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六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二十六 南直八 廬州府 安慶府 下一卷▶


廬州府 编辑

東至滁州二百六十里,東南至和州二百八十里,南至安慶府三百六十里,西南至湖廣黄州府八百十里,西至河南光州六百里,西北至鳳陽府壽州百七十里,東北至鳳陽府二百七十里。自府治至江寧府五百十里,至京師二千六百里 。

  《禹貢》揚州之域。古廬子國也。春秋時舒國地。戰國時屬楚。秦屬九江郡。漢為九江、廬江二郡地。後漢因之。三國魏為重鎮。曹操表劉馥為揚州刺史,建州治於合肥。晉為淮南、廬江二郡地。東晉僑置南汝陰郡。梁天監五年,置豫州。七年,改為南豫州。太清元年,改為合州。北齊兼置北陳郡。隋初郡廢,改曰廬州。大業初,曰廬江郡。唐亦曰廬州。天寶初,曰廬江郡。乾元初,復故。楊吳置昭順軍 《薛史》:後唐長興二年,詔升廬州為昭順軍。蓋遥領也 。南唐曰保信軍,後周因之。《五代史》:顯德五年,置保信軍於廬州。蓋因南唐舊名也 。宋仍曰廬州,亦曰保信軍。建炎初,淮南西路安撫司治此 。元初置淮西總管府,尋改廬州路。明初改廬州府,直隶京師,領州二、縣六。今仍為廬州府。

  府為淮右噤喉,江南唇齿。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則可以西问申、蔡,北向徐、壽,而爭勝於中原;中原得合肥,則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三國時,吳人嘗力爭之。魏主曰: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来辄破之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爭也。蓋終吳之世,曾不能得淮南尺寸地,以合肥為魏守也。南北朝時,合肥常為重鎮,淮西有事,必爭合肥。隋欲图陳,先以韓擒虎為廬州總管,其後出横江,渡采石,金陵在掌中矣。唐初,廬州屡為盗賊所窺伺 隋大業十三年,賊帥李通德寇陷合肥義寧。初,賊帥張善安陷廬江 。及乾符亂起,廬州实為戰守之冲 乾符三年,王仙芝陷廬州。龍紀初,又為孫儒所陷 。楊行密创绪於此,遂克并有淮南,及南唐丧淮南,惟廬州最後下 周顯德五年,取淮南十州,南唐以廬、舒、蕲、黄四州献於周 。宋南渡以後,廬州尤為要地,往往拒守於此,為淮西根本。嘉熙之季,杜杲猶力守廬州,屡挫蒙古之兵,岂非形勝所在哉?明初创起江淮,亦克廬州而版图日廓。郡居江淮襟要間,固不可以缓图也。

  合肥縣 附郭。漢縣,屬九江郡。晉屬淮南郡。劉宋改為汝陰縣,南汝陰郡治焉。萧齊仍屬南汝陰郡,高齊亦曰汝陰縣,屬廬江郡。隋復曰合肥,為廬州治。今編户五十五里 。

  ○合肥城 在今府治東北,一名金斗城。《志》云:合肥分野,入斗度獨多也。今城門遗址尚存,亦曰金斗門。漢置縣於此。後漢建武中,封功臣坚镡為合肥侯。建康初,九江賊徐鳳等遣其党黄虎寇合肥。建安四年,孫策取合肥,以顾雍為合肥長。五年,曹操表劉馥為揚州刺史,時揚州獨有九江,馥单馬造合肥,建州治,招流亡,廣屯田,興陂曷,又高為城垒,修戰守备。十三年,孫權自將圍合肥,不克。十四年,曹操使張遼、李典、乐進屯合肥。二十年,孫權率眾十萬来攻,遼等以八百人大破之。二十四年,權復攻合肥,不克。魏太和四年,權又攻合肥,不能拔。六年,揚州都督满宠表言:合肥城南临江湖,北遠壽春,賊来攻圍,得據水為势,官軍赴救,必先破賊大辈,圍乃得解,賊往甚易,兵救甚难,今城西北三十里,有奇險可依,立城於此,可以固守,此為引賊平地而犄其歸路,又賊未至而移城卻内,此所謂形而诱之,引賊遠水涉利而动也。从之,謂之新城。明年,孫權自出圍新城,以其遠水,積二十日不敢下船而退。青龍二年,孫權復自巢湖向合肥新城,卒無功。嘉平六年,吳諸葛恪圍新城,不能拔。《志》云:今雞鳴山下有新城故址。晉平吳,復還故治。大興二年,兖州刺史郗鉴為後趙所逼,退屯合肥。建元二年,陷於後趙。永和六年,廬江太守袁真,乘趙亂攻克之。隆和二年,桓温帥舟師屯於此。宋泰始二年,殷琰據壽陽,遣其党薛道标陷合肥,劉π攻克之。齊永元二年,裴叔業以壽陽降魏,詔李叔献屯合肥,魏人進攻合肥,擒叔献。梁天監五年,韦攻合肥,堰肥水灌城,魏人筑東西二小城,夾合肥,攻破之,亦使軍主王懷静筑城肥水岸以守堰,為魏所拔,復筑垒於堤以自固,肥水益盛,城遂溃,於是自历陽迁豫州,治合肥。普通七年,克壽陽,因改置豫州,而以合肥為南豫州。太清元年,又改合州。三年,没於東魏。陳大建五年,伐齊,吳明彻攻合肥,克之。十一年,又没於後周。隋開皇三年,置廬州,治合肥。五年,於故新城立鎮、置仓,謀伐陳也。大業十三年,為賊帥李通德所陷,將軍来整擊走之。唐武德初,来歸。咸通三年,徐州賊龐勛遣兵陷合肥。乾符三年,又為濮州賊王仙芝所陷。中和三年,淮南节度高骈,以楊行密為廬州刺史。龍紀初,又陷於蔡州賊將孫儒。景福元年,楊行密復取之。五代梁乾化四年,遣王景仁攻廬、壽二州,吳使徐温等出合肥,御卻之。周顯德五年,南唐以合肥来歸。宋大觀四年,冀州賊孫琪转寇淮南,犯廬州。绍興初,劉豫遣其党王世冲寇廬州。四年,金人圍廬州,岳飞使牛皋来援,金人敗走。六年,劉豫分道入寇,其子麟出中路,繇壽春,犯合肥,楊沂中等敗卻之。七年,淮西將郦琼以廬州叛,降劉豫。十一年,金兀术入廬州,楊沂中等敗之,遂復廬州。三十一年,金亮南寇,入廬州,未幾收復。開禧二年,金人圍廬州,不能陷。十年,復来侵,又敗卻。端平二年,蒙古寇淮西,游骑自信陽趣合肥,詔淮東帥趙葵赴援。嘉熙二年,蒙古帥察罕圍廬州,欲引舟師自巢湖窺江左,淮西帥杜杲敗卻之。咸淳末,夏贵以城降蒙古,而宋事不可為矣。元至正十四年,為左君弼所據。二十三年,明師圍廬州,尋引去。明年,復圍廬州,克之。《城邑考》:府城,相傳後漢建安中劉馥所筑。唐貞元中,刺史路应求以古城皆土筑,特加甓焉。宋乾道五年,淮西帥郭振筑斗梁城,横截舊城之半,跨金斗河北,而阻絕舊城於斗梁之外,自是相继修葺。元初毁天下城郭,至正中兵起,州人仓卒為木栅以守,尋因故址修葺。明初,克廬州,立江淮行省於此。命俞通海摄省事,因修城浚濠以為固,後復颓坏。弘治十年復經营之,盡廢缺,為陆門七,水關二。正德七年,以畿辅賊劉七等掠淮上,窺郡境,議者以金斗河東西贯城,虑水關难守,乃閉水關,筑埭以障之。说者曰:合肥舊称險固,古語謂“天生重慶,铁打廬州”,言其难犯也。明初,攻廬州,三月不克。正德中,賊劉七等經府境,不敢攻而去。此其验矣。然因革不時,舊險渐失。或以為今城即宋郭振所筑故址也,周十三里有奇 。

  梁縣城 府東北七十里。漢慎縣,本屬汝南郡,劉宋僑置縣於此,屬南汝陰郡。齊因之。東魏置平梁郡。陳曰梁郡。隋初郡廢,縣屬廬州。唐因之。宋绍興三十二年,避讳改曰梁縣,从舊郡名也。元仍舊。明初,省入合肥縣。今為梁縣鄉。○新城,《志》云:在府西三十里雞鳴山北,三國魏满宠所謂奇險可倚者也,故址猶存。《括地志》:合肥新城,距今城二十里,或目為界樓城,以在廬、壽二州間也。隋嘗立鎮置仓於此。宋《乾道新城記》:今城西北二十里有白渡港。魏筑二垒於此,号曰合肥城,蓋即新城云。胡氏曰:《華夷对境图》魏合肥新城,今為廬州谢步鎮 。

  浚遒城 舊《志》:在梁縣西三十里。漢縣屬九江郡。後漢因之。曹操侵吳,嘗顿兵於此,修葺故城,俗亦謂之曹城。晉曰逡遒縣,屬淮南郡。咸和初,石勒將石聪攻祖約於壽春,遂寇逡遒、阜陵,建康大震。後省,僑置於江南。○滁陽城,在廢梁縣東北四十里,涂水經此,因名。《寰宇記》:吳赤乌十三年,遣兵斷涂作堰,以淹北道,因筑此城,為守御之备。王氏亦曰:吳斷涂水作塘,於其上源筑城也。或曰:城蓋魏所筑,吳不能得合肥,岂得越境筑城於此。蓋魏人筑此城以备吳耳。又赭城在府西北,唐光启二年,壽州刺史張翱遣兵寇廬州,楊行密將田κ等敗之於赭城,是也。赭城,《通鉴》作楮城 。

  ○大蜀山 府西二十里。《爾雅》釋云:蜀者,獨也。山卓然孤立,登其巅,遠見二百余里。又西二十里曰小蜀山。○雞鳴山,在府西四十里,肥水出於此,上有龍井。唐建中四年,淄青帥李纳叛,斷淮西运道,水陆运使杜佑请改疏颍水通漕,因言廬、壽間有水道,而平冈亘其中,曰雞鳴山,请疏其两端以通舟,中間登陆四十里而近,則江、湖、黔、岭、蜀、漢之粟,可方舟而下也。議未及行 。

  紫蓬山 府西南七十里。一名李陵山,以山有李陵廟也。《南畿志》:肥水出李陵山,至合肥而始大,山有徑達府西五十里之石佛山,亦曰李陵山。《峡志》云:石佛山两旁皆石,中有路通人行。元末設關守隘,曰竹林關。○大山,在縣西百里,有泉不涸,其西為龍鳳山口,道通六安、舒城 。

  浮槎山 府東八十里。一名浮巢山,一名浮山,郡境名山也。俗傳山自海上浮来,頂有佳泉,歐陽修謂張又新《水記》載龍池而弃浮槎,所失甚多。今龍池山,在府西百二十里,與六安州接界,一名龍穴山。○方山,在府東六十里,山頂四平。南宋初,居民嘗结寨保聚於此。又有東山,在府東九十里,其山口路通巢縣 。

  四頂山 府東南七十里。俯瞰巢湖,上有四峰特起,亦名四鼎山。唐罗隐诗:一山分四頂,三面瞰平湖。蓋实录也。又有青陽山,在巢湖西北,西去府城六十里。○姥山,在府東南百里巢湖中,界合肥、巢、廬江三邑間,一名圣女山。又有孤山,亦在巢湖中,一峰孤立,因名。《志》云:山在府東百里 。

  黄山 府東百二十里,接巢縣及和州含山縣界,山有三百六十峰,周回二百余里,四時泉出不竭,俗呼為龍泉山,亦曰金庭山,一名紫微山。唐天寶中改王乔山。相傳王乔嘗居此,俗又訛王為黄也,山中岩洞幽勝,《道书》以為第十八福地。《志》云:山有金庭洞,中可容三百余人,又有紫微洞,出泉,冬夏不竭,居民引以灌溉。○小岘山,《志》云:在縣東七十里,蓋黄山之支隴也。有山口曰余岘,道出全椒。今山見和州含山縣及名山岘山 。

  ○肥水 在府城東。源出雞鳴山,流入巢湖。《中都志》:肥水出紫蓬山,經合肥城下,其東有沿河之水入焉。自洗馬湾、黄連門来,二河异源,而下流相合,故曰合肥。《邑志》云:肥水舊經城北,分二流,一支東南入巢湖,一支西北注於淮,今肥水分流為金斗河,自雞鳴山而東,引流至城西,復贯城而東出。正德中筑埭障之,乃沿壕迤逦城南而東,與自城北而東南流之河合,又東南注於巢湖,蓋水流变徙,肥水源流,非復故迹也。《吳志》:嘉禾二年,吳主欲圍合肥新城,以遠水不敢進,魏將满宠,度其必当上岸耀兵,乃伏步骑於肥水隐處以待之,吳兵果至,伏兵起,遂敗卻,即今肥水西岸也。余詳見大川肥水 。

  滁水 在府東北。《志》云:源出廢慎縣之龍潭,又東入滁州全椒縣界,下流經六合縣入於大江,為淮南之内險,江北之重阻。詳見大川涂水 。

  三汊河 府南九十里。会廬江航埠水、舒城城下水、挑城水,亦曰三河,有三河鎮。梁天監中,韦攻合肥,堰肥水,筑城於岸以守堰,為魏人所拔,乘勝至堰下,諸將惧,欲退保巢湖,或欲保三汊,不許。胡氏曰:保三汊以利於入船也。○店埠河,在府東四十里,源出城北六十里圆疃鎮,流經此,為店埠鎮,又東流入巢湖。宋绍興十一年,楊沂中敗金人於店埠,乘勝復廬州,是也。又派河,在府南三十里,源出大蜀山,亦東南流入巢湖。《志》云:府北百十里有茅埠河,東流經含山縣境,下流達大江 。

  巢湖 府東五十里。亦曰焦湖,亦曰氵巢湖。周四百余里,占合肥、舒城、廬江、巢四縣之境,汊港大小三百六十,纳諸水而注之江,為淮西巨浸。後漢永平十一年,嘗出黄金。建安中,曹操數與孫氏爭衡於此,諸葛武侯所謂曹操四越巢湖不成者也。吳嘉禾三年,吳主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不克。宋升明二年,北魏寇淮、肥,萧道成遣劉懷珍屯巢湖御之。梁天監五年,韦攻合肥,未拔,諸將欲退還氵巢湖。陳大建十一年,樊毅等將水軍二萬,自東關入焦湖,欲向合肥,以拒宇文周之兵。元至正十五年,明太祖自和陽謀渡江,患無舟楫,巢湖水寨軍帥俞通海等来迎,太祖喜曰:吾事濟矣。遂自將趣巢湖,將其眾而還 。

  逍遥津 在今府治東,肥水支津也。後漢建安二十年,孫權攻合肥,不拔,撤軍還駐於津北,魏將張遼等襲擊權,諸將悉力拒戰,權乘骏馬上津橋,橋南已彻丈余,超度得免。今有飞骑橋,相傳即權超度處。又藏舟浦,在府城西北隅。魏張遼御孫權,凿此以藏戰舰處。《寰宇記》:唐貞觀十年,刺史杜公因舊浦作斗門與肥水相接,浦际有金沙滩。○洗馬湾,在府北。《志》云:肥水自合肥而北,有洗馬湾、黄連門二河,合流而北,入壽州界 。

  ○廬鎮關 府西二百里,地入舒城縣境,置巡司戍守,仍轄於合肥。嘉靖二十四年,改石梁鎮巡司。又竹林關,在府西五十里石佛山下,元置,今廢 。

  石梁鎮 在府東百二十里,接巢縣界,有巡司戍守。其相近者曰顾軍鎮,元末嘗設站驛於此。又有梁店鎮,亦在府東百二十里,又府東四十里有撮城鎮 。

  清水鎮 府東北百里。宋開禧中以濠州陷,嘗移治此。又左路鎮,在府北百二十里,接壽州界。《志》云:府西九十里又有長城鎮,道出六安州,元設巡司於此。洪武九年廢。○桃花鎮,在府南二十五里,府南三十里又有青陽鎮 。

  ○派河驛 府南四十里,路出舒城。又护城驛,在府東北八十里,道出定遠縣。又金斗驛,在府城東門外 。

  黄連埠 在府東北,近定遠縣界。宋绍興十一年,張俊等復廬州,方班師,行才數里,闻濠州圍急,邀諸將楊沂中、劉等,還会於黄連埠,同往援濠,是也。○教弩台,在府城東,曹操所筑,今為明教台寺 。

  舒城縣 府西南百二十里,西北至六安州百三十里,南至安慶府桐城縣百二十里,西至霍山縣百四十里。古舒國。漢置舒縣,為廬江郡治。後漢因之。三國時廢為境上地。晉仍置縣,屬廬江郡。宋因之。齊仍為廬江郡治。梁仍屬廬江郡。後没於東魏,縣尋廢。唐開元二十二年,分合肥、廬江二縣地,於故舒城置舒城縣,屬廬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户四十二里 。

  ○舒城 即今縣治。春秋時舒庸、舒鸠諸國地也。《左傳》僖二年,徐人取舒。文十二年,群舒畔楚。襄二十六年,楚使屈建灭舒鸠。又《诗》云:荆舒是惩。即此舒矣。秦為舒邑,屬九江郡。漢高帝五年,以舒屠六。文帝十六年,分淮南為廬江國,封淮南厉王子赐為廬江王,都舒。元狩初,復為郡。後漢建武四年,李宪称帝於舒。六年,馬成拔舒,获李宪。永康初,黄巾攻舒,廬江太守羊续破走之。興平初,袁术使孫策攻廬江。建安四年,孫策襲廬江,取之,時郡仍治舒也。三國,魏移郡治陽泉而虚其地。正始四年,吳諸葛恪屯皖,欲图壽春,司馬懿將兵入舒以御之。晉仍置舒縣於此。梁陳間廢,唐復置,即今治也。縣本無城,元末始筑土城,明代相继修葺。又陽石城,《志》云:在縣北三十五里,亦曰羊石。今與陽泉俱詳見霍丘縣。○周瑜城,在縣西十八里。《志》云:瑜从孫權举義兵討董卓,徙家於舒,因筑此城,今為净梵寺。又亞夫城,在縣東南十五里,相傳周亞夫嘗領兵至此。又東南二十里曰茆城,相傳曹操嘗屯其地,因筑此城 。

  六城 縣東南六十里。《寰宇記》:縣西南二十里有高陽城,相傳高陽氏封其子於蓼、舒之間,即皋陶庭坚也 。

  颉羹城 縣西北三十里。相傳漢高帝封兄子信為颉羹侯,食邑於舒,此城為信所筑。《城冢記》:縣西十里有花家城,一名竹市。其相近者曰缪家城,又西五里曰團箕城,其相近者曰霍胡城。又有桃城,在縣北三十五里,今為桃城鎮,皆南北朝及南宋初戍守之所。○黥布城,在縣東。《晉志》:孝武時,於漢九江王黥布城置南新蔡郡,屬南豫州,尋廢 。

  ○春秋山 縣南三十五里。山多名勝,頂有洞,可容數千人。又鹿起山,在縣東南三十里,《志》云:縣之鎮山也。○龍眠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形若卧龍。《括地志》謂之龍舒山。晏殊《类要》謂之龍山。山陰為龍眠寨,中有泉,可容數千人屯駐,山之東南接安慶府桐城縣界 。

  云雾山 縣南四十里。山高耸,云出必雨。又七門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山濱大溪,下有石洞如門者七,即七門堰之上源也。《志》云:縣西南七十里有揚旗岭,相傳寇亂時,土人结寨於此,寇至則揚旗聚眾以拒守,因名 。

  三角山 縣西南百二十里。峰有三角,高百里許,出泉清潤,相傳飲之能益人神智,一名多智山。《寰宇記》:多智山在懷寧縣西北三百里,高九百八十丈,自霍山縣西南入懷寧、太湖二縣界,西接蕲縣,又有小山連太湖縣境,迤逦百余里,中有大峡,两岸相去十里,水分两道,一道西北入霍山縣界,一道東南入太湖縣界,近時土豪结三尖寨於此,為控拒處。《志》云:山亦霍山之支隴也 。

  ○巢湖 縣東百三十里,與合肥、廬江、巢縣分境。縣境諸水,皆汇流於此 。

  南溪 在縣城南。发源縣西百五十里之孤井,東南流經七門堰,入於巢湖。或謂之歐溪,或謂之龍舒水。《志》云:孤井一名孤静源,西山有井,曰風,曰雷,曰雨,水經七門三堰,旋繞而通於南溪。又桃溪,在城東北三十里,发源於六安州之淠河,亦流入於巢湖 。

  上七里河 縣西九里。西山諸水皆汇流於此,經南溪而入巢湖。又下七里河,在縣東南七里,上接南溪,下達巢湖。又有石塞河,出縣西百二十里之陽山,亦東流入於南溪 。

  七門堰 在縣西南七門山下。三堰之源出焉。三堰者,一曰乌羊堰,在縣南十五里,一曰千功堰,在縣南二十里,一曰槽堰,在縣南二十五里,與七門堰共溉田二萬余頃,俱漢初颉羹侯所筑。後漢末,劉馥經理之,為灌溉之利。今故迹并存 。

  ○北峡關 縣南四十五里。又南接桐城縣之北峡山,路出蕲、黄,舊為設險之所 。

  陽山寨 在縣西百二十里陽山上,接霍山縣界。又縣西七十里有龍河寨,縣南五十里有方山寨,俱宋設戍守處。又縣西有石索山寨,與龍眠山寨相近,山崖峭險,泉水融流,俱可容數千人。又横山寨,在縣西南,近時居人戍守處,與三尖寨俱近潜山縣界 。

  上陽鎮 縣東二十五里。又縣東五十里有航埠鎮,縣南七十里有乌沙鎮,皆為商旅聚集之所。○牧馬市鎮,在縣西三十里,又十五里有九井鎮 。

  三沟驛 縣東十五里,路出合肥。又縣南三十里有梅心驛,道出桐城。又縣西七十里有罗湖馆,則走六安州之道也 。

  桐鄉 在縣西南。杜預曰:舒縣有桐鄉,即古桐國。又鵲亭,舊《志》云:在縣治西北。《春秋》昭五年,楚伐吳,吳人敗諸鵲岸。杜預曰:即舒縣之鵲尾渚,亦曰鵲亭 。

  廬江縣 府南百八十里。東至無為州百八十里,西北至舒城縣九十里,西南至安慶府桐城縣亦九十里。漢龍舒縣地,屬廬江郡。梁天監末,始置廬江縣,兼置湘州治焉。高齊州廢。隋仍曰廬江縣,屬廬州。唐因之。宋屬無為州。元因之。明初改今屬。城周五里,編户十九里 。

  ○廬江城 即今縣治。萧梁時始置縣於此。陳大建五年,吳明彻等伐齊,别將徐曼克廬江城,是也。自隋以後,皆為縣治。《通典》云:漢廬江郡在廬江縣,誤也。胡氏云:文帝初,分淮南為廬江國,在江南。《班志》:廬江郡則在江北,蓋两漢廬江郡皆治舒。三國時,吳擊魏廬江,满宠曰:權舍船二百里,懸軍深入,恐其走不及耳。蓋是時廬江郡改治六。孫氏亦置廬江郡,治皖,《三國志》:曹操使朱光為廬江大守,屯皖。吕蒙攻克之,孫權即以蒙為太守。魏正始中,文钦為廬江太守,营治六安。晉太康三年,以六安縣為廬江郡治是也。後并江南,廬江郡移治陽泉。劉宋移治,即今霍山縣之廢城。齊建元二年復治舒。《隋志》齊廬江郡置於廬江縣,與萧子顯《志》不合。後魏郡治潜縣。隋開皇元年,以韓擒虎為廬州總管,鎮廬江。或曰廬江在合肥東五十里,梁置合州,因合肥而名,時徙州治廬江,故以廬名州。亦非也。廬江蓋因舊郡而名,即合肥耳。宋高誨曰:漢廬江屬縣十二,若舒、居、巢、襄、安、皖等,皆在邊江及江南一路。九江屬縣十五,若壽春、逡遒、合肥、历陽等,皆在淮南一路。晉改九江為淮南,而合肥仍屬淮南。東晉永和三年,廬江太守袁真攻冉魏之合肥,克之,迁其百姓而還,時合肥未嘗為廬江郡治。移郡治合肥,自隋始也。諸家之说多誤,因附辨於此。陽泉,見壽州霍丘縣 。

  龍舒城 縣西百二十里。漢縣,屬廬江郡。後漢永平初,封許昌為龍舒侯,邑於此。晉仍曰龍舒縣,屬廬江郡。東晉末廢。《城冢記》:縣西南二十五里有大城,相傳曹操拒吳時筑。又縣西北四十里有金牛城,在金牛山下,亦魏武駐兵處,今為会龍馬厂。又暮容城,在縣東二十里。萧齊永元二年,魏取淮南地,筑此城戍守。《寰宇記》:今縣南二里有故城,漢淮南縣治此云 。

  ○冶父山 縣東北二十里,相傳歐冶子鑄剑處。山比眾山獨尊,故曰父。峰岩峻峭,林峦森密,盘亘凡數十里,自麓至巅,幾五里余。前有龍湫,水嘗不竭。又有三百六十四子山,罗列其下,泉石環列,為縣境之名山。又百药山,在縣南十里,山產药。《志》云:縣之鎮山也 。

  金牛山 縣西北四十里。巅有塔,吳赤乌二年造。下有金牛城,今為金牛市鎮。縣西五十里又有馬槽山,上有寨垒,相傳曹魏所筑,又有飲馬池。○梅山,在縣東南四十里,俗傳曹操率兵望梅止渴,即此山云。又有矾山,在縣南四十里,產矾。其相近者曰大凹山,山四圍高而中下也。又天井山,在縣東七十里,上有井,一名而山。而,小栗也。山多此树,因名 。

  ○巢湖 縣東北八十里。《志》云:縣北四十里有会市河,源出馬槽山;縣東北三十里有清野河,源出冶父山,并流注於巢湖 。

  黄陂湖 縣東南十五里,周八里許。《志》云:縣西五十里有繡溪,出馬槽山,过縣城南門,穿升仙橋,汇為黄陂湖,以上流水纹如繡而名。又有石槽河,出縣南矾山,沙溪河出縣南大凹山,瓦洋河出縣南五十里之秀山,黄泥河亦出秀山,并汇入黄陂湖而注於大江。○沙湖,在縣東南十里,源亦出冶父山,注於黄陂湖。又有白湖,在縣東北三十里。舊《志》云:湖周七十余里,跨六鄉,與巢湖相連,下流入於大江,湖西岸有蜃山,下瞰白湖 。

  黄墩河 縣東南七十里。源出黄墩山,通大河入江。墩,亦作屯。元末,義師廖永安等结黄墩水寨於此。明太祖督其兵,攻敗元將蛮子海牙於馬肠河口,是也。又作坊河,在城東二里,亦出冶父山,楊吳時作坝,聚水集材,因名。其下流亦注於黄陂湖。○西塘,在縣西三十五里,亦曰西官塘,溉田百余頃。《志》云:縣境之塘凡六十有二,俱為灌溉之利 。

  ○冷水關 縣西三十里,两山夾道如門。相傳三國時曹魏設隘於此,今有巡司戍守 。

附見:

廬州衛 在府城内,洪武初置 。

無為州 编辑

  無為州 府東南二百八十里。東至太平府百八十里,西南至安慶府桐城縣百七十里,東北至和州百五十里 。

  古巢國地。春秋時吳地。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屬廬江郡。後漢及晉因之。宋齊亦為廬江郡地。隋屬廬州。唐及五代因之。宋淳化初,置無為軍,屬淮南西路。元曰無為路,尋改無為州,屬廬州路。明初仍曰無為州,以州治無為縣省入 編户四十七里 ,領縣一。今因之。

  州山川險阻,為控扼要地。宋周氏曰:孫氏既夾濡須而立塢,又堤東興以遏巢湖,又堰涂塘以塞北道,然總不过於合肥、巢湖之左右,遏魏人之東而已。魏不能过濡須一步,則建邺可以奠枕,故孫氏之為守易。唐氏曰:曹公以數十萬眾再至居巢,逡巡而不能進;諸葛诞以步骑七萬失利而退,以濡須、東興之扼其吭也。说者曰:濡須口,三吳之要害也。江流至此,闊而多夾,闊則浪平,多夾則無風威。繇此渡江而趣繁昌,無七矶三山之險也。石臼湖、黄池之水直通太湖,所限者東坝一坏土耳 東坝,見前高淳縣 。百人剖之,不逾時也。陆則寧國縣及泾縣皆荒山小邑,方阵可前,一入廣德,自宜興窺苏、常,長興窺嘉、湖,獨松關窺杭州,三五日内事耳。然則濡須有警,不特建邺可虞,三吳亦未可處堂無患也。

  ○無為廢縣 今州治。本漢襄安縣地。唐巢縣之城口鎮也。宋淳化初,始置軍於此。熙寧中,析巢、廬江二縣地,置無為縣,為軍治。宋白曰:軍本巢縣之無為鎮,曹操攻吳,筑城於此,無功而還,因号無為城。其城临濡須水上,宋即其地置軍,尋復置縣。元亦為州治。明初,縣省。今城周九里有奇,門六 。

  襄安城 州南四十里。漢置襄安縣治此,屬廬江郡。晉因之,尋廢。梁改置蕲縣。隋初復改蕲縣為襄安。《志》云:此為漢襄安城,舊置襄安鎮巡司於此。今仍曰襄安鎮。隋之襄安縣即今巢縣也。又临湖城,在州西南七十里。漢置縣,屬廬江郡。後漢及晉因之。東晉末廢。今為临湖鎮。○開城廢縣,在州西四十里。《舊唐书》:武德三年置巢州,分襄安立開城、扶陽二縣。七年州廢,并廢二縣入巢縣。今為開城鄉。又置開城仓於此。或云扶陽廢縣,亦在州西北境 。

  偃月城 州東北五十里,與巢縣接界,即濡須塢也。有東西二關。其地峻險,亦曰東關口,亦曰東興堤,為吳魏相持之所。詳見前重險東關。○新附城,在州南十五里,三國吳諸葛恪筑此以居新附者,因名 。

  ○銀瓶山 州西北五十里。一峰特起,状如銀瓶,最為深秀。又白馬弄山,亦在州西北五十里,相傳魏武牧馬之處。其相近者曰曹家山,亦魏武屯兵處,因名。○五亩尖山,在州北五十里,頂平五亩許,堪种植。又白石山,在州西北四十里,高崖白石,有泉出焉。又有龍湫,虽旱不涸。山蓋與和州含山縣接界 。

  陽山 州西四十里。相傳曹操嘗屯兵於此山之陽。又胡避山,在州西六十里,一名孤鼻山。宋绍興中,郡人王之道保聚其上,群寇不能破。又西三十里曰天井山,以山頂有泉也。其相接而稍南者曰云雾山,山高耸,云雾嘗蒙其上。○桐山,亦在州西九十里,有水道通白湖,渔人用箔取魚,亦名上箔山。又有下箔山,在州西南九十里。《志》云:州西南八十里為双泉山,山下有涌泉二穴。或以為即天井山,誤也 。

  三公山 州西南百二十里。山高峻,有三峰削立。其相接者曰九卿山,山有九峰,俱接廬江縣界。《寰宇記》:三公山,唐天寶六載改為東顾山,以山頂皆東向也。○昆山,亦在州西南百二十里,有東西二山,皆產矾,其下有清水潭 。

  濡須山 州東北五十里,接和州含山縣界,濡須之水經焉。三國吳作塢於此,所謂濡須塢也。○枭矶山,在州東百五十里,獨立大江中,東西往来,道經其下,蓋與蕪湖縣接界 。

  浮浓岭 州北六十里,亦名芙蓉岭。西北去巢縣二十里,两境分界於此,高耸為群山之冠。其上怪石交峙,地势險阻,往来者艰於登涉。正統三年,知州王仕锡開凿,行者便焉 。

  ○大江 在州東南。上接安慶府桐城縣六丈墩,下距和州裕溪口计二百三十余里,江心與池州府铜陵縣、太平府繁昌縣对境。《江防考》:州東南五十里有泥汊河,又東南流入江為泥汊河口,有巡司,所轄江道,上自鲤魚套,下至薛家湾,凡五十里。自泥汊河巡司而東北三十里,為奥龍河巡司,所轄江道,上自薛家湾,下至奥龍墩,凡八十里。繇泥汊河而西南五十里,為土橋河巡司,所轄江道,上自石灰河,下至鲤魚口,凡七十里。中有化魚口、宋家湾,对江十里為楊林洲,與江南信服洲、白沙洲相近,号為三江口,芦苇丛生,向為盗賊渊薮。濱江防戍,此為最切 。

  馬肠河 州東北六十里。其上流二十里曰运河,西接巢湖,東汇於馬肠河,達大江。元至正十五年,明太祖自巢湖出湖口,至铜城闸,已脱險,元將蛮子海牙集樓船塞馬肠河口,以阻後軍,太祖設策敗之,盡发舟師,出湖口入江,是也。铜城闸,見和州。○裕溪河,在州東北百二十里,源出巢湖,東入和州境,下流注於大江 。

  濡須水 州東北二十里。源出巢湖,自巢縣東南流入州界,經濡須山,又經州東五十里曰栅港河,又東經三溪河入和州界,注於大江。《志》云:三溪河在州東南百十里。又栅港,亦曰栅江,經和州西南入大江,亦曰栅口也。昔人嘗立栅守險於此,因名。○夾山河,在州東南六十里,其西接泥汊河,通大江。又奥龍河,在州東百二十里。州東北百里為朴树河,與奥龍河相通,又東接於大江。《志》云:州東百二十里,又有更樓河,東临大江,下接朴树河,通裕溪 。

  里河 州西十里。源出州北五十里之青檀山,下流入大江。又永安河,在州西四十里,源出白石山,亦流入大江。○直皂河,在州東南二十里。又州南百二十里有土橋河,下流俱入大江 。

  羡溪 在州東北,亦謂之中洲。三國吳黄武初,朱桓戍濡須,其部曲妻子皆在羡溪,魏曹仁来侵,率萬骑向濡須,先揚声欲東攻羡溪,是也。既而仁遣其子泰攻濡須,遣别將襲中洲,蒋濟曰:賊據西岸,列兵上游,而兵入中洲,是為自纳地狱,危亡之道也。仁不从,果敗。杜佑曰:羡溪在濡須東三十里。何承天所謂濡須之戍家屯羡溪者也。又錦繡溪,在州西南十里,亦曰双溪,一名錦繡池 。

  ○安乐栅 在州東北。梁太清末,侯景陷台城,合州刺史鄱陽王范弃合肥出東關,屯於濡須,遣世子嗣,將兵守安乐栅。明年,嗣破侯景將任約於三章,遂徙鎮焉。亦謂之安乐栅。胡氏曰:三章在濡須之東。○豹儿寨,在州西五十里,南宋時州人结寨避兵處也 。

  糁潭鎮 在州南七十里,濱江。唐文德初,楊行密議襲趙於宣州,自廬州帥兵濟自糁潭是也。《江行記》:自糁潭東过泥汊口,又東过栅江口,皆為濱江要害。《江防考》:今省潭湾上至桐城縣界六百丈墩,中間凡八十里,中有揚子矶、石灰河、三江口,俱為險要。省潭,糁潭之訛也。石灰河,《志》云:在州東南百二十里,土橋巡司舊設於此 。

  石涧鎮 州北四十里,舊置巡司於此。又泥汊河鎮,在州東四十里。《志》云:泥汊河巡司置於州南三十里。又奥龍河鎮,在州東百二十里,其巡司置於州東五十里。土橋鎮,在州南百十里,其巡司置於州南七十里云。又栅港鎮,在州東南五十里。俱戍守處也。州南三里又有一字城鎮。○官池河泊所,在州南六十里。官池,一作黄落河。《志》云:黄落巡司,在州東南三十里。又州西北九十里有焦湖河泊所 。

  巢縣 州北九十里。東至和州含山縣六十里,北至鳳陽府定遠縣百七十里,西北至府城百八十里,西至舒城縣二百七十里。漢為居巢縣地。東晉置蕲縣,屬南譙郡。宋、齊因之。魏為南譙郡治。陳大建五年,吳明彻等伐齊,别將任忠自東關進克蕲城,即此。隋改置襄安縣。唐武德三年置巢州。七年州廢,又改襄安為巢縣,屬廬州。宋初廢為鎮,尋復為縣。紹興十二年,置鎮巢軍。元曰鎮巢州,尋降為巢縣,屬無為州。今城周四里,編户十七里 。

  ○居巢城 縣治東北五里。古巢伯國,成湯放桀於南巢,即此。《春秋》文十三年,楚人圍巢。襄二十五年,吳伐楚,門於巢。昭四年,楚启疆城巢以备吳。二十四年,吳灭巢。二十五年,楚子使熊相謀郭巢。皆此也。《史記》:吳公子光六年,大敗楚軍於豫章,取吳之居巢而還。秦為居巢縣,亦曰居巢阝,范增居巢阝人也。漢仍為居巢縣,屬廬江郡。後漢永平中,徙封劉般為居巢侯,邑於此。建安三年,袁术以周瑜為居巢長。二十二年,操軍居巢,尋引還,留夏侯惇督二十六軍,屯居巢。晉仍屬廬江郡,尋廢。《志》云:今縣治後有卧牛山,山之北有桀王城,城之故址,今為紫微觀。又有亞父山,在縣東北二十里,以范增居此而名。縣為古居巢無疑矣 。

  譙郡城 縣東南二十里。晉太元中,僑置南譙郡治山桑縣。宋、齊因之。後魏徙治蕲縣。高齊天保六年,齊主洋立萧渊明為梁主,使其弟上党王涣送之。時王僧辨等共推晉安王方智於建康,不从齊命。涣因攻譙郡,克之。陳大建五年,任忠克齊蕲城,又克譙郡,即此城也。周廢 。

  橐皋城 縣西北六十里。一名会吳城。《春秋》哀十二年,公会吳於橐皋,即此。漢為橐皋縣,屬九江郡。後漢省。孟康曰:橐皋,读曰拓姑。三國魏黃初四年,曹仁南侵,使其子泰攻濡須,自將萬人留橐皋為後援。吳五鳳二年,孫峻謀襲壽春,自東興進至橐皋是也。唐曰橐皋鎮。宋紹興十一年,兀术南寇,陷廬州,以拓皋地平坦,利用骑,因屯兵於此,既而為劉等所敗。橐,訛曰拓,後又訛為柘。今曰柘皋鎮 。

  ○東山 縣東三十里。山不甚高,濒江為險。宋绍興十一年,劉等敗金人於石梁河,又追敗之於東山,即此。又八公山,在縣西北十八里,亦名紫金山,宋劉敗金人於東山,敌走保紫金山。今山有淮南王廟,蓋以名同壽州八公山耳。○半湯山,在縣東北十五里,有二泉,冷热各半,下流仍合,因名 。

  七寶山 縣東南三十里。與含山縣界之濡須山对峙,相距十里,魏人筑西關於此。以拒吳處也。又大秀山,在縣南三十里,以峰峦秀麗而名。○踟蹰山,在縣南三十七里,南至無為州四十里,為接界處。《輿地志》:東關口踟蹰山,即坻箕山也。《春秋》昭五年,楚子觀兵於坻箕。南北朝時,陳將荀朗破齊將郭元建於踟蹰山。蓋坻箕、踟蹰音相近也。一名楚歌岭 。

  高林山 縣南六十里。山盘伏數里,林木高耸。山下有高林市,又南十里曰九峰山,其峰盘回九折,因名。○居巢山,在縣西南八十里,谷間有石,研之如墨,因名墨山,唐改今名。《志》云:縣西北十五里有龜头山,山形如龜,俯瞰湖濱。《城冢記》:山一名小隴山,昔嘗置黄沙城於此,為戍守處,亦謂之龜头城 。

  萬家山 縣西北二十里。山当四会之冲,一名回車弄,其南五里曰小佛岭。又小獨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四無山附,屹立干云,亦通途所經也。○金庭山,在縣北九十里,即黄山也,與合肥縣接界。《志》云:今縣北九里有王乔洞,可容三百人。又白塔冈,在縣南,道出無為州,南北朝時戍守處也 。

  ○巢湖 在縣西南十五里,為巢湖東口。縣境群川,多自巢湖导流。今有焦湖巡司。又有東口市,在縣西十里,以近巢湖東口而名 。

  拓皋河 縣西北二十里。源出合肥縣浮槎山,經柘皋鎮,流入巢湖。宋劉敗金人處也 。

  濡須水 在縣治南。自巢湖東口流經縣前,一名天河水,俗呼馬尾沟,東流經亞父山南,又東南流經七寶、濡須两山間,亦曰東關水,經無為州及和州境,注於江。舊《志》:縣東南十里有石梁河,即濡須上流也。宋紹興十一年,兀术屯拓皋,劉等自東關出清溪,两戰皆捷,進兵與兀术夾石梁河而軍,河通巢湖,廣二丈余,命曳薪垒橋,須臾而成,遂渡河大戰,兀术敗走 。

  清溪河 在縣東南十五里。亦出巢湖,流合濡須水。宋劉自東關出清溪,拒金人處也。又有芙蓉河,亦在縣東南十五里,出無為州接界之芙蓉岭,因名。東北流合於清溪。又有黄洛河,在縣東六十里。舊《志》:黄落河經無為州北四十里,東流合濡須水云 。

  徐塘 在濡須水東,亦曰徐曷。魏嘉平四年,吳諸葛恪於東興作大堤,筑两城。魏人来攻,陳於堤上。恪遣丁奉等赴救,馳至東關,據徐塘缘曷,擊魏人於堤上,大敗之。甘露二年,諸葛诞謀举兵,因吳人欲向徐曷,请十萬眾以守壽春,是也。《志》云:徐塘蓋在東關之東,今湮 。

  ○東關 縣東南四十里,即濡須山麓也,與無為州和州接界。又西關,在縣東南三十里七寶山上,三國時為吳魏相持之要地。又有三關屯,即東關也。關当三面之險,故吳人置屯於此。《吳志》:曹公出濡須,朱然备大塢及三關屯。皆東關矣。今詳見前重險東關 。

  镬里 在縣西北,濱焦湖。吳太平二年,孫綝援諸葛诞於壽春,大发兵出屯镬里,廢帝亮责留湖中,不上屯一步者,是也。又孔台,在縣西拓皋鎮,俗傳夫子曾南游與弟子憩於此。台如圆坛,可容千人 。

  高井驛 縣西北六十里,道出合肥。《志》云:縣治西有鎮巢水馬驛,此為高井馬驛,陆道所經也 。

六安州 编辑

  六安州 府西百八十里。東南至安慶府三百三十里,西南至湖廣黄州府六百三十里,西北至河南光州三百二十里,北至鳳陽府壽州二百里 。

  春秋時六國地。漢屬廬江郡。晉因之。梁置霍州及岳安郡。後魏因之。周州廢。隋初郡廢,屬廬州。唐初置霍州。貞觀初,州廢,改屬壽州。宋政和八年,置六安軍 紹興十三年,復廢為縣。景定五年,又升為軍。端平初復為縣,尋又升為軍 。元曰六安州,屬廬州路。明初,屬鳳陽府,以州治六安縣省入,尋改今屬 《志》云:洪武十五年以前,州屬鳳陽府,是年改今屬,編户六十六里 ,領縣二。今亦曰六安州。

  州山川環结,号為險厄。自州之西南以迄於東北,皆崇山峻岭,蔽虧日月。肘掖光、蔡,襟带蕲、黄,出奇走險,風馳雨骤,不十日而中原震动矣。昔人謂申光蔡為天下枢,而六安又申光蔡之根柢也 舊《志》:州封疆廣衍,沃野千里,東有龍穴,西有武陟,霍岳鎮乎南,沙河萦其北,萬山磅礴,控引荆湖,千里平涂,直達梁、宋,实廬州之喉舌,淮西之要地也 。

  ○六安廢縣 今州治。古六國皋陶之後。《春秋》文五年,楚人灭六。《史記》:楚昭王〔五年〕,吳伐楚,取六。秦為六縣,屬九江郡。漢初,项羽大司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劉贾、彭越会垓下。又漢封黥布為淮南王,都六。文帝時,分淮南為衡山國。武帝元狩二年,又别為六安國,治六縣。後漢為六安侯邑,屬廬江郡。建安十四年,廬江人陳兰據潜、六以叛,操遣張遼擊平之。潜,即今霍山縣也。吳嘉禾二年,攻合肥,分遣將全琮攻六安,不克而還。赤烏四年,諸葛恪攻六安,不克。六年,恪復襲六安,掩其人民而去。晉復為六縣,仍屬廬江郡。東晉末,廢。《括地志》:故六城在壽州安丰縣南百三十里。即此城矣。晉末,廢。隋屬霍山縣地,亦曰騶虞城。唐開元二十七年,改霍山曰盛唐,仍移治於此。五代晉天福中,南唐改為来化縣,尋復為盛唐縣。周顯德三年攻唐,淮南别將司超奏,敗唐兵於盛唐,遂拔其城,既而唐兵来爭,周將王彦升擊破之。宋開寶初,改為六安縣。政和中,為六安軍治。元為州治。明初省。今州城周五里有奇,門四 。

  開化廢縣 州西四十里。梁置。隋因之,屬廬州。唐廢。又应城廢縣,在州西南,隋末置。唐初屬霍州。貞觀初,省入霍山縣。《志》云:州西百九十里有邊城郡城,蓋齊梁時所置。又有霍州廢城,在州西五十里,或以為梁初置州於此 。

  馬头城 在州北。杜佑曰:晉永和中,谢尚鎮馬头城,在盛唐縣之北。宋泰始二年,晉安王子勛举兵尋陽,署其屬王廣元為馬头太守,軍主黄回擊斩之,亦此城也。又州西有英氏城,英氏,春秋時楚與國也。僖十七年,齊人、徐人灭英氏,即此。○白沙城,在縣北十三里。《志》云:其地有两城,一名白沙,一名六合,相傳漢高與项羽相拒處。又有東西二古城,一在州西十五里,一在州東南三十里 。

  ○武陟山 州西三十里。漢武南巡嘗登陟於此,因名。《漢紀》:元封五年,南巡狩至於盛唐,宋白曰:盛唐縣西十五里有盛唐山,当即此山矣。又州西七十里有獨山,其地平旷,一峰獨峙。相傳唐末淮南將王景仁攻廬、壽,曾戰於此。又齊头山,在州西南九十里,高千八百丈,层峰叠嶂,頂方四平,有泉出焉 。

  龍穴山 州東五十里,州境名山也。山脊有龍池,味甘美,亦名龍池山。又番山,在州南十里,磅礴蜿蜒,為州之鎮。又南四十里曰小霍山,一名青山,遠接霍山之脉,因名。○洪家山,在州東南七十里,有寨四圍,石崖險峻。宋绍興中,有洪氏率里民保聚於此 。

  三尖山 州西百里,有三峰插天。又寨基山,在州西百三十里,上有峡門。又有擂鼓尖,相傳昔為鄉人避兵之所,寨址存焉。○天柱山,在州西百七十里。其山耸削無附,因名。又州西二百里有黄巢山,相傳黄巢曾屯兵於此 。

  董靖原山 州南百二十里。山原平敞,周圍有小徑,相傳宋绍興中,里民董靖原避兵於此。有董家寨,今寨址猶存。○祖家山,在州西南百三十里,形势高耸,宋绍興中,民多避兵於此。又西南十里曰文家山,山高九里,亦昔人避兵處,有文家寨。又州西南二百四十里有帽頂山。《志》云:山與河南商城縣金刚台南北对峙,耸出层霄,其下有仙人洞,其相近者又有障山,以山如屏嶂而名。又汪家山,在州西南二百六十里,高千余丈,山势峭拔,中有石岩,甚深廣。又黄石崖,在州西四十里,崖之南即霍山縣界 。

  古路岭 州西百五十里。盘回三十七折,始至其巅。又西三十里為遮日岭,山高徑深,亭午始見日影,因名。○清風岭,在州西北二百二十里,接霍丘縣界。又韓婆岭,在州西二百里,通商城縣界,為群盗窜匿之處。又州西六十里有虎儿岭,林木茂密,虎育其中 。

  蝙蝠岩 州南五十里同山冲内。其地有大同、小同二山,形相似也。岩闊四丈,深不可测,昔人嘗於此避兵,有同山寨在大同山上。州南八十里又有松林岩,亦曰嵩寮岩,岩最深秀,今為僧寺。○霸王冈,在州西二十里,其相接者曰漢王冈,相傳楚漢相距時筑垒處。又七里冈,亦在州西界。明正德中,流賊趙風子,自河南光山縣走六安,官軍追敗之於此 。

  ○淠水 在州西。源出霍山,經州界,西北流入河南固始縣境,又東北流經霍丘縣及壽州界,入於淮。《水經注》所謂水也。一名白沙河。俗呼為二郎河,萬历十七年,湖廣黄梅賊曾繇此犯六安。○青石河,在州西南七十里,又州西百二十里有三元撞河,又西十余里有青龍河,皆流入淠水,以達於淮 。

  溶水 州西七十里。源出齊头山,西北流入固始縣界,合於史河。○馬栅河,在州東南八十里,經舒城縣之桃城鎮,又東入於巢湖 。

  ○九公寨 在州西南六十里九公山上。山有九石,如人立,因名。又磨旗寨,在州西百里,又西百里有天堂寨。○西峰寨,在州南七十里,又州北三十里有趙家寨,皆南宋時里人保聚處也 。

  麻埠鎮 州西南九十里有麻埠河,置巡司於此。萬曆二年,添設把總,以防矿賊,而巡司遂革。又有和尚滩巡司,在州西北七十里。上土市巡司,在州南二百五十里,其地在霍山縣境内,而司屬州。《志》云:州西又有罗湖巡司,洪武二年設,十三年革,故址猶存 。

  英山縣 州西南四百里。東南至安慶府太湖縣二百十里,南至湖廣蕲州百八十里,西南至湖廣蕲水縣百二十里,西北至湖廣罗田縣七十里,北至河南固始縣二百二十里。本罗田縣之直河鄉。宋淳間,立鹰山寨。咸淳初,更名英山。德二年,升為縣,屬六安軍。元屬六安州。今城周三里,編户二十七里 。

  ○英山 縣東五十里。峰峦峭拔,為群山冠,上有井泉,縣以此名。又樓子石山,在縣東北七十里,上有樓子寨,昔人保聚處也。○密峰尖山,在縣東南三十里,山峰错列,以形似名。又三吳山,在縣南三十里,上有仙人台,宋末鄉人段朝立保聚於此,亦曰師姑尖寨 。

  多云山 縣西北百里,接罗田縣界。上有九井,常多雲氣,因名。说者曰:縣境之山最險者曰多云,以蔽虧日月,人迹罕穷而名。多云之西,有天險曰岐岭,通湖廣蕲水縣,鸟道三日可東出豫境;西北一窦曰瓮門,束躯入内,廣三百里,路通罗田;迤北則為虎头、木陵、大城諸關,通黄冈及河南光山、固始縣。蓋扼險出奇之處。今詳見湖廣罗田、麻城諸縣。○天人山,在縣西七十里,峰峦峻險,上有天人寨。又羊角山,在縣北二十里,明隆慶三年,有倭寇數十遁至此,官兵討诛之 。

  ○英山河 在縣西。其并流者有添樓河,俱北出六安州界分水岭,西南流入湖廣蕲州界,入蕲河。又北涧水,源出縣東南五里馬鞍山,西流入於英山河 。

  東湯泉 縣東南三里許,平地石中涌出。縣西南三里又有西湯泉,居民俱引以溉田。《一统志》:縣北有潤州塘,居民引以灌田,有潤澤之利,因名 。

  ○柳林關 縣北四十里。又縣西九十里有石門關,其地險隘,舊皆為控扼之處,今廢。又七引關,在縣北七十里,亦曰七引店,道通霍山縣,有巡司戍守 。

  皮家店 縣南四十里。舊有巡司,元末廢。又河口巡司,舊在縣東三十里,亦元廢。○案集市,在縣北四十五里,今為安集市铺。又塔市,舊在縣西一里,今廢。《志》云:縣南有將軍寨,近時所置,接潜山縣界 。

  霍山縣 州西南九十里。西北至河南商城縣百六十里,西南至湖廣罗田縣二百八十里,北至河南固始縣二百七十里,南至安慶府潜山縣三百六十里,東南至舒城縣百四十里。漢縣地,屬廬江郡。晉因之。後魏分置岳安郡岳安縣,屬霍州。北齊因之。陳大建五年,别將任忠克霍州。十一年,為周所陷。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霍山,屬廬州。唐武德初,改置霍州於此。貞觀初,州廢,以縣屬壽州。神功初,改曰武昌。神龍初,復曰霍山。開元二十七年,又改曰盛唐,移治騶虞城,即今六安州也。天寶元年,復置霍山縣於此。宋省為故埠鎮,屬六安縣。明弘治七年,以六安、英山相距險遠,於故埠鎮立今縣。城周三里,編户十二里 。

  ○城 縣東北三十里。春秋時楚之潜邑。《左傳》昭二十七年,吳子因楚丧,使公子掩馀,公子烛庸伐楚,圍潜。又三十一年,吳人侵潜、六,楚沈尹戍帥師救潜,吳師還,楚迁潜於南冈,是也。漢置縣,屬廬江郡。後漢及晉因之。劉宋為廬江郡治。齊屬廬江郡。梁亦為廬江郡治,并置霍州。東魏因之。高齊時,州縣俱廢 。

  淠水廢縣 在縣東。梁置北沛郡,治新蔡縣。東魏因之。陳大建五年,吳明彻等伐齊,别將湛陀克新蔡城,是也。後周亦為北沛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置淠水縣,以新蔡縣并入。唐廢。○颍川廢縣,在縣西北。魏收《》霍州有北颍川郡,領颍川、邵陵、天水三縣,蓋萧梁置。《梁书》:天監初,魏拔關要、颍川、大岘三城,白塔、牵城、清溪皆溃。關要諸城戍,皆近縣境也。今白塔、清溪,見巢縣。大岘,見名山岘山 。

  ○霍山 縣南五里。本名天柱山,亦曰南岳山,又名衡山。文帝分淮南地立衡山國,以此山名也。《封禅书》:元封五年冬,巡南郡,至江陵,而東登礼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洞天記》:黄帝封五岳,南岳衡山最遠,以岳副之,舜南巡狩至南岳,即霍山也。漢武考纬,皆以霍山為南岳,故祭其神於此。後漢建安四年,袁术饥困,乃烧壽春宫室,奔其部曲陳简等於潜,為简等所拒。五年,廬江盗梅乾等寇江淮,操表劉馥為揚州刺史,乾等遁天柱山,張遼等擊斩之。晉義熙十一年,霍山崩。《水經注》:梁立霍州,治之天柱山。隋開皇九年,詔定衡山為南岳,而廢霍山為名山。《唐六典》:江南道名山之一,曰霍山。是也。貞元十四年,淮西帥吳少诚,遣兵掠壽州霍山,杀鎮遏使谢祥,侵地五十里,置兵鎮守。長慶四年,霍山山水暴出為民患。《志》云:山頂有天池,北有龍湫,南有風洞,旁有试心崖,其峰高千一百三十丈 。

  指封山 縣東三十里。舊《志》:在六安州南九十里。蓋接壤也。相傳漢武南巡還,登復覽山,見此山峻拔,因指示群臣,拟封為霍岳之副,故名。又復覽山,在縣東二十里,即漢武南巡還,登此顾瞻處也。南宋時,置戍守於此。又通光山,在縣東北十里,道出六安。○三回山,在縣西南二十里,一名三曲山,中有小港達縣治,水随山势,萦回三湾,因名。又四望山,在縣南六十里,高千八百丈,登其頂,宜於遠眺 。

  铁炉山 縣東南九十里。俗傳仙人鑄丹處。鼎炉之址猶存,今居民多於其下為铁冶,鑄农器。又仙女台山,在縣東南五十里,山有大石突出如台,人莫能登,相对者曰鹰嘴崖。又潜台山,在縣西三里,石山如台,当河中流,下有小赤壁。○東石門山,在縣東十里。又有西石門山,在縣西北三十里。皆两山相对,中為狭徑,如門之辟。其近東石門者又有圣人山,石壁峭立,其势若压,称為奇險 。

  四十八盘山 縣西南百二十里。山徑崎岖,登陟甚艰,行者凡四十八盘,其險始盡,因名。又陶成忠山,在縣西八十里,石徑崎岖,傍多林木,藤蔓掩蔽。相傳昔有陶铁枪者,屯兵於此。○六安山,在縣西三十里,四圍險峻如城,有四門,古多避兵於此。又有六安寨 。

  梅子岭 縣東五十里。多產梅,上可容數十萬眾。又縣東南四十里有楮皮岭,居人多造纸於此。○九尖岭,在縣西七十里。又西六十里有新開岭。《志》云:縣西南八十里為棋盘岭,道出英山。又縣西南百五十里有雕翎崖,临河壁立。又有乌龜峡,在縣西三十里,其水自縣西八十里萬人愁山東流經此,又東十里入黑石渡河。相傳大禹所凿也,以形似名 。

  ○淠水 在縣東。源出霍山,北流入六安州界。《志》云:縣北門外有化龍河,其一发源河南商城縣界,其一发源於湖廣罗田縣界,流經縣境,至縣西二十里之黑石渡而合流,經城北又東入於淠河 。

  漫水 縣西南百十里。源出罗田縣,經縣西南三十里,為梅家渡,又東北合於化龍河。又陡山河,在縣南百二十里,東出六安州界之分水岭。又梅河,在縣西百八十里,西出英山界岭。又縣南三十里有草场河,亦自英山縣流入。又有三湾河,自潜山縣流入。俱会化龍河 。

  ○梅子關 在縣東梅子岭上。又縣西南五十里有金雞關,南北两關对峙,路出英山。皆昔時戍守處。○金子寨,在縣東八十里金子山上,以山色如金而名。又縣南六十里有李郎寨,皆昔人避兵之所 。

  千罗畈鎮 縣西北八十里。《志》云:初置巡司於故埠鎮,後改鎮為縣,因移巡司於千罗後畈。是也。又中埠河市,在縣南四十里,有中埠河渡。又上土市,在縣西南百五十里。縣西南又有潼湾市 。

附見:

六安冲 在州城内,洪武初建 。

安慶府 编辑

  ◇安慶府 東北至廬州府無為州三百二十里,西南至江西九江府四百十里,西至湖廣蕲州三百里,北至廬州府三百六十里,東南至池州府百二十里。自府治至江寧府六百五十里,至京師三千一百八十五里 。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皖國 皖音患,亦為桐、舒二國地 。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二漢屬廬江郡。漢末,吳克皖城,遂為重鎮。晉安帝置晉熙郡。宋、齊因之。梁末,嘗置豫州,尋改為晉州。北齊曰江州。陳復曰晉州 大建五年伐齊,侯敬泰克齊江州,是也 。隋初,改熙州。大業初,改同安郡。唐武德四年,改為舒州 《志》云:唐初嘗改為東安州,正史不載 。天寶初,曰同安郡。至德初,曰盛唐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仍曰舒州,初屬吳,後屬南唐。宋仍曰舒州 亦曰同安郡 。政和五年,赐额曰德慶軍。紹興十七年,改安慶軍。慶元初,升為府 以寧宗潜邸也 。元曰安慶路。明初,改寧江府,尋復為安慶府,直隶京師,領縣六。今仍曰安慶府。

  府淮服之屏蔽,江介之要冲。漢建安十九年,曹操遣朱光為廬江太守,屯皖,大開稻田。吕蒙曰:皖地肥美,若一收熟,彼眾必增。於是攻皖,破之,遂為重鎮。曹叡太和二年,遣曹休侵吳,向皖,满宠上言:休所从道,背江傍湖,易進难退,此兵之葇地,若入無︹口 言無限隔也。一云無︹口在桐城縣夾石東南 ,宜深為之备。晉咸寧四年,吳人大佃皖城,王浑遣应绰擊破之。蓋其地上控淮、肥,山深水衍,戰守之资也。徐氏锴曰:皖之為地,中國得之,可以制江表;江表得之,亦以患中國。吳孫權克皖,而曹操不寧;周世宗平淮南,而李氏穷蹙。《形險说》:大江合九江、鄱陽之水,東北經流府城東西南三面,而小孤山舊為大江控扼處,屹峙江北岸,孤峰峭拔,與南岸山对峙如門。大江之水至此,扼束而出,其下深險可畏。元人立铁柱於此,曰海門第一關。余阙守安慶,倚小孤為捍蔽,遣將率水軍戍此。陳友諒自上流引軍直捣山下,戍軍敗走,安慶旋陷。明時宸濠之变,赖安慶守臣能挫其锋,是以南畿無患。蓋小孤者,安慶之門户;而安慶者,金陵之門户也。

  懷寧縣 附郭。漢皖縣地,屬廬江郡。三國吳為皖城。晉義熙中,改置懷寧縣,為晉熙郡治。宋以後因之。隋為熙州治。唐為舒州治。今編户五十二里 。

  ○皖城 在府西北。古皖國及漢皖縣皆治此。後漢建武十七年,妖巫李廣等據皖城,遣馬援等討平之。建安四年,袁术死,术从弟胤弃壽春,奔廬江太守劉勛於皖城。是年,孫策襲皖城,克之。六年,孫權以皖城太守李术二於曹操,攻屠其城,既而操取其地。《魏志》:曹公恐江表郡縣為權所略,皆令内徙,民转相惊,自廬江、九江、蕲春、廣陵户十余萬,皆東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建安十九年,權攻皖城,克之。魏正始二年,權遣諸葛恪屯皖城,以伺邊隙。四年,司馬懿攻皖,恪退屯柴桑。吳廬江太守亦治皖城也。晉咸寧四年,吳人大佃皖城,謀侵晉,揚州都督王浑遣州刺史应绰攻破之。晉仍曰皖縣,屬廬江郡。義熙中,始改懷寧縣,亦曰晉熙城,以晉熙郡治此也。梁大寶初,侯景遣其將任約西侵江郢,自將屯晉熙。明年,王僧辨東下,景將范希荣弃尋陽,走晉熙,尋復遁去。梁敬帝初,齊將尉瑾等侵皖城,晉州刺史萧惠以城降。自隋以来,皆為州郡治。開皇二十年,熙州李英林反,尋討平之。唐武德初,殷恭邃據舒州,既而来降。七年,趙郡王孝恭等擊辅公┙,軍於舒州。上元初,江淮都统劉展叛,陷舒州。大历十一年,復為群盗陳庄所陷,以濠州刺史張萬福摄舒州事,討平之。咸通九年,徐州賊龐勛遣兵来寇。乾符三年,賊王仙芝陷舒州。中和四年,舒州陷於群賊吳迥等,廬州刺史楊行密遣兵擊定之。光启二年,滁州刺史許襲取舒州。景福二年,楊行密復取之。五代周顯德三年,伐南唐,拔舒州,既而復為唐所取。五年,以州来歸。宋建炎中,屡為亂賊所陷。绍興初,招討使張俊破李成,拔舒州。端平三年,蒙古入安慶,尋引卻。淳熙六年,復掠安慶。德初,叛帥范文虎以安慶降。元至正十八年,為陳友諒所陷。十九年,明師攻安慶,尋克之。明年,復為友諒將張定邊所陷。二十一年,明師復克之。明正德七年,流賊劉六、劉七等掠郡境,官軍追討,賊引去。十四年,宸濠攻安慶,不能陷,尋溃散。蓋郡当江淮走集之冲也。《城邑考》:吳吕蒙屯皖,在今城東二里有吕蒙城,即蒙所筑也,临大江,今為故仓址,其後渐移而西北。宋端平三年,以北兵渐迫,城去江遠,控御為难,乃徙治罗刹洲,又移楊槎洲。景定初,乃迁城於盛唐湾宜城渡之陰,即今治也。其城北负大龍山,東阻湖,西限河,南瞰大江。元至正十六年,修城浚濠,引江水環城,恃以為固,自是屡經修筑。今城周九里有奇,門五 。

  梅城 府北七十里。高齊天保三年,行台右丞卢潜屯兵筑城於此,時龍鳴城内,潜以為不祥,移屯在外,謂之龍鳴城。唐武德中,嘗析懷寧地,置梅城縣治此,旋廢。又安乐城,在縣西二十里。梁天監七年,軍主武会置城於此,因名武功城。唐武德中,析懷寧置安乐縣。又逢龍城,在府北。三國時,魏將臧霸伐吳,吳將韓当引兵逆戰於逢龍,後置城於此。唐武德中,嘗置皖城縣治焉。《城冢記》:唐初析懷寧地,置皖城縣,在皖水之北,今濠堑猶存。又有皖陽城,在今府北二十里,亦唐初所置縣,尋與梅城等俱并入懷寧縣 。

  ○大龍山 府北三十里。稍東相接者曰小龍山。两山盘亘,下瞰大江,峰峦岩壑,种种奇勝。山周五十里,高十八里。其附山南出者曰門山,以两山相夾而名,又南十里為白麟、火炉諸峰。其脉伏而復見、耸起如脊者曰脊现岭,訛為集贤岭。《志》云:岭在城北十五里,有集贤關,今城北門亦名集贤門 。

  雾靈山 在府城西。形如覆釜,登其巅,則山川阡陌,一覽無遗。又府西四十里曰黄山,当冶湖之口,形如卧象,亦曰象鼻山。○太平山,在府西八十里,其山委蛇深秀。又西二十里曰大雄山,地名釋迦坂。山之東四十余里曰愚公峰,山之西為俚子峰,左右夾峙,繇萬石岭至絕頂,俯视則眾山如孫,長江如带。又府西南百二十里曰腾云山,與望江縣接界 。

  百子山 府西北二十五里。峰岩泉壑,蔚然深秀。又西北五里曰甑山,在石門湖西,甚突兀。又黄梅山,在府西北四十里,深郁多杉木、修竹。其并峙者曰镜山,以石色如镜也。山之北曰豹岭,多乔松。又有双峰,两峰壁立。○寨基山,在府西北五十里,有三峰叠秀,其并峙者曰寶靈山。又獨秀山,在府西北六十里,脉自潜山而来,相去百里,而挺然杰出,為群山長。其相接者曰桑山,中多岩洞,石如层樓,可藏千人。又柘涧山,在府東五十里,面江阻湖,盘旋數里,势若奔腾 。

  峡石岭 府西四十里。高數里,有深林環涧,《一统志》以為即掛車岭也。今詳見桐城縣夾石山。又長安岭,在縣西三十里,岭甚長,路達潜山縣。明崇祯十年,官軍敗賊於此。其相近者曰龍見岭,岭甚盘固。又府西北七十里曰醉石岭,亦道出潜山 。

  ○大江 在城外。自小孤汇浔陽、彭蠡而来,入宿松界,經望江,下至府城西,繞城南,而東北出池口,带桐城界,又東北入無為州界。其上二百十里,束以海門;其下二百十里,界以郎矶,扼束吳楚,為東南形勝。《江防考》:長江自小孤山而東,至池口鎮,府境信地長三百五十里,俱有官軍戍守。又大勝矶,在府西二十里,濱江。明時,撫臣史可法敗賊於此 。

  皖水 在府西。源出潜山,合於潜水,又南至府西石牌市,東至皖口入江,流長三百四十里。《宋志》:元豐五年,淮南監司言:舒州近城有大澤,出潜山,經北門外。比者暴水漂居民,知州楊希元筑捍水堤千一百五十丈,泄水斗門二,遂免淫潦入城之患,赐詔奖谕。《志》云:府西七十里有河,流合水。又西五里曰青河,又西五里為流珠河,皆合水,達於河。皖水合,亦兼水之名也 。

  長風港 府東北四十里。其上流為莲湖,湖汇大龍山涧水及江水支流而成,一名段塘,中多莲,引流為長風港,達桐城縣之枞陽河,入大江。今府東四十里曰長風鎮。又有長風沙,在府東五十里,亦曰長風夾,濱大江,有巡司戍守。風,亦作楓。《志》云:長楓夾路達池州府,自此渡江,亦謂之長楓渡。○張葭港,在府西北五里。其上流曰積石河,在府西北三十里,俗名馬嘴石河。又東南流十里,汇為石門湖,湖濱有鳳凰山,又有甑山,東南達張葭港入江。又有大龍水,出大龍山西流,汇石門、張葭之水入江 。

  黄馬河 府北九十里。自水分流。又府北八十里有高河,流合於黄馬河。又有井田河,在府西北六十里,與黄馬諸川俱達於桐城之練潭,合枞陽河入江。○冶塘湖,在府西三十里,湖口有石库渡,其下流達皖口入江。又府西百里曰麻塘湖,繇石牌市達水,下流亦注於江。《志》云:城西有清水塘,有闸,引流入江。元末余阙殉难於此,因名盡忠池 。

  ○皖口鎮 府西十五里,皖水入江之口也。吳嘉禾六年,使諸葛恪屯於廬江皖口。陳永定三年,遣將徐度將兵城南皖口,既又遣临川王,於南皖口筑城,使東徐州刺史钱道戢守之,蓋备王琳也。宋開寶八年,曹彬圍升州,遣將劉遇敗南唐援兵於皖口,即此。今亦為山口鎮。又宜城鎮,在城東枞陽門外 。

  石潭鎮 縣東八十里。高齊皇建二年置,為齊、梁二國界,置兵防御。陳大建五年廢。唐武德五年復置,八年廢。○石亭,在府東北。三國魏太和二年,揚州牧曹休侵皖,吳將陆逊等與休戰於石亭,休敗走,追至夾石,斩获甚眾,是也 。

  石牌市 在府西九十里。地通四邑,商旅辐聚,亦曰石牌口。宋開寶七年,樊若水请用浮梁濟采石,先试舟於石牌口,及伐唐,移置采石,不差尺寸,是也。又高河市,在州西六十里 。

  張店 府北二十里。桐城、潜山分界處也,為北山之孔道。又源潭店,在府北五十里,道出桐城。○觀音港,在府西北七十里,舊有巡司,今革。又羊須店,在府西百二十里,路出望江縣。又同安驛,在府西門外 。

  桐城縣 府東北百五十里。東北至廬州府廬江縣九十里,東南至池州府百八十里。春秋時楚附庸桐國也。漢為枞陽縣地,屬廬江郡。後漢省。梁置枞陽郡,治枞陽縣。隋初郡廢。開皇十八年,改縣曰同安,屬熙州。唐至德初,改曰桐城。今縣無城,編户六十五里 。

  ○枞陽城 縣東南百二十里,临江。漢縣治此。《漢紀》:元封五年,南巡狩,自尋陽浮江,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陽而出,作盛唐枞陽之歌。後漢縣廢。萧梁始復置。太清末,萧范以合肥之軍顿濡須以待上流援軍。久之,進退失據,乃溯流而上,軍於枞陽,尋诣江州。大寶二年,侯景挟太子大器,西攻巴陵,敗還建康,道經濡須,景為荀朗所敗,前後相失,太子船入枞陽浦,从者劝太子因此入北,太子不可。陳永定十年,廬江蛮田伯興寇枞陽,合州刺史鲁廣達討平之。唐武德七年,辅公┙叛,趙郡王孝恭討之,破公┙别將於枞陽。元至正十九年,陳友諒之党趙普勝據安慶,结寨枞陽,明太祖命廖永忠攻拔之,是也。《城邑考》:宋末,桐城縣移治枞陽鎮,後又徙池之李陽河。元始還舊治。今仍為枞陽鎮。明初置税课局於此,正德中革。《志》云:鎮西去郡城九十里,有射蛟台,即漢武射蛟處 。

  陰安城 縣東南八十里。本漢魏郡屬縣,劉宋時僑置於此,屬晉熙郡。齊、梁因之。隋初,廢入枞陽縣。又重城,在縣南六十五里,其城三重,南北川澤,左右陂湖,蓋古戍守之地。亦謂之巢城。又有同安故城,亦在縣南。劉句曰:隋時因以名縣。○山焦城,在縣東南。《志》云:唐開元中,嘗移縣治此,地多猛虎毒蛇。元和中,縣令韓震焚草木,其害遂除。又鲁鎮城,在縣南七十里,相傳吳鲁肃嘗屯此。又縣東南有吕蒙城,相傳吕蒙所筑 。

  ○浮山 縣東九十里。亦名浮渡山。有三百五十岩、七十二峰。岩之最著者三十有六,皆可居可游,其中泉石参差,种种奇勝,西南有獨峰,直上千仞,大江環繞,望之若浮。山半又有大通岩,迥出諸岩之上,懸崖飞瀑,凡數百仞。《寰宇記》謂之符渡山。符與浮,音同也。其相接者曰青山,上有岩洞,草木秋冬亦青。明初,徐達擊趙普勝之浮山寨,敗其兵於青山,是也。又東三十里曰[C048]山,山濱江,一名莲花峰。又東十里為白云岩,其岩東西相峙,洞壑與浮山竞勝 。

  洪涛山 縣東北四十里。山高廣,每大雨,則水下沛如涛。其相近者曰岭。又拔茅山,在縣東北九十里,一名城山,以峰岩如城也。又名椒岭。《志》云:縣東北十里有鲁共山,相傳鲁肃曾居此。明崇祯十四年,流賊犯境,據鲁共山焚掠,久之始去。○磨旗山,在縣南百二十里,相傳關羽曾於此駐兵,有鎮,有隘口。又梅林山,在縣南百十里,山多梅,亦曰梅岭。縣南八十里又有横山,以横当驛路之左而名 。

  北硖山 縣北六十里,有两崖相夾如關。又西硖山,在縣北四十七里,舊置軍垒,亦曰南硖戍,即夾石山也。《通釋》:淮南有两夾石,在壽州淮水上者曰北硖石,在桐城者曰南硖石。薛氏謂淮西山澤無水隔者,有六安、舒城走南硖之路,南硖所以蔽皖也。漢建安十九年,孫權攻皖,張遼自合肥馳救,至硖石,闻城已破,筑垒硖石南而還,謂之南硖戍。吳黄武六年,曹休攻皖,陆逊、朱桓等拒之。桓曰:休非智勇名將,戰必敗,敗必走,走当繇硖石、掛車,此两道皆險隘,若以萬兵柴路,則彼眾可盡,而休可禽,禽休則可乘勝長驅,進取壽春,以规許洛,此萬世一時也。逊不可。及戰於石亭,休果敗,追至硖石,斩获無算。会贾逵援休,吳兵斷硖石者退走,逵據硖石,以兵糧給休,休軍乃振。今山為控扼要口,北距廬、鳳,南指江、黄,此為通道。○龍眠山,在縣西北五十里,與廬州府舒城縣接界,岩壑甚勝。《紀勝》云:山與舒城、六安、太湖、懷寧諸縣接界。似誤。今詳見舒城縣 。

  掛車岭 縣西四十里。即朱桓所謂“硖石、掛車,两道皆險隘”者也。《志》云:上有掛車石,漢都長安,江淮往来,此為要路。《九域志》桐城縣有掛車鎮,以掛車岭而名 。

  ○大江 縣東南百三十里。上自懷寧縣之長風夾,下至無為州界之六百丈墩,凡百二十里,皆屬縣境。《史記》:秦始皇三十七年,自云梦浮江渚,至丹陽。《括地志》:江渚在同安縣東,或曰即枞陽也 。

  枞陽河 縣東南百二十里。其源自懷寧縣界之莲湖,引流入界,經縣南百三十里為石塘湖,又東流繞枞陽故縣,曰枞陽河。府西北境諸川及縣東北諸川,皆汇流入焉,達於大江。漢武薄枞陽而出,陳友諒自枞陽寇池州、太平,是也。《志》云:枞陽東十余里接三江口,有铁坂洲、罗塘洲、木鵝洲,皆在江濱。相傳周世宗與南唐割江為界,以木鵝浮江中,随其所之,以定南北,鵝沿洲東下,故以木鵝為名。又有老洲,在縣東百里,西南去枞陽六十里,六百丈巡司置於此。○長河,在縣東南百三十里。其源為双河,一出鲁共山,曰東河,一出洪涛山,曰西河,流經城東三十里,為孔城河。又有白兔河,出縣東南六十里獨山湖,亦流合焉,汇流為長河,達枞陽入江 。

  源子港 縣東三十里,下流入江。《志》云:縣東百有二十里,有破罡、竹子、白荡諸湖,其白荡湖亦曰民池湖。又有[C048]山湖,在縣東南百二十里,[C048]山之水注焉,皆回環相接,達源子港入江。○桐溪,在縣城東,源出龍眠諸山,繞城而南,引流入城,曰桐渠,復南出溉民田,下流入枞陽河 。

  團亭湖 縣南六十里。《括地志》:湖水发源南硖石山,與白石湖相連,湖中有两小山亭,亭高峻,白石皎然,故有團亭白石之号。昔時枞陽湖水繞團亭湖,與江水合而東流,今陵谷变迁,非復舊流也。○練潭,在縣西南七十里,郡北高河、黄馬河諸水,俱汇流於此,引而東南,曰古湖,又東南達於枞陽。《志》云:古湖在縣南百里 。

  ○北硖關 縣北四十里,以北硖山而名。道出舒城,有巡司戍守,亦為北硖鎮 。

  浮山寨 在縣東浮山下。明初,徐達攻安慶,自無為州登陆,夜至浮山寨,擊敗敌兵,又敗賊於沙河,進克潜山。沙河,今見潜山縣。○西陽戍,或云在縣東北。魏太和初,贾逵自豫州進兵取西陽,向東關,蓋道出縣境云 。

  孔城鎮 在縣東三十里,以近孔城河而名。縣東南八十里又有湯鎮。《志》云:縣東百八十里有源子港巡司,地名湯沟。又有馬踏石巡司,在縣東南三十里,地名枞陽下鎮。又練潭鎮,在縣南六十里,以近練潭而名 。

  吕亭 縣北十五里。相傳吕蒙嘗駐師於此。宋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蛮民立吕亭左縣,屬晉熙郡,縣尋省,即此地也。今為吕亭驛。《志》云:初為北峡驛,洪武十五年改置。又陶冲驛,在縣西南四十里,地名三安。《志》云:驛舊置於沙口陂,洪武十五年改置,道出潜山縣 。

  潜山縣 府西北百四十里。又西北至六安州霍山縣三百六十里,西至太湖縣百里,東至桐城縣百三十里。本懷寧縣之清朝、玉照二鄉,宋置四寨。元至元中,立野人原寨。至治三年,始置潜山縣。縣無城,今編户六十里 。

  ○山 縣西北二十里。綿亘深遠,與六安州霍山縣接界,即霍山矣。舊《志》:潜山與皖公、天柱三峰鼎峙,层峦叠嶂,為長淮之捍蔽,说者皆以、皖、天柱為三山,其实非也。蓋以形言之,則曰山,謂遠近山势皆伏也;以地言之,則曰皖山,謂皖伯所封之國也,或謂之皖公山,亦曰皖伯台;以峰言之,則曰天柱,其峰突出眾山之上,峭拔如柱也。名虽有三,实一山耳。或又謂山南為皖,山北為潜,雪山盘其東,霍山屏其西。皆即一山而强為之说耳。《图經》:山高七千有二十丈,廣二百五十里,周五百里,道家以為第十四洞天,有峰二十二、岭八、崖五、岩十二、原四、洞十、台四、池三,其瑰奇秀麗,不可殚紀。《漢•郊祀志》:武帝登礼之天柱山。又《爾雅》:霍即天柱山,水所經。山或以邑名,或以水名,《志》亦謂之岳也。詳見前六安州霍山縣 。

  天堂山 縣西北百四十里。四壁高峻,中敞如堂,平廣可容萬骑,昔嘗屯兵於此。中有温泉及龍湫,又有黄沙、碎石、清風、飞旗諸岭及双乳峰、主簿原,旁為連山,曰罗源、後霍、公蓋、金龜、鲤魚及東山、後山、嬴山諸山,左右環合,称為絕險。舊有天堂寨,多事時,往往為跳梁者所據。今有天堂山巡司,在縣西北百里。○牛眠山,在縣北七十里,以形似名。近有牛眠寨,為據險處。《志》云:山麓有金镜潭,甚深。又北三里曰水吼岭,控天堂之勝。又昆仑山,在縣東北六十里,上有泉,近置昆仑寨於此。其相近者曰龍隐山,亦名白涯山,近有白涯寨 。

  駕雾山 縣南三十里。峰峦高峻,駕云雾之上。三國時魏人嘗屯兵於此。又白云山,在縣南八十里,絕險壁立,上有平坡,懸橋以升,可容萬人。近時有白云寨,结於此下。有岭曰惟岭,溪曰浒溪。其相近者又有無愁山。○闵山,在縣西八十里,有果老岭,產茶甚佳。山最深處曰蟠山,以蟠曲名也。《志》云:縣西北六十里有寨石岭,與六安州接界,西南八十里有分流岭,與太湖縣接界 。

  ○皖水 縣西北二十里。《志》云:出天堂山之龍潭,經乌石陂,至縣東二里之崩河,合於水。其水亦出天堂附近之罗源山,流為開源涧,亦曰埭口,經水吼岭、吳塘堰,至縣治西,转北而東,合於皖水,達府西石牌口,下流入江。《志》云:皖水一名後河,水一名前河,經縣治西分二流,支河出縣南,亦曰黑河,正河繞出縣北,俱達於後河 。

  沙河 縣東六十里。出昆仑山,南流合府北黄馬河諸水,汇於練潭。元至正十九年,明師破伪漢兵於青山,進向潜山,伪漢將郭泰,引兵涉沙河逆戰,明師破斩之,進克潜山,是也 。

  黄泥港 縣西北二十里。太湖縣境之水,汇流於此,合於水。又青河,在縣西十里,亦出山,合溪涧水,達於水,曰青河口 。

  南湖 在縣治南。一名靈湖,亦曰南園。三面倚城,多古木,氵亭泓涵浸,宜於植莲。又有雪湖,在縣治西 。

  吳塘陂 縣西二十里,水所注也。亦曰吳陂堰。《魏志》:揚州刺史劉馥開吳陂,以溉稻田。建安十九年,曹公遣朱光為廬江太守,屯皖,大開稻田,吳吕蒙與爭處也。或曰塘即朱光所開。一云吕蒙凿石通水,灌稻田三百頃,亦即此陂也。《通釋》:陂在懷寧縣西二十里 。

  ○駕雾關 在縣南駕雾山下。又縣東四十里有龍井關,地名西堡,懸為瀑布,最為奇勝。○大關,在縣西四十里,地名籠口。又西十里有小關,地名茅岭 。

  野人原寨 縣西北十五里。宋景炎二年,劉源等於此起義兵興復,克黄州及壽昌軍。元置寨。《志》云:縣有舊寨二,野人原及天堂寨也。其新寨五十有八,俱繞潜山之麓。其著者為西關、皖涧諸寨,在潜山前;又大河山、小河山、張家、飞旗、从龍、張山、双峰、红岩、太平、堆金、伏龍、安龍、桃園、玄圃諸寨,在潜山後;排牙、梅家、胡卢、馬園、石泉、白馬諸寨,在山西南;昆仑、馬鞍、英窠、獨山諸寨,在山東;外又有埭口、青水諸寨,皆在縣界。有事時,豪民多结聚於此 。

  沙湾店 縣東十里,道出桐城。又縣西三十里曰桃花店,道出太湖縣。西南二十里曰八字店,道出望江縣。○拨蒿坂,在縣西二十里。又車辋坂,在縣南三十里,有青山渡。縣東北百里又有黄石坂,與英窠山寨相近。又青口驛,在縣東北五里,亦出桐城之道也 。

  太湖縣 府西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六安州英山縣二百十里,西至湖廣蕲州百二十里,西南至宿松縣八十里。漢皖縣地。劉宋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蛮民立太湖左縣,屬晉熙郡,以地有太湖也。開皇初,改縣曰晉熙,屬熙州。十八年,復曰太湖縣。唐屬舒州。绍興中,省入懷寧縣,尋復置。今縣無城,編户六十八里 。

  ○青城廢縣 縣東四十里。《志》云:曹魏將曹仁所筑,唐武德中置縣於此,尋廢。又東陳廢縣,在縣東南四十里。《寰宇記》:萧齊所置,陳大建五年廢。○荆陽廢縣,在縣東四十五里。唐武德中,置荆陽縣,旋廢。又大湖故城,在縣東北二里。《志》云:劉宋時置縣於此 。

  ○司空山 縣西北六十里。高耸云表,上平坦可數亩,謂之司空原。舊有寨垒,又有洗馬池,虽旱不涸,半山復有清泓,旁有雷洞,甚深邃,旁又有小鸦岭。《志》云:山高七里,周四十里,又西北五里曰雷公岩,削壁萬仞,称為奇勝 。

  四面山 縣東北十里。山方而锐,四面如一。又三峰山,在縣東北九十里,有三峰并峙。○嵯峨山,在縣北二十里,又北二十里曰天头山。俱以高險名也。又北八里曰獨阜山,亭亭秀峙,迥出群峰中,因名。○大尖山,在縣北九十里,山崇隆而耸峙,群山皆出其下。又北九十里有珠子山,孤峭干云,有關與英、六為限 。

  新寨山 在縣西南十里,壁立險阻。又有龍門山,在縣西南十三里,两山对峙,状如龍門。又縣南三十里曰香茗山,上有朱砂。○九重山,在縣西三十里,以盘回綿亘而名。又夾罗山,在縣西二十里,以夾罗溪而名,其土沃。○隘口岭,在縣西北二百里,接英山縣界。又縣北六十里有青楓岭,接潜山縣界 。

  ○罗溪河 縣西北二十里。出司空山,流經縣西一里,汇於馬路河,經縣治而東,流六十里至潜山縣界之黄泥港,又東南会於潜水。《志》云:縣境群川自西北出者,大率汇於馬路河,歸於黄泥河,合潜水而入大江云。○南陽河,在縣西南六十里,源出湖廣蕲州之沙河。又有白沙河,在縣西南百六十里,流合南陽河,東汇於馬路河 。

  後部河 縣西北百二十里。其上流為銀河,源出潜之天堂山,入縣境,經横崖而入後部河。又有羊角河,源出英山,入縣界,流八十里而汇於後部河,并流而東南,凡六十里,合龍湾河,亦東達於馬路河。《志》云:羊角河在縣西北二百里,銀河在縣西北百六十里,龍湾河在縣西北六十里 。

  双河 縣東南五里。源出四面山,萦回曲折,流合罗溪諸河,而達於黄泥港。又铜冲河,在縣東十五里,中有铜矿,其下流合於双河。○思常河,在縣南三十里,與宿松縣分界。又有棠梨河,在縣西十里,源出龍門山,東南合於思常河,入潜山縣,亦汇於黄泥港 。

  太湖 在縣西南。縣西諸山溪之水,钟而為湖,東南流經望江縣,入於大江。今為平陆。《志》云:縣有大湖、小湖、陆钟、仰天、黄里諸湖,故有五湖之名。今縣東四十里有小池,置驛於此,或即小湖也。余皆湮没不可考。○翟公堤,舊《志》云:在縣西南。元末,縣尹翟居仁所筑,民至今赖其利 。

  ○張安撫寨 在司空山上。宋亡,有安撫張德興者,立寨於此,以图恢復,與元人相持十余年,為元將昂吉儿所襲,兵敗,死之。寨有五門,曰太平、曰欢喜、曰朱砂、曰前部、曰後部,今故址猶存。○桃花寨,在縣西八十里,與蕲州接界 。

  白沙鎮 縣西百二十里,有白沙巡司。又縣北百二十里有後部巡司。又小池巡司,在縣東四十里。明初置,尋革。今池口驛設於此。《志》云:縣西北九十里,舊有南陽巡司,今亦廢 。

  載陽橋 在縣西三里。造舟為梁,南通望江,西通宿松、黄梅。《志》云:縣西一里馬路渡,向為津濟要口,近迁渡於此 。

  宿松縣 府西南二百七十里。東南至江西彭澤縣二百五十里,西至湖廣黄梅縣九十里,東北至太湖縣八十里。漢皖縣地。晉末,僑置松兹縣,屬廬江郡。梁置高塘郡。陳大建二年,吳明彻等伐齊,高塘郡来降,是也。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高塘。十八年又改為宿松縣,屬熙州。唐武德四年,置严州於此。八年,州廢,縣屬舒州。宋因之。绍興中,省入望江縣,尋復置。縣無城,今編户十六里 。

  ○松兹廢縣 縣北五十里。晉以後,僑縣治此。今其地曰仙田,有嘉禾無种自生。《志》云:縣北三十五里又有舊縣埠,其河亦曰舊河 。

  ○得勝山 縣南四十里。元末,余阙守安慶,嘗敗賊於此。其相近者曰大炉山,上有铁冶。又跨池山,在縣南六十里,多事時,每為兵燹之冲。○烽山,在縣東北六十里。山高敞,可以瞻望。高齊時,淮南與陳人分江為界,嘗置烽火於此,因名 。

  馬头山 縣東八十里,峰岫纡回,岩嶂屈曲,以形似名。晉咸和三年,譙國内史桓宣以祖約作亂,帥眾屯此。約自壽春遣祖涣等襲湓口,攻皖,因攻宣。毛寶馳救,擊卻之。○陳漢山,在縣西北八十里,相傳昔有陳漢者结寨於此。其地險固,豪民往往據為屯聚之所。又严恭山,在縣北三十里。山突起五十余丈,環亘十余里,唐严州以此山名。其相近者曰龍門山,又北十里曰石門山 。

  小孤山 縣東南百二十里,與江西彭澤縣接界。舊時峙江北岸,與南岸群山对峙,為控扼處。元天历中,立铁柱於山上,長三丈有奇,曰海門第一關,江流經此,湍急如沸。至正中,余阙守安慶,倚小孤為捍蔽,小孤敗,安慶遂不支。既而明師西討,至小孤,其守將丁普郎迎降。未幾,明帥復繇陆道而進,自宿松抵小孤。成化二十年,江水忽分流於山北,流日益廣,自是屹立中流,大江澎湃,環於四面。山有石級百十有一,纡回而上,岩林泉石,頗饒勝致。其南下曰彭浪矶,矶躅為馬当山;北下為蛾眉洲,與小孤相映带。正德十四年,宸濠以南昌叛,遣將犯小孤,沿江焚掠,進寇望江,抵安慶。说者謂小孤、安慶如唇齿相维,為金陵西面之險云。今詳見江西彭澤縣 。

  小隘岭 縣西南八十里,與湖廣黄梅縣分界。《志》云:縣西百三十里有寨子鎮,即黄梅境内矣。又窑岭,在縣西二里,以地多陶冶而名。○凿山洞,在縣東十五里,洞可容千人,為古仙栖隐處 。

  ○大江 在縣南百二十里。《江防考》:小孤山為江面險要,大江經此,分流東下,入望江縣境。有小孤巡司,與安慶、九江官兵以時巡哨。小孤之上二十里曰楊家洲,下十五里為毛湖洲,稍東為沙湾角,俱盗賊出没處也 。

  龍南莲若湖 縣南三十里。中有浮洲,涌若螺黛。又東南三十里為白荆湖,其相接者曰湾池,上有山。又有污池市及污池渡,中分三十六段。又有棠梨湖、小黄湖,俱相連接達於縣東八十五里之張当池,趣望江縣之泊湖,至雷港入江。○大、小豆溪,在縣東三十里。又縣東六十里曰大、小伯涝河,合流於張富池,接楊湾口,達於泊湖 。

  摄湖 縣西南四十里。又西南十里曰麻湖,其相接者曰牌湖、周泊湖。又西南八十里曰湖,周回甚闊,中產魚。又西南注於江。《志》云:縣北六十里有三溪河,其水出蕲黄境内,有三氵瓜,流入縣境,汇於隘口,南入大江。○浮湖,在縣東南六十里。又東南十里曰黄湖。又縣東南百里曰茅湖,皆相通注,汇於望江縣之泊湖 。

  桑落洲 縣南百三十里。《寰宇記》云:洲在縣西南百九十里,與浔陽分中流為界。江水自鄂陵氵瓜而為九,於此合流,謂之九江口,即劉毅為卢循所敗處。又東為武林洲,即桑落洲之尾也。今詳見江西德化縣。○孟洲,在縣南四十里,洲連龍湖。又有黄洲,連竹墩渡,其相近者曰黄陂洲。又南四十里曰楊柳洲。《志》云:縣東四十里有望子洲,其相連者曰大泊湾 。

  ○泾江口鎮 在縣西南,有巡司。《志》云:小孤巡司而西六十里,有泾江口巡司。又西六十里為歸林鎮,有歸林滩巡司,俱濒江戍守處。○楓香店,在縣北四十里,亦曰楓香坂,向有楓香驛。明崇祯十年,流寇犯境,官軍御賊於此,敗绩 。

  屏風寨 在縣西三十里西源山中。其山自麓至頂,有九井相贯,层岩峭壁,險固可恃。《志》云:縣有寨十,在縣北者曰九层、田氏、伞架、土峰、城河凡六寨,在縣東者有北林、石氏二寨,縣西北又有白牙、東林二寨,與屏風為十寨云 。

  望江縣 府西南百十里。東至池州府東流縣百二十里,南至江西彭澤縣百里。漢皖縣地。晉置大雷戍。東晉義熙中,置新治縣,屬晉熙郡。陳置大雷郡治此。隋廢郡,改縣曰義鄉,屬熙州。開皇十八年,改曰望江縣。唐武德五年,置高州,尋改為智州。七年州廢,縣屬严州。八年屬舒州。宋末,嘗迁治於東流縣之香山鎮。元還舊治。今無城,編户二十四里 。

  ○大茗山 縣西北六十里。其旁出者曰小茗山,两山東西相向。大茗之巅,有巨石耸峙,頂平如砥。小茗之上有莲花峰,峻削而秀麗。又南十里為鳳栖、鹧鸪、石灰、懸项諸山,互相映带。○嵯峨山,在縣西七十里,東去大茗山十里,一名箬山,西北接太湖縣界。《志》云:山下有連塘城,相傳劉裕與卢循戰處也 。

  磨乂山 縣北三十里。泉石頗勝。又北二十里曰寶珠山。山近漳湖,濱湖諸山皆伏,山獨圆秀而杰出,因名。○周何山,在縣東一里。《志》云:周瑜及何無忌皆曾駐軍於此,因名 。

  ○大江 縣南十五里,南接蛾眉洲,東北流入懷寧縣界,西去縣城亦三十里。《江防考》:大江上自宿松縣毛湖洲,下接懷寧縣皖口鎮,凡百五十余里。《宋志》:自浔陽柴桑沿流三百里至望江,是也 。

  泊湖 縣西四十里。自宿松縣界龍南諸湖及縣西境之水,俱汇於此。經縣南五里,曰楊溪河,其水束泊湖之口,亦曰氵散水口,又导流為諸溪港,繞縣而東下,達縣東三十里之雷港入江。今徙从縣南十五里之華陽鎮,注於江。又鲚湖,在泊湖西五里,亦自泊湖分流,達於楊溪 。

  漳湖 縣東北六十里。其上流為武昌湖,在縣東北三十里,受茗山、鳳溪諸溪涧及縣北群川之水,汇而為湖,廣十里,袤三十里。又東北十里為青草湖,相接者曰白土湖,会上流諸水,其涨弥天,又東北汇於漳湖,导流為埭沟河,達府西皖口入江。其支流達縣東北七十里之路灌口,亦入於江。○慈湖,舊在縣北十八里。《志》云:縣北二十里有石子港,源出縣西二十里之雪凉泉,汇慈湖、孝感諸水入於武昌湖。明初,安慶為陳友諒所襲陷,明師復克之,命徐達等追友諒至慈湖,焚其舟,是也。孝感山,在今縣北十五里,其水亦注於慈湖。又縣西北有大小豆溪,自宿松分流,達慈湖入江 。

  懸步河 在城南。其西南六里有白涧,流徑城南二里,会於龍潭,合上流諸水,汇為懸步河,又東南合於楊溪河,入江。又後溪河,在縣北十里,其水分青草、白土諸湖之水,会諸溪流,合於懸步河 。

  馬头河 縣北五十里。亦受大茗諸山之水。縣西北四十里鸦滩之水,亦流汇焉,下流入武昌湖。又芦薪河,在縣西北三十里,源出鹧鸪諸山,亦流入武昌湖。○埭沟河,在縣北六十里,受漳湖諸流,連懷寧縣境之沙滩,又東經石库渡,至皖口入江 。

  雷池 縣東三十里。源出宿松縣界,東流二百余里,經縣東南,積而為池,又東十五里入江。三國時,有雷池監,孟宗嘗為雷池渔官,是也。其入江處,亦曰雷港,亦曰雷江口,亦曰大雷江。晉咸和二年,苏峻以历陽叛,温峤欲自江州入衛,庚亮报峤书曰:吾忧西陲,过於历陽,足下無过雷池一步。義熙六年,劉裕討卢循,軍於雷池,進軍大雷,分兵屯於雷江西岸,先备火具,循自湓口来戰,不勝,回泊西岸,岸上軍发火焚之,循敗走。宋孝建初,江州刺史臧质叛,使其党鲁弘下戍大雷。泰始初,晉安王子勛举兵江州,遣將軍俞伯奇斷大雷,禁絕商旅,又以甲士五千人出顿大雷,於两岸筑垒。明年,子勛將劉胡等軍敗,悉发南陵諸軍,烧大雷諸城而還。梁承圣初,王僧辨等討侯景,自尋陽東下,軍於大雷。陳永定二年,以王琳軍尋陽,遣軍拒之於大雷,既而琳引軍来攻,不克。今縣城本名大雷戍,蓋以雷江為名。明正德七里,流賊劉六等自黄州趣京口,道雷港,尋又自通州經雷港,趣九江,未幾,復繇雷港犯金陵。蓋雷港為濱江要防也。舊置雷港鎮,有巡司戍守,兼置雷港驛。天启中,雷港為浮沙所塞,於是巡司廢,驛移於華陽鎮 。

  ○楊湾鎮 縣南三十里。有楊湾口巡司,今移司於東十里之急水鎮。《志》云:南陽外有方公堤,達急水鎮。明天启中,縣令方懋德筑。○華陽鎮,在縣南十五里。《志》云:鎮濱江,與宿松界沙湾角、毛湖洲一带,形援相接,向為奸盗渊薮,有官軍巡戍。又新沟鎮,在縣西。縣北又有埭沟鎮 。

  西圩 縣東北六十里。周三十余里,堤長三千九百七十余丈,闊十丈,高二丈,圩中田三萬七千余亩。《志》云:孫吳時屯皖口,得谷數萬余,即此圩也 。

附見:

安慶衛 在府城内,洪武初建 。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