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菴先生文集

作者:李光庭
1742年
重刊序

謙菴先生之集。未行於世。今年春。先生六世孫泳氏。手遺卷詣光庭曰。先祖棄斯世。百四十有一年。其遺文。不爲少。荐以兵荒水孼。散佚幾盡。今其存者。曾王考員外公所裒輯而編次者。若干卷耳。先祖從孫拙齋公。泳從曾祖寓軒公。竝加校正。未及刊。而相繼不幸。爲諸祖諸父之遺恨。今不肖等。深懼其寖遠寖訛。遂湮沒無傳也。將以就刊於先祖之墳菴。願吾子之有所訂正。而且惠以弁卷首者。光庭瞿然曰。余何敢當。余何敢當。先生之言行。有省克翁之狀。季先生之誌。澤堂大學士之銘。其遺卷又經拙齋寓軒二先生之是正。而金鶴沙先生。實跋其後。可謂無餘憾矣。光庭眇然一後生。何敢畫蛇足焉。泳氏作而言曰。是固然矣。然自吾先。未嘗忘斯役也。累世之所未遑者。今就於不肖等。其顚末。不可無識也。又遺編雖累經讐校。傳寫之際。豈得無訛。不有以更定之。恐無以入梓而信諸後也。光庭不敢違。謹就元藁。略加校訂。凡詩三十三。書四十四。疏一。記二。雜著六。祭文三。陶山葬時記事一。附錄年譜,狀誌,銘,挽,祭文共四卷。先生之文十不一二存也。先生與弟西厓先生。早游陶山之門。今讀退陶集中所與先生書及詩。其所以奬許而期待者甚深。想其平日往還文字。非止一二。而先生與季先生。同志同業。相爲知己。金昆玉友。塤唱箎和。其出處離違之際。憂時憂道。切磋而往復者。何但千百其篇。而沒沒無一存。後死者誠不能無恨。然就其所存者。亦可以審先生立志之高。爲學之篤。行己之謙。好問之誠。孝友以施諸家。忠信以加諸人。仁民以爲心而濟時以爲急。不卑小官。職思其憂。蠲疾苦尙節義。見思於去後。而流聲稱於後世者。亦不待索之外而足。又奚多乎貴哉。其文章。嫻雅簡潔。溫厚惻怛。流出乎性情之正。而絶無文人葷血氣。隻字片言。皆可爲世訓。信乎爲有德者之言。而韓子所謂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昔黃魯直太史。以光風霽月。喩周茂叔先生。至今學者以是一言者。想象濂溪胸次於千載之下。洒然如復見其人。今讀先生祭先師文。眞所謂善觀善言者。而中間數轉語。深得有道者氣象。直可與黃太史一語。同爲千古之名言。後之學者。欲尋先師於容貌辭氣之間而不可得。忽讀先生數句語。怳然醒然。如親承謦欬於燕申威儀之際也。其興起學者。而有功於斯文。爲如何哉。先生之學之所至。亦可以窺見其一端也。若夫先生之始終。則已具於諸先生之所論著。非光庭所敢言。亦無待於言之也。上之十八年壬戌二月上浣。後學平原李光庭。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