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蕉廊脞錄
◀上一卷 卷四 下一卷▶

方孝孺後人 编辑

方正學先生被難時,有魏典史澤者,匿先生幼子於笥中以出,適外家陸氏。時籍禁方甚,不可留,乃變姓名居江陰,缺方字之末筆而為六。幼子名朗,避難時才四歲。至本朝嘉慶間,十四傳矣。六承如字賡九,為李申耆先生箸錄弟子。《明史》惟云先生二子皆自經,不雲更有幼子。六氏譜云:「朗尚有兄曰德宗,避鬆江,更姓俞。」申耆先生為賡九題正學《讀書箴》,詳識顛末,必有依據。今浙江候補知縣六某,亦其裔也,有小印曰「正學後人」。

姚湘 编辑

姚湘字夢峽,餘杭人,明季諸生。明亡,不肯剃髮,隨金堡飄泊楚、粵。堡以事繫獄,出獄後為僧,夢峽不知所終。《船山年譜》云:「湘,附《永曆實錄》金堡傳。」船山有《答姚夢峽秀才見柬之作兼呈道隱黃門》,此詩編入順治七年庚寅,明桂王永曆五年也。

毛大瀛 编辑

先曾王父《小羅浮山館詩》有《哭毛海客七言長歌》一章,蓋知簡州殉土寇之難者。海客名大瀛,寶山諸生,善屬文,工詩,試輒不利,五十外以薦舉得宮。教匪起湖北,蹂躪河南、陝西、四川,大府奏毛隨營,以功擢知縣,尋知簡州。土賊復發,城守逾時,援不至,城陷,罵賊不屈死。著有《戲鷗居叢話》。洪北江嘗記其客山東巡撫國泰幕事,則海客固振奇人也。其孫嶽生,有文名。

張中寅 编辑

張古虔司馬中寅,大興人,道光十五年舉人。咸豐初,以同知候補蜀中。善書,學顏魯公筆意。先大父嘗乞司馬書楹帖,餘頗珍異之。近得司馬之子林所為行述,及《順天府誌·先賢傳》,知司馬官鬆潘直隸廳同知,咸豐庚申番夷叛,城破死之,事聞,贈道銜,給世職,於陣亡地方暨原籍建專祠,入國史忠義傳。書學平原,忠亦似之,昔人言心畫可以見人之性情氣節,諒哉!

朱光縉 编辑

朱光縉字侶喬,浙江錢塘人,以府同知需次蘇州。咸豐十年春,蘇垣告警,前署布政使蔡映鬥督兵防堵平望,光縉為之副。及賊至,或勸之走,光縉曰: 「此固不足以守,然大吏勉吾死守,義不可不死。且城已破,吾母度必死。母死不能救,又不忠於所事,是重吾罪也。」乃率勇丁逆戰一晝夜,死者相枕藉,遂揮佩刀刺賊目,因被害。母吳氏、妻戴氏、妾楊氏等,城陷日皆投池死。

倪霖 编辑

成都浙江會館中,祀浙人宦蜀有政跡者,而以死勤事別立一龕,中有倪公霖死金川之難,吾邑人知之者罕,謹錄之。倪霖字雨蒼,仁和人,偉姿容,好騎射,性落拓不羈。納貲為縣丞,分發四川,署巴縣丞、木洞巡檢,補西昌丞,權簡州州判。金川軍興,檄調軍中,為登春營巡捕官。霖探知降番欺飾狀,請移師就大營以壯聲威,毋為敵誘。木果木之變,又請由美臥溝間道出攻賊眾。謂其卑官好紛呶狂誕,幾至窘辱,霖憤歎不已。迨登春營出戰,霖荷戈從戰死事。具《西昌縣志》。

曹燮坤 编辑

仁和曹燮坤,官廣西全州知州。咸豐二年夏,洪秀全大股北竄犯全州,燮坤誓死守半月。賊盡銳來攻,援絕城陷。死之。見沈映鈐《退庵隨筆》。

沈耀章 编辑

沈耀章字鳳台,錢塘監生,咸豐十年署雲南永川知縣。賊攻永川,縣無兵,耀章齕指血書「速救永川」四字,遣人疾馳詣四川重慶鎮總兵某乞援。兵久不至,城陷遇害。沈壽榕《玉笙樓集》有《吊沈君詩》。

華學本 编辑

華學本字惺子,仁和諸生。與餘杭令某善,招入幕中。軍事起,餘杭當賊衝,縣城防守頗倚之。咸豐辛酉,杭州再陷,學本方里居,挈其妾楊投井。賊猝至,妾先入井死,學本被戕。

王台異聞 编辑

陸文烈公官湖南按察使,與餘善,喜劇談。嘗言其官撫寧縣學教諭時,江蘭生太守槐序方知撫寧縣事,議修城,招學官紳士集議。是夕,公夢一人來謁,名剌書「王台」二字。既入見,曰:「今日議修城之江大令,即吾後身也。吾於明季官此,李自成寇邊,撫寧城圮不可守,乃具牛酒犒師去。自成一片石敗退,復過此,則吾城守已完,力卻之,即甲申歲事也。今江令來踵修,吾意良慰。」因書一長聯畀公,末有「補前身未了因緣」語,且曰:「吾修城有碑記事,在南門甕城中。又有生祠,在城隍廟側。」翌日,公以語江,江色變,良久乃能言。公歸,檢縣志,明末縣令有王台。訪南門,碑故在。訪祠,已傾圮,而故址猶存。因為葺祠宇,書楹朕云:「補前身未了因緣,是幻是真,吾不信也;考我公當年政跡,以享以祀,禮亦宜之。」次日,又夢其人復至,曰:「子疑我晚節之不終乎?我以不從剃髮之令,削跡歸山陰原籍,終身不復出。」公醒而識之,謂王固抗節完貞者,故曆久而神靈不昧如此也。

壽富殉節前之書詩 编辑

庚子京師之變,宗室伯茀太史壽富殉節,臨死作三絕句,為書以寄華瑞安太史學瀾。明年,瑞安典試貴州,瀕行,以此函歸其家人,閩卓觀察孝復以付石印傳於世。書云:「大事已去,侍國破家亡,萬無生理,老前輩如能奔赴行在,敢祈力為表明。侍於此地此時,雖講西學,並不降敵。家人有不願死者,尚祈量力照拂;如死,亦聽之。外有先人奏疏年譜,及平生著作,並以奉瀆,亦祈量力保全之,敢百拜以請。匆匆不及走別,具為至憾。」詩云:「袞袞諸公膽氣粗,竟將血氣喪鴻圖,請看國破家亡後,到底書生是丈夫。曾蒙殊寵對承明,報國無能愧此生,惟有孤魂凝不散,九原夜夜祝中興。薰蕕相雜東林黨,黨禍牽連竟陸沉,今日海枯看白石,二年重謗不傷心。」

辛亥三秀才行 编辑

番禺汪兆鏞,己丑舉人,東塾弟子也。頃寄示所作《辛亥三秀才行》,曰:

辛亥之變,湘潭何性存秀才承鑫,方客粵東某提督所,亂作,遂自經。香山李郇雨秀才澤霖,居邑城南,為童子師,聞變,閉門絕粒,五日死。江陰趙煥文秀才彝鼎,遘難,痛憤不食,三日未殊,手書絕命辭,大旨以朝廷養士三百年,豈容謬倡排滿之說。書畢,至三賢廟自經死之。皆一介諸生耳,大節凜凜如此,為賦《辛亥三秀才行》。

油遊,幕老記室,白屋村夫子,藐然青青一衿耳,臨難誰能責以死,偉哉乃有三義士!何生橐筆細柳營,妖氛忽犯循州城,城亡義不圖苟生,碧磷夜照豐湖清。同時李、趙二文學,徒聞賊民之興大詫愕,蔑棄禮教曷為國,志士豈忘在溝壑,畢命辭成萬夫卻,絕粒投繯神自若,得此泮池芹藻不寂寞。嗚呼!興亡自古何代無,痛絕旬息海水枯。長白山隸漢版圖,東塾著說徵班書,妄辨種族欺瞽愚,大盜移國罪當誅。茫茫天意何為乎?九域從此流毒痡。三子一瞑翔霄衢,蟬蛻不受滓濁汙,愧死印累綬若卿大夫,聖清三百年養士之澤報區區。

劉毓昆父子 编辑

同治乙丑、丙寅間,餘隨侍太原,治舉業,從永清劉西樓先生仲篪講授。先生癸亥進士,即用知縣,發山西。方嚴耿介,不諧於俗。先大父重其學行,命師事之。先生於論文外,尤以窮理盡性相敦勉。越二年,先生權某縣事,餘亦侍先大父南歸。先生卒以清貧歿於太原。迨餘官京師,得見先生後人,恂謹有家法。後閱光緒《順天府誌·先賢傳》,乃知先生父諱毓昆,字貢林,號壽山,諸生。天性孝友。母嘗得驚悸症,惡聞聲,昆每省視,必解屨戶外,徐步榻前。有女弟適張氏,婿為父兄所淩虐,乃析居,貢林為購田宅,與己居無異,嘗曰:「吾終鮮兄弟,何必異視吾妹!」嘗於中夜起,涕泗不止,人問之,則曰:「吾夢二親,承歡如平時,醒則杳矣。」時年已六十,其孺慕如此。道光十二年大旱,請於知縣萬侯勸捐賑恤,並首倡捐資,全活甚眾。子伯塤,道光乙巳進士。仲篪,亦以孝聞,有父風。按:府誌據《永清縣志》采錄。度修縣志時在癸亥前,故未載先生科目也。

夏同善 编辑

夏子鬆侍郎事繼母孝,其女兄弟之同母異母者凡九人,友愛之如一。其已嫁而家貧乏者,皆招使同居,並其姊妹之夫與其戚屬皆與焉。家屢空,而食指恒數十人。戚友有就謀者,無少卻,急人之急,或輾轉稱貸以周之。官屢遷而清貧如寒士,往往日止一飯。丁卯,簡江蘇學政,未行,丁繼母憂,奉喪歸;又其女兄、子歸及二殤女、一老仆之棺,由潞河南下,而戚友及鄉人之柩托附其艘同歸者凡六家。會賊擾東昌,河路梗,乃改道天津附番舶而南。船價巨,前托之者所出貲皆不足。或勸以婉告其人,使自歸其柩。侍郎不可,各為之益價而同歸焉。侍郎立朝大節,具見復堂所撰碑銘。此盛德事,當別書之,為鄉里後生勸。

侍郎封翁教子嚴,居恒稍不當,必訶斥。侍郎少有羸疾,官京師時疾幾殆,夢封翁詔之曰:「爾福薄,食天家祿幾許應即死,勿貪戀也。」既而疾稍瘳。又數年,計所入俸,與夢中封翁所告,已越其數,竟無恙。後復夢如前,且盛責之曰:「勿貪戀,若官至一二品即死矣!」官宮詹,以史館保案,掌院將以加閣學銜請於朝,力辭乃免。其後擢侍郎,直毓慶宮,以勞悴薨於江蘇學政任所,夢中言果驗。

孫步蟾 编辑

富陽龍門村孫步蟾,家貧服田,奉母不少懈。年十七,父卒,號慟絕而復蘇者三。鄰裏喻以母在,何遽死,乃力營殯葬,奉母如初。後數歲,母疾劇,醫藥無效,步蟾奉香北面拜禱於神,圭刂臂肉和藥以進。其夕,母夢白衣老人予藥丸一食之,覺而藥香猶在口頰,病尋愈。又七年,母卒,廬墓三載,哀慕之思至老猶然。同治十年卒,年六十二。

謝維藩 编辑

巴陵謝麟伯前輩事親孝母。太夫人持家儉,麟伯每出得新物美饌,必市歸以獻,太夫人輒不悅。後得甘旨,付其所昵之友,使轉奉於太夫人,為若其友所餉者然。母怒,必跪母前妮妮作小兒態,且持母兩手批己頰,母笑乃已。太夫人待婢媼至仁厚,曰:「彼猶是人也,吾有何德,而使若輩執卑下之役於我?」麟伯,乙卯舉於鄉。公車北上,過保定,逆旅有客哭甚哀。問之,則黔人訪其戚不遇,餓且死。謝憫之,解橐贈以金,又謀諸同行者集貲助焉。麟伯自記前生為衡山某寺僧,嘗道經其地,入寺信宿乃去。寺僧贈以念珠,朝夕不去手,雖倉卒酬酢未嘗輟也。

翁運標兄弟 编辑

餘姚翁瀛,字大環,康熙壬申遊廣西,道湖湘,喜為詩,舟中日以作詩為事,遇山水佳處,輒登覽徘徊不欲去。時或上船頂吟嘯,終夕露立。舟子知其癖也,亦不為禁。一日舟次新塘,得句云:「霜濃古寺鍾聞處,一點空明透佛燈。」明日手書,钅巢之篋。是夕竟失所在。其家聞信,孀妻稚子痛哭招魂,同行者亦莫知其何由也。至雍正癸卯,子運標成進士,痛不得父遺骸,偕兄運槐操小舟溯洄衡、永間,風號雨泣,行路哀之,爭相傳說。丁未八月,遇一老人鄭海寰者,述其弟海生於康熙三十一年十月七日從敗葦中得一屍身,佩小鑰,遂同擇地瘞於白沙洲,收鑰封識,以待其家人。運標兄弟噭然而哭,遣善走者馳至家,出鑰證之而合。乃廬其父墓旁三月,啟壙扶彗歸,仍留形蛻處加以封樹。乾隆初,運標官武陵知縣,命兄子會典營祠墓前,額曰「永思」,顏其庭曰「啟鑰」,買田以畀守者。丁卯,運標擢道州知州,過展祠墓,依戀數日乃去。至祁陽,延見父老,繾綣如故舊。祁陽人莫不稱為翁孝子雲。嘉慶間,族孫元圻為湖南布政使,復修祠宇雲。《湖南通志》載其事,而前祁陽知縣覺羅卓爾布撰《啟鑰庭記》,宗滌樓《永州志稿·寓賢傳》載其事尤詳。

許承基 编辑

錢塘許默齋先生承基,仍世孝友。父序賓,遭親喪,廬墓終身。默齋弟仲昭,侍母疾刲股和藥,創甚而殤,年才十餘歲也。默齋思弟不已,乃繪為《連枝圖》,作並肩坐石上喁喁對語狀,同時名流題詩者數百家。

桑東愚 编辑

桑弢甫先生之弟字東愚,隱居東郭,足跡不出國門,指爪長尺餘,人呼為長甲處士。東愚有《采藥畫卷》,陳句山先生為題七律一章。弢甫先生之父以孝名世,所傳《抱鐺圖》者也。

治麟 编辑

翁同龢等奏為已故儒臣孝行可風籲請列入國史孝友傳以彰至行折:

竊惟朝廷製治,以孝為先,人臣致身,資於事父,此天地之大經,古今之通義也。伏見故國子監司業治麟,生有至性,其學術以宋儒尹焞為宗,律己教人,鞭辟近裏。

同治初年,該員之父景廉,任伊犁參讚,旋統兵剿賊。其時,該故員年僅二十,匹馬出關,往來省視。比長,承侍左右,色養無違。景廉之疾篤也,不欲人侍,該故員屏息戶外,聽於無聲,有呼則敬唯,有所苦則抑搔扶持,終夕徘徊風露中,履跡重遝,倦則倚簷柱以息,四十餘日,用是成憂勞羸困之疾。其父既沒,該故員病已深矣。既葬,越小祥,鹽酪不入於口。醫者以豕肉汁進,謂得此可脂膏五髒,該故員屏而不飲。臣等見其瘦骨柴立,亦援古人居喪有疾之禮,諄諄勸諭,該員閔默涕泣而已。苫塊之中,編次其父遺稿,一字之誤,反覆審訂,至於嘔血數碗;死之夕,遺書猶在旁也。

臣等以為魯襄亡而子野毀,不見絕於《春秋》,此聖人教孝之微意。然而即死於毀,歷代史冊猶且褒揚之;況該故員蒸蒸之孝,征於平時,孚於輿論,眾著於宗族師友之間者乎?我朝功令,孝子有旌閭之典,國史列傳特立孝友一門。光緒四年,蘇鬆太道馮■光以孝行可嘉,準予立傳。臣等竊惟太學為教化所出之地,該故員事親盡孝,無愧人師。臣等誼屬同官,見聞確實,合無仰懇天恩,特降諭旨,準將前國子監司業治麟列入國史孝友傳,仍由館臣谘行該旗查取事實清冊,以備纂輯,用以風勵天下。

疏上,奉諭旨俞允。

齊占魁 编辑

齊占魁,直隸東安縣留犢村民,寄民於涿,事祖母孝。祖母疾亟,醫巫告凶,占魁禱於涿州之北塔,求以身代。祖母疾果瘳,占魁乃躋塔巔,自投而下,隕於地,死之,光緒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也,年二十九。州上其事請旌,禮部議駁。兼順天府尹潘祖蔭、順天府尹高萬鵬,奏授光緒六年浙江會稽縣附生王繼穀母疾請代自沉鄞之月湖得旌例以請,詔俞之。潘公為文記其事,而順德李侍郎文田書之,為立石於北塔之側。餘至涿,親至塔下徘徊久之。

王貞女墓 编辑

羅江縣金山鎮西,有明季義烈貞女王氏墓,碑云:明崇禎末,有官四川布政使王某到蜀,惟一女從行。聞京師之變,某欲興師勤王,女力讚之。懼己為父累,乃自殺,遂葬於此。後人為立石記其事,惜傳聞未詳,布政名字裏貫均無可考。

張悟音 编辑

寶山縣朱詒烈繼室張,於□醜六月滬兵嘩變時,潰軍將至,倉黃自溺於井,急抍得蘇,既蘇復溺。翌日,避於先人墓廬,旋自經。檢遺篋,得黃絹緘一枚,方廣才寸餘,而線縫甚密,外纏紅繩二,中用油紙三層,裹一咫尺長寸寬之素紙,有手書端楷二行,其文曰:「大清江蘇寶山芝坊朱君印詒烈之正室清河氏悟音大難。」

趙馮氏 编辑

烈婦馮氏,貴州人,年十九為湖州趙翰卿簉室。翰卿為忠節公第六子,以通判官廣西,擢柳州知府,以道員升用,為粵督岑劾罷。尋知其冤,江督為奏請開復原官,調江南。辛亥國變失職,貧甚,奔走浙東溫、台之間,置眷屬於杭州。癸丑夏七月之金陵,遘疾還滬,臥逆旅。其戚姚某迎之歸,疾亟,馮氏從杭州馳至,日侍湯藥。翰卿卒,無子,嗣子在蘇州不至,姚某經紀其喪。馮氏哭之哀,既送殯歸,向姚某稽顙謝,屬其孤女,夜服阿夫容膏,舁入醫院,治之不效,遂歿,年三十九。

陸氏婦 编辑

硤石之卜家場有陸氏婦,夫死,子才五齡,女一未周晬也。孤苦無以存活,夫弟勸改適,不從,願乞食撫孤,誓不負死者,於是攜子女丐於路。辛酉賊至,僅齧草以活。賊平,為人傭,稍稍能自贍,子亦長矣,賃破屋以居。每歲飼蠶必獲利,天將以報其苦節矣。

應撝謙 编辑

應先生撝謙,字嗣寅,號潛齋,自稱無悶先生,仁和人。生而有文在其手,曰「八卦」,左重耳,右重瞳。稍長,以斯道為己任。侍母疾數年不懈,母為娶婦,終不入私室。母卒終喪,始行合巹禮。大科之征,李公天馥、項公景襄交章薦,輿床以辭。范公承謨又欲薦之,乃稱廢疾。所著說經、言性理諸書,凡十二種。河陽趙公士麟刻其《性理大中》,儀封張清恪刻其《潛齋文集》,乾隆《府志》入儒林傳。

淩文衡沈誌可 编辑

潛齋門弟子甚眾,而篤信師說敦行不怠者,以淩文衡、沈誌可為最著。文衡名嘉印,錢塘人。少為杭郡司李吏,好讀書,匿書直舍案下,夜伺他吏熟睡,燃燈默誦。四十後棄為吏,受業於潛齋,盡得其傳。六十後注禮書日幾葉,謄寫日幾葉,皆有課程。嘗言「學問須到造次顛沛,必於是方有得力處。」誌可名士則,仁和諸生。嗣母周,性嚴厲,常加譴責,長跽待罪,雖勞不怨。學禮於潛齋,居家授徒,端坐整肅,盛暑不去冠襪。嘗定宗祠祭規,而尤詳於古斂禮、葬禮。

錢朝彥 编辑

錢朝彥字殷求,號定林,錢塘人。明崇禎丁丑進士,官句容知縣,丁父憂去。明社既屋,閉門卻軌,自比於棄妻嫠婦匿影牆壁。同年故人官浙中者,概不與見,亦不報謁。家貧,所居皆僦人老屋,危榱析棟,不蔽風雨。己亥江上之變,有言定林將為內應者,提督田雄下章捕之,囚獄中十日。偵者告曰:「錢公儒者,莊坐囹圄,若無所畏苦。」田意解,乃放歸。定林嘗師事漳浦黃忠端,其詩與書法皆效之。見吳農祥所撰傳、吳允嘉《武林耆舊集》。

陸圻 编辑

陸圻字麗京,一字景宣,號講山,錢塘人,崇禎年選貢。與弟培、階,高文異采,號為三陸。乙酉,培以行人殉國,縊死桐塢。講山奉母隱居河渚,而賣藥於苕、霅間,月一歸省。莊廷鑨私史獄起,無妄被收,久之得釋。故居被燼,乃攜一老仆采藥名山。老仆歸,講山不返。或云在嶺南為僧,名今龍;或云入武當為道士,竟不知所終。少時詩名籍甚,漁洋山人推為西泠十子之冠,有《威鳳堂集》。黃書崖《武林先雅》載其軼事尤詳。

汪汝謙 编辑

汪汝謙字然明,號鬆溪道人,錢塘人,明季由歙徙杭。延納名流,文采照映,有湖山主人之目。迨陵谷淪移,遂入閩為福廬武夷之遊。比歸,隱居東城,與李太虛、馮雲將、張卿子、顧林調訂孤山五老之會。年七十九,彌留待盡,神明湛然,猶邀雲將諸公品畫談詩,吹簫摘阮。視蔭既移,抗手告別而卒。

張遂辰 编辑

張遂辰字相期,號卿子,又號西農,仁和人。高懷卷跡,似嚴君平、鄭子真一流人。好談《易》,精於醫學,歲輒活數百人。所居在城東,至今名為張卿子巷,蓋當時婦孺皆震其名,委巷流傳,竟成故實。西農每於歲闌,輒勉誡子息云:「家足過年之用,坐無寒士之求,不惟有愧本心,抑且無別流俗。」又嘗述其祖龍墩公貧,止一布袍,除日逢急,即解贈之。樊榭《東城雜記》稱清門世德,可以激薄停澆。先正風流,不徒以高隱名矣。

張右民 编辑

張右民字用霖,號東皋,錢塘人。用霖為葛寅亮高弟,窮究經籍,天、崇間,與龍門諸子創登樓社。明鼎既革,棲隱東城。己未鴻博之征,撫臣欲以用霖應,堅辭不就。年八十三乃卒,四方會吊者八百餘家,學者稱為東皋先生。著有《史論》、《史略》、《竹窗語錄》、《東皋詩文集》。

丁叔範 编辑

丁文策字叔範,號固庵,錢塘人。貌瘦削而麵黑,人目為黑丁。少為諸生,有聲。甲乙後,遂棄去,偕母妻避居駱家莊。巡撫張存仁聞其才,跡所在而說之,嘿不應承之,以威不動,曰鐵石人也。幅巾單衣,蹩躠風雪中。既哭二人痛不能盡養,鞠育兩弟,周恤有無。家貧,授徒以給朝夕,學者稱為江樵先生。

虞鈖 编辑

虞鈖字畯民,號兼山,又號白庵,錢塘人,明季諸生,少孤。侍祖母疾,嘗戡胸肉療。母氏王病篤,戒之曰:「吾茹素四十年,慎毋以曩事相累。」母沒,終身不禦酒肉,廬墓側三年。有事而出,雖風雨泥淖夜,必趨至墓所,人稱為虞孝子雲。易代後,荷鋤自給,不入城市。其學以朱子為宗,明經修行,耆年益篤。其卒也,門弟子及其兄子私諡曰貞孝先生。

柴紹炳 编辑

柴先生紹炳,字虎臣,號省軒,又號翼望山人,仁和人。少奇敏,為文宏博典麗。父應權,官莆田教諭。故事,學官子弟許隨任赴試,因試補莆田諸生;移牒本籍,浙學使不可。復歸應試,自縣府以至學道三試,皆第一。弘光時,馬士英欲引進之,以翰林官誥命中使馳召,先生不為動。馬怒曰:「渺小丈夫矜高乃爾耶?」先生歎曰:「吾深恨夫七尺軀以敗乃國事者。」蓋先生素羸弱,軀短且瘠也。其後布衣幅巾,鍵戶南屏,一以著述為事。凡天文、地理、禮樂、田賦、水利、兵製,莫不窮竟原委,勒為一書。康熙己酉詔舉隱逸,巡撫範忠貞公以先生應,力辭乃已。家城東,老屋數楹,廁於壞垣廢圃間,枯桑敗竹,三徑荒寂。一夕夢黃公道周、劉公宗周、倪公元璐、吳公麟征合一剌召,先生遂沒,沒有傳其為冥官者。

沈昀 编辑

沈先生昀,字朗思,初名蘭先,字甸華,仁和人。年十六,入郡庠。甲申後棄去,與弟蘭彧自相師友,以考究性命為務。嘗執經劉蕺山之門。事父博山與母氏秦至孝,以束脯為養。誨子毅中、純中勿令幹祿。室無容榻,桁無懸衣,披帙覽書,凝坐終日。嘗絕粒,采階前馬藍食之。或饋米數斗,不受。其人固請,則固辭。方宛轉避謝間,遂餓仆於地,其人惶駭去。良久始蘇,笑曰:「其意可感,然適以困老子耳!」卒,無以為斂,應潛齋經紀其喪。潛齋門人姚宏任,篤行君子,請斂先生,潛齋許之。詳《鮚奇亭集》所為墓誌銘。

顧圤施萬 编辑

顧圤字竺公,亦曰琢公,號山臣,錢塘人。美須髯,善詼諧。家貧,支一足鐺於慶忌塔。晚年移入城,是時婁東、虞山以舊臣赴闕,號於人曰:「吾輩起,以紓清流禍也。」山臣曰:「淫人能衛貞女耶?」吳中允太衝幽囚十年,門生故吏搖手不敢一問,山臣獨冒死相對,周旋患難,君子賢之。善大小篆,語人曰:「若為我治良田十畝,我為若篆,我死其價可當秦十五城。」同時有施萬,字大千,號汗漫子,亦以詩名,工篆隸,摹印尤在何震、陳士衡上,惜皆不傳。

陳廷會 编辑

陳廷會字際叔,號瞻雲,錢塘人。六歲始能言,九歲作《寇萊公枯竹生筍賦》,人爭奇之。補諸生。崇禎癸未,郡東門有海,大鳥集焉,人麵獸身,六翼四足。際叔歎曰:「此鴸也,所見之國,其下多放士。」因自號鴸客,作《鴸客問》。未幾,金堡、徐繼恩、陸圻、應訛謙、沈捷、汪渢輩,或掛衲空談,或鑿壞遁跡,人皆服其先見。與陸鯤庭有性命之契。鯤庭殉國難,留書與別,以書籍盡遺之。際叔奔赴,為書以報地下,美其得死所。後教其子繁召,學既成,舉其父所遺書返焉。

孫治 编辑

孫治字宇台,號鑒庵,仁和人。幼與毛稚黃遊聞子將之門,子將稱為二俊。乙酉後,不應試,自稱武林西山樵者。篤於友誼。有魏姓友逮係,以愛女為托,及友被法卒,娶為子婦。陸驤武死,亦以一女托之,為擇吳檢討任臣妻之,又為立嗣,以己甥女嫁焉。吳百朋令南和,卒於官,囊無遺貲,為經紀其喪以歸。既老,貧甚,以父殯未有葬地,不得已出遊,遂歿於澤州。所著有《孫宇台集》四十卷。

張丹 编辑

張丹原名綱孫,字祖望,號秦亭,錢塘布衣。張氏在前明九世簪纓,號甲族。祖望為都御史濂之玄孫。舊時第宅,國初圈入駐防營城。播遷無定,後徙居西馬塍,有從野堂。又居秦亭山村,因以為號。年三十二喪妻,不再娶。晚夢神人,更名丹,講服氣導引之術。詩名在十子之列,及門著籍甚眾。少時遊京師,嘗冒大風雪,從老宮監至天壽,遍曆明代諸陵,識其道里遠近,寢隧規制,而詳為之記,亦振奇之士也。

沈謙 编辑

沈謙字去矜,六歲能辨四聲。既長,補諸生,才名為西泠十子之一。鼎革後,隱於醫。其先人逸真先生,善歧俞之術,故吳百朋贈詩,有「乃公術過長桑君」之句。先大父輯杭郡詩時,得里中金氏所藏去矜手書詩卷,其自跋云:「庚寅四月二十三日四鼓過寒山,曉月映塔,流屍觸船,披衣起視,悲愴欲絕,離亂之苦,大略可見。天明因錄本年五言律四十四首,聊以當哭。」詩中如「鼓鼙孤客淚、書劄故人心」,「孤塚兒啼苦、空庭馬跡深」,「白髮悲行役、青山厭亂離」, 「苦霧沉荊棘、青磷見髑髏」,多淒婉之音。

施相 编辑

施相字讚伯,號石農,郡諸生。性高潔,不樂塵市,屏居河渚張村,名曰豳居。與徐介狷次交契,為築室於叢竹間,名曰「竹廡」,狷次居其中十六年。其後遣妻子返湖墅故居,獨與狷次嘯傲煙霞,往返無定。狷次卒,會石農他出,其子雲蒸遠遊,而雲蒸婦命稚子傳語諸門生曰:「徐先生大故,嘗聞翁言矣,請以中堂奉棺含斂。」比石農歸,撫棺慟哭,旋摩稚孫頂曰:「汝能代母傳言,真吾孫也!」其篤友誼如此。

徐介 编辑

徐介初名孝直,字孝先;後改今名,字堅石,號狷庵;又名曠,號淥溪,仁和人。明季諸生,陸圻之甥也。家塘棲落瓜堰。乙酉,年二十,棄諸生,易其名曰介。妻死不娶,子死不嗣。去田園壟墓,白衣冠垂五十年,轉徙無定所。後入河渚,愛浦漵陂塘之勝,遂寄棲施石農廡下。嚴毅疾惡,狹中鮮容,非分之餉錙黍不受。性豪於飲,大醉,取詩箋寸寸碎之,投水中,曰:「世安有能讀徐生書者!」又善哭,醉益甚。春晚間杜鵑聲,則抆淚撇涕,發聲磕磕而不可止。見者以為狂,生曰:「我非狂,乃狷也!」因號狷庵。既以為狷不敢希,復易為狷次雲。

姚文虞 编辑

姚文虞字德善,亦仁和人,工詩。甲乙之後,澗壑自安,蹤跡與徐狷次相似。善書狂草,所作詩皆毀於火。

徐宏道 编辑

徐宏道字景行,仁和人。明季福王建國南都,景行為督工官。入本朝,遂寄跡湖山以終。

陳麗 编辑

陳麗字貞倩,號正庵,錢塘人。嘗從兄元倩治軍大梁,為總兵官,所規畫陰與孫吳兵法合。當其時,諸營累累如兒戲,獨貞倩軍屹不可動。迨滄桑改易,乃韜晦,恣意為詩,孫宇台亟稱之。貞倩弟晉明,亦隱居不出。

胡介 编辑

胡介初名士登,字彥遠,號旅堂,錢塘諸生。故居在河渚,人跡罕至。及江上兵起,入城僦居一畝田,遂更其名,以示蠱上履二之志。嘗一遊京師,梅村、芝麓諸公皆折節納交,而彥遠意氣傲兀,亦莫能籠絆之也。

張兢光 编辑

張兢光字又兢,號覺庵,長自名閥,於祖望昆弟為大父行。絕意仕進,束修砥厲,如後門寒素。性峭獨自憙,不妄交一人。所撰述稿藏笥中,雖宗族子侄不得一讀。柴虎臣與為鄰比,始得窺之,因呼毛馳黃諸公共訪之,於是覺庵之名始著。

傅齡文 编辑

傅齡文字長質,錢塘人。父岩,字野倩,明崇禎甲戌進士,官歙縣知縣,從朱閣部大典駐師金華。王師下浙江,被執死之。子三:齡發、齡熙抱父屍以殉;齡文遷父柩歸,藜藿不充者十年而卒。見《武林耆舊集》。

吳本泰 编辑

吳本泰字美子,號藥師,又號雨庵,仁和人。崇禎甲戌進士,除行人,授吏部主事,改南京禮部,曆郎中。甲申後,隱居不出。西溪有蒹葭裏,歲丁亥,雨庵自海上遷避,卜居於是。其地近秋雪、曲水諸庵,與僧智一、寂瑞,閩僧道援輩,往還參叩。園居饒篁竹而乏梅,智一移贈古梅數本,劚地種之,因自號西溪種梅道者。著《西溪梵隱志》四卷。

徐之瑞 编辑

徐之瑞字蘭生,錢塘人,崇禎丙子舉人。申酉後棄孝廉,遁居北烏山,與汪魏美、萬履安、巢端明齊名,漸中謂之四先生。當時將欲推選蘭生,不行,或劫之以法,則舉所佩帨示之,曰:「此我磬懸之具也!」嘗為《西湖竹枝詞》,以寓變哀之怨。

汪渢汪渢 编辑

字魏美,錢塘人,崇禎己卯舉人。嶔崎曆落,寡言笑,時人目為汪冷。甲乙之後,奉母渡三江,躋括蒼,崎嶇山澤間者有年。母老,欲就養於兄澄。魏美念母不忍遠離,而又矢誌不入城市,藏身北郭,每間月輿母至,相與抑搔色笑為樂。是時湖上有三高士,魏美其一也。當事重其名,或割俸金為壽,不受。監司盧公遠心,相值於僧舍,問汪孝廉何在?魏美應曰:「方在此,今已去矣。」盧公悵然,不知應者之即魏美也。朱竹嘗訪之大佛寺僧寮,竹榻蘆簾,不蔽風雪,瓦爐火死,不能具杯茗。又嘗偕魏處士允楠過朱,時已初冬,共宿樓上,所攜布被猶未裝綿。年四十九歿於實石僧舍,時康熙乙巳也。

關鍵 编辑

關鍵字六鈐,號蕉鹿,錢塘人。崇禎癸未進士,甲申除丹徒令。南中擁立,六鈐請設沿江水柵,阻諸客將之劫商舶者,又以計擒劇賊鄧七。不半年,遽棄官歸。歸隱四十四年,絕口不言世事。尚書宛平王公、相國真定梁公,皆同年交契,欲推挽之,卒不答。兩公語督撫曰:「君部中有吾故人,梅子真、嚴君平之流也,為我善視之。」六鈐謝病不一謁。卒年七十有九。

李南 编辑

李南字逸度,號遂初,錢塘人,相傳為徐中山後人,官右班。鼎革後,棄家遠遁,因挾昆山李氏子同竄,以伯季相呼,故姓李,以來南,故名南。疾革時,子嘉錫跪請宗姓所自,及名與字,瞋目叱之,終不言,故其子孫懵不知為何氏也。所居曰沙河塘。賣藥自給。不妄與人交,惟施相、徐介諸隱君相往來而已。卒年八十五。

馮軾 编辑

馮軾字士式,錢塘人。自言鼎革後不閱題名墨藝。嘗與沈去矜諸公結平泉詩社,而毛稚黃稱其有抱石焚山之節,蓋高隱士也。

沈齊賢 编辑

沈齊賢字寤伊,錢塘諸生。性峭直,常以濟時為己任。時流寇充斥,江浙騷動,寤伊上書,略謂:「餉不知措,兵不知用,地不知屯,民不知恤,束於具文,畫界而保,以聽流寇之蹂躪,可乎?」不省。甲申思陵殉社稷,隨郡搢紳後哭臨三日,不食經旬,復私立木主於里社,朝拜畢伏地哭。社故祀雷神,猙獰可怖,寤伊怒目叱曰:「汝亦當為國捍禦,徒赤髮金睛嚇裏媼乎?」閻巷小兒環視而笑,則起逐之,市人皆以為癡。會山陰劉公宗周至杭,急往謁,抗腕論時事,聲淚俱下。諸儒皆白冠環坐,一生忽私語曰:「黃巢、朱溫,恐亦天命?」寤伊直前奮拳毆之。南都既立,歎曰:「江左敬仲安在?」欲獻策闕下,恥以口舌得官,遂遁跡皋亭山下。乙酉寢疾,執弟手曰:「吾孔孟一線尚在。」語不及他。卒後,林璐為之傳。

周介隱 编辑

周介隱,莫知其名字,人私諡之曰介隱雲。錢塘人。學問賅博,為同人推重。萬曆丙辰歲,忽棄去舉子業,結廬父墓之旁,請於母曰:「有弟鄉舉,可養母矣,兒將守父墓。」遂居廬中,慶吊問遺皆絕。母念之,或月一至,他人莫得見也。在廬四十七年,惟以母喪一入城。年八十二而歿。臨歿吐氣滿室,如煙雲者久之。或曰介隱善天文,得秘授,知天下將有變,不然何獨於丙辰而忽為是耶?介隱事罕見紀載,鄞周容《春酒堂集》有介隱傳。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