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補 誰在沒落?
作者:魯迅
1934年5月30日
倒提
本作品收錄於《花邊文學

五月二十八日的《大晚報》告訴了我們一件文藝上的重要的新聞:

「我國美術名家劉海粟、徐悲鴻等,近在蘇俄莫斯科舉行中國書畫展覽會,深得彼邦人士極力讚美,揄揚我國之書畫名作,切合蘇俄正在盛行之象徵主義作品。愛蘇俄藝術界向分寫實與象徵兩派,現寫實主義已漸沒落,而象徵主義則經朝野一致提倡,引成欣欣向榮之概。自彼邦藝術家見我國之書畫作品深合象徵派後,即憶及中國戲劇亦必採取象徵主義。因擬……邀中國戲曲名家梅蘭芳等前往奏藝。此事已由俄方與中國駐俄大使館接洽,同時蘇俄駐華大使鮑格莫洛夫亦奉到訓令,與我方商洽此事。……」


  這是一個喜訊,值得我們高興的。但我們當欣喜于「發揚國光」之後,還應該沉靜一下,想到以下的事實——

  一,倘說:中國畫和印象主義有一脈相通,那倒還說得下去的,現在以為「切合蘇俄正在盛行之象徵主義」,卻未免近於夢話。半枝紫藤,一株松樹,一個老虎,幾匹麻雀,有些確乎是不像真的,但那是因為畫不像的緣故,何嘗「象徵」著別的什麼呢?

  二,蘇俄的象徵主義的沒落,在十月革命時,以後便崛起了構成主義,而此後又漸為寫實主義所排去。所以倘說:構成主義已漸沒落,而寫實主義「引成欣欣向榮之概」,那是說得下去的。不然,便是夢話。蘇俄文藝界上,象徵主義的作品有些什麼呀?

  三,臉譜和手勢,是代數,何嘗是象徵。它除了白鼻樑表醜腳,花臉表強人,執鞭表騎馬,推手錶開門之外,那裡還有什麼說不出,做不出的深意義?

  歐洲離我們也真遠,我們對於那邊的文藝情形也真的不大分明,但是,現在二十世紀已經度過了三分之一,粗淺的事是知道一點的了,這樣的新聞倒令人覺得是 「象徵主義作品」,它象徵著他們的藝術的消亡。


(五月三十日。)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其作者1936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