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齋先生別集

这篇文章可能需要清理,以符合维基文库的标准,欢迎清理和改善。如果您想要查看帮助,请看帮助页面
謙齋先生別集
作者:河弘度
1746年

師友門徒錄

编辑

李竹閣

编辑

名光友。字和甫。淸香堂源之從子。卽先生之外王父也。居丹城培養村。早歲出入南冥先生之門。與守愚,寒岡諸先生。爲道義契。年老無子。先生往來省侍。擩染居多。卽行狀所謂學問來歷所淵源者也。○南冥師友錄曰。家貧自守。於物欲淡然無所累。授室魚氏。執義泳濬之孫。婦家金海稍康。本家臧獲。推與同氣。人多稱之。平居未明而起。盥櫛衣冠。展拜家廟。年九十一終。己丑生。

柳祥仲

编辑

名德麟。居雲谷。善敎導。先生十歲時。就授史記及小學等書。

李上舍

编辑

名惟說。竹閣公之外從弟。居丹丘。以明經著。先生省竹閣公時。就授尙書。卒。有祭文。

河松亭

编辑

名受一。字太易。覺齋先生之從姪也。覺齋師事南冥。爲世名儒。公早得傳家之業。以古文鳴。登明經科。官至都事。先生於辛亥歲。就授論語。仍讀伊洛淵源錄。每質疑。公必稱善學。以鳴道起衰許之。壬子正月卒。先生爲之服師之服。○後享大覺書院。

李友梅堂

编辑

名城。字汝羲。靑坡陸之後。而雲塘琰之子。卽先生之外從兄也。雲塘以南冥先生門人。薦授參奉。娶河氏。來居安溪。亦號安溪。公以傳家行誼。見稱士友。先生早孤。家無父兄。且以公慈夫人於先公爲長妹。年享九耋。故往來省侍。每事相咨。

寒岡鄭先生

编辑

丁未。自德川訪竹閣公于丹丘。先生兒時。在側納拜。自是嚮慕益勤。庚申聞訃。爲位而哭。每以未及親炙於門下爲恨。河上舍洺輓。山海聞風舊。寒岡慕德新者是也。詳見儀禮記。

河滄洲

编辑

名憕。字子平。與先生爲重表兄弟。中司馬。爲德川山長。論正南冥先生文集學記時。必邀與同事。甲子卒。先生有挽詞祭文。後夢而有詩。擬修昔歲心中事。忍拂當年筆下塵之句是也。又有手傳緖業垂將就。應慰吾衰老禿身之句。蓋以所托學記文集修正等事垂成故也。○後享臨川祠。

成浮査

编辑

名汝信。字公實。少及南冥先生門。文章雄健。六十四。中己酉司馬兩試。於先生奬愛特深。壬申卒。年八十七。敎育後進。多所成就。詳在先生祭文中。○後享臨川祠。

趙鳳岡

编辑

名㻩。字瑩然。知足堂之瑞之曾孫也。以文行稱。編忠烈記。搆水月軒。卽先生挽所謂忠烈記成聲不墜。澄明軒樂外無求者是也。少時會行。不聽館吏賂馬之請。竟北司馬。故又曰。無金與延壽。終不愧明君。八十四卒。以高年登護軍。後贈參判。○子汝㼆。先生友婚。

李茅村

编辑

名瀞。字汝涵。南冥先生門徒也。因亂立功。官至牧使。往來德川。及爲山長。數以書邀。論確斯文事。居咸安。○後享大覺祠。

河暮軒

编辑

名渾。字性源。文孝公之後孫也。居陜川。往來德川。訪竹閣公時。先生在側納拜。以同宗之誼。尊仰特至。其子郡守公景受。亦嘗來訪焉。

李雪壑

编辑

名大期。字任重。全義人。先生先妣李氏從弟。而黃江李先生之外孫。居草溪。因亂立功。官至郡守。庚申。竄白翎。年已七十。先生發文伸枉。癸亥改玉。首敍拜官。

申府尹

编辑

名翊亮。玄軒相從子。丙子。爲本牧。先生遷曆親塋時。特垂顧助。復爲全州府尹。爲送天命圖說。詳見甲申謝書。

朴龍湖

编辑

名文楧。居山陰。寒岡門人也。中司馬。先生往來天嶺。必歷訪。見乙丑祭文。

朴凌虛

编辑

名敏。字行遠。卽枕流亭主人也。才行素著。丁卯義兵將。中司馬。○後贈左丞旨。享鼎岡祠。右諸公。皆先生少時。師承及素所尊仰老德君子。

申七休齋

编辑

名尙溶。字明甫。居淳昌。卽歸來子末舟之後也。聞德川風。來居三壯里。先生與之往交。情好特深。未久。撤還石城。先生委一訪焉。及卒。爲之挽祭。○孝子旌門。在德川洞。

朴无悶堂

编辑

名絪。字伯和。居陜川。行誼夙著。薦授參奉。先生共修山海師友錄。後以其孫英胄爲壻。享龍淵祠。製上樑奉安告享等文。

河監察

编辑

名璿。字士潤。號松臺。松亭公之從子也。中司馬。仕至殿中。愛慕先生。每事相咨。

孫上舍

编辑

名之順。素善人。居又相近。先生深愛之。其再朞。身在衰麻。而倩人往哭。○子莆來學。

孫上舍

编辑

名錫胤。字汝善。少共文榻。情愛相篤。後過其墓。而有詩志感。

河台溪

编辑

名溍。字晉伯。與先生同祖大諫公。自少共事講磨。雖出處若異。而道誼相符。卽先生祭文謂王貢罕國。司馬公,范景仁或有所不如者是也。後撰次行狀。以其孫泳爲後。○後幷享。

鄭秋潭

编辑

名頠。字子儀。文忠公之後也。文行素著。爲疆齋,眉叟諸公所推許。尊信先生特深。

河仲珍

编辑

名瓚。松亭公之仲子也。以師門之義。小少相愛。兼有姻婭。情分特好。早有疾。不克天年。卽先生所撰墓銘曰。愚旣辱先生知。君其最厚。更加姻好。於吾母憂。盡氣奔訃。親執殮事。感銘於骨是也。

成疆齋

编辑

名好正。字尙夫。一云中而。居咸安。師鄭仁弘。嘗入省試場中。李爾瞻主文。求見試草。公卽裂券徑出。不復應擧。歸見仁弘。諫其交結權奸。不聽。遂與之絶。不復往來。與先生交分特厚。且其才稟甚高。每事相加砭引。期待不凡。不幸中罹疾故。年纔五十一而卒。先生甚痛惜之。詳辛巳祭文及與其弟詢之公書。

許眉叟

编辑

名穆。字煕和。又字文父。一號遁庵。尊慕先生。異於他人。來在宜春。數來講問。歸後輒以書論確。卽其序所謂相信如古人。慕之亦如古人者是也。有挽詞撰碣銘。製告享文慕寒齋記。又有篆齋額及味歸臺等六大字。後牧使朴斗世使工刻之。○李息山萬敷。眉門弟子也。操文謁書院。

鄭學圃齋

编辑

名暄。字彥昇。圃隱文忠公之後也。居丹城。中年移卜于州之孤山。仍以爲一號。仕止靈山縣監。早歲相交。情分不凡。及卒。先生有祭文挽詩。

趙澗松堂

编辑

名任道。字季重。一云德勇。漁溪先生之後。早及寒旅之門。行誼夙著。薦授佐郞。年八十而卒。先生有挽詩。

林林谷

编辑

名眞敷。字樂翁。瞻慕堂之孫也。居三嘉。薦授師傅。與无悶,澗松諸公。同事南冥師友錄之役。及卒。先生有挽詩。

李漁隱

编辑

名時馩。字汝聞。居丹城。小少同業。文行有稱。

李德讓

编辑

名廷賓。卽先生表再從弟也。以孝友稱。

朴啓晦

编辑

名以赫。卽龍湖上舍之子。自少與先生交分甚厚。論撰其先祖贈參判公承男墓誌。又爲吳德溪先生書院。發揮甚力。故挽曰。進遠表新先世墓。動天恩賁昔賢祠。

尹參奉

编辑

名承慶。字善叔。中司馬。

鄭察訪

编辑

名光淵。字止叔。居咸陽。卽一蠹文獻公之後也。善詩律。蔭仕止督郵。嘗爲其先考學正公弘緖。請製壙銘於先生。及先生歿。有挽。

姜寒沙

编辑

名大遂。字學顏。居陜川。妙年登第。歷敭中外。丁卯。爲號召使從事時。見先生倡義文。已相心許。及爲本牧。尤相從厚。歷典州郡。下士禮賢。薦拔先生與有力焉。故先生嘗有詩曰。却將蜣轉看蘇合。深愧虛名猥上聞。詳見往復書尺及唱酬詩韻。官至承旨而卒。

申孤山

编辑

名碩蕃。字仲衍。居咸昌。以行義薦至掌令。少時。以事南來。一見先生。久猶未忘。書訊往復。至老不廢。其書有曰。無由再覿老星之光輝。竊聽終身誦之之誨。猶病鳥之在泥。拍拍不得離。深媿古人徒步相從之義也云。○碩亨上舍。其從弟也。先生寄書致意曰。一從師傅兄指南之敎。豈有迷塗荊棘之歎耶。師傅卽公也。

李別座

编辑

名如漢。字應是。居雲谷。兄弟如涉,如泌。皆相從厚。

曺察訪

编辑

名晉明。卽南冥先生之承孫。自少尊慕先生。每事來稟。先生亦待之異於他人。其子來學。不幸早夭。心常慟之。嘗以書請製南冥神道碑而不答。○上舍浚明。其從弟也。居開寧。當八德門增築時。先生書曰。吾君以曾踐閫閾之人。遠在數百里之外。公然遜與他人。吾爲是惜焉。及卒。爲之挽。先生於南冥先生子孫。隨事規益類如此。

吳佐郞

编辑

名翮。卽天坡尙書之弟也。丁亥。魁大科。時仲兄䎙爲本牧。自京南遊。爲訪先生。有唱酬詩。

成校理

编辑

名以性。居榮川。素聞先生名。及爲本牧。訪問治道。

南政丞

编辑

名九萬。壬寅。以賑恤御史。奉命來訪。因問禮。旣歸。白降旨褒諭。且賜米菽。○公訪安溪詩。雨後山雲濕不乾。望中人影自安閒。泉聲始覺喧時靜。石路方知勝處難。對屋峯高嵐氣滴。壓壇松老翠陰寒。從公更結他年約。綠竹蒼梧仔細看。出藥泉集。是行。又有日記云。

李牧使

编辑

名奎老。壬寅。爲本牧。問遺相續。御史之來。與之偕訪。

李政丞

编辑

名尙眞。甲辰。以監司來訪治道。恭謹若弟子。旣歸。謝以書。申復前意。其答曰。獲覩謙光。克叶素願。斯已感慰。況蒙誨鑿。辭意諄切。此實治道蓍龜。迷塗指南。雖以尙眞之顓蒙。尙有所領會。敢不服膺而書紳乎云。

李參判

编辑

名堂揆。相國聖求之子。而寒沙姜公之壻也。素仰先生名。及爲高靈宰。委造門下。自後書問不遺。每自處以門人之列。卽丙辰建院時。遺崔牧鎭南書曰。弟亦先生門下人之一也者是也。

李佐郞

编辑

名碩揆。參判公之弟。爲丹城宰時。來拜先生。自後問遺不廢。

尹孤山

编辑

名善道。字約而。海南人。官至參議。庚子。以論禮事。見忤於時。竄極北。移至于光陽之玉龍洞。先生貽書勞問。又以詩及序規之。

盧參奉

编辑

名亨運。居咸陽。信古堂之後。而玉溪文孝公之從孫也。及卒。先生有挽詩。

韓釣隱

编辑

名夢參。字子變。早及寒旅之門。薦授察訪。○後享臨川祠。

任監司

编辑

名義伯。甲辰。再按本道。致書於先生曰。八年之內。再叨此任。年衰矣。民病矣。弊痼矣。習亦不美矣。未知高明有何救之之見。如得敎示。敢不奉施。有答書。

崔牧使

编辑

名文湜。甲辰來莅。問遺相續。

白雲程

编辑

名瑞羽。素尊仰先生及眉叟許文正公。每圻輔往來。必相致意。卽許先生書。雲程遠來。無限細話。所思太半在吾兄溪上之樂者是也。遣子來學。仍請名與字。○挽先生詩及鄕校祭文。見附錄。

成詢之

编辑

名好詢。卽疆齋之弟。而先生之妹壻也。往來門下。景慕特至。每自處無異門人。

鄭霧隱

编辑

名之虎。居京。往來嶺外。聞先生久。故自德川委訪焉。○官至參判。

權平甫

编辑

名得衡。卽先生夫人弟也。姿稟出凡。先生每稱之曰。可爲東國顏子。不幸早卒。

舍弟致遠

编辑

名弘達。號樂窩。小先生十歲。氣度剛嚴。幹局雄勇。且善書。先生每以遠大期之。而世亦擬以河南伯叔。不幸早卒。先生痛之。○明谷崔相國錫鼎製碣名略。幼踔厲不凡。六歲丁憂。致哀若成人。從伯氏謙齋學。及長。儀幹魁碩。有勇力。射御不習而能。常欲投筆。伯氏挽止之。一日痛掃除舊習。折節讀諸經書。加以斂飭。事母夫人。誠孝備至。日與伯氏。娛侍左右。及遭艱。毀瘠幾滅性。外除。遂廢擧。專意學問。日講說周公孔子。下遠洛閩。其樂囂囂。操履甚嚴。鄕黨敬之。方伯以行誼聞于朝。白軒李相公亦薦儒行。銓曹方處以儒職而遽歿。年四十九。士友相弔於鄕。公有敦德懿行。茂才深識。若可以需世範時者。而卒之遁光鏟彩。夭閼於窮鄕。豈非命歟。○以孫德休貴。贈左承旨。

朴大卿

编辑

名曼。卽无悶堂之子。尊仰先生。無異弟子。而且以其子爲先生女壻。

鄭叔憲

编辑

名延度。卽孤山公子。雖不受業。而尊仰無異門人。

郭提督

编辑

名硏。丁酉。來掌州學。與成牧使偕造。及戊戌先生之拜義興縣監也。以書爲賀曰。遭値見龍之辰。得見包瓜之美。白駒空谷。五馬榮及。枳棘雖非所安。巖穴寧不生輝。出處之義。非敢贅說。而道氣強健。猶足臥治。暫辭雲林。以答聖恩。是所望也。先生前後謝書。無緣再覿。益增悵仰云。

鄭任重

编辑

名枅。亦孤山公子。平生尊仰。遣子來學。自處亦同門人。先生易簀後。俎豆之議。久而未決。慨而有吟。木稼呈妖問幾齡。南天長晦少微星。春風舊座塵埋榻。秋日荒臺草滿庭。月暈蝦墓猶自白。蘭摧空谷尙留馨。多慙摘埴餘衰疾。白鹿遺規孰主盟。其景慕可見。

成而振

编辑

名錞。浮査公之子也。號川齋。與先生情好甚密。修正南冥師友錄時。有往復書。

鄭吉叔

编辑

名有祐。卽上舍大榮之子。往來門下。尊慕最深。姿稟出凡。先生甚愛之。嘗以書勸勉。○子揵善詩律。嘗次郭君泰道詠宗川書院韻曰。士林山下文巖上。有此神宮豈偶然。請君看取前溪水。一脈源流自德川。○附郭公元韻。遙瞻智異揷西天。想見先生望儼然。大義復明論禮日。寧陵殘日照宗川。

文行先

编辑

名後。號練江齋。江城君之後。行誼夙就。爲世所推重。與先生情好甚篤。右諸公。皆平日交契最厚。及往復尊仰之人。

河自灝

编辑

字汝遇。卽仲珍之子。松亭公之孫。以師門舊誼。與弟受業。

李廷奭

编辑

字公保。卽德讓之弟。而先生之外從弟也。

梁鎭世

编辑

字伯望。中進士試。初名元鎭。先生作名字說。

河景濂

编辑

字景周。卽襄靖公之後。掌令公之孫。居在一洞。小少及門。以善詩律有名。屢占鄕解而未成。世皆惜之。

孫之璛

编辑

字肅甫。早及門。

河自渾

编辑

字原始。卽自灝之弟。亦以師門之義來學。先生季氏喪。獨挺身赴急。先生念先世分義。又感匍匐救人。得易訟卦損卦益卦中庸子路問強章若邵子答問與其一聯以贈之。

李集

编辑

字義仲。居雲谷。別座公之族子也。先生有作贈敬義說。又以周易訟卦損卦益卦中庸子路問強章邵子答問小說之贈河生自渾者。兼示而勖之。

權鎔

编辑

郞平甫之弟。自少及門。

金命兼

编辑

字景鎰。號三緘齋。晩年。儒望最重。嘗製宗川書院上樑文。與先生從子雪窓公。共彈發揮之誠。極其心力。

孫莆

编辑

字瑞仲。上舍之順之子。以謹愿見稱於世。

梁鎭南

编辑

卽鎭世之弟。以世交之分葭莩之誼。出入門下。沒世尊仰。

河檼

编辑

字隆伯。卽自澄之子。而松亭公之曾孫也。亦以師門之義來學。

白而章

编辑

字太素。卽瑞羽之子。而先生之姪女壻也。小少及門。嘗以疑禮問答。

權錀

编辑

察訪克經子。居三嘉。先生從女壻也。

李元直

编辑

故大司憲仁亨之後。

鄭碩賚

编辑

丙午。有祭文。

河洺

编辑

字次海。滄洲公之孫。中生員。以先誼往來門下。

趙東圭

编辑

字信仲。號養心堂。大笑軒忠毅公之玄孫也。雖不受業。而平生尊仰。無異門人。

沈日三

编辑

无悶堂門人。居陜川。尊仰先生。亦同門生。以文章鳴於世。屢占鄕解而不第。人皆惜之。

河世煕

编辑

字皥如。松亭公之宗玄孫。父檍以師門之義。往來門下。無異弟子。不幸早死。至子受業。以孝旌閭。○旌閭記略曰。性至孝。事親極其誠敬。屛居讀書。精於禮學。息山李公萬敷手書石溪堂扁。侍親疾。不解衣帶。嘗糞血指。居喪。一遵朱子家禮。廬墓三年。有虎感之異。

從子澈

编辑

字伯應。早孤。先生撫如己子。以傳家之學。晩年成就益高。屢八薦剡。而未蒙思點。人皆惜之。後以子德休貴。贈大同憲。○號雪窓。家狀略。弱冠以後。尤無意世事。潛居靜室。講究經史。傍觀陰陽消長星文遲疾及算數之文。無不精透。又遊藝於心畫。一時金石之鐫。堂宇之扁。屛障之書。遠近輻輳。嘗曰。射亦藝也。時與士友。相會於水石亭榭之間。觀德講禮。事伯父先生。與所生親無間。常晨昏定省。問寢與食。不以少疾而或廢。先生素有手足麻痹之症。至於盥櫛巾服之勞。必替以行之。執卷問學之餘。終日侍立。未嘗少懈。藥泉南相國以御史謁先生。褒行義以聞。末日。侍側之士。亦多可觀之禮。蓋屬意於公也。晩年。於八德門前雪窓江上。搆亭築臺。仍以爲號。年七十而終云。

鄭巙

编辑

洞中子弟。自少及門。壬寅。先生上謝恩疏也。使之治疏入城九。事多使之潛行。

梁翼望

编辑

字季瞻。自少及門。得聞小學之敎。律身處事。一遵小學。先生喪。行素服師服云。

張墉

编辑

字君翼。受業門下。後中司馬試。

鄭祥履

编辑

字汝綏。卽枅之子。少及門。頗有進就。

姜國梠

编辑

及門受小學之敎。

柳烜

编辑

字文晦。直提學克恕之後。以洞中子弟受業。親喪。足不及中門。以善居喪稱云。

河海寬

编辑

字漢卿。台溪公之季子。才譽夙著。士友稱之。

河海壽

编辑

字成卿。台溪公之從子。有孝行。老而彌篤。

孫必三

编辑

及門受學

柳得培

编辑

烜之從子。亦以洞中子弟受業。○按洞中子弟逮事先生者。皆誦習小學。老而不廢。

姜涵

编辑

天質粹美。博通經史。事母至孝。嘗有問鬼神事。不幸早卒。後以孝旌閭。○旌門記。肅宗丁酉。生員河世應等告牧伯曰。謙齋先生門人故處士姜涵。性至孝。年九歲。父戰沒安州。哭踊執喪如成人。甫十二。母病思魚。網魚夜歸。有虎攔路。諭以屛跡。積年侍湯。殫誠竭力。母臨絶曰。吾死。必以屋上三呼。表汝誠孝。及歿果然。母嗜雉。朔望必奠。一日不得悶泣。有雉入廬。執以供祭。屋上三呼。感神也。虎避雉入。感物也。宜有旌褒之典。乃轉聞于朝。景宗三年。閭旌。

朴英胄

编辑

卽无悶堂孫。而先生女壻也。天姿粹美。自入甥館。策勵備至。來居德川。又以日近先師門墻爲戒。先生歿後。未朞而卒。時人多惜之。

金德恒

编辑

往來門下。沒世尊仰。博識好古。才行出衆。○晩號版巖居士。仍其所居而稱也。褒狀。生質之美。異於凡人。孝友之性。得之本天。出入於謙齋先生之門。早聞爲學之方。踐履之實。一以古人爲則。先生實有得英才之樂。至其晩年。尤加意硏究。日對經史。不求間達。實地之暇。旁通諸技。陰陽消長。星曆度數。曲盡其妙。至若書畫篆籀之法。軒岐佐使之方。亦極其精。以斯人才學之美。得成就大賢之門。蓋其篤信師說。無異程氏之和靖。兼通旁技。有似朱門之季通。而生不入薦剡之列。沒不得祭社之儀。豈士之顯晦。有數存而然耶云。與金三緘齋及雪窓公。交好最篤。以有同門之誼也。

𪰳

编辑

卽察訪晉明之子。南冥先生之宗曾孫也。少時就學。端好可念。甫娶而夭。先生痛之。有哀詞序。

曺晏

编辑

亦南冥先生之曾孫。贅居於隣。出入門下。中生員。○南御史來訪先生。其夜就宿上舍家。欲見先生著述。時有繼母服義。先生爲作一辨草蒿。適在其家。出以示之。南公見而袖去。家無本草。

梁業

编辑

上舍鎭世之庶叔父。文筆有裕。謹愿見稱。

鄭欐

编辑

秋潭公之子。以詞賦鳴於世。成進士不第。人皆惜之。少時才藝出衆。句語卓越。先生每加策勵。嘗愛其揚子江頭宿浪平。夜來淸氣睡初醒。靈臺迥出秋天表。太一當空下上明之作。與文敬公金先生作聖根基。雖有虛實之異。而要不失心定後見體明流行底意。苟實下下學工夫。庶可以體道矣。然不無過高之弊。遂點改數字。使之裁抑以就中。仍作說勸學問曰。小學近思錄四子書外。薛子讀書錄要語。最切於下學。又曰。此是浴沂氣象。苟非顏子明睿。須以坤道直內方外。魯論主敬行恕。加之篤實做工夫。然後有得也。其期許之意如是。故平生景慕。無異門人。先生行錄修整。出於其手。常曰。爲先生崇終事。心力所及。曷敢不勖。但恐稚昧。無以發揮幽光。當掇拾遺事。因述見聞。勒成別部文字。

鄭上舍

编辑

名世模。居咸陽。察訪光淵之子。學正弘緖之孫。往來門下。尊慕最至。

梁應崋

编辑

字伯宗。少及先生門。後授南部參奉。

右諸子。皆當日及門。而間有不受業而亦同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