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書治要 (四部叢刊本)/卷第五十

卷第四十九 羣書治要 卷第五十
唐 魏徵 等奉敕編 景上海涵芬樓藏日本尾張刊本

羣書治要卷第五十

    秘書監鉅鹿男臣魏徵等奉 勅撰

 袁子正書  抱朴子

  袁子正書       袁淮

禮政

治國之大體有四一曰仁義二曰禮制三曰法

令四曰刑罰四本者具則帝王之功立矣所謂

仁者愛人者也愛人父母之行也爲民父母故

能興天下之利也所謂義者能辨物理者也物

得理故能除天下之害也興利除害者則賢人

之業也夫仁義禮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罰者

治之末也無本者不立無末者不成夫禮敎之

治先之以仁義示之以敬讓使民遷善日用而

不知也儒者見其如此因謂治國不須刑法不

知刑法承其下而後仁義興於上也法令者賞

善禁淫居治之要會商韓見其如此因曰治國

不待仁義不知仁義爲之體故法令行於下也

是故導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耻導之以政

齊之以刑則民苟免是治之貴賤者也先仁而

後法先敎而後刑是治之先後者也夫遠物難

明而近理易知故禮讓緩而刑罰急是治之緩

急也夫仁者使人有德不能使人知禁禮者使

人知禁不能使人必仁故本之者仁明之者禮

也必行之者刑罰也先王爲禮以達人之性理

刑以承禮之所不足故以仁義爲不足以治者

不知人性者也是故失敎失敎者無本也以刑

法爲不可用者是不知情僞者也是故失威失

威者不禁也故有刑法而無仁義久則民忽民

忽則怒也有仁義而無刑法則民慢民慢則姧

起也故曰本之以仁成之以法使兩通而無偏

重則治之至也夫仁義雖弱而持久刑殺雖強

而速亡自然之治也

經國

先王之制立爵五等所以立蕃屏利後嗣者也

是故國治而萬世安秦以列國之勢而并天下

於是去五等之爵而置郡縣雖有親子母弟皆

爲匹夫及其衰一夫大呼而天下去及至漢家

見亡秦之以孤特亡也於是大封子弟或連城

數十廓地千里自關巳東皆爲王國力多而權

重故亦有七國之難魏興以新承大亂之後民

人損減不可則以古治於是封建侯王皆使寄

地空名而無其實王國使有老兵百餘人以衛

其國雖有王侯之號而力儕於匹夫縣隔千里

之外無朝聘之儀隣國無會同之制諸侯遊獵

不得過三十里又爲設防輔監國之官以司察

之王侯皆思爲布衣不能得旣違宗國蕃屏之

義又虧親戚骨肉之恩昔武王旣克殷下車而

封子弟同姓之國五十餘然亦卜世三十卜年

七百至乎王赧之後海內無主三十餘年故諸

侯之治則輔車相持翼戴天子以禮征伐雖有

亂君暴主若吳楚之君者不過恣睢其國惡能

爲天下害乎周以千乘之賦封諸侯今也曾無

一城之田何周室之奢泰而今日之儉少也豈

古今之道不同而今日之勢然哉未之思耳夫

物莫不有弊聖人者豈能無衰能審終始之道

取其長者而巳今雖不能盡建五等猶宜封諸

親戚使少有土地制朝聘會同之義以合親戚

之恩講禮以明其職業黜陟以討其不然如是

則國有常守兵有常強保世延祚長久而有家

設官

古者三公論王職六卿典事業事大者官大事

小者官小今三公之官或無事或職小又有貴

重之官無治事之實此官虛設者也秦漢置丞

相九卿之官以治萬機其後天子不能與公卿

造事外之而置尚書又外之而置中書轉相重

累稍執機事制百官之本公卿之職遂輕則失

體矣又有兵士而封侯者古之尊貴者以職大

故貴今列侯無事未有無職而空貴者也世衰

禮廢五等散亡故有賜爵封侯之賞旣公且侯

失其制今有卿相之才居三公之位修其治政

以安寧國家未必封侯也而今軍政之法斬一

牙門將者封侯夫斬一將之功孰與安寧天下

也安寧天下者不爵斬一將之功者封侯失封

賞之意矣夫離古意制外內不壹小大錯貿轉

相重累是以人執異端窺欲無極此治道之所

患也先王置官各有分職使各以其屬達之於

王自己職事則是非精練百官奏則下情不塞

先王之道也

政略

夫有不急之官則有不急之祿國之蛑賊也明

主設官使人當於事人當於事則吏少而民多

民多則歸農者衆吏少則所奉者寡使吏祿厚

則養足則無求於民無求於民姦䡄息矣祿足

以代耕則壹心於職壹心於職則政理政理則

民不擾民不擾則不亂其農矣養生有制送終

有度嫁娶宴享皆有分節衣服食味皆有品袠

明設其禮而嚴其禁如是則國無違法之民財

無無用之費矣此富民之大略也非先王之法

行不得行非先王之法言不得道名不可以虛

求貴不可以僞得有天下坦然知所去就矣本

行而不本名責義而不責功行莫大於孝敬義

莫大於忠信則天下之人知所以措身矣此敎

之大略也夫禮設則民貴行分明則事不錯民

貴行則所治寡事不錯則下靜壹此富民致治

之道也禮重而刑輕則士勸愛施而罰必則民

服士勸則忠信之人至民服則犯法者寡德全

則敎誠敎誠則感神行深則著厚著厚則流遠

尚義則同利者相覆尚法則貴公者相刻相刻

則無親相覆則無疏措禮則政平政平則民誠

設術則政險政險則民僞此禮義法術之情也

論兵

夫爲政失道可思而更也兵者存亡之機一死

不可復生也故曰天下難事在於兵今有人於

此力擧重鼎氣蓋三軍一怒而三軍之士皆震

世俗見若人者謂之能用兵矣然以吾觀之此

亡國之兵也夫有氣者志先其謀無䇿而徑往

怒心一奮天下若無人焉不量其力而輕天下

之物偏遇可以幸勝有數者禦之則必死矣凡

用兵正體不備不可以全勝故善用兵者我謂

之死則民盡死我謂之生則民盡生我使之勇

則民盡勇我使之怯則民盡怯能死而不能生

能勇而不能怯此兵之半非全勝者也夫用戰

有四有大體者難與持久有威刑者難與爭險

善柔者待之以重善任勢者禦之以堅用兵能

使民堅重者則可與之赴湯火可與之避患難

進不可詭退不可追所在而民安盡地而守固

疑間不能入權譎不能設也堅重者備物者也

備物者無偏形無偏形故其變無不之也故禮

與法首尾也文與武本末故禮正而後法明文

用而後武法故用兵不知先爲政則亡國之兵

也用人有四一曰以功業期之二曰與天下同

利三曰樂人之勝己四曰因才而處任以功業

期之則人盡其能與天下同利則民樂其業樂

人勝己則下無隱情因才擇任則衆物備擧人

各有能有不能也是以智者不以一能求衆善

不以一過掩衆美不遺小類不弃小力故能有

爲也夫治天下者其所以行之在一一者何也

曰公而巳矣故公者所以攻天下之邪屏讒慝

之萌兵者傾危之物死生之機一物不至則衆

亂興矣故以仁聚天下之心以公塞天下之隙

心公而隙塞則民專而可用矣公心明故賢才

至一公則萬事通一私則萬事閉兵者死生之

機也是故貴公

  王子主失

有王子者著主失之書子張甚善之爲袁子稱

之曰夫人之所以貴於大人者非爲其官爵也

以其言忠信行篤敬人主授之不虛人臣受之

不妄也若居其位不論其能賞其身不議其功

則私門之路通而公正之道塞矣凡世之所患

非患人主之有過失也患有過欲改而不能得

也是何也夫姦臣之事君固欲苟悅其心夫物

未甞無似𧰼似𧰼之言漫潤之諛非明者不能

察也姦臣因以似𧰼之言而爲之容說人主不

能别也是而悅之惑亂其心擧動日繆而常自

以爲得道此有國之常患也夫佞邪之言柔順

而有文忠正之言簡直而多逆使忠臣之言是

也人主固弗快之矣今姦臣之言巳揜於人主

不自以爲非忠臣以逆迕之言說之人主方以

爲誣妄何其言之見聽哉是以大者刳腹小者

見奴忠臣渉危死而言不見聽姦臣饗榮利而

言見悅則天下奚蹈夫危死而不用去夫榮樂

而見聽哉故有被髮而爲狂有竄伏於窟穴此

古今之常也凡姦臣者好爲難成之事以徼幸

成功之利而能先得人主之心上之人不能審

察而悅其巧言則見其賞而不見其罰矣爲人

臣有禮未必尊無禮未必卑則姦臣知所以事

主矣雖有今日之失必知明日所以復之塗也

故人主賞罰一不當則邪人爲巧滋生其爲姦

滋甚知者雖見其非而不敢言爲將不用也夫

先王之道遠而難明當世之法近而易知凡人

莫不違其疏而從其親見其小而闇其大今賢

者固遠主矣而執遠而難明之物姦人固近主

矣而執近而易知之理則忠正之言奚時而得

達哉故主蔽於上姦成於下國亡而家破伍子

胥爲吳破楚令闔閭覇及夫差立鴟夷而浮之

江樂毅爲燕王破強齊報大耻及惠王立而驅

逐之夫二子之於國家可謂有功矣夫差惠王

足以知之矣然猶不免於危死者人主不能常

明而忠邪之道異故也又況於草茅孤遠之臣

而無二子之功渉姦邪之門經傾險之塗欲其

身達不亦難哉今人雖有子產之賢而無子皮

之擧有解狐之德而無祁奚之直亦何由得達

而進用哉故有祁奚之直而無宣子之聽有子

皮之賢而無當國之權則雖荊山之璞猶且見

瓦耳故有管仲之賢有鮑叔之友必遇桓公而

後達有陳平之智有無知之友必遇高祖而後

聽桓公高祖不可遇雖有二子之才夫奚得用

厚德

恃門戶之閉以禁盜者不如明其刑也明其刑

不如厚其德也故有敎禁有刑禁有物禁聖人

者兼而用之故民知耻而無過行也不能止民

惡心而欲以刀鋸禁其外雖日刑人於市不能

制也明者知制之在於本故退而修德爲男女

之禮妃匹之合則不淫矣爲廉耻之敎知足之

分則不盜矣以賢制爵令民德厚矣故聖人貴

恆恆者德之固也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

未有不恆而可以成德無德而可以持久者也

用賢

治國有四一曰尚德二曰考能三曰賞功四曰

罰罪四者明則國治矣夫論士不以其德而以

其舊考能不以其才而以其久而求下之貴上

不可得也賞可以勢求罰可以力避而求下之

無姦不可得也爲官長非苟相君也治天下也

用賢非以役之尚德也行之以公故天下歸之

故明王之使人有五一曰以大體期之二曰要

其成功三曰忠信不疑四曰至公無私五曰與

天下同憂以大體期之則臣自重要其成功則

臣勤懼忠信不疑則臣盡節至公無私則臣盡

情與天下同憂則臣盡死夫唯信而後可以使

人昔者齊威王使章子將而伐魏人言其反者

三威王不應也自是之後爲齊將者無有自疑

之心是以兵強於終始也唯君子爲能信一不

信則終身之行廢矣故君子重之漢高祖山東

之匹夫也無有咫尺之土十室之聚能任天下

之智力擧大體而不苛故王天下莫之能禦也

項籍楚之世將有重於民橫行天下然而卒死

東城者何也有一范增不能用意忌多疑不信

大臣故也寬則得衆用賢則多功信則人歸之

悅近

孔子曰爲上不寬吾何以觀之苛政甚於猛虎

詩人疾掊克在位是以聖人體德居簡而以虛

受人夫有德則謙謙則能讓虛則寬寬則愛物

世俗以公刻爲能以苛察爲明以忌諱爲深三

物具則國危矣故禮法欲其簡禁令欲其約事

業欲其希簡則易明約則易從希則有功此聖

賢之務也漢高祖山東之匹夫也起兵之日天

下英賢奔走而歸之賢士輻湊而樂爲之用是

以王天下而莫之能禦唯其以簡節寬大受天

下之物故也是故寬則得衆虛則受物信則不

疑不忌諱則下情達而人心安夫高祖非能擧

必當也唯以其心曠故人不疑況乎以至公處

物而以聰明治人乎堯先親九族文王刑于寡

妻物莫不由內及外由大信而結由易簡而上

安由仁厚而下親今諸侯王國之制無一成之

田一旅之衆獨坐空宮之中民莫見其面其所

以防禦之備甚於仇讎內無公族之輔外無藩

屏之援是以兄弟無睦親之敎百姓無光明之

德弊薄之俗興忠厚之禮衰近者不親遠者不

附人主孤立於上而本根無庇蔭之助此天下

之大患也聖人者以仁義爲本以大信持之根

深而基厚故風雨不愆伏也

貴公

治國之道萬端所以行之在一一者何曰公而

已矣唯公心而後可以有國唯公心可以有家

唯公心可以有身身也者爲國之本也公也者

爲身之本也夫私人之所欲而治之所甚惡也

欲爲國者一不欲爲國者萬凡有國而以私臨

之則國分爲萬矣故立天子所以治天下也置

三公所以佐其王也觀事故而立制瞻民心而

立法制不可以輕重輕重卽頗邪法不可以私

倚私倚卽姦起古之人有當市繁之時而竊人

金者人問其故曰吾徒見金不見人也故其愛

者必有大迷宋人有子甚醜而以勝曾上之美

故心倚於私者卽所知少也亂於色者卽目不

别精麤沈於聲者則耳不别淸濁偏於受者卽

心不别是非是以聖人節欲去私故能與物無

尤與人無爭也明主知其然也雖有天下之大

四海之富而不敢私其親故百姓超然背私而

向公公道行卽邪利無所隱矣向公卽百姓之

所道者一向私卽百姓之所道者萬一向公則

明不勞而姦自息一向私則繁刑罰而姦不禁

故公之爲道言甚約而用之甚博

治亂

治國之要有三一曰食二曰兵三曰信三者國

之急務存亡之機明主之所重也民之所惡者

莫如死豈獨百姓之心然雖堯舜亦然民困衣

食將死亡而望其奉法從敎不可得也夫唯君

子而後能固窮故有國而不務食是責天下之

人而爲君子之行也伯夷餓死於首陽之山傷

性也管仲分財自取多傷義也夫有伯夷之節

故可以不食而死有管仲之才故可以不讓而

取然死不如生爭不如讓故有民而國貧者則

君子傷道小人傷行矣君子傷道則敎虧小人

傷行則姦起夫民者君之所求用也民富則所

求盡得民貧則所求盡失用而不得故無強兵

求而皆失故無興國明主知爲國之不可以不

富也故率民於農富國有八政一曰儉以足用

二曰時以生利三曰貴農賤商四曰常民之業

五曰出入有度六曰以貨均財七曰抑談說之

士八曰塞朋黨之門夫儉則能廣時則農修貴

農則穀重賤商則貨輕有常則民壹有度則不

散貨布則并兼塞抑談說之士則百姓不淫塞

朋黨之門則天下歸本知此八者國雖小必王

不知此八者國雖大必亡凡上之所以能制其

下者以有利權也貧者能富之之謂利有罪者

能罰之之謂權今爲國不明其威禁使刑賞利

祿壹出於巳則國貧而家富離上而趣下矣夫

處至貴之上有一國之富不可以不明其威刑

而納公實之言此國之所以治亂也至貴者人

奪之至富者人取之是以明君不敢恃其尊以

道爲尊不敢恃其強以法爲強親道不親人故

天下皆親也愛義不愛近故萬里爲近也天下

同道萬里一心是故以人治人以國治國以天

下治天下聖王之道也凡有國者患在壅塞故

不可以不公患在虛巧故不可以不實患在詐

僞故不可以不信三者明則國安三者不明則

國危苟功之所在雖疏遠必賞苟罪之所在雖

親近必罰辨智無所橫其辭左右無所開其說

君子卿大夫其敬懼如布衣之慮故百姓蹈法

而無徼幸之心君制而臣從令行而禁止壅塞

之路閉而人主安太山矣夫禮者所以正君子

也法者所以治小人也治在於君子功在於小

人故爲國而不以禮則君子不讓制民而不以

法則小人不懼君子不讓則治不立小人不懼

則功不成是以聖人之法使貴賤不同禮賢愚

不同法毀法者誅有罪者罰爵位以其才行不

計本末刑賞以其功過不計輕重言必出於公

實行必落於法理是以百姓樂義不敢爲非也

太上使民知道其次使民知心其下使民不得

爲非使民知道者德也使民知心者義也使民

不得爲非者威禁也威禁者賞必行刑必斷之

謂也此三道者治天下之具也欲王而王欲覇

而覇欲強而強在人主所志也

損益

夫服物不稱則貴賤無等於是富者踰侈貧者

不及小人乘君子之器賈豎襲卿士之服被文

繡佩銀黃重門而玉食其中左右叱咄頤指而

使是故有財者光榮無財者卑辱上接卿相下

雄齊民珍寶旁流而刑放於賄下而法侵能無

虧乎

世治

天地之道貴大聖人之道貴寬無分寸之曲至

直也以是繩之則工不足於材矣無纖分之短

至善也以是規之則人主不足於人矣故凡用

人者不求備於一人桓公之於𡩋戚也知之矣

夫有近會者無遠期今之爲法曰選擧之官不

得見人曰以絕姦私也夫處深宮之中而選天

下之人以爲明奚從而知之夫交接人之道不

可絕也故聖人求所以治交而不求絕交人莫

問不交以人禁人足以私禁私也先王之用人

不然不論貴賤不禁交遊以德底爵以能底官

以功底錄貝賞罰以待其歸雖使之遊誰敢離

道哉

刑法

禮法明則民無私慮事業專則民無邪僞百官

具則民不要功故有國者爲法欲其正也事業

欲其久也百官欲其常也天下之事以次爲爵

祿以次進士君子以精德顯夫德有次則行修

官有次則人靜事有次則民安農夫思其疆畔

百工思其規矩士君子思其德行羣臣百官思

其分職上之人思其一道侵官無所由離業無

所至夫然故天下之道正而民壹夫變化者聖

人之事也非常者上智之任也此入於權道非

賢者之所窺也才智至明而好爲異事者亂之

端也是以聖人甚惡奇功天下有可赦之心而

有可赦之罪無可赦之心而無可赦之罪明王

之不赦罪非樂殺而惡生也以爲樂生之實在

於此物也夫思可赦之法則法出入法出入則

姦邪得容其議姦邪得容其議則法日亂犯罪

者多而私議並興則雖欲無赦不可巳夫數賞

則賢能不勸數赦則罪人徼幸明主知之故不

爲也夫可赦之罪千百之一也得之於一而傷

之於萬治道不取也故先王知赦罪不可爲也

故所俘虜壹斷之於法務求所以立法而不求

可赦之法也法立令行則民不犯法法不立令

不行則民多觸死故曰能殺而後能生能斷而

後仁立國之治亂在於定法定法則民心定移

法則民心移法者所以正之事者也一出而正

再出而邪三出而亂法出而不正是無法也法

正而不行是無君也是以明君將有行也必先

求之於心慮先定而後書之於策言出而不可

易也令下而不反也如陰陽之動如四時之行

如風雨之施所至而化所育而長夫天之不可

逆者時也君之不可逆者法也使四時而可逆

則非天也法令而可違是非君也今有十人彍

弩於百萬之衆未有不震怖者也夫十矢之不

能殺百萬人可知也然一軍皆震者以爲唯無

向則巳所中必死也明君正其禮明其法嚴其

刑持滿不發以牧萬民犯禮者死逆法者誅賞

無不信刑無不必則暴亂之人莫敢試矣故中

人必死一矢可以懼萬人有罪必誅一刑可以

禁天下是以明君重法愼令

人主

人主莫不欲得賢而用之而所用者不免於不

肖莫不欲得姦而除之而所除者不免於罰賢

若是者賞罰之不當任使之所由也人主之所

賞非謂其不可賞也必以爲當矣人主之所罪

非以爲不可罰也必以爲信矣智不能見是非

之理明不能察浸潤之言所任者不必智所用

者不必忠故有賞賢罰暴之名而有戮能養姦

之實此天下之大患也

致賢

雖有離婁之目不能兩視而明蘷曠之耳不能

兩聽而聰仲尼之智不能兩慮而察夫以天下

之至明至智猶不能參聽而俱存之而況於凡

人乎故以目雖至明有所不知以因雖凡人無

所不得故善學者假先王以論道善因者借外

智以接物故假人之目以視奚適夫兩見假人

之耳以聽奚適夫兩聞假人之智以慮奚適夫

兩察故夫處天下之大道而智不窮興天下之

大業而慮不竭統齊羣言之類而口不勞兼聽

古今之辨而志不倦者其唯用賢乎

明賞罰

夫干祿者唯利所在智足以取當世而不能日

月不違仁當其用智以禦世賢者有不如也聖

人明於此道故張仁義以開天下之門抑情僞

以塞天下之戶相賞罰以隨之賞足榮而罰可

畏智者知榮辱之必至是故勸善之心生而不

䡄之姦息賞一人而天下知所從罰一人而天

下知所避明開塞之路使百姓曉然知䡄疏之

所由是以賢者不憂知者不懼干祿者不邪是

故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強仁天下盡爲

仁明法之謂死者人之所甚惡也殺人者仁人

之所不忍也人之於利欲有犯死罪而爲之先

王制肉刑斷人之體徹膳去樂咨嗟而行之者

不得巳也刑不斷則不威避親貴則法日弊如

是則姦不禁而犯罪者多惠施一人之身而傷

天下生也聖人計之於利害故行之不疑是故

刑殺者乃愛人之心也涕泣而行之故天下明

其仁也雖貴重不得免故天下知其斷也仁見

故民不怨立斷下不犯聖王之所以禁姦也先

王制爲八議赦宥之差斷之以三槐九𣗥之聽

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時全正義也而後斷之仁

心如此之厚故至刑可爲也

 抱朴子        葛洪

酒誡

抱朴子曰目之所好不可從也耳之所樂不可

不愼也鼻之所喜不可任也口之所嗜不可隨

也心之所欲不可恣也故惑目者必逸容鮮藻

也惑耳者必妍音淫聲也惑鼻者必芷蕙芬馥

也惑口者必珍羞嘉旨也惑心者必勢利功名

也五者畢惑則或承之禍爲身患者不亦信哉

是以其抑情也劇乎隄防之備決其御性也過

乎腐轡之乘奔故能內保永年外免舋累也夫

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無豪𨦟之細益有丘

山之巨損君子以之敗德小人以之速罪耽之

惑之尠不及禍世之士人亦知其然旣莫能絕

又不肯節縱口心之近欲輕名灾之根原似熱

膓之恣冷雖適己而身危小大亂喪亦罔非酒

然而俗人是酣是湎其初筵也抑抑濟濟言希

容整詠湛露之厭厭歌在鎬之愷樂擧萬壽之

觴誦温克之義日未移晷體輕耳熱流離海螺

之器並用滿酌罰餘之令遂急醉而不出㧞轄

投井於是口涌鼻溢濡首及亂屢舞僊僊舍其

座遷載號載呶如沸如羹或爭辭尚勝或啞啞

獨笑或無對而談或嘔吐机筵或顚蹷梁倡或

冠脫帶解貞良者流華督之顧盻怯愞者效慶

忌之蕃捷遲重者蓬轉而波擾整肅者鹿踊而

魚躍口訥於寒暑者皆撫掌以諧聲謙卑而不

競者悉禆瞻以高交廉耻之儀毀而荒錯之疢

發闒茸之性露而傲狠之態出精濁神亂臧否

顚倒或奔車走馬赴阬谷而不憚以九折之坂

爲蟻封也或登危蹋頽雖墮墜而不覺以呂梁

之淵爲牛迹也或肆忿於器物或酌醟於妻子

加枉酷於臣僕用剡鋒乎六畜熾火烈於室廬

遷威怒於路人加暴害於士友褻嚴主以夷戮

者有矣犯凶人而受困者有矣言雖尚辭煩而

叛理拜伏徒多勞而非敬臣子失禮於君親之

前幼賤悖慢於老宿之座謂淸談爲詆詈以忠

吿爲侵巳於是白刃抽而忘思難之慮棒杖奮

而罔顧乎先後構灑血之讎招大辟之禍以少

凌長則邦黨加重責矣辱人父兄則子弟將推

刃矣發人所諱則壯士不能堪矣計數深刻則

醒者不能恕矣起衆患於須臾結百痾於膏肓

奔駟不能追旣往之悔思改而無自反之蹊蓋

知者所深防而庸人所不免也其爲禍敗不可

勝載然而歡集莫之或釋擧白盈耳不論能否

料瀝霤於小餘以稽遲爲輕己傾筐注於所敬

慇懃變而成薄勸之不持督之不盡惡色醜音

所由而發也夫風經府藏使人忽怳或遇斯疾

莫不憂懼吞苦忍痛欲其速愈至於醉之病性

何異於兹而獨居密以逃風不能割情以節酒

若畏酒如畏風憎醉如憎病則荒沈之咎塞而

流連之失止矣夫風之爲病猶展攻治酒之爲

變在乎呼噏及其悶亂若存若亡視泰山如彈

丸見蒼海如盤盂仰譁天墮俯呼地陷臥待虎

狼投井赴火而不謂惡也夫用身之如此亦安

能惜敬恭之禮護喜怒之失哉昔儀狄旣疏大

禹以興糟丘酒池辛癸以亡豐侯得罪以戴樽

銜杯景升荒壞以三雅之爵趙武之失衆子反

之誅戮灌夫之滅族季布之疏斥子建之免退

徐邈之禁言皆是物也世人之好之樂之者甚

多而戒之畏之者至少彼衆我寡良箴安施且

願君子節之而巳

疾謬

抱朴子曰世故繼有禮敎斯頽敬讓莫崇傲慢

成俗疇類飮會或蹲或踞暑夏之月露首袒體

盛務唯在樗蒲彈碁所論極於聲色之間擧足

不離綺襦紈袴之側游歩不去勢利酒客之門

不聞淸言講道之言專以醜辭嘲弄爲先以如

此者爲高遠以不爾者爲騃野於是馳逐之庸

民偶俗之近人慕之者猶宵蟲之赴明燭學之

者猶輕毛之應飈風嘲戲之言或上及祖考或

下逮婦女往者務其深焉報者恐不重焉唱之

者不慮見答之後患和之者耻於言輕之不塞

以不應者爲拙劣以先止者爲負敗如此交惡

之辭焉得嘿哉其有才思者之爲之也猶善於

依因機會言微理擧雅而可笑中而不傷若夫

疏拙者之爲之也則枉曲直湊使人愕然妍之

與蚩其於宜絕豈唯無益而巳哉乃有使酒之

客及於難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㧞𣗥而手足

相及醜言加於所尊歡心變而成讎絕交壞厚

構隙致禍以桮螺相擲者有矣以陰私相訐者

有矣昔陳靈之被矢灌氏之泯族匪降自天口

實爲之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三緘之戒豈欺我

哉激電不能追旣往之失辭班輪不能磨斯言

之旣玷雖不能三思而吐情談猶可息謔調以

杜禍萌也然而迷謬者無自見之明觸情者諱

逆耳之規恢美而無直亮之鍼艾群惑而無指

南以自反諂媚小人歡笑以贊善面從之徒拊

節以稱功益使惑者不覺其非自謂有端晏之

捷過人之辨而不寤斯乃招患之旌召害之符

也豈徒減其方策之令問虧其没世之德音而

巳哉然敢爲此者非必篤顧也率多冠蓋之後

勢援之門素頗力行善事以竊虛名名旣粗立

本情便放或假財色以交權豪或因時運以叨

榮位或以㛰姻而成貴戚故并毀譽以合威柄

器盈志溢態發病出黨成交廣道通歩高淸論

所不能復制繩墨所不能復彈遂成鷹頭之蠅

廟垣之鼠所未及者則低眉掃地以奉望之其

下者作威作福以鞚御之故勝己者則不得聞

聞亦陽不知也減己者則不敢言言亦不能禁

刺驕

蓋勞謙虛己則附之者衆驕慢倨傲則去之者

多矣附之者衆則安之徵也去之者多則危之

診也存亡之機於是乎在輕而爲之不亦蔽哉

自尊重之道乃在乎以貴下賤卑以自牧也非

此之謂也乃衰薄之弊俗膏肓之廢疾安共爲

之可悲者也不修善事卽爲惡人無事於大則

爲小人紂爲無道見稱獨夫仲尼陪臣謂爲素

王卽君子不在乎富貴矣今爲犯禮之行而不

喜聞遄死之譏是負豕而憎人說其臭投泥而

諱人言其汚也夫節士不能使人敬之而志不

可奪也不能使人不憎之而道不可屈也不能

令人不辱之而榮在我也不能令人不擯之而

操之不可改也故分定計決勸沮不能干樂天

知命憂懼不能入困瘁而益堅窮否而不悔誠

能用心如此者亦安肯草靡萍浮傚禮之所弃

者之所爲哉俗之傷破人倫劇於㓂賊之來不

能經久其所損壞一時而巳若夫貴門子孫及

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頭袒體踞見賔客

毀辱天官又移染庸民後生晚出見彼或巳經

淸資或叨竊虛名而躬自爲之則凡夫便謂立

身當世莫此之爲美也夫守禮防者苦且難而

其人多窮賤焉恣驕放者樂且易而爲者皆速

達焉於是俗人莫不委此而就彼矣世間或有

少無淸白之操業長以買官而富貴或亦其所

知足以自飾也其黨與足以相引也而無行之

子便指以爲證曰彼縱情恣欲而不妨其赫奕

矣此整身履道而不免於貧賤矣而不知榮顯

者有幸而頓淪者不遇皆不由其行也

博喩

抱朴子曰民財匱矣而求不巳下力極矣而役

不休欲怨歎之不生規其寧之惟永猶斷根以

續枝剜背以禆腹刻目以廣明割耳以開聰也

抱朴子曰法無一定而慕權宜之隨時功不倍

前而好屢變以偶俗猶剸高馬以適卑車削跗

踝以就褊履斷長劔以赴短鞞剖尺璧以納促

匣也

抱朴子曰禁令不明而嚴刑以靜亂廟筭不精

而窮兵以侵隣猶釤禾以計蝗蟲伐木以殺蛣

蝎減食以中蚤蝨撤舍以逐雀鼠也

廣譬

抱朴子曰三辰蔽於天則淸景闇於地根苃蹷

於此則柯條瘁於彼道失於近則禍及於遠政

繆於上而民困於下

抱朴子曰貴遠而賤近者常人之用情也信耳

而疑目者古今之所患也是以秦王歎息於韓

非之書而想其爲人漢武慷慨於相如之文而

恨不同世及旣得之終不能㧞或納讒而誅之

或放之乎穴散此蓋葉公之好僞形見眞龍而

失色也



羣書治要卷第五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