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泉集/第三十二

第三十一 藥泉集
第三十二
作者:南九萬
1723年
第三十三

编辑

答崔汝和戊午閏三月二十二日 编辑

卽承惠書。仍審以上疏之由。臺啓重發。將有遠外行遣之責。驚歎無已。然封疏之初。想必已量其如此。自擇審矣。亦何足歎。送來諸冊。當卽傳寫還送。晉書曾有送示之示。而今此不來。想緣出在城外。有所未及矣。伏覵天意似不至於重處。如免行遣。還侍庭下。幸望因便續寄如何。檀君以下三國以前。近纔屬草。比之舊史。粗有所發明。記述凡例。亦由此可知。近當更加删定。送質其可否也。

與崔汝和六月四日 编辑

羅麗始祖之生。怪誕莫甚。今欲一倂掊擊。而或者以簡狄呑卵。姜嫄履迹爲難。考諸詩傳則朱子之釋此二事。並從遷史之說。以爲實有是事。而至引蘇氏蛟龍之生。異於魚鼈及張子所謂氣化之說實之。然毛傳以玄鳥之詩。爲媒祀之節。而履帝武敏。爲從高辛之行。此最爲平實。遷史出於毛公之後。則其書不可信。而朱子之舍毛公而從遷史者何耶。雖以左氏之浮誇。亦未言呑卵履迹之事。至於外傳所引。荒怪者尤多。而亦未及焉。則未知馬遷果得此說於何書耶。考詩傳小注則先儒之說。亦或有與朱子不同者。而今之爲說。亦難捨朱子而從毛氏。若以此等事爲信然。則東史所記荒怪無倫之說。無可論正者。未知如何而可耶。曾見金履祥所編資治通鑑前編。呑卵則從毛氏之說而攻斥遷史甚力。履迹則從朱子之傳而並載蘇,張之說。金氏之書。極詳密多可取。而獨於此二事。半上落下。金氏乃朱子嫡傳。後儒之所深服。而其言如此者何耶。左右須並考諸書。思得以示爲可。

答崔汝和壬戌四月十二日 编辑

古之記禮者或只擧上一段而不言下段。或只擧下一段而不言上段。或擧其中而不言上下。後之讀禮者。若因其已言而推其未言者則可以得古人言外之旨。此擧一反三之義也。今考間傳云斬衰之喪。旣虞卒哭。遭齊衰之喪。輕者包重者特。以此文論之。言旣虞則未虞之前可推而知也。言虞卒哭而不言練則練後亦可推而知也。未虞之前。重於包特之制則必當服斬而不服齊。旣練之後。輕於包特之制則又當服齊而不服斬。分三節而上下推看。則禮意豈不明白曉然乎。今哀之遭齊喪。在於斬練之後。輕包重特。旣已過時。非所當論。若於包特。更殺一節。則唯有服母之服而已。杜預之說。上一款雖與包特之說不同。下一款服母之服云者。實推間傳所不言之義而爲言者也。間傳未言之意。杜預已言之說。如是明白則舍此之外。恐無他說。未知如何。食與禮輕重之別。夫孰不知。而亦或有食重於禮者。今以旣虞之斬衰。當未虞之齊衰。則輕重蓋相略等。故有包特之說。斬衰雖重。若於旣練。則未練之齊衰。反有重焉。此間傳所以不言練後之包特。而杜預所以有服母服之說也。古禮文備。自初喪至祥禫之間。自凶趨吉。漸有節次。故禮曰練而黃裏縓緣。以斬衰黃縓之服。比齊衰未練之前。則輕重豈不有間乎。今若專以尊在父爲言。不敢服母之服。則雖當父喪禫服時。亦不當服齊衰。以此推之。其義亦自明矣。家禮所謂重喪未除。遭輕喪者。必指期功以下之喪。哀示誠得之。哀示所謂斬衰之服。終無可著之時云者。恐不然。朝夕上食。朔望之奠。皆是可著之時。何可曰一番著之而已乎。

答崔汝和四月十三日 编辑

前日所呈別紙中。只推言重特輕包之義而已。以意推之者。未知其必合。而亦不足徵信。今以家禮,儀禮及疑禮問解喪禮備要中文字。分條錄去。詳覽量處如何。

家禮重喪未除遭輕喪條。統言五服。故其文太汎。所謂月朔設位。服其服而哭之者。必非父喪中遭母喪之禮也。今以此爲据。母喪初喪中。亦宜服斬練云者。必不然矣。

儀禮通解續第九並有喪條。引雜記云有三年之練冠則以大功之麻易之。唯杖屨不易。注云練除首絰。腰絰葛。又不如大功之麻重也。唯杖屨不易。言其餘皆易也。疏云斬衰旣練。首絰旣除。故著大功麻絰。腰絰與大功初死腰絰麤細同。斬衰是葛。大功是麻。故云腰絰葛。又不如大功之麻重也。其餘皆易。謂冠也腰帶也衰也。言悉易也。今以此論之。大功初死之麻。猶易斬之練冠。期之可易。可知也。況哀則以齊三年爲定。齊初喪時。易斬練。實合禮意。而猶有他說云者。未知其何故也。

儀禮並有喪條。又引服問曰三年之喪。旣練矣。有期之喪。旣葬矣。則帶其故葛帶。絰期之絰。服其功衰。有大功之喪。亦如之。其注疏支蔓。不可悉錄。而槪云父旣練母旣葬。帶前喪之葛帶。絰新喪之絰。服前喪之衰云。此正合哀今日所問者。而但並服新舊之服。今世之所罕行。未知見之者或以爲訝耶。然於經。本無父喪未畢爲母期之文。而注疏斷以母喪爲期。未知其必合經文否也。母喪雖以期爲斷。及其葬後。亦有此兼服之文。而至於大功亦如之。則今哀之新喪。定爲三年之制。而葬後全不服新喪之服。則反有輕於大功之制矣。輕重相背。未知其如何如何。

疑禮問解並有喪條。引古禮麻葛兼服之文。而末端則以杜元凱之說爲結者三處。至於祖母喪中母亡條則又以杜說爲据。祖母。服旣練則還服母服云云。喪禮備要亦云祖母持重。旣葬而母亡。則當依杜氏偕喪之說。而稱號則不可隨服變改。仍稱哀孫爲宜云。此宜可爲哀今日服母服之證。哀書中反以仍稱哀孫。爲不服母服之意。實與本意相背。未知如何。且哀示中並有祖父母及母喪者。當恒居著持重之服云。今考問解及備要。皆云依杜氏說隨時變服云。則哀或未及細考耶。

儀禮經文齊三年。只言父卒則爲母。而注疏乃有父喪未竟。爲母期年之說。未知其必合於經意。而獨杜元凱之說。乃云父葬後母卒。父服除而服母之服云。母卒於父葬之後。而其服至於除父服之後。則其爲母三年可知也。沙溪亦以此爲据。以仍服期爲不合於情理。杜說則似無服期之意云云。哀今定爲三年之制者。實遵此意。而至於衰絰變易之際。則非但不用杜說。乃欲輕之於古禮大功之制。罪人之意。實不知其可也。所謂尊在父云者。朱子之意。本爲父在爲母期而發。今若執儀禮注疏。以爲不可行三年之證則猶之可也。至於衰絰之變易則考見古禮。唯以絰之大小。布之麤細。隨時爲輕重。雖以大功之輕。猶可易斬喪之重。至於小功然後不易。今乃於齊斬之間變易。必欲用尊在父之義者。未知其果合於禮也。

答崔汝和四月十七日 编辑

哀札中所示罪人之誤看處及追有所論辨者。皆已先得之矣。今不必煩複。而旣有所錄。故幷此呈上。未知其間。又有昏錯處耶。更望商量如何。且念哀前書以爲尊在父。故斬雖練。不可服母服云矣。以此今去別紙中引帶故葛絰期絰之文矣。今哀旣先得於此。則哀之前日所執。更無可辨者矣。但二禮注疏。不經程朱勘定。故多瞀亂處。父卒則爲母條。疏曰父卒三年之內母卒則仍服期三年之喪。旣練有期之喪旣葬條。注日父練衰七升。母葬衰八升。疏曰母旣葬衰八升者誤。當云七升。而至於父卒則爲母條下。疏則反以母旣葬衰八升。爲爲母不得申三年之證。三年之喪旣顈。其練祥皆行條注曰。此謂先有父母之服。今又喪長子。先有長子之喪。今又喪父母。疏云父在不爲長子三年。今云先有長子之服。今又喪父母者誤也。若先有父喪。而後母死。練祥亦然。以前文有父死爲母三年也。故喪服齊衰三年章云父卒則爲母是也。今以此三條下注疏合而觀之。觸處矛盾。無可徵信。今但以經文爲据。父喪殯後遭母喪者。則依問解沙溪之說行三年之制。似不可已。今哀旣不從注疏。定爲三年。則哀書中所考出欲從者。亦是三年練期葬後之制。非斬練後齊三年葬後之制也。設令哀今有旁期之喪。亦當如此。未知古禮於齊三年。則或有重於凡期者耶。以沙溪之博文精識。不載此條於疑禮備要等書。而獨以元凱之說爲證者三四處。未知抑有其意耶。雖有古文。且必以後賢之所勘定者爲用。自是禮家之規。鄙意從哀之所考出兼服前後喪。比之全不服母服爲愈。而其經文猶有未達一間者。其疏說又不可定信。則無寧從沙溪所勘元凱之說。似無牴牾者。蓋禮經所謂期葬。設令果如疏說爲母期。今用之於齊三年之喪則猶非的證。以斬練當齊三年葬後之制。則禮經無可考。而杜說則雖不可比重於經傳。於哀今日所遭。唯此爲的證也。況爲近代儒賢之所取。則以此爲据。恐不爲過也。未知如何。杖之不易。旣出禮經明文。則雖從杜說不易杖似可。亦未知其果如何。唯望哀自商量耳。

答崔汝和五月十日 编辑

下示縷縷謹悉。罪人本未嘗習看如此文字。加以神思荒落。前承哀問。倉卒披看。何能有一得之見。且此事自古稱以聚訟。蓋古經立文。不能盡備無限變節。而後人所遭。每出於經文之外。先儒論說。又各擧其一隅。故衆論益多岐耳。哀之所定。參以人情似最近。而考之古禮。亦或有一二段可据之處。以此行之。似無大段乖違。然若以通解及問解二書。反覆參看。則於愚意終有所未解之惑。其語繁絮。不可盡矣。人之見文字。各從其意之所向。凡說若有兩端。則並擧兩端折其中乃是的當底道理。而曾看春王正月及歲十二月。胡,蔡之說。則凡於古文中。只取合己意者以爲定論。而凡其異於己者皆略之。不相參訂。以此後之見之者。愈起疑端。今哀所示中母旣葬衰八升云者。雖出於注說。疏家又以爲此言八升者誤。則此似以合哀意者爲說。未知如何。至於持重服云者。迷息所傳。果有差誤。而哀之所敎。亦未知其必合本文之意。若曰持重服。只當持重喪之服而已。則只可以數三字句斷定而已。何必廣引小記,間傳,通典等諸書乎。然則雖曰持重服。輕喪之服未嘗不參錯於其間。只以紙頭及末注持重服三字爲据。而欲幷廢所引兼服包特變易之制。則非但元凱說不可用。亦將並廢經文。古經深奧。實難曉解。而問解乃今人之書。豈有難知者乎。所謂持重服者。以鄙意度之。似以重服爲主。而其間尺中之咫衡中之星。亦自有可見者。今哀以持重服三字爲据者。亦似引他說以從己意。未知如何。

答崔汝和 编辑

自啓及葬不奠者。古禮朝而啓殯。日中而葬。故其間務於當葬。而不奠於父宜也。今人則發引後返哭前。日子必多。且上食時。不必喪人親奉。發引後因行上食。而只廢朔望之奠。似無大違於禮意者。然此則於禮無文。何敢質言乎。

答崔汝和丁卯三月二十九日 编辑

深衣之制不合於古者。只是衣純不用靑繢。於家禮不合者。續衽鉤邊。旣有朱子後來之說。則雖違於家禮。不必疑。袷二寸雖漏於家禮。旣在戴記則亦無疑。領緣二寸。丘氏袷爲虛設之辨極分明。袷二寸若從經文則領緣二寸之說決難用。此則雖違家禮亦無疑。但袂口布外別此緣之廣云者。出於家禮。而不見古經。且設緣者。所以掩布幅。而別設緣於布外。誠不知其理。故只此一款。不得從家禮。恐難免私意妄作之罪矣。

與崔汝和 编辑

鄭東溟乃是間世人物。而身後事寂寞太甚。未知其家子姪有何人而方在何處耶。其文集詩則開刊於北道。而適當僕解歸之月。悤悤卒事。編次不精。似不足以示久遠。且文賦雜著則又未聞繼刊。其子姪如有存者。則欲求而得之。更加編摩。或得有心人爲開刊計。且其平生亦不可無所述。而無憑可問。台可得訪問否。

答崔汝和己巳七月七日 编辑

頃者得承問書。仰審色憂未已。不克還官。方用奉慮。又聞已得遞職。可得安意侍病。爲之稍慰。而亦可想大府氣體尙未復常。區區懸慮。如何如何。此間初到時則以苦無食味爲悶矣。非久聞朴甥事。心緖錯莫。因得疾十數日沈綿。繼而率來賤息得痢在垂絶中。以至今日。尙未分死生。素患難固是難事。至於喪戚疾病則尤有不能不撓心者。未知古人雖遇此等境界。亦泰然行將去。無所累其靈臺耶。此地古稱淸境。而今經一夏則處於大海大嶺之間。若無山氣則必有海氛。無一日淸明。薰蒸濕熱。爲瘧痢溫毒之病。老少之遘此疾者十之六七。且俗好巫鬼。妖惡之事。無處無之。大不如北路之淸肅。僕則更無餘望。朝夕溘然。當如就甘寢。而前人之言。多有不足信者。是爲可歎耳。多少只冀色憂旋復吉慶。

答崔汝和十二月二十八日 编辑

所示戴記整頓事。此書本是綴拾者。今難一一考定若武成大學之例。只從見成者熟讀則亦可。而亦不能著工。若因移易次序。得以習熟則亦一事也。然此豈易哉。且著述乃力行以後事也。是以行而世爲天下法。然後乃可言而世爲天下則。本朝權陽村曾有禮記淺見錄。皆移易章次。定爲一家之說。而卽今從事儒學者。未聞稱道者。豈非隨人輕重故耶。

春秋曾在慶興時。略窺數三策。終不可曉。鄭子駟楚令尹圍之弑君皆不書。傳曰從赴也。未知他書弑君者。其國皆以弑君爲赴耶。春秋本欲使亂臣賊子懼。而只從其赴。雖弑君大惡。亦從而不書。則其爲勸懲者何在。聞令方修輯此經云。幸望爲我發此義。其餘當緝續奉質也。

答崔汝和辛未六月 编辑

丙子春秋間和議。猶可以義理言。蓋其時淸人尙不脅我以稱臣絶南朝故也。以此大爺箚中引胡致堂,成牛溪爲言。然旣以天子之制。臨我羈縻之計。只可爲目前之緩兵。其終折入。勢所必至。至於丁丑下城。無論義理之可不可。江都旣陷。人心崩潰。援兵外絶。堞卒內亂。顧其勢無可如何。不得不下城。其間安有義理之可言。以此大爺雖於城下盟時。預有不可助兵西犯之言。且曰助兵與下城有別。下城初。淸人已令助擊椵島。我不敢違。命將具舟。惟命是從。數萬天兵。一時魚肉。一下城則其勢不得不至此。此豈有論義理之地耶。然則下城只可以存宗社爲幸。實難以審義理爲言矣。然大爺平日以義理立論處。在於丙子前。故於其間引箚中語以發明之。而至於弱國圖存下則丁丑下城。包在其中安。敢日審量義理也。且權之難用也尙矣。雖以武王之救民。猶有未盡善之言。食馬肝之論。而況於後人耶。鄙隘之見。本自如此。此所以不無持疑。前有屢稟者也。以此灼見事勢下。只添要以宗社爲重一句。然來示旣以心事不白爲欠。故更以箚中語抄添如此。幸望思量而去取之如何。且來敎所謂雖非第一義。然根據義理云者亦未安。旣曰根據義理則何以謂非第一義耶。且抑之以非第一義。而揚之以根據義理。非但在後生論前輩之道。惶恐不敢。其於綴文之體。亦甚乖舛。如何如何。如此指陳。極涉恐懼無地。而心下所有。不敢不悉。如或猶以爲不可。雖更往復。要於必歸至當爲得。如何如何。

答崔汝和 编辑

自古弱國之事強敵以保其國。譬猶飮食常事然。夫誰曰不可。至於我國之和淸則大異於是。淸人方與明朝爲仇。日事爭戰。而我國之於明朝。恩義深重。非若羅麗之於唐宋而已也。與父母之仇。結爲兄弟。義所不忍。故丁卯和時。群議朋興者此也。然其時國力實弱。決不可支吾。天朝亦以海外之國。不之深責。許其姑爲緩禍之計。此猶可有自恕之地。若使我國上下之心。必有爲明朝致死之心。則自丁卯至丙子十年之間。其爲自強之策。必有可觀。而非但無一籌之展。至於丁卯姜弘立之挾虜入寇也。我國宰臣送書於弘立。請其緩兵。乃以兄稱之。及淸人之以弘立還我也。非但不正其降虜陷軍之罪。乃差備局提調。使與論軍國之政。以悅虜人之心。且戊辰淸人脅我以刷送被虜逃還者。上命收議朝臣。多以爲與之便。故依虜言刷送之。其後明使之到本國也。胡將率數百騎來駐安州曰。明使過去時。我當縳取云。而渠適自還去耳。我則不敢以一言加責於彼。人心國勢之靡靡。一至於此。夫復何望。由此言之。丁卯之和。亦終歸於目前之乞憐。非出於將以有爲也。淸人之勢。浸浸有進。至於肆然爲帝之後。則兄弟不已。必將稱臣。稱臣不已。必將絶明朝。絶明朝不已。必將攻明朝。此乃必至之勢也。以此丙子春斥和。尤激於丁卯。夫豈但以事夷狄爲恥哉。然淸人姑未發稱臣絶明朝之語。而國力之弱猶夫前日。姑守前約。亦或一道。至於丁丑下城之際。天之未陰雨。旣不能綢繆牖戶。使人莫敢侮予。而勢弱力竭。及於此地。當是時只有兩道。若曰生我者我爲之死。古之制也。明朝前旣再造我社稷。今爲明朝亡社稷。亦無所恨。君臣上下。效死不二。此從義理之論也。若曰三百年社稷。不可一時覆亡。屈身忍辱。稽首稱臣。唯其言而莫敢違。此從利害之論也。此兩道之外。夫安有利害義理俱全之道也。以此前日曾拜大府。論及和議事曰。大爺之主和。度以事勢時宜。似無不可。但職在樞要。勢可有爲。而未聞有治兵詰戎之請。若只恃和議。以爲保國之策。似不然矣。大府答曰家尊雖居要地。而與昇平相失。凡有所言。一不見施柰何云。然則此非大爺之責。而到今汎論其時之事。在朝諸臣。皆無爲明朝必死之心。故其所以治國家者。一無可恃。陵夷至於下城。然則所謂義理利害。兩無所傷者。可於丁丑以前勉之。豈可於丁丑以後求之哉。來敎所引太王句踐事。亦有與丁丑事不同者。太王之事獯鬻。只以皮幣珠玉而已。何嘗降附而稱臣。何嘗爲其所脅而絶臣事之國。何嘗助兵仇讎而攻父母之邦乎。此則本不必比擬。至於句踐臣妾之辱。殆同於我。而然其助兵者。唯在夫差伐齊之行而已。設令夫差鳴鐘鼓向洛邑。將取周天子九鼎。而越兵在其顏行。則竊恐孟子必不以畏天許之耳。我國之媾和於淸人。自初以爲至難者。本在於背明朝。而大爺前後疏箚數萬餘言。所以陳析利害與義理。無不詳備。獨於此處不甚明辨。丁丑下城時助兵攻明朝。乃約條中所載。而同擊椵島。又其首發之請也。其後必有西犯之徵兵。人所共知。豈大爺之明見不及於此哉。及戊寅徵兵時。大爺雖自請赴瀋。以圖拒塞。而考見柳兵使琳家狀。沈政丞悅箚本及墓文。大爺之行纔發。我國之兵隨出矣。蓋淸人只不加不善於大爺而已。其所以危脅我國則決不可以大爺之行得其停止。故其時朝廷亦不待大爺之到彼。而已送助兵矣。噫。當初本以亡國爲重。故不得不下城。而下城之日。亦旣約攻明朝。且已助擊椵島矣。寧以國斃。旣不得決之於南漢。則及至要領倒懸。咽喉見搤之後。乃欲自運其手足。其可得乎。以此大爺還朝之後。未嘗有咎同列許助兵之語。未嘗以不得請於彼人。乞受辱命之罪者。亦知事勢之必不可得已也。然則大爺前後赴瀋。雖義誠澟然。只爲自潔一身之名而已。自明一身之心而已。其於國家計。亦恐無所救矣。來書且有經權之示。權之難用。前書已及之。孔子曰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然則適道固未易言。而權則又於適道上加二等矣。此是聖人之大用。下聖人一等則用權而得正。豈不難哉。朱子曰權所以稱物而知輕重。可與權。謂能權輕重使合義也。若以此推言之。則食色固輕。禮固重矣。飢而死。重於禮食。故雖不以禮食。亦可以食矣。不得妻。重於親迎。故雖不親迎。亦可以得妻矣。至於紾兄之臂而奪之食。則雖飢而死。亦不可爲矣。踰東牆而摟處子。則雖不得妻。亦不可爲矣。聖賢遺文說權輕重處。此最明白。我國之背明朝而助攻者。其比紾兄臂與摟處子。果有間乎。其無間乎。此等去處。除非孔孟復出。恐未易剖判。何敢以僕之管見。率易立說乎。有宗社臣民之託者。不可爲匹夫溝瀆之行云者。誠是矣。然亦當觀其事理輕重之如何耳。孔子於子貢之問政曰去兵去食。又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程子釋之曰信固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爲政者。當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棄也。此獨非有宗社者之事耶。

答崔汝和壬申 编辑

格物之格字。漢儒之訓曰來也。程朱之訓則曰至也。來字本不合。至字亦有不足。故大學章句添之以窮字。此於語意雖通。而格字本義。終不知有窮字之義。且格物之格。窮字意多。物格之格。至字義多者。乃栗谷因朱子章句推衍之說也。以一格字。變用於上下句。終有所疑。妄意格字似與手格猛獸。人莫敢格之格字同。而與目擊之擊字義頗相類。乃犯手之襯。用力之猛也。與攻乎異端之攻字。討論經傳之討字亦相近。比之致知之致字尤緊重。乃是最初下工夫處故也。物字似是有物有則之物字。非但外物爲物。吾身吾心。無非物。不加喫緊用力之工則無以明善而復初。所謂格物。乃是堯舜相傳十六字律令也。補亡章以爲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此意亦似太闊大而不緊切。孟子曰以堯舜之智。而不徧物。急先務也。格物亦當有先後。何可汎言天下之物乎。旣格其急者。則其緩者雖後之可也。以此樊遲之學稼圃。孔子不許。許行之耕且爲。孟子非之。稼與耕。於天下之理。似是切近於人者。而孔孟猶以爲不可者。以學者之當格。尤有急於耕稼故也。以此嘗有竊疑於私心者。而不敢向人發口矣。未知如何。至於懸吐。格物之吐。當作物을格ᄒᆞ고。物格之吐。當作物이格이니。此與誠意意誠正心心正修身身修齊家家齊等語。同一文勢。懸吐豈有異也。所謂物이格者。非謂物自格。與例用文字經明行修與義精仁熟者。語勢無異。經之明行之修。豈可謂不由我而自明自修。義之精仁之熟。豈可謂不由人而自精自熟哉。蓋其語勢。自不得不然耳。以此言之。高明所示物을格거호매吐。蓋以格字爲至字看。而必欲使文義合於至字之義。故其懸吐不得不如此。而於愚見亦未知其恰當也。以此推之。物理之極處與欲其極處兩句懸吐。亦皆當作이矣。

答崔汝和癸酉十二月十二日 编辑

蔡傳虞書題辭之疑。固如來示。但來示以爲云虞書者。唐虞禪受。本同一體。如父子然故耳。此義亦不是。雖曰禪受一體。受終之後。舜不上蒙於唐號。則編書之時。獨可使堯下附於虞號耶。左傳之引禹謨語爲夏書者。以其事係於禹。故稱之以夏。此例也。猶洪範本周書。而以商人之言。故傳引之爲商書也。非若仲擧夏殷等語。全出錯誤。無意味之比。至於不殄厥慍。憂心悄悄。孟子引之者。以其於文王孔子事。文意相合故耳。本非誤以此爲文王孔子詩也。不可引喩爲此例。如何如何。虞書之義考諸注疏。云馬融,王肅,鄭玄諸儒。皆合而題之曰虞夏書。鄭玄序又以爲虞夏書二十篇商書四十篇周書四十篇。而贊云三科之條五家之敎。其云三科者。虞夏爲一科商一科周一科也。其云五家者。唐虞夏商周也。獨孔氏分虞夏爲別題矣。禹貢篇題。禹之王以是功。故載夏書之首云者。亦孔傳。非蔡氏創說。此亦出於孔氏分虞夏爲二而然矣。且孔鄭之次序異同。非特虞夏帝告以下。逸書五篇。鄭玄則以爲商書。孔氏則以爲夏書。諸儒之移易錯亂如此。今之所定虞書。未必是孔子本筆。聖遠言堙。無處質問。姑以臆料推之。唐書一篇虞書十五篇夏書四篇。合稱虞夏書者。或從多而言耶。或如四時只擧春秋以名魯史之比耶。朱子論春秋經義。以爲若非夫子家奴自塚中復起。皆不可知。愚於此亦云。

說命斅學之義。以斅爲受敎。非但葛氏爲然。呂伯恭亦如此。而朱子初年之所大喜則亦非全然不成說者。但細看本文。上章云惟學遜志者。乃受敎也。此章之斅。又以受敎釋之。則與上文爲疊。且以斅爲受學。而又曰學半。則斅學二字。一句中又爲疊語。毋論義理深奧處。只以綴文之法言之。決不當如是。且來示以敎人爲到得聖人地位者。亦不是。若然則下孔子一等者。皆不可發端於敎人耶。且來敎以博學審問爲受敎之事。以愼思以下爲學半之事。此亦不是。以鄙意言之。上章惟學遜志者。乃是學問二事。懋時敏厥修乃來者。乃是思辨行三事。不當於此章又以斅學兩字。包此五者之義。高明於上章不甚思索。而只從此斅學一章爲說。故有此蹉過。以此來示又以就正於先進。加功於日新。知行並進者。屬之斅學兩字。然鄙見則就正先覺者。乃是惟學遜志也。加功日新者。乃是懋時敏厥修乃來也。又於此章斅學復含其意云者。其差與論博學以下無異矣。傅說之意。蓋以上章遜志時敏。雖兼知行之功。至於道積厥躬。可爲敎人之地。然義理無窮。進德不已。故又有此學半之言。此正遜志之意也。故以念終始典于學結之。此學字。與上章惟學之學字相應爲始終矣。且上章道積厥躬者。乃是致曲之時。此章厥德修罔覺者。乃是大而化之。不期然而然之時。上下章次序階級。極爲分明。來說恐未及徹其首尾。如何如何。

召誥郊牛二。告天以后稷配故二牛云者。乃孔傳之說。而孔傳多有不通處。蓋經文簡嚴。當据重而言。配位之牛。決無並稱之理。且孔傳以社爲句龍。然則祭天於郊。而祭句龍於社。土地之神。終無祭之之事耶。郊祭若擧配位之牛。則社祭獨無配位乎。周禮大司樂云奏黃鐘以祀天神。奏大簇以祭地示。又曰冬日至於地上之園丘。奏之則天神皆降。可得以禮矣。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則地示皆出。可得以禮矣。鄭氏注曰祭天於南郊。祭地於北郊。天神五帝及日月星辰。地示神州之神及社稷。然則祭天祭地。雖有南北之異。而皆曰郊社。乃地示之所屬。而非主宰大地之神也。此非明據乎。鄙意祭天祭地。雖異時異處。而今此新邑之營。特用牲于郊則不可等待冬夏至。故豈並擧一時。或兼設於一郊而祭之耶。抑分祭於南北郊耶。此則有不可知。而所謂牛二。其爲祭天地則無疑矣。社爲土神。句龍爲配。古今傳記不一而足。左傳稱句龍爲后土者。古文當活看。其文雖如此。其意則言句龍爲后土之配。非直以爲后土也。孔氏如或以此爲據云句龍爲社則豈不固乎。且社雖是土神。與稷神同享並尊。則但指生穀之土神而已也。其與高明而覆萬物者爲對。爲博厚而載萬物之神。則與稷爲對之社神。必不足以當其太也。以此周禮經文及鄭注之說如彼。然則蔡傳改孔氏稷牛之說而云祭天地者。不可非也。

洛誥明禋。以其文勢觀之。其上曰乃命寧予者。乃是命賜周公之語。決非命周公祭告文武之語。此篇本多錯簡。甚有不可解者。然後人若只從其逐句語。求其文義之順而解之。則唯當如蔡說而已。何得於本文之外。推得別意。以爲使之祭告文武耶。古注疏二卣之解。與來示相似。然孔氏乃以乃命寧。截作上句。予以秬鬯。截作下句。以爲周公自作秬鬯而祭之云。其於文義事理。乖舛尤甚。決不可從矣。且以後世之禮言之。鬱鬯未聞用於生人。而周禮鬱人掌祼器。凡祭祀賓客之祼事。和鬱鬯以陳之。然則蔡傳所謂大賓客之享。其禮如祭云者似得之。如何如何。來示又以爲無王命私祭王廟。非支子不祭之義。此以後世遵守常禮言之則誠然矣。古聖人作事。有難專以此等說拘之。毋論他聖人。只就周公言之。武王之疾。二公欲穆卜。則周公以爲不可戚我先王而却之。自以爲功。設壇墠用璧珪。以冊祝告于三王。此禮也。與無王命而享文武何異。以後世人事言之。必以周公爲欺二公。而僭用冊告於先王。豈其可乎。且以二卣之賜。爲命祭文武之驗者。亦難質言。漢世有賜丞相以上尊酒十石者。賜與恩數。不必一卣一石而止。此其多寡。必有其時典章。而今不可考矣。

洛誥戊辰王在厥邑。來示以爲當在十有二月之下云。而細考經文。戊辰日祭時。作冊告周公其後於文武。然後王乃命周公後而作冊誥之。先告而後命者。實合於爵人不敢自專之義。若移戊辰置於十有二月之下。則是先命而後告也。豈其可乎。然則戊辰上無月數者。似是闕文。而十有二月則不可移置於戊辰之上。如何如何。

武成次序。本文爲得。而考定可疑云者。鄙意亦然。此則敬從來示矣。

與崔汝和甲戌 编辑

此間呈乞不得請。大禮將迫。勢將復出。而今此出仕則雖非久又將乞解。在職之間則不可全無猷爲。雖上所厭聞。時議所咈。欲一陳暴。以決進退如何。凡事有難一日盡達。而最當先者何事。或從易處下手。以圖漸成。或從難處開說。以決可否。亦未知。何者爲得。幸望精思指迷幸甚。雖小小事。如有時急者。亦望條示也。

答崔汝和 编辑

以國事言之。敗兆已成。無可著手處。以身計言之。已爲射之的眼之釘。古人云父母之病。雖不可救。萬無不下藥之理。此則誠然矣。然必知下藥無益而有害。則寧有且下藥之理耶。卽今以吾處地。一開口一擧手。則以抱薪而救火也。豈其可乎。以此一去字外。餘皆不入心中思量。柰何柰何。

答崔汝和 编辑

自初至今。每承委曲之示。未嘗不以先公後私爲言。豈不感動。第僕之自量。已決知難了此局。昔延平每以輔相之失著。必欲自居輔相。而僕意則正相反。灼知自己之不足。必欲推與他手。觀其處置如何。是一也。久處冒恥之地。終必無保全之理。輕則羞辱非輕。重則將有大僇。身之滅死之禍。雖不足道。論以蘧伯玉之道。豈不爲千古之所閔笑乎。是二也。本心如此。故凡事之迫頭處。不敢爲疑畏回避之計。勿論人之愛憎身之利害。直以本心所執者行將去。而至於規模排張等事。全不敢生意。以左右之知我諒我愛我閔我者。猶恐不深察於此處。故敢此。此不是自爲私計。恐是所以爲奉公者。如何如何。

與崔汝和 编辑

判義禁自夏秋來。朝廷千呼萬喚。費盡多少氣力。僅能致之。而無一事開端。無一言是非。堅臥不起又累月矣。宋之將亡。楊太后之言。極可哀痛。不意今者又見此景象。奈何柰何。

與崔汝和 编辑

左相萬言疏。明日啓覆後欲定奪。左台並入。故欲於並入時稟定矣。蓋此事。一則朝廷草創。上下無孚信之相結。非時一也。上心之堅定。必欲大更張。有不可知。不可遽始大事二也。左台每以爲吾言之而已。行之則在廟堂云。言者退坐。他人替行。雖小事不可。況此事乎。且自分吾人才望器局。萬無承當之理。此其不可三也。其中立志等五六條。只當勉於上而已。元非擧行之事。其下下手擧行等事。亦皆至難變動。其不可四也。若就其中易行者爲之則亦一道也。而只以一二事。外示擧行之形。而終歸於無實。則其不誠莫甚。亦不敢以此仰請耳。若悉以此意仰白則左台必不安在朝。朝廷又必大紛紜。將何以則可耶。吾才則決知不敢承當。請令左台擔當云爾。則左台必不肯承命。亦似推託者然似未安。勢不得不以本意陳達。而前頭設或因此狼狽。以實心行將去爲得耶。事將決於明朝。幸精思示破爲望。

與崔汝和十二月二十五日 编辑

淸白吏旣已磨勘。後又續添加。必多言。變改似難如何。李相弘胄,鄭忠信則仁祖朝皆有淸名。而淸陰,東岳等被選時不得參。則其時似有軒輊之論。今之所選。欲自亂後之人。追選亂前人似未穩如何。昨日吏議言尹推可入於廉謹奬勸中云。然否。

與崔汝和乙亥二月十二日 编辑

德興大院廟展謁事。昨有收議之命。而病不爲之矣。今又有更爲問議之命。將何以爲對耶。汎以事體言之。則古者人君有問臣疾臨臣喪之禮。大院廟一爲展謁。未爲不可。旣爲展謁則當從家人禮行再拜。如何如何。曾在戊戌歲。孝宗欲臨麟坪喪。擧朝爭之。以致天怒之震。以此震怒。上固有失。自下爭不必爭之事。以致如此。私心殊以爲不可矣。

答崔汝和 编辑

示及倭書契事。萊伯亦有書於僕。且有狀啓。左右相及禮判之意。亦欲許之云。而僕意有不然。當初卽爲作答則或可。而到今持久之後。不可勉從一也。接慰之送。專爲國書之與受。而今追送東萊替給。不可刱開無前之例二也。此猶只就此一事言之而已。倭人又有闌出犯約事。而背約不奉法。我亦無如之何。時未決正。而遽許此答書。則其疲軟莫甚。日後何以自立乎。以此意通告于兩相。僕出回啓草送之。去夜始啓下。暫此送去。覽還如何。闌出回啓。乃左相所草云矣廣尹爲接慰時。一邊狀請答書。一邊先爲上來。此乃大是失著。如曰不可不作答則當身留以待。如曰已竣事上來。何可留後尾。使朝廷難處乎。以此其時亦已推考矣。此乃廣尹自做其錯之事。故必欲朝廷副其許答。以爲苟且彌縫之地。其言殊不是。但其究問龍福。得其要領。乃得分明其事。此足以贖其後失。故僕亦不之深咎也。未知廣尹知此意否。今此兩狀啓。萊伯所處極迂闊。從前朝廷無一堅持之事。邊臣亦公然以朝廷之不能持久。倭人之必得其請馳啓豈不可駭乎。曾聞東萊狀啓未封上前。倭人必先知之。備局回啓未到東萊之前。倭人亦先聞之云。萊伯狀啓。倭人必卽得見。設令倭人初有欲去之意。見此狀啓後則豈不變計仍留耶。

與崔汝和丙子 编辑

當此焚溺之時。宜以濡手足焦毛髮爲心。台每以此義責我。何至今不爲出肅耶。韓重爀事。上年陳疏時以決去就爲言。而閔默到今。在我自處之道。極沒頭腦。頃見大諫則其言以此爭執。爲極重事。以爲雖或有一人停論。其後必復起。無可停之理云。希載則以上下所執各異。且不無疑慮。以至今汶汶。韓也則有何可疑。有何可慮。上下皆以爲當死。而到今三年。了當無期。天下古今。寧有此事。台之頃日所言自然停啓云者。已無可望。更欲極言竭論以決之。如何如何。卽今京中盜鑄蝟起。所見捉數十人。自捕廳移刑曹後。無一就服。自賑恤廳養獄者不知其數。前日進告人見其然也。皆悔其告。相以爲戒。法不勝姦。刑不肅物。國勢靡靡。日趨亂亡。此亦一事。將何以處之耶。待台之出者。屈指以計。而尙今遲遲。先此書白。幸商量示之。

答崔汝和 编辑

兩紙所示依覽。其一條已與僚相議定。則無他道理。至於憂慮所在。只在上蒼。何容人力於其間耶。至於隣族之弊。凡事從頭至尾。逐段理會。則順而有成。截去頭尾。從中欲變則非但無成。又生他弊。卽今良役之弊。其本則非文非武士大夫凡自稱兩班者。皆不敢下手定役。此處若不大變通則良丁無可得之勢。其末則京中各軍門各衙門凡有良役之處。皆不稟朝廷。任自直定。行關列邑。日加月增。無有限極。外方諸營門學宮亦如是。而監營尤甚此弊。何以防之耶。不禁此而但使各官得良丁代定。則此乃無麪之不託。非但終不可成。亦反取笑於守宰。其說甚長。不得造次說盡。深望精思愼處。勿爲輕發也。

答崔汝和 编辑

人之爲言。每以刻印銷印。爲轉環之美。而此亦宜有所斟酌。且卽今朝家凡事。皆無定準。國勢日益渙散委靡。無可下手者。專出於政令無常。下不信上而然。僕意若非事關安危興亡者。皆不可數變前事。以益頹敗之患。如何如何。

答崔汝和六月二十九日 编辑

自令國勢至於岌嶪。而乃曰爲此之故。不敢退去者。其在事理。得乎否乎。凡人苟有所執。不計死生。直前行將去。則雖不無所失。亦終有所立。其能左之宜之。右之有之。在彼無惡。在此無射。非大賢以上者。必不能也。設令僕更進於朝。伎倆必復如前。以此恐懼。尤有所不敢耳。雖然僕之從前所處。已非爲一身計。今雖遭無限逆境如此。亦何敢有決然舍去之意哉。張魏公在謫中。猶有上疏。且曰朝廷危急之時。如有用我。當卽日就道。僕今日自靖之心亦如此。卽今之轉來于此。只以洶涌之勢可畏。不欲重至於觸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