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蘆厓集
卷之五
作者:柳道源 19世紀
卷六

答範休丁未

编辑

本月十三日。得初一日書。十八日。得初三日書。廿八日。得十九日書。晦日。得廿五日書。惟金監察行所付書尙未到。然信音可謂陸續。而皆云姑無人段疾患。但詳其日記。可想其勞損多端。眠食不甘。若一向如此。實難支過。何不堅定心志。保嗇精神。以慰老父之懷也。李致道想已入去。須晝夜相對。每事咨議。則鮮有差錯。至於講討之樂。誠百年一會。互資磋磨。豈待我言。但恐或有不合處。至於競辨。如往年會宿龜休家達夜爭說。驚動主人也。好笑好笑。吾月前得眼疾。至今未差。蓋不廢書冊。則固難得愈。而竆坐廢書。所惡又甚於眼眚也。舍弟一如前狀。而川兒孝養備至。或推其餘於我耳。汝之覲行。雖不可已。而吾意旣不能浩歸。則無端來往。亦涉閒漫。來頭。或有赦差圖得之勢則何幸。而亦不可苦苦請囑以傷拙法也。

答範休

编辑

湖上行所付。龜尾便所付。皆是平書。喜不可言。但以此中老幼之病。爲千里之慮。其實吾之眼眚。本非根蔕之證。只是輪行之疾。不免爲看書所祟。若節省些少工夫。則可以得愈。至於兩疹兒。無異寒感。因此得嚼三羽二狗肌肉。體狀大勝於前。如此順疹。積慮可笑耳。致道兄浩然歸卧。在渠爲高致。而於汝實落莫。然子野又上去。失一良友。得一良友。泮中淸暇。依舊鼎坐講討矣。泮中問答一冊。無論彼此得失。實是近來所未有之事。不勝嘉賞。但姑未閱視。卯君促之。數日後一玩。送于閒坪耳。近有溪集一疑義有係師門問答者。以小文字示卯君。卯君深以爲然。蓋心統性情中下圖禮智字互乙疑辨也。忙未錄寄耳。

一母鷄率二母雛。終始啄啄不離。今帶以登塒。可以人而不如鳥乎。可異也。

答範休

编辑

信后恰滿念日。大雪又踰嶺。遙念冷突寒囪。衣薄食艱。雖曰朝士。而反不如竆閻一寒士。父子之情。每於饕風虐雪。不暇憂己。而先念遠人也。惟汝則宜以土室之溫。柴政之不難。弛慮也。卯君養靜成習。步屧雖不強。而志氣淸明可喜。每書。有不能親近書冊之示。是甚可憫。然泮中人事之擾。自是免不得。只當隨時點撿。不至放倒而已。不可做模樣取異於人矣。如何。洛兒汨汨。不能看讀。且對我不一開口討論。而見識筆路比前似進。且喜且笑。

答範休戊申

编辑

府便書到。知客况連安。慰喜不可言。事蹟事。朝命旣出於立功死事人。則主事者之不爲入錄。亦非異事。何可奔走經營於在人之事哉。妄希恩數非美事。雖是爲先之事。切不可作一毫苟艱之態。汝當知之耳。溪集果借看耶。此書與朱書無異。而凡日用應酬見於筆札之間者。無非至理所在。必須著力看讀。是所望也。汝父七十。始覺此書之好。汝雖晩矣。比乃爺。奚啻得十倍之功耶。勉之勉之。

答範休

编辑

天恩罔極。贈典特下。惶感之餘。繼之涕淚也。伏讀上敎及大臣筵奏。爲安東眷顧褒奬之意溢於言外。吾鄕何以得此於朝家也。江左公加贈。尤爲光色。種種頌祝。不知所以圖報也。至於父子之俱被恩數。出於千千萬萬之外。是則措躳無地也。焚黃。卽今事勢不得不推遷至五月念晦間。凡干措處。當商量爲之。勿以爲念。待任奴還後。以爲汝行止可也。

答範休

编辑

不得音問踰月。晝夜思念難耐矣。昨得書封於府便。見皮面平書字。已極喜豁。而細見書辭。益用欣暢。但汝誤認吾病之蒼黃。婦患之加劇。過用心慮。是洛兒語不操縱之過也。吾病則不過數日快復。婦病亦免危耳。卯君肌膚勝我。始知無思慮者善老也。吾苦思慮多端。全是積下私意。腹中常有磈磊不平之氣。年來書冊工程。不向義理中涵泳玩養。只以駁雜之見。玩愒多年。畢竟無益於身心。而有害於事爲。悔之何及。今則攷證之役。幾至斷手。惟當更以元集。時時諷讀。以補前過。而私意根株。終不可斫倒。奈何。昔富鄭公行年八十。以守口如甁防意如城八字。書于座屛。日觀省焉。今吾年七十矣。竊欲自勉於八十翁所爲。而何可得也。蓋古人則已自少時用力於此。而至老不衰。如吾則始自七十知六十餘年之非。乃欲回頭轉脚於桑楡已迫之年。則豈不戛戛乎難哉。汝須觀我爲戒。千萬勉旃。至可至可。聞日看溪集云。甚善甚善。疑晦處。何不錄示也。

答範休

编辑

裹糧上東巖。以爲旬月講討之計。玄兒忽至。知陵隷持望筒下來。不意衰門承藉先德。有此謬蒙。冒熱趨肅。固非本意。而卽今事面道理。亦不可偃伏在家。故欲以來月初九日發行。寸寸前進。粗伸一肅之義。旣非供仕之行。又非貪榮之意。只以仰謝貤贈罔極之恩而已。至於癃醜之狀。龍鍾之貌。見憎於東華眼目。亦所不計耳。然老人事不可預料。來頭有難動之勢。亦未可知也。若過十八日不見到。卽呈所志于吏曹。又呈親病受由下來相見可也。所志草不必自此構送。在京諸人當知規式。善措語爲之。如何。

寄範休

编辑

離京已三百里。家鄕近而京國遠。令人一喜一悵。日間旅味無他否。須自愛愼旃。母貽我念。我泄患仍止。神氣漸穌。無事還家。可以預卜。凉氣已生。風勢甚緊。轎中整冠難堪。不得已脫冠。掛之轎後。正所謂掛冠之行也。可呵。

寄範休

编辑

獨坐山囪。無與晤語。惟以書冊遮眼。而眼昏特甚。眼鏡亦無力。手執冊子。就囪明處。用力看過。亦不知倦。七十志學。良可愧笑。近間所得朱全十數卷。溪集數十卷。若於十數年前除却考校勘覈許多勞攘事。一心究玩於古聖賢言語氣象之間。則其於行己接物之際。必有小分得力處。或不至顚倒狼狽。白首竆廬。徒切悲歎而已。念汝輕出一脚。飽喫世味。恨不於仙齋無事之時。看得溪集書卷。周而復始。必大得力於講學竆理行身處事。而今難追悔。然及今借得書卷於知舊家。與李侍讀。日講十數板。不但討得名理。尤加玩詳於威儀辭氣之間。以爲處世應物之準的如何。今年春澇非常。耕種失時。如吾家之無牛無田器無農糧者。固無足論。而四鄰耒耜。亦不能出。民事極可歎也。

寄範休

编辑

消息頓阻。憂鬱難狀之際。李侍讀不好之報忽至。此何事也。此何事也。才上一疏。天眷方隆。而奄忽至此。此係吾南運氣。而汝之所遭又不忍。想得客裏相依之勢。公餘講討之樂。一朝忽作幽明之別。東泮割席。漢江送柩。人所不忍。情所難堪。深恐哭之甚哀。勞攘千萬。必生大病。遙慮不可言。奈何奈何。三哀戴星之行。何日得抵。而能保命途中耶。治喪之節。返櫬之道。已有頭緖否。汝須堅定心志。另加食飮。無貽我憂。千萬千萬。此中吾病得差。梳帨者有日。勿以爲慮也。白川兄又作古人。痛惜何言。翰之聞以初四日發去。想已相握耶。慘悴之餘。又有相依之人。甚可幸也。

答範休庚戌

编辑

洪太還見書。知客况如昨。慰慰。但書中詞意。頗有不平之意。當初強使之出脚。到今却不能不追悔也。雖然。人之出處。不可以一套論。或有高蹈山林。泥塗軒冕者。或有爲貧祿仕。沈淪下位者。今汝家貧親老。不得已而出。旣出之後。決歸未易。仕路亦順。以至于今日。今則若過一兩月。可得一麾。以伸汝平日榮養之至願。如或因事落職。則浩然歸來。父子相守。隨分耕讀。以度餘年。也非惡事。若不耐勞苦。遽爾棄歸。則不但前功可惜。亦非汝出仕之本意也。然飮食寒溫。惟在當人。商量處之如何。吾病漸覺加勝。足以堪百里鞍馬。故擬於初二三間。發向愚安矣。此際。金定之齎世稿佩錢緡。講學東巖。此老秉燭之工甚不易。金兄求世稿序於東巖。屬其先狀於我。蓋其家狀。吾所點化。更加櫽栝而付名。固非難事。而大抵文字之請甚多。每不能固辭。終當至於狼狽也。憫憫。外先祖平海公殉義壯節。曾已聞之耶。申浦子弟。欲得文字於丁參議。汝可作先容。而丁公或得三銓。則往來有嫌。可求之於廟洞耶。或傳或碑。惟在秉筆者財處耳。

寄範休

编辑

東巖主人與經生數人。長處亭中。遺落世事。神淸氣強。可謂地上行仙。顧余老病家居。百憂叢集。最以思慮爲苦。每欲棄家從之。學得忘憂之法。但恐病軀蠢動。或至委頓。貽擾靜攝。妨奪玩索之工也。東巖主人。以詩邀之曰。巖亭昨夜壽星臨。分付兒童出水潯。如有山前山字駕。走還亭裏紫霞斟。病中得詩。不覺推枕躍如。遂騎馬而出。心界快活。頓覺沈痾去體。歷入大坪。拜親廟。擧數聲於薪城叔殯次。到東巖。主人顚倒出迎。握手以入。明牕棐几。令人鄙吝消却。且主人以七十老人。事我如老親。凡食物及安置之役。親執爲之。又令人難安。一宿朝起。神淸氣佳。與冠童登東屯頫望。階菊欲綻。巖楓政紅。玩賞而返。便覺非塵世事也。

答範休

编辑

作宰一月。消息無憑。方庸鬱念。初七日朝。官隷始到。其道塗之遠。可知也。見書知上官無事。凡百粗保。喜幸不可言。官樣豐薄。何足擧論。聞別堂淸灑。衙舍潔淨。不覺悵然起懷於千里之外也。吾病得穌於積霖之後。頗近筆硏。將以十日上去大坪。量氣力參祀爲計耳。其邑鄕校。亦有書冊否。雖無間隙。不可一日無書冊之工也。

吾嘗喜誦康節詩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爲殃兩句。今以汝作宰言之。若得便近饒邑。安知無殃咎之隨。今漂漂西塞。父子不相見。夫必非福也。須隨處而安之。以仰副前日入侍時聖敎也。

古人送子作宰。所以眷眷敎誡者。只是政治未嘗以家私冗故以亂其志。以害其政。而今余本無才智可以助汝新政。却不免以家間細瑣及之。良可愧歎。

資警錄。於今正好受用。須常常披覽。隨事體驗。無負老父手抄遠寄之意也。

凡事觀象玩占。勿爲矯激。勿爲汚下。勿親閒人。勿狎下輩。勿言鄰官長短。勿議上官是非。惟以自修爲本也。

節用愛人。非但千乘之國爲然。居官亦當如此。

㬥怒二字。是官長之第一警戒處也。

古人以視民如傷四字。書之座右。而常目在之。此意甚好。可效爲之也。

行之以恕。而中有脊梁。莊而莅之。而濟以寬和。

使下吏畏戢而不離心。使下民親愛而猶敬畏。

官吏輩擧皆巧欺。君子雖不可逆詐億不信。亦不可被欺見賣。須時時撿察振刷。然後可以做官。若一向以慈悲之心。喣沫蛇蝎之徒。民受其害。不可不知也。國初。翼成公在家時。婢僕之兒。挽鬚踏膝。而未嘗呵禁。及其正色立朝。則百僚畏敬。胥吏脅息。近世鄭鳴𦤎,鄭牛川。居家。未嘗箠楚奴婢。而居官甚嚴。下輩戰慄。蓋以居家居官不同故也。然酷加刑杖。督責束縛。亦不爲也。此則不爲汝慮之。

汝平市時。人稱剛明聽訟。則似無誤決之事。而惟以利民爲心。則雖不中不遠矣。

在鄕之日。習知民間疾苦。胥吏奸弊。今日可得力。而但恐迷於當局耳。

居官淸素。自是吾家家法。想不待吾言矣。然不有經用。委諸下輩。則無益於廉隅。而近於沽淸。亦非中道也。

一出世路。從來些少工夫。易致受變。須隨處提省。毋使放倒。

書中。頗以應接煩撓爲苦。此固居官者通患。然隨分順應。卽此是學也。有民社者。豈可有厭事之心乎。

大山居官時日記見之否。簿書之暇。日有程課。其他事爲。無非可師者。恨未能謄示之也。

西土人心。異於南道。自護之道。須十分愼之。

衙率多口。門舘不肅。則公私狼狽。陷身累名者。滔滔皆是。至於學徒。尤非穩當。或有不入規度之人。間於其中。稱以師門。則日後之慮。有不可知。治民之外。一切以淸淨省事爲主。

大抵得中爲難。雨露太勝。則人不畏戢。霜雪太勝。則人不親愛。須用威而不猛。恩而不流。俾無偏倚之患。吏不束則民不被澤。然束吏亦有道。束之太酷。而使不得措手足。則亦非中道也。

刑杖。是官長之所不可廢。然若先以刑杖爲心。則必有過中之弊。此聖人所以先以德道之。而後以刑齊之也。此意不可不念耳。

居官儉素。自是好消息。聞汝食無盤牀。寢無枕褥。此則恐不免公孫布被之譏也。凡節無使礙人耳目。

新莅之政。有可聞者否。錄示一二。以開病懷也。

吾病如此。雖不可作久留之計。亦須安心治民。一日居官。則盡一日之事。二日居官。則盡二日之事。愼勿以老父之故。而害於政治可也。

表端則影直。上濁則下汚。下吏之勤慢。民俗之淳薄。皆在於守令。正己而後。人可正也。

能滑。反不如謹拙。剛猛。猶勝於懦弱。

西路還弊。與南中何如。斂散之斛。大小懸殊。捧授之粟。虛實判異。奸吏之囊槖充溢。而蔀屋之甁粟告罄。生民之塗炭。國家之安危。都在於此。而爲守令者。視之恬然。不知所以矯其弊。則烏在其食君之祿。而爲民之字牧乎。汝須十分撿察。使西土一區之民。得以保存也。

功曹得人。關於政治。而知人甚難。初到之官。何由而知其賢否也。然善諛於官者。大抵多爲蠧於民。存心於民者。大率多陳瘼於官。以此取人。則或可以不迷於用人乎。審之愼之。

白骨徵布。黃口充役。蓬田徵稅。此皆奸吏所弄。㬥虐生民。莫此爲甚。不可不痛加懲察。而其間奸民。往往指生爲死。以壯爲幼。指耕爲陳者有之。亦不可不痛加懲察也。然與其徵布於白骨。寧貸貢於生者。與其充役乎黃口。寧弛役於壯者。與其徵稅於蓬田。寧除賦於膏田。此亦損上益下之意也。

大抵爲政。利於民則害於吏。便於吏則病於民。如不能吏民俱便。則必須作利民之政。

聽訟時。勿加之以威。假之以顔色。使民盡其所懷。

民雖至愚。是非甚明。一有疵政。衆口譁騰。有不可以無知而忽之也。

夫士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入而講道。出而欲需世。使一方之民。賴我政治。上得以養其父母。下得以育其妻子。則方可謂不負所學矣。豈不是君子之所欲乎。今汝幸而得可爲之地。須勉之勉之。

私之一字。是人所當戒。而居官者。尤可戒也。

西路素稱請囑之鄕。官政之凡係請囑者。須一切嚴禁。使遐土人士。知其有禮義廉恥也。

邑中士民。有從事文學者否。士之居官。文敎不可廢。須秋冬居齋。春夏設接。考其勤慢以興起焉。

凡事豫則立。今日盡今日事。明日又盡明日事。毋使因循稽緩。以至於末梢沒收刷。

祭物不爲各封懸牌。故來此之後。不無推移苟艱之弊。不敬甚矣。此後必須各位各封。懸牌送之。親盡各位。雖不能如儀。備送魚燭。精備封呈。

作宰半年。門族知舊。未及問遺。遠路寒官。雖未及容旋。而心甚慊然。幸速圖之。

勸聃孫課讀。禁還弟酒色。

來覲時重記。必須修整。以備不虞。

壽衣次太侈。非吾意。况費用官錢似不少。令人恐懼不自安也。吾之受榮養。今已足矣。此後如有俸餘。須留念舍弟家基。

本家往來下人。不可不自官助行資。豈可以無前例啓後弊。而不恤其道路飢餓乎。

千里遠程。數數來往。徒喫民飯。而澤不及民。甚是憫事。收刷官政。萬一順遞。浩然棄歸。以遂汝志。豈不善哉。日後寒苦。非所論也。

答兒洛休丙戌

编辑

見書。知客况連穩。主家亦安。慰慰。每以汝久客遊泛爲念。今聞不至放廢。甚喜。汝若在彼。謹言語。愼交際。廢出入。堅坐讀書。雖久不還。亦何有害。如或不然。放倒心志。壞了言行。不數於儕類。無光於主家。忝厥所生大矣。其何顔歸見我乎。歸日當望其眉睫而知之也。當此夏節。做得時文亦可。但全廢誦讀則不可。須朝讀午做。日以爲常如何。敬修兄素知其居家有法。敎子弟甚嚴。想於汝亦不以外客待之。而任他其課業與言行也。汝須視之以岳丈。事之如父兄。逐日晉候。聽其指敎爲可。此兄弟俱安。汝慈所苦。近頗減歇。可幸。主人旣爲其同做。而誠心苦挽。則不得不副其厚意。何可凂凂也。然恐無挽執之實效耳。

答洛休問目丙午

编辑

洛休少而失學。長益迷劣。問學工夫。固無可論。彝倫常行。乃其茶飯。而亦甚矇昧。願聞行之之要。

意謂汝汨沒冗務。無復好意。有此切問。可見善端之不泯。余甚佳悅。至於常行之要。聖賢之訓。載在方策。何待吾贅說。然旣有所問。不可無答。略以平日所契於心者言之。未知其當理否也。

事親

人莫不欲孝其親。而不能孝者。以不知用其心故也。父母之愛。人皆有之。父母之養。人皆受之。苟能體父母愛我之心而愛其親。體父母養我之心而養其親。則可謂孝矣。故孝子。以父母之心爲心。

事君

臣之於君。以義則君臣。以恩則父子。愛之以愛父之心。事之以事父之心。竭誠盡職。陳善補過。則可謂忠矣。然古人義不合則去。蓋以事君主於義故也。

處夫婦

夫婦。異姓之合也。其情易狎。其分易疏。狎則無別。疏則不和。不祥莫大焉。故君子之居室也。和而不狎。別而不疏。以其敬之也。

處長幼

少事長。行必後。居必讓。拜揖必恭。應對必敬。毋敢怠忽。長者亦當慈幼。敎之以孝弟。語之以忠信。遇之以禮義。毋挾其長。

交朋友

交朋友有道。不知人。不可以交友。故其交也愼之。擇其直諒多聞之人而友之。旣交也。敬之。勿事歡狎。惟務講磨。

奉先

神之享不享。係於誠之至不至。可不謹哉。置祭田以備粢盛。有祭器。勿爲私用。齊日至則勿出入。禁凶穢。灑掃室庭。洗潔衣服。祭需身親供具。務令精潔。籩䇺親監洗滌。毋或垢汚。一心行事。以致如在之誠。

居家

居家凡事。務從和平。亦必有法度。令子弟不敢自行己志。婦女毋敢主張家事。

處宗族

處宗族。當以敦睦爲主。親疏雖有別。賢愚雖不同。同是我骨肉。不可以疏而外之。愚而忽之也。處貧困則思所以周恤之。當患厄則思所以救拔之。有過失則規之。亦不可已甚。已甚則傷恩。

居鄕

居鄕。長者敬之。賢者尊之。善者友之。持身必謹。遵其繩墨。出言必愼。禁其躁妄。處事必審。博採公議。

凡事是非明白者。處之無難。惟可東可西之事。迷於所處。易致誤著。

明理則不迷。其要只在格致。

朋輩追從之際。事或有非其意。而不能立異處。如何。

事有大小。事小而無甚害義者。從衆亦無不可。事大而害於義者。何可牽挽於人。

自處欲不凡。則被人指點。自處常調。則淪於流俗。持身難。

被人指點固不好。然欲免此而變其所守。則是吾之持身。爲人耳目也。何能免淪於流俗乎。立志不可不固也。

程夫子以觀理爲懲忿之方。苟能觀理則可以懲之。而怒氣㬥發。未暇觀理。奈何。

未暇觀理。認是經驗之語。然其所以未能觀理者。以其無平日涵養省察之工。而遽欲觀理於㬥發之際也。須就日用處做工夫。久當見效。亦不可計功於一日二日之間也。

大人常以無辨戒子弟。而至於無實之毁。恐不可直受之而不辨。

人有十分之毁。則己有一分之失。爭辨非改過之意。且爭辨之際。帶得血氣。不愼言語。逢彼憤怒。困辱益至。則是自實前日之毁也。不如含忍自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以待誚謗之自止。何可較氣力辨黑白。益吾過而招其毁乎。

顔子犯而不校。與孟子與禽獸奚擇之訓。其義何如。

同是不與人校。其氣象却不同。

世人有爲親乞郡者。雖曰爲親求之。恐害廉隅。

仕或爲貧。爲親求養。亦何不可。如或外托榮養。內懷貪饕之心。而辭貧居富。辭卑居尊。則是爲榮養而反辱其親也。

金汝通請學大學。而授小學。汝通非小學童子。

學莫先於彝倫日用之常。如欲做人。舍小學何以哉。吾平生尊信此書。白首成癖。有不可以視作鈍根小子之學也。今之學者。不能於灑掃應對之節。而遽談理氣性命之說。此非行遠自邇之意也。

季父問大人曰。仲氏天資甚高。平日見得未發境界否。大人曰。未也。凡人未發境界。豈易言耶。然則凡人元無未發時節否。

曾未體驗。有無雖不敢質言。然朱子嘗曰。性靜者須或有此時節。但不知敬以主之。則昏憒駁雜。不自覺知終。亦必亡而已矣。以此觀之。亦豈可謂元無這境界乎。

季父曰。論語子夏之門人小子章章下。非謂末卽是本。但學其末而本便在此也云者。非謂之意至於在此也。若如是看。則與程子第二條以下四條說。其意似不相通。

程子此說甚難看。尋常疑之。今聞卯君之言。直是痛快。蓋第二條以下云云。特言其灑掃應對上亦有至理存焉。不可爲粗淺而忽之也。非謂灑掃應對直是精義入神也。故朱子釋之如此。蓋深得程子之本意也。若曰非謂之義。至是本字而止。則但學其末而本便在此一句。反悖程子之意。而上下句亦不相蒙。朱子立言之意。决不如是也。

大母忌辰在明。而時氣大亂。不得出主。當以紙牓行事。而大人有患候。洛休獨參祀。紙牓何以書之。

曾與卯君論之。見謂依題主書紙牓。有祝措語行事。此說似好。

漆溪家有疾疫。而出主行事。東坡村有時氣。則全然闕祀。兩家俱是禮家。而如是相反。未知有古據否。

古據有無未詳。然以神道人情言之。闕祀太過。出主亦似未安。

出嫁女於本黨皆降服。而獨祖父母本服朞年。何也。

疑禮問答。女子於祖父母不降註。以爲正統不敢降也。於父母則不貳斬。故不得不降云云。蓋不但不降於祖父母。亦不降於高曾祖父母。推可知也。

出繼子爲本生母黨降服一等。而本生母黨。則不降於出後外孫。何也。

出繼子旣服所后外親。又本服本生外親。則有二統之嫌。故爲本生外親皆降。而本生外親。則於外孫無此嫌。故從異姓無出入降之說。而服本服歟。

寄洛休庚戌

编辑

晝夜相守之餘。割情送去。如失手足。吾之念汝如此。汝之思病父。當復如何。未知無撓得抵。舍館得免窘窄。兄弟眠食俱穩。一接亦皆無事否。龜休大病纔愈。強氣發去云。添病可慮。渠無坐停之意。爲其父兄者。亦不能痛禁。科擧是何物也。可歎。吾病幸免添苦。晦文父子欲遞來侍病。此兒若來。無異於汝在。勿慮也。似聞場內多傾危。試邑急疾肆行。傳聞之說。雖不可信。亦甚憂慮。諸般謹愼之節。想不待吾言。而積月湯憂之餘。又作勞攘。困悴生病。丁寧惟是之慮也。科時每有道會收名帖事。須勿輕易參會許名。詳問其曲折。知其義不可不參。而後可以應之。然終是守拙爲上耳。得失在數。惟望無病好歸耳。

寄兒玄休甲辰

编辑

捲家送之之際。不得無離別之懷。而新居趨吉。不須生愁懾之意也。新到凡百。觸處生受。理勢然也。惟望謹言語。愼交際。堅心志。靜坐看書。志倦則修掃庭除。蒔花種菜。場圃階級。務使端正。室屋垣牆。又使堅固。無若在此時遊泛踈脫也。俊兒課業亦不至放廢否。須日有課程。務精勿務多。灑掃應對。不廢弟子之職可也。孤村新接。不可一日無外丁。汝雖難禁離親之懷。姑勿入來。待汝兄輩出去。遞來見我爲可。

寄玄休丁未

编辑

蒼黃送汝。心神飛越。雖聞憂患之小減。此慮何可食息弛也。三日講學。儘有議論。座中皆說及汝。况余爲父之心乎。實爲一大欠事也。然汝旣無分於勝會。亦且奈何。須勿生火。隨時救病之外。發舒精神。生出好意思。無限逆境。必從順境中度了。至可至可。此中廿七送舍弟。今日別汝通。明日又欲送汝兄。依舊山中一病翁耳。

寄玄休

编辑

父子不相見已數月。老懷安得不戀鬱耶。近日炎熱。挽古所無。未知寓况何如。汝仲兄及晦文。欲慰汝寓懷。今曉發向。汝伯兄自虎溪迤往。跫音沓至。新居寂寞之中。喜可知也。爲士者須置書冊於座側。從事於文房。然後心神稍淨。得免茅塞之患矣。汝兄去後。須勿浪過。同做爲望。吾欲及此時出去。課兒勸農。以見新居滋味。而畏暑未果。且欲於秋收後出去。仍爲過冬之計。故姑遲之耳。

祭文

编辑

祭大山李先生文

编辑

私淑陶山。遠泝考亭。功深博約。學造高明。從事牛蠶。洞見魚鳶。敬義夾持。知行不偏。涵養久熟。德性渾全。墜緖茫茫。獨得其傳。蓋自童丱。遊學渭陽。旣琢旣磨。燦然其章。祥麟威鳳。秋月氷壺。妙歲釋褐。仕學旣優。世莫知我。卷而懷之。卅載丘園。俯讀仰思。門開通德。冠木咸趨。樂在其中。道付滄洲。閒中著述。發揮經旨。承前啓後。斯道未墜。聖主思賢。眷玆林壑。年方告老。恩荐陞秩。一疏萬言。遙贊聖明。王曰眞切。用替座銘。扶持世敎。豈必槐棘。卒究大業。職在藪澤。吾儕小人。恃而無懼。天何不憗。奄至啓手。士類遑遑。中道迷向。邦國之瘁。斯文其喪。顧余愚陋。藉手先誼。獲近門牆。屢蒙勉戒。阿季阿兒。謬入爐韛。受賜良多。卒業無地。前冬趨診。獨我晩後。追聞諸人。得受面敎。凡百已定。更難承音。悠悠天地。我懷曷禁。惟我私痛。事係先德。我爲生考。謁狀丈席。特賜財幸。擧家感恩。公又有意。先君墓文。我實無狀。未卒承惠。奉承遺札。三復流涕。明道有弟。料理餘韻。况復賢子。克承庭訓。不出家門。衣鉢有托。先生何憾。哀此後學。今當襄奉。適値家忌。緘哀替奠。冀或鑑此。

祭李小山文

编辑

惟靈以勇邁堅確之操。加切磋博約之工。學造乎高明。識洞乎今古。蓋自樑木其摧之日。實有學子靡依之憂。倘非先生之扶持。幾乎斯文之淪喪。工夫一向篤實。道理益就和平。日用間不失素定規模。尋常中可見壁立氣象。惟是後來扶接之有力。實維當日勉進之遺言。韙然三達之尊。係乎多士之望。九𦤎之鶴。登聞三命之銜。便繁道源。獲陞君子之堂。輥到桑楡之景。嗟幽明之奄忽。幾日夕之願言。驚消息於玉堂。痛嶺運之重否。惟令子之善述。顝吾黨之相期。念家稿之弁文。寔夫子之遺惠。旣銘感之在骨。而負恩之良多。愧替奠之後時。但向風而痛哭。

祭金蘭谷文

编辑

我視公壁。大字十六。羹牆洙泗。寤寐閩洛。忠孝大節。性理正學。夷考平生。無愧斯壁。淸明氣質。堅固志操。非經不讀。非法不道。世趨場屋。公乃入林。世習口耳。公則治心。治心奈何。敬以涵養。博約之工。庶幾顔巷。畫粥東山。靜坐百源。朱全退集。如誦己言。衣傳霽山。道契蘇湖。律身之嚴。制行之高。蘭馨谷中。闇然日章。吾黨其咨。今也則亡。晝夜常理。亦何深悲。陶淵之事。欲言心摧。孝子抱柩。死於瀑下。三日得屍。見者髮豎。可生而死。父柩之故。可哀其志。可惜其賢。公文誰拾。公學誰傳。目擊事變。驚魂未集。強意拈筆。有氣塡臆。親婣之好。漁樵之約。欲言甚長。寧欲無說。因文道哀。豈無他日。姑擧其槩。以侑一觴。公如有知。我心默諒。嗚呼痛哉。

祭權連山正宅

编辑

兮自忠定。荷蒼觀行。家學之正。博以江翁。質以訥公。師友之功。氣宇宏達。議論英發。謝氏封靺。其鳴實皇。爛然球璋。今世蘇黃。家風睦親。高義急人。咸服其仁。使公持槖。置之臺閣。竚見謇諤。畀公金蓮。出入經筵。人莫與先。嗟公未售。而墨其綬。有邑如斗。樂彼酉谷。反我初服。享有淸福。泉齋點易。觀玩自樂。老而好學。胡不百齡。討究遺經。以惠後生。大嶺以南。元氣日㔆。我淚盈衫。况我先契。自公兩世。異姓兄弟。公操誄辭。躳送靈輀。實荷恩慈。我服纔闋。公筵將撤。三歲一瞥。言念昔日。增我忉怛。萬事飈䬍。願與賢子。而葛而藟。先好是似。素帷拂拂。如或髣髴。有霣泉沸。荒辭薦忱。物薄情深。其或斯歆。

祭表兄芝谷金公文

编辑

惟靈氣味溫醇。神思精明。規圓繩直。玉潔氷淸。一生精力。萬卷古經。芻豢義理。咀嚼精英。酷吏按法。猛將用兵。故其爲文。鏗然有聲。一字半句。摠有權衡。當今秉筆。人無異評。而公素性。恥爲近名。文章德器。闇然以成。中有尺度。動遵範型。口絶雌黃。胷辨渭涇。雅好恬靜。最厭喧爭。稠人廣坐。寂若無聽。與其談謔。寧對碁枰。其於論文。所執甚勍。言議簡當。風彩崢嶸。品題無差。推許不輕。淸而有量。氣宇實宏。切而且詳。問學其精。公雖自謙。不談性情。非比俗儒。能言鵡鸚。蓋公發得。樂有賢兄。爰及退丈。霽翁門屛。得聞緖業。菀有典刑。不別治生。但學目耕。田無立錐。家罄粟甁。隆冬布被。稔歲糝羹。風捲杜茅。塵生范鉶。縱公晏如。幾微不形。妻啼兒號。何日心寧。欲自謀食。難學許行。有意送竆。又乏奴星。莫如忍飢。守我之貞。蓋公初志。尊主庇氓。世苟用我。不辭招旌。仕或爲貧。縣簿州鈴。命與仇謀。有蹇無亨。每擧于鄕。輒屈於京。初擬摘髭。竟倒孩綳。惟公本意。匪慕簪纓。秖爲門戶。俛就圍荊。到今思惟。恨未早停。以公篤志。專意牕螢。就閒十年。外無所營。學以精進。文以大鳴。士有依歸。以爲的正。世仰山斗。爭乞其銘。不羡富陶。不願壽鏗。文高鬼猜。行修天黥。旣餓其身。又嗇其齡。從古薦福。一夕雷轟。伯氏高潔。淇竹藍瑛。不幸早世。如屋去楹。尙有子由。可狀伯程。何至今年。寂寥閈閎。雨谷云亡。士失其楨。晦翁風流。鎖却虛欞。二妙文行。可惜寧馨。公之此行。如有舊盟。地下團圓。縱如生平。竆廬寒谷。奈此孤𡞦。公於我家。宅相其甥。事我二父。無異家庭。伯氏旣冠。公免孩嬰。或遊瓢溪。或住大坪。咸州千里。公味南烹。寧衙數月。快觀東瀛。隨處相將。不我愚冥。使我識丁。賴公引盲。我方在憂。公悲鶺鴒。我無怙恃。公又伶仃。相憐相恤。或將或迎。公年旣衰。漸踈合幷。別輒相思。逢必相驚。一日不見。鄙吝復萌。那意今者。永秘光晶。聞公始痘。我心忪怔。不敢走省。塊守溪亭。晝不開卷。夜不滅檠。霎然之頃。悲風冷霙。癯姿入室。跫音在廳。驚覺起坐。恐非平生。心知公病。無奈蔘苓。治送卯君。未掩巖扃。送者旋返。有淚眶盈。且道家兄。曉度崖棚。相攜顚仆。如狂如酲。陟彼岐崗。哭望芝汀。若入烟霧。若墮塹坑。夜入僧舍。坐度寒更。却羡我公。駕風鞭霆。永棄人間。須臾八紘。旣謁夷廟。又吊湘靈。飄然不覊。上下紆縈。回視陶淵。月落參橫。公居此世。一味拘儜。地下修文。始爲公榮。臨沒題詩。氣與霄崢。寄語弟等。勉以邁征。謬屬至此。感涕自零。遼鶴已遠。郢雪誰賡。居諸不留。倏改新蓂。卽遠有期。已卜佳城。萬事烟散。千古山嵤。公家諸事。惟有鉉卿。天道好還。公目可瞑。我具薄醪。且備腒𦙫。扶策踰嶺。有鳥嚶嚶。班荊舊處。宿草荒零。觸處悲咽。我淚如傾。冀或降鑑。薦此一觥。

祭李山甫文

编辑

臨淸古家。代有偉器。公承其緖。典刑斯在。傑魁其姿。灑落其襟。材合經綸。識通古今。譬彼林木。菀爲棟梁。天苟假年。可鎭鄕邦。吾黨不幸。匪直高門。忍以我公。埋却九原。曾因我短。覸公之長。我累科擧。白首奔忙。公獨超然。早停擧業。高卧湖山。遠矣難及。我不利口。得謗盈車。公臨大道。日閱親踈。親踈咸得。百年如一。我腸易柔。公守難奪。我輕樞機。公重然諾。蓋公德性。和而且確。持論明快。處事精切。規模闊大。綜理微密。一經商度。鮮有敗事。頗尙義氣。亦甚完備。公愛吟詩。詩韻遒新。閒吟謾詠。多逼古人。洞簫數篇。平地成曲。大醉一歌。寔出憤俗。公愛籒篆。篆法蕭毿。戱筆弄墨。願學孔巖。手作圖章。宛然禹蒼。我得一刻。以爲寶藏。公養萱堂。備極誠孝。時或吮乳。以資歡笑。當時老萊。亦有是否。有子課督。有孫提攜。雖恨我女。未及生男。充堂衍宇。摠是梗楠。人間至樂。在公家裏。公有五癖。匪世所貴。古書千卷。鳴琴一張。花木列植。書畫盈箱。亦有小艇。汎彼河湓。凡公五癖。爲吾五恨。公纂一書。十載雲緗。上自檀君。逮至我邦。天文地理。人物官方。禮樂刑政。治亂妖祥。彙分類別。發凡提綱。俟其卒業。擬與商量。今遽逝去。誰可究訖。公有瑤琴。酷肖古格。刻銘其腹。蒼古其文。昔一聽之。古調遏雲。年來憂慼。久閴峩洋。寶匣仍藏。誰發淸商。公愛卉木。藥堦花壇。栽養之法。得諸晉山。尤愛盆梅。必求品佳。嘗遊東海。載歸奇査。仍寄我兄。淸意一半。我兄甚愛。惜其夭短。卽今古閣。藏得數盆。金條玉蘂。爲誰迎春。公愛書畫。尤樂山水。思欲卧遊。以償初志。海觀一帙。實爲奇遇。葺破補亡。如出一手。天下奇觀。擧移几案。笑他太史。劬勞歷遠。自得湖序。尤爲寶愛。曾未釋手。今若遐棄。公嘗駕舟。泝江東遊。我候輞川。風颿招搖。扣枻泗水。繫纜船倉。陶淵物色。芳草綠楊。返而登舟。彩鷁欲飛。彈琴數曲。倐爾鷗隈。共宿亭中。又値燈節。今而思之。勝事焱忽。范溪壁上。圖畫其迹。矧是手黑。愛玩何極。我自弱冠。與公聯衿。及結昏姻。情義尤深。我昔遭艱。公來相禮。初終凡節。躳親審視。俾我不孝。粗得成喪。公賜多矣。感戢何忘。逮我喪耦。於丹之谷。痘火所怵。莫能匍匐。公急馳來。備齎喪具。禮書法尺。粉筆麪糊。鍼手木工。錢貨糓米。至纖至悉。巨細畢備。附身之物。半出公家。客裏竆喪。襲斂反奢。竆原絶壑。備嘗艱苦。專以公力。得至返柩。我感何論。公義可服。求之古人。亦所罕覿。公曾謂我。欲避城塵。如得樂土。自作主人。我有愚見。洛江上流。浙陰山水。世稱勝區。竆丘亦可。地名非佳。公頗喜聞。有意婆娑。可異靑烏。爰卜浙江。窈窕雲山。淑氣未央。曩所云云。是爲之兆。萬世幽宅。正符所樂。况於今日。陪奉慈闈。同時祖載。共栺江湄。密邇靈兆。復得歡侍。純誠孝養。無間生死。自生者觀。尤極悲絶。以化者言。寧不歡悅。我識二孤。克繼家聲。其後仍昌。公又目瞑。哀不以文。情不在物。一盃痛哭。千古永訣。

先考慵窩府君焚黃文

编辑

維歲次戊申五月壬戌朔二十二日癸未。孝子道源。敢昭告于顯考贈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經筵義禁府事,弘文館提學,同知春秋館成均館事,五衛都摠府副摠管,行通政大夫工曹參議府君。顯妣贈貞夫人金氏。恭惟先子。忠義根天。往在涒灘。逆氛遽漲。鄕擧義旅。先子主盟。執友荷戈。親朋佐幕。齊聲偕作。僇力同心。大嶺以南。風聲烈烈。雖因賊破。未及交鋒。倫紀以存。我義不忸。王特召見。曰何狀人。先子不居。歸之父老。屬玆回甲。鴻恩普加。旣酬原勳。爰及倡義。大臣筵奏。聖上嘉歎。曰今贈旌。正求此等。况其居地。冀北之鄕。其何晩聞。宜亟褒贈。故我先子。膺此殊恩。位躋亞卿。秩竆二品。豈我私寵。吾嶺有光。同事子孫。幷來觀禮。髣髴當日。義氣橫蒼。秉彝所同。想慕感發。先妣從贈。顯號有加。煌煌命書。至自京輦。闔門歡慶。誦祝天恩。惟是音容。日遠莫逮。且悲且喜。敬錄以焚。謹以泂盃。用伸虔告謹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