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書治要 (四部叢刊本)/卷第四十八

卷第四十七 羣書治要 卷第四十八
唐 魏徵 等奉敕編 景上海涵芬樓藏日本尾張刊本
卷第四十九

羣書治要卷第四十八

    秘書監鉅鹿男臣魏徵等奉勅撰

體論  典語

  體論         杜恕

人主之大患莫大乎好名人主好名則羣臣知

所要矣夫名所以名善者也善脩而名自隨之

非好之之所能得也苟好之甚則必僞行要名

而姦臣以僞事應之一人而受其慶則擧天下

應之矣君以僞化天下欲貞信敦樸誠難矣雖

有至聰至達之主由無緣見其非而知其僞況

庸主乎人主之高而處隩譬猶遊雲夢而迷惑

當借左右以正東西者也左曰功巍巍矣右曰

名赫赫乎今日聞斯論明日聞斯論苟不校之

以事類則人主嚻然自以爲名齊乎堯舜而化

洽乎泰平也羣臣璅璅皆不足任也堯舜之臣

宜獨斷者也不足任之臣當受成者也以獨斷

之君與受成之臣帥訛僞之俗而天下治者未

之有也夫聖人之修其身所以御羣臣也御羣

臣也所以化萬民也其法輕而易守其禮簡而

易持其求諸己也誠其化諸人也深苟非其人

道不虛行苟非其道治不虛應是以古之聖君

之於其臣也疾則視之無數死則臨其大歛小

歛爲徹膳不擧樂豈徒色取仁而實違之者哉

乃慘怚之心出於自然形於顏色世未有不自

然而能得人自然者也色取仁而實違之者謂

之虛不以誠待其臣而望其臣以誠事已謂之

愚虛愚之君未有能得人之死力者也故書稱

君爲元首臣爲股肱期其一體相須而成也而

儉僞淺薄之士有商鞅韓非申不害者專飾巧

辯邪僞之術以熒惑諸侯著法術之書其言云

尊君而卑臣上以尊君取容於人主下以卑臣

得售其姦說此聽受之端參言之要不可不愼

元首巳尊矣而復云尊之是以君過乎頭也股

肱巳卑矣而復曰卑之是使其臣不及乎手足

也君過乎頭而臣不及乎手足是離其體也君

臣體離而望治化之洽未之前聞也且夫術家

說又云明主之道當外御羣臣內疑妻子其引

證連類非不辯且悅也然不免於利口之覆國

家也何以言之夫善進不善無由入不善進善

亦無由入故湯擧伊尹而不仁者遠何畏乎驩

兜何遷乎有苗夫姧臣賊子下愚不移之人自

古及今未嘗不有也百歲一人是爲繼踵千里

一人是爲比肩而擧以爲戒是猶一噎而禁食

也噎者雖少餓者必多未知姧臣賊子處之云

何且令人主魁然獨立是無臣子也又誰爲君

父乎是猶髠其枝而欲根之蔭揜其目而欲視

之明襲獨立之跡而願其扶疏也夫徇名好術

之主又有惑焉皆曰爲君之道凡事當密人主

苟密則羣臣無所容其巧而不敢怠於職此卽

趙高之敎二世不當聽朝之類也是好乘高履

危而笑先僵者也易曰機事不密則害成易稱

機事不謂凡事也不謂宜共而獨之也不謂釋

公而行私也人主欲以之匿病飾非而人臣反

以之竊𠖥擅權疑似之間可不察歟夫設官分

職君之體也委任責成君之體也好謀無倦君

之體也寛以得衆君之體也含垢藏疾君之體

也不動如山君之體也難知如淵君之體也君

有君人之體其臣畏而愛之此文王所以戒百

辟也夫何法術之有哉故善爲政者務在於擇

人而巳及其求人也總其大略不具其小善則

不失賢矣故曰記人之功忘人之過宜爲君者

也人有厚德無問其小節人有大譽無訾其小

故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和氏之璧不

能無瑕隋侯之珠不能無纇然天下寶之者不

以小故妨大美也不以小故妨大美故能成大

功夫成大功在己而巳何具之於人也今之從

政者稱賢聖則先乎商韓言治道則師乎法術

法術之御世有似鐵轡之御馬非必能制馬也

適所以梏其手也人君之數至少而人臣之數

至衆以至少御至衆其勢不勝也人主任術而

欲御其臣無術其勢不禁也俱任術則至少者

不便也故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晏平仲

對齊景公君若弃禮則齊國五尺之童皆能勝

嬰又能勝君所以服者以有禮也合末世弃禮

任術之君之於其身也得無所不能勝五尺之

童子乎三代之亡非其法亡也御法者非其人

也苟得其人王良造父能以腐索御奔駟伊尹

太公能以敗法御捍民苟非其人不由其道索

雖堅馬必敗法雖明民必叛奈何乎萬乘之主

釋人而任法哉且世未嘗無賢也求賢之務非

其道故常不遇之也除去湯武聖人之君任賢

之功近觀齊桓中才之主耳猶知勞於索人逸

於任之不疑子糾之親不忘射鉤之怨蕩然而

委政焉不巳明乎九合諸侯壹匡天下不巳榮

乎一曰仲父二曰仲父不巳優乎孰與秦二世

懸石程書愈密愈亂爲之愈勤而天下愈叛至

於弑死以斯二者觀之優劣之相懸存亡之相

背不亦昭昭乎夫人生莫不欲安存而惡危亡

莫不欲榮樂而惡勞辱也終恆不得其所欲而

不免乎所惡者何誠失道也欲宮室之崇麗也

必懸重賞而求良匠內不以阿親戚外不以遺

疎遠必得其人然後授之故宮室崇麗而處之

逸樂至於求其輔佐獨不若是之公也唯便辟

親近者之用故圖國不如圖舍是人主之大患

也使賢者爲之與不肖者議之使智者慮之與

愚者斷之使修士履之與邪人疑之此又人主

之所患也夫賞賢使能則民知其方賞罰明必

則民不偸兼聰齊明則天下歸之然後明分職

序事業公道開而私門塞矣如此則忠公者進

而佞悅者止虛僞者退而貞實者起自羣臣以

下至乎庶人莫不修己而後敢安其職業變心

易慮反其端慤此之謂政化之極審斯論者明

君之體畢矣

凡人臣之於其君也猶四支之戴元首耳目之

爲心使也皆相須而成爲體相得而後爲治者

也故虞書曰臣作股肱耳目而屠蒯亦云汝爲

君目將司明也汝爲君耳將司聰也然則君人

者安可以斯須無臣臣人者安可以斯須無君

斯須無君斯須無臣是斯須無身也故臣之事

君猶子之事父而加敬焉父子至親矣然其相

須尚不及乎身之與手足也身之於手足可謂

無間矣然而聖人猶復督而致之故其化益淳

其恩益密自然不覺敎化之移也姧人離而間

之故使其臣自疑於下而令其君孤立乎上君

臣相疑上下離心乃姧人之所以爲劫殺之資

也然夫中才之主明不及乎治化之原而感於

僞術似是之說故備之愈密而姧人愈甚譬猶

登高者愈懼愈危愈危愈墜孰如早去邪徑而

就夫大道乎凡士之結髮束脩立志於家門欲

以事君也宗族稱孝焉鄕黨稱悌焉及志乎學

自託於師友師貴其義而友安其信孝悌以篤

信義又著以此立身以此事君何待乎法然後

爲安及其爲人臣也稱才居位稱能受祿不面

譽以求親不偸悅以苟合公家之利知無不爲

也上足以尊主安國下足以豐財阜民謀事不

忘其君圖身不忘其國內匡其過外揚其義不

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病下見善行之如不及

見賢擧之如不容內擧不避親戚外擧不避仇

讎程功積事而不望其報進賢達能而不求其

賞道塗不爭險易之利見難而無苟免之心其

身可殺而其守不可奪此直道之臣所以佐賢

明之主致治平之功者也若夫主明而臣闇主

闇而臣僞有盡忠不見信有見信而不盡忠溷

淆於臣主之分出入於治亂之間或被褐懷玉

以待時或巧言令色以容身又可勝盡哉是以

古之全其道者進則正退則曲正則與世樂其

業曲則全身歸於道不傲世以華衆不立高以

爲名不爲苟得以偸安不爲苟免而無耻夫脩

之於鄕閭壞之於朝廷可惜也脩之於巳立壞

之於闔棺可惜也君子惜兹二者是以有殺身

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況害仁以求𠖥乎故孔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若夫智慮足

以圖國忠貞足以悟主公平足以懷衆温柔足

以服人不誹毀以取進不刻人以自入不苟容

以隱忠不耽祿以傷高通則使上恤其下窮則

敎下順其上故用於上則民安行於下則君尊

可謂進不失忠退不失行此正士之義爲臣之

體也凡趣舍之患在於見可欲而不慮其敗見

可利而不慮其害故動近於危辱昔孫叔敖三

相楚國而其心愈卑每益祿而其施愈博位滋

高而其禮愈恭正考父傴僂而走晏平仲辭其

賜邑此皆守滿以冲爲臣之體也夫不憂主之

不尊於天下而唯憂己之不富貴此古之所謂

庸人而今之所謂顯士小人之所榮慕而君子

之所以爲耻也凡人臣之論所以事君者有四

有賢主之臣有明主之臣有中主之臣有庸主

之臣上能尊主下能壹民物至能應事起能辨

敎化流於下如影響之應形聲此賢主之臣也

內足以壹民外足以拒難民親而士信之身之

所長不以怫君身之所短不取功此明主之臣

也君有過事能壹心同力相與諫而正之以解

國之大患成君之大榮此中主之臣也端殻而

守法壹心以事君君有過事雖不能正諫其憂

見於顏色此庸主之臣也以庸主之臣也事賢

主則從以賢主之臣事庸主則凶古之所以成

其名者皆度主而行者也脩之在己而遭遇有

時是以古人抱麟而泣也夫名不可以虛僞取

也不可以比周爭也故君子務脩諸內而讓之

於外務積於身而處之以不足夫爲人臣其猶

土乎萬物載焉而不辭其重水瀆汚焉而不辭

其下草木殖焉而不有其功此成功而不處爲

臣之體也若夫處大位任大事荷重權於萬乘

之國必無後患者其上莫如推賢讓能而安隨

其後不爲管仲卽爲鮑叔耳其次莫如廣樹而

並進之不爲魏成子卽爲翟黃耳安有壅君蔽

主專權之害哉此事君之道爲臣之體也

夫行也者擧趾所由之徑路也東西南北之趣

舍也君子小人之分界也吉凶榮辱之皂白也

由南則失北也由東則失西矣由乎利則失爲

君子由乎義則失爲小人吉凶榮辱之所由生

義利爲之本母也是以君子愼趣舍焉夫君子

直道以耦世小人枉行以取容君子揜人之過

以長善小人毀人之善以爲功君子寬賢容衆

以爲道小人徼訐懷詐以爲智君子下學而無

常師小人耻學而羞不能此又君子小人之分

界也君子心有所定計有所守智不務多務行

其所知行不務多務審其所由安之若性行之

如不及小人則不然心不在乎道義之經口不

吐乎訓誥之言不擇賢以託身不力行以自定

隨轉如流不知所執此又君子小人之分界也

君子之養其心莫善於誠夫誠君子所以懷萬

物也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

四時不言而人期焉此以至誠者也誠者天地

之大定而君子之所守也天地有紀矣不誠則

不能化育君臣有義矣不誠則不能相臨父子

有禮矣不誠則疏夫婦有恩矣不誠則離交接

有分矣不誠則絕以義應當曲得其情其唯誠

孔子曰爲政以德又曰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

耻且格然則德之爲政大矣而禮次之也夫德

禮也者其導民之具歟太上養化使民日遷善

而不知其所以然此治之上也其次使民交讓

處勞而不怨此治之次也其下正法使民利賞

而歡善畏刑而不敢爲非此治之下也夫善御

民者其猶御馬乎正其衘勒齊其轡策均馬力

和馬心故能不勞而極千里善御民者壹其德

禮正其百官齊民力和民心是故令不再而民

從刑不用而天下化治所貴聖人者非貴其隨

罪而作刑也貴其防亂之所生也是以至人之

爲治也民有小罪必求其善以赦其過民有大

罪必原其故以仁輔化是故上下親而不離道

化流而不蕰夫君子欲政之速行莫如以道御

之也皐繇瘖而爲大理有不貴乎言也師曠盲

而爲大宰有不貴乎見也唯神化之爲貴是故

聖王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揜聰

也觀夫弊俗偸薄之政耳目以效聰明設倚伏

以探民情是爲以軍政虜其民也而望民之信

向之可謂不識乎分者矣難哉爲君也夫君尊

嚴而威高遠而危民者卑賤而恭愚弱而神惡

之則國亡愛之則國存御民者必明此要故南

面而臨官不敢以其富貴驕人有諸中而能圖

外取諸身而能暢遠觀一物而貫乎萬者以身

爲本也夫欲知天之終始也今日是也欲知千

萬之情一人情是也故爲政者不可以不知民

之情知民然後民乃從令己所不欲不施之於

人令安得不從乎故善政者簡而易行則民不

變法存身而民𧰼之則民不怨近臣便嬖百官

因之而後達則羣臣自汚也是以爲政者必愼

擇其左右左右正則人主正矣人主正則夫號

令安得曲耶天下大惡有五而盜竊不豫焉一

曰心達而性險二曰行僻而志堅三曰言僞而

辭辯四曰記醜而喩博五曰循非而言澤此五

者有一於人則不可以不誅況兼而有之置之

左右訪之以事而人主能立其身者未之有也

夫淫逸盜竊百姓之所惡也我從而刑之殘之

刻剝之雖過乎當百姓不以爲暴者公也怨曠

饑寒亦百姓之所惡也遁而陷於法我從而寛

者之雖及于刑必加隱惻焉百姓不以我爲偏

者公也我之所重百姓之所憎也我之所輕百

姓之所憐也是故賞約而勸善刑省而禁姧由

此言之公之於法無不可也過輕亦可過重亦

可私之於法無可也過輕則縱姦過重則傷善

今之爲法者不平公私之分而辯輕重之文不

本百姓之心而謹奏當之書是治化在身而走

求之也聖人之於法也巳公矣然猶身懼其未

也故曰與其害善寧其利淫知刑當之難必也

從而救之以化此上古之所務也後之治獄者

則不然未訊罪人則驅而致之意謂之能下不

探獄之所由生爲之分而上求人主之微旨以

爲制謂之忠其當官也能其事上也忠則名利

隨而與之驅世而陷此以望道化之隆亦不幾

矣凡聽訟決獄必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權

輕重之叙測淺深之量悉其聰明致其忠愛然

後察之疑則與衆共之衆疑則從輕者所以重

之也非爲法不具也以爲法不獨立當須賢明

共聽斷之也故舜命皐繇曰汝作士惟刑之恤

又復加之以三誶衆所謂善然後斷之是以爲

法參之人情也故春秋傳曰小大之獄雖不能

察必以情而世俗拘愚苛刻之吏以爲情也者

取貨賂者也立愛憎者也祐親戚者也陷怨讎

者也何世俗小吏之情與夫古人之懸遠乎無

乃風化使之然邪有司以此情疑之羣吏人主

以此情疑之有司是君臣上下不通相疑也不

通相疑欲其盡忠立節亦難矣苟非忠節免而

無耻免而無耻以民安所厝其手足乎春秋之

時王道浸壞敎化不行子產相鄭而鑄刑書偸

薄之政自此始矣逮至戰國韓任申子秦用商

鞅連相坐之法造參夷之誅至於始皇兼吞六

國遂滅禮義之官專任刑罰而姧邪並生天下

叛之高祖約法三章而天下大悅及孝文卽位

躬脩玄黙論議務在寬厚天下化之有刑厝之

風至於孝武徵發煩數百姓虛耗窮民犯法酷

吏擊斷姦宄不勝於是張湯趙禹之屬條定法

令轉相比況禁固積密文書盈於机格典者不

能徧覩姦吏因緣爲市議者咸怨傷之凡治獄

之情必本所犯之事以爲之主不放訊不旁求

不貴多端以見聰明也故律正其擧効之法參

伍其辭以求實也非所以飾實也伹當參伍聰

明之耳目不使獄吏斷練飾治成辭於手也孔

子曰古之聽獄求所以生之也今之聽獄求所

以殺之也故斥言以破律詆案以成法執左道

以亂政皆王誅之所必加也

夫聽察者乃存亡之門戶安危之機要也若人

主聽察不博偏受所信則謀有所漏不盡良策

若博其觀聽納受無方考察不精則數有所亂

矣人主以獨聽之聰考察成敗之數利害之說

雜而並至以干闚聽如此誠至精之難在於人

主耳不在竭誠納謀盡己之策者也若人主聽

察不差納受不謬則計濟事全利倍功大治隆

而國富民強而敵滅矣若過聽不精納受不審

則計困事敗利喪功虧國貧而兵弱治亂而勢

危矣聽察之所考不可不精不可不審者如此

急也凡有國之主不可謂擧國無深謀之臣闔

朝無智策之士也在聽察所考精與不精審與

不審耳何以驗其然乎在昔漢祖者聰聽之主

也納陳恢之謀則下南陽不用婁敬之計則困

平城廣武君者策謀之士也韓信納其計則燕

齊擧陳餘不用其謀則泜水敗由此觀之漢祖

之聽未必一闇一聰也在於精與不精耳廣武

之謀非爲一拙一工也在用與不用耳不可謂

事濟者有計策之士覆敗者無深謀之臣也吳

王夫差拒子胥之謀納宰嚭之說國滅身亡者

不可謂無深謀之臣也楚懷王拒屈原之計納

靳尚之策没秦而不反者不可謂無計畫之士

也虞公不用宫奇之謀滅於晉仇由不聽赤章

之言亡於智氏蹇叔之哭不能濟崤澠之覆趙

括之母不能救長平之敗此皆人主之聽不精

不審耳由此觀之天下之國莫不皆有忠臣謀

士也或喪師敗軍危身亡國者誠在人主之聽

不精不審取忠臣謀博士將何國無之乎

臣以爲忠良慮治益國之臣必竭誠納謀懇惻

而不隱者欲以究盡治亂之數舒展安危之策

耳故準聖主明君莫不皆有獻可退否納忠之

臣也昔者帝舜大聖之君也猶有咎繇獻謨夏

禹納戒曁至殷之成湯周之文武皆亦至聖之

君也然必俟伊尹爲輔呂尚爲師然後乃能興

功濟業混一天下者誠視聽之聰察須忠良爲

耳目也由此觀之忠良慮治益國之臣者得不

師蹤往古襲迹前聖投命自盡以輔佐視聽乎

夫人君者以至尊之聰聽總萬機而賢之以至

貴之明察料治亂而考焉將當能皆窮究其孔

要料盡其門戶乎其數必用有所遺漏不有忠

臣良謀輔佐視聽者則凡百機微有所不聞矣

何以論其然乎夫人君所以尊異於人者順志

養眞也歡康之虞則嚴樂盈耳玩好足目美色

充慾麗服適體遠眺逈望則登雲表之崇臺逍

遙容豫則歷飛閣之高觀嬉乎綠水之淸池遊

乎桂林之芳園弋鳬與鴈從禽逐獸行與毛嬙

俱入與西施處將當何從體覺窮愁之戚悴識

鰥獨之難堪乎食則膳鼎几爼庶羞兼品酸甘

盈備珍饌充庭奏樂而進鳴鐘而徹間饋代至

口不絕味將當何從覺饑餒之阨艱識困餓之

難堪乎暑則被霧縠襲纖絺處華屋之大厦居

重蔭之玄堂褰羅帷以來淸風烈凝冰以遏微

暑侍者御粉扇典衣易輕裳飄飄焉有秋日之

涼將當何從體覺炎夏之鬱赫識毒𤍠之難堪

乎寒則服綿袍襲輕裘綿衾貂蓐疊茵累席居

隩密之深室處複帟之重幄熾猛炭於室隅以

起温御玉巵之㫖酒以禦寒𦦨𦦨焉有夏日之

𤍠將當何從體覺隆冬之慘烈識毒寒之難堪

乎此數者誠無從得而知之者也凡百機微如

此比類者必用遺漏有所未詳也如此則至忠

之臣者得不輔佐視聽以起寤遺忘乎

  典語         陸景

爵祿賞罰人主之威柄帝王之所以爲尊者也

故爵祿不可不重重之則居之者貴輕之則處

之者賤居之者貴則君子慕義取之者賤則小

人覬覦君子慕義治道之兆小人覬覦亂政之

漸也易曰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人故

先王重於爵位愼於官人制爵必俟有德班祿

必施有功是以見其爵者昭其德聞其祿者知

其功然猶誡以威罰勸以黜陟顯以錫命耀以

車服故朝無曠官之譏士無尸祿之責矣夫無

功而受祿君子猶不可況小人乎孔子所以耻

稟丘之封而惡季氏之富也故曰富與貴是人

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處苟得其志執鞭可

爲苟非其道卿相猶避明君不可以虛授人臣

亦不可以苟受也書曰天工人其代之是以聖

帝明王重器與名尤愼官人故周襃申伯吉甫

著誦祈父失職詩人作刺王商爲宰單于震畏

千秋登相匈奴輕漢推此言之官人封爵不可

不愼也官得其人方類相求雖在下位士以爲

榮也俗以貨成位失其守雖則三公士以爲辱

也故王陽在位貢公彈冠王許並立班伯耻之

天子據率土之資總三才之任以制御六合統

理羣生固未易爲也是以聖帝明王憂勞待且

勤於日昃未有不汲汲於求賢勤勤於遠惡者

也故大舜招二八於唐朝投四凶於荒裔殛鯀

不嫌登禹親仁也擧子不爲宥父遠惡也以能

昭德立化爲百王之命也夫世之治亂國之安

危非由他也俊乂在官則治道淸姧佞干政則

禍亂作故王者任人不可不愼也得人之道蓋

在於敬賢而誅惡也敬一賢則衆賢悅誅一惡

則衆惡懼昔魯誅少正佞人變行燕禮郭隗羣

士嚮至此非其效與然人主處於深宮之中生

於禁闥之內眼不親見臣下之得失耳不親聞

賢愚之否臧焉知臣下誰忠誰否誰是誰非須

當留思隱括聽言觀行驗之以實効之以事能

推事効實則賢愚明而治道淸矣

王者所以稱天子者以其號令政治法天而行

故也夫天之育萬物也耀之以日月紀之以星

辰運之以陰陽成之以寒暑震之以雷霆潤之

以雲雨天不親事而萬事歸功者以所任者得

其宜也然握璿璣御七辰調四時制五行此蓋

天子之所爲任者也孔子曰唯天爲大唯堯則

之帝王之盛莫過虞昔帝堯之末洪水有淊天

之灾烝民有昬墊之憂於是咨嗟四岳擧及側

陋虞舜旣登百揆時叙二八龍騰並幹唐朝故

能揚嚴億載冠德百王舜旣受終並簡俊德咸

列庶官從容埀拱身無一勞而庶事歸功光炎

百世者所任得其人也

天子所以立公卿大夫列士之官者非伹欲備

員數設虛位而巳也以天下至廣庶事總猥非

一人之身所能周理故分官别職各守其位事

有大小故官有尊卑人有優劣故爵有等級三

公者帝王之所杖也自非天下之俊德當世之

良材卽不得而處其任處其任者必荷其責在

其任者必知所職夫匡輔社稷佐日揚光協齊

七政宣化四方此三公之職籩豆之事則有司

存大臣不親細事猶周鼎不調小味也故書曰

元首叢莝哉股肱惰哉庶事隳哉此之謂也陳

平曰宰相者上佐天子下理陰陽外撫四夷諸

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其任其職也可

謂知其任者也

天下至廣萬機至繁人主以一人之身處重仭

之內而御至廣之士聽至繁之政安知萬國之

聲息民俗之動靜乎故古之聖帝立輔弼之臣

列官司之守勸之以爵賞誡之以刑罰故明誡

以効其功考績以核其能德高者位尊才優者

任重人主總君謨以觀衆智杖忠賢而布政化

明耳目以來風聲進直言以求得失夫如是雖

廣必周雖繁必理何則御之有此具也夫君稱

元首臣云股肱明大臣與人主一體者也堯明

俊德守位以人所以強四支而輔體也其爲己

用豈細也哉苟非其選器不虛假苟得其人委

之無疑君之任臣如身之信手臣之事君亦宜

如手之擊身安則共樂痛則同憂其上下協心

以治世事不俟命而自勤不求容而自親何則

相信之忠著也是以天子改容於大臣所以重

之也人臣盡命於君上所以報德也𠖥之以爵

級而天下莫不尊其位任之以重器天下莫不

敬其人顯之以車服天下莫不瞻其榮者以其

荷光景於辰耀登階於天路也若此之人進退

必足以動天地而應列宿也故選不可以不精

任之不可以不信進不可以不禮退之不可以

權辱昔賈生甞陳階級而文帝加重大臣每賢

其遺言博引古今文辭雅偉眞君人之至道王

臣之碩謨也

夫料才覈能治世之要也凡人之才用有所周

能有偏達自非聖人誰兼資百行備貫衆理乎

故明君聖主裁而用焉昔舜命羣司隨才守位

漢述功臣三傑異稱況非此儔而可備責乎且

造父善御師曠知音皆古之至奇也使其探事

易伎則彼此俱屈何則才有偏達也人之才能

率皆此類不可不料也若任得其才才堪其任

而國不治者未之有也或有用士而不能以治

者旣任之不盡其才不覈其能故功難成而世

不治也馬無輦重之任牛無千里之迹違其本

性責其効事豈可得哉使韓信下帷仲舒當戎

于公馳說陸賈聽訟必無曩時之勲而顯今日

之名也何則素非才之所長也推此論之何可

不料哉

政有宜於古而不利於今有長於彼而不行於

此者風移俗易每世則變故結繩之治五帝不

行三代損益政法不同隨時改制所以救弊也

易曰隨時之義大矣哉孔子曰不敎民戰是謂

弃之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

戰必危明用武有時昔秦杖威用武卒成王業

吞滅六國帝有天下而不斟酌唐虞以美其治

損益三代以御其世爾乃廢先聖之敎任殘酷

之政阻兵行威暴虐海內故百姓怨毒雄桀奮

起至於二世社稷湮滅非武不能取而所守之

者非也傳曰夫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秦無戢

兵之慮故有自焚之禍好戰必亡此之謂也徐

偃王好行仁義不修武備楚人伐之身死國滅

天下雖安武不可廢況以區區之徐處爭奪之

世乎忘戰必危此之謂也漢高帝發跡泗水龍

起豐沛仁以懷遠武以弭難任奇納策遂掃秦

項被以惠澤飾以文德文武並作祚流世長此

高帝之擧也秦漢俱杖兵用武以取天下漢何

以昌秦何以亡秦知取而不知守漢取守之具

備矣乎中世孝武以成功恢帝綱元成以儒術

失皇綱德不堪也王莽之世內尚文章外繕師

旅立明堂之制修辟廱之禮招集儒學思遵古

道文武之事備矣然而命絕於漸臺支解於漢

刄者豈文武之不能治世哉而用之者拙也班

輸騁功於利器拙夫操刀而傷手非利器有害

於工匠而夫膏梁㫖饌時或生疾針艾藥石時

或瘳疾故體病則攻之以針艾疾瘳則養之以

膏梁文武之道亦猶是矣世亂則威之以師旅

道治則被之以文德

天生烝民授之以君所以綜理四海收養品庶

也王者據天位御萬國臨兆民之衆有率土之

資此所以尊者也然宮室壯觀出於民力器服

珍玩生於民財千乘萬騎由於民衆無此三者

則天子魁然獨在無所爲尊者也明主智君階

民以爲尊國須政而後治其恤民也憂勞待且

曰側忘飡恕巳及下務在博愛臨御華殿軒檻

華美則欲民皆有容身之宅廬室之居窈窕盈

堂美女侍側則欲民皆有配匹之偶室家之好

肥肉淳酒珠膳玉食則欲民皆有餘糧之資充

飢之飴輕裘累煖衣裳重蠒則欲民皆有温身

之服禦寒之備凡四者生民之本性人情所共

有故明主樂之於上亦欲士女歡之於下是以

仁惠廣洽家安厥所臨軍則士忘其死御政則

民戴其化此先王之所以豐動祚享長期者也

若居無庇首之廬家無配匹之偶口無充飢之

食身無蔽形之衣㛰姻無以致娉死葬無以相

䘏飢寒入於腸骨悲愁出於肝心雖百舜不能

杜其怨聲千堯不能成其治迹是以明主御世

恤民養士恕下以身自近及遠化通宇宙丕懼

民之不安故能康厥世治播其德敎焉









羣書治要卷第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