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柏軒先生文集/附錄年譜序

卷四十九 老柏軒先生年譜序
作者:柳遠重
1936年
附錄卷一

三代寖降。君師之枋。移於孔子。自是以來。道由學明。而天衷賴而存焉。人極賴而立焉。以之施敎萬世而無弊。是知道本無二揆。而惟興廢繫於人。如或學不精而知不的。無由以闡幽明微。著嫌辨似而得其眞。此所以秦漢以後歷二千年來。絶而復承。承而復絶。而道不得以恒一者也。至于我東。適丁一治之數而羣贒輩作。斯道之興。無愧於比隆三代。而逮及季世。學科迭興。或師異而指殊。不免於仁智異見。德藝殊科而議論紛起。往往異同相猜。名實相攘。至於倡焉而莫之和也。微焉而莫之振也。加以夷敎侵凌。綱常之禍。道術之厄。未有甚於此時。嗚呼。此豈上天命物之意耶。我先師老柏軒先生崛起嶺外。親承蘆門傳旨。而精思力行。得之經禮者淵深。參之箋註者浩博。審於微細而充之以廣大。明於分數而會之以理一。戒毫釐於心術隱微之地。分錙銖於義理精深之蘊。謹理欲主賊之分。嚴華夷人獸之判。反覆沉潛。詳密精熟。而眞誠之篤。老益彌勵。深有契乎聖門心學之旨而毅然爲主理之師宗。於是以興起斯文爲己任。而設科授徒。誨誘不倦。雖有異師殊趣者。亦莫不感發於鼓煽之力。而江右之儒風。大振乎世矣。若言其學之所以得其正而道之所以致其精。則雖本於先生刻苦積累之工夫。而天理之晦而復明。人文之替而復興。亦未嘗非天之所使也歟。遺書盛行。不惟徵之古而不忒。其將俟後知而可無惑矣。門人鄭琦采錄其平日言行。輯爲年譜二卷。屢經諸子之手而成本。先生嗣子鉉春將謀付剞劂。責遠重以識其卷端。嗚呼。遠重自山頹以後。志日退而業日荒。舊聞多失而新知未開。雖欲有言。烏得以摹寫其髣髴哉。矧乎平日之微言大義。小子尤何敢贅一辭。乙亥季冬。門人晉山柳遠重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