行乎其間有進有退有往有來有常有變有吉有凶不可為典要此易所由名也盈天地間莫非男女則盈天地間莫非易矣伏羲象男女之形以畫卦文王繫卦下之辭又序六十四卦其中有錯有綜以明隂陽變化之理錯者交錯對待之名陽左而隂右隂左而陽右也綜者髙低織綜之名陽上而隂下隂上而陽下也雖六十四卦上乾坤坎離大過頥小過中孚八卦相錯其餘五十六卦皆相綜而為二十八卦并相錯八卦共三十六卦如屯蒙之類雖屯綜乎離蒙綜乎坎本是二卦然一上一下皆二陽四隂之卦乃一卦也故孔子雜卦曰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是也故上經止十八卦下經止十八卦周公立爻辭雖曰兼三才而兩之故六亦以隂陽之氣皆極於六天地間窮上及下循環無端者不過此六而已此立六爻之意也孔子見男女有象即有数有数即有理其中之理神妙莫測立言不一而足故所繫之辭多於前聖孔子沒後儒不知文王周公立象皆藏於序卦錯綜之中止以序卦為上下經之次序乃將説卦執圖求迹自王弼掃象而後注易諸儒皆以象失其傳不言其象止言其理本朝纂修易經性理大全雖㑹諸儒衆注成書然不過以理言之而已均不知其象不知文王序卦不知孔子雜卦不知後儒卦變之非於此四者既不知則易不得其門而入不得其門而入則其注疏之所言者乃門外之粗淺非門内之奥妙是自孔子沒而易已亡至今日矣四聖之易如長夜者二千餘年不甚可長嘆也哉夫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此孔子之言也曰像者乃事理之彷彿近似可以想像者也非真有實事也非真有實理也若以事論金豈可為車玉豈可為鉉若以理論虎尾豈可履左腹豈可入易與諸經不同者無此事無此理惟有此象而已有象則大小逺近精粗之理咸寓乎其中方可彌綸天地無象則所言者止一理而已何以彌綸故不知其象易不注可也又如以某卦自某卦變者此虞翻之説也後儒從而信之如訟卦剛來而得中乃以為自遯卦來不知乃綜卦也需訟相綜乃坎之陽爻來於内而得中也孔子贊其為天下之至變正在於此蓋乾所屬綜乎坤坎所屬綜乎離艮所屬綜乎㢲震所屬綜乎兑乃伏羲之八卦一順一逆自然之對待也非文王之安排也惟需訟相綜故雜卦曰需不進也訟不親也若遯則綜大壯故雜卦曰大壯則止遯則退也見於孔子雜卦傳昭昭如此而乃曰訟自遯來失之千里矣徳去孔子二千餘年且賦性愚劣又居僻地無人傳授因父母病侍養未仕乃取易讀於釡山草堂六年不能窺其毫髪遂逺客萬縣深山之中沈濳反復忘寢忘食数年而悟伏羲文王周公之象又数年而悟文王序卦孔子雜卦又数年而悟卦變之非始於隆慶四年庚午終於萬厯二十六年戊戌二十九年而始成書正所謂困而知之也既悟之後始知易非前聖安排穿鑿乃造化自然之妙一隂一陽内之外之横之縱之順之逆之莫非易也始知至精者易也至變者易也至神者易也始知繫辭所謂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錯綜其数非中爻不備二與四同功三與五同功数語及作説卦序卦雜卦於十翼之末孔子教後之學易者亦明白親切但人自不察惟篤信諸儒之志而不留心詳審孔子十翼之言宜乎長夜至今日也注既成乃僭於伏羲文王圓圖之前新畫一圖以見聖人作易之原又畫八卦變六十四卦圖又畫八卦所屬相錯圖又畫八卦所屬自相綜文王序卦正綜圖又畫八卦四正四隅相綜文王序卦雜綜圖又發明八卦方正及上下經篇義并各字義又發明六十四卦啓蒙又考定繫辭上下傳又補定説卦傳以廣八卦之象又改正集注分卷又發明孔子十翼其注先訓釋象義字義及錯綜義後加一圈方訓釋本卦本爻正意象数言於前義理言於後其百家注易諸儒雖不知其象不知序卦雜卦及卦變之非止言其理若於言理之中間有不悖於經者雖一字半句亦必採而集之名曰周易集注庻讀易者開卷豁然可以少窺四聖宗廟百官於萬一矣
  郭子章序曰易之為書潔靜精微古今稱知易者在漢則揚子雲在宋則邵堯夫揚之言曰宓犧氏緜絡天地經以八卦文王附六爻孔子錯其象而彖其辭然後發天地之藏定萬物之基邵之言曰太極既分兩儀立矣陽交於隂隂交於陽而生天之四象剛交於柔柔交於剛而生地之四象八卦相錯而後萬物生焉夫二子之言非意之也天地間惟隂陽兩端獨陽不生獨隂不成其氣不得不錯天道下濟地道上行其氣不得不綜自然之運也伏羲氏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而作圓圖圓圖者一左一右之形也雖未名錯而錯義已備文王繼伏羲分上經為十八分下經為十八而作序卦序卦者一上一下之説也雖未名綜而綜義已備孔子讀易韋編三絶鐡擿三折窮年兀兀至於五十始悟伏羲圓圖為錯悟文王序卦為綜故曰錯綜其数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嗚呼盡矣顧象極於錯而未知所以錯象極於綜而未知所以綜即孔子未明言也王弼掃象范甯比之桀紂伊川専治文義不論象數自云止説得七分朱子直云象失其傳理㑹不得如子雲緜絡經錯之語堯夫陽交隂交之訓似上契羲文下闡孔氏又且訾為覆瓿譏為玩世上下二千年易象悠悠真如長夜余友來矣鮮起自梁山生子雲之鄉學堯夫之學一舉孝廉絶意軒冕晚入求溪萬山中研心圖象積三十年而易注始成其言曰錯者隂陽相對陽錯其隂隂錯其陽如伏羲圓圖乾錯坤坎錯離八卦相錯是也綜即今織布帛之綜一上一下如屯蒙之類本是一卦在下為屯在上為蒙載之文王序卦是也定天下之象如乾坤相錯則乾馬坤牛之象名震艮相綜則震雷艮山之象名是也雖然此猶得之圓圖序卦中也其論八卦相錯為乾坤坎離大過頥小過中孚有四正錯有四隅錯論綜有四正綜有四隅綜有以正綜隅有以隅綜正論象有卦情之象有卦畫之象有大象之象有中爻之象有錯卦之象有綜卦之象有爻變之象有占中之象論變如乾初變即為姤兑初變即為困離初變即為旅震初變即為豫之類皆抒千古所未發上而𤣥黄雨雲下而龍馬龜羊巨而國家平陂細而臀膚天劓微而復道履道顯而鳴謙鳴豫一一從錯綜來其言似揚之綿絡經錯而無太𤣥之艱深其㫖似邵之隂交陽交而絶皇極之枝蔓使王弼程朱諸子見之象不必掃理自能㑹予謂矣鮮易注繼往開來亘百代而一見者也其自謂孔子沒而易已亡若至今日始明豈虚語哉嗟嗟子雲見嘲劉歆而桓譚侯芭謂其必傳堯夫見嫉於秦玠鄭夬而司馬君實以兄事於洛中余不佞結交矣鮮今且白頭所為求溪桓侯司馬非余而誰後世有來矣鮮當謂知言矣
  戴誥曰先生逺客萬之求溪探賾索隱三十年而後悟易之象又悟文王序卦又悟孔子雜卦又悟卦變之非潔靜精微之奥㫖粲然大明於世羽翼四聖之功偉矣
  張雲章曰知徳字矣鮮梁山人領鄉薦不第入萬縣溪山中治易三十年而成書其説専取繫辭中錯綜其数論易象而以雜卦治之如乾坤坎離大過頥小過中孚無反對之卦所謂錯也餘五十六卦皆綜列圖及説於前自序以為文王周公立象皆藏於序卦錯綜之中不知文王序卦不知孔子雜卦則易不得其門而入自孔子沒而四聖之易如長夜者二千餘年又謂易非真有實事也非真有實理也惟有此象而已吁斯言也何其自信之過而蔑視諸先耶雜卦反對上下經皆十八卦先儒言之者多矣非來氏所創獲也易固聖人設卦觀象之書要之有理而後有象謂易非有實事可也謂非有實理可乎且其説以卦變為非以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以至於六十四卦為十直死數未免有意與先儒違異矣
  讀易寤言
  存
  按瞿塘日錄載之











  經義考卷五十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