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融堂四書管見
全書始 卷一 下一卷▶


學而第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音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音洛]乎?人不知而不慍[紆問切],不亦君子乎?(子,孔子也。同門曰朋。學說,文覺也。習者,習熟其所學。時習,言無時而不習也。慍,怒也。)

學者,覺其所固有而已,故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心本無體,虛明無所不照。為物所誘,為意所蔽,為情所縱,而昭昭者昏昏矣。是故貴於覺也。不覺則何以習?禹曰:「安汝止」,習此者也。文王「不識不知,順帝之則」,習此者也。孔子「為之不厭」,習此者也。無時而不習,即無時而不明,滿天地皆春風和氣也。其為說何如哉!於是而有同誌來自遠方,則知學者益廣矣。此其為樂又可量哉!雖然知學者自知,不知學者自不我知,安可強也?世之人昏昏逐逐,醉生夢死視聖賢門戶不翅若冰炭,正可憐憫耳!安得以其不知而遂慍乎?君子之心如太虛澄然,何慍之有!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去聲],而好[去聲]犯上者,鮮[上聲]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名若,孔子弟子,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犯上,陵犯長上也。鮮,少也。作亂,為逆亂之事也。)

「本立而道生」以下有疑,更待細勘。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孝弟即道即仁,何本何生?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巧,即機巧之巧。令,美也。仁,人心也。)

得其本心,斯謂之仁。意態浮動,務說人之觀聽,此何所用心哉!故曰:「鮮矣仁!」言如此等人少有仁者,深不然之之辭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去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孔子弟子,名參,字子輿。省,察也。不欺於心為忠,不欺於言為信。傳者,傳道也。習,實時習之習。)

傳而不習,則所學者不在己,何貴於傳也。然而日用功夫,往往多就交際應酬上走作,故曾子三省,以忠信為先。記曰:「忠信大道」。易曰:「忠信所以進德」。謀不忠,交不信,則所以傳而習之者,何事哉!

子曰:「道[去聲]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八百家出車一乘,千乘諸侯之國也。時者,農隙之時。)

只一道字,便非春秋戰國氣象。古註訓治,殆未然也。敬事下聯著信字,節用下聯著愛人字,為國者所當深體。

子曰:「弟[上聲]子入則孝,出則弟[去聲],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泛,廣也。眾,謂眾人。親,親炙也。仁,謂仁者。余力,猶言余暇也。文,即六藝之文。)

入孝出弟,為弟子者職分所當爾。然不謹則慢忽,不信則詐欺,不泛愛眾則偏私,泛愛而不親仁,則無所決擇,以成其德行。有余力最宜玩味,見得聖門,力行功夫,鑿鑿精實。學文非所急也,學而一篇多說孝弟忠信四字。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賢賢易色者,賢人之賢而易其好色之心也。致,猶委也。)

賢賢而下即是古人實學,吾必謂之學矣。所以極言其學之,在是也。四事雖排說,獨以賢賢易色揭之章首,最是緊切處。使好善之誠不能勝物欲之念,率是以往,橫流莫遏。事君親,交朋友,其弊有不可勝言者,安能各盡其分乎!曰賢,曰易,曰竭,曰致,曰信,不可草草看過。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重,端重也。威,威嚴也。固,堅固也。無、毋通,與勿皆禁止之辭也。憚,畏難也。)

氣輕誌浮,故不重。不重則所學易搖。主忠信而下,所以學也。所主者忠信,大本立矣。自然重,自然威,自然固。又須得如己者友,乃有益。不如己,是與己不相似,非同誌也。友同誌矣,又須不憚改過,過而不改,雖友同誌無益也。或曰不如,猶言不勝。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終者,不怠於終也。追遠者,不忘於遠也。)

民之秉彜,好是懿德。本未始不厚也,於所厚者。薄始無所不薄耳。能慎終,能追遠,安得不一反而歸於厚哉!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平聲]?抑與之與[平聲,下同]?」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禽,姓陳,名亢。子貢,姓端木,名賜。皆孔子弟子。溫,和也。良,善也。恭,敬也。儉,不侈大也。讓,謙遜也。)

「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以得之」三字,當看是得也,非我求也,非彼與也。

子曰:「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去聲];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父在而違,父沒而倍者,多矣。觀其誌,觀其行,而於父之道,三年無改則終身之所守定矣。所以為孝,有誌,有行之可觀,而其道可以無改,非不義之父也。如或非道,又當權宜。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禮者,天則之自然,人文之品節也。和,即中和之和,斯指和而言。小大由之,言上下所共由也。)

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此即禮之所以為禮也。茍知和之為禮,而禮之用未嘗不和,則安有不可行者哉!有子所謂知和而和,豈恣縱無法度之謂,而以禮節之者,特區區文貌之末歟?

有子曰:「信近[去聲,下同]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去聲]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義者,宜也。復,踐行也。因,由也。宗,猶尚也。)

信所以明義,恭所以行禮,非二物也,何以謂之近?若曰其蔽也。賊無禮則勞彼善。於此雲爾,由是而得,所可親之人,乃庶幾可尚焉,故曰亦可宗。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去聲]學也已。」

不求安飽,能敏事慎言,非篤誌力行者,不爾。然須識所敏者何事,若區區末務,則何就正之有?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音洛],富而好[去聲]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七多切]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平聲]?」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諂,以言媚人也。驕,矜肆也。可者,僅可而未盡之辭。《詩·衛風》淇澳之篇:治骨角者,切而復磋;治玉石者,琢而復磨。往,謂所已言者。來,謂所未言者。)

貧無諂,富無驕,雖愈於常人之病,然未必忘貧富也。樂與好禮,則忘矣。此君子所以無入而不自得。子貢因悟切磋琢磨之旨,知學問之無窮,是告諸往而能知來也,故夫子喜之。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茍知人則知所向方矣,不知從何所決擇?子夏、子遊、子張,尚不知夫子,況他人乎?所以知不知者安在?

為政第二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政者,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者,得也,不失其本心之謂也。北辰,北極天之樞也。居其所,居中而不動也。拱者,眾星環向而朝之也。)

德者,政之所出,民之歸也。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舉大數也。蔽,斷也。思無邪,《魯頌》駉篇之語)

「思無邪」一語,所以示萬世讀詩之大法,不然則鄭衛國風適滋蕩者之邪心乎

子曰:「道[去聲,下同]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道,導也。齊,一之也。免者,茍免於刑也。格,正也。)

德禮者,人心所同。有非律之於其外也,故有恥且格。為民父母行政而使之茍免無恥,亦可憐矣。雖然猶有政也,猶茍免也,後世徒刑而不及政,斯民遂至於不免且不暇免,悲矣!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如字]心所欲,不逾矩。」(古者十五入大學。逾,過也。矩,所以為方者,即天則也。)

此章六節,當提起學與天命,作綱領看。誌者,所向之一;立者,所守之定;不惑者,所見之明。由是,乃進而知天命焉。所謂誌學,學此者也。學而至於知天命,則至矣。六通四辟,徹底洞然,無所不覺,無所不照,過此以往,復何所知哉,但熟而已。曰耳順,是應酬上無纖毫疑礙,無一事之不熟也。曰從心所欲,不逾矩,是隱微處無纖毫滲漏,無一念之不熟也。釋氏,虎穴魔宮皆為佛事,淫坊酒肆盡是道場,渠所謂任意縱橫,亦從心所欲矣。謂之不逾矩,可乎?不逾矩,吾聖人所以經世,所以建皇極。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懿子,魯大夫仲孫氏,名何忌。樊遲,名須,孔子弟子。禦,禦車也。孟孫即懿子也。)

所謂「無違」,在於以禮。然則非禮以順其親者,不謂之順,乃所謂違也。以禮者,養生喪死,種種中節,無過不及之謂。玩一「以」字,人子之責甚重。孟僖子,使其子學禮,故告之「以」,是歟?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武伯,懿子之子,名彘。)

自疾之外,略無一事貽親之憂,亦可謂孝矣。雖然無妄之疾,乃有所以致之,其為毀傷一也。故曰唯其疾。唯字與其字,不可不深體。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去聲下同]。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彼列切]乎?」(子遊,姓言,名偃,孔子弟子。養,謂口體之奉也。)

孩提之童,知愛其親,本未始不孝也,惟不敬,故失之敬,則私意斷絕。本心昭融,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於是乎在養。而不敬,與獸畜之者無異,謂之孝可乎?雖然指能養者而言耳。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音嗣]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食,飯也。先生,父兄也。饌,供饋之也。曾,則也。)

得父母於容色之間,非先意承誌者不能。然須識所以難者何在。若嘻嘻媚悅,不以其道,則非所難也。服勞具饌,亦皆人子事,但不可專以是為孝耳。和氣浹洽,天性昭明,骨肉之間,無非大順。四子問孝,答之不同,而其人品亦自可見。遊、夏,聖門高弟,違禮節、危父母之事,宜無有也,故直以敬與色難警策之。即此,便是學問用力精微處,且未有不敬而能順色者也。四者皆當以敬為主。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回,姓顏,字子淵,孔子弟子。省,察也。私,謂退處燕安,自適之際。發,醒發也,覺也。)

顏子地步已大段瑩徹,當其不違如愚之時,心融意會,非他人所能知也。然學問之士,茍自得矣。目色之間,便有不言而喻者。回也,必待發於私而後知其不愚者。夫子之言,殆喜辭也。且以詔門弟子。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於虔切]廋[所留切]哉?人焉廋哉?」(廋,匿也。)

所以者,趨向之大概,容可勉強也。所由者,日用之實事,漸不可以偽為矣。若夫所安,則出於中心之誠。然雖欲掩之,而自有不可掩者,曰視曰觀,猶在事跡,察其所安,得之心術之微也。小人閑居為不善,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直何益哉?學者於此,行著習察而反求其所安者,何事焉,則當有凜然於不睹不聞之際者。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故者,舊所得也。新者,新所進也。)

所貴於師者,求日新之功也。溫故而有以知新,可為師矣。不溫即畫,斷難語進。溫故習不已,知新進不窮。

子曰:「君子不器。」(器者,囿於形體之名。)

子貢之達,宜不可以器名矣,而曰女器。然則君子所以不器者,果安在哉。天德昭融,六通四辟。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大率先言者,未必能行。誠力行,雖不言可也。夫子欲其從後言之,所以抑子貢,使之就實耳。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遍也。比,偏比也。)

君子之心公普,小人之見偏私。心本未始不廣大也。意我,窒之耳。一日克己,何比何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乃踐履。思者,所以致其知也。罔,無也。殆,危也。)

學而不思,則無致知之功,故罔。思而不學,則無力行之實,故殆。罔者,空虛無實。殆者,臲卼不安。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己。」(攻,即攻擊之攻。異端,非正道而別起一端,以誣民者也。)

正道昌明,異端自然衰止,不必攻也。求以勝之,反為害耳。須識孟子距楊墨,辟許告,與夫子之意不殊,方明此義。孟子亦只是正人心,或曰攻治也。

子曰:「由!誨女[音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由,姓仲,字子路,孔子弟子。知,即覺也。)

茍有真知,無非實學。以不知為知,可乎?記曰:忠信大道。道只是樸實,不虛偽。會此樸實之旨,即知矣。夫子每每提一知字,只埋頭說起,不言所知者何事,最妙。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去聲]寡悔,祿在其中矣。」(子張,姓顓孫,名師,孔子弟子。幹,求也。祿,仕者之俸也。疑,未信也。殆,未安也。闕者,空闕也。尤者,人咎。悔者,所以自咎也。)

言招憂,行招辱,其禍大矣,何以祿為?多聞闕疑而又慎言,其不疑者自然寡尤。多見闕殆而又慎行,其不殆者自然寡悔。寡尤寡悔,不憂不辱,即所以為祿也。故曰:在其中,然任官擇人,實未有言行不修而足以得祿者。子張不問學而問幹祿,夫子因其病而勉之,婉而不迫矣。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哀公,魯君,名蔣。舉,提拔也。錯諸枉,猶言置之枉者之上也。枉,不直也。)

人心是非之公,一舉錯而服不服,如影響可厚誣哉。大凡直道皆足以服人,枉道皆足以致戾,不獨人才也,舉其一端之大者耳。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季康子,魯大夫,季孫氏,名肥。臨,臨民也。莊,端莊也。孝於親,慈於眾。舉善,舉用善人也。不能,未進於善者。勸者,相勉從善也。)

斯民尊君親上之心,本未始不敬,本未始不忠,本未始不勸。上之人無道以臨之,遂使民彜冺亂,不獲盡其分。季康子,魯大夫也,由是而知所以臨民,則善矣。抑思敬忠以勸,所以事其君哉。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定公初年,孔子不仕,故或人疑而問之。書,周書君陳篇。善兄弟曰友。)

兄弟同氣也,能孝於親,自然克念同氣。故書中論孝,專說友於兄弟,此風俗之樞機。家之所以齊,國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也。政者,正也。施於有政,特由是而推之耳。然則夫子雖不仕,未始不為政也。何者而謂之政哉?千載斯言,可為太息。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五兮切],小車無軏[音月],其何以行之哉?」(大車,牛車。輗,轅端橫木,縛以駕牛領者。小車,駟馬車也。軏,轅端上曲,鉤衡以駕兩服馬領者。)

信則事,事皆實。無信則事事皆虛。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王者易姓受命為一世。因者,禮之大本。損益者,禮之節文也。)

能繼則不失其所因,雖百世如一日,況十世乎。惜周之後,無有繼之者。大本既失,而三代損益之變,遂以弗嗣。如之,何其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非其鬼,是非禮典所得祭者。)

邀福於非鬼,而先王禮典輒廢不講,後世之通患也。人病無所見,見其為義而不能果決以進,則何貴於見乎?聖人才說知,便說勇,才說致知,便說力行。見義不能勇為,見不義亦必不能勇改。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