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二 歷代州域形勢二 兩漢 三國 下一卷▶


前漢 编辑

漢還定三秦,見上卷秦分爲三。遂東向而爭天下。

史略:初,沛公不欲得漢中,怒將攻羽。蕭何曰:「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見,上卷秦四十郡。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因薦韓信爲大將,信遂勸王東出陳倉,陳倉,今鳳翔府寶雞縣東二十里陳倉故城是,其南即褒斜道也。三秦悉定。漢王東如陜,今河南陜州。降河南,申陽也。定韓。鄭昌也。時項王廢殺韓王成,而以故吳令鄭昌爲韓王。漢遣韓襄王孫信擊降昌,立信爲韓王。還都櫟陽,即塞王司馬欣所都。乃自臨晉渡河,臨晉關,在山西蒲州。見上卷黃氏論并韓。降魏王豹於平陽,見前。虜殷王卬於河內,即朝歌也。見前,南渡平陰津,在今河南孟津縣。見前。至洛陽,合諸侯兵東入彭城。項羽都也。見前。項羽自齊還擊漢,漢王敗,而西過梁,謂梁地,今歸德府境。謂張良曰:「吾欲捐關以東棄之,誰可與共功者?」良曰:九江王布與楚有隙,彭越與齊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漢王然其計。至滎陽,見前。收集散亡,軍復振,破楚兵於滎陽南京、索間,京城,在今滎陽東南三十里。索城,在故京城西二十里,亦曰大索城。城北四里又有小索城。此三城間,楚漢戰處也。楚是以不能過滎陽而西。漢築甬道,屬之河,以取敖倉粟,敖,敖山,在今鄭州河陰縣西二十里,秦時築倉於山上。又遣隨何使九江說布歸漢,拜彭越爲魏相國,使將兵侵掠梁、楚間以撓楚軍。會魏王豹復叛。漢即遣韓信擊之。信從夏陽渡河夏陽即陜西韓城縣,故少梁城,秦、漢間爲夏陽縣。襲安邑。見前。擊虜豹,悉定魏地;使人請漢王,願益兵三萬人,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糧道,西會於滎陽,楚於是始困。

堅守成臯,卒平強楚。

史略:初,楚圍滎陽急,漢王西入關,謂函谷關。收兵欲復東。轅生進說曰:「漢與楚相距滎陽數歲,漢常困。願君王出武關,見前。項王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滎陽、成臯間,且得休息。使韓信等得輯河北趙地,連燕、齊君王,乃復走滎陽。如此,則楚所備者多,力分。漢得休息,復與楚戰,破之必矣。」王乃出軍宛、葉間。宛,今南陽府治。葉,今南陽府裕州葉縣。俱見前。久之,羽拔滎陽、成臯。漢王北渡河,軍於小修武,小修武城,在今懷慶府修武縣東四里。而使將將兵保鞏。今河南府鞏縣,見前。羽聞韓信已破趙收燕,將入齊,而彭越復反梁地,則分兵救之。時漢既數困,計捐成臯以東,屯鞏、洛以拒楚。洛,即洛陽。酈食其曰:「敖倉天下轉輸久矣,聞其下藏粟甚多。楚拔滎陽,不堅守敖倉,乃引而東,令適卒分守成臯,此天所以資漢。願急復進兵,收取滎陽,據敖倉之粟,塞成臯之險,杜太行之道,太行道,見上卷七國韓範雎謂秦。距蜚狐之口,蜚狐口,在山西廣昌縣北二十里。詳山西重險飛狐口。守白馬之津,白馬津,在北直滑縣。見上卷七國魏蘇代約燕王。以示諸侯形制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王從之,乃復取成臯,就敖倉食,與楚軍相距於廣武。廣武山,在鄭州河陰縣東北十里,上有東西二城,即楚漢相距處。既而韓信略定三齊,將南向。楚兵食少勢狐,漢王堅壁不戰,相持久,益困。乃與漢約,中分天下,解而東歸。漢王追至固陵,今開封府陳州西北四十三里有固陵聚。與信、越期會不至,爲楚所敗。張良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信爲齊王,非君王意,不自堅;越本定梁地,意亦望。王今能取睢陽以北至穀城皆以王彭越,睢陽,即今歸德府治。穀城,今山東東阿縣即故穀城。從陳以東傅海與韓信,陳,見前陳國。使各自爲戰,則楚易破也。」王從之。而信、越之兵追至,破羽於垓下,垓下,在今鳳陽府虹縣西五十里。羽走死。

天下大定,定都長安。

《都邑攷》:高祖初自南鄭徙都櫟陽,俱見前。既滅楚,還都洛陽。因周都也。既而從婁敬、張良之說,復還櫟陽,定都長安。今西安府城西北三十里長安故城是。

矯秦之弊,封建王侯。其初以異姓而王者凡七國:

楚,韓信初爲齊王,既滅楚,更立爲楚王,王淮北,都下邳,漢六年國除。下邳,今南直邳州。

梁,彭越封梁王,王魏故地,都定陶。漢十一年國除。定陶,今山東定陶縣。

趙,張耳封趙王,王趙故地,都襄國。五年,子敖嗣。九年國除。襄國,見前。

韓,韓信初封韓王,王故韓地,都陽翟。六年,更以太原雁門郡三十一縣爲韓國,徙都晉陽,信請治馬邑。是年信降匈奴。十一年擊斬之。晉陽,見前晉國。馬邑,今山西朔州東北有故馬邑城。

淮南,英布故封九江王,漢因其故封,改稱淮南,仍都六。十年布叛,討滅之。六,見前。

燕,臧荼故封燕王,又并有遼東地,漢因而封之。旋叛滅,改立盧綰爲燕王,仍都薊。十一年綰叛降匈奴。

長沙。吳芮故封衡山王,項羽奪其地,稱番君。漢滅羽,更封芮爲長沙王,都臨湘,傳五世。臨湘即長沙郡治。

數年之間,以次剪除。自漢五年定封,至十一年皆相繼廢滅,惟長沙僅存。於是改封同姓子弟,分地過侈,寖以驕恣。

齊,漢六年以膠東、膠西、臨菑、濟北、博陽、城陽郡七十三縣立子肥爲齊王,都臨淄。文帝十六年分齊爲六國,立齊悼惠王肥諸子皆爲王。濟北、博陽,因楚、漢間舊名也。諸郡俱詳見下,餘倣此。

荊,漢六年分楚王信地,以淮東之故東陽郡、鄣郡、吳郡五十三縣立從兄賈爲荊王,都吳。十一年爲英布所敗滅,更以荊爲吳國,立兄仲之子濞爲吳王,都廣陵。東陽即臨淮地。鄣郡即丹陽郡。吳郡即會稽郡也。

楚,漢六年分楚王信地,以淮北之薛郡、東海彭城三十六縣立弟交爲楚王,都彭城。

淮南,十一年以淮南王英布地立子長爲淮南王,都壽春。文帝六年罪廢。十二年徙城陽王喜爲淮南王。十六年復以喜爲城陽王,分淮南爲三國,立淮南厲王長三子皆爲王。

燕,十二年以燕王盧綰地立子建爲燕王,都薊。呂后七年國除,更以呂通爲燕王。文帝元年徙琅邪王劉澤爲燕王,元朔二年國除。元狩六年更立子旦爲燕王。

趙,八年以趙王張敖地徙代王如意爲趙王,都邯鄲。惠帝元年徙淮陽王友爲趙王。呂后七年又徙梁王恢爲趙王。未幾國除,立呂禄爲趙王。文帝元年封故趙幽王友子遂爲趙王。

梁,十一年分梁王彭越地,又益以東郡地,立子恢爲梁王,都睢陽。呂后七年徙恢爲趙王,以呂產爲梁王。明年大臣徙呂后所名孝惠子濟川王太爲梁王。文帝二年立子楫爲梁王。十一年又徙淮陽王武爲梁王。

代,六年以雲中、雁門、代郡五十三縣立兄喜爲代王,都代。七年匈奴攻代,代王喜棄國自歸,因改立子如意爲代王。八年徙爲趙王,立子恒爲代王,兼有韓王信故地,都晉陽,後徙中都。中都,今汾州介休縣有中都城。呂后薨,文帝入即位,二年分代地立子武爲代王,參爲太原王。五年徙武爲淮陽王,參爲代王,盡得故地。

淮陽。十一年分彭越地,又益以潁川郡地立子友爲淮陽王,都陳。惠帝元年徙友爲趙王。呂后元年立所名孝惠子疆爲淮陽王,五年改立所名孝惠子武爲淮陽王。文帝五年徙代王武爲淮陽王。十一年又徙爲梁王,而淮陽爲郡。

司馬遷曰:「高祖子弟同姓爲王者九國,惟獨長沙異姓,而功臣侯者百餘人。自雁門、太原以東雁門、太原,見秦郡。至遼陽,遼水之陽也。《括地志》:「漢遼東郡有遼陽縣,即今遼東鎮城也。」爲燕、代國;常山以南,太行左轉,常山、太行俱見上卷。渡河、濟,阿、鄄以東阿,見山東東阿縣。鄄即今山東濮州治,故鄄城縣也。薄海,爲齊、趙國;自陳以西,南至九疑,九疑,見前七國楚蒼梧。東帶江、淮、穀、泗,穀即睢水也。自汴河分流徑徐州南境,下流入於泗。詳見南直大川睢水。薄會稽,會稽山見上卷《職方》。爲梁、楚、吳、淮南、長沙國,皆外接於胡、越。而內地北距山以東盡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官宮觀,僭於天子。漢獨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內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頗食邑其中。何者?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廣疆庶孽,以鎮撫四海,用承衛天子也。」

景帝時,吳,吳王濞也。楚,楚王戊,元王交之孫也。趙,趙王遂。膠東、膠東王雄渠,齊悼惠王肥之子。文帝十六年分齊地爲膠東國,都即墨。膠西、膠西王卬,亦悼惠王肥之子。文帝分齊爲膠西國,都高苑。高苑,今青州府高苑縣西北故城是。菑川、菑川王賢,亦肥之子。文帝分齊爲菑川國,都劇。劇,今青州府壽光縣西南三十里有故劇城。濟南濟南王辟光,亦肥之子。文帝分齊爲濟南國,都東平陵。今濟南府東六十里有東平陵城。七國變起,賴賈誼效謀於前,亞夫陳力於後,是以危而無患。

史略:初,文帝封三子於梁、代、淮陽,時吳、楚、齊、趙諸侯強,而梁王薨無嗣,代北邊匈奴,淮陽弱小。賈誼請:「舉淮南地以益淮陽,而爲梁王立後,割淮陽北邊二三列城與東郡以益梁;不可者,可徙代王而都睢陽。梁起於新郪而北著之河,新郪,在今鳳陽府潁州東八里。淮陽包陳而南犍之江,陳即淮陽都也。則大諸侯之有異心者,破膽而不敢謀,梁足以扞齊、趙,淮陽足以禁吳、楚,陛下無山東憂矣。」文帝於是徙淮陽王武爲梁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陽,高陽,今開封府杞縣西二十里有高陽城。得大縣四十餘城。及景帝三年,七國反,梁王城守睢陽,吳、楚兵不敢過而西,留攻圍之。漢遣酈寄擊趙,欒布救齊,時膠西、膠東、菑川、濟南共攻齊也。竇嬰屯滎陽監齊、趙兵,而命周亞夫擊吳、楚。亞夫請以梁委之,而東北走昌邑,今兖州府金鄉縣北四十里有昌邑故城。堅壁不戰,使輕騎出淮泗口,淮泗口,在今淮安府清河縣城南,泗水入淮之口也。亦曰清口。詳見南直大川清河。絕吳、楚兵後,塞其餉道,於是吳、楚散敗,齊、趙皆平。吳王之初發也,其臣田禄伯進說曰:「兵屯聚而西,無他奇道,難以立功。臣願得五萬人,別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長沙,謂淮南、長沙二國。入武關,見前。與大王會,此亦一奇也。」桓將軍亦曰:「吳多步兵,步兵利險;漢多車騎,車騎利平地。願大王所過城不下,直去,疾西據洛陽武庫,武庫在洛陽城內。食敖倉粟,阻山河之險以令諸侯。雖無入關,天下固已定矣。若徐行留下城邑,漢軍車騎至,馳入梁、楚之郊,事敗矣。」吳王不從,以至於敗。

迨主父偃之說行,諸侯益以衰息矣。初,賈誼勸文帝使諸侯得分國以封子弟,主父偃復勸武帝令諸侯得推私恩,分子弟邑,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漢法益密,失國者衆。

司馬遷曰:「天子觀於上古,然後加惠,使諸侯得推恩分子弟國邑。故齊分爲七,齊、城陽、濟北、濟南、菑川、膠東、膠西,凡七國。趙分爲六,趙、河間、廣川、中山、常山、清河,凡六國。梁分爲五,梁、濟陰、濟川、濟東、山陽,凡五國。淮南分三,淮南、廬江、衡山,凡三國。及天子支庶子爲王,王子支庶爲侯,百有餘焉。吳、楚時,前後諸侯或以適削地,是以燕、代無北邊郡,吳、淮南、長沙無南邊郡,齊、趙、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納於漢。諸侯稍微,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里,上足以奉貢職,下足以供養祭祀,以藩輔京師。而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阨塞地利,彊本幹,弱枝葉之勢也。」

自漢興以來,郡國稍復增置。武帝逐匈奴,武帝遣衛青等擊走匈奴,取河南地,後又過焉支,逾祁連,取河西地,又絕大漠,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河南,今陜西榆林鎮以北河套地。焉支山,在今甘肅鎮山丹衛東南。祁連山,在今甘州衛西南。詳見陜西名山祁連。河西,即今甘肅之境。大漠,今河套外陰山以北沙漠地也。平南越漢十一年以故南海尉趙陀據有南越稱王,因立爲南越王,都番禺。元鼎六年國亂,遣路博德等擊平之。南越,今廣東、西及安南境內是。又東越國,漢五年封故粵王後無諸爲閩粵王,王閩中地,都冶。建元六年更立無諸孫繇君丑爲閩繇王,又故王郢之弟餘善自立爲王,漢因立爲東越王,國分爲二。元封元年餘善叛,遣韓說等擊之,徙其民於江、淮間,而虛其地。又東海國,惠帝三年立閩粵君搖爲東海王,都東甌,亦曰東甌王。建元三年爲閩粵所侵,舉國內徙於江、淮間。東甌,今浙江溫州府附郭永嘉縣也。及西南夷,元光五年武帝從唐蒙等言,始通西南夷,今陜西、四川以西南及貴州、雲南之境是其地。又通西域,元鼎二年武帝從張騫言,招烏孫、大夏之屬三十六國,自敦煌西至鹽澤、輪臺、渠犁,皆起亭障,有田卒,置使者校尉領護。三十六國,俱在今甘肅徼外。敦煌今廢沙州衛,鹽澤在其西七百里,輪臺、渠犁又在其西。開朝鮮,元封二年遣楊僕等平朝鮮,即今朝鮮國。於是南置交阯,以南越地置交阯。胡廣《記》:「漢既定南越,置交阯刺史,別於諸州,令持節,治蒼梧。」北置朔方,取匈奴河南地立朔方郡。顏氏曰:「武帝初置朔方郡,別令刺史監之,不在十三州之限。」分天下爲十三部,而不常所治。

司隸校尉部察郡七。《漢紀》:「成帝綏和元年罷刺史,仿古制更置州牧。哀帝建平元年復置刺史如故,元壽二年復爲牧。」

京兆尹,秦內史地也,漢二年更爲渭南郡,九年復爲內史,景帝二年分爲右內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領長安等縣凡十二。今西安府是其境。

左馮翊,秦內史地,漢二年析置河上郡,九年復爲內史,景帝二年分爲左內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左馮翊,領高陵等縣二十四。今西安府以東至同州是其境。高陵,今西安府屬縣。

右扶風,秦內史地,漢二年析置中地郡,九年復爲內史,景帝二年分爲主爵中尉,六年更名都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右扶風,領渭城等縣二十一。今西安府以西至鳳翔府是其境。渭城,即秦咸陽,今屬西安府。以上所謂三輔也。志云:三輔皆治長安城中。

弘農郡,武帝元鼎四年分河南郡置弘農郡,領弘農等縣十有一。今河南府以西至陜州,又南陽府西境及西安府之商州皆是其地。弘農縣,今見陜州靈寶縣境。

河內郡,秦三川郡也,漢二年改置,領懷縣等縣十有八。今懷慶、衛輝以至彰德府南境,皆是其地。懷,見懷慶府武陟縣。

河南郡,秦三川郡也,漢二年改曰河南郡,領雒陽等縣二十有二。今河南府至開封府以西,皆是其境。雒陽,見前。

河東郡。秦郡也,領安邑等縣二十四,安邑,見前。

豫州刺史部察郡三,國二。

潁川郡,秦郡也,漢五年爲韓國,六年復故,領陽翟等縣二十。陽翟,見前。

汝南郡,秦潁川郡地,高祖分置汝南郡,景二年爲汝南國,後復爲郡,領平輿等縣三十七。今汝寧府北至開封府之陳州,東至南直潁州,皆是其境。平輿,見汝寧府治汝陽縣。

沛郡,秦泗水郡也,高帝改爲沛郡,領相縣等縣三十七。相,今南直宿州西北九十里有相城。

梁國,秦碭郡也,漢五年改爲梁國,都睢陽,有縣八。今歸德府及南直徐州碭縣是其境。睢陽,見前。

魯國。秦薛郡,初屬楚,呂后初分爲魯國,立張敖子偃爲魯王,後廢爲郡。景三年復爲魯國,都魯,有縣六。今兖州府是其境。魯,今曲阜縣也。

冀州刺史部察郡四、國六。

魏郡,秦邯鄲郡地。高帝析置魏郡,領鄴縣等縣十八。今彰德府及北直大名府是其地。鄴縣,見彰德府臨漳縣。

鉅鹿郡,秦郡,領鉅鹿等縣二十。今順德府及真定府之南境是其地。鉅鹿,見前。

常山郡,本趙國地,呂后二年分置恒山國,文帝初復爲趙地,景帝中三年仍置常山國,元鼎四年爲常山郡,領元氏等縣十八。今真定府西南以至趙州之境是其地。元氏,真定府屬縣也。

清河郡,本趙地,景帝中二年分爲清河國,建元五年爲清河郡,元鼎二年復爲清河國,地節三年復爲郡,初元二年又爲清河國,永光初仍爲郡,領清陽等縣十四。今廣平府南至山東東昌府北境是其地。清陽,今見清河縣。又《漢紀》:「平帝元始二年置廣宗國。」廣宗,或曰在清河境內。

趙國,秦邯鄲郡,漢四年爲趙國,景三年仍廢爲邯鄲郡,五年復爲趙國,都邯鄲,有縣四,今廣平府及順德府西境是其地。

廣平國,本趙國地,征和二年分趙地立爲平干國,五鳳二年改爲廣平國,都廣平,有縣十六。今廣平府至順德府之北皆是其地。廣平故城,在今順德府城北。《漢紀》:「鴻嘉二年置廣德國。」志云:今南直黟縣即廣德故治。或曰時分中山置廣德國。當亦在廣平境內。

真定國,本趙地,元鼎四年析常山爲真定國,都真定,有縣四。真定即今府治。

中山國,本趙地,景帝三年爲中山國,都盧奴,有縣十四。今真定府定州以北至保定府之境是其地。盧奴,今定州治也。

信都國,本趙地,景二年析爲廣川國,甘露二年國廢爲信都郡,建昭二年更爲信都國,都信都,有縣十七。今真定府冀州、深州及河間之景州皆是其地。信都,今冀州治。

河間國。本趙地,文二年分趙地爲河間國,十二年國除。景帝二年復爲河間國,都樂城,有縣四。樂城,今河間府獻縣也。

兖州刺史部察郡五、國三。

陳留郡,本梁地,呂后七年分立濟川國,文帝初,復爲梁地,景帝中六年又爲濟川國,武帝建元初國除。元狩初,置陳留郡,領陳留等縣十七。今開封府東至歸德府西,皆是其境。陳留,今開封府屬縣。又《漢紀》:「元帝永光三年立子康爲濟陽王。建昭五年徙爲山陽王。」濟陽,應劭曰:「即濟川。」今開封府蘭陽縣有廢濟陽縣。

山陽郡,亦梁國地,景帝中六年分爲山陽國,建元五年國除爲郡,天漢四年更爲昌邑國,後昌邑王廢,國除爲山陽郡,建昭五年復爲山陽國,河平二年仍曰山陽郡,領昌邑等縣二十二。今兖州府西至河南歸德東境是其地。昌邑,見兖州府金鄉縣。

濟陰郡,亦梁地,景帝中六年分爲濟陰國,甘露二年改名定陶國,初元初爲濟陰郡,領定陶等縣九。今山東曹州至東昌府之濮州是其地。定陶,見前。

泰山郡,故齊國地,文二年分置濟北國,都盧,三年國除。十六年復分齊爲濟北國,元狩初濟北王獻泰山及其旁邑,於是立泰山郡,後元二年以濟北并入泰山郡,領奉高等縣二十四。今濟南府泰安州以北至兖州府之東北境皆是其地。盧,今濟南府長清縣有廢盧縣。奉高,見泰安州。

東郡,秦郡也,領濮陽等縣三十二。今北直大名府及山東東昌府之境是其地。濮陽,見前。

城陽國,本齊國地,文帝二年立朱虛侯章爲城陽王,十一年徙淮南,十六年復故,都莒,有縣四。今青州府莒州是其地。莒,見前。

淮陽國,本秦潁川郡地,漢十一年析置淮陽國,文十一年爲淮陽郡,宣帝元康三年復爲淮陽國,都陳,有縣九。今開封府陳州以南是其地。

東平國。本梁國地,景六年分爲濟東國,元鼎初廢爲大河郡,甘露二年更爲東平國,都無鹽,有縣七。今兖州府東平、濟寧二州是其地。無鹽,今東平州東二十里有無鹽故城。

徐州刺史部察郡三、國三。

琅邪郡,秦郡,初屬齊國,呂后七年分爲琅邪國,文帝初復爲郡,領東武等縣五十一。東武,見今青州府諸城縣。

東海郡,秦薛郡地,徐廣曰:「楚漢間有郯郡,高帝改爲東海郡。」初屬楚國,景帝二年削其地入漢,領郯縣等縣三十八。今兖州府東南至南直邳州以東至海,皆是其地。郯,今見山東郯城縣。

臨淮郡,本楚國地,武帝元狩六年析置臨淮郡,領徐縣等縣二十九。今鳳陽府泗州以東,揚州府北境皆是其地。徐縣故城,今見泗州。或曰臨淮即楚、漢間東陽郡也,後屬於楚,郡廢。

泗水國,本東海郡地,元鼎四年析置泗水國,都淩,有縣三。今南直宿遷縣以東北是其地。縣有故淩城。

廣陵國,本楚國地,高祖六年屬荊,十一年屬吳,景帝四年更名江都國,元狩初國除。六年改爲廣陵國,都廣陵,五鳳四年國除。初元二年復爲廣陵國,都廣陵,有縣四。今揚州府是其境。廣陵,見前。

楚國。漢五年置,景帝三年廢,旋復置,地節元年更爲彭城郡,黃龍元年復爲楚國,都彭城,有縣七。今徐州及淮安府邳州之西境是其地。彭城,見前。

青州刺史部察郡六、國三。

平原郡,秦齊郡地,高帝置平原郡,領平原等縣十九。今濟南府德州、武定、濱州之境皆是其地。平原,今德州屬縣。

千乘郡,秦齊郡地,高帝置千乘郡,領千乘等縣十五。今青州府以北至濟南府東境是其地。千乘故城,今見青州府高苑縣。

濟南郡,故齊國地,呂后元年割濟南爲呂國,文帝初復故,十六年別爲濟南國,景三年國除爲濟南郡,領東平陵等縣十四。今濟南府是其境。東平陵,見前。

北海郡,故齊地,景帝中二年分置北海郡,領營陵等縣二十六。今青州府以東是其境。營陵,今見青州府昌樂縣。

東萊郡,故齊地,高帝置郡,領掖縣等縣十七。今萊州、登州二府是其地。掖縣,即今萊州府治。

齊郡,秦郡也,高帝六年爲齊國,元朔四年國除。元狩六年復爲齊國,元封初廢爲郡,領臨淄等縣十二。今青州府是其境。臨淄,見前。

菑川國,本齊國地,文十六年分置菑川國,都劇,有縣三。今濟南府東北至青州府西北境是其地。劇,見前。

膠東國,本齊地,文十六年別爲膠東國,都即墨,有縣八。今萊州府之平度州一帶是其地。即墨,見前。

高密國。本齊地,文十六年別爲膠西國,本始元年更爲高密國,都高密,有縣五。今萊州府膠州以西是其地。高密,今山東膠州屬縣。

荊州刺史部察郡六、國一。

南陽郡,秦郡也,領宛縣等縣三十六。今南陽府至湖廣均州之境是其地。宛,見前。

江夏郡,秦南郡地,漢初,置江夏郡,領西陵等縣十四。今德安、承天、漢陽、武昌、黃州府境皆是其地。西陵故城,在今黃州府西北百二十里。

桂陽郡,秦長沙郡地,漢初屬長沙國,文帝後七年爲桂陽郡,領郴縣等縣十一。今湖廣郴州及桂陽州,又廣東連州皆是其地。郴,見前。

武陵郡,秦黔中郡地,高帝時曰武陵郡,領索縣等縣十三。今常德府至辰州府之境是其地。索縣,即今常德府東漢壽城是也。

零陵郡,秦長沙郡地,漢初屬長沙國。武帝元鼎六年析置零陵郡,領零陵等縣十。今永州府至廣西全州是其境。零陵舊城,在今全州北三十里。

南郡,秦郡也,楚漢間爲臨江國,高帝五年復故,景二年復曰臨江國,中二年仍爲南郡,領江陵等縣十八。今荊州府北至襄陽府境是其地。江陵,見前。

長沙國。吳芮所封也,文帝後七年國除爲郡,景帝二年復爲長沙國,都臨湘,有縣十三。今長沙府是其境。臨湘,見前。

揚州刺史部察郡五、國一。

廬江郡,本淮南國地,文十六年析置廬江國,元狩初改爲郡,領舒縣等縣十二。今廬州府南至安慶府之境是其地。舒,今廬州府舒城縣。胡氏曰:「漢初廬江國在江南。」今池州、九江、饒、信之境當是其地。後移於江北,《班志》所載,非漢初故地也。

九江郡,秦郡,高帝改爲淮南國,元狩四年復曰九江郡,領壽春等縣十五。今鳳陽府壽州及滁、和州至廬州府境是其地。壽春,見前。

會稽郡,初屬吳國,景帝三年削吳會稽、豫章郡是也。領吳縣等縣二十六。吳縣,見前。

丹陽郡,秦鄣郡也,初屬吳國,景帝四年屬江都國,元狩初改屬揚州,元封二年更名丹陽郡,領宛陵等縣十七。宛陵,今寧國府治宣城縣也。餘見前。

豫章郡,秦九江郡地,高帝分置豫章郡,初屬吳,景帝初入於漢,領南昌等縣十八。今江西境內是其地。南昌縣,即今南昌府治。

六安國。初屬淮南國,文十六年分置衡山國,元狩元年國除。二年改爲六安國,仍都六,有縣五。今廬州府西境至壽州南境是其地。六,見前。

益州刺史部察郡九。

漢中郡,秦郡也,領西城等縣十二。西城,今興安州治。

廣漢郡,本蜀郡地,高帝分置廣漢郡,領梓潼等縣十三。今潼川州及成都府之綿州、漢州與保寧府之劍州皆是其境。梓潼,今劍州屬縣也。

犍爲郡,本夜郎國地,武帝元光五年開南夷,置犍爲郡,領僰道等縣十二。今敘州府及瀘州、嘉定州、眉州皆是其地。僰道,今敘州府治宜賓縣也。

武都郡,本廣漢西白馬氏地,武帝開西夷,元鼎六年置武都郡,領武都等縣九。今鞏昌府之階州、徽州及漢中府之寧羌州是其地。武都縣,今鞏昌府成縣西北故城是。

越嶲郡,本西夷邛都地,元鼎六年置越嶲郡,領邛都等縣十五。今建昌行都司是其地。邛都縣,今打沖河所西北故城是。

益州郡,本西夷滇國及斯榆地,武帝元封二年置益州郡,領滇池等縣二十四。今雲南、大理等府之境皆是其地。滇池,今雲南府治昆明縣。

牂牁郡,本南夷夜郎及且蘭地,元鼎六年置郡,領故且蘭等縣十七。今遵義府以南至貴州之思南、石阡等府皆是其境。故且蘭,今遵義府治也。

巴郡,秦郡也,領江州等縣十一。江州,今重慶府治巴縣是。

蜀郡。秦郡也,領成都等縣十五。今成都府龍安府及邛、雅二州是其地。成都,今府治。又《漢紀》:武帝元鼎六年以西南夷筰都地爲沈黎郡,以冉駹地爲汶山郡,天漢四年并沈黎於蜀郡,地節三年又并汶山於蜀郡。今成都府之茂州即汶山郡地。黎州安撫司即沈黎郡地也。

涼州刺史部察郡九,胡廣《記》:「武帝分雍州置朔方刺史。」雍州即涼州也,朔方刺史,蓋察朔方、五原、雲中、上郡、安定、北地,凡六郡。《晉志》云:「漢武別置朔方刺史,後漢建武十一年始省入并州。」《大事記》:「司隸不在十三部之數,而朔方、交阯竝列焉。」今從《通典》。

隴西郡,秦郡也,領狄道等縣十一。今臨洮府至鞏昌府西境是其地。狄道,見前。

金城郡,本隴西、天水、張掖郡地,昭帝始元六年增置金城郡,領允吾等縣十三。今臨洮府之蘭州、河州及西寧衛,又北至靖虜衛之西南境皆是其地。允吾,今蘭州西北有允吾故城。又宣帝神爵二年增置金城屬國,以處降羌,治令居。平帝元始五年又增置西海郡,中興時廢。令居,在今西寧衛東北。西海,在西寧衛西三百餘里。詳陜西大川。

天水郡,本隴西地,元鼎三年分置天水郡,領平襄等縣十六。今鞏昌府以東秦州之境是其地。平襄,今鞏昌府伏羌縣西北有平襄故城。《通典》:「武帝元狩初,置天水屬國,治勇士。」勇士城,見靖遠衛。

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武帝元狩二年開其地置武威郡,領姑臧等縣十。今涼州、永昌、莊浪、鎮番等衛是其地。姑臧,今涼州衛治是也。

張掖郡,故匈奴渾邪王地,武帝開河西,元鼎六年分武威、酒泉地置張掖郡,領觻得等縣十。觻讀禄。今甘州、山丹等衛是其地。觻得縣,即今甘州衛治。杜佑曰:「武帝元狩初置張掖屬國,治居延。」考元狩初未置張掖郡,杜氏悞也。居延,今見甘州衛。

酒泉郡,故匈奴地,元狩二年置酒泉郡,領禄福等縣十。今肅州衛是其地。禄福故城,在今肅州衛西南五十里。

敦煌郡,故月氏地,後爲匈奴所侵,武帝開河西爲酒泉郡地,元鼎六年分置敦煌郡,領敦煌等縣六。今廢沙州衛是其地。敦煌縣,故沙州治也。《地志》:武帝初開河西,置武威等四郡,昭帝增置金城,是爲河西五郡。

安定郡,本北地郡地,元鼎三年分置安定郡,領高平等縣二十一。今平涼府是其境。高平,今平涼府鎮原縣也。《通典》:「漢元狩元年置安定屬國都尉,治三水。」三水,在今平涼府鎮原縣東北。

北地郡。秦郡也,領馬領等縣十九。今慶陽府北至寧夏衛是其境。馬領,在今慶陽府環縣南。《通典》:「五鳳三年置北地屬國,治參䜌。」參䜌城,在今慶陽府西北。

并州刺史部察郡九。《通典》:「初爲朔方,後爲并州。」

太原郡,秦郡,漢初爲韓國地,又爲代郡,文帝二年又分爲太原國,五年復爲代國,元鼎二年復爲太原郡,領晉陽等縣二十一。今太原府至汾州府是其境。晉陽,見前。

上黨郡,秦郡,領長子等縣十四。長子,見前。

西河郡,秦太原、雲中等郡地,元朔四年析置西河郡,領富昌等縣三十六。今汾州府西北之永寧州以至延安府之葭州及榆林鎮之東北境皆是其地。富昌廢縣,在今榆林鎮故勝州境。《通典》:「漢五鳳三年置西河屬國,治美稷。」美稷廢縣,亦在今故勝州西南。

朔方郡,初爲匈奴河南地,元朔二年復收其地,置朔方郡,領三封等縣十。今榆林鎮西北故夏州是其地。三封,今廢夏州東南長澤故城是。《漢紀》:「元狩初置朔方屬國處匈奴降者。」

五原郡,秦九原郡也,漢初亦爲匈奴河南地,元朔二年收復,置五原郡,領九原等縣十六。今榆林鎮西北故豐州治,即廢九原縣也。《漢紀》:「五原屬國都尉治蒲澤。」蒲澤,在豐州東境。

雲中郡,秦郡也,領雲中等縣十一。今大同府西北四百餘里故雲中城,即秦、漢時雲中郡所治雲中縣也。《漢紀》:「元狩初置屬國都尉於此。」

定襄郡,秦雲中郡地,高帝析置定襄郡,領盛樂等縣十二。今大同府西北三百餘里有盛樂城,即漢郡治也。

雁門郡,秦郡,領善無等縣十四。今代州西北有故善無城是也。

上郡。秦郡,領膚施等縣二十三。膚施,今延安府治也。志云:上郡屬國治龜茲。龜茲,見寧夏後衛。又《漢紀》:「元狩初取匈奴河西地,分徙降者邊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爲五屬國。」五屬國,孔氏曰:「隴西、北地、上郡、朔方、雲中也。」杜佑以安定、上郡、天水、張掖、五原爲五屬國。

幽州刺史部察郡十、國一。

勃海郡,秦上谷、鉅鹿二郡地,高帝分置勃海郡,領浮陽等縣二十六。今河間以東之滄州,北至順天府通州、霸州之南,南至山東武定州、濱州之北皆是其地。浮陽,今滄州治也。

上谷郡,秦郡,漢初屬代,後復爲郡,領沮陽等縣十五。沮陽,今保安州東有沮陽故城。

漁陽郡,秦郡,漢初屬燕,後復爲郡,領漁陽等縣十二。漁陽,今薊州治也。

右北平郡,秦郡,漢初屬燕,後復爲郡,領平剛等縣十六。平剛,在今廢大寧衛西南境。

遼西郡,秦郡,初屬燕,後復爲郡,領且慮等縣十四。且慮,在今大寧廢衛境。

遼東郡,秦郡,初屬燕,後復爲郡,領襄平等縣十八。襄平故城,在今遼東都司城北。《漢紀》:「元朔元年東海薉君南閭等來降,因置滄海郡,三年而罷。」薉,薉貊也,在今遼東塞外。

玄菟郡,漢初爲燕地,後爲朝鮮所據,元封三年平朝鮮,置玄菟郡,領高句驪等縣三。今朝鮮北境地也。高句驪,在今朝鮮咸鏡道界。

樂浪郡,亦朝鮮地,元封三年置郡,領朝鮮等縣二十五。今朝鮮西境是也。朝鮮縣,即平壤城,今朝鮮謂之西京。《漢紀》:「武帝初,置玄菟、樂浪、臨屯、真番四郡,始元五年省臨屯、真番入樂浪郡。」

涿郡,秦上谷郡地,高帝置涿郡,領涿縣等縣二十九。今順天府之涿州至保定府之境,又真定府東、河間府之西皆是其地。涿,今涿州也。

代郡,秦郡也,漢爲代國,元鼎二年改爲代郡,領桑乾等縣十八。桑乾,今大同東百五十里有廢桑乾縣。

廣陽國。本秦上谷及漁舊郡地,漢爲燕國,元鳳初國除爲廣陽郡,本始元年改爲廣陽國,都薊,有縣四。薊,見前。《漢紀》:「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西河,謂之緣邊八郡,又益以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爲緣邊十二郡。或曰緣邊九郡,則不言遼西、北地、西河。或曰十郡,則不言西河、北地。」又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環列畿輔,宿衛之士,多取給焉,所謂「六郡良家子」也。《後漢書》有漁陽而無天水,亦曰六郡云。

交州刺史部察郡七。

南海郡,秦郡也,初爲南越國,元鼎六年平南越置郡,領番禺等縣六。今廣、惠、潮三府是其地。番禺,見前。

鬱林郡,秦桂林郡也,後屬南越,元鼎六年置鬱林郡,領布山等縣十二。今廣西潯州、柳州、南寧等府及梧州府之鬱林州是其境。布山縣,在今潯州府城西。

蒼梧郡,秦桂林郡地,後屬南越,元鼎六年置蒼梧郡,領廣信等縣十。今梧州、平樂二府及廣東肇慶府之境是其地。廣信,今梧州府治蒼梧縣是。

交阯郡,秦象郡地,後屬南越,元鼎六年置交阯郡,領嬴等縣十。今安南國是其地。嬴,今交州府西故交阯城是也。

合浦郡,秦象郡地,後屬南越,元鼎六年置郡,領徐聞等縣五。今雷、高、廉三府及肇慶府南境是其地。徐聞,今雷州府屬縣。

九真郡,秦象郡地,後屬南越,元鼎六年置郡,領胥浦等縣七。今安南國西南境是其地。

日南郡。秦象郡地,後屬南越,元鼎六年置郡,領朱吾等縣五。今占城國是其地。《漢紀》:「武帝開南越,置南海、鬱林及朱崖、儋耳,凡九郡。昭帝始元五年罷儋耳,元帝初元三年罷朱崖。」今廣東瓊州府之儋州、崖州,即其地也。又《通典》:「昭帝元鳳五年罷象郡,分屬鬱林、牂牁。而史不書建置之始,蓋闕文也。」

大約西漢之世,郡、國一百有三,新郡六十五,因秦郡者二十七,改秦郡者十一。廢秦郡者一,閩中也。縣、邑千三百有十四,道三十二,邑通蠻夷曰道。侯國二百四十一。左東海,右渠搜,古西戎國。今榆林北境有漢時渠搜故縣。或以爲渠犁,在今西域火州西境。前番禺,見前。後陶塗,今沙漠地。又揚子云「東南一尉,西北一侯」,謂會稽東郡都尉、敦煌玉門關候也。今浙江台州府,漢東郡都尉治。玉門關,在今廢沙州西北二百六十里。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可謂盛矣。

應劭曰:「自秦用李斯議,分天下爲三十六郡,至漢又復增置。凡郡,或以列國,陳、魯、齊、吳是也;或以舊邑,長沙、丹陽是也;或以山陵,泰山、山陽是也;或以川原,西河、河東是也;或以所出,金城之下得金,酒泉之味如酒,豫章樟樹生庭,雁門雁之所育是也;或以號令,禹合諸侯大計東冶之山,因名會稽是也。」○王氏曰:「秦地東不過浿水,在今朝鮮平壤城東,今名大通江。西不越臨洮,今府。漢益廣於秦矣。然郡縣益煩,牧守屢易,國無定民,民無固志。先王之制,寖以滅息。」

後漢 编辑

王莽盜竊神器,假名易號者四方蜂起:

赤眉據長安,

史略:王莽時琅邪樊崇等起兵於莒,今山東莒州。見前。轉掠青、徐間。更始入洛陽遂降,尋復叛,崇初留兵濮陽,與其徒詣洛陽降更始,政亂,崇遂亡歸。濮陽,見前。將兵入潁川,分爲二部:一自武關,一從陸渾陸渾關,在河南嵩縣北七十里。而西,俱會弘農,至鄭,即今陜西華州治,見前。立劉盆子爲帝,遂入長安。

王郎據邯鄲,

史略:更始初,邯鄲卜者王郎,詐稱成帝子子輿,爲故趙王元之子林等所推,入邯鄲稱帝,分遣將帥,徇下幽、冀,趙國以北,遼東以西,皆望風響應。

秦豐據黎丘,

史略:王莽末,南郡秦豐兵起,據黎丘,今湖廣宜城縣東有黎丘城。尋稱楚黎王,有邔、宜城等十餘縣。邔音忌,今亦見宜城縣。

李憲據廬江,

史略:更始初,莽廬江連率李憲,據郡自守,郡治舒,見前。稱淮南王,尋稱帝,擁九城。漢志》淮南郡十二城。蓋憲所得者九城也。

公孫述據成都,

史略:更始初,莽導江卒正公孫述起兵,入成都,莽改蜀郡爲導江,治臨邛。更始初起,南陽人宗成等起兵略漢中,述迎成等入成都。未幾,述矯稱漢將軍、蜀郡太守、益州牧,擊殺成等而并其衆。尋擊敗更始將李寶等於綿竹,自立爲蜀王,都成都。臨邛,今邛州也。綿竹,今成都府漢州德陽縣北故綿竹城是。尋稱帝,號成家。既又北取南鄭,今漢中府。南服越嶲,東下江州,據扞關,江州,今重慶府治巴縣是。見前。扞關,見今湖廣長陽縣。盡有益州之地。

隗囂據天水,

史略:更始初,成紀隗崔等起兵平襄,成紀,今陜西秦州治,即故成紀縣。平襄,漢天水郡治也。推隗囂爲上將軍,擊殺莽雍州牧及安定太守,分遣諸將徇隴西、武都及河西諸郡,皆下之。更始入長安,囂降,遂仕於更始。及長安亂,囂走還天水,復聚其衆,稱西州上將軍,據有安定、北地、天水、隴西四郡,居冀,陜西伏羌縣東有冀城。仍附於漢,復叛降公孫述,述封爲朔寧王。

竇融據河西,

史略:更始時,竇融爲張掖屬國都尉,以威信撫結五郡僚屬,共推融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遂撫定河西地。

盧芳據安定。

史略:王莽末,安定盧芳自稱武帝曾孫劉文伯,與三水屬國羌、胡起兵,芳居三水左谷中。三水即屬國治也。見前安定郡。更始入長安,芳降,仍使鎮撫安定。更始敗,三水豪傑共立芳爲上將軍、西平王,遣使與匈奴西羌相結,匈奴乃迎芳入匈奴。匈奴以芳弟程爲中郎將,使將胡騎,還入安定。久之,五原人李興等自稱將軍,迎芳入寨,都九原,見前五原郡。掠有五原、朔方、雲中、定襄、雁門五郡地。

彭寵據漁陽。

史略:更始初彭寵爲漁陽太守,寵,宛人,亡命漁陽。其鄉人韓鴻爲更始使者徇北州,乃承制拜寵爲漁陽太守。建武二年以漁陽叛,攻幽州牧朱浮于薊。薊,見前燕國。既而涿郡太守張豐亦叛應寵,薊城饑窘,尋爲寵所得,因自稱燕王,復攻陷右北平及上谷數縣。

劉永據睢陽,

史略:更始初,立故梁王立之子永爲王,仍都睢陽。永尋據國起兵,攻下濟陰、山陽、沛、楚、淮陽、汝南,凡得二十八城,又拜西防賊帥佼彊、西防,今山東金鄉縣西北故防城是也。東海賊帥董憲、琅邪賊帥張步皆爲將軍,督青、徐二州與之連兵。遂專據東方,尋稱帝。

張步據臨菑,

史略:建武初,琅邪賊帥張步受劉永官爵,治兵於劇,劇,在今山東壽光縣。見前。遣將徇泰山、東萊、城陽、膠東、北海、濟南、齊郡,皆下之。永尋立步爲齊王。步據郡十二,十二郡,城陽、琅邪、高密、膠東、東萊、北海、齊、千乘、濟南、平原、泰山、淄川也。雄長青、徐。

董憲據東海。

史略:王莽末,東海董憲等兵起,爲赤眉別校,屯梁郡,大破莽兵。後歸於劉永,掠有東海郡邑,居郯,見前。永尋封爲海西王。

世祖艱難一旅,次第剪除,

史略:光武初起舂陵,今襄陽府棗陽縣南三十里有故舂陵城,帝即位改爲章陵縣,後又嘗置章陵郡。略湖陽,故城在今南陽府唐縣南,見前。拔棘陽,今南陽府新野縣東北七十里有故棘陽城。屢破莽兵,進圍宛。見前。會新市、平林諸將新市,今承天府京山縣南三十里有新市城。平林,今德安府隨州東北八十里有平林城。推更始爲帝,光武與諸將將兵徇下昆陽、今河南葉縣北二十五里有昆陽城。定陵、今河南舞陽縣北有定陵城。今許州郾城縣。諸城邑。時王莽大發兵,遣王邑、王尋等至洛陽,出潁川,圍昆陽,光武大破之於滍水上,滍水,在昆陽城北。於是四方響應。是時宛城亦下,更始入都之,復遣諸將分道攻洛陽、武關,三輔震動。武關降,所至摧陷,長安旁邑諸豪右,相率起兵,入長安誅莽。洛陽亦拔,更始乃北都洛,而遣光武行大司馬事,持節徇河北,鎮慰州郡,所至吏民喜悅。會王郎入邯鄲,河北大擾,光武自盧奴今北直定州治,見前。北徇薊,見前。薊亦舉兵應王郎。光武乃南馳至信都,見前信都郡。因信都及和戎兵,和戎,王莽分信都置,郡治下曲陽,今直隸深州也。招集遠近,進擊王郎,平之。時更始已西都長安,政事紊亂,河、濟之間,盜賊縱橫,有銅馬、大彤、高湖、重連、鐵脛、大搶、尤來、上江、青犢、五校、五幡、五樓、富平、獲索等賊,各領部曲,或以山川土地爲名,或以軍容強盛爲號,衆合數百萬人。所在寇掠。更始方詔光武罷兵詣行在。光武從耿弇計,不就徵,而更發兵擊銅馬諸賊,次第破降之,南徇河內,河內降。時赤眉自潁川而西,行入長安,光武將北徇燕、趙。度赤眉必破長安,又欲乘衅并關中,乃令鄧禹西入關,而命寇恂守河內,使恂繕兵積粟,爲河北根本。恂遂與更始將朱鮪等相持於洛陽。既而燕、趙悉定,乃即位於鄗南。今北直柏鄉縣北二十里故鄗城是,光武改曰高邑。鄧禹亦略定河東,自汾陰渡河而西。汾陰,見今山西河津縣。吳漢等諸將共圍洛陽,洛陽下,遂定都焉。是時,赤眉已入長安,更始敗沒,鄧禹畏赤眉之強,引軍北至栒邑,今陜西三水縣東北二十五里有栒邑城。徇上郡、北地、安定三郡。久之,長安益殘破,赤眉轉掠安定、北地、上隴,爲隗囂所敗,復入長安,大掠而東。帝以鄧禹不能定三輔,遣馮異代禹,西定關中。赤眉東至宜陽,帝親總六軍邀之,赤眉遂降。而蓋延等數破劉永于睢陽,永走死。其黨復立永子紆爲梁王,保垂惠,在今南直蒙城縣西北五十里。馬武等復攻克之。紆走西防依佼彊,後復依董憲,保郯。又祭遵等攻彭寵及張豐,拔涿斬豐,寵旋爲其下所殺。馬成等圍李憲于舒,克之。岑彭亦敗秦豐於黎丘,進拔夷陵,夷陵爲田戎所據,彭攻拔之。朱祐代彭圍豐,豐窮蹙出降。會龐萌叛,萌與蓋延共擊董憲,忽生疑沮,反攻延,與董憲連和,自稱東平王,攻破彭城,屯桃鄉之北。桃鄉在山東濟寧州東北六十里。帝擊之於桃城,即桃鄉城。大破之,遂擊破董憲等於昌慮,昌慮,今山東膝縣東南有故城。進圍郯,留吳漢攻郯,郯破,劉紆敗死,董憲、龐萌走保朐。今南直海州治。耿弇亦討張步,屢破步兵,長驅至劇,步降。吳漢進拔朐,斬憲及萌,山東、江、淮悉定。乃西討隗囂,帝進至高平第一,高平之第一城也,見今陜西鎮原縣。竇融率五郡太守來朝,遂合軍攻囂,囂尋窮蹙而死。來歙等復攻其子純,破落門,今陜西伏羌縣西十里有落門聚。純降。隴右、河西平。遂命來歙等由隴道伐蜀。歙破河池,今鞏昌府徽州也。進克下辨,今鞏昌府成縣。蜀人懼,使賊刺殺歙。岑彭等復破田戎等於荊門,荊門,在今夷陵州宜都縣西北五十里。詳見湖廣重險。長驅入江關,江關即瞿唐關,在夔州府東,見前七國楚扞關注。前至江州,見前巴郡治。乘利直指墊江,今重慶府合州,即故墊江縣。又分遣臧宮從涪水上平曲。涪水源出松潘衛北小分水嶺,至合州城東南合嘉陵江。詳見四川大川涪水。平曲,在今合州定遠縣西。彭遠自江州沂都江而上,大破述將侯丹於黃石,在今重慶府壁山縣及瀘州之間。兼行二千餘里,徑拔武陽,今眉州彭山縣東十里有武陽城。使精騎馳擊廣都,廣都,在成都府城南七十里。述大驚,復使賊刺殺彭。吳漢復自夷陵沂江而上代將其軍,進據廣都。臧宮亦破述將延岑於沈水,沈水在今潼川州射洪縣西。是時述使岑等軍於廣漢,今射洪縣東南有故廣漢縣城。進拔綿竹在漢州德陽縣。見前。以南諸城邑,與吳漢會於成都。述出戰敗死,延岑以城降,蜀地悉定。盧芳所據諸郡亦次第來降。芳亡入匈奴,尋復犯塞,既而請降,立爲代王,復叛去,竟死匈奴中。

光復舊物,改宅東京。

《都邑攷》:光武定都雒陽,時謂長安爲西京,雒陽爲東京,而南陽亦謂之南都。後董卓劫遷獻帝於長安,尋還雒陽。曹操復遷帝於許。今許州東三十里許昌故城是也。

仍分天下爲十三部:十三部各有專治。《漢紀》:「光武初刺史亦稱州牧,建武十八年乃罷州牧置刺史,靈帝中平五年復稱州牧。」劉氏曰:「時刺史仍舊職,而尊異者爲州牧也。」《通釋》:「光武都雒陽,於關中復置雄州,後罷。獻帝興平元年以河西四郡言去州隔遠,因別置雍州,是爲十四州。建安十八年并十四州爲九州。於是省幽、并爲冀,司隸、涼爲雍,省交州入荊、益,謂復《禹貢》九州之舊。時操爲魏公,領冀州牧,欲廣冀州以自益,非復古也。」

司隸治河南,河南即雒陽也。建武十五年改河南太守爲尹,兼置司隸治焉,仍領郡七。○潘氏曰:「後漢都洛陽,不改三輔之號。其三輔舊治長安城中,長吏各在其縣治民。東都以後,扶風出治槐里,馮翊出治高陵。又中平六年常改右扶風曰漢安郡。」槐里即犬丘,見周《都邑攷》。高陵,見前左馮翊所領縣。

豫治譙,譙,今江南亳州。舊領郡國凡五,今領郡二、國四:曰潁川郡,故郡也;曰汝南郡,永平十五年改爲國,建初四年復爲郡,七年又析汝南置西平國,治今汝寧府西平縣,章和二年仍省入汝南;曰梁國,故國也;曰沛國,故沛郡,建武二十年更爲沛國;曰陳國,本兖州之淮陽國,建武中,改屬豫州,章和二年更爲陳國;曰魯國,本屬徐州。建武二十年改屬豫州也。

兖治昌邑,昌邑,見前。後移治鄄。舊領郡、國凡八,今領郡五、國三:曰陳留郡,曰東郡,曰泰山郡,皆故郡也;曰山陽郡,亦故郡也,建武十五年改爲山陽國,永平初改爲郡,獻帝建安十七年嘗置山陽國;曰濟陰郡,亦故郡也,永平十五年改爲國。建安十一年廢爲郡,十七年又爲濟陰國;曰東平國,故國也;曰任城國,元和初,分東平國置,治任城縣,今山東濟寧州也;曰濟北國,本泰山郡地,永元二年析置,治盧縣,見前泰山郡。

徐治郯,郯見前。舊領郡、國六,今領郡二、國三:曰東海郡,故郡也,建武十八年爲東海國,二十八年以東海益魯,徙都魯,而東海仍爲郡,獻帝建安十七年亦嘗改爲東海國;曰廣陵郡,故國也,永平十年改爲郡,又有泗水國,建武十三年并入廣陵;曰琅邪國,故郡也,建武十三年以故兖州之城陽國并入琅邪郡,十五年改爲琅邪國,永元二年復析置城陽國,六年仍省入焉;曰彭城國,故楚國也,章和二年改爲彭城國;曰下邳國,故臨淮郡也,永平十七年改爲下邳國,治下邳,即今南直邳州。

青治臨菑,臨菑,見前。舊領郡、國凡九,今領郡二、國四:曰平原郡,故郡也,殤帝延平初改爲平原國,建安十一年國除爲郡;曰東萊郡,故郡也;曰濟南國,故郡也,建武十三年改爲濟南國;曰樂安國,故千乘郡也,建初四年改爲千乘國,永元七年更名樂安國;曰北海國,故郡也,建武十三年省菑川、膠東、高密三國,縣俱屬北海郡,二十八年改爲北海國;曰齊國,故郡也,建武十四年改爲齊國。

涼治隴,隴,今陜西秦安縣東北故隴城也。一云治冀,今陜西伏羌縣有冀城。舊領郡九,今領郡及屬國共十二:曰隴西郡,故郡也,永初五年以羌亂徙治襄武,延光四年復故。襄武,今鞏昌府治隴西縣是。曰漢陽郡,故天水郡也,永平十七年更爲漢陽郡。《秦州記》:「中平五年分漢陽置南安郡,領䝠道等三縣。」䝠道,今鞏昌府東南二十五里有故䝠道城。曰武都郡,故益州部屬郡也,建武中改屬涼州。曰金城郡,故郡也,建武十二年省金城入隴西,十三年復置,永初四年以羌亂,嘗徙治襄武,旋復故。又和帝永元十四年嘗繕修故西海郡,以金城西部都尉屯龍鬐,今西寧衛東南龍支城是。曰安定郡,故郡也,永初五年以羌亂徙治美陽,今陜西武功縣西北美陽城是。旋復故。曰北地郡,亦故郡也,永初五年亦嘗徙治池陽,今陜西三原縣西北池陽城是。又順帝永和六年復以羌亂,徙安定居扶風,北地居馮翊,旋復故。曰武威郡,曰張掖郡,曰酒泉郡,曰敦煌郡,皆故郡也。曰張掖屬國。安帝延光初置,別領侯官等五城。侯官,在今甘州衛北。曰居延屬國。亦延光初置,別領居延一縣。獻帝興平二年武威太守張雅請改置西海郡於此。居延在今甘州衛西北千二百里。《郡國志》「安帝命屬國別領比郡者六,涼州居二,益州居三,幽州居一」是也。又《獻帝起居注》:「初平四年分上郡、漢陽置永陽郡,領平襄等三縣。」平襄,前天水郡治也,後漢漢陽改治冀,因置永陽郡治此。

并治晉陽,晉陽,見前。仍領郡九:曰太原郡,故郡也,建武二年改爲太原國,十四年復故。曰上黨郡,故郡也;曰西河郡,亦故郡,永和五年以南匈奴叛,郡徙治離石,今汾州府永寧州治也;曰五原郡,亦故郡,建武二十年省入朔方,二十七年復故;曰雲中郡,故郡也;曰定襄郡,亦故郡,建武十年省入雲中,二十七年復置;曰雁門郡,亦故郡;曰朔方郡,故郡也,永和五年嘗徙治五原,今榆林東北境故五原縣是也,永建四年復故;曰上郡,亦故郡也,安帝永初五年以羌亂,徙治衙,今陜西白水縣東北故彭衙城是,永建四年復故,永和五年又以南匈奴叛,徙治夏陽,今陜西韓城縣南少梁城是也,後亦復故。

冀治鄗,鄗,見前。舊領郡、國凡十,今領郡三、國六:曰魏郡,故郡也。曰鉅鹿郡,亦故郡,建武十三年并廣平入鉅鹿,永平二年復析置廣平國,後仍并入焉。又永平五年改鉅鹿郡爲國,建初四年復爲郡。又和帝永光五年分鉅鹿置廣宗國,後廢。廣宗,今北直順德府屬縣也。曰勃海郡,故幽州屬郡也,建武中改屬冀州,本初元年改爲勃海國,熹平元年復爲郡,中平六年復爲國,尋又復故。曰常山國,故郡也,建武十三年並真定國入焉,十五年以常山郡益中山國,永平十五年復改常山郡爲國。曰中山國,故國也。曰安平國,故信都國也,永平十五年改爲樂成國,延光五年又改爲安平國,永初元年復析安平置廣川國,二年廢。廣川,今冀州棗強縣東北有廣川故城。曰河間國,故國也,建武十三年省入信都,永元三年復置。曰清河國,故郡也,建初七年改爲清河國,桓帝建和二年改爲甘陵國。曰趙國,故國也。《晉紀》:「桓帝增置高陽、博陵二郡。」高陽蓋分河間國置,治博陵縣,今保定府博野縣南故博陵城是也。博陵蓋分安平國置,治安平縣,今真定府晉州安平縣也。《後漢志》不載。

幽治薊,薊,見前。舊領郡、國凡十一,今領郡十、屬國一:曰涿郡,曰代郡,曰上谷郡,曰漁陽郡,曰右北平郡,曰遼西郡,曰遼東郡,曰玄菟郡,曰樂浪郡,皆故郡也;曰廣陽郡,故國也,建武十三年省入上谷,永平八年復置郡;曰遼東屬國,安帝時置,別領昌黎等六城。昌黎,今見大寧衛。《獻帝起居注》:「初平元年董卓以公孫度爲遼東太守,度分遼東置遼西、中遼二郡,兼置營州刺史,自稱平州牧。」

揚治歷陽,歷陽,今南直和州也。後治壽春,即前九江郡治。建安五年復移合肥,今廬州府治也。舊領郡、國凡六,今領郡六:曰九江郡,故郡也,永平十六年分置阜陵國於阜陵縣,仍屬九江郡,今南直全椒縣東南阜陵故城是;曰丹陽郡,曰豫章郡,皆故郡也;曰吳郡,本會稽郡地,順帝時分置,治吳,故會稽郡治也;曰會稽郡,治山陰,今浙江紹興府治;曰廬江郡,故郡也,建武十年省六安國入廬江,元和二年改廬江郡爲六安國,章和末仍爲廬江郡。《晉紀》:「靈帝分豫章置鄱陽、廬陵二郡。」二郡蓋建安中孫氏所置。

荊治漢壽,漢壽,今常德府東四十里有漢壽故城。初平二年劉表爲荊州刺史,徙治襄陽。舊領郡、國七,今領郡七:曰南陽郡,故郡也;曰南郡,亦故郡,建初四年改爲江陵國,尋復故;曰江夏郡,亦故郡,建初四年析置平春國,治平春縣,仍屬江夏,今河南信陽州西南平陽故城是也;曰零陵郡,曰武陵郡,曰桂陽郡,皆故郡也;曰長沙郡,故國也,建武十三年改國爲郡。《漢官儀》「荊州領八郡」,蓋以章陵爲一郡云。又《魏氏春秋》「建安二十年吳分南郡巫、秭歸爲固陵郡,二十四年以房陵、上庸、西城,並南郡之巫、秭歸、夷陵、臨川七縣爲新城郡」,蓋遙奪吳之南郡地也。巫,今四川巫山縣。餘見湖廣鄖陽府及荊州府境。

益治雒,雒,今成都府漢州也,中平五年劉焉爲益州牧,徙治綿竹,興平初復治成都。舊領郡九,今領郡九、屬國三:曰漢中郡,故郡也。曰巴郡,亦故郡。譙周《巴記》:「初平元年益州從事趙韙分巴爲二郡,以巴郡治墊江,而安漢以下爲永寧郡;建安六年劉璋以永寧爲巴東郡,閬中爲巴西郡,墊江仍爲巴郡,所謂三巴也。」墊江,即今重慶府合州治。安漢故城,在今順慶府北三十五里。閬中,今保寧府附郭縣。曰廣漢郡,曰蜀郡,曰犍爲郡,曰牂牁郡,曰越嶲郡,曰益州郡,皆故郡也。曰永昌郡,明帝永平二年分益州郡置,領不韋等縣八。不韋故城,在今雲南永昌軍民府城東北。曰廣漢屬國,別領陰平道等三城。陰平,今陜西文縣也。曰蜀郡屬國,別領漢嘉等四城。漢嘉,故青衣縣也,在今雅州名山縣東。曰犍爲屬國,別領朱提等二城。朱提廢縣,在今敘州府西。三屬國,皆安帝延光初所置。又《通釋》云:「靈帝時復置汶山郡,領汶江等三縣。」汶江,即今茂州治。

交治廣信。廣信,即今梧州府治蒼梧縣。仍領郡七:《晉志》:「桓帝置高涼郡,領高梁等縣。」今廣東陽江縣西有高梁故城,高州府亦其地也。沈約曰:「交趾刺史,本治龍編,獻帝建安八年改曰交州,始治廣信,十六年又徙治南海郡番禺縣。」龍編,今安南國奉天府治。

凡郡國百有五,《晉志》作「百有八」。按:舊郡凡百有三,今省城陽、膠東、高密、菑川、真定、廣平、六安、泗水,凡八郡,而增置永昌、任城、吳郡、濟北,凡四郡,又合屬國比郡者六計之,是百有五也。《續漢紀》:「世祖中興,惟官多役煩,乃命并省,其後漸復分置,至於孝順,凡郡國百有五云。」縣、邑、道、侯國千一百八十。王氏曰:後漢郡、國增於前者二,縣、邑、道、侯國少於前者三百九十有七。」東樂浪,西敦煌,南日南,北雁門,西南永昌,四履之盛,幾於前漢。

三國 编辑

编辑

董卓賊亂,曹操因之,遂取中原,

史略:初,關東州郡皆起兵討卓,推袁紹爲盟主。時董卓拜紹勃海太守,紹自稱車騎將軍。紹與王匡屯河內,匡,河內太守。韓馥留鄴給軍糧,馥,時爲冀州牧。孔伷屯潁川,伷時爲豫州刺史。劉岱等與操屯酸棗,岱時爲兖州刺史,與陳留太守張邈、邈弟廣陵太守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與操俱屯酸棗。是時卓拜操爲驍騎都尉,操遁還陳留,合兵討卓。酸棗,見開封府延津縣。
袁術屯魯陽。時卓以術爲後將軍,術出奔南陽。魯陽,今汝州魯山縣。卓逼車駕遷長安,而自屯雒陽,諸軍畏其強,莫敢進。操曰:「使卓倚王室,據舊京,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爲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諸君能聽吾計,使勃海引河內之衆臨孟津;謂紹也。酸棗諸將守成臯,據敖倉,塞轘轅、大谷,轘轅山,在河南府鞏縣。見七國韓張儀請秦伐韓。漢置轘轅關於此。大谷,即陜州閿鄉縣南二十五里泰山谷,亦有大谷關。全制其險;使袁將軍帥南陽之軍謂術也。軍丹、析,丹,丹水;析,析川,在今南陽府鄧州內鄉、析川二縣界。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爲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諸將不能用,食盡而散。既而紹奪韓馥冀州,自領之。操知紹無能爲,欲規大河之南以待其變,會黑山賊于毒等略東郡,操討破之,黑山,在今北直𤃒縣西北八十里。紹因表操爲東郡太守。時郡治東武陽,在今山東朝城縣東。既而兖州刺史劉岱爲黃巾賊所殺,操乘間據兖州,領刺史,攻陶謙於徐州,謙走保郯,謙自彭城敗保郯。郯即徐州治也。復攻之。會呂布入濮陽,今北直開州,見前。兖州郡縣悉應布,惟鄄城、范、東阿不下,鄄城即山東濮州,見前。范,今濮州屬縣。東阿,亦見前。布進攻鄄,不克,還屯濮陽。操引還,敗布於定陶,見前。聞陶謙已死,欲遂取徐州後乃定布。荀彧曰:「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困敗,而終濟大業。將軍本以兖州首事,且河、濟天下之要地,是亦將軍之關中、河內也,不可不先定。」操遂擊走布,兖州復定。毛玠謂操曰:「今天下分崩,乘輿播蕩,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夫兵義者勝,守位者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以蓄軍資,霸王之業可成也。」會關中擾亂,帝還雒陽。操乃西迎天子遷都於許。命棗祗屯田許下,繕兵積穀,州郡皆置田官,所在倉廩皆滿,於是破袁紹,略烏桓,今北直廢大寧衛以北即烏桓地。兼幽、并,平關、隴,富強莫與之抗。

篡易漢祚,仍都洛陽,

《都邑攷》:魏武初封魏公,都鄴。今彰德府臨漳縣西二十里故鄴城是,見前。文帝篡漢,復都洛陽。黃初二年以譙爲先人本國,即故豫州治。許昌爲漢之所居,長安爲西京遺蹟,鄴爲王業本基,與洛陽號曰「五都」。魏志》:文帝置五都,立石表,西界宜陽,北循太行,東北界陽平,南循魯陽,東界郯,爲中都地。

有州十三:通典》:「魏以三河、弘農爲司隸,而三輔入於雍州。又分雍州之河西爲涼州,隴右爲秦州。又分遼東、昌黎、帶方、玄菟、樂浪爲平州,後復合爲幽州。亦兼置荊、揚二州。實得漢十三州之九。」

司隸治河南,即漢治也。領郡六:曰河南,曰河內,曰河東,曰弘農,皆故郡也;曰平陽。正始八年分河東郡置,治平陽縣,即今山西平陽府;曰朝歌,黃初二年分河內郡置,治汲縣,即今衛輝府。

治襄陽,因劉表舊治也,後治宛,魏主芳嘉平中又改屯新野,今南陽鄧州屬縣。領郡八:曰南陽,曰江夏,皆故郡也。曰襄陽。建安十三年魏武分南郡置,治襄陽縣,即今府。曰南鄉,亦魏武分南陽置,治順陽縣,今鄧州析川縣有順陽城。曰魏興,本建安二十四年先主分漢中郡所置西城郡也,明年曹丕并入新城郡,尋復改置魏興郡,置西城縣,即故漢中郡治。又建安六年分漢中置漢寧郡,治安陽縣,以張魯爲漢寧太守,尋廢,即今興安州漢陰縣。曰新城,本建安初劉表分漢中所置房陵郡也,延康元年曹丕改爲新城郡,治房陵縣,今鄖陽府房縣是也。曰上庸,亦建安中析漢中郡置。《魏略》:魏武初置上庸都尉,後爲上庸郡,治上庸縣,延康元年文帝并入新城郡,明帝復析置上庸郡。今鄖陽府竹山縣有上庸城,見前庸國。曰義陽,黃初二年分南陽郡置,治安昌縣,今汝寧府信陽州西北有故安昌城。志云:漢建安十三年魏武嘗得荊州之地,及敗於赤壁,南郡以南皆爲敵境。黃初三年五月,時孫權臣附,詔以江南八郡爲荊州,江北諸郡爲郢州。十月以孫權拒命,復郢州爲荊州。

初治譙,尋治潁川。領郡九:曰潁川,曰梁郡,曰沛郡,曰陳郡,曰魯郡,曰汝南,皆故郡也;曰譙郡,建安中魏武分沛郡置,治譙;曰弋陽,黃初中分汝南置,治弋陽,今汝寧府光州也;曰汝陰,魏武分汝南置,治汝陰縣,今南直潁州也;又建安二年魏公操分汝南之安陽、朗陵二縣,置陽安都尉,亦曰陽安郡。安陽,朗陵,見汝寧府真陽、確山二縣。

治臨菑,即漢治。領郡五:曰齊郡,曰濟南,曰樂安,曰東萊,皆故郡也;曰城陽,後漢并入琅邪郡,建安中,魏武復分置,本屬徐州,今改屬青州。又平昌郡,黃初三年魏文帝分城陽郡置,治平昌縣,今青州府安丘縣西南平昌故城是,晉廢。又長廣郡,建安五年魏武分東萊郡置,治不其縣,今萊州府膠州即墨縣西南不其故城是。《晉志》云:「晉咸寧二年置。」

治鄄,魏主芳嘉平中,兖州屯平阿,今南直懷遠縣東北有平阿城。州領郡八:曰陳留,曰東郡,曰濟陰,曰山陽,曰任城,曰東平,曰濟北,曰泰山,皆故郡也。

初治合肥,後復漢壽春。領郡三:曰淮南,漢九江郡也,建安初袁術改爲淮南,魏因之;曰廬江,漢故郡,建安中魏武省入淮南,後復置,治陽泉縣,蓋與吳分置郡也,陽泉故城,在今壽州霍丘縣西;曰安豐,黃初二年分廬江郡置,治安風縣,今南直霍丘縣西南有安風故城。胡氏曰:「安豐宜屬豫州。」

治彭城。領郡六:曰下邳,曰彭城,曰東海,曰琅邪,曰廣陵,皆故郡也;曰東筦,魏正始初分琅邪郡置,治東筦縣,今山東沂水縣也。又有東安郡,亦魏分琅邪郡置,治東安縣,今沂水縣南東安廢縣即故郡治也。東安尋廢。又有昌慮、利城二郡,魏武於建安三年分東海郡置,以處降帥。昌慮,在兖州府滕縣,見前。利城,今南直贛榆縣西六十里有故城,後廢。

治武威。領郡八:曰金城,曰武威,曰張掖,曰酒泉,曰敦煌,皆故郡也;曰西平,建安中,分金城郡置,治西都縣,即今西寧衛;曰西郡,亦建安中分張掖郡置,治日勒縣,今山丹衛東南有日勒廢城;曰西海郡,即故居延屬國也。《晉志》:「魏涼州刺史領戊已校尉,護西域,如漢故事,至晉不改。」

治上邽,今鞏昌府秦州西六十里有故城。領郡六:曰隴西,曰漢陽,曰武都,皆故郡也;曰南安,即靈帝時置;曰廣魏,即後漢初平中所置永陽郡,改治臨渭,今秦州秦安縣東南有臨渭城;曰陰平,本漢廣漢屬國也,建安中魏武改置陰平郡。太和三年武都、陰平皆入於蜀漢,《晉志》以爲晉泰始中置。

治鄴。領郡十三:曰趙郡,曰鉅鹿,曰安平,曰勃海,曰河間,曰清河,曰中山,曰常山,曰魏郡,皆故郡也;曰平原,漢屬青州,魏改屬冀;曰樂陵,建安中,魏武分平原郡置,今山東樂陵縣即故郡治;曰陽平,黃初中,分魏郡置,治元城縣,今大名府是也;曰廣平,亦黃初二年分魏郡置,治廣平縣,即今廣平府。《魏紀》:「建安八年魏公操分魏郡置東西部都尉,後以東部都尉分立揚平郡,西部都尉立廣平郡,謂之三魏。」又有郡曰博陵,《晉志》:「漢桓帝時置,魏因之」;曰高陽,《晉志》亦曰桓帝置,後又云泰始初置;曰章武,《晉志》云魏武分勃海國置,後又云泰始中置,治東平舒縣,今北直大城縣是也。博陵、高陽府,見前後漢郡國。

治薊。領郡十一:曰范陽,即漢涿郡也,黃初中更名;曰燕郡,即漢廣陽也,建安中魏武省漁陽入焉,黃初中復故名爲燕郡;曰右北平,曰上谷,曰代郡,曰遼西,曰遼東,曰玄菟,曰樂浪,皆故郡也;曰昌黎,本遼東屬國,景初中改爲昌黎郡;曰帶方,建安中公孫度分樂浪置,魏因之,治帶方縣,在今朝鮮境內。《典略》:「景初二年以遼東、昌黎、帶方、玄菟、樂浪五郡爲平州,後合爲幽州。」

治晉陽。領郡六:曰太原,曰上黨,曰西河,曰雁門,皆故郡也;曰樂平,建安中魏武分太原郡置,治沾縣,今山西樂平縣西廢沾縣是;曰新興,亦建安中魏武分太原地置,治九原縣,在今忻州西。《漢魏春秋》:「後漢靈帝末,羌、胡大擾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等五郡並流徙分散。建安十八年省并州入冀州,二十年始集塞下荒地郡置一縣,領其民,合爲新興郡。黃初元年復置并州,二年遷郡於嶺南,自陘嶺以北並棄之,以勾注爲塞。」陘嶺,即勾注也,見前戰國蘇厲遺趙王書。

治長安。領郡六:曰京兆,曰馮翊,曰扶風,曰安定,曰北地,皆故郡也;曰新平,建安中,魏武分扶風郡置,治漆縣,今西安府邠州也。《晉志》:「魏改京兆尹爲太守,馮翊、扶風,各除左右。」初,三輔屬司隸,獻帝改置雍州,自三輔距西域皆屬焉,魏析爲涼、秦二州,而雍州不改。

郡國九十有一。晉志》作「六十有八,得漢郡五十有四」,誤。東拒吳,西拒蜀。以廣陵、壽春、合肥、今廬州府附郭縣,見前。沔口、亦曰漢口,亦曰魯口,即湖廣武昌府城西之夏口也。或曰今漢陽府城東北大別山之陰,爲魏所守之沔口。西陽、西陽,在今黃州府東南百三十里。襄陽、隴西、今臨洮府治狄道縣,即故隴西郡治。南安、即靈帝所置南安郡。祁山、在鞏昌府西和縣北七里。漢陽、《志》曰:漢陽治冀,在今鞏昌府伏羌縣。見前。陳倉今鳳翔府寶雞縣有陳倉故城。爲重鎮。

魏明帝曰:「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來必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爭也。」

编辑

孫權席父兄之業,奄有江東,

史略:初,權父堅以討賊功,封烏程侯,烏程,今浙江湖州府附郭縣。兄策乃略定江東地。孫策時略有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江諸郡。及權嗣位,周瑜等破曹操於赤壁,赤壁,在今武昌府城東南九十里。進取江陵,西至夷陵,瑜因說權曰:「今操新敗,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時孫堅弟子瑜爲奮威將軍。并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與馬超結援,瑜意欲兼漢中以動關中,連隴右以規三輔。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瑜志未逮而卒。後吳屢伐魏,皆無功。最後魏主叡薨,權復議伐魏。殷札曰:「天棄曹氏,喪誅屢見。今宜滌荊、揚之地,強者執戟,羸者轉運;命益州軍於隴右,謂蜀漢也。朱然、諸葛瑾指襄陽,陸遜、朱桓征壽春,大駕入淮陽,謂淮北。歷青、徐,犄角並進,民必內應。一軍敗績,則三軍離心,便當乘勝逐北,以定華夏。若不悉軍動衆,循前輕舉,民疲威削,時往力竭,非策也。」權不能用,師卒無功。

奠基建業,

《都邑攷》:孫策屯曲阿,曲阿,今鎮江府丹陽縣。策擊走揚州刺史劉繇於曲阿,遂屯焉。尋徙屯吳。今蘇州府治。權徙治丹徒,謂之京城,今鎮江府治,亦曰京口。尋遷秣陵,號曰建業,今應天府治。而武昌爲行都云。今武昌府武昌縣。吳於章武元年自公安徙都鄂,改曰武昌。黃龍元年還建業,陸遜輔太子登留武昌。歸命侯皓甘露元年復徙都武昌,寶鼎初還建業,命滕牧留鎮武昌。公安,今湖廣荊州府屬縣,吳南郡治也。

有州五:通典》:「吳分漢交州之南海、蒼梧、鬱林爲廣,分荊州之江夏以東爲郢,得漢十三州之三。」又《晉書》:「晉滅吳,得州四,謂揚、荊、交、廣也。」郢州似初置後廢。

治建業。領郡十三:曰丹陽,曰吳,曰會稽,曰豫章,皆故郡也。曰廬江,吳與魏分置,治皖,今安慶府治是。曰廬陵,建安四年孫策分豫章置,治廬陵縣,今爲吉安府。曰鄱陽,建安十五年孫權分豫章郡置,治鄱陽縣,今爲饒州府。曰新都,亦建安十三年孫權分丹陽郡置,治始新縣,今南直徽州及浙江嚴州府。始新,今嚴州府淳安縣也。曰臨川,吳太平二年亦分豫章郡置,治臨汝縣,今爲撫州府。曰臨海,亦太平二年分會稽東部都尉置,治章安縣,今爲台州府。章安,今府東故城是也。曰建安,永安三年分會稽南部都尉置,治建安縣,今爲福建建寧府。曰吳興,寶鼎初,分吳郡置,治烏程縣,今爲湖州府。曰東陽,亦寶鼎中分會稽郡置,治長山縣,今爲金華府。曰廬陵南部都尉,亦寶鼎初分廬陵郡置,治雩都縣,今贛州府雩都縣是。又東安郡,黃武五年以丹陽、會稽、吳三郡山民爲寇,分其地置郡,治富春縣,旋罷。富春,今杭州府富陽縣也。又建安四年孫策分豫章之海昏諸縣置建昌都尉,治海昏,今南康府建昌縣是。

治南郡。領郡十四:曰南郡,曰武陵,曰零陵,曰桂陽,曰長沙,皆故郡也。曰宜都。建安十三年魏武得荊州,分南郡枝江以西爲臨江郡,旋敗還,十四年蜀先主因分置宜都郡,治夷陵,今荊州府夷陵州是也,二十四年入於吳。曰臨賀,黃武中分蒼梧郡置,治臨賀縣,今廣西平樂府賀縣也。曰衡陽,太平二年分長沙西部都尉置,治湘鄉縣,今衡州府南湘鄉城是。曰湘東,亦太平二年分長沙郡置,治酃縣,今衡州府東有故酃城。曰建平,永安三年分宜都郡置,治建平縣,今荊州府歸州也。或云建安末吳嘗置固陵郡,後廢,改置建平郡。曰天門,亦永安中分武陵郡置,治零陽,今岳州府澧州石門縣是。曰邵陵,寶鼎初,分零陵北部都尉置,治邵陵縣,今寶慶府治是。曰始安,甘露初,分零陵南部都尉置,治始安縣,今廣西桂林府治。曰始興,亦寶鼎初分桂陽郡置,治曲江縣,今韶州府治。又營陽郡亦寶鼎中分零陵郡置,治營道縣,今永州府道州是其地也。後廢。

治江夏,今武昌府。領郡未詳。曰武昌,治武昌縣,漢江夏郡也,本治西陵,建安十三年孫權以程普領江夏太守,治沙羨,蓋江夏半入於曹氏,黃武初,改曰武昌郡,移治武昌也。沙羨,即今武昌府治武昌縣,見前《都邑攷》。曰蘄春,建安十二年孫權分江夏置,治蘄春縣,今黃州府蘄州也。曰安成,寶鼎二年分豫章、廬江郡置,治平都縣,今江西吉安府安福縣是。或曰郡仍屬揚州。又彭澤郡,建安十四年孫權分豫章、廬江郡置,領彭澤、柴桑、尋陽三縣,即今九江府境也,而地志不著。又漢昌郡,建安十五年孫權分長沙郡置,治漢昌縣,今岳州府平江縣也。後廢。

治龍編,今安南之東都。見後漢交州注。領郡七:曰日南,曰交趾,曰九真,曰合浦,故郡也。曰新昌,吳建衡三年置,治麋泠縣。沈約曰:「本名新興,晉太康三年改曰新昌。」曰武平,治武寧縣。曰九德,治九德縣。俱在今安南境內。《晉志》云:「武平、九德二郡,吳寶鼎初置。」

治番禺。領郡七:曰南海,曰蒼梧,曰鬱林,故郡也。曰高涼,即後漢靈帝時所置郡;曰高興。吳分高涼置,治廣化縣,今廣東陽江縣西北有廢廣化城;曰桂林。寶鼎中分鬱林郡置,治潭中縣,即今柳州府治;曰合浦北部,永安六年分合浦郡置,治寧浦縣,今廣西南寧府橫州也。《晉志》:「吳黃武五年分交州之南海、蒼梧、鬱林、高涼四郡,立爲廣州,俄復舊,永安七年復分交州置廣州云。」

郡國四十三。得漢郡十有八。西拒蜀,北拒魏,以建平、見上荊州屬郡。西陵、即夷陵。又州西北二十五里爲西陵峽,詳湖廣重險。樂鄉、今荊州府松滋縣東七十里有樂鄉城。南郡、見前。巴丘、即岳州府附郭巴陵縣。夏口、吳所守之夏口,即今武昌府之城西漢口也。《晉志》:「夏口在荊江中,正對沔口。」見前七國楚夏州。武昌、見上。皖城、見前。牛渚圻、在今太平府北二十五里,亦謂之采石圻。詳見南直名山采石。濡須塢,在廬州府無爲州巢縣東南四十里,亦曰東關,又爲東興堤。詳見南直重險東關。後又得邾城,今黃州府治,見前。沔口,見魏重鎮。廣陵,同上。並爲重鎮。

陸抗曰:「西陵、建平,國之蕃表,既處上流,受敵二境。若敵泛舟順流,星奔電邁,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懸也。臣父遜昔在西垂上言:西陵,國之西門,雖云易守,亦復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荊州非吳有也。如其有虞,當傾國爭之,不然深可憂也。」○司馬懿曰:「東關、夏口,敵之心喉。」○何承天曰:「曹、孫之霸,才均智敵,江、淮之間,不居各數百里。魏舍合肥,退保新城;在今合肥城西北二十里,魏滿寵所築。吳城江陵,移入南岸,吳南郡移治公安,蓋在江南岸也。濡須之戍,聚屯羨溪。羨溪,在濡須東三十里。何者?斥堠之郊,非耕牧之地,故堅壁清野以俟其來,整甲繕兵以乘其弊也。及襄陽之屯,民居星散。司馬懿謂宜徙沔南,以實水北,即沔水北。曹爽不用,果亡柤中。」今襄陽府南沮水左右地,亦曰沮中。
胡氏曰:「地有常險,則守亦有常勢。當孫氏時,上流欲爭襄陽而不得,故以良將守南郡。下流欲爭淮南而不得,故以大衆築東興見上濡須塢。與皖口。在今安慶府城西十里,亦曰山口鎮。中流欲爭安陸而不得,安陸,今德安府治是。故以三萬勁卒守邾城。」

编辑

先主以敗亡之餘,得一孔明,僅安巴蜀,

史略:先主初領徐州牧,屢爲袁術、呂布及曹操所敗,後依劉表,屯新野。今南陽府鄧州新野縣,見前。三顧孔明於隆中,今襄陽府城西二十三里有隆中山。孔明曰:「今操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爲之用,此可與爲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自桂陽、蒼梧,跨有交州,則利盡南海也。東連吳會,吳會者,吳爲東南一都會也。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殆天所以資將軍也。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若跨有荊、益,保其險阻,西和諸戎,南撫蠻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雒,宛謂南陽,雒謂雒陽。將軍身帥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猶曰秦中。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而迎將軍者乎?」

定都成都。

《都邑攷》:都成都。

有州三:蜀分益爲梁,又以建寧太守遙領交州,得漢十三州之一。又延熙四年蔣琬奏以姜維爲涼州刺史,時涼州止有武都、陰平二郡,蓋亦遙領也。

治成都。領郡十二:曰蜀郡,曰犍爲,曰汶山,曰越嶲,曰牂牁,曰永昌,皆故郡也。曰江陽,劉璋於建安五年分犍爲郡置,治江陽縣,今四川瀘州也。曰漢嘉,本蜀郡屬國也;曰朱提,本犍爲屬國也;俱章武元年改置。曰建寧,即漢益州郡也,後主建興二年改爲建寧郡,治味縣,今雲南曲靖軍民府西廢味縣是。曰雲南,本益州永昌郡地,亦建興二年析置,治雲南縣,今大理府趙州雲南是也。曰興古,亦建興二年析益州牂牁郡置,治律高縣,今曲靖府馬龍州東廢律高縣是也。又《晉志》:「後主分廣漢立東廣漢郡。」胡氏曰:「東廣漢郡治郪縣。」今潼川州也。又《蜀紀》「建安十九年先主入成都,以諸葛孔明領益州太守,法正領蜀郡太守,」蓋劉璋置益州,與蜀郡並治成都郭下云。

治漢中。領郡十:曰漢中,曰廣漢,曰巴郡,皆故郡也。曰梓潼,建安二十三年先主分廣漢置,治漢壽縣,今保寧府劍州廣元縣也。曰涪陵,亦建安中先主分巴郡置,治涪陵縣,今重慶府之涪州是。曰巴東,曰巴西,即劉璋分巴郡所置也。曰宕渠,亦建安中先主分巴郡置,治宕渠縣,今順慶府廣安州宕渠縣東北七十里有宕渠故城。尋省入巴西郡。曰陰平,本建安中魏公操置,建興七年入於漢,《晉志》云後主所置;曰武都,漢故郡也,亦建興中屬漢;蔣琬蓋分二郡爲涼州。交治建寧。見上建寧郡。

郡國二十有二。得漢郡十有四。東拒吳,北拒魏,以漢中,見前。興勢、興勢,今漢中府洋縣北興勢山是。白帝今夔州府東五里,即白帝城。爲重鎮。吳賀邵云:「劉氏據三關之險。」三關者,一陽平關,在今寧羌州東北九十里,杜佑以爲即漢中府褒城縣西北二十里之漢陽關;一白水關,在寧羌州西南百里;一江關,即瞿塘關也。

黃權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三巴,見東漢郡。○楊洪曰:「漢中益州咽喉,若無漢中,是無蜀也。」
胡氏曰:「魏人都許,不恃方城,而守襄陽。方城,見前七國楚綿以方城。蜀人都益,不恃劍門,而守漢中。劍門,在保寧府劍州北二十五里。詳四川名山。吳人都秣陵,不恃大江而守荊渚。」江陵城,楚渚宮也,故曰荊渚。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