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 (四部叢刊本)/卷上

目録 老子道德經 卷上
漢 河上公 章句 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
卷下

老子道經

 河上公章句第一

   體道第一

道可道謂經術政教之道也非常道非自然長生之道也常道當以無為養神無事安民含光

藏暉滅迹匿端不可稱道名可名謂富貴尊榮髙世之名也非常名非自然常在之名也

常名愛如孾兒之未言雞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處石間内雖昭昭外如愚頑無名天地之始

無名者謂道道無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氣布化出於虚无為天地本始也有名萬物之母

有名謂天地天地有形位隂陽有柔剛是其有名也萬物母者天地含氣生萬物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故常無

欲以觀其妙妙要也人常能無欲則可以觀道之要要謂一也一岀布名道讃叙明是非

有欲以觀其徼徼歸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觀丗俗之所歸趣也徼古吊反此兩者

同出而異名兩者謂有欲無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異名者所名各異也名無欲者長存名有欲

者亡身也同謂之玄玄天也言有欲之人與無欲之人同受氣於天玄之又玄

復有天也稟氣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則生賢聖得錯亂汚辱則生貪淫也衆妙之門能知天中復有天禀

氣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謂知道要之門户也

   養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自揚己美使顯彰也斯惡巳有危亡也皆知

善之為善有功名也斯不善巳人所爭也故有無相生

而為無也難易相成見難而為易也長短相形見短而為長也髙下相

見髙而為下也傾去營反音聲相和上唱下必和也前後相隨上行下必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以道治也行不言之教

師導之也萬物作焉各自動也而不辭不辭謝而逆止生而不有

元氣生萬物而不有為而不恃道所施為不恃望其報也功成而弗居功成事就

退避不居其位夫惟弗居夫惟功成不居其位是以不去福德常在不去其身也此言不

行不可隨不言不可知疾上六句有髙下長短君開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變无不動亂

   安民第三

不尚賢賢謂丗俗之賢辯口明文離道行權去質為文也不尚者不貴之以禄不貴之以官使民

不爭不爭功名返自然也不貴難得之貨言人君不御好珎寳黄金棄於山珠玉捐

使民不為盗上化清淨下无貪人不見可欲放鄭聲逺美人使心

不亂不邪淫不惑亂也是以聖人治說聖人治國與治身同也虛其心除嗜欲去

實其腹懐道抱一守五神也弱其志和柔謙讓不處權也強其骨

重施髓滿骨堅強其良反常使民無知無欲反朴守淳使夫知者不

敢為也思慮深不輕言夫音符知音智為無為不造作動因循則無不治

德化厚百姓安

   無源第四

道冲而用之冲中也道匿名藏譽其用在中冲直隆反或不盈或常也道常謙虛不

滿淵乎似萬物之宗道淵深不可知也似為萬物之宗祖挫其銳

也人欲銳精進取功名當挫上之法道不自也挫子卧反銳恱歲反解其紛紛結根也當念道无為以解釋

紛拂云反和其光言雖有獨見之明當知闇昧不當以擢亂人也同其塵常與衆庻同垢

塵不當自别殊湛兮似若存言當湛然安靜故能長存不亡湛直減反吾不知誰

之子老子言我不知道所從生象帝之先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生也至今在者

以能安靜湛然不勞煩欲使人修身法道

   虛用第五

天地不仁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以萬物爲芻狗天地生萬物人最為

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貴望其報也芻楚狗反狗古口反聖人不仁聖人愛養萬民不以仁恩法天

地行自然以百姓爲芻狗聖人視百姓如芻草狗畜不責望其禮意天地之間

天地之間空虚和氣流行故萬物自生人能除情欲節滋味清五藏則神明居之也其猶槖籥乎

中空虚人能有聲氣橐他各反籥音藥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言空虚无有屈竭時

動揺之益出聲氣也愈羊王反多言數窮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開舌舉必有禍患數王弼注音𩀱遇反

謂理數也明皇注音朔不如守中不如守德於中育養精神愛氣希言

   成象第六

谷神不死谷養也人能養神則不死也神謂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盡

傷則五神去矣是謂玄牝言不死之有在於玄牝玄天也於人為鼻牝地也於人為口天食人以五氣從

鼻入藏於心五氣清微為精神聦明音聲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人鼻與天通故鼻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從口入

藏於胃五性濁辱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主出入於口與天地通故口為牝也牝頻忍反𤣥牝

之門是謂天地根根元也言鼻口之門是乃通天地之元氣所從往來綿綿若

鼻口呼噏喘息當綿綿微妙若可存復若无有用之不勤用氣常寛舒不當急疾懃勞也

   韜光第七

天長地乆說天地長生乆壽以喻教人也天地所以能長且乆者

以其不自生天地所以獨長且乆者以其安靜施不榮報不如人居處汲汲求自饒之利奪人以自與

故能長生以其不求生故能長生不終也是以聖人後其身先人而後

己者而身先天下敬之先以為長外其身薄己而厚人也而身存

愛之如父母神明祐之若赤子故身常存非以其無私邪聖人為人所愛神明所祐非以其公

正無私所致乎故能成其私人以為私者欲以厚己也聖人无私而己自厚故能成其私也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上善之人如水之性水善利萬物水在天為霧露在地為泉源也

不爭處衆人之所惡衆人惡卑濕垢濁水獨靜流居之也惡烏路反故幾於

水性幾與道同幾音機居善地水性善喜於地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有似於牝動而下人也

心善淵水深空虚淵深清明與善仁萬物得水以生與虚不與盈也言善信

影照形不失其情也正善治无有不洗清且平也事善能能方能圓曲直隨形動善

夏散冬凝應期而動不失天時夫唯不爭壅之則止决之則流聽從人也故無尤

水性如是故天下无有怨尤水者也

   運夷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巳盈滿也巳止也持滿必傾不如止也揣而銳之

不可長保揣治也先揣之後必弃捐揣初委反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嗜欲傷神財多累身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大富當賑貧貴當憐賤而反驕恣必被禍患也

遺唯季反咎求九反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言人所為功成事立名迹稱遂不退

身避位則遇於害此乃天之常道也譬如日中則移月滿則𧇊物盛則衰樂極則哀

   能為第十

載營魄營魄魂魄也人載魂魄之上得以生當愛養之喜怒亡魂卒驚傷魄魂在肝魄在肺美酒甘肴腐人

故魂靜志道不亂魄安得夀延年也抱一能無離言人能抱一使不離於身則長存一者道始所生大

和之精氣也故曰一布名於天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正平入為心出為行布施為德揔名為一一之為

言志一无二也離力智反專氣致柔專守精氣使不乱則形躰能應之而柔順能孾兒

能如孾兒内无思慮外無政事則精神不去也滌除玄覽當洗其心使潔淨也心居玄冥之處覽知万事

故謂之玄覽也滌徒歷反能無疵滛邪也淨能无疵病乎疵在斯反愛民治國

者愛氣則身全治國者愛民則國安能無知治身者呼吸精氣无令耳闻也治國者布施惠德无令下知也

天門開闔天門謂北極紫㣲宫開闔謂終始五際也治身天門謂鼻孔開謂喘息闔謂呼吸也闔户臘反

能無雌治身當如雌牝安靜柔弱治國應変和而不唱明白四逹言逹明白如日月四通滿

於天下八極之外故曰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彰布之於十方煥煥煌煌也能無知无有能知道滿於天下者

生之畜之道生萬物而畜養之生而不有道生万物无所取有為而不恃

道所施為不恃望其報也長而不宰道長養万物不宰割以為器用長丁文反是謂玄德

言道行德玄冥不可得見欲使人如道也

   無用第十一

三十輻共一轂古者車三十輻法月數也共一轂者轂中有孔故衆輻共湊之治身者當除情去欲

使五藏空虛神乃歸之也治國者寡能揔衆弱共使強輻音福轂古木反當其無有車之用

无謂空虚轂中空虚車得去行轝中空虚人能載其上也當丁浪反埏埴以為器埏和也埴土也和土

以為飲食之器埏始然反埴市力反當其無有器之用器中空虚故得有所盛受

户牖以為室謂作屋室當其無有室之用言户牖空虚人得以

出入觀視室中空虚人得以居處是其用故有之以為利利物也利於形用器中有物室中有人恐

其屋破壞腹中有神畏形之消亡也無之以為用言虚空者乃可用盛受萬物故曰虚无能制有形道

者空

   檢欲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貪淫好色則傷精失明也令力征反盲陌庚反五音令人耳

好聽五音則和氣去心不能聽無聲之聲聾力東反五味令人口爽爽亡也人嗜五

味於口則口亡言失於道味也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人精神好安靜馳騁呼吸

精神散亡故發狂也騁敕領反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妨傷也難得之貨謂金銀珠玉

心貪意欲不知厭足則行傷身辱也行下孟反妨音方是以聖人為腹守五性去六情節志

氣養神明不為目目不妄視妄視泄精於外故去彼取此去彼目之妄視取此

腹之養性去羌吕反

   猒恥第十三

寵辱若驚身寵亦驚身辱亦驚貴大患若身貴畏也若至也畏大患至身故

何謂寵辱問何為寵何為辱寵者尊 榮辱者恥辱及身還自問者以曉人也辱為下

辱為下賤得之若驚得寵榮驚者處髙位如臨深危也貴不敢驕富不敢奢失之若

失者失寵處辱也驚者恐禍重來也是謂寵辱若驚解上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復還自問何故畏人若身吾所以有大患

者為吾有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有身憂其勤勞念其飢寒觸情從欲則遇禍患也

吾無身吾有何患使吾无有身體得道自然輕舉昇雲出入无間與道通神當有何患

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於天下言人君貴其身而賤人欲為天

下主者則可寄立不可以久也為于僞反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託

於天下言人君能愛其身非為己也乃欲為萬民之父母以此得為天下主者乃可以託其身於萬民之上長无咎也

   贊玄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無色曰夷言一無采色不可得視而見之聽之不聞名

曰希無聲曰希言一無音聲不可得聽而聞之搏之不得名曰微無形曰微言一

無形體不可搏持而得之此三者不可致詰三者謂夷希微也不可致詰者夫無色無聲無

形口不能言書不能傳當受之以靜求之以神不可詰問而得之也詰起吉反故混而為一

也故合於三名之而為一混户本反其上不皦言一在天上不皦皦光明皦古曉反其下不

言一在天下不昧昧有所闇冥昧梅對反繩繩不可名繩繩者動行無窮極也不可名者非

一色也不可以青黄白黑别非一聲也不可以宫商角徵羽聽非一形也不可以長短大小度之也復歸於無

物質也復當歸之於無質復音服是謂無狀之狀言一無形狀而能為万物作形狀也

無物之象一無物質而為萬物設形象也是為忽恍一忽忽恍恍者若存若亡不可

見之也恍虚往反迎之不見其首一無端末不可預待也除情去欲一自歸之也

之不見其後言一無影迹不可得而看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聖人執守古道生一以御物知今當有一也以知古始是謂道紀人能知上古本

始有一是謂知道綱紀也

   顯德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謂得道之君也微妙玄通玄天也言其志節玄妙精與天通也

深不可識道德深逺不可識知内視若盲反聽若聾莫知所長夫唯不可識故

强為之容謂下句也强其文反與兮若冬渉川舉事輙加重愼與與兮若

冬渉川心猶難之也猶兮若畏四隣其進退猶猶如拘制若人犯法畏四隣知之也儼兮

其若客如客畏主人儼然無所造作也儼魚撿反渙兮若冰之將釋

渙者解散釋者消亡除情去欲日以空虚敦兮其若朴敦者質厚朴者形未分内守精神外無文

采也朴普角反曠兮其若谷曠者寛大谷者空虛不有德功名無所不包也渾兮其若

渾者守舉真濁者不照然也與衆合同不自尊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誰也誰

能知水之濁止而淨之徐徐自清也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誰能安靜以久徐徐

以長生也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此徐生之道不欲奢泰盈溢夫唯不盈

故能蔽不新成夫唯不盈滿之人能守蔽不為新成蔽者匿光榮也新成者貴功名

   歸根第十六

至虛極得道之人捐情去欲五内清淨至於虚極守靜篤守清淨行篤厚萬物並

作生也萬物並生也吾以觀其復言吾以觀見萬物無不皆歸其本也人當念重本也

物芸芸芸芸者華葉盛各復歸其根言萬物無不枯落各復反其根而更生也

根曰靜靜謂根也根安靜柔弱謙卑處下故不復死也是謂復命言安靜者是為復還性命

使不死也復命曰常復命使不死乃道之所常行也知常曰明能知道之所常行則

不知常萎作凶不知道之所常行妄作巧詐則失神明故凶也知常容

道之所常行去情忘欲无所不包容也容乃公無所不包容則公正無私衆邪莫當公乃王

公正無私可以為天下王治身正則形一神明千萬共湊已躬也王乃天能王德合神明乃與天子

乃道德與天通則與道合同也道乃久與道合同乃能長久没身不殆能公能天

通天合道四者純備道德弘逺無殃無咎乃與天地俱没不危殆也

 河上公章句第二

   淳風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太上謂太古无名之君也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質朴也

次親之譽之其德可見恩惠可稱故親愛而譽之其次畏之設刑法以治之

其次侮之禁多令煩不可歸誠故欺侮之侮亡甫反信不足焉君信不足於下下則應之

以不信而欺其君也猶兮其貴言說太上之君舉事猶貴重於言恐離道失自然功成事

謂天下太平也百姓皆謂我自然百姓不知君上之德淳厚反以為只自當然也

   俗薄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之時家有孝子户有忠信仁義不見也大道廢不用惡逆生乃有仁義可

智惠出有大偽智惠之君賤德而貴言賤質而貴文下則應之以為大偽姦詐

親不和有孝慈六絶絶親戚不和乃有孝慈相牧養也國家昬亂有

忠臣政令不行上下相怨邪僻爭權乃有忠臣匡正其君也此言天下太平不知仁人盡無欲不知廉各㓗已不知

貞大道之君仁義没孝慈滅猶日中盛時衆星失光

   還淳第十九

絶聖絶聖制作反初守元五帝垂象蒼頡作書不如三皇結繩無文棄智棄智惠反无為民利

百倍農事修公無私倍蒲罪反絶仁棄義絶仁之見恩惠棄義之尚華信民復孝

德化淳也絶巧棄利絶巧者詐偽亂眞也弃利者塞貪路閉權門也盗賊無有

上化公政下無邪私此三者謂上三事所棄絶也以為文不足以為文不足者文不足以教民

故令有所屬當如下句令力征反屬之欲反見素抱朴見素者當抱素守眞不尚

文飾也抱朴者當見其篤朴以示下故可法則見賢遍反朴普角反少私寡欲少私者正無私也寡欲者

當知足也

   異俗第二十

絶學絶學不眞不合道文無憂除浮華則無憂患也唯之與阿相去幾

同為應對而相去幾何疾時賤質而貴文唯遺癸反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和譽惡者諫爭能相去何如疾時惡忠直用邪佞也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謂道人

也人所畏者畏不絶學之君也不可不畏近令色殺仁賢荒兮其未央哉或言世俗人荒亂欲

進學為文未央止也衆人熈熈熈熈淫放多情欲也如享太牢如飢思太牢之具意

無足時也如春登臺春隂陽交通萬物感動登臺觀之意志淫淫然我獨怕兮其

未兆我獨怕然安靜未有情欲之形兆也怕普白反如孾兒之未孩如小兒未能荅

偶人時也乗乗兮若無所歸我乗乗如窮鄙无所歸就乗平聲衆人皆

有餘衆人餘財以為奢餘智以為詐而我獨若遺我獨如遺棄似於不足也

愚人之心也哉不與俗人相隨守一不移如愚人之心也沌沌兮无所分别

人昭昭明且逹也我獨若昬如闇昧也俗人察察察察急且疾也

我獨悶悶悶悶无所割截忽兮若海我獨忽忽如江海之流莫知其所窮極也

兮若無所止我獨漂漂若飛若揚無所止也志意在神域也衆人皆有以

而我獨頑我獨無為似鄙鄙似若不逮也我獨異於人我獨與人

而貴食母食用也母道也我獨貴用道也

   虛心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孔大也有大德之人無所不容能受垢濁處謙卑也唯道是從唯獨也大德之

人不隨世俗所行獨從於道也道之為物唯怳唯忽道之於萬物獨怳忽往來於其

无所定也怳泥往反又呼廣反忽兮怳兮其中有像道唯忽怳无形之中獨為萬物

怳兮忽兮其中有物道唯怳忽其中有一經營主化因氣立質窈兮冥

兮其中有精道唯窈冥无形其中有精實神明相薄隂陽交㑹也窈烏了反其精甚眞

言存精氣其妙甚眞非有飾也其中有信道匿功藏名其信在中也自古及今其

名不去自從也自古至今道常在不去以閱衆甫閱禀也甫始也言道禀與萬物始生從道

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我何以知從道受氣以此此今也以今萬

物皆得道精氣而生動作起居非道不然

   益謙第二十二

曲則全曲已從衆不自專則全其身也枉則直枉屈己而申人久久自得直也枉音往

則盈地窪下水流之人則下德歸之也窪烏𤓰反弊則新自受𡚁薄後己先人天下敬之久久

自新少則得自受取少則得多也天道祐謙神明託虛多則惑財多者惑於所守學

多者惑於所聞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抱守法式也聖人守一乃知萬事故能為

天下法式也不自見故明聖人不以其目視千里之外也乃因天下之目以視故能明逹也見賢遍

不自是故彰聖人不自以為是而非人故能彰顯於世不自伐故有功

伐取也聖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故有功於天下不自矜故長矜大也聖人不自貴大故能久不危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言天下賢與不肖无能與不爭者爭也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傳古言曲從則全身正言非虛妄也

誠全而歸之誠實也能行曲從者實其飢體歸之於父母無有傷害也

   虛無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希言者是愛言也愛言者自然之道飄風不終朝驟雨不

終日飄風疾風也驟雨暴雨也言疾不能長暴不能久也驟狀救反孰為此者天地

也誰為此飄風暴雨者乎天地所為天地尚不能久不終於朝暮也而况於人

天地至神合為飄風暴雨尚不能使終朝至暮何况人欲為暴卒乎故從事於道者

也人為事當如道安静不當如飄風驟雨道者同於道道者謂好道人也同於道者所謂與道同

者同於德徳謂好德人也同於徳者所謂與徳同也失者同於失失謂任己失人也同

於失者所謂與失同也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與道同者道亦樂得之也

於德者德亦樂得之與徳同者徳亦樂得之也同於失者失亦

樂失之與失同者失亦樂失之也信不足焉君信不足於下下則應君以不足也有不

信焉此言物𩔖相歸同聲相應雲從龍風從虎水流濕火就燥自然之𩔖也

   苦恩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𧾷攴進也謂貪權慕名進取功榮也則不可久立身行道也跂音企又去聲跨者不行

自以為貴而跨於人衆共蔽之使不得行跨苦化反自見者不明人自見其形容以為好自見所行以

為應道殊不自知其形醜操行之鄙自是者不彰自以為是而非人衆共蔽之使不得彰明自伐

者無功所謂輙自伐取其功美即失有功於人也自矜者不長好自矜大者不可以長久

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贅貪也使此自矜伐之人在治國之道曰然斂餘禄食為

貪行贅專稅反行下孟反物或惡之此人在位動欲傷害故物無有不畏惡也惡烏路反故有

道者不處也言有道之人不居其國也

   象元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謂道無形混沌而成萬物乃在天地之前混胡本反先悉薦反

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寂者無音聲寥者空無形獨立者無匹雙不改者化有常周行

而不殆道通行天地无所不入在陽不焦託隂不腐无不貫穿不危殆殆田頼反可以為天下

道育養萬物精氣如母之養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我不見道形容不知

當何以名之見萬物皆從道所生故字之曰道也強為之名曰大不知其名強曰大者髙而

无上羅而无外无不包容故曰大也強其文反大曰逝其為大非若天常在上非若地常在下乃復逝去无常處

逝曰逺言逺者窮乎無窮布氣天地無所不通也逺曰反言其逺不越絶乃復在人身也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道大者包羅諸天地無所不容也天大者無所不蓋也地

大者無所不載也王大者無所不制也域中有四大四大道天地王也凡有稱有名則非其極也言

道則冇所由有所由然後謂之為道然則是道稱中之大也不若無稱之大也無稱不可得而名曰域也天地王皆在乎无稱

之内也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而王居其一焉八極之内有四大王居其一也居一作處人法

人當法地安靜柔和也種之得五榖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地法天天湛泊不動施而不求報

生長萬物無所收取天法道道清淨不言隂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法自然道性自然無所

   重德第二十六

重為經根人君不重則不尊治身不重則失神草木之華輕故零落根重故長存也輕起政反靜為

躁君人君不靜則失威治身不靜則身危龍靜故能變化虎躁故夭虧也躁早報反是以聖人終

日行不離輜重輜靜也聖人終日行道不離其靜與重也離音利輜側基反重直用反

有榮觀燕處超然榮觀謂宫闇燕處后妃所居也超然逺避而不處也觀古亂反

何萬乗之主柰何者疾時主傷痛之辭萬乗之主謂王乗繩證反而以身輕天

王者至尊而以其身行輕躁乎疾時王奢恣輕淫也輕則失臣王者輕滔則失其臣治身輕淫則失

躁則失君王者行躁疾則失其君位治身躁疾則失其精神也

   巧用第二十七

善行無轍迹善行道者求之於身不下堂不出門故無轍迹行下孟反善言無瑕

善言謂擇言而出則无瑕疵讁過於天下瑕下家反讁直華反善計不用籌䇿

道計事者則守一不移所計不多則不用籌䇿而可知也籌直由反善閉無關揵而不可

善以道閉情欲守精神者不如門户有關揵可得開揵其偃反善結無繩約而不

可解善以道結事者乃可結其心不如繩索可得解也是以聖人常善救人

聖人所以常教人忠孝者欲以救人在命故無棄人使貴賤各得其所也常善救物

聖人所以教民順四時以救萬物之殘傷故無棄物聖人不賤石而貴玉視之如一是謂襲

聖人善救人物謂襲明大道也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人之行善者聖人即以為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資用也人行不善聖人猶教導使爲善得以給用也不貴

其師獨無輔也不愛其資無所使也雖智大迷雖自以為智言此人乃大

是謂要妙能通此意是謂知微妙要道也

   反朴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雖知自尊顯當復守之以卑

㣲去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則天下歸之如水流入深谿也谿苦奚反為天下谿常德不

人能謙下如深谿則德常在不復離於巳離力智反復歸於孾兒常復歸志於孾兒惷然而

無所知也知其白守其黒爲天下式白以喻昭昭黒以喻黙黙人雖自知昭昭明白

當復守之以黙黙如闇昧無所見如是則可為天下法式則得常在爲天下式常德不忒

人能爲天下法則德常在於巳不復差忒忒吐得反復歸於無極徳不差忒則長生久壽歸身於無窮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榮以喻尊貴辱以喻汚濁知巳之有榮貴當守之以

汚濁如是則天下歸之如水流入深谷也爲天下谷常徳乃足足止也人能為天下谷徳乃止

復歸於朴復當歸身於質朴不復為文飾朴普角反朴散則為器萬物之朴散則

為器用也若道散則為神明流為日月分爲五行也聖人用之則為官長聖人升用則為百官之元

長也長丁丈反故大制不割聖人用之則以大道制御天下无所傷割治身則以天道制情欲不害精神也

   無為第二十九

將欲取天下欲為天下主也而為之欲以有為治民吾見其不

得巳我見其不得天道人心巳明矣天道惡煩濁人心惡多欲天下神器不可為

器物也人乃天下之神物也神物好安靜不可以有為治為者敗之以有為治之則敗其質性

執者失之強執教之人則失其倩實生於詐偽也故物或行或隨

行下必隨之也或呴或吹呴温也吹寒也有所温必有所寒也呴音虛或強或羸

有所強大必有所羸弱也羸力為反或載或隳載安也隳危也有所安必有所危明人君不可以有爲治

國與治身也隳許規反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㤗甚謂貪淫聲色奢謂

服飾飲食泰謂宫室臺榭去此三者處中和行無為則天下自化去羌吕反下同

   儉武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謂人主能以道自輔佐也不以兵强天下以道自佐之主

不以兵革順天任德敵人自服其事好還其舉事好還自責不怨於人也好呼報反還音旋

之所處荆棘生焉農事廢田不修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天應之以惡氣即害五榖五榖盡傷人也善者果而已善兵者當果敢而巳不休不敢以

取强不以果敢取强大之名也果而勿矜當果敢謙卑勿自矜大也果而勿伐

當果敢推讓乃自伐取其美也果而勿驕驕欺也果敢勿以驕欺人果而不得巳

當果敢至誠不當迫不得巳也果而勿强果敢勿以為强兵堅甲以侵凌人也物壯則老

草木壯極則枯落人壯極則衰老也言强者不可以壯是謂不道枯老者坐不行道也不道

早巳不行道者早死

   偃武第三十一

夫佳兵不祥之器祥善也兵者驚精神濁和氣不善人之器也不當修飾之物或

惡之兵動則有所害故萬物無有不惡之惡烏路反故有道者不處有道之人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貴柔弱也用兵則貴右貴剛強也此言兵道

與君子道反所貴者異也兵者不祥之器兵革者不善之器也非君子之器

非君子所貴重器也不得巳而用之謂遭衰逆亂禍欲加萬民乃用之以自守恬惔為

不貪土地利人財寳惔一本作然勝而不美雖得勝而不以為利己也而美之者

是樂殺人美得勝者是為喜樂殺人者也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

得志於天下矣為人君而樂殺人此不可使得志於天下為人主必專制人命妄行刑誅

事尚左左生位也凶事尚右隂道殺人偏將軍居左偏將軍卑而居

陽者以其不專殺也上將軍居右上將軍尊而居右者言其主殺也言以䘮禮

處之上將軍於右䘮禮尚右死人貴隂也殺人之衆以悲哀泣之

德薄不能以道化人而害无辜之民戰勝以䘮禮處之古者戰勝將軍居䘮主禮之位素服

而哭之明君子貴德而賤兵不得巳誅不祥心不樂之比於䘮也知後丗用兵不巳故悲痛之

   聖德第三十二

道常無名道能隂能陽能施能張能存能亡故無常名也朴雖小天下不敢

道朴雖小微妙無形天下不敢有臣使道者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

侯王若能守道无為萬物將自賔服從於德也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侯王動作

能與天相應合天即下甘露善瑞也民莫之令而自均天降善瑞則萬物莫有教令之者皆

自均調若一也始制有名始道也有名萬物也道無名能制於有名無形能制於有形也名亦

旣有既盡也有名之物盡有情欲叛道離德故身毀辱也天亦將知之人能去道行德天亦

將自知之知之所以不殆天知之則神靈祐助不復危殆譬道之在天下

猶川谷之與江海言言道之在天下與人相應和如川谷與江海相流通也

   辯德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能知人好惡是為智自知者明人能自知賢不肖是為反聽無聲内視無形故

勝人者有力能勝人者不過以威力也自勝者強人能自勝巳情欲則天下

無有能與己尹者故為強知足者富人能知足之為足則長保福禄故為富也強行者有

人能強力行善則為有意於道道亦有意於人不失其所者久人能自節養不失其所受

天之精氣則可以久死而不亡者壽目不妄視耳不妄聽口不妄言則无怨惡於天下故長壽

   任成第三十四

大道汜兮言道汜汜若浮若沉若有若無視之不見說之難殊汜音泛其可左右

左右无所不宜萬物恃之而生恃待也萬物皆恃道而生而不辭道不辭謝

而逆止也功成不名有有道不名其有功也愛養萬物而不為主

道雖愛養萬物不如人主有所放取常無欲可名於小道匿德藏名恒然無為似若微小也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萬物皆歸道受氣道非如人主有所禁止也可名

為大萬物横來横去使各自在故不若於大也是以聖人終不為大聖人法道

匿德藏名不為滿大故能成其大聖人以身師導不言而化萬事修治故能成其大

   仁德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執守也象道也聖人守大道則天下萬民移心歸往之也治身則天降神明往來於

往而不害安平太萬物歸往而不傷害則國安家寧而致太平矣治身不害神明則身

安而大壽也樂與餌過客止餌美也過客一也人能樂美於道則一留止也一者去盈

而處虚忽忽如過客樂音岳餌而志反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道出入於口淡淡非

如五味有酸鹹苦甘辛也出尺𩔖反淡徒暫反視之不足見足德也道無形非若五色有青黄赤白黒

可得見也聽之不足聞道非若五音有宫商角徵羽可得聽聞也用之不可旣

用道治國則國安民昌治身則壽命延長無有旣盡時也

   微明第三十六

將欲噏之必固張之先開張之者欲極其奢淫噏許及反將使弱之

必固強之先強大之者欲使遇禍患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先興之者欲使

其驕危也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先與之者欲極其貪心也是謂微明

此四事其道微其效明也柔弱勝剛強柔弱者久長剛強者先亡也魚不可脫

於淵魚脫於淵爲去剛得柔不可復制也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權道也治國權者不可以示執事之臣也治身道者不可以示非其人也

   為政第三十七

道常無為道以無為為常也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

物將自化言侯王若能守道萬物將自化效於己也化而欲作吾將鎭之

以無名之朴吾身也無名之朴道也萬物以化效於己也復欲作巧偽者侯王當身鎮撫以道德

名之朴亦將不欲不欲以靜言侯王鎮撫以道德民亦將不欲改當以清靜

導化之也天下將自定能如是者天下將自正定也



河上公老子道經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