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十四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七十四 四川九 建昌行都司番戎附<讀史方輿紀要 下一卷▶


四川九 编辑

四川行都指揮使司,東至烏蒙府四百九十里,西至常郎堡生吐蕃界五十里,南至雲南武定府七百八十里,北至黎州所界五百里,自司治至布政司一千四百八十里,至京師一萬一千五百里。

《禹貢》梁州之域,後爲西南夷所據。漢初邛都國地,元鼎六年置越嶲郡,嶲音髓。治邛都縣。後漢因之。晉仍曰越嶲郡,治會無縣。宋仍舊。仍治邛都。齊爲越嶲獠郡,獠一作「隟」。後周置西寧州,天和五年鄭洛平越嶲置。尋曰嚴州。隋開皇六年復爲西寧州,十八年又改爲嶲州,大業初曰越嶲郡。唐武德初復曰嶲州治越嶲縣。三年置總管府,尋改爲中都督府,督羈縻一十六州。天寶初亦曰越嶲郡。乾元初復爲嶲州。《唐紀》:「至德初沒於南詔,尋入於吐蕃,貞元四年收復,大和六年嶲州徙治臺登縣。」咸通三年爲蒙詔所據,改爲建昌府。以烏、白二蠻實之。宋時羈屬於大理。《元史》:「南詔衰,建昌諸蠻爭強不相下,分地爲四,推段興爲長。其裔浸強,遂併諸酋,自爲府主,大理不能製。元憲宗時降附。」元得其地,置建昌路,又立羅羅斯宣慰司以統之,至元十二年置。隸四川行省,尋隸雲南。明洪武中罷宣慰司置建昌衛,隸四川都司;又改建昌路爲府,隸四川布政司。府尋廢,而改建昌衛爲軍民指揮使司。二十七年置行都司,是年克元將月魯帖木兒、賈哈剌,因設行都司於建昌。領衛六。今亦置都司,各衛所隸焉。
司連接滇、蜀,隔閡番、戎,爲邊陲形勝之地。漢武開西南夷,欲通身毒道,北方閉氐筰,南方閉嶲、昆明,蓋自嶲以西南道阻險,羣蠻糾結易於抵拒也。其後諸葛武侯定南中,道出越嶲,蠻皆順命。宋元嘉二十七年吐谷渾王慕利延爲魏所逼,上表求入保越嶲,胡氏曰:「此即唐時吐蕃與雲南窺蜀之路,蓋自漢武開昆明之後,後人遂通此路。」許之不至。《梁史》:「大同三年武陵王紀都督益州。」先是蜀亂,建寧、越嶲之地累朝不能有,及紀開越嶲,通建寧,於是貢獻踵至。唐武德七年以韋仁壽爲簡較南寧州都督,寄治越嶲。時仁壽兼領嶲州。貞觀二十二年嶲州都督劉伯英請討松外諸蠻,以通西洱、天竺之道,敕將軍梁建方發巴、蜀諸州兵擊敗之,諸蠻部皆來歸附,遂通西洱河,招降其部帥,此即漢所欲通道也。《新唐書》:「西洱河蠻道,由郎州走三千里,由嶲州千五百里。」韋皐嘗言:「嶲州爲西南往來通道,捍蔽數州。」貞元四年收復嶲州,屢破吐番,太和中李德裕復經營於此,以扼南詔。志云:司山川清秀,土田膏腴,蓋西南之雄鎮也。

建昌衛軍民指揮使司,附郭。漢越嶲郡邛都縣地,晉以後因之。後周置越嶲縣,西寧州治焉。劉昫曰:「隋分邛都所置也。大業初爲越嶲郡治,唐亦爲嶲州治。太和五年州徙治臺登,縣屬焉。咸通以後沒於蠻。」明洪武二十五年置衛,領千户所四,長官司三,尋置行都司治焉。編户四里。今亦置建昌衛,有中、前所。

建昌前衛指揮使司,附郭。洪武二十七年增置,編户五里。新志云:萬曆三年并入建昌衛。

越嶲廢縣,即司治。後周置縣,以漢郡爲名。自隋以後皆因之,唐末沒於南詔。南詔改置建昌郡,領建安、永寧二州。元至元十六年分建昌爲二州,在城曰建安,東郭曰永寧,俱屬建昌路。明初因之,尋廢。《城邑考》:「今司城洪武中築,甃石爲固。有四門,周四里有奇。」
瀘沽廢縣,司北百二十里。漢臺登縣,屬越嶲郡。晉因之,大寧初李雄將李驤等寇臺登,將軍司馬玖戰死,越嶲遂降於成。咸和二年朱提太守楊術與成將羅恒戰於臺登,術敗死。永和以後復屬於晉。宋仍曰臺登縣。後周置白沙郡治焉。隋郡廢,縣屬嶲州。唐武德初屬登州,貞觀初改屬嶲州,貞元四年,韋皐大破吐蕃於臺登北谷,克嶲州。五年韋皐復遣將曹有道等出臺登谷,大破吐蕃青海、蠟城二節度。十三年吐蕃寇嶲州,刺史曹高仕大破之於臺登城下。太和六年李德裕徙嶲州治臺登,以奪蠻險。其後陷於蒙詔,以烏蠻酋守此。後漸強,自號落蘭部,或稱羅落,以其先爲羅落蠻也。元至元初內附,尋叛。九年平之,設千户。十三年升萬户,十五年改爲瀘沽縣,屬禮州。明初因之,縣尋廢。志云:洪武二十四年景川侯曹震開河道,謂路之險者,莫甚於瀘沽縣,於是架閣鑿崖,更闢新道。即此也。今有瀘沽巡司。
廢中縣,司東四百里。《元志》:「縣治在住頭回甸,越嶲之東境也。所居烏蠻,自別爲沙麻部,以酋長所立處爲中州。至元十年內附,仍爲中州。二十二年降爲縣,隸建昌路。」明初因之,後廢。又北舍廢縣,在司東三百里。志云:元置,屬建昌路。今《元志》不載,或曰元末所增置也。明初改爲碧舍縣,旋廢。
遂久廢縣,在司西南。漢縣,屬越嶲郡,後漢因之。元初五年越嶲以卷彜大牛種封離等反,殺遂久令,蓋境內屬彜也。晉改屬雲南郡,後廢。章懷太子賢曰:「廢縣在今靡州界。」靡州,唐西徼羈縻州也。武德七年置西豫州,貞觀三年改靡州,後廢。○可泉廢縣,在司西北。漢邛都縣地,後周置可泉縣,並置宣化郡治焉。隋初郡廢,縣屬嶲州。唐初因之,天寶元年更名西瀘縣。劉昫曰:「縣蓋蕭梁時置,隋移治姜磨戍,唐武德初移於今治,後廢於南詔。」
寶安廢州,在司東。本越嶲縣地,元至元十五年置寶安州,屬建昌路,二十六年省入建安州。○廢里州,在司東三百里。《元志》云:「蒙詔時落蘭部小酋阿都之裔居此,因名阿都部,後附於元。至元十年隸烏蒙路,十八年設千户,二十三年升爲軍民總管府,二十六年降爲州,隸建昌路。」明初因之,後廢。又廢闊州,在司東南四百里。蠻名密納甸,烏蒙所居,其裔有名科者因爲部號,後訛爲闊。元至元初降附,九年設千户,二十六年升爲州,隸建昌路。明初因之,後廢。
廢瀘州,司西南二十五里。唐爲嶲州沙野城之地,蠻名沙城瞼。相傳即諸葛武侯擒孟獲處,悞也。北近瀘水,亦名熱水甸。蠻酋於甸增築一城,謂之洟籠,屬建昌府。元至元十五年改爲瀘州。明初因之,後廢。今曰瀘州堡。○武侯城,在司南三十里瀘水東,相傳諸葛武侯所築,所謂五月渡瀘處也。又有孟獲城,在司東二里,俗傳孟獲所築。又司東南二十里有善住城,志亦以爲武侯征南時築,皆傳訛也。
廢隆州,在司南,與會川衛接界。蒙氏改會川爲會同邏、立五瞼,此爲邊府瞼。後瞼主楊大蘭者於瞼北塏上立城,名曰大隆城。元至元十四年改設千户,十七年升爲隆州,屬建昌路。明初廢。志云:廢隆州在會川衛北二十里。悞也。又廢姜州,在司東南,亦近會川境。本名龍納城,羅落蠻世居此,其後烏蠻之裔阿羅者攻奪其城,名曰絳部,以其祖名阿壇絳也。元時內附,隸閟畔部。至元九年隸會川路,尋屬建昌路。十五年改置姜州。姜,蠻名也。二十七年復屬閟畔部,後又屬建昌。明初因之,尋廢。志云:廢姜州在會川衛東百八十里。
新安城,在司南界。唐開元中所置城也,後廢。咸通五年南詔寇嶲州,戍將顏慶請築新安、遏戎二城,從之。旋爲南詔所陷。《唐會要》:「咸通六年西川節度牛藂於蠻界築新安城以遏戎寇。」又有保塞城,在司西南,亦唐所置。咸通五年西川奏保塞城使杜守連不從南詔,帥衆詣黎州降,即此。《新唐書》嶲州有寧遠軍,有新安、三阜、沙野、蘇祁、保塞、羅山、西瀘、蛇勇、遏戎九城,皆戍守要地。
瀘山,司南十五里,以山之西近瀘水而名。又南十里有馬鞍山,兩峰並聳,狀如馬鞍。志云:司西四里有呂金坂山,以昔有土酋呂金居此山之坂也。又西十里有天王山。○青山,在司北三十里。上有松林,四時蒼翠。又北有鸚鵡山,近臺登縣界。《九州要記》:「臺登縣有鸚鵡山、奴諾水。」
螺髻山,司東南四十里。山高聳,狀如螺髻。又鹿角山,在司東百十里。山峰尖削,狀如鹿角。元至順初羅羅斯酋撒加伯等合諸蠻軍攻建昌守將躍里帖木兒等,追戰於木杔山下,敗之。或以爲即鹿角山之訛也。又涼山,在司東百三十里。羣峰嵯峨,四時多寒。○落腰山,在司治南二百六十里。東西高而中凹,蠻人因呼爲落腰也。
瀘水,司南十里。源出番界,流入境,又南流入金沙江,至廢黎溪州而接馬湖江。或謂之若水。《史記》「黃帝子昌意降居若水」,蓋在此。《通鑑注》:「自嶲州西南行八百餘里渡瀘水。」《元史》云:「瀘水深廣而多瘴,鮮有行者,冬夏常熱,其源可燖雞豚。」今司西十里有瀘川橋,亦曰瀘水橋。唐貞元五年韋皐招東蠻內屬,絕吐蕃盟。東蠻斷瀘水橋攻吐蕃,皐亦遣精卒與蠻共破吐蕃於臺登東北谷是也。詳見前大川。
孫水,在司北。一名長河。源出西番界,南流徑寧番衛東流入境,會於瀘水。《漢志・注》:「臺登縣有孫水,南至會無入若,行七百五十里。」若水即瀘水也。
懷遠河,司城南大通門外。源出東北山麓,經城南合於瀘水。今城南三里有懷遠橋。又寧遠河,在城北寧遠門外。源出青山,西南合於瀘水。
海子,司東十五里。其水澄澈,浩闊如海,多產嘉魚。又熱水池,在司北七十里。四時常熱,流入溪河合瀘水,接金沙江。○深市井,在司南三十里。自山頂流下,如白練然。
瀘沽關,司東北百里。有瀘沽峽,爲險阨之道。又有瀘沽巡司,或曰即故臺登縣治也。又老君關,在瀘沽關南。有棧道,至爲險峻。又司東北百二十里有太平關。○甸沙關,在司東南三百七十五里,建昌、會川分界處,北接威龍州,南近米易所,東連普雄、法果諸彜。志云:關在會川衛北百六十里。
磘山堡,司南十里瀘水上。又理經堡,在司北十里。志云:自禮州行四十里歷安寧、北哨、青山、理經四堡,又十里而至建昌衛。○金川堡,在司東南二百十五里。志云:自司北禄馬驛東南行,歷巴西、鹿角、凹腦、者者、黃泥、什結諸鋪至阿用驛。自阿用至白水驛百里,金川堡當適中之地。由白水三十里至可郎鋪,係威龍州地,彜猓出入之鄉。又二十里有公母石,以兩石相隨而名。又五里即甸沙關矣。
紙房堡,司西四十里。《輿程記》:「鹽井衛之沙平驛,在瀘河西,東十五里爲紙房堡,又東十里爲瀘州堡是也。」志云:建昌衛所屬有紙房、瀘州等堡。又高山、沙平、德力、黃泥諸堡皆接鹽井衛界,其前衛所屬,則有青山、松林、平蠻、鎮彜等堡,皆分撥衛軍戍守。
龍溪鎮,司東四十里,有龍溪巡司。又司東南三百里有白水巡司,司南三百八十里有麻剌巡司,司北廢瀘沽縣又有瀘沽巡司。志云:司南百四十里舊有打沖河巡司,又瀘川遞運所在司南。○瀘川驛,在司西五里,馬驛也。又溪龍馬驛,在司北八十里。其前有溪龍橋。
瀘沽驛。司北百八十里,馬驛也。元至順初雲南諸王禿堅等作亂,羅羅斯土官撒加伯合烏蒙蠻兵攻建昌,蜀軍敗撒加伯於瀘沽驛,即此。又北八十里曰禄馬驛,東去馬湖府七百里,北至邛部長官司二十里,往來通道也。又阿用馬驛,在司南二百里。又南百里爲白水馬驛,白水巡司亦置於此。志云:司東四百里有龍溪索橋,東出烏蒙之道。

守禦禮州後千户所,都司北六十里。漢置蘇示縣,屬越嶲郡,後漢因之,晉廢。宋曰蘇祁縣,仍屬越嶲郡,後廢。後周復置蘇祗縣,并置亮善郡治焉。隋開皇初郡廢,縣屬嶲州。唐曰蘇祁,仍屬嶲州。後爲吐蕃烏、白蠻所竊據,號曰籠麼城。元至元九年設千户。十五年改爲禮州,屬建昌路。明初改爲守禦禮州後千户所,屬建昌衛。編户一里。今亦置禮州守禦所。

守禦禮州中中千户,所都司北六十里。亦漢蘇示縣地,與後千户所同置。編户一里。今亦置禮州中所。

蘇祁廢縣,今所治,即漢蘇示縣也。示,讀曰祗。劉昫曰:「後周開越嶲,於漢故城復置蘇祗縣。唐因之。」《新唐書》:「自臺登城南九十里至蘇祁縣,又南八十里至嶲州,又經沙野二百六十里至羌浪驛,又經楊蓬嶺百餘里至俄準添館。楊蓬嶺北嶲州境,其南南詔境也。又經箐口、會川四百三十里至河子鎮城,又三十里渡瀘水,又五百四十里至姚州,又南九十里至外沴盪館,又百里至佉龍驛,與戎州往羊苴咩城路合。貞元十四年內侍劉希昂使南詔,出清溪關,由臺登、蘇祁,南行之道也。」
瀘河,在所西南。流入建昌衛界。
安寧堡。所南四十里。南至建昌衛二十里,舊爲戍守處。

守禦打沖河中前千户所,都司西百四十里。唐爲嶲州沙野城地,後沒於蠻。元爲瀘州地。明初撥官軍守禦,後置所,屬建昌衛。編户二里。

邛都廢縣,在所西北。漢縣,爲越嶲郡治。後漢因之。建武十九年越嶲太守邛穀王任貴謀叛漢,劉尚分兵先據邛都,掩貴誅之。是也。晉亦爲邛都縣,屬越嶲郡。宋仍爲郡治。齊時越嶲降爲獠郡,縣廢。後周復置邛都縣,屬西寧州。隋屬嶲州,唐初因之,上元二年移治於會川鎮。志云:隋分邛都置越嶲縣爲郡治,唐又改邛都爲越嶲縣,而以隋所置越嶲縣并入焉。亦似悞。
打沖河,在司治西,蠻名黑惠江,又名納彜江。源出吐蕃,流徑鹽井衛界,又南流徑此。水勢奔急,洪濤洶湧,因名打沖。下流至會川衛合金沙江,亦曰大沖河。明初討建昌叛帥月魯帖木兒,破之於打沖河,賊兵潰,溺者甚衆。
水砦關。在所東北。明初月魯帖木兒叛,詔藍玉等討之。四川都指揮使瞿能率兵破雙狼砦,進破托落等砦,又破水砦關及上扁寨,進至大沖河三里所,叛兵潰溺者半。○天星砦,在所南。瞿能破賊衆於大沖河,還克天星、臥漂諸砦是也。又有截路砦,在所西南。時官軍入德昌,又分兵入普濟州,別將李華追托落砦餘孽,進至水西,破其截路等砦。今皆廢。

守禦德昌千户所,都司南百四十里。漢邛都縣地,唐爲越嶲地。後沒於南詔,名吾越甸,苴龍蠻居此,曰頳綖部。元至元十二年立千户,十三年改爲德州,屬德平路。二十三年改隸德昌路。明初因之,洪武二十五年改置今所,屬建昌衛。編户一里。今亦置德昌守禦所。

廢德州。志云:在瀘水西十五里,蓋在所西境。

昌州長官司,都司南二百里。漢邛都縣地,唐越嶲縣地。後沒於南詔,烏蠻阿屈之裔居此,號曰屈部。元至元九年降附,十二年改屈部爲昌州,屬定昌路。二十三年以定昌路并入德昌路,治昌州之葛魯城。明洪武十八年蠻酋盧尼姑歸附,改路爲德昌府。二十五年府廢,改昌州爲長官司,仍以盧氏世守其地,隸建昌衛。編户二里。

威龍長官司。都司東南四百十里。蠻名巴畢部,舊領小部三,曰沙渦普宗、曰烏雞泥祖、曰媧諾龍菖蒲,皆獹魯蠻種也。元至元十五年合三部置威龍州,屬德昌路。明洪武十八年其酋吉撒加歸附,仍爲威龍州。二十五年改爲長官司,命吉氏世守其地,屬建昌衛。編户一里。

普濟長官司。都司西南二百四十里。蠻名玗甸,獹魯蠻居之,後屬屈部。元至元十五年置普濟州,定昌路治焉。二十三年廢定昌路,改屬德昌路。明洪武十五年蠻酋白氏歸附,仍爲普濟州。二十五年改爲長官司,以白氏世守其地,屬建昌衛。編户一里。

寧番衛軍民指揮使司,都司城北百九十里。東至烏蒙府界四百六十里,西至鹽井衛界百三十里,北至越嶲衛九十里。

漢越嶲郡地,晉、宋因之。隋、唐時皆爲嶲州地,南詔隸建昌府。元末置蘇州。志云:取漢蘇示縣爲名,隸建昌路。今《元志》不載。明初因之。洪武二十二年改置蘇州衛,二十七年改寧番衛,編户三里。屬行都司。領千户所一。今亦置寧番衛。
衛迫臨邊隘,控扼吐蕃,志云:今環衛而居皆西番種也,故曰寧番。唇齒建昌,藩屏川蜀,亦西南之襟要也。
寧番城,今衛治。洪武中置蘇州衛於此,編柵爲城。二十五年改築土城,永樂初復甃以石,環城爲濠。有門四。城周八里有奇。
南山,衛南五里。山勢屹然南向,舊產白銅。《漢志》「邛都南山出銅」,即此山矣。又衛南四十里有白土山。
長河,在衛東,即孫水也。自西番界流入境,南合於瀘水。《史記》:「司馬相如定西南夷,橋孫水以通邛都。」《漢志・注》:「孫水入若,若水入繩,繩水出徼外,東至僰道入江」,蓋謂瀘水爲若水,金沙江爲繩水也。志云:長河一名白沙江。
溫泉,衛東百四十里,或謂之溫水。其水四時常溫,可以療疾,居民引流以資灌溉。
沙陀關,衛東百七十里。其並列者曰羅羅關。又九盤關,在衛東百八十里,南接白石、瀘沽峽、老君等關,皆稱險絕,一夫荷鍤,千騎辟易。旁有桐槽、鐵廠諸蠻,習奸盜,尤爲行旅之患。一云九盤關在衛西南五十里。○烏角關在衛南五十里,又衛北二十里有北山關,皆爲戍守處。
瀘沽關,在衛南,與建昌衛接界。志云:寧番衛所屬有瀘沽關、鐵廠堡、北山堡、太平關、冕山堡、巡哨堡、李子坪堡、雙橋堡、白石堡、三橋關,皆分撥衛軍戍守。
定番堡,在衛西。萬曆十五年置。《土彜考》「寧番東南東北諸蠻頗馴擾,惟西去月落、三渡水、妙竹等一十九寨,恃其險隘,常引水外生番入寇,自堡設而稍斂迹」云。
蘇州驛。衛治東。衛北又有龍溪馬驛,接越嶲衛界。又太平橋,在衛東百二十里。或云橋在孫水上,往來通道也。

守禦冕山橋千户所,衛東一百二十五里。明初爲寧番衛之冕山堡,正統七年改置千户所,仍屬寧番衛。編户一里。今亦設冕山營。

冕山,所東三里。山高聳,而方正如冠冕然。
瀘沽河,在所西。源出越嶲衛小相公嶺,引流而南經所境,又東南流至會川衛南合金沙江。或曰瀘沽河即孫水也,冕山橋舊在其上,即漢孫水道橋之址云。○東河,在所東二里。亦出小相公嶺,南流會於瀘沽河。
冕山關。所北五里瀘沽河濱,即孫水之滸也。志云:冕山所諸關堡,與建昌衛境內諸關堡皆犬牙相錯,建昌之瀘沽驛,去冕山所止六里,與桐槽站同處,驛屬建昌,而供帳騎乘則寧番職也。去桐槽八里爲太平關。關在孫水上,有渡,軍守之。十里爲鹽井哨,路通東山鐵廠,軍民雜聚冶鑄之所。又云:建昌之瀘沽關即瀘沽峽,兩山壁立,峽深百餘丈,澗不盈尋。孫水流其中,淙淙有聲。人行東山嶺上,俯視魂搖。南北長五里,中有觀音岩、老君關,棧道危峻,設瀘沽巡簡司於瀘河東。去巡司五里爲鎮彜堡,過此歷五十里爲平蠻、松林、深溝、龍溪、平哨諸處,又十里則建昌衛之禮州城矣。

越嶲衛軍民指揮使司,都司城東北二百八十里。東至馬湖府界三百里,西至鹽井衛百九十里,北至黎州所二百六十里。

漢越嶲郡地,晉、宋因之。後周置邛部郡,隋廢郡屬嶲州,唐因之。南詔爲邛部川,屬建昌府。元中統五年立邛部川安撫招討司,隸成都元帥府,至元十年改屬羅羅斯宣慰司。至元二十一年改爲邛部州,隸建昌路。明初因之,洪武二十二年改爲邛部軍民州,二十七年廢州置衛,編户三里有半。隸行都司。領長官司一、千户所一。今亦置越嶲衛。
衛東望岷、峨,西連吐蕃,控黎、雅之咽喉,當南蠻之衝要,邛、僰有事,衛其必爭之所也。
廢闌縣,在衛治東。漢縣,屬越嶲郡。闌同蘭,或作「闡」,誤也。後漢仍屬越嶲郡,晉省。宋復置蘭縣,屬沉黎郡,蕭齊以後廢。後周置邛部縣,并置邛部郡治焉。隋開皇初郡廢,縣屬嶲州。唐因之,後沒於南詔,謂之邛部川。《元志》:「邛部川在宋時歲貢名馬土物,封其酋爲邛部王,治烏弄城。初麼些蠻居之,後烏蠻仲由蒙之裔奪其地。元時內附,尋置邛部州。」是也。今衛城明洪武中築。永樂初甃石爲固。有四門,周四里有奇。
卑水廢城,在衛東南,近馬湖江。漢置縣,屬越嶲郡。孟康曰:「卑讀曰斑。」晉以後因之,蕭齊時廢。志云:衛東有平樂城,晉永嘉以後寧州刺史王遜表置平樂郡及平樂縣治於此。建興三年平樂太守董霸以遜爲治嚴猛,憚之,叛降於成,即此。郡旋廢。後周於邛部縣兼置平樂郡。隋開皇初廢。○奴諾城,在衛北十七里。《寰宇記》:「諸葛武侯征蠻所築憩軍之所,以奴諾川爲名。」志云:今衛北二十五里有舊城堡,亦武侯所築。
孤山,衛西五里。又衛南二十里亦有孤山,高出衆山之表。志云:衛南十五里有金馬山。○阿露山,在衛西五十里,即大雪山也,東南與小相公嶺相接。
小相公嶺,衛南五十里。山勢高聳,石磴崎嶇,自麓至頂十五里,武侯所開也。志云:嶺四時有雪,往來騎者徒步下山,易履再穿,險峻不可名狀。又石巖洞,在衛北三十里,中可容數十人。
大渡河,在衛北,與黎州所接境,東流入嘉定州界。水勢浩大,煙瘴極盛,與金沙江相似。詳見大川。
魚洞河,衛北二十里。源出吐蕃,合羅羅河入大渡河。中產大魚,因名。○羅羅河,在衛南二十三里。有三源,皆出吐蕃界,合爲一,東流入境,又東北合魚洞河而入大渡河。又溫泉,在衛東二十里。亦曰溫水,引流可以溉田。
清溪關,在衛北大渡河之南。唐太和中李德裕徙關於中城,或曰城在衛東北也。《新唐書》:「自清溪關南經大定城百十里至達仕城,西南經菁口百二十里至永安城,城當滇、筰要衝,又南經水口西南達木瓜嶺,二百二十里至臺登城是也。」今詳見前重險。
曬經關,衛東北三百里有曬經山,山嶺高峻,置關其上。關旁有廣石,相傳唐僧三藏晒經處也。又東北七里有李子坪。又東五里爲火燒營。又五里爲鎮蠻堡,亦名大樹堡,在兩山峽口,北臨大渡河,與河北羊腦山相望,爲大、小沖番往來之所。又東十里曰臨河堡,在大渡河南岸。河北有羊肆崖、漢水口與此相對,堡之上通大、小沖山及海腦壩僰彜村,堡之下通鬼皮羅、黑麻溪、片馬敞諸蠻,山徑峻絕,通望山在其處。《寰宇記》:「黎州通望軍在大渡河南三十里,唐至德元年置,在通望山下。山自河南與衆山相連,入嶲州界。」一云晒經關在衛北百八十里。
海棠關,衛北百四十五里。志云:南去關十里爲鎮西澤,又十五里爲清水堡,東通戴羅、白石、乾溝,西抵竹麻、洗馬姑等番,有兵戍守。又二十里爲簝葉堡,在峽內平地,於此飾廚傳以禮使臣。又十五里至梅子堡,路通蠟梅、得那補、蝦蟇窩等蠻,焚劫無虛日。又二十里爲利濟驛,又十五里至青岡關。
青岡關,衛東北四十里。志云:關北通兒姑,南通廣洪、魚洞諸砦,越嶲之門户也。又南十五里爲通濟堡,在嶲水西岸。又南即越嶲衛,衛在嶲水西廣平之地,羣山環繞,西通羊圈、托烏、雪山,東通普雄、大小赤口、馬湖諸蠻。又刺伯關,在衛西北二十五里,亦昔時戍守處。
小相公嶺關,衛南五十里。志云:相嶺關在小相嶺絕頂。又南十里爲靖邊堡,在小相嶺南,通寧番衛界三渡水外生番,東通桐槽、那價、沈喳等蠻,過此有新添、九盤、白石、登相四堡,共四十五里。又十里爲雙橋堡。又十里爲隟玀窟穴也。過關五里爲灣村,又八里有巡哨堡,地稍寬平,又十里則寧番衛之冕山關矣。
鎮雄堡,在衛西南,路通普雄兩河口等處。又十五里爲通相堡,一名小哨。又十五里爲長老坪,在小相嶺北,西通羊圈、托烏,東通普雄、黑骨頭諸蠻。又十里即相嶺關也。
白馬堡,衛東北二百九十里。又東十里即晒經關也。堡爲玀、鐵口諸番市易處。十里至河南驛。又八里至八里堡,路通八拍橋、普馬等寨。又西十里即平彜堡也,在高山峽內,路通笋坑、紅水、黑麻等寨。又十二里至古隘堡,路通那歷、洗馬姑、乃易集、户水、八拍等寨。其南隘廣不盈丈,兩岸壁立千仞,峽內水流淙淙,或云此即韋皐所置清溪關也。李德裕所置琉璃、仗義二城俱在此處。又西二十里至平壩堡,輶軒於此設食焉。有古隘口,路通泥水、二十户等寨,與煖歹諸蠻相鄰。又十里至鎮遠堡,東連煖歹、椒園、燕子窩諸蠻,西通洗馬姑、赤利、草必落等寨。又十里爲鎮彜堡,在高山稍平處。又十五里即鎮西所。志云:越嶲衛所屬爲青岡堡、簝葉堡、木瓜堡、鎮遠堡、平壩堡、苦菜堡、平彜堡、八里堡、河南堡、晒經關堡、白馬堡、鎮蠻堡、李子坪堡、臨河堡、炒米關堡、小哨堡、長老坪堡、溜水堡、新添堡、黃泥堡、九盤堡,皆分撥衛兵戍守。
龍泉驛。衛南十五里。其地有龍泉山,下爲龍泉驛。又十五里有炒米關,在高山峽內,志以爲關即韋皐所築要衝城,城下有龍泉水。又五里即鎮雄堡。《輿程記》:「邛部州龍泉驛東北六十五里爲利濟驛,又北八十里爲鎮西驛,又東北百二十里爲河南驛,自河南驛至黎州百四十里,由龍泉驛而南凡百二十里而抵建昌之瀘沽驛。」○梅子嶺橋,在衛南五十里,路出寧番,往來通道也。

邛部長官司,在衛治東。隋、唐時皆爲邛部縣地,元爲邛部州地,明爲越嶲衛地。先是有土酋嶺真伯者以地來歸,永樂初因分設長官司,以嶺氏世守其職,屬越嶲衛。編户一里。

平彜堡。在司東,接嘉定州峨眉縣界,邛部屬彜也。萬曆十五年時嶺氏微弱,部族黑骨、普雄等酋爲亂,郵傳不通。大兵誅討,斬馘千數。其東近峨眉者數百家相率歸附,因置平彜、歸化二堡。其玀、鐵口、普雄三村,於邛部屬彜中尤爲桀驁云。

鎮西千户所,衛北百五十里。本越嶲衛地,嘉靖中析置。志云:寧越守備駐此。其城背高阜,南臨深坎,西通竹麻哨、阿迷羅等砦,東通煖歹、瓜羅、米頗柯、羅回諸彜,屹然一要害,屬越嶲衛。編户一里。

新驛。在所東,近嘉定州峨眉縣界。隆慶中越嶲指揮程昱議將鎮西千户所起,至玀迴地方舊路開闢,直抵峨眉縣至四川城,避出大渡河與相公嶺之險。蓋自所至省城中間,水則大渡河,每年春秋二季瘴發,行人斷絕,雖有緊急,聲息莫通,行者又有風濤之害。山則大相公嶺,高五六十里,四時多雪,晝日晦冥,非遇哨期羣百數十人,則不敢過。哨期一月三次,行者未免遲滯。其頂盤百折,層疊之險,多不可名。亦有湍流,人常病涉。過此則南站兩旁,皆西番巢穴,中通一線之路,雖有關堡防備,番夷出沒無常,未免遭其劫掠。洪武十七年景川侯曹震言:「四川至建昌驛道有大渡河之險,問諸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古有驛道,平易可行,歲久蔽塞,今已開通,以溫江至建昌各驛馬移置峨眉新驛爲便。」今開新驛,即震所請也。且較舊路近二三百里,日日可行,原有舊跡,修葺似易云。

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都司城西北三百里。東至寧番衛界百三十里,西至雲南麗江府界五百里,西北至雲南永寧府界三百里。

漢越嶲郡地,晉、宋因之,蕭齊以後沒於蠻獠。後周屬嚴州,隋屬嶲州,南詔置香城郡。宋時蠻名賀頭甸,屬大理國。元初爲落闌部,至元十四年立鹽井管民千户,十七年改爲閏鹽州,二十七年立柏興府。隸羅羅斯宣慰司。明初因之,尋改爲柏興州,洪武二十五年改爲柏興千户所,二十七年改置鹽井衛,編户二十四里。屬行都司。領千户所一、長官司一。今亦置鹽井衛。
衛迫臨邊陲,通道滇、蜀,地饒給多鹽利,西陲之屏翰,而建昌之根底也。
定筰廢縣,在衛治南。漢縣,屬越嶲郡,郡都尉治焉。文穎曰:「古筰彜所居也。」《華陽國志》云:「摩沙彜所居。」後漢仍屬越嶲郡,晉因之。劉宋亦爲定筰縣,蕭齊以後廢。後周置定筰鎮,隋因之。唐武德二年改置昆明縣,仍屬嶲州。天寶末沒於吐蕃。貞元中收復。後又沒於南詔,置香城郡。大理時曰賀頭甸,後附於元,尋置閏鹽州,以州西塶鹿蠻部爲普樂州,俱隸德平路。至元二十七年并普樂、閏鹽二州爲閏鹽縣,以境內有鹽井也,置柏興府治焉。明洪武中藍玉討建昌叛帥月魯帖木兒,遁入柏興府,玉破平之。《城邑考》:「今衛城洪武中築,二十九年甃以石。有門四,周四里。」
昆明城,在衛西南。本漢定筰縣地,以南接昆明彜而名。顏師古曰:「昆明在嶲州西南。」漢武求身毒道,南方閉嶲、昆明。元封六年復欲通大夏,遣使十餘輩皆閉昆明,乃命將郭昌擊之,斬首數十萬,後復遣使,竟不得通。後周爲定筰鎮地。唐置昆明縣,蓋以漢昆明地而名。天寶中置昆明軍。後吐蕃亦置城於此。貞元十一年南詔攻吐蕃昆明城,取之,尋復沒於吐蕃。十五年吐蕃謀襲南詔,屯於昆明,又遣兵屯西貢川。十七年韋皐遣軍攻昆明城,不下。胡氏曰:「昆明在西爨西北,有鹽池之利。」似悞。又鹽城,亦在衛西南。志云:昆明縣有鹽有鐵,築城以衛之,因名。唐開元十七年嶲州都督張審素破西南蠻,拔昆明及鹽城。其相近者又有諾濟城,亦唐所置戍守處也,天寶末沒於吐蕃。貞元十五年吐蕃分兵自諾濟城攻嶲州,十七年韋皐使嶲州將陳孝陽等及麼些蠻、東蠻三部落主苴那時等攻吐蕃昆明、諾濟城是也。後沒於南詔。
廢金縣,在衛北。漢定筰縣地,唐爲昆明縣地,後沒於南詔,蠻名利竇揭勒。元至元十五年置金州,後降爲縣,屬柏興府,以縣境斛僰和山出金而名。明初因之,尋廢。○寧遠城,杜佑曰:「在越嶲郡西,昆明縣南,唐開元中置寧遠軍,屬劍南節度。」
柏林山,衛南十里。多松柏,翠色參天,柏興府之名以此。○斛僰和山,在衛西三十里,產金。又衛西北七十里有鐵石山。山有弩石,燒之成鐵,爲劍戟甚剛利。又白耳山,在衛西二百里。山下有白耳村。
打沖河,衛東北百八十里。自吐蕃界流經打沖河中左所,南流經此,下流至會川衛境合金沙江。志云:打沖河兩山壁立,水勢洶湧,狼牙相拒,舟楫不通,有索橋橫亘四十二丈,邊陲之天險也。自舊瀘州一帶駝運入衛,必由索橋之險,往往患糧運難通,又有土蠻時相仇殺,衛境軍民,轉徙逃散,不能免矣。
雙橋河,衛西五里。源出衛東三十里之涼山,繞流徑此,又東北流入打沖河。又越谿河,在衛東百里。亦出涼山,會打沖河而入金沙江。又衛北五里有龍潭水,從地湧出,方圓四丈,極清潔,四時不竭。
琵琶川,在衛南。唐貞元七年韋皐遣兵至琵琶川討勿鄧酋長苴夢衝,大破之,遂通雲南之路。時勿鄧潛通吐蕃,扇誘羣蠻,隔絕雲南也,繼又以東蠻風琶鬼主貳於吐蕃,召斬之於琵琶川,東蠻懾服。一云川在越嶲衛北,悞。
鹽井,在衛治東,有黑、白二井。《漢志》:「定筰出鹽。」元因以閏鹽名縣。今黑鹽井鹽課司置於此。又有鹽井遞運所,在衛東百里。
雙橋關,衛東八十里,亦曰雙橋堡。又東十里爲杭州堡,又五里爲平川驛,又五里爲紹興堡,又十里爲禄馬堡,又十里爲梅子堡,通禄馬、禄曹諸寨,又東二十里即打沖河也。○土功堡,在雙橋西十里,又西十里爲馬蝗堡,又十里爲新添堡,又十里爲鴛鴦堡,又十里爲涼山堡,又十里爲高山堡,又十里爲箐口堡,又十里則衛治也。志云:衛西二百八十里舊有古得關,爲戍守處。
德力堡,衛東二百十里。與建昌衛接境,西去打沖河十餘里,通禄馬、禄曹諸蠻。又東十里曰沙坪堡,通麻科、七村、牙礦諸蠻。又二十里亦曰高山堡,通馬者、馬羅諸蠻。志云:鹽井衛所屬有箐口、雙橋、涼山、鴛鴦、新添、馬蝗、土功、杭州、紹興、六馬、鎮南、定遠、鎮西、新化、明遠、濟平、康寧等堡,皆分撥衛軍戍守。
鹽井驛。在衛治東。又東百里爲平川驛,平川遞運所亦置於此。又東六十里爲河口驛,有河口遞運所。志云:驛西去打沖河三里,以在打沖河口而名。又東六十里爲沙河驛。又有沙平遞運所在衛東三百二十二里。《輿程記》:「自沙平驛至建昌衛不過五十里。」是也。

打沖河守禦中左千户所,衛東北百六十里,元建昌路瀘州地也。洪武中置一所,今分爲五,俱屬建昌衛。《土彜考》:「左所土千户,剌氏世其職。洪武二十五年征月魯帖木兒、賈哈剌,土人剌他效順,其子剌馬非復入貢,授中左副千户。永樂十一年升爲正,以別於四所。地與麗江、永寧二府接,麗江土官木氏每來侵之,土地人民幾失其半。又有右所土千户八氏,中所土千户剌氏,前所土千户阿氏,後所土千户卜氏,皆以明初土人歸附授官,今悉爲麗江所蠶食」云。

打沖河。所治東。自番境流入,又南入鹽井衛界。志云:中左所在河西,中前所在河東,蓋濱河爲守禦也。

馬剌長官司。衛南五百里。本定筰縣地,元屬柏興府。永樂初分鹽井衛置今司,仍屬鹽井衛。《土彜考》:「馬剌一名瓦剌,土官阿氏以明初歸附,世其職。其地接攘雲南北勝州,稱寬饒庶富,人亦馴擾。」今編户一里。

會川衛軍民指揮使司,都司東南五百里。東至東川府界二百五十里,南至雲南武定府界四百五十里,西南至雲南姚安府界四百里。

漢越嶲郡地,晉、宋因之,蕭齊以後廢。隋屬嶲州,唐因之。南詔置會川都督府,又號清寧郡。大理時仍曰會川府。元至元十四年置會川路。治武安州,隸羅羅斯宣慰司。明洪武中,復曰會川府,隸四川布政司,尋降爲守禦千户所,隸建昌衛。二十七年改置會川衛,編户十八里。屬行都司。領千户所一。今仍之。
衛西控瀘水,南環金沙,據兩川之間,爲衝要之地。雲南擾動,北窺川蜀,衛其必爭之所也。
會無廢縣,衛治西。漢置縣,屬越嶲郡,後漢因之。晉爲越嶲郡治。宋仍屬越嶲郡,後廢。唐置會川鎮,以川原並會而名。上元二年移邛都縣於會川鎮,城內自是改名曰會川縣。天寶中沒於南詔。貞元四年吐蕃發雲南兵寇西川,屯於瀘北,既而疑雲南附唐,遣兵屯會川以塞雲南趣蜀之路,雲南怒引還。其後沒於南詔,置會川府治焉。《城邑考》:「今衛城明洪武末築土城,永樂初甃以石。有四門,城周八里。」
三絳廢縣,在衛東南。漢縣,屬越嶲郡,後漢因之。一作「三縫」,悞也。《華陽國志》:「三縫縣一名小會無,讀曰『三播』,通道寧州,渡瀘得青蛉縣,有長谷,路出其中是也。晉時縣廢。」青蛉,見雲南姚安府。○姑復廢縣,在衛南。亦漢縣,屬越嶲郡。王莽時越嶲姑復彜人大牟叛,殺掠吏人,莽遣平蠻將軍馬茂擊之,不克。後漢永平初姑復彜復叛,益州兵討平之。晉亦曰姑復縣,改屬雲南郡。沈約志:「雲南有東西二古復縣,即漢姑復縣地。」蕭齊因之,梁末廢。《水經注》:「若水自會無經三絳縣西,又徑姑復縣北。」是也。
和集廢縣,在衛西。《新唐書》:「貞觀八年置,屬嶲州。」又西有昌明廢縣,本松外蠻地,唐貞觀二十二年開,置牢州及松外、尋聲、林開三縣,永徽三年州廢,三縣皆省入昌明,天寶中沒於蠻。
會同城,在衛北,唐所置會同軍也。天寶九載鮮于仲通討南詔,大軍自南溪入,別軍自會同入。至德初閣羅鳳陷越嶲會同軍,據清溪關。胡氏曰:「軍在會川縣,當瀘津關之要路。」南谿,見敘州府。○黃土城,《一統志》云:「在衛城西。」建置未詳。
永昌廢州,衛西五里。《元志》云:「故歸依城即唐會川縣治也。南詔初置會川都督府,尋曰會同府,又分置五瞼以掌其地。元至元十四年改置管民千户。十七年升爲永昌州,屬會川路。」明初因之,尋廢。○武安廢州,在衛南十里,蠻名龍泥城,即南詔清寧郡治也。宋時爲大理高凌所據。元至元十四年立管民千户,十七年置武安州,會川路治焉。明初因之,尋廢。
會理廢州,衛東南二百里。漢三絳縣地,蠻名昔陀,烏蠻阿壇絳之裔羅於則居此,亦曰絳部,其後強盛,改號蒙歪。元初隸閟畔萬户,至元四年屬落蘭部,十三年改隸會川路,十五年置會理州,二十七年還屬閟畔部,尋復故。明初廢。○黎溪廢州,在衛西南百五十里,蠻名黎彄,訛曰黎溪。南詔時閣羅鳳徙白蠻守此,大理時羅羅蠻據其地。元至元九年改置黎溪州,屬會川路。明初因之,後廢。正統初黎溪蠻失的等嘯聚金沙江,雲南帥沐節擊平之。又麻龍廢州,在衛南,地名棹羅能。烏蠻之裔居此,曰麻龍城。元至元十二年併其地入會川,十四年立管民千户,隸會川路。十七年升爲麻龍州,二十七年割屬閟畔部,尋復故。明初廢。志云:衛東南百里有通安廢州,亦元置。今《元志》不載。
葛砧山,衛東南八里。上產石青,有四色。又土日山,在衛東南三十里,上產石碌,有三色。又密勒山,在衛東二百里,產銀礦。宣德五年置銀場,遣官開採,以雲南官兵充礦夫。尋罷。
玉虛沙山,衛西北四十里,山高竦,多白沙。又斜山,在衛西境。唐永徽六年嶲州道行軍總管曹繼叔破胡叢、顯養、車魯等蠻於斜山,拔十餘城。胡氏曰:「胡叢,劍山招討所領五部落之一也。」
金沙江,衛西南二百五十里。源出吐蕃,徑雲南麗江、鶴慶、姚安、武定之境至衛界,又東合瀘水,至廢黎溪州爲馬湖江。其江昔有嵐瘴,隆冬人過,雖袒裼皆流汗,惟雨中及夜渡無害。夾岸皆石,江中沙土黃色,因名。詳見雲南大川。
瀘水,衛西百五十里。自建昌南流而入金沙江,舊多瘴氣,四五月間尤甚。又水流峻急,多巉石,土人以牛皮爲船,方涉津涘。杜佑曰:「武侯南征,五月渡瀘,蓋在此處。」《新唐書》云:「由會川渡瀘水,經裒州、維州三百五十里至姚州。」姚州,今雲南姚安府也。詳見前大川。
瀘沽河,衛南八十里。自冕山所徑建昌衛東境,下流至此入金沙江。《水經注》:「會無縣有駿馬河,水出縣東高山。山有天馬徑,厥迹存焉。民家馬牧山下,或產駿駒。漢安帝永初六年詔越嶲郡置長利、高望、始昌三苑,皆馬苑矣。」
西貢川,在衛西徼外。唐貞元十五年吐蕃謀襲南詔,遣兵屯西貢川,即此。志云:西貢川爲吐蕃要地,嘗置西貢川節度於此。
玄泉,在衛城東,泉色稍黑,灌溉山田,民獲其利。又勝功井,在衛西北五里。自石竇中出,四時不涸。
瀘津關,衛東南三十里。唐時爲南蠻要路,今廢。又永昌關在衛西三十里,又西三十里有大龍關。志云:衛南六十里有迷郎關,一名迷水鎮,舊有滇池,今堙。
甸沙關,衛北百六十里,與建昌衛分界處也。一作「河沙關」。關之東南二十里爲麼些塘,舊麼些彜之壘也。又南十里爲虎頭關,又十里爲虎頭鋪,俱威龍彜之區。又十里爲周官嘴,又十里爲大龍驛,又十里爲寒婆營。此二十餘里間,有路通麻龍、仲村、捲卜、法果諸彜,不時爲患。
松坪關,衛南二百八十里,近雲南境,北去金沙江可三十里。《土彜考》:「衛西南三十里爲箐山口,又八十里爲火燒腰驛,去驛五里爲五里坡,又十五里爲密即關,路通紅卜苴彜寨,五十里爲七墩堡,路通黎溪州彜寨。黎溪驛北有荷花池,盛夏香來,可以避瘴。驛東去七墩堡十五里。又八十里爲塔甲渡巡司,又四十里爲松坪關。」○石浦堡,在衛東南十里。又四十里爲虎街堡。又四十里爲姜州堡,即元所置姜州也,會鹽守備駐於此。
會川驛。在衛治北。又北六十里爲大龍驛,又北八十里爲把松驛,又北七十里至建昌衛之白水驛。○腰驛,在衛南七十里。又南七十里爲黎溪驛。志云:衛東南二百里有塔甲渡巡司。

守禦迷易千户所。衛西北八十里。元會川路地。明洪武十五年置今所,隸建昌衛,二十七年改今屬。《土彜考》:「初雲南景東府僰彜頭目阿駭徙其屬住種於此,洪武十六年歸附,授以世襲副千户。今土官賢氏居城外,專理巡捕,管束八百户僰彜而已。」

附考
董卜韓胡宣慰司,在成都府境西北,直威州保縣之西。志云:西北生蕃有孟、董二姓,十八寨,名董卜韓胡。唐時哥鄰君董臥庭求內附,處其衆於維、霸等州,居小鐵圍山,去保縣可七八日程,東抵雜谷八棱碉。模坡河在東,如卜河在北,或謂即古之孫水也。南經雅州以牛皮爲船,既渡則曝於岸上,侯乾復用。永樂八年歸附,授宣慰使司。貢道有三:一由雜谷八棱碉出保縣,一由清溪口出崇慶州,一由靈關出雅州。近與雜谷不睦,故直由雅安。歷代朝貢不絕。
雜谷安撫司,在威州保縣西二百里。志曰:出保縣南岸行一日,又北渡沱江至雜谷安撫司可八十里。又十里有故城,相傳即無憂城也。其地有上碉、下碉,前臨沱水,後倚高山,東接彡姐,西接孟、董,南抵達思,北抵東布。又東至八棱碉與蒙古密邇。歲終發番兵萬餘備糧械入碉防守,至次年除夕更班,保邊寧謐,以雜谷爲保障也。永樂中建安撫司,使世其職。又有達思蠻長官司,在雜谷西五十里,亦永樂初置。其附近有金川寺禪師及草坪、大市、龍山以西諸砦,又威州南路有打喇兒砦及只臺諸番寨,皆屬雜谷安撫司。○雜道長官司,在黎州所西百五十里,領附近屬彜,以時貢獻。
西番烏斯藏都指揮使司,在天全六番司西七百里。本吐番種,蒙古主蒙哥取其地,於陝西河州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帥府,又於四川徼外置碉門魚通黎雅長河西寧遠等處宣撫司。元主忽必烈時復郡縣,其地設官分職,以吐蕃僧八思巴爲大寶法王、帝師領之,嗣者數世,弟子號司空、司徒、國公,佩金玉印章者前後相望。以其地連天竺,有大西天、小西天之名。其貢道由董卜韓胡、長河西、朵甘思之境,自雅州入於中華。明洪武六年詔吐蕃各族酋長,舉故有官職者至京授職,遂置五衙門,建官賜印,俾因俗爲治,以攝帝師喃加巴藏卜爲熾盛佛寶國師、元國公南哥思丹八亦監藏等爲都指揮、同知、宣慰元帥、招討等官,自是番僧有封灌頂國師及贊善王、闡教王、護教王、闡化王、正覺大乘法王、如來大寶法王者,俱賜印章誥命。比歲或間歲赴京朝貢。今計爲都指揮使司者二:曰烏思藏,曰朵甘衛;爲指揮使司者一,曰隴答衛;爲宣慰使司者三:曰朵甘,曰董卜韓胡,曰長河西魚通寧遠;爲招討司者六:曰朵甘思,曰朵甘隴答,曰朵甘丹,曰朵甘倉溏,曰朵甘川,曰磨兒勘;爲萬户府者四:曰沙兒可,曰乃竹,曰羅思端,曰列思麻;爲千户所者十七:曰朵甘思,曰剌宗,曰孛里加,曰長河西,曰多八參孫,曰加八,曰兆日,曰納竹,曰倫荅,曰果由,曰沙里可哈思的,曰孛里加思東,曰撒里土兒干,曰參卜郎,曰剌錯牙,曰泄里壩,曰闊側魯孫。是爲三十三種番彜也。餘詳陝西徼外西番朵甘衛。
羅羅斯土指揮使司,在建昌行都司城東一里。《土彜考》:「元至正間置羅羅蒙慶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其酋長散居大渡河西。至順元年羅羅斯土官撒加伯及阿柄土官阿剌、里州土官阿答以兵撤毀棧道,欲據大渡河寇建昌,尋擊平之。明洪武四年羅羅斯宣慰使安普卜之孫配率衆歸附,授以土指揮使,帶銜建昌衛,不給符印,置院於城東郭外里許使居之。所屬有四十八馬站,部落爲僰人、猓玀、白彜、西番、麼些、狢塶、韃靼、回子、漁人約九種,而猓玀最猙獰。諸種散居山谷間,北至大渡,南及金沙,東抵烏蒙,西迄鹽井,延袤殆千餘里,昌州、威龍、普濟三長官司隸之,西彜大酋,此爲稱首。萬曆中配六世孫忠死無嗣,族黨爭亂,所轄禄馬、阿用、白水、瀘沽四驛有涼山、拖郎、桐槽、熱水等彜,皆以強弱爲向背,於是讎殺無虛日,久之乃定。」
白狗國,在成都府威州西南白狗嶺北。西羌別名也。亦曰白苟。劉宋景平二年西秦乞伏熾磐遣將吉毘等南伐白苟、車孚、崔提、旁爲四國,皆降之。胡氏曰:「白苟,生羌也。其地與唐東會州接。車孚等國其地應相近。」後訛爲白狗,《隋書》附國有白蘭、白狗等種,風俗略同党項,或屬吐谷渾,或附附國。唐武德六年白蘭、白狗羌並遣使入貢,後開元、貞元中白狗羌並入朝貢。旁有東女國者,亦羌別種也。俗以女爲王。東與茂州、党項接,西屬三波訶,北距于闐,東南接雅州界,隔羅如蠻及白狼彜。有八十餘城。王所居曰康延川,巖險四繚,中有弱水南流,亦用牛皮爲舡以渡。隋大業中蜀王秀遣使招之,不至。唐武德中至天寶初貢不絕。其後復以男子爲王。貞元九年其王湯立悉與哥鄰國王董臥庭、白狗國王羅陀忽、逋租國王弟鄧吉知、南水國王侄薛尚悉曩、弱水國王董辟和、悉董國王湯悉贊、清遠國王蘇唐磨、咄霸國王董藐蓬各詣西川乞內附,韋皐處其衆於維、霸、保等州。哥鄰等國皆散居西山,所謂西山八國也。弱水本唐初女國之弱水部落,最弱小。悉董國在弱水西,亦謂之弱水西悉董王。舊皆分隸邊郡。中原多故,皆爲吐蕃所役屬。至是相率獻款,悉來朝見。於是西山、松州生羌部落相繼內附,自後節度西川者多兼西山八國使之稱。
附國,在威州西北。舊志云:在蜀郡西北二千餘里,其東部曰嘉良彜。隋大業五年附國王遣其弟子宜林率嘉良彜朝貢。嘉良有水闊六七十丈,附國水闊一百丈,並南流,以皮爲舡而濟。南有薄緣彜,風俗亦同。又西即東女國也。又白蘭羌與附國相近,亦西羌別名也。吐蕃謂之丁零,有勝兵萬人,唐武德六年遣使入朝。《新唐書》云:「武德七年以白蘭羌地爲維、恭二州。」似悞。今見陝西徼外西番境內白蘭山。又狗冉川亦在威州徼外,舊爲西羌別種,唐開元二十九年與白狗國共來朝貢。○槃木國,在茂州西境,後漢永平中,益州刺史朱輔威懷遠彜,自汶山以西,歷代未奉正朔者白狼、槃木等百餘國皆舉種稱臣奉貢,後諸國皆爲西羌所併。
旄牛彜,在黎州所西北。《蜀紀》:「周赧王三十年秦滅蜀置守,蜀守張若因取筰及其江南地。」《史記》:「自越嶲以東北君長筰都最大。」秦時嘗爲郡縣,漢興而罷。武帝平西南彜置沉黎郡,天漢四年更置兩部都尉,一居旄牛,主徼外彜。後漢永平中益州刺史朱輔宣示漢德,自汶山以西白狼、槃木及樓薄等百餘國皆朝貢,悉旄牛徼外彜也。永初元年蜀郡三襄種彜與徼外汙衍種反叛,攻蠶陵。延光二年旄牛彜叛,攻零關。延熹三年三襄彜復寇蠶陵。蓋自諸葛武侯南征之後,而旄牛諸彜亦寢息云。蠶陵,今疊溪所也。
木瓜彜,在嘉定州峨眉縣西南五百五十里。木瓜有二:有小木瓜旁通西赤口,去煖歹只二日;過木瓜橋頭稍前十里爲大木瓜,即今三枝降彜處所,一枝兇瓜,一枝匪瓜,一枝卜特瓜。過大木瓜五十里爲利濟山,極高峻,與大涼山相接。又五十里至大赤口,口外則馬湖之地矣。卜特之先分自大赤口,凡十二枝,膩乃卜特其最著者,世居西河,屬馬湖土官安氏鈐轄。自安氏滅,諸瓜叛入邛部歸嶺氏。其地自西河、大小赤口、涼山、雪山等處周圍盤據,西連建、越,北接嘉、峨,南通馬湖,蹊徑四藏而八達焉。嘉靖末諸瓜畜牧蕃盛,心懷內擾,邛部長官嶺柏不能馭。及死,膩乃虐柏等叛出涼山,會同西河匪瓜白禄出砂坪,於是嘉、峨、犍爲一帶鄰邊居民不能安枕。建昌及上、下川南三道督邛部發兵,至栖雞坪截殺之。王師未集,賊潛從冷溪而渡,直擣栖雞,官軍大衂。賊鋒益熾,乃議大征,分建越、馬湖、中鎮三路而進,直搗巢穴,瓜惶駭請降,於是歲入貢於峨眉,恢復侵占田地自七盤子至米痲嶺共四千八百六十四畝云。砂坪,見黎州所,餘見前峨眉縣。
白羅羅彜,在敘州府珙縣南境,與鎮雄府接界。相傳廣西流彜也,有砦數十,衆數千。其屬又有羿子部。彜所居皆崖壁深險,林箐叢密,景泰至成化中屢犯戎、珙、長寧諸縣,又時與都掌大壩彜相讎殺云。
烏蠻,在建昌行都司境。《唐•南蠻傳》:「烏蠻分七部,有邛部六姓,而勿鄧、豐琶、兩林三部謂之東蠻,各有大鬼主爲之長,天寶中歸附,後屬吐蕃,貞元三年復歸款。韋皐帥西川,使西林王苴那時詷伺雲南,又屢結東蠻共攻吐蕃,苴那時等皆以功授王爵。」《唐紀》:「貞元四年雲南王異牟尋欲內附,先遣東蠻鬼主驃旁、苴夢衝、苴烏星入見,唐封驃旁爲和義王、苴夢衝爲懷化王、苴烏星爲順政王。未幾吐蕃復發雲南兵寇西川,雲南尋引去。吐蕃怒,乃分兵攻兩林、驃旁及東蠻,進寇清溪關。」志云:兩林在勿鄧南七十里,地雖狹而諸部推爲長,號大鬼主。勿鄧在邛部之旁,豐琶在建昌城山上,亦謂之風琶。《上南志》云:「今會川衛即風琶蠻地也。咸通五年西川奏兩林鬼主邀南詔蠻敗之。蓋自韋皐鎮西川時招懷東蠻三部,三部嘗助皐破吐蕃。及唐將吏遇之無狀,東蠻遂附南詔。咸通十一年南詔入寇,三部皆爲之盡力,自是遂絕於唐。」胡氏曰:「東蠻跨地二千里。苴那時,勿鄧鬼主也。」又六姓蠻者,曰蒙、曰彜、曰訛、曰狼、曰勿鄧、曰白也,皆在新安城旁。其別部曰浪稽部、卑籠部、董舂烏部。咸通五年東蠻浪稽助南詔屠嶲州,卑籠部怒南詔殺其父兄,導忠武戍兵滅浪稽。時六姓皆懷兩端,惟卑籠盡心事唐,與諸蠻爲仇。七年西川節度劉潼遣將將兵助卑籠討六姓蠻,焚其部落。時董舂烏部亦附唐,十年南詔入寇擊董舂烏部破之,遂寇嶲州。五代以降,烏蠻族類分析,大抵附屬於大理。元至元中伐兩林,破會川,即其地也。今境內諸土酋皆其苗裔。新安城,見上建昌衛。
松外蠻,在建昌行都司西南。《唐•南蠻傳》云:「在嶲州昆明縣徼外。」貞觀二十二年平松外蠻。先是嶲州都督劉伯英請討松外蠻以通西洱、天竺之道,於是遣將梁建方發巴、蜀諸州兵討破之,遂遣使詣西洱河招降其酋帥。胡氏曰:「松外諸蠻依阻山谷,亦屬古南中地,蓋以在松州之外而得名。」或曰今東川府界有絳雲弄山,與雲南禄勸州接界。一名松外龍山,即故松外蠻之地。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