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卷第 01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卷上

無著菩薩造頌 世親菩薩釋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此經文句義次第,  世無明慧不能解,  稽首於此教我等,  無邊功德所生身,  具如斯德應禮敬,  彼之足跡頂戴持,  覺轅難駕彼能乘,  要心普利諸含識。

經云「能以最勝利益」者,此據成熟菩薩。「能以最勝付囑」者,此據未成熟菩薩。云何於諸菩薩最勝利益?復何者是最勝付囑?為答此問,頌曰:

 勝利益應知,  於身并屬者,  得未得不退,  謂最勝付囑。

謂於菩薩身中為其利益,亦能令彼菩薩益其所有相屬伴類,名最勝利益。於彼身中令其佛法成熟攝聚故,即是利益彼身,亦令化餘有情所有堪能皆成就故,是於屬者能為利益。如是應知,於得未得所有功德,能為彼作不退之因。由於善友而親委寄,是名以勝付囑而相付囑。此中得而不退者,欲令不捨大乘;未得不退者,令於大乘更趣殊勝。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為答此問,頌曰:

 於心廣最勝,  至極無顛倒,  利益意樂處,  此乘功德滿。

此明何義?若菩薩作此四種利益意樂,始是發心住於大乘具此意樂,方可名為功德圓滿。云何為四利益意樂?一、廣大;二、最勝;三、至極;四、無顛倒。經云「諸有發趣菩薩乘者,當生如是心,廣說乃至如是一切」,此明廣大利益意樂。「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者,此明最勝利益意樂。「雖度如是無量眾生乃至不名菩薩」,此明至極利益意樂。此何意耶?欲明所有一切眾生悉皆攝同菩薩,己身由斯但是寂滅,己身無別有情也。若作別有眾生不為己想者,此即不名菩薩。若攝為己體,即是至極不捨,是故名為至極意樂。「若菩薩有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者,則不名菩薩」,此明無顛倒利益意樂。此即由依有身見故我等想生,為令正斷是不顛倒,次下當顯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如是修行。經云「菩薩不住於事應行布施」如是廣說。此中何意?以一施聲而總收盡六到彼岸耶?答曰:

 六度皆名施,  由財無畏法,  此中一二三,  名修行不住。

為明此六咸有施相,此之施性由財無畏法,財施由一謂是初施無畏;由二謂是戒忍,於無怨讎(戒也)及怨讎處(忍也)不為怖懼故;法施由三,謂是勤等,由其亡倦(勤也)、了彼情已(定也)、宣如實法(慧也)。此是大菩薩修行之處,即是以一施聲收盡六度。經云「菩薩不住於事,應行布施」如是等者,此中何謂不住性耶?頌曰:

 為自身報恩,  果報皆不著。

言「不住於事」者,此顯不著自身、不住隨處。「應行布施」者,此顯不著報恩於利養恭敬等。求恩望益之處事有多途,故云不應隨處生著而行布施。「不住於色」等者,謂不著果報。問:何須如是行不住施耶?頌曰:

 為離於不起,  及離為餘行。

由顧自身不行其施,為欲離其不起心故,莫著自身速應行施。由望恩心及悕果故,遂捨正覺菩提果性,為於餘事而行惠施,是故當捨求餘行施。次下當說攝伏心。其事云何?

 攝伏在三輪,  於相心除遣,  後後諸疑惑,  隨生皆悉除。

經云「菩薩如是應行布施乃至相想亦不應著」,此顯所捨之物及所施眾生并能施者,於此三處除著想心。次明布施利益。或有難云:既於施等離其相狀,如何當獲福德利益?為答此故,說生福甚多。問:何故宣說於修行後不彰福利,於攝伏下方始言之?答:為顯若人不著相想,方能行彼不著施也。從此已後所有經文,皆為除遣後後疑惑。於此便有如是疑生。問:若不著於法而行施者,如何為求正覺勝果行惠施耶?為答此疑,經云「於汝意云何?可以勝相觀如來不」,如是廣說。頌曰:

 若將為集造,  妙相非勝相,  三相遷異故,  無此謂如來。

若謂如來是由施等因緣所造,於有為相中得最勝性者,便見如來有其勝相。若望如來真如之性,即無此勝相,是故不應以勝妙相觀於如來,由彼法身是非集造之所顯故。次云「何以故?如來說彼勝相三相遷異故,由此勝相即非勝相」,此中意說三相之體是遷流故。「妙生!所有勝相皆是虛妄,是故應以勝相非相觀於如來」,此意欲明從因生法是虛假故無。此謂如來由彼全無三種相故,由離此相即以無相為相。「若於是處無生住滅變異之性可了知」者,此顯如來不是有為造作之性因緣所成。如是明解如來性已,雖為佛果而行布施非著法施,即是除去疑情。次下妙生重生疑念:若由如是行無住施者,即因極甚深;復說如來是無為性,即是果極甚深。如何末代得有信者,令彼果報不虛棄耶?為斷此疑,頌曰:

 因與果甚深,  於彼惡時說,  此非無利益,  由三菩薩殊。

縱於末代而有菩薩具戒、具德、具慧,由此說法果利不虛。頌曰:

 由於先佛所,  奉持於戒學,  并植善根故,  名具戒具德。

經云「然彼菩薩非於一佛而行恭事,非於一佛植諸善根」,此顯於先佛所為持戒故,而行恭敬承事及為種諸善根,如其次第即是具戒、具德。次明具慧人,頌曰:

 能斷於我想,  及以法想故,  此名為具慧,  二四殊成八。

此明我想有四、法想亦四,故成八想。頌曰:

 別體相續起,  至壽盡而住,  更求於餘趣,  我想有四種。

我想四者,謂是我想、有情想、壽者想、更求趣想,四種不同。此於別別五蘊有情自生斷割,為我想故,見相續起作有情想(薩埵是相續義),乃至壽存作壽者想,命根既謝轉求後有作更求趣想。法想四者,頌曰:

 皆無故非有,  有故不可說,  是言說因故,  法想有四種。

法想四者:一、法想;二、無法想;三、想;四、無想。此謂能取所取諸法皆無故,法想不生,即無法想。彼之非有法無自性,空性有故非無法想。即彼非有有非有性,非言所詮故非是想,是言說因故非是無想。由想力故,雖非言顯,而以言說故有八義不同。由我及法八想斷故,名具慧人。何意此義但於具慧而說,非具戒、具德者何?答:為顯實想有差異故。何者是?頌曰:

 由彼信解力,  信故生實想,  不如言取故,  取為正說故。

由此義故,說彼之後而云「是人乃能聞此經典生一信心」,由具慧者不如言而取,及由隨順勝義智故,取為正說故,名為實想。為斯理故,說彼之後便云「不應取為法、不應取為非法,不應如言所說將以為法,亦復不即執為非法」,由此是能隨順勝義智,取為正說故。即是經云「聞說是經生實信不」。經云「妙生!如來悉已知見是人」等者,為顯何義?頌曰:

 佛了果非比,  由願智故知。

彼具戒等人所有果報,佛非比知,然由願智現量而了。若不言見,或謂比知;若不言知,恐是肉眼等見,是故知見並言。何故世尊作如是語?頌曰:

 為求利敬者,  遮其自說故。

彼具戒等,為求利養恭敬,自說己德,便生念曰:「如來既遙鑒我,為此無宜自說。」

經云「妙生!彼諸有情當生當攝無量福聚」者,此目何義?謂是令其福聚當生,又是彼福當能相續熏習不斷。言「有我執」等者,意說有隨眠性,非有現行執。

經云「是故如來密意宣說筏喻法門。諸有智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此中有何密意?頌曰:

 證不住於法,  為是隨順故,  猶如捨其筏,  是密意應知。

謂於經等法非增上證所住處故,即得證已應捨彼法,如到彼岸捨棄其筏;於增上證是隨順故,應須收取,如未達岸必憑其筏。是名密意。一筏之上有其取捨,故名為密。若是自餘非順證法,理須捨故。次後更為除疑。何者是?上文云「不應以勝相觀於如來,彼從無為所顯性故」,若如是者,復如何說釋迦牟尼如來證於無上正等菩提,乃能宣揚所有法教?由斯道理,彼非正覺,亦不說法。答此疑故,頌曰:

 化體非真佛,  亦非說法者。

由有三佛:一、法身佛;二、受用身佛;三、化身佛。言釋迦牟尼佛者,即是化身,此乃元非證覺,亦不說法度生。文云「何以故?佛所說法」等者,為遮總撥一切說法之事故,云「化體非真佛,亦非說法者」。然非總無,頌曰:

 說法非二取,  所說離言詮。

如是二種,謂法性、非法性,非耳能聽、非言能說。是故應知,非法、非非法此據真如道理而說。彼非是法,謂是法無為其性故。復非非法,由彼無自性體是有故。何故但言所說之法,不言能證之人?答:但言所說,能證義顯,由非不覺得有所說。

經云「以諸聖者皆從無為之所顯故」者,為明說此法因,由諸聖人並從真如清淨之法所顯現故,名無為所顯,是故彼還說無為法。凡所有事言不能宣者,此即豈能取也?彼之自性非是言說所行處故,明此即是非言說性。何故此中無有簡別,總說聖者不唯言佛?答:為明聖人皆從真如清淨所顯。由有全淨、一分淨故,隨其所應,故無有過。又說福差殊,欲何所顯?答:法雖實是不可取性及不可說,然而有益。頌曰:

 自受為他說,  非無益集福。

何故經云「世尊!此福聚者則非是聚,是故如來說為福聚福聚」?頌曰:

 福不持菩提,  彼二能持故。

言福於菩提不能持負故,二於菩提是能持故,頌意如是。何謂為二?謂自受、為他說。經云「既自受已,於他演說」。未了此言將述何義?由其聚聲(梵云塞建陀,有其多義,或是聚義,或是肩義,或是分段義。若依此方譯之為聚,但得積聚義,遂無餘義。此中且據二種,此為昔人不解梵音,又譯之為趣,深成遼落。又復須知,此聚義、肩義、解時極難也)有二種義:一是聚積義;二是肩荷義。猶如在肩能持於擔,為此名肩為聚。由斯理故,彼福積聚說為福聚。由其不能持荷菩提,說為非聚,即非肩義是積聚義。此二是菩提因,福乃甚多。問:何故此二能持菩提?為顯斯義,故,經云「何以故?妙生!由諸如來無上菩提從此經出」等。何故菩提言出、諸佛言生?頌曰:

 得自性因故,  此餘者是生。

言菩提者即是法身,此是無為性故,名為自性。是故此二是得彼之因,非是生因。若望此,餘受用化身是生因故。由此親能持菩提故,生福甚多。為顯此義,經云「何以故」等。何故此是能成立因?頌曰:

 唯是佛法故,  能成最勝福。

言「如來說為非佛法」者,此顯所覺之法唯佛能證,由不共性是故最勝,此是最勝福因性故招福極多,意明此是能成勝福之親因。上經云「聖人皆是非集造之所顯示,為此諸聖於彼證法不可取不可說」者,諸預流等聖人並悉取其自果,如何此成非所取性?於其所取而宣說者非不可說性。為遣疑故生起後文,即彰非所取所證理善成就。頌曰:

 不取自果故,  非可取可說。

由是無為所顯性故,彼於六境無有少法可得,既無可預名為預流。乃至阿羅漢亦無有法,理皆同此。無為之法體無可取,為此聖人於自果不取不說。若聖人作如是念:我得果者,即是有其我等執者。意說有隨眠惑,非是現行,由非彼證現觀之時有我等執而云我得。何意妙生自說得阿羅漢?為令一分有情知已親證故。又復自說得無諍住者,為顯身與勝德相應,為欲令他生勝敬信故。為何意趣而云妙生都無所住,而說我得無諍住得無諍住?頌曰:

 解脫二障故,  說妙生無諍。

障有二種:一是煩惱障;二是定障。於斯脫故,不住二障,為此再言。此言二無諍性,即是諍之非有。次復起疑言:世尊昔於然燈佛所有法可取,彼亦為他說其法要。以此而言,如何得成無取、無說?為答斯難,故云「實無有法是如來所取」。此有何意?頌曰:

 在然燈佛所,  言不取證法。

此言世尊在然燈佛所,亦不以言取其證法。頌曰:

 由斯證法成,  非所取所說。

若言諸聖皆是無為所顯,彼法不是所取亦非所說者,如何諸菩薩取嚴勝佛國土耶?又受用身如何自己取為法王、世間於彼將為法王?為遣疑故,方生下文。此中意者,頌曰:

 智流唯識性,  國土非所執。

由彼實無佛土嚴勝是可取事,除從諸佛淨智所流唯識所現,此即不能有所執取。若言實有形質是可取性,我當成就國土嚴勝者,斯誠妄語,如來說彼不是嚴勝,由此說為國土嚴勝。此有何意?頌曰:

 無形故勝故,  非嚴許嚴性。

言「莊嚴」者,此有二義:一是形相;二是勝相。此最勝者,是第一義,此由無形質故。佛土莊嚴非是莊嚴,以彼不是真莊嚴故,是故說此以為最勝,勝法集此故名最勝。若執有佛土形勝莊嚴,云我當成就彼,即便於色等境界有住著心。為遮此見,故有不住文生。所云受用身佛如何自己取為法王、他亦爾者,為答此難故,將受用身同妙高山。此文欲顯何義?頌曰:

 譬如妙高山,  於受用無取。

如妙高山王,獲得勝大尊主性故,名為妙高,而不自取為山王性,以山無分別性故。受用身佛亦復如是,具法王性,由獲勝大尊主性故,名為勝大,而不自取其法王性、我是法王,以無分別故。如何得是無分別耶?為顯斯義,文云「如來說為非身」,由彼非有說名有身。此有何意?頌曰:

 非有漏性故,  亦非是因造。

然受用身非有漏性故,由此非有說為有身,皎然純淨自體有故。亦非是因造,由此有身非是仗他因緣生故。何故於先顯福德性已說其喻,今何更說?頌曰:

 為顯多差別,  及以成殊勝,  前後福不同,  更陳其喻說。

前明三千世界,喻顯福多;今說無數三千,彰其更廣。何故於前不言斯喻?為受化者所樂不同,先少後多,意在於此。前福差別不明成立之因,為於菩提無有荷持之用;今欲顯其能立因相,更將別喻隨事而言。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