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庵先生文集

作者:李光庭
1742年
重刊序

谦庵先生之集。未行于世。今年春。先生六世孙泳氏。手遗卷诣光庭曰。先祖弃斯世。百四十有一年。其遗文。不为少。荐以兵荒水孽。散佚几尽。今其存者。曾王考员外公所裒辑而编次者。若干卷耳。先祖从孙拙斋公。泳从曾祖寓轩公。并加校正。未及刊。而相继不幸。为诸祖诸父之遗恨。今不肖等。深惧其寖远寖讹。遂湮没无传也。将以就刊于先祖之坟庵。愿吾子之有所订正。而且惠以弁卷首者。光庭瞿然曰。余何敢当。余何敢当。先生之言行。有省克翁之状。季先生之志。泽堂大学士之铭。其遗卷又经拙斋寓轩二先生之是正。而金鹤沙先生。实跋其后。可谓无馀憾矣。光庭眇然一后生。何敢画蛇足焉。泳氏作而言曰。是固然矣。然自吾先。未尝忘斯役也。累世之所未遑者。今就于不肖等。其颠末。不可无识也。又遗编虽累经雠校。传写之际。岂得无讹。不有以更定之。恐无以入梓而信诸后也。光庭不敢违。谨就元稿。略加校订。凡诗三十三。书四十四。疏一。记二。杂著六。祭文三。陶山葬时记事一。附录年谱,状志,铭,挽,祭文共四卷。先生之文十不一二存也。先生与弟西厓先生。早游陶山之门。今读退陶集中所与先生书及诗。其所以奖许而期待者甚深。想其平日往还文字。非止一二。而先生与季先生。同志同业。相为知己。金昆玉友。埙唱箎和。其出处离违之际。忧时忧道。切磋而往复者。何但千百其篇。而没没无一存。后死者诚不能无恨。然就其所存者。亦可以审先生立志之高。为学之笃。行己之谦。好问之诚。孝友以施诸家。忠信以加诸人。仁民以为心而济时以为急。不卑小官。职思其忧。蠲疾苦尚节义。见思于去后。而流声称于后世者。亦不待索之外而足。又奚多乎贵哉。其文章。娴雅简洁。温厚恻怛。流出乎性情之正。而绝无文人荤血气。只字片言。皆可为世训。信乎为有德者之言。而韩子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昔黄鲁直太史。以光风霁月。喩周茂叔先生。至今学者以是一言者。想象濂溪胸次于千载之下。洒然如复见其人。今读先生祭先师文。真所谓善观善言者。而中间数转语。深得有道者气象。直可与黄太史一语。同为千古之名言。后之学者。欲寻先师于容貌辞气之间而不可得。忽读先生数句语。恍然醒然。如亲承謦欬于燕申威仪之际也。其兴起学者。而有功于斯文。为如何哉。先生之学之所至。亦可以窥见其一端也。若夫先生之始终。则已具于诸先生之所论著。非光庭所敢言。亦无待于言之也。上之十八年壬戌二月上浣。后学平原李光庭。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