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十一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七十一 四川六 潼川州 眉州 邛州 下一卷▶

四川六 编辑

潼川州 编辑

潼川州,東至順慶府三百五十里,東南至重慶府九百里,西至成都府漢州二百二十里,西南至成都府簡州百八十里,西北至成都府綿州百三十里,北至保寧府劍州三百六十里,東北至保寧府三百十五里,自州治至布政司三百六十五里,至京師一萬二百六十五里。

《禹貢》梁州地,後爲蜀國地。秦屬蜀郡,漢屬廣漢郡,後漢因之。晉仍屬廣漢郡。宋置新城郡,齊因之。梁末置新州。梁武陵王紀置。西魏改置昌城郡。隋初郡廢,開皇末改州曰梓州,大業初曰新城郡。唐初復曰梓州,天寶初曰梓潼郡,乾元初復爲梓州。先是至德初分置劍南、東川節度,其後分合不一。詳見《州域形勢》。五代因之。朱梁乾化四年王建改東川節度曰武德軍。宋仍曰梓州,亦曰梓潼郡。《宋志》:「乾德四年改軍號曰靜戎軍,太平興國中改曰靜安軍,端拱二年曰東川節度,元豐三年復曰劍南東川節度,本路安撫司治此。」重和初升爲潼川府。元因之。明初仍曰潼川府,洪武九年降爲州,以州治郪縣省入,編户六里。直隸布政司。領縣七。今仍曰潼川州。
州左帶涪水,右挾中江,居水陸要衝,爲劍南都會。後漢初討公孫述,述使其將延岑悉兵拒廣漢及資中,岑彭使臧宮將降卒五萬從涪水上平曲拒之。平曲,見合州定遠縣。或曰在州境。先主之入蜀也,諸葛武侯等分定州郡,略地至郪。劉裕伐譙縱,遣劉敬宣從墊江今合州。轉戰至黃虎,縱悉衆拒之,不能克也。既而遣朱齡石從外水取成都,而以別將從中水取廣漢,中水即綿水,廣漢今漢州。以疑兵從內水向黃虎。內水即涪水。州實據涪水之上游,從來有事蜀中者,用奇用正,不一其法。自唐季分兩川,東川與西川,常爲爭衡之地。顧彥暉敗滅於前,董璋覆亡於後,二子皆庸才,故不足以有爲耳。地居成都肘腋間,恒足以製西川之命。志云:州有鹽水、銅山之富,農桑果食之饒,山川綿衍,人物阜繁。州之形勝甲於西南,有自來矣。
廢郪縣,今州治。漢縣,屬廣漢郡。後漢因之,晉省。劉宋復置。元嘉十年賊程道養等兵敗,逃入郪山,郪山即郪縣山也。尋分置北武城縣,爲新城郡治,蕭齊因之。梁始置新州,併郪縣入武城縣。西魏又改曰昌成,并置昌城郡。隋郡廢,尋爲梓州治,大業初改伍城曰郪縣,爲新城郡治。唐仍爲梓州治,宋、元因之,明初省。宋白曰:「故郪城在縣南九十里,臨江。一名郪王城,蓋以郪江名也。」一云漢郪縣在今州西百里,梁移今治。《城邑考》:「州城唐、宋以來故址,狀若蛇盤,與西川龜城對峙。前朝天順、成化中,修築,皆甃以石。又於城外鑿池闊四丈,引西溪、九曲水注於中。嘉靖初湮廢,復加疏浚,仍於城東築堤三十餘丈以禦水害。城爲門四,周九里有奇。」
涪城廢縣,州西北五十里。漢涪縣地,屬廣漢郡,晉、宋因之。蕭梁僑置始平縣及始平郡,西魏改郡曰涪城,後周又改曰安城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安城,十六年又改爲涪城縣,屬綿州。劉昫曰:「東晉置始平郡,後魏改涪城郡及潼縣,隋改潼縣爲涪城也。唐仍屬綿州。大曆十三年改屬梓州。」中和四年東川帥楊師立拒命,舉兵屯涪城,西川帥陳敬瑄遣高仁厚拒破之,即此。宋仍屬綿州,元至元二十年併入郪縣。志云:縣在綿州東南四十里,蓋境相接也。
黃虎城,在州北。涪水所經。晉時李氏據蜀,嘗置戍守於此。其後譙縱叛,亦置戍焉。義熙四年劉裕使劉敬宣討縱,泝涪江而上至黃虎,去成都五百里,縱遣譙道福悉衆拒險,相持六十餘日,不得進而還。胡氏云:「黃虎近涪城。或曰當在今遂寧縣西北。」○廢富國監,在州南九十里。本郪縣新井鹽場,宋置監領之,後廢。《宋志》:「梓州所領縣皆有鹽井,而最多者涪城則二十七鹽井,郪縣則三十四鹽井,蓋置監領鹽稅也。」或云監蓋五代時所置。今有華池鹽課司,在州西三十里。
牛頭山,州治西南二里。形如伏牛,俯臨城郭,上有浮圖。州西三里又有龍頂山,蜿蜒於牛頭山之後。又長平山,在州城北,岡隴延袤而平廣,因名。○東山,在州東四里涪江之左,修阜如長城,下顧州郭,有蘇公泉及石塔諸勝。志云:州西五里有三臺山,突起三級,狀若層臺。
五層山,州北五十里。一名天柱山,有重岡五層。又北十里曰馬頭山,山勢昂起,形若馬首。又香積山,在州西北五十里,北枕涪江。○靈臺山,在州南百里。山形如臺,高聳雲漢。又望川山,在州南百二十里。天晴日霽,登絕頂遙望西川。
涪江,在州城北。自綿州羅江縣流經州城西北,又東南流經州城東,歷射洪縣及遂寧縣至重慶府合州而合於嘉陵江。唐時曾以涪江逼近郪城,橫溢爲患,乃鑿江東壖地別爲新江,東北注,使水道與城相遠。至宋漸堙,往往修築長堤以防衝囓。慶元中暴溢爲患,提刑王勳度水所向,依江煗伐石爲堤,由是橫流不至西囓城址,謂之王公堤。至今以時修築。餘詳大川。
郪江,在州城西南。源自中江縣銅官山,流至廢飛烏縣,會衆流繞牛頭山下,又東南經射洪縣至遂寧縣界而合於涪江。其合處謂之郪口。○桃花水,在州東三十里,流入涪江。又州城西有西溪,流入郪江。
張杷寨,在州南。《九域志》郪縣有張杷鎮。唐中和四年高仁厚討東川帥楊師立,圍鹿頭關,師立將鄭君雄出兵掩擊,軍中驚,別將楊茂言走至張杷而還,仁厚斬之,或以爲即此張杷也。又乾寧四年王建攻梓州,軍於張杷砦。即此。○楸林寨,在州北。唐乾寧二年王建攻東川,顧彥暉拔其楸林砦是也。今爲秋林馬驛。
平陽鄉。在州西北。後漢岑彭討公孫述,分遣臧宮泝涪水而上,宮破延岑於沈水,乘勝追北至平陽鄉,王元舉衆降,遂拔綿竹。酈道元曰:「平陽鄉蓋在故綿竹境內。」今由州境抵故綿竹,不過百餘里。○皇華驛,在州治南,馬驛也。又州西六十里有建寧馬驛,州北六十里爲秋林馬驛。又板橋在州東南,道出遂寧。

射洪縣,州南六十里。西北至中江縣百七十里,西南至成都府金堂縣百八十里。漢廣漢、郪二縣地,西魏置射江縣,後周改曰射洪,屬昌城郡。隋屬梓州,唐、宋因之。今城周三里。編户三里。

廣漢廢縣,縣東南百里。漢縣,屬廣漢郡。《華陽國志》:「高帝置廣漢郡,本治廣漢縣之繩鄉,後移治涪。」是也。後漢因之,建武十一年岑彭等伐公孫述,述悉兵廣漢、資中以拒漢,即此廣漢矣。三國漢嘗析置東廣漢郡於此。晉爲廣漢郡治,永和中改屬遂寧郡。《水經》:「涪水自涪縣,又南至小廣魏,與梓潼水合。」酈道元《注》:「小廣魏即廣漢縣也。」宋、齊因之,西魏廢。
德陽廢縣,縣東南三十里。本後漢析陰平縣置,在今龍安府東,晉太康中移治於此,仍屬廣漢郡。永寧元年李特攻廣漢,太守辛冉潰圍奔德陽,時廣漢仍治雒也。大安元年詔以張微爲廣漢太守,軍德陽,復爲特所敗,特因置德陽郡,使其黨騫碩守之。二年詔荊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孫阜帥水軍救羅尚於成都。阜爲前鋒,進逼德陽,特遣李盪等拒之。永和中郡廢,改屬遂寧郡,宋、齊因之,西魏併入射洪縣。
通泉廢縣,縣東北七十里。蕭梁時置縣,并置西宕渠郡治焉。西魏改郡縣俱曰湧泉。隋郡廢,縣復曰通泉,屬梓州。唐、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省入射洪縣。又廢光漢縣,在廢通泉縣境,梁置,屬西宕渠郡,隋初廢入通泉縣。《一統志》:「通泉城在潼川州東百三十里。」
金華山,縣北二里。上拂霄漢,下瞰涪江。又縣東七里有武東山,亦高秀,以武水經其西而名。武水即郪水也。又玉屏山,在縣南十五里。一名白崖山,遠望懸崖,皎如白雪,巖阜逶迤,宛類玉屏。亦曰懸崖山。
獨坐山,縣東南二十里。射江、涪江左右合流,此山卓然孤立,因名。○通泉山,《寰宇記》云:「在通泉縣西北二十里,東臨涪江,絕壁二百餘丈,水從山頂湧出,下注涪水。西魏因以湧泉名郡縣。
涪江,縣東北七里。自州境流入,經獨坐山下合於射江,又東南入遂寧縣界。又郪江,在縣北。自州境流入,經武東山下,又東南入遂寧縣界。
射江,縣東南十五里。源出劍州界,歷潼川東境,至獨坐山下合於涪江。《益州記》「婁僂灘東六里有射江,西魏因置縣。土人訛江爲洪,後周從俗改縣爲射洪」云。○大彌江,在縣東,源出劍州,經鹽亭縣流入境;又有小彌江,在縣北;下流皆注於涪江。
沈水,縣東南八十里。後漢建武十一年岑彭等討公孫述,別將臧宮從涪水上平曲,述將延岑盛兵沈水以拒,宮擊破之,斬溺萬餘,逐北至平陽鄉。《水經注》:「沈水出廣漢縣,下入涪水。」《寰宇記》:「通泉縣北有沈水,即臧宮破延岑處。」○可波水,在縣東,流入鹽泉縣界合梓潼水。又鹽井,在縣界。《宋志》:「射洪縣有鹽井。」又通泉縣有三鐵冶。
九井驛。在縣西,馬驛也。嘉靖中自廣元改今屬。

中江縣,州西百二十里。北至綿州羅江縣六十里,西北至漢州百里。漢郪縣地,三國漢析置伍城縣,屬廣漢郡,尋廢。晉咸寧四年復置,仍屬廣漢郡。太康六年廢,七年復置。宋、齊因之,後周置玄武郡治焉。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玄武,屬益州。仁壽初增置凱州,大業初州廢,仍屬蜀郡。唐武德初屬益州,三年改屬梓州。宋因之,大中祥符五年改曰中江縣。今城周七里。編户五里。

伍城廢縣,縣治南三里。《華陽國志》:「漢時立倉於此,發五萬人,尉部主之。」晉咸寧四年因立五城縣,亦曰伍城,屬廣漢郡。寧康二年時苻秦置寧州於墊江,以姚萇爲刺史,晉將竺瑤等敗之,萇退屯五城。太元七年桓沖遣將楊亮等攻蜀,拔伍城,進攻涪城,苻秦遣張蚝等救却之。隋改曰玄武縣。唐元和初劉闢以西川叛,高崇文討之,敗其衆於玄武。乾寧四年王建攻東川,鳳翔帥李茂貞遣軍來救,建敗茂貞將李繼徽等於玄武。是也。《九域志》:「玄武縣在梓州西九十里。」
飛烏廢縣,在縣東南。舊志云:古郪王城也,在梓州西南百三十里。隋開皇中置飛烏縣於此,屬新州,尋屬梓州,以飛烏山爲名也。唐仍屬梓州。乾寧二年王建攻東川,其將王宗侃略地至飛烏,爲東川帥顧彥暉所擒。宋屬潼川府,元初廢入中江縣。○銅山廢縣,在縣西南九十里。本飛烏縣地,唐貞觀二十三年置鑄錢監,調露初改置銅山縣,并析郪縣地益之,屬梓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年并入中江縣。
玄武山,在縣城東南。澗中石多龍蛇狀,因名。聖水泉出焉。《九州要記》:「山一名朱雀山,一名宜君山,又名大雄山。」《華陽國志》:「玄武山亦名三嵎山,其山六屈三起。」又天柱山,在城西南,山巒孤秀如柱。志云:縣東南三里有烽火山,諸葛武侯置烽火處也。又城東北有五城山,或曰晉以此名縣。
覆舟山,縣西南三十里。高五里,山腹有風穴,人往視則風起,甚至折木。《益州記》:「覆舡山中十五里有七里坂,一名羊腸坂,屈曲壁立,艱於登陟。」又《十道錄》:「山亦名泊山,堯時洪水,州人泊舟於此,覆於樹下,山因以名。」
銅官山,縣西南九十八里,產銅。志以爲卓王孫、鄧通冶鑄之所。又縣南九十五里有賴應山,產銅及空青。○可蒙山,在縣西南百二十里,產銅。又縣南百三十里有私熔山,產銅礦。唐因置銅山縣。
會軍山,縣東南百六十里。漢昭烈入蜀,遣諸葛武侯、張飛略地至此,百姓以牛酒犒師,因名。○飛烏山,在縣南百七十里,峻削如飛烏之狀。《寰宇記》:「大飛烏山高二里,周迴二里;小飛烏山高一里,周迴二里。兩山相向,隋因以名縣。」
中江,在城東南。有二源:一爲南江,來自舊神泉縣,經縣城西南;一爲東江,來自廢涪城縣,經城東北;至玄武山下合流,又東南會於郪江,舊謂之五城水,其合處爲五城水口。東晉義熙初毛璩討桓振,使參軍譙縱等出涪水,至五城水口,縱遂作亂。志云:中江一名玄武江,唐太和五年玄武江漲高二丈,溢入梓州羅城是也。舊神泉縣,見成都府安縣。
郪江,縣東南十五里。源出銅官山下赤岸溪,東北流,會中江水東入州界。一名武水,以中江有玄武江之名也。又有小郪江,出縣南蓮池鄉,東流六十里入郪江,故有大郪水、小郪水之稱。○鹽井,在縣界。《宋志》:縣有鹽井。又飛烏縣有五鹽井,銅山有銅冶是也。
五城驛。縣治北。又縣西五十里有古店馬驛。

鹽亭縣,州東百里。東至保寧府南部縣百七十里,東南至順慶府西充縣百二十五里。漢廣漢縣地,梁置鹽亭縣,西魏置鹽亭郡。隋開皇初郡廢,縣屬新州,尋屬梓州。唐、宋因之。今城周六里。編户三里。

永泰廢縣,縣東南三十里。本鹽亭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永泰縣,又分劍州之黃安、閬州之西水二縣地益之,屬梓州。宋因之,熙寧五年省爲鎮,屬鹽亭縣。紹興中,復爲永泰縣,屬潼川府。元初復省入鹽亭縣。志云:廢城在州東百三十里。《名勝志》云:「在縣東北八十里。」恐悞。○東關廢縣,在縣南四十里。宋乾德四年置縣,屬梓州。元至元二十年併入鹽亭縣。《名勝志》:「廢城在縣東百里,今名東關市。」
高渠廢縣,縣西十六里。西魏置高渠縣,屬鹽亭郡。隋開皇初屬新州,尋屬梓州,大業初廢。志云「縣西北二十六里有故宕渠郡城,蕭梁時廢」,蓋即高渠之訛矣。○略城,在縣西南。晉末,益州刺史毛璩東討桓振於江陵,至略城,會譙縱作亂,奔還成都。《晉書》:「略城去成都四百里。」
負戴山,在縣城西。自劍門南來,起伏四百餘里,自此屹然蹲峙。上有飛龍泉,味甘美,南流入梓潼水。《寰宇記》:「負戴山一名高山,有龍拏虎踞之勝,下瞰梓潼水。」○董叔山,在縣城東九十步,高一里,西臨鹽亭水,孤峰絕島,峭壁千仞。舊名潺亭山,隋開皇四年縣令董叔封有德政,時遊宴於此,後人因號曰董叔山,亦曰董政山。《十道記》:「董政山原名鳳凰山。」
金紫山,縣北十五里。相傳以唐邑人嚴震、嚴礪俱貴顯而名。一名紫金山,宋寶祐二年西川帥余晦城紫金山。山,蜀之要地也。蒙古將汪德臣襲取之。○龍固山,在縣西北六十里。山高四里,四面懸絕,可以固守。
女徒山,縣東北七十里。昔有女徒千人行役,路逢賊,乃於山頂置柵禦之,因名。又鼓樓山,在縣東百二十里。山有三層,高五十餘丈。志云:前蜀時嘗營鼓樓置烽火於此。
梓潼水,在縣治南。亦曰潼江。自劍州梓潼縣南流入縣界,又西南流注於涪江。志云:縣南有白馬河,與梓潼水會流而注於涪水。○鹽亭水,在縣城東,亦謂之彌江。自劍州南境流入縣界,又南流達射洪縣界而注於涪水。
鵝溪,縣西北八十里。自綿州界流入,地產絹,所謂「鵝溪絹」也;又有麟溪,在縣西;下流皆入於梓潼水。○楊溪,在縣東南。自順慶府西充縣流入境,合於鹽亭水。
鹽井,在縣東。《宋志》:「縣有鹽井六。」又縣與射洪縣舊皆產鐵,其利屬於官。
雲溪驛。在縣治西,馬驛也。又西六十里有富村馬驛。

遂寧縣,州東南二百四十里。東北至順慶府百七十里,東南至重慶府合州三百三十里。漢廣漢縣地,後漢因之。晉爲德陽縣地,仍屬廣漢郡,永和以後於德陽東南界置遂寧郡。宋仍曰遂寧郡,齊亦曰東遂寧郡。梁因之,郡治小溪縣。西魏改縣曰方義,後周又改郡曰石山,兼置遂州。隋開皇初郡廢,仍曰遂州。仁壽初置總管府,大業初府廢,又改州爲遂寧郡。唐武德初復爲遂州,二年仍置總管府,貞觀初府罷。十年復置都督府,十七年又罷。天寶初改爲遂寧郡,乾元初復故。天祐二年王建請置武信軍,孟氏因之。宋仍爲遂州,亦曰遂寧郡、武信軍節度。太平興國初復改方義縣曰小溪。政和五年升州爲遂寧府。宣和五年又升爲都督府,以潛邸所在也。元初因之,至元二十二年降爲遂寧州。明初因之,以州治小溪縣并入,洪武九年改爲縣。今城周十里。編户十七里。

方義廢縣,在縣治南。晉德陽縣地,齊分置小漢縣,梁曰小溪,爲郡治。西魏改小溪曰方義,自隋以後州郡皆治此。或曰小溪即小漢之訛也。廣漢縣舊屬廣漢郡,謂之小廣漢,省文爲小漢,如沛郡之沛縣爲小沛,桂陽郡之桂陽縣爲小桂也。梁時悞漢爲溪耳,未知然否?宋復改方義縣曰小溪。劉儀鳳曰:「遂州平原沃野,貫以涪江,氣象寬舒,爲東蜀之都會。」元人降府爲州。明初又以小溪縣省入,降州爲縣。今城相傳後唐天成中武信節度使夏魯奇築,明天順、正德中皆因故址增修,甃以磚石,環城爲池。嘉靖中又復營治。有門四。
青石廢縣,縣西北五十里。東晉置晉興縣,尋屬遂寧郡,宋、齊因之。西魏改曰始興縣,尋又改曰青石,置懷化郡治焉。隋初郡廢,縣屬遂州,唐因之。宋熙寧六年省入遂寧縣,七年復置,仍屬遂州。元至元十九年省入小溪縣。《一統志》:「青石故城在今州北五十里。」悞。又遂寧廢縣在縣西七十里。唐景龍元年以故廣漢縣地置遂寧縣,仍屬遂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九年省入小溪縣。
長樂山,在縣治西。形如蟠龍,頂平如砥。其相接者,曰寶臺山,頂平如臺。又梵雲山,在縣西南二里。《寰宇記》:「山三面懸絕,東臨涪江,西枕落星池。」○玉堂山,在縣北十五里。峰巒聳秀,氣象雄峙,縣之主山也。又縣東北二十里有鶴鳴山,亦高秀。
靈泉山,縣東十里。數峰壁立,有泉自巖滴下,流注不竭。宋寶祐六年蒙古將紐璘侵蜀,入成都,蜀帥蒲擇之命其將楊大淵等守劍門及靈泉山,自將兵復成都,紐璘大敗大淵等於此。又銅盤山,在縣東五十里。壁立四絕,人莫能上。志云:縣西五十里有石城山,以四面如城而名。
廣山,縣北二十里。山極孤峭,斗入江心,涪江、郪水會其下。下有龍潭,相傳山常動搖,以龍潛其中也。又繖子山,在縣北十五里。山形圓聳如繖,環山之民以植蔗凝糖爲業。○隆龕山,在縣南百四十里。其東有廢隆龕縣,今入重慶府安居縣界,蓋境相接也。
涪江,在縣城南。自射洪縣流入境,至城西南復折而東,又東南入合州銅梁縣界。縣東有箭灘渡,即涪江津濟處也。宋寶祐六年蒙古紐璘入蜀將趣成都,蜀帥蒲澤之遣劉整據遂寧江箭灘渡以斷東路,璘至不能渡。既而整敗走,璘遂長驅入成都。
郪江,在縣北。亦自射洪縣流入境,至廣山下合於涪江謂之郪口。宋元嘉十三年遣將蕭汪之將兵討賊程道養,軍至郪口,賊黨帛氐奴請降,道養兵敗,還入郪山。
赤溪,縣北十五里。自蓬溪縣流入界,經縣治東流入涪江。又倒流溪,在縣西十五里,水流旋繞,北入涪江,即樂至縣勝水河之下流也。○湧泉,在縣西北玉壘鎮。鎮之曲有泉湧出,灌溉壘旁之田。
倒流鎮。在縣西南,以近倒流溪而名。萬曆中永寧賊奢崇明作亂,據重慶侵掠城邑,西逼成都,官軍赴援,復安岳、樂至縣,與賊戰於倒流鎮、石橋、永濟鋪皆克之,賊尋逸去。志云:安岳縣東十里有石橋鋪,樂至縣東十里有永興鋪。永清蓋永興之訛矣。○廣福鎮,在縣西百里,有鹽課司。

蓬溪縣,州東南二百二十里。東北至順慶府西充縣九十里。漢廣漢縣地,唐初爲方義縣地,永淳初析置唐興縣,長壽二年改爲武豐,神龍初復故。景龍二年分唐興置唐安縣,先天二年廢唐安,移唐興治焉。天寶初改爲蓬溪縣,屬遂州。宋、元因之,明初改今屬。城周四里。編户六里。

長江廢縣,縣西百十里。漢廣漢縣地,晉永嘉中李雄置巴興縣,東晉置遂寧郡,治巴興。宋、齊皆因之,梁始改治小溪。西魏改縣曰長江,屬懷化郡,隋屬遂州,唐因之。劉昫曰:「舊治靈鷲山,上元二年徙治白桃川也。」宋仍屬遂州。元至元十九年省入蓬溪縣。《一統志》:「長江故城在今州北三十里。」悞。○唐興故城,在縣東北三十里。唐永淳初置縣於此,後移今治,改曰蓬溪。
赤城山,縣東一里。中峰蔚然,左右環拱,上有高臺五層,山皆赤土。又蓬萊山,在縣治西,縣因以名。
青石山,縣南百七十里。山出青石最佳,可爲鍾磬。《益州記》:「青石嶺有九折,亦名九節嶺,九嶺溪水出焉。山下有九節鎮,其東麓入合州界。」又風門山,亦在縣南百七十里。四面峻絕,常有清風,因名。○龍多山,在縣南二百二十里。山綿亘深遠,下有放生池,相傳武后常令放生於此。其南亦接合州界。
伏龍山,縣西二百里。其山盤曲,形如伏龍,下有火井。《異物記》:「山下地窪若池,以火引之,有聲隱隱出地中,少頃炎熾。夏月積雨停水,則焰生水上,水爲之沸,而寒如故。冬月水涸,則土上有焰,觀者至焚衣裾。」
明月山,縣西二百二十里。兩峰對峙,下臨涪水,相映而明。一名鼓樓山,以登其巔可望數百里也。其下有明月池。五代唐天成中,孟知祥、董璋連兵十萬侵遂州,突次明月池。武信軍節度使夏魯奇力不敵,乃堅壁清野,退守州城。知祥等自明月池進攻陷之。
蓬溪,縣城北。源出蓬萊山,東流繞赤城山下,又西南流入遂寧縣界入於涪江。○珠玉溪,在縣西北七十里,昔時溪旁有珠玉村;又鳳凰川,在縣北百二十里,以旁有鳳凰山而名;其下流皆東入順慶府界注於流溪而達嘉陵江。
朝天驛。在縣西。馬驛也。志云:嘉靖中自廣元改今屬。

安岳縣,州南三百八十里。南至成都府內江縣九十里,東至重慶府大足縣百七十五里。漢爲資中、牛鞞、墊江三縣地,後周置安岳縣,并置普州治焉。隋初因之,大業初州廢,縣屬資陽郡。唐武德二年復置普州,治安岳縣。天寶初曰安岳郡,乾元初復曰普州。宋仍爲普州治,亦曰安岳郡,寶祐以後州縣俱廢。元末復置安岳縣。或曰明玉珍置,屬遂州。明洪武四年復置普州,九年省州入縣。城周三里有奇。編户十九里。縣今省。

廢普州,今縣治。劉昫曰:「梁置普慈郡,後周改曰普州。隋州廢,唐復置。」宋亦曰普州。《宋志》:「端平三年兵亂,淳祐三年據險置治,寶祐以後州廢。」是也。明初亦置州於此。縣初無城,今城成化初築,尋圮。正德七年改築,甃石爲固也。
普康廢縣,縣南五十里。漢犍爲郡資中縣地,後周置永康縣,屬普慈郡。隋開皇初屬普州,十八年改縣曰隆康,大業初屬資陽郡。劉昫曰:「本名永唐,隋改曰永康,移治伏強城,尋又改曰隆康也。唐先天初諱隆,改曰普康,仍屬普州。」宋因之。熙寧五年廢入安岳縣。○石羊城,志云:在縣東百二十里,元置縣,明初廢爲石羊鎮。未知所據。一云石羊城在樂至縣南。
鐵峰山,縣治北。高聳壁立。一名鳳凰山。山之後曰大雲山,亦高峻。杜佑曰:「安岳郡城因山爲址,四面險固。」謂此也。○雲居山,在縣東南十里,岩壑深秀。縣北二十里又有鰲魚山,亦高廣,以形似名。
岳陽溪,在縣治西。一名青竹溪,繞縣治東南流入大足縣界,合於赤水溪。宋時太守彭乘嘗臨溪鑿石爲曲水。一名翰林灘,以乘嘗官翰林也。又大安溪,在縣北八十里,下流東注於涪江。
龍臺鎮,在縣境。唐所置也。天復初王建遣龍臺鎮使王宗侃討妖賊杜從法等於昌、普、合三州,平之。或云鎮蓋王建所置。
茗山鎮。縣西七十里。故普慈縣地,與樂至縣接界,旁有茗山,因以爲名。宋嘉定十一年漢中叛將張福轉掠巴蜀入普州,屯於州之茗山。安丙自果州趨遂寧,會諸軍合圍,絕其樵汲之路,福窮請降。

樂至縣,州西南三百九十里。西至簡州九十里,東至安岳縣百二十里。漢犍爲郡牛鞞縣地,隋爲普慈縣地,唐武德二年析置樂至縣,屬普州。宋因之,寶祐中廢。明成化二年復置今縣,隸潼川州。正德十年改隸簡州,嘉靖九年還隸潼川州。今城周五里。編户七里。

普慈廢縣,縣東北三十五里。後周置多業縣,并置普慈郡治焉。隋開皇初郡廢,縣屬普州,十三年改縣曰普慈,大業初縣屬資陽郡。唐仍屬普州。宋乾德五年廢入樂至縣。郡志:普慈廢縣在安岳西北百里,境相接也。
大娑婆山,縣治南一里。又治北一里有小娑婆山,山高險,皆可屯兵。志云:縣治北又有鎮山,治南又有印山,與大、小娑婆山相接。○七盤山,在縣南四十五里。岡巒曲折,凡有七盤,因名。又金馬山在縣西北十里,亦高聳。
勝水河。縣東六十里。一名倒流河,北流入遂寧縣界入於涪江。亦曰倒流溪。○放生溪,在縣西十里。西流入簡州界注於雁水。

眉州 编辑

眉州,東至成都府仁壽縣八十里,南至嘉定州百七十里,西至邛州百六十里,北至成都府崇慶州二百里,自州治至布政司百八十里,至京師一萬四百一十里。

《禹貢》梁州之域,秦蜀郡地,漢犍爲郡地,後漢因之,晉、宋仍屬犍爲郡。齊析置齊通郡,《地記》:「齊建武三年置齊通左郡於犍爲郡南安縣之西界。」梁因之,兼置青州,西魏改曰眉州,以峨眉山名也。後周復曰青州,尋改嘉州。隋開皇初廢郡存州,大業二年又改州曰眉州,三年廢州,屬眉山郡。唐武德二年復置眉州,天寶初曰通義郡,乾元初復曰眉州。宋因之。亦曰通義郡。元仍曰眉州,屬嘉定路,而以州治眉山縣省入。明洪武九年降州爲眉縣,十三年復爲州,編户二十一里。直隸布政司。領縣三。今仍曰眉州。
州迫近江滸,密邇成都。吳漢之攻公孫述也,戰於武陽、南安之間;桓溫之平李勢也,戰於合水、彭模之上;朱齡石之討譙縱也,亦戰於彭模以北;蓋自外水而指成都,不得眉州未足以製成都之肘腋也,眉州舉而成都在掌中矣。且江山清秀,土田腴衍。志稱爲岷、峨奧區,允矣。
眉山廢縣,今州治。漢武陽縣地,晉、宋因之。齊建武中析置齊通縣,爲齊通郡治,梁置青州治焉。隋開皇初郡廢,改齊通曰廣通,仁壽初又改曰通義,嘉州治焉。大業初爲眉州治,尋廢州,改屬眉山郡。劉昫曰:「後周改齊通曰安洛,尋曰廣通。」《隋志》不載也。唐復置眉州於此。宋太平興國初改縣曰眉山縣,元至元二十年併縣入州。明初降州爲眉縣,屬嘉定州。尋復曰眉州。《城邑考》:「州城五代時攝守山行章築。宋淳化五年亂賊李順攻圍半年不能下,俗謂之臥牛城,以其坦而難攻也。又沿城多芙蓉,亦謂之芙蓉城。歲久城濠頹塞,明成化十七年因舊址修築,正德中復繕城濬濠,甃石爲固。有門四。城周八里有奇。
裴城,志云:在州治東。相傳昔有裴姓者夜築此城,天明而畢。又州治東北二里有洛城,相傳後漢時築,三國時廢。皆未知所據。
峨眉山,州西南二百里。綿亘深遠,蟠踞嘉、眉二州,並爲形勝。詳見前名山。
蟇頤山,州東七里。自象耳山連峰壁立,西瞰玻璃江,五十餘里,至此磅礴蹲踞,形類蟇頤。上有淘丹井。山腹有穴曰龍洞。大江流至山下曰蟇頤津,唐田令孜沉左拾遺孟昭圖於此。又白虎山,在州東北八里。其山壁立,西臨導江。一名白獸山,下有白虎潭。○醴泉山,在州西八里,環繞州城。山半有八角井,清甘如醴。又州西北九里有快活山,平地突起,高百餘丈。
盤龍山,州北四十里。狀若盤龍。一名走馬山。下有臘魚堰水。志云:州西北十里有迴龍岡,自盤龍山南來,或起或伏,至此岡阜高出,遇雙河口水折而西旋,狀若迴龍云。○七龜山,在州西北二十里。南北兩山對峙,延亘十餘里,中平坦,有七山羅列前後。又筆架山,在州西二十五里,有三峰峙立。山之陰爲盧崩溝。又州西四十里有息臺山,在東館鎮之北,亦雄峻。
大旺山,州東南五十里。自蟇頤山南趨,或起或伏,至此峰巒屹立,回拱州城。又連鰲山,在州西南九十里。山勢連續,其形如鰲。又石佛山,在州西南二十五里,下有尒家川,地膏腴宜種植。
大江,州東六里。自成都府新津縣流入彭山縣境,其華陽、雙流之支江亦流合焉,流經蟇頤山下,山在江之東岸,江流至此瑩若玻璃,因名玻璃江,亦曰蟇頤津,又南流入青神縣界。志云:州東四里有玉津,即玻璃江渡口也。餘詳大川岷江及《川瀆異同》。
松江,在州城東南。自蜀江分派,西南流繞州城,與醴泉江合,復入蜀江。江中有哭王灘,孟昶降宋入朝,國人哭送之於此,因名。○醴泉江,在州西八里。其上流曰雙河,源出蟠龍山,分流自山東者曰臘魚堰水,自山西者,曰栢椿堰水,至州西北十里而合流名雙河口,又東南流爲醴泉江,繞州城與松江合入蜀江。
思濛江,州南五十里。其上流即青衣江也。自丹棱縣東南流入州界,過思濛鄉至青神縣境下流入蜀江。詳見大川青衣水。○金流江,在州西南八十里。源出丹棱縣,東南流經州境金流鄉,至青神縣南而入青衣江。以其峻急難渡亦名難江。又有多棱川在州西南七十里,亦自丹棱縣流入,南接青神縣界,下流入金流江。
環湖,在州治西。舊有沼,州人爲矼梁塞之,宋魏了翁爲守,特疏鑿之,名曰環湖。又龍潭,在州西南十餘里。源自筆架山瀘崩溝,東流而入醴泉江。又有白龍池,在州西南八十里。四山環遶,中爲池。其水久旱不竭,久雨不溢。
蟇頤堰,州東七里。唐開元中益州刺史章仇兼瓊開,障蜀江水溉眉山、青神田畝七萬二千有奇。宋嘉定間魏了翁來守是州,又畚武陽石壘堤,其利視昔尤博。
魚耶鎮。志云:在州東兩河口,有巡司。又東館鎮,在州西七十五里。○眉州驛,在州東七里,水驛也。又州東南三十里有石佛水驛。志云:州東玻璃江濱有江都館,舊名共飲亭,宋邑宰胡文靖建,爲迎勞賓客之所。嘉定間魏了翁來爲州,更拓之,改曰江都館。

彭山縣,州北四十里。北至成都府雙流縣九十里。秦置武陽縣,屬蜀郡。漢屬犍爲郡,後漢爲犍爲郡治,晉、宋因之。齊仍屬犍爲郡。梁改犍爲縣,置江州。西魏改縣曰隆山,後周省州置隆山郡。隋開皇初郡廢,縣屬陵州。唐初因之,貞觀元年省入通義縣。二年復置,屬眉州。先天初改曰彭山縣。宋、元因之。洪武九年省,十三年復置。編户五里有奇。縣今省。

武陽城,縣東十里。相傳蜀國故城也。秦惠王使張儀伐蜀,開明拒戰不勝,退走武陽,即此。秦因置武陽縣。漢因之。後漢建武十一年岑彭破公孫述將侯丹於黃石,晨夜兼行二千餘里,徑拔武陽是也。晉仍曰武陽縣,兼置西江陽郡治此,蕭齊因之。蕭梁改縣曰犍爲,因置江州,今亦謂之江州城。周省江陽郡,隋初省江陽縣。又郡志:縣西北五里有犍爲城,漢昭帝時犍爲郡自僰道移治武陽,蕭齊時郡還治僰道,因名故郡治曰犍爲城。或曰蕭梁時犍爲縣蓋治此,今縣唐貞觀初所改置。
綿水廢縣,縣東南十餘里。劉宋置綿水縣,屬江陽郡,蕭齊因之。志云:後周改爲白水縣,隋廢。
鼎鼻山,縣東北二里。山形曲如鼎鼻。劉昫曰:「西魏改犍爲縣曰隆山,以界內有鼎鼻山,地形隆起故也。」《廣記》曰:「今縣南十餘里之打鼻山乃故鼎鼻山,縣東北之鼎鼻山是其支峰耳。」《地志》:「打鼻山山形孤起,東臨江水。俗云昔周鼎淪於此,或見其鼻,故名鼎鼻。」晉義熙中劉裕遣朱齡石伐譙縱,縱將譙小苟塞打鼻山以禦之,即此。《益州記》:「山上有城亦名鼎鼻,鼎鼻、打鼻音相近也。」大江過山下有灘,朱齡石伐蜀時立砦於此。《括地志》:「鼎鼻山北有龍洲,東接導江水。」○平蓋山,在縣治北,下臨繫龍潭。潭在縣西北四里,有繫龍橋。又金華山在縣東六里,又縣東北六里有磐石山,皆近郊之勝也。
彭亡山,縣東十里。《郡國志》:「周末彭祖家於此而亡,因名。」後漢岑彭擊公孫述,至武陽營所,問山名彭亡而惡之,改曰平無,欲徙,會日暮而止,是夜果爲刺客所殺。山亦名彭女山,亦曰平模山,亦曰彭模山。桓溫伐李勢,至彭模直指成都,留參軍孫盛等守輜重於此。李勢將李福等來攻,盛擊走之。既而溫平蜀,命益州刺史周撫鎮彭模。義熙九年朱齡石伐譙縱,自外水至平模,去成都二百里。縱遣其黨侯煒等屯平模,夾岸築城以拒。齡石攻拔其北城,南城亦潰,遂趣成都是也。《水經注》:「江水自武陽東至彭亡聚,謂之平模水,亦曰外水。」彭亡聚蓋在山下。
象耳山,縣東北二十五里。山形聳秀,連峰接嶺,南至蟇頤山。下有寶硯、磨針二溪,龍池、蟹泉諸勝。又崌崍山,在縣東北十二里,導江水在其南。○天社山,在縣北。《華陽國志》:「武陽去成都百五十里,渡大江。昔人作大橋曰漢安橋,廣一里半。每夏秋水盛斷絕,歲歲修理,百姓苦之。建安二十一年太守李嚴乃鑿天社山,尋江通車道,省橋梁,吏民悅之,即此。」
北平山,縣西北三十里,上有天柱峰。志云:縣東北二十五里有石倉,在半山石壁間,岩竇如蜂房,相傳竇中嘗出米,謂之石倉米洞。
大江,縣東北二里。又成都府之內、外江俱自雙流縣流入焉,合流而南,亦名武陽江。志云:縣東北二里有龍爪灘,在江中。又有鼓樓灘,在縣南十餘里。江流峻急,聲如擊鼓,因名。○赤水,在縣東北二十八里。自成都府仁壽縣流入境,注於大江。漢建安末黃龍嘗見於此,一名黃龍溪。
馨堰,縣西南二十里。擁江水爲六堰開、六水門,灌郡下田,相傳亦李冰故址也。後漢初公孫述僭位,犍爲不屈,述攻之。功曹朱遵拒戰於六水門,先埋其車輪於橋側以示死守。今縣北二十里有埋輪橋。
通濟堰,縣西北四十里。有大堰一、小堰十。自成都新津口引渠南下,灌溉彭山、眉山沿江之田,凡百二十里,計田千六百頃。唐開元中益州刺史章仇兼瓊所開。五代時張琳復自新津修覺山濬故址至州西南合於松江,其利尤博。
魚鳧津,縣東北二里。或曰即魚涪津也。《後漢志》:「南安縣北有魚涪津,廣數百步,臨大江。」建武十二年吳漢破公孫述將魏黨等於魚涪津,遂圍武陽。晉惠帝永康元年趙廞據益州以叛,遣兵襲殺西夷校尉陳總於南安魚涪津。舊志:津在嘉定州夾江縣界。○沙頭津,在縣北,亦大江津濟處也。晉永和三年桓溫自平模直指成都,李勢將昝堅與溫異道,還自沙頭津濟,比至,溫已軍於成都陌,其衆遂潰。志云:津在縣北二十里。
武陽驛。在縣治東,水驛也。隆慶二年自眉州改今屬。或曰驛舊置於龍爪灘旁,亦名龍爪驛。

丹棱縣,州西八十里。西南至嘉定州洪雅縣六十里,西北至邛州蒲江縣百五十里。漢南安縣地,後周置齊樂縣,屬齊通郡。隋開皇中改曰丹棱縣,屬嘉州。唐屬眉州,宋因之,元省。洪武十三年復置。今城周不及三里。今編户四里。

齊樂城,縣東北二十里。劉昫曰:「蕭齊置齊樂郡。」今《齊志》不載。州志云:齊曰南樂縣,後周改爲齊樂。亦悞。縣蓋後周時置,本治此,隋、唐間遷於今治。
赤崖山,縣北二十里。高聳赤色,如鳥斿之狀,拱翼縣治。又北五里曰簸箕山,山圓而大,以形似名。又三箐山,在縣東北三十里,接彭山縣界。○龍鵠山,在縣北十五里。山高聳,宋李燾父子讀書於此。一名龍鶴山。
飄然山,縣西五里。山幽勝。又縣東南二十二里有金釜山,下臨平羌江。
青衣水,縣東南十七里。一名平羌江,源出雅州蘆山縣之盧山,經洪雅縣北流入縣境,又東南流經州南,歷青神縣東而入嘉定州夾江縣界。○雍泔水,在縣南二十里,下流合青衣水。州志:蠻語藥曰雍,漿曰泔,是水可以癒疾,而甘美如漿也。又彜郎川,在縣東二十里。土地平曠,宜耕稼。本名彜朗,訛爲夷郎。
柵頭鎮。縣南四十里。鎮有九龍洞,其中幽勝,上有峰巒。志云:鎮當嘉、眉、雅往來之衝,人物阜繁,商旅輳集,甲於西南。

青神縣,州南八十里。西南至嘉定州夾江縣六十里,東至成都府井研縣百里。漢南安縣地,西魏置青衣縣,蓋取蠶叢氏青衣以勸農桑爲名。後周爲青神縣,并置青神郡。隋初罷郡,以縣屬嘉州。唐屬眉州,宋、元因之。明洪武九年省,十三年復置。城周五里有奇。編户四里。縣今省。

青衣城,在縣東南。劉昫曰:「青神縣臨青衣江,魏因以青衣名縣。本治思濛水口,唐武德八年移於今治。」州志:梁青州城在今縣南五里,後周改爲青神郡。悞。
熊耳山,縣治西。《蜀志》:「望帝以褒斜爲前門,熊耳、靈關爲後户。」《水經注》:「江水又東南徑南安縣,西有熊耳峽,連山競險,接嶺爭高。河平中山崩地震,江水逆流。懸摡有灘,名壘坻。亦曰鹽摡,李冰所平也。」《華陽國志》:「青衣有沫水,觸山脅爲溷崖,水脈漂疾,破害舟舡,歷代患之,李冰發卒鑿平溷崖,通正水道。」《漢書•溝洫志》「李冰鑿離隼,避沫水之患」,即此。隼,古堆字。《寰宇記》:「古老言諸葛武侯鑿山開道,即熊耳峽東古道云。沫水即青衣水之異名矣。」○伍渡山,在縣東十里。水徑山下,繞流屈曲,渡處凡五,因名。
上巖,縣東北五里。又五里爲中岩,上有喚魚潭、羅漢洞。岩之半有三石筍,青衣水經其下。又下巖,在丹棱縣東南二十五里。《一統志》:「縣東五里有慈姥岩,下臨青衣水,亦曰慈姥磯。」
大江,縣東二十里。自州境南流至此,又南入嘉定州界。縣東南舊有松栢灘,昔多覆舟之患,相傳宋天禧中縣令張逸爲文禱江神,不越月而灘徙五里。
青衣水,縣東五里。自丹棱縣流經州界入縣境。晉永和三年桓溫伐蜀,軍至青衣,即此處也。又南入嘉定州夾江縣界。或曰縣境之青衣水以青衣教民事而名,非即雅州之青衣江。似悞。○魚蛇水,在縣南二十里。源出成都府仁壽縣界之木梓山,流經縣境入大江,以水中有魚似蛇,因名。一名魚鯽江。
芙蓉溪,在縣東南,流入大江,夾岸多芙蓉,因名。又東爲五渡溪,在伍渡山下,亦流入大江。○青神渠,在縣西。《唐志》:「大和中榮縣夷人張武等百餘家請田於青神,鑿山釃渠,溉田二百餘頃。」
筰關。在縣南境。漢唐蒙通夜郎,從巴蜀筰關入。《郡國志》:唐蒙破西南夷路,始於此邑。蓋漢建元中,未開西南夷,縣與夷接界云。○犁頭灣巡司,在縣境。青神驛,在縣東三里,水驛也。又縣東南六十里有峰門水驛,接嘉定州界。《輿程記》:「峰門驛又南五十里至嘉定州之平羌驛。」

邛州 编辑

邛州,東至眉州百六十里,東南至嘉定州四百二十里,西南至雅州二百里,北至成都府崇慶州百十里,自州治至布政司三百十里,至京師一萬五百七十里。

《禹貢》梁州地,秦屬蜀郡。兩漢因之。或曰蜀漢時屬漢嘉郡。晉仍屬蜀郡,永和以後屬晉原郡,宋、齊因之。梁置臨邛郡,兼置邛州,西魏因之。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改屬臨邛郡。《隋志》:「大業初改雅州爲臨邛郡,治嚴道縣,臨邛縣屬焉。」唐武德初復置邛州,治依政縣,顯慶三年移州治於臨邛。天寶初改臨邛郡,乾元初復故。咸通九年置定邊節度,治邛州,尋省。文德初復置永平節度,大順中又省。五代時王建亦嘗置永平軍於此。宋仍曰邛州。亦曰臨邛郡。元至元十四年立安撫司行邛州事,尋復爲州,併臨邛縣入焉,屬嘉定路。明洪武九年降州爲縣,成化十九年復升爲州,編户十里。直隸布政司。領縣二。今亦曰邛州。
州屏蔽川蜀,控扼西番,邛崍、零關近資羽翼之勢,清溪、大渡遙爲肩背之形,使任得其人,未始不可以靖西山之烽火,戢南詔之戈矛也。說者謂唐置定邊軍而西川益以多事,州不足爲緩急之藉也,豈篤論哉?
臨邛廢縣,今州治。秦置縣,屬蜀郡,漢因之。王莽改蜀郡太守爲導江卒正,治臨邛,公孫述因以篡竊者也。後漢仍屬蜀郡。章武三年漢嘉太守黃元叛,燒臨邛城,即此。晉仍屬蜀郡,永嘉中李雄分立漢原郡,臨邛縣屬焉,永和中屬晉原郡。宋、齊仍舊。梁置臨邛郡。劉昫曰:「西魏移臨邛縣於故縣西置郡,隋罷郡移治於今所。唐因之,初屬邛州,顯慶三年始爲州治,寶應元年又置鎮南軍於城內。」宋仍爲邛州治,元至元二十一年省縣入州。《城邑考》:「州舊無城,成化中始築土城,正德六年甃以石。有門四。城周八里。」
依政廢縣,州東七十里。漢臨邛縣地,西魏置依政縣,改置邛州於此。隋初因之,大業初州廢,縣屬臨邛郡。唐初復置邛州治焉,尋移治臨邛。宋仍屬邛州,元至元二十一年省。劉昫曰:「依政故城本秦之蒲陽縣,漢爲臨邛縣,後魏析置依政縣,爲蒲陽郡治,隋改爲臨邛郡治。」似未核也。舊志:依政故城在州東北三十里。又公孫述城,在州南十里。志云:即漢時臨邛縣治也。公孫述爲導江卒正時治此。《華陽國志》:「秦張儀城臨邛,周圍六里,高五尺,其址與成都郫同。」一云臨邛故城在州南五里,蓋西魏時臨邛縣治也。
火井廢縣,州西南八十里。劉昫曰:「後周置火井鎮,隋改爲火井縣,屬臨邛郡,唐屬邛州。」宋因之。《宋志》:「開寶三年移縣治平樂鎮,至道三年復舊。」元省。《一統志》:「火井城在大邑縣東四十五里。」悞。又州志:在州東南八十里。按火井,今在州西南八十里,其東北有相臺山,以袁天綱爲火井令登山相視縣治而名,州志蓋悞以西南爲東南也。《新唐書》:「火井縣有鎮兵,有鹽。」《宋志》:「邛州有惠民監,鑄鐵錢,建炎二年廢。」
古城山,州西七里。亦謂之古石山。《華陽國志》:「臨邛有古石山。山出石礦,大如蒜子,火燒合之,成流支鐵,甚剛,因置鐵官。」有鐵祖廟。漢文帝以賜鄧通。通假民卓王孫,歲取千匠,故王孫貲累巨萬億,鄧通錢亦遍天下。《寰宇記》:「鐵山鑄錢,即此山也。」州志云:山在州南十里,山有五面,對拱州治。○銅官山,舊志:在州東南八里。《史記》:「卓氏之先趙人,秦破趙,遷卓氏,夫妻推輦而出曰:『吾聞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鴟。』乃求遠遷,致之臨邛,即山鑄錢。」即此山也。漢文帝常以此山賜鄧通。今州南五里有卓王孫宅基,方十里,耕者往往得古錢。州志云:山在州治東南二里。
七盤山,州西八十里。有石徑自趾至巔,委曲七盤。其相近者曰馬崖山,以崖石如馬形也。○白鶴山,在州西八里。舊名四明山,一名羣羊山。魏華父曰:「白鶴林麓蒼翠,江流縈紆,蔚爲是州之望。」又盤陀山,在州西十里。山高峻,絕頂寬平。志云:縣南八里有邛崍山,漢張騫奉使西域,得高節竹植於邛山,故名。自沉黎千里至州,環抱爲鎮。
相臺山,州西八十里,即火井令袁天綱登山相視縣治處。山之西南即火井也。《華陽國志》:「火井有二,一燥一水。取井水,以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鹽,家火煮之不過二三斗耳。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頃許如雷聲,火焰出,通耀數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終日不滅。」《博物志》:「臨邛火井,諸葛丞相往視之,後火轉盛。」《蜀都賦》「火井沉熒於幽泉」是矣。其井深二三丈,以竹木投取火。後人以火燭投井中,火即滅絕不復然。隋、唐間於其地置火井縣云。
邛水,州南五里。俗呼南河。源出雅州邛崍山,流入州界與山谿諸水合,東流至崇慶州新津縣境而入大江。酈道元曰:「邛水南入青衣江。」似悞。又牙江,在州東四十里。源出大邑縣鳳凰山,東南流至州東合於邛水。其合處有石如象牙,因名。
斜江,縣東七十里。源出大邑縣鶴鳴山東斜曲,流徑廢安仁縣,又東南流至州東,亦入於邛水。志云:縣東六十里有泉水河,平地湧出,流合斜江入於邛水。○耤水,在州西,源亦出大邑縣鳳凰山,流至州西南,合於邛水。志曰:耤水發源處,亦曰耤壩。又有布濮水,在州西八十里。源出獠界,流合於耤水。
東湖池,州治東一里。志云:孟昶所鑿。又有西湖池,在州西十里白鶴山之左。○鹽井。《元史》:「邛州有二鹽井,宋名金鳳、芳池。天曆初地震,鹽水湧溢,州民侯坤願作什器煮鹽,而輸課於官,詔四川鹽運司主之。」今廢。
夾關,在州西南。兩山夾立,聳峙如門。自關以西則土漢接壤,蠻獠錯雜處也。昔嘗置兵於此,爲戍守重地。
火井鎮。州南二十五里,有巡司戍守。志云:司本置於故火井縣,後移於此。○石盤戍,在州西百里。相傳諸葛武侯征羌,駐軍於此,俗呼望軍頂,與獠界相接。又白鶴驛,在州治東一里。

大邑縣,州北六十里。北至成都府灌縣九十里,東至崇慶州百三十里。本蜀郡晉原縣地,唐咸亨二年析置大邑縣,屬邛州。今城周八里。編户七里。

安仁廢縣,縣南三十里。《九域志》云:「在邛州東北三十八里。」是也。唐武德三年析臨邛縣置,屬邛州。貞觀十七年廢,咸亨初復置。宋仍屬邛州,元初并入大邑縣。
鶴鳴山,縣西北三十里。形如覆甕,上有二十四洞,應二十四氣,七十二穴,應七十二候。又東西二溪出其兩腋。山之東南又有石峰,名曰天柱,三面懸絕,其形如城,亦曰天城。又有青霞嶂、環玉潭,皆稱佳勝,蓋川西之名山也。今亦見崇慶州。
鳳凰山,縣西八十里。山形如鳳,有虎劈泉、騎鯨柏諸勝。又霧山,在縣北五十里。山多雲霧。《名勝志》:「縣有靜惠山,一名東山,上有土城,相傳蜀漢趙雲所築,蓋雲嘗防羌於此。」
耤水,在縣西。出鳳凰山下,流入州界;又有牙江,在縣東,亦流入州界;俱注於邛水。又牡丹池,在鶴鳴山牡丹坪上,水極清潔。
延貢砦,在縣東南二十里。志云:在安仁廢縣北是也。唐中和二年高仁厚降阡能之衆於此。胡氏曰:「自成都雙流縣西南出新穿口,又西至新津縣,又西至延貢砦,相去皆不過四五十里。」《宋志》安仁縣有延貢砦。○思安砦,在縣西。宋置,爲戍守處。元廢。

蒲江縣,州西南百里。東南至眉川丹棱縣百五十里,西至雅州名山縣百一十里。本臨邛縣地,西魏置廣定縣,并置蒲原郡治焉。隋開皇初郡廢,縣屬邛州,仁壽初改縣曰蒲江縣,大業初屬臨邛郡。唐武德初仍屬邛州,太和四年改隸嶲州,尋復故。宋仍屬邛州,元至元二十一年省,明洪武十三年復置。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户五里。

蒲江舊城,縣治北一里。蒲,《隋志》作「蒱」。志云:西魏置蒲口鎮,并置蒲陽郡,尋改縣曰廣定。恐未可據。今縣城天順間築,正德中重修,蓋移治於舊縣之南。
臨溪廢縣,縣北五十里。本臨邛縣地,西魏析置臨溪縣,屬蒲原郡。隋屬邛州,唐因之。宋仍屬邛州,熙寧五年廢爲臨溪鎮,屬臨邛縣。明改屬今縣,仍曰臨溪鎮。
長秋山,縣東二十里。山高聳,一名主簿山,以昔有主簿王興者得仙於此而名。《寰宇記》謂之小可慕山。又九仙山,在縣西三十里。山有九峰,如列屏然。○金釜山,在縣南八里。下有鹽井,亦以金釜爲名。《宋志》:「縣有鹽井監及鹽井砦,以此。」又有白鶴山,在縣北三里。山亦聳秀。
蒲水,縣治南。發源雅州名山縣界,亦謂之蒲江,漢宣帝地節中穿蒲江鹽井,并置鐵官是也。蒲水流合邛水,出新津縣而入大江。
鐵溪河,縣北二十里。其上流爲百丈河,自雅州名山縣流入界合蒲水,又東北注於邛水,故邛水亦兼鐵溪河之名。《唐志》臨溪縣有鐵官,蓋溪旁山中舊產鐵也。下流入崇慶州新津縣界注於大江。
雙路鎮。縣西六十里,有巡司。宋《九域志》:「蒲江縣西有合水鎮,爲戍守要地。」又縣南十五里舊有莫佛鎮,今廢。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