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一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五十一 河南六 南陽府 汝州 下一卷▶

河南六

编辑

南陽府,東至汝寧府二百九十里,南至湖廣襄陽府二百五十里,西南至湖廣鄖陽府五百四十里,西至陝西商州七百四十里,西北至河南府陝州七百三十里,北至汝州三百七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二千一百四十五里,至南京一千七百里,至布政司六百八十里。

《禹貢》豫州之域。春秋爲申伯及鄧侯地。戰國爲秦、楚、韓三國之疆。秦併其地,置南陽郡治宛。以在中國之南而居陽,宛改曰南陽。兩漢因之。曹魏置荊州於此亦治宛。晉爲南陽國。宋齊並爲南陽郡。後魏於穰縣置荊州,以郡屬焉西魏以荊州爲重鎮,置兵以備齊。隋初罷郡,置鄧州治穰,改宛爲南陽縣,屬焉。煬帝復爲南陽郡。唐初置宛州,尋屬鄧州武德三年置宛州於南陽縣。貞觀八年州廢,縣屬鄧州。天寶初,亦曰南陽郡。乾元初,仍曰鄧州。宋亦屬鄧州自隋以後,州、軍俱治穰縣。金人始復於南陽縣置申州。元改曰南陽府。明因之,領州二、縣十一。今仍曰南陽府。
府南蔽荊、襄,北控汝、洛。當春秋時,已爲要地。楚有圖北方之志,其君多居於申,合諸侯又在焉。子重請申、呂爲賞田,巫臣曰:「不可。此申、呂所以邑也,是以爲賦以御北方。若取之,是無申、呂也,諸侯必至於漢。夫周之盛也,申、呂方強,爲周之翰,故荊楚有所憚而不敢肆。周室東遷,申、呂亦削,楚既滅申,而儼然問鼎於中原矣宋林氏曰:「申、鄧者,楚圖鄭之道所自出也。戰國時,宛、穰嘗爲韓有。蘇秦說韓,謂“北有成皐之固,西有商阪之阻”者也。其後謂之南陽。《戰國策》:「秦惠王時,楚、魏戰於陘山見前新鄭縣,楚敗於南陽。又秦攻陘,使人馳南陽之地。自南陽入秦,而楚遂不復振胡氏曰:「凡山南水北皆曰陽。晉南陽在修武,以在太行南、大河北也。秦南陽郡置於宛,以在嵩山南、漢水北也。及沛公起義師西伐秦,戰洛陽東,遂略南陽,圍宛城。陳恢見沛公曰:「宛,大郡之都也,連城數十。沛公於是下南陽,入武關在府西境。詳陝西重險,而秦以亡。司馬遷曰:「南陽西通武關、鄖關見湖廣鄖縣,東南受漢、江、淮,宛亦一都會也。及光武中興,肇自南陽,於是建爲南都。張衡《賦》曰:「爾其地勢,則武關闕其西,桐柏揭其東;流滄浪而爲隍滄浪,即漢水,在府南界,廓方城以爲墉方城,見裕州;湯谷湧其後府北紫山有湯谷。道元曰:「此指梁縣之湯泉。今見汝州,淯水盪其胸;推淮引湍,三方是通。漢德既衰,曹公破張繡,取南陽,而劉表之荊州在囊中矣。南北紛爭,以南陽爲孔道。桓溫劉裕,皆由此以問關、洛晉永和十年桓溫自襄陽伐苻秦,道出南陽。義熙十二年劉裕伐姚秦,遣沈田子等自襄陽、南陽,趣武關。宋元嘉中,亦遣兵出此,直抵潼關元嘉二十七年隨王誕鎮襄陽,遣柳元景等由南陽北出,拔弘農,向潼關。齊建武五年元魏主宏取南陽五郡,而齊不能爭也五郡,曰南陽、新野、南鄉、北襄城及西汝南、北義陽也。西汝南、北義陽並治舞陽,故止雲五郡。襄漢之藩籬,於是日壞。魏將西遷,時賀拔胜鎮南陽,其屬盧柔說勝曰:「今宜席捲赴都,與高歡決勝負都謂洛陽。時魏主修與高歡隙,歡自晉陽舉兵向洛,魏主召勝赴行在;次則北阻魯陽,南並舊楚,東連兖、豫,西引關中,可以觀釁而動。勝不能從,爲歡所並。既而宇文泰得之,用以東爭潁、豫,南取荊、雍豫謂汝南,雍謂襄陽。隋之末也,朱粲以南陽擅命。唐擊平之,遂以南臨蕭銑。其後淮西用兵,削平之功,卒在唐、鄧。及唐室日衰,朱樸獻遷都之議,以爲襄、鄧之西,漫衍數百里,其東則漢與鳳林爲之闕,鳳林關在襄陽峴山上。南則菊潭環屈而流於漢。菊潭,見內鄉縣。西有上洛重山之阻,北有白崖聯絡,白崖山在鄧州西北。樸之議蓋指今鄧州而言。時鄧州亦曰南陽郡也,誠形勝之地,沃衍之墟。若廣濬河渠,漕挽天下,可使大集。且去秦咫尺,而有上洛爲之阻,永無戎狄侵軼之虞,此建都極選也。宋建炎初,李綱圖恢復中原,以爲天下形勢,關中爲上,襄鄧次之,建康又次之。南陽光武所興,有高山峻嶺,可以控扼;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谷粟;南通荊湘、巴蜀,可以取貨財;北距三都開封、河南、歸德也,可以遣救援。暫議駐蹕,乃還汴都。策無出於此。又熊剛大曰:「南陽北連中原,東通吳會,西接巴蜀,南控蠻越,故諸葛武侯嘗以爲用武之國。元人之取襄樊也,以南陽爲基本。近代羣盜盤據其間,縱橫四出,沔、洛數千里間,俱被其患。南陽爲南北腰膂,不信然歟?

南陽縣,附郭。周申國。楚文王滅申,爲楚邑。秦爲宛縣,南陽郡治焉。漢因之。魏晉以後,俱爲郡治。後魏分置上陌縣。後周並宛縣入上陌,改爲上宛縣。隋初郡廢,改縣爲南陽縣,屬鄧州。唐初置宛州,州尋廢,縣仍屬鄧州。宋因之。金始置申州於此。今編户二十二里。

宛城,今府治。春秋時楚邑。百里奚亡秦走宛,楚鄙人執之,是也。《秦紀》:「昭王十五年白起攻楚,取宛。十六年封公子市於宛。市即涇陽君也。又《韓世家》:「王五年秦拔我宛。《年表》:「王五年爲秦昭王十六年。意者韓邑近宛,秦取之以廣市之封邑歟?又昭王二十二年與楚頃襄王好會於宛。二十七年使司馬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宛於是始兼南陽之名。三十五年置南陽郡,治宛。二世三年沛公略南陽,郡守保宛。沛公引兵過而西,從張良諫,夜引兵從他道出,黎明圍宛城三匝,宛降。漢三年漢王出滎陽,南走宛,尋出兵宛、葉間。後亦爲南陽郡治。王莽居攝二年東郡翟義等兵起,莽使其黨劉秀屯宛。地皇四年新市、平林兵圍宛,下之,更始入都焉。既而更始封其宗室,賜爲宛王。後漢建武二年遣吳漢擊宛,賜降。四年幸宛。章帝元和初,自章陵還幸宛。又安帝延初四年南巡,至宛。靈帝光和末,朱破斬黃巾賊趙弘於宛。又擊賊帥韓忠,入其大城,忠退保小城,復擊平之。建安初,張濟族子繡將濟衆屯宛,曹操擊之,繡降。魏太和初,使司馬懿督荊、豫諸州,鎮宛。嘉平中,王昶亦鎮焉。自是常爲重鎮。晉太安二年荊州刺史劉弘等討江沔賊張昌,屯宛。永嘉四年石勒濟河,將趣南陽,擊敗羣盜王如等於襄城,進屯宛北。時羣盜侯脫據宛,勒攻克之,遂南寇襄陽。建興三年荊州賊杜曾等圍荊州都督荀崧於宛。咸和三年宛城爲石勒所陷。永和五年梁州刺史司馬勳拔宛城。太和初,又爲慕容燕所取。明年,荊州刺史桓豁等攻拔之。太元三年陷於苻秦。九年復歸於晉。劉宋仍爲南陽郡治。齊永明五年荒人桓天生與雍、司二州蠻相扇動,據南陽故城,請兵於魏,將入寇,詔蕭景先等討之。建武四年魏主宏留諸將攻赭陽,引兵南攻宛,克其郛,太守房伯玉嬰城拒守。既而留元禧等攻南陽,自引兵至新野。五年魏人拔宛北城,房伯玉以城降。永元初,魏主宏殂於塘原,數日至宛城。《水經注》南陽郡治大城,其西南隅即宛城,荊州刺史治焉,亦曰荊州城。蓋北魏荊州,初亦治宛也。後周廢宛縣入上陌。隋初並廢南陽郡,而宛城之名晦。唐武德三年置宛州,領南陽、上宛、上馬、安固四縣,並寄治宛城內。八年州廢,以上馬入唐州,餘二縣併入南陽。今郡城周六里有奇,蓋元時所更置。明洪武三年修葺,有門四。其小城大城之址,堙廢久矣。
申城,府北二十里。《括地志》:「南陽縣北有申城,周宣王舅所封。《左傳》莊六年楚滅申,遂爲楚邑。昭四年楚靈王會諸侯於申,即此城云。又呂城,在府西三十里。虞夏時國,周亦爲呂侯國。穆王以呂侯爲司寇,作《呂刑》。《國語》,史伯曰:「當成周者,南有申、呂,是也。後亦並於楚。漢呂后封昆弟子呂恕爲呂城侯,邑於此。今名董呂村。○武城,在府北。春秋時申地,後屬楚。《左傳》僖六年蔡穆侯將許僖公以見楚子於武城。又成十六年楚子自武城,使公子成以汝陰之田求成於鄭,鄭叛晉,從楚子盟於武城。襄七年秦人侵晉,楚子師於武城,爲秦援。昭四年楚靈王田於武城。皆此城也。杜預曰:「武城在宛縣北。或謂之武延城,俗呼西城。其相近又有城,俗呼東城。汝陰,謂汝水北也。
育陽城,在府東淯水之陽。漢育陽縣,屬南陽郡。育,亦作淯。更始初,劉演敗嚴尤、陳茂於淯陽,遂圍宛。建武二年鄧奉據淯陽以叛。明年,討降之,桓帝封鄧康爲侯邑。晉仍屬南陽國。東晉嘗置淯陽郡,旋復舊,孝武改曰雲陽縣。宋因之。後魏仍屬南陽郡,又置北淯郡,治武川縣。西魏置蒙州。隋仁壽中,改曰淯州。大業初,州廢,改爲淯陽郡,仍治武川縣。隋末,郡縣俱廢。後周蓋以雲陽縣併入武川也。○皇后城,在府東北。後漢初,世祖遣傅俊迎光烈皇后於淯陽,稅舍於此。又三公城,在府東南三十里,即鄧禹故鄉也。
博望城,在府東北六十里。漢縣,屬南陽郡。武帝封張騫爲侯邑。後漢亦屬南陽郡。晉屬南陽國。宋廢。《括地志》:「博望城,在向城東南四十里。今有博望驛,又東至裕州六十里。○向城,在府北六十里。漢西鄂縣地。西魏置向城縣,兼置雉陽郡治焉。隋初郡廢,縣屬淯州。唐武德三年置淯州。八年州廢,屬北澧州。貞觀九年還屬鄧州。聖曆元年改曰武清。神龍初復故。五代周廢。《志》云:「向城在府東北。春秋時,許國向邑之人遷此,西魏因以名縣。今爲村聚。自向城廢縣而北,即三鴉路矣。
西鄂城,府北五十里。古楚邑也。漢置西鄂縣,屬南陽郡。應劭曰:「江夏有鄂,故此加西。後漢因之。晉屬南陽國。宋廢。後魏復置,亦屬南陽郡。後周廢。縣南有精山。後漢光和末,朱追南陽黃巾餘賊孫夏,至西鄂精山,大破之,是也。
安衆城,在府西南三十里。漢縣,屬南陽郡。武帝封長沙定王子丹爲侯邑。王莽居攝初,安衆侯劉崇舉兵討莽,攻宛不克,敗死。後漢仍屬南陽郡。建安三年曹操擊張繡於穰,不克,引還。劉表遣兵救繡,屯於安衆,守險以絕軍後,操還至安衆,繡追之,前後受敵,操乘夜鑿險偽遁,表、繡悉軍來追,操縱奇兵,步騎夾擊,大破之。荀問操破敵之故,操曰:「敵遏我歸路,而與我死地也。晉省入宛縣。○杜衍城,在府西南二十三里。漢縣,屬南陽郡。高祖封王翳爲侯邑。後漢建武三年祭遵擊叛將鄧奉弟衆於杜衍,破之,追至涅陽,即此。晉省。涅陽,見鄧州。
雉城,府北八十里。相傳秦文公時,童子化雉止此,後因置雉縣。漢因之,屬南陽郡。晉屬南陽國。大和二年荊州刺史桓豁攻宛,拔之,追擒燕將趙盤於雉城,是也。宋省。後魏復置北雉縣,屬北淯郡。西魏因置雉陽郡。隋初,郡縣俱廢。
南鄉城,府西南百里。漢析縣及順陽之地。王莽末,析人鄧曄起兵南鄉以應漢。後漢始置南鄉縣,屬南陽郡。建安中,曹操割南陽西界爲南鄉郡。晉改順陽郡。咸康四年析置南鄉郡。永和十年桓溫伐苻秦,水軍自襄陽入均口,至南鄉。後陷姚秦。義熙元年姚興割南鄉郡歸晉,是也。劉宋復曰順陽郡。蕭齊仍之。建武末,陷於後魏。永元初,陳顯達拔魏馬圈城,遣軍主莊丘黑進擊南鄉,拔之。旋復陷於後魏,又置南鄉郡。梁普通六年晉安王綱自雍州遣長史柳渾破魏南鄉郡,尋復失之。西魏仍置南鄉郡及淅州於此。隋初郡廢。大業初,又改淅州爲淅陽郡。隋末廢。又安山城,亦在縣西。《隋志》:「後魏置左南鄉縣,並置左鄉郡。西魏改郡爲秀山,縣爲安山。後周秀山郡廢,縣屬淅州。隋大業初,並安山入南鄉縣。又有龍泉、湖里、白亭三縣,俱西魏置,屬南鄉郡。後周併入焉。
豫山,府東北十五里。孤峰峭立,俗名獨山。下有三十六陂,漢召信臣、東漢杜詩、晉杜預作陂溉田,民被其利。遺址猶存。又豐山,在城東北三十里。《山海經》:「山有九鐘,霜降則鐘鳴。下有泉曰清泠。
百重山,府北七十里。山巒重復,幾及百重,其最著者曰鹿鳴、武陽、亂石、拓禽、鯉魚。五山皆高峻深險,乃三鴉之第一鴉也。○雉衡山,在府北七十五里。本名衡山,馬融《廣城頌》所謂面據衡陰者也。以在故雉縣境內,因名雉衡。《寰宇記》云以光武射雉於此而名,悞。又有紫山,在城北二十五里。一名紫靈山。下有湯谷,冬夏常溫。
分水嶺,府北七十里。水自嶺而下,南北分流,俗呼爲分頭嶺。其水爲鴉河,亦曰魯陽關水,北流入於汝水,南流入於淯水。此三鴉之第二鴉也。○臥龍岡,在城西南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綿亘數百里,至此截然而止,迴旋盤繞,相傳孔明草廬在其中。
淯水,府城東三里。俗名白河。源出河南府盧氏縣南山中,經內鄉縣東境,又東南流,至府城東,繞城南而達於新野縣,府境諸水悉會焉。又南至湖廣光化縣東北,又東經故鄧城東南而入漢水。王莽末,諸將共設壇場於淯水上沙中,立劉玄爲帝,即今府城南也。又後漢建安三年曹操擊張繡軍於淯水,敗還。《志》云:「淯水舊有四堰,曰上石谷、馬渡港、蜣蜋堰、沙堰,漢召信臣所置,溉田六千餘頃。後漢杜詩、晉杜預皆增廣之,以溉稻田。宋太平興國三年西京轉運使程能上言:「白河舊從唐州南流入漢,請自南陽下向口置堰,回水入石塘沙河,合蔡河達京師,以通湘潭之漕。詔遣使督治,塹山堙谷,歷博望、羅渠、少柘山,凡百餘里,月餘抵方城,地勢高,水不能至,益發役興作,卒不可通。端拱初,內使閻文遜等復請開古白河,通襄漢漕路至京,卒不就。蓋地勢懸絕,不可以人力回也。
湍河,在府西南三十里。湍,音專。源出內鄉縣熊耳山之槍竿嶺,東南流,經鄧州城北,折而東北,至安衆故城,又南至新野縣,東合於淯水。《水經注》:「湍水經安衆城西,涅水自鄧州來注之,曷而爲陂,爲安衆港。魏武破張繡,謂荀曰:「繡遏我歸師,迫我死地。蓋二水之間,沿涉爲艱阻也。○梅溪水,在府西二十里。源出府北之紫山,南流經杜衍故城東,土地墊下,湍流注之。舊於安衆置曷,令游水是瀦,所謂安衆港也。
洱水,在府北四十里。亦出內鄉縣熊耳山,東南流,入於淯水。府南又有泗河,與灌河、潦河及留山、黃渠等河,俱注於淯水。○栗河,在府東南十里。《志》云:「源出馬渡堰,分流至新野縣界,仍入於淯水。又上石堰,在府北四十六里,南注於斗門、黃池等陂、拒柳等堰,達於唐縣、新野二縣,溉田千餘頃。
爪裡津,府北四十里。即淯水之津也。上有三梁,謂之爪裡渡。漢建武三年鄧奉拒光武於此,帝自赭陽西入討奉,斬之於夕陽下。今津西即夕陽聚。
曷,在故南鄉城北。即沙堰也,爲淯水四堰之一。聚沙以壅水,因名。齊建武二年後魏主宏遣將軍薛其度引兵向襄陽,軍於沙曷。齊南陽太守房伯玉、新野太守劉思忌,皆城守拒魏兵。既而伯玉敗魏兵於沙曷,魏人引退。○石敫,在府城外三里。淯水環流,爲一城之勝。敫以御水患而障城郭,向甚堅完,後漸毀壞。今石猶存。
三鴉路,府北七十里。自府境北出汝、洛之徑,道夾路深,稱爲險要。詳見前重險三鴉。
小長安聚,在府南三十七里。謝沈《漢書》:「光武初攻淯陽不下,引兵欲攻宛,至小長安,與莽將甄阜戰,敗績。建武三年帝自將徵鄧奉,至堵鄉,奉自堵鄉逃歸淯陽,帝追破之於小長安聚,奉降。《郡國志》淯陽有小長安聚。
夕陽聚,在府西北。袁山松《漢書》:「賈復從擊鄧奉,追至夕陽聚。劉昭曰:「宛縣有夕陽聚。是也。又淯陽南有安樂鄉,後漢安帝封胡廣爲侯邑。元魏時,於此立樂宅戍。
百章郭,府西北六十里。淯水所經。舊爲戍守處,俗訛爲擊獐郭。又永饒冶,在府南。晉時置冶於此,有令掌之。永寧初,永饒冶令空桐機斬安南將軍孟觀於此。時觀黨於趙王倫,引軍屯宛也。冶尋廢。○林水驛,在府南六十里。南出襄陽,此爲通道。又府城東有宛城驛,府北六十里有博望驛。

鎮平縣,府西七十里。西南至鄧州八十里。漢安衆縣地。宋爲穰縣地。金初置陽管鎮,後置鎮平縣,屬申州。元屬南陽府。明初省。成化六年復置鎮平縣。城周五里有奇,編户四里。

安國城,在縣東北三里。《志》云:「漢初,王陵聚衆南陽,以兵屬漢,封安國侯,蓋邑於此。
遮山,在縣東三十里。巒岫迢,溝澗深阻,遮隔前後,故名。《志》云:「漢世祖初起義師,兵敗,爲王莽兵所追,此山遮隔,竟不能及,因曰遮山。
騎立山,縣西北五十里。山勢昂聳,狀若立騎,因名。又有五峰並聳,亦曰五朵山。上有龍湫三穴;又有礦,產銅。
潦河,在縣東四十里。《志》云:「源出南陽縣之馬寺坪,西流經縣西北五十里之杏花山,又南流至新野縣界,入於淯河。
柳泉,在縣東遮山北。廣五丈餘,溉田甚溥。又青龍泉,在縣之竹園保,引流溉田,爲民利。○菱花池,在縣西南,俗名天池,廣五丈餘,有菱芡蒲魚之利。
唐縣,府東南百二十里。北至裕州百六十里,南至湖廣棗陽縣百九十里。漢置比陽縣,屬南陽郡。後漢因之。晉屬南陽國。宋屬廣平郡。齊因之。後魏太和中,置東荊州治焉。西魏改爲淮州。隋初又改顯州,以界內有顯望岡而名。大業初,改州爲淮安郡,仍治比陽縣。唐武德四年仍曰顯州。貞觀九年改曰唐州。天寶初,曰淮安郡。乾元初,復爲唐州。五代梁移州治泌陽縣,改曰泌州。後唐復曰唐州。晉又改泌州。漢復爲唐州。宋因之,亦曰淮安郡。金仍爲唐州。元還治比陽,屬南陽府。明初降州爲縣。今縣城周六里,編户五十里。
比陽廢縣,即今治。漢所置縣也。比,一作沘。後漢初,更始立王匡爲沘陽王,即此。魏、晉皆曰比陽縣。後魏得其地,置樂陵鎮於此。太和三年齊義陽民謝天益自稱司州刺史,欲以州附魏,魏樂陵鎮將韋珍引兵度淮應援,略七千餘户而去。其後置東荊州於此。西魏得之,常置重兵以防東魏。《北史》:「西魏大統三年荊州刺史郭鸞攻東魏東荊州,刺史慕容儼敗卻之。明年,東魏東荊州刺史王則寇梁淮南,是也。《隋志》:「比陽縣,後魏曰陽平。開皇七年改爲饒良。大業初,又改曰比陽,爲淮安郡治。唐初爲顯州治,尋爲唐州治。天三年朱全忠徙州治泌陽,而以比陽縣屬焉。宋、金因之。元至元三年復移州治比陽,以泌陽縣省入,而改比陽爲泌陽縣。明初省縣入州,又改州爲縣。又比陽故城,在今縣東。漢舊縣治此。《魏志》有郢州,治安陽郡。《隋志》:「後魏於比陽故縣置西郢州。西魏改鴻州。後周州廢,改置真昌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改饒良曰比陽,以故比陽縣省入。是也。
湖陽城,縣南九十里。故蓼國地,後屬楚,謂之湖陽。《竹書紀年》:「楚共王會宋平公於湖陽。《史記》:「沛公攻湖陽,下之。漢爲縣,屬南陽郡。後漢初,光武封姊爲湖陽公主。建安二年曹操擊張繡於穰,拔湖陽,又攻舞陰,下之。晉省入棘陽。宋元嘉十九年沈慶之討緣沔諸蠻,進至湖陽,其後遂於此置戍。齊因之。北魏太和二十一年齊湖陽戍主蔡道福南遁,遂克之,置西淮安郡及南襄州治焉。梁天監初,魯陽蠻魯北燕圍魏湖陽,魏將李崇擊平之。大通三年魏淮安太守晉鴻以湖陽來降,後復入於魏,改曰南平州。西魏改升州,又改湖州,州尋廢。後周曰昇平郡。隋初郡廢。仁壽初,復置升州。大業初,又廢州,以縣屬舂陵郡。唐初,復置湖州。貞觀初,州廢,縣屬唐州。宋因之。金仍屬唐州。貞初,廢爲鎮。宋嘉定十三年孟宗政敗金人於湖陽,即湖陽鎮也。○柘林廢縣,在湖陽城東北。《隋志》:「後魏置順陽郡。西魏改柘林郡。後周省郡,改置柘林縣。大業初,廢入湖陽縣。
慈丘城,在縣東七十里。漢比陽縣地。後魏置江夏縣,又置江夏郡。隋改置慈丘縣,屬顯州。胡氏曰:「隋分比陽縣置慈丘縣,取縣界慈丘山爲名,山在唐州東北。唐屬唐州。元和十年山南東道帥嚴綬討吳元濟,敗於慈丘,卻五十餘里,馳入唐州,是也。五代周省入比陽。
昭越城,在縣東。後魏置昭越縣,屬初安郡。隋初,郡廢,縣屬顯州。大業初,改爲同光縣,尋廢。又後魏郢州,治城陽郡。《隋志》比陽縣境有魏城陽縣,置殷州城陽郡,隋初廢。又後魏南襄州有襄城郡。《隋志》慈丘縣有後魏襄城郡,隋初廢。○勞州城,在縣東南。後魏所置州,以授蠻酋。《北史》:「永熙二年勞州刺史曹鳳、東荊州刺史雷能勝,舉城降梁。二城蓋相近矣。
謝城,在故湖陽城北。相傳周申伯徙封於此。《詩》所謂“肅肅謝功,召伯營之”,又曰“申伯番番,既入於謝”者也。《國語》:「鄭桓公問於史伯曰:「謝西之九州,何如?蓋即古申伯地矣。《荊州記》:「棘陽東北百里有謝城,光武封樊重少子丹爲謝陽侯,即此城云。
唐子山,縣南百里。一名西唐山,唐因以名州。山麓西南有唐子亭,即唐子鄉也。劉纟寅等起兵討王莽,自新野屠唐子鄉,殺湖陽尉,蓋在此。又蓼山,在縣南九十里。縣本古蓼國地,山因以名。
大狐山,在縣東北三十里。亦曰大胡。張衡《南都賦》:「天封大狐,神仙之陬。是矣。亦曰壺山,沘水所出。後漢順帝時,南陽樊英隱於壺山之陽,即此。
花山,在縣南。石晉天福六年安從進以襄陽叛攻鄧州,不克,退至花山,爲張從恩所敗。胡氏曰:「花山在湖陽北。○中陽山,在縣東七十里。一名慈丘山,隋因此置慈丘縣。亦名上介山。瀙水出於此,流入泌陽縣界。
沘水,在縣南。源出大胡山,南流與澧水會,謂之派水。又西南徑南陽縣南,至新野縣南而入於淯水。《水經注》:「沘水又西,澳水注之。水北出芘丘山,南入沘水。《呂氏春秋》:「齊令章子與韓、魏攻荊,荊使唐茂將兵應之,夾沘而軍。章子夜襲茂,斬之。《史記》:「秦會韓、魏、齊兵伐楚,敗其兵於重丘,殺其將唐昧。胡氏曰:「重丘,即芘丘矣。又王莽將甄阜、梁丘賜,破漢軍於小長安,遂南渡潢淳,臨沘水,阻兩川間爲營,光武大破之於沘水西,是也。沘水,通作比水。小長安,見南陽縣。
潢淳水,在縣西。赭水之支流也。《水經注》:「赭水支分,結爲二湖,二湖流注,合爲潢水。又南經棘陽縣之潢淳聚,謂之潢淳水。又南經棘陽故城西,謂之棘水。光武擊甄阜、梁丘賜,阜、賜軍潰,士卒溺死潢淳水者幾二萬人,是也。棘陽,見新野縣。潢淳,亦作黃淳水。
泌水,在縣西。出自泌陽縣銅山,流入縣界,又西會縣境之三家、八疊諸水,入南陽縣界,與淯水合流入於襄江。
召渠,在縣西。亦曰召堰。漢召信臣守南陽,障水溉田,民賴其利。唐盧庠爲刺史,使從事復修之,歲增良田四萬頃。《志》云:「召渠乘高瀉水,類關中鄭渠。宋嘉二年唐州守趙尚寬,修復召信臣故迹,浚渠溉田,爲利甚溥,人亦謂之趙渠。熙寧五年常平提舉使陳世修請於唐州石橋南北岸累石爲虹橋,架淮水入東西邵渠,灌註九子等十五陂,可使二百里間水利均浹。議不果行,識者韙之。
馬仁陂,在縣北。沘水合衆流之水,彙爲陂澤,溉田萬頃。又縣有三大陂,皆漢、唐遺迹也。宋嘉二年唐州守趙尚寬以土曠民希,四境之田多入草萊,乃按視圖記,得召信臣故迹,發卒復三大陂、一大渠,皆溉田萬餘頃。又教民自爲支渠數十,轉入浸灌,四方之民,來者云集,比三年皆爲膏腴云。又高公陂,在縣境,凡四十四處。宋治平中,知州高賦所作。
上閘,在縣南。亦瀦水溉田處也。宋端平二年蒙古寇唐州,守將全子才棄師走,襄陽帥趙範敗蒙古兵於上閘而還。
石夾口關,在縣東北。《唐志》縣有石夾口關,昔時戍守處也。
深橋,在縣南。蕭齊永明五年荒人桓天生引魏兵至沘陽,齊將陳顯達遣兵與戰於深橋,大破之,天生退保沘陽。《齊書》云:「深橋距沘陽四十里。

泌陽縣,府東二百二十里。西南至唐縣百二十里,東至信陽州二百三十里。漢置舞陰縣,屬南陽郡。晉屬南陽國。宋、齊、後魏因之,又分置石馬縣。隋曰上馬縣。唐改縣曰泌陽。五代梁以泌州治此。歷宋至金,唐州皆治泌陽。元移治比陽,又省泌陽入焉。明初復置。城周五里,編户四十里。

舞陰城,在縣北十里。漢縣治此。後漢初,更始封李軼爲舞陰王,既而光武封岑彭爲侯邑。又建安二年曹操與張繡戰於宛,敗還舞陰,破繡追兵於此。晉亦爲舞陰縣。姚秦置舞陰郡。劉宋復曰舞陰縣。蕭齊永明五年荒人桓天生兵寇舞陰,舞陰戍主殷公愍拒破之。既而魏將公孫邃等與桓天生復寇舞陰,公愍又擊破之。建武四年魏大舉入寇,詔軍主鮑舉助西汝南、北義陽二郡太守黃瑤起戍舞陰。蓋二郡並治舞陰也。明年,爲魏所陷,仍曰舞陰縣,屬南陽郡。孝昌中,改置舞陰郡治焉。隋初郡廢,改縣曰顯岡,屬顯州。唐貞觀三年縣廢。又魏孝昌中,置期城郡,領東西二舞陽縣。東魏改置臨舞縣。開皇初廢郡,以縣屬顯州。十八年改東舞陽爲昆水縣。大業初,廢入臨舞縣。唐初省。
上馬城,在縣南。漢湖陽縣地。後魏置石馬縣,屬襄城郡。後訛爲上馬縣。隋因之。大業初,屬舂陵郡。唐初,僑置於宛城內,屬宛州。貞觀八年州廢,以上馬縣地併入比陽縣。開元十六年復割湖陽縣地置上馬縣。天寶初,改曰泌陽。又鍾離廢縣,在縣東南。後魏置西淮郡,治鍾離縣。《隋志》云:「後魏於鍾離縣置洞州及洞川郡。後周州廢。開皇初,郡廢。十六年改鍾離曰洞川縣。大業初,省入上馬縣。
銅山,縣東四十里。相傳鄧通曾鼓鑄其上,因名。泌水所出也。又磐石山,在縣南四十里。今訛爲盤古山。縣東北八十里又有截軍山,與棋盤山並峙。
泌水,在縣南。源出銅山,西南流入唐縣界。杜佑曰:「光武初起兵破王莽將甄阜、梁丘賜於此處。
省事潕水,在縣北。《志》云:「自平地湧出,如飛舞然,東北流,達於舞陽縣東南,又東入於汝。舞陰、舞陽,皆以此水名也。○瀙水,在縣東北百餘里。源出唐縣之中陽山,流入舞陽縣界,經舞陽縣南,又東經縣境之象河關,而入汝寧府遂平縣界。
馬仁陂,縣西北七十里,與唐縣接境。四面皆山,水瀦其中,溉田甚廣。
象河關,在縣東北百二十里。東出遂平、西平,北達舞陽、葉縣,爲要隘之道,有巡司戍守。

桐柏縣,府東南三百里。東至信陽州一百六十里,南至湖廣隨州界四十里。漢復陽縣地。梁置淮安縣,又置華州及上川郡治焉。西魏改州曰淮州,又改純州,尋廢。後周復置大義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縣爲桐柏,屬顯州。唐初置純州,貞觀初州廢,屬唐州。宋開寶六年移治淮瀆故廟。金亦曰桐柏縣,興定五年廢。明成化十二年復置今縣。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户十八里。

平氏城,縣西北四十里。漢縣,屬南陽郡。更始立申屠建爲平氏王。晉屬義陽郡,宋省。齊永明中,陳顯達城平氏,因置漢廣郡,屬寧蠻府。隋郡廢,縣屬顯州。唐因之。宋開寶五年省入泌陽縣,爲平氏鎮。
義陽城,在故平氏縣界。漢武帝元狩四年封街山爲義陽侯,尋廢。元鳳四年又封傅介子爲侯,後絕。五鳳三年又封厲溫敦爲侯。皆未置縣。三國魏黃初三年封弟據爲義陽王。蓋自是始置縣,並立爲郡。景初元年分襄陽之都葉屬義陽郡,後省。晉武帝泰始元年封從伯望爲義陽王,治新野,領義陽縣。後魏中,改新野爲郡,徙義陽郡治石城。晉末,又徙郡治平陽,而舊郡及縣俱廢。《水經注》:「淮水自平氏桐柏山,又東經義陽縣故城南,故義陽郡治也,世謂之白茅城。
復陽城,在縣東。漢縣,屬南陽郡。闞る曰:「湖陽之樂鄉也。元帝元延二年置縣於大復山之陽,因名。晉省。又淮南廢縣,在縣境。《隋志》:「西魏置淮南縣,屬淮州。隋屬顯州。開皇末,改油水縣。大業初,廢入桐柏縣。
澧陽城,在縣西三十里澧水北。蕭齊永明六年魏人築城於澧陽,陳顯達攻拔之,進攻沘陽,是也。又有隔城,在縣西南,劉宋所置。蕭齊永明六年荒人桓天生引魏兵據隔城,齊將曹虎攻拔之,斬其襄城太守帛烏祝,天生棄平氏遁去。
桐柏山,在縣東一里。其山東南接隨州界,西接棗陽界。峰巒奇秀,上有玉女、臥龍、紫霄、翠微、蓮華諸峰,淮水出焉。《禹貢》所云導淮自桐柏者也。旁有大木山。杜佑曰:「祖逖爲豫州刺史,藏家屬於此山。又胎簪山,《寰宇記》在縣西北三十里。《水經》云,淮水出胎簪山,東北過桐柏山,是也。
高老山,在縣東十里。一名栲栳山,一名高樂山,皆高老之訛也。峰巒峻起,高出羣山。其相連者又有石門山。兩山對峙,如門之闢,故名。
大復山,在縣東三十里。《水經注》:「淮水出桐柏支岡,潛行地下三十餘里,東出大復山南,謂之陽口。水南即復陽縣也。《括地志》:「大復山南有淮源廟。唐武德二年朱粲據南陽,淮安土豪楊士林等起兵攻粲,粲與戰於淮源,大敗,即此地矣。
淮水,在縣東。源出桐柏山,東入汝寧府信陽州界,又東會汝、潁、汴、沂、泗諸大川,而入於海。天下有四瀆,此其一也。詳見大川淮水及川瀆異同。
醴水,亦作澧水,在縣西。《水經注》:「醴水出桐柏山,與淮同源而別流西注,徑平氏縣東北,又西至唐縣境而入沘水。
宜秋聚,在平氏故城西南。王莽末,劉纟寅等起兵南陽,會下江兵王常等至宜秋,纟寅因說以合從之利,即此處也。劉昭曰:「平氏縣有宜秋聚。
宜陽柵,在縣西。唐元和中,立柵於此以拒淮西。李愬討吳元濟,自唐州徙屯宜陽柵,即此也。又縣東九十里有桐柏鎮,桐柏關設於此,與信陽州接界,今置巡司戍守。

南召縣,府北百四十里。北至汝州魯山縣百二十里。漢西鄂及雉縣地。唐爲向城縣地。宋爲南陽縣地。明初爲南召店巡司。成化十二年置今縣,屬南陽府。城周三里有奇,編户二十里。今仍廢入南陽縣。

東岐州城,在縣東北五里。《志》云:「後魏嘗置東岐州於此。又爲南召故城,昔時戍守處也。其東北十里又有北召廢城,未詳所據。
丹霞山,一名留山,在縣西北三十里三鴉路中。金末,武仙自三峰敗走南陽,收潰兵屯留山,即此。今山上有棲霞寺,寺後一峰,岩千仞,左右又有兩峰,最爲奇勝。三峰山,見開封府禹州。
礬山,縣南十五里。山產礬石。又縣西南二十里有天子望山,相傳光武嘗登此以望南陽,因名。○土地陂,在縣北。正德中,亂賊劉三爲官軍所敗,走死於土地陂,即此。
三鴉水,在縣北魯陽關南七里,亦謂之魯陽關水。源出南陽縣分水嶺,下流東北出,而入魯陽縣界。亦謂之鴉河。
魯陽關,在縣北五十里,與魯山縣分界。即三鴉路口也。《史記》:「趙惠文王元年趙梁將兵與齊合軍攻韓,至魯關下。《淮南子》魯陽公與韓戰酣,日暮揮戈,日返三舍。即此地也。晉太和二年荊州刺史桓豁攻宛,拔之,燕將趙盤退保魯陽,豁追擒之。太元三年苻堅遣兵分道寇襄陽,使其將石越等率精騎出魯陽關。關控據要險,自昔爲必爭之地矣。今爲鴉路鎮,有巡司戍守。○清風店,在縣西南。近代羣賊自商洛窺郡境,北寇汝、洛,往往屯聚於此。官軍攻之,不能克。
附見
南陽衛,在府城內。洪武二年置,轄右、中、後三千户所及唐縣守禦千户所。《志》云:「唐縣所,分置縣城內。

鄧州,府西南百二十里。南至湖廣襄陽府百八十里,東南至湖廣均州二百五十里,西北至陝西商州六百四十八里,東北至汝州四百九十里。

春秋時鄧侯國。戰國時屬楚。秦爲南陽郡地。兩漢因之。晉屬義陽郡,後改屬新野郡。宋、齊因之。後魏仍屬新野郡,尋置荊州於此魏收《志》:「太和中,荊州移治穰城。西魏時,以爲重鎮置兵於此以備齊。隋初,改爲鄧州,煬帝又改曰南陽郡。唐仍爲鄧州,亦曰南陽郡。五代梁置宣化軍於此兼領唐州,唐改曰威勝軍,周改爲武勝軍。宋仍曰鄧州亦曰南陽郡武勝軍節度。金因之。元屬南陽府。明仍曰鄧州,以州治穰縣省入編户三十七里,領縣三。今因之。
州古所稱鄧林之險。《荀子》曰:「限之以鄧林《荀子》又云:「鄧地之山林。蓋州境古多名材,緣之以方城方城,見裕州。又《荊州記》:「酈縣有故城一面,未詳里數,號爲長城,即方城之西隅。其間相去六百里,南北雖無基築,皆連山相接,而漢水居其南。故楚屈完答齊桓公,有“方城爲城,漢水爲池”之語。酈縣故城,在今內鄉縣東,是州境亦有方城矣。又《淮南子》亦曰:「垣之以鄧林,綿之以方城。春申君曰:「楚之右壤,皆廣谷大川,山林溪穀不食之地。說者謂自鄧以西耳。今其地西控商、洛,南當荊、楚,山高水深,舟車輳泊,號爲陸海云。秦之末也,沛公自南陽入武關。後之有事關中者,往往圖武關,圖武關而州爲孔道矣。又自州而南,徑指襄陽,兩驛而近。南北有事,襄鄧爲之腰膂。三國之季,魏王昶爲揚豫都督,以宛去襄陽三百餘里,有急不足恃,乃徙屯新野。後魏盛時,亦置荊州於穰縣,以控臨沔北。其後宇文泰欲經略江漢,使楊忠都督三荊,鎮穰城,而沔口以西,遂拱手取之矣。唐以襄、鄧爲重鎮,恃以震懾淮、沔。至德二載,史思明遣兵寇鄧州,魯炅悉力拒守炅時爲南陽節度使,經年,賊不能陷其後炅以糧援俱盡,突圍走襄陽。時賊欲南侵江漢,賴炅遏其衝,南夏得全。其後淮西拒命,兵鋒輒及於鄧州,及蔡州之平,功亦集於唐、鄧。黃巢之入長安也,懼荊襄之軍起而製其後,遣朱溫陷鄧州,遂據之以扼荊襄事在廣明二年。溫旋爲官軍所敗,引還長安。溫既篡位,因置鎮於此,以犄角山南,屏蔽荊、湖。其後襄沔有變,實恃此以挫抑之石晉天福六年安從進以襄陽叛,舉兵攻鄧州,敗還,高行周等自鄧州進擊,遂平之。迄於晚宋,蒙古由此以傾金人之汴、鄭,尋復道此以陷宋之襄、樊。虞允文有言:「鄧州,襄漢之藩籬,而實秦楚之喉嗌也。豈不信歟?
穰縣城,州東南二里。戰國時屬楚,後爲韓邑。《史記》:「韓襄王十一年秦取我穰。又秦武王十六年封魏冉於此,爲穰侯。昭王二十四年與楚會穰。漢置穰縣,屬南陽郡。更始二年立廖湛爲穰王。建武三年耿擊延岑於穰,大破之。建安初,張濟自關中入荊州境,攻穰,爲流矢所中死。二年濟族子繡敗曹操於宛,還屯穰,與劉表合。三年操圍繡於穰,不克而還。魏仍屬南陽郡。晉屬義陽郡。宋屬新野郡。後魏因之,又置荊州治焉。梁大通二年將軍曹義宗圍魏荊州,堰水灌城,不沒者數阪,刺史王羆固守不下。既而魏遣將費穆馳救,義宗敗沒。隋爲鄧州治。自是州郡皆治此。明初,省縣入州。府舊城,周二十四里,元初築,至正中毀。明洪武、正德、嘉靖中,俱重修。今城周四里有奇,有門四。
冠軍城,州西北四十里。漢縣,屬南陽郡。武帝以霍去病功多,割穰縣盧陽鄉、宛縣臨兆聚爲冠軍侯邑。後漢永元二年封竇憲於此。魏、晉仍爲冠軍縣,屬南陽國。東晉隆安三年桓玄爲江州刺史,自夏口襲殷仲堪於江陵。仲堪出奔ガ城,將奔長安,至冠軍,玄將馮詼追獲之。宋、齊俱屬南陽郡。後魏因之。隋屬鄧州。唐武德二年馬元規等擊朱粲于冠軍,敗之。既而粲稱楚帝于冠軍,尋敗奔王世充。貞觀初,省入新城。夏口,見湖廣重險。ガ城,見湖廣光化縣。
新城縣城,州西北七十里。漢冠軍縣地。後魏主宏太和中,析置新城縣,屬南陽郡。西魏改曰臨湍。隋復爲新城縣,屬鄧州。唐武德二年縣移治虎遙城,置酈州。八年州廢,屬鄧州。貞觀三年還治故臨湍聚,南去虎遙城十里。天寶初,復改曰臨湍。五代漢改曰臨瀨縣。宋建隆初,省入穰縣。
涅陽城,州東六十里。漢縣,屬南陽郡。在涅水之陽,因名。高帝封呂勝爲侯邑。武帝元封三年復封朝鮮降人路最爲涅陽侯。晉屬南陽國。永嘉四年劉聰逼洛陽,詔徵天下兵入援,山簡自襄陽遣將王萬將兵軍於涅陽,爲羣盜王如所敗。宋、齊皆曰涅陽縣,屬南陽郡。後魏因之。隋改曰課陽,屬鄧州。唐初因之,貞觀初廢。俗呼赤眉城。又白牛城,在城東南。光武封劉嵩爲侯邑,後廢。
東陽城,在州東。本漢穰縣之東陽聚。後漢建武三年延岑爲耿所敗,自穰走東陽,朱等擊破之。劉昭曰:「淯陽有東陽聚,朱敗張成處也。蓋穰縣舊與淯陽接境矣。又《志》云:「州南三十里有樂鄉城,本漢之樂城縣,屬南陽郡。後漢省。
馬圈城,州東北七十里。漢涅陽縣地。後魏於此置馬圈鎮。齊東昏侯永元初,陳顯達攻馬圈,拔之。既而魏主宏發洛陽,自梁城至馬圈,命元嘉斷均口,邀齊兵歸路,顯達敗還。梁普通六年曹義宗圍魏荊州,取順陽、馬圈,魏將裴衍尋敗義宗於析陽,復陷順陽,進圍馬圈。義宗擊敗衍,仍拔順陽。杜佑曰,馬圈去襄陽三百里,在今穰縣北,是也。《一統志》內鄉縣順陽保北有馬尾鎮,悞。梁城,見汝州。均口,見湖廣城縣。
晉城,在州東南。北魏置。梁普通六年晉安王綱自襄陽遣司馬董當門,破魏晉城,又破馬圈、雕陽二城,是也。雕陽,或曰亦在州東。劉昫曰:「唐武德四年置平晉縣,屬鄧州。六年省入穰縣。蓋置於故晉城云。○魏武城,在州西南五里,《志》云曹操攻張繡時所築。
紫金山,在州城西南隅。岡阜掘起,城據其上,因山爲墉,屹然險固。《志》云:「州治南有福勝寺,寺東北隅有古塔,凡十三層,高百丈,中有一井,水嘗泛溢,俗呼海眼。憑塔而望,四遠廓然,亦有事時守御所資也。○五隴山,在州城西。山有五堆連接,因名。
白崖山,在州西北。唐朱樸所云北有白崖聯絡者也。其上有香巖寺,自山而西,羣山連亘以達於武關。又赤石山,亦在州西北,朝水出焉。○覆釜山,在州西北八十里。以形似名,俗呼吐霧山。上有青龍池,水常不竭。
析隈山,州南七十里。《左傳》僖二十五年秦、晉伐若阝,秦人過析隈入。杜預曰:「析爲楚邑,隈其隱蔽處也。今州有析隈山,俗訛爲廝隈山。○湯山,在州西七十里。山有兩峰,東西列峙,東峰上有湯廟。又禹山,在州西南九十里,與析川縣接界。
岐棘山,即鎮平縣騎立山。涅水所出,今名趙河。○塘原,在州東南。後魏太和二十三年魏主宏殂於塘原,即此。
湍水,在州城北三里。自內鄉縣東南流入州境,經臨湍、冠軍故城間,又東南流至州北,復東北流,入南陽縣界。州境諸水悉合焉。○涅水,在州東北。出岐棘山,經涅陽故城南,又東南經南陽縣、安衆故城西,而入於湍水。晉咸和七年桓宣破石勒將郭敬於涅水,是也。
朝水,在州西南。源出赤石山,東南流經冠軍故縣界,又東南徑州南境而入新野縣界,合於淯水。《水經注》,晉杜預修六門陂,陂水散流,咸入朝水,是也。又刁河,在縣南十五里。源出內鄉縣之蕭山,流經州界,亦至新野縣東南而入於淯水。
六門陂,在州西。漢召信臣爲南陽守,以建昭五年斷湍水立穰西石曷,至元始五年更開三門,爲六石門,故號爲六門曷,溉穰、新野、涅陽三縣五千餘頃。晉太康三年鎮南將軍杜預復請開廣,利加於民。《水經注》:「湍水經穰縣爲六門陂。杜預復六門之遏六門之水,下給二十九陂,民資其利。六門既破,諸陂遂斷矣。
鉗盧陂,在州南六十里。亦曰玉池澤陂。漢建昭中,召信臣於穰南造鉗盧陂,累石爲堤,旁開六石門,以節水勢。澤有鉗盧玉池,因名。用廣灌溉,歲增多至三萬頃。後杜詩爲守,修復其業,於是有召父杜母之歌。王氏曰:「玉池陂,蓋在宛縣。
楚堰,州西北六十里。或曰:「晉杜預所作,引湍水溉田千餘頃。《水經注》所云楚曷也。高下相承,凡八重,周十里,方塘引水,蓄洩不窮。又州北有廢永國渠。《宋會要》:「熙寧五年御史張商英言:「聞獻議者請開穰縣永國渠,引湍水灌溉民田,失召信臣故址,所鑿焦家莊,地勢偏仰,水不通流。詔宦者程疏治,功卒不成。
千金鎮,在州西。宋靖康二年汴京爲金人所陷,範致虛以陝西五路之師,出武關,至鄧州千金鎮,爲金將婁宿所敗,潰入潼關。《志》云:「州東舊有板橋鎮,又有塌河關,在州南,今廢。

內鄉縣,州西北百二十里。東南至鎮平縣八十里,北至河南府盧氏縣四百八十里。春秋時楚之析邑。漢爲析縣,屬弘農郡。後漢屬南陽郡。晉屬順陽郡。劉宋時,縣省。後魏復置西析陽縣,兼置析州及析陽郡。西魏又改曰中鄉縣。後周郡廢。隋諱中,改曰內鄉縣,屬析州。唐武德二年改置析州於此。貞觀八年州廢,縣屬鄧州。今城周八里,編户二十二里。

淅陽城,在縣治西。春秋時楚白羽地,亦曰析。《左傳》僖二十五年秦、晉伐若阝,過析,即此。又昭十八年許遷於析,實白羽。戰國時,秦昭王發兵出武關,攻楚,取析,是也。漢仍曰析縣。晉因之。後魏置析陽郡,領東西二析陽縣,此即西淅陽也。梁普通六年曹義宗等取順陽、馬圈,與魏將張衍戰於淅陽,敗還。後魏永熙末,賀拔勝聞魏主修西入長安,使其長史元穎行荊州事,守南陽,自帥所部西入關,至淅陽而還。既而東魏取荊州,蠻酋樊五能攻破淅陽郡以應魏。東魏荊州刺史辛纂欲討之,李廣曰:「淅陽四面無民,惟一城之地,山路深險,表裡羣蠻,不如完壘撫民,然後討之。纂不從,果敗。魏因遣獨孤信取荊州,出武關,東魏恒農太守田八能帥羣蠻拒信於淅陽,又遣別將出信後,信進擊八能,破之,遂乘勝襲取穰城。《隋書》云:「西魏置淅州,又改西析陽爲內鄉縣。劉昫曰:「後周改曰中鄉,隋始曰內鄉也。又武德初,析內鄉置默水縣,尋復省入內鄉。
酈縣城,在縣東北。秦邑。二世二年沛公攻析、酈,皆下之,是也。漢置酈縣,屬南陽郡。武帝封王同爲侯邑。晉仍屬南陽國。宋、齊因之。後魏析置南酈縣,屬恒農郡,而北酈縣屬東恒農郡。後周復合爲酈縣。隋初改爲菊潭縣。唐武德二年朱粲爲淮安土豪楊士林所敗,自淮源奔菊潭,是也。唐亦曰菊潭縣,屬鄧州。五代周省。今城亦謂之下酈,或謂之南酈。其北有北酈城,即後魏所析置縣也。淮源,見桐柏縣。○武關廢縣,在今縣西。後魏太和中,置東恒農郡,領西城等縣,郡縣皆僑置也。西魏改縣曰武關。隋初廢郡,復省縣入菊潭。
丹水城,縣西南百二十里,南去丹水二百步。古若阝國,又爲商密地。《左傳》僖二十五年秦、晉伐若阝,楚人以申、息之師戍商密。班固曰:「丹水縣有密陽鄉,即故商密也。秦置丹水縣,屬南陽郡。二世二年沛公破宛,引兵西至丹水。漢亦爲丹水縣,屬弘農郡。後漢屬南陽郡。晉屬順陽郡。建元初,庾翼欲經略中原,表桓宣爲梁州刺史,前趣丹水,爲石趙將李羆所敗而還。宋、齊皆屬順陽郡。後魏置丹川郡於此。後周郡廢。隋以縣屬析州。唐初縣廢。範汪《荊州記》:「丹水縣,堯子朱所封,亦曰丹朱城。
商於城,{{annotate|在縣西。本秦地,張儀以商於六百里之地誑楚。裴る曰:「有商城,在於中,故曰商於。道元曰:「丹水經內鄉、丹水二縣間歷於中北,所謂商於者也。杜佑曰:「今內鄉西七里有於村,亦曰於中。或曰:「商,即商州;於,即內鄉也。自內鄉至商州,凡六百里,皆古商於地矣。唐上元末,淮西運阻,轉運使劉晏以江淮粟帛由襄、漢越商於以輸京師,是也。今爲商於保。
三户城,在縣西南。《春秋》哀四年晉執戎蠻子赤與其五大夫,以畀楚師於三户。杜預曰:「丹水縣北有三户亭,後漢桓帝時,河間孝王子博封三户亭侯,蓋即城置亭云。又縣西南百里有漢王城,城內有試劍池。其相近爲羅王城,未知所始。相傳春秋時楚人伐羅,即此,悞也。
修陽城,在縣北。漢析縣地。後魏置修陽縣,兼置修陽郡治焉。後周郡縣俱廢。又蓋陽城,亦在縣北。魏修陽郡領蓋陽、修陽二縣,是也。後周廢。或訛爲葛陽縣。○房陽城,在縣東。《志》云:「漢哀帝封孫寵爲房陽侯,蓋邑於此。
熊耳山,縣東十二里。峰巒聳峙,連亘甚遠。其北麓接盧氏縣界。旁有槍竿嶺,湍水所出也。又蕭山,在縣東二十五里,上有蕭王廟。光武初封蕭王,因以名山。刁水所出。
丹崖山,縣西百里。岩岫參差,崖石多赤,稱爲奇勝。又白崖山,在縣西南三百九十里。峰巒綿亘,山岩瑩白,有水簾洞諸勝。○墨山,在縣北五十里。山石盡黑,亦名石黑山。又Σ嶺山,在縣西北三百里,山岩峭拔。
太白山,縣南百二十里。峰巒高峻,下臨丹河。舊指此山爲順陽、淅川二縣分界處。《志》云:「縣境羣山回還,連接綿遠,與關中之南山秦嶺參差映帶,此山亦以似關中之太白而名。
馬蹬山,縣西南百六十里。其東南有石穴山、岵山、王子山,綿聯百餘里。宋紹定六年孟珙破金將武仙於順陽,仙走保馬蹬山,於是順陽及申州唐州皆來降。仙將劉儀亦降於珙,謂珙曰:「仙所據九寨,其大寨在石穴山,以馬蹬、沙窩、岵山三寨蔽其前,三寨不破,石穴未可圖也。若破離金寨,則岵山、沙窩孤立矣。珙遂遣兵破其離金寨,又搗王子山寨,圍馬蹬,還至沙窩西,與金人戰,敗之。復遣兵破其默侯裡寨,惟板橋石穴未破,珙遣儀招之。又料仙勢窮蹙,必上岵山窺伺,乃遣將先奪岵山,駐軍其下。仙果登山,及半,伏兵四起,仙潰走。珙進軍小水河,儀言仙且謀往商州,依險以守。珙急攻石穴,破之,追敗仙於鯰魚寨,又追敗之於銀葫蘆山,降其衆七萬。離金、默侯裡諸寨,蓋皆是時依山據險處也。小水河,亦山澗之名。銀葫蘆山,見汝州伊陽縣。
淅水,在縣西南百三十里。源出商州南山,流經縣南,與丹水會。○丹水,在縣西南。源出商州清池山,出武關,又東南流經丹水故城,又東南而合於淅水,下流入於均水。戰國赧王三年秦人大敗楚師於丹陽,遂取漢中郡。蓋即丹水之陽矣。
淯水,在縣東。《水經注》淯水出酈縣北攻離山。《括地志》淯水出熊耳山。《郡志》云:「淯水出嵩縣雙雞嶺。雙雞,蓋攻離之訛也。今淯水經故酈城東南,而達南陽縣界。○湍水,在縣東。出熊耳山槍竿嶺,經故酈城東,又東南入鄧州境。
菊潭,在縣北。源出縣西北之石澗山,亦曰析谷,亦名石馬峰,匯而爲潭,傍生甘菊,其水甘香特重於諸水,居人飲之多壽,隋因此名縣。《漢志》析縣有黃水出黃谷,鞠水出析谷。師古曰:「鞠水,即菊潭也。《荊州記》:「酈縣北八里有菊水。○湧泉,在縣西。廣八尺,水極清澈,自下湧出,的如珠,溉田甚廣。
武關,在縣西百七十里,與陝西商州接界。襄、鄖、宛、洛,由此入關,其捷徑也。詳見陝西重險武關。
西夾口關,在縣西北古城內。今有巡司。又荊子口關在縣西南,其相近者又有黨子口關,俱間道通關中,有官兵戍守。○金斗關,在縣東北百十里。道路險僻,有巡司戍守。《志》云:「縣北有馬尾關,西魏置此以御高齊。

新野縣,州東南七十里。南至襄陽府一百十里。漢縣,屬南陽郡。後漢因之。晉初爲義陽郡治。惠帝時,改置新野郡。宋、齊皆爲新野郡。後魏因之。後周郡廢,改縣曰棘陽。隋仍爲新野縣,屬鄧州。唐武德四年置新州於此,旋廢,縣仍屬鄧州。乾元初,省入穰縣。宋爲新野鎮。元復置縣,屬鄧州。今城周四里,編户二十二里。

新野故城,在縣治南。漢置縣於此。後漢桓帝延熹七年南巡,幸新野。建安六年曹操擊劉備於汝南,備奔劉表,表益其兵,使屯新野。曹魏正始中,王昶督荊豫諸軍事,自宛徙屯新野。晉置新野郡。宋、齊因之。齊建武四年魏主宏自南陽至新野,新野太守劉思忌拒守,魏人攻之,不克。明年,魏將李佐拔新野,沔北大震。梁普通七年曹義宗據魏穰城以逼新野,不克而退。後周廢郡。唐末縣廢。元始復置。今城即元時故址云。
棘陽城,縣東北七十里。古謝國也。或謂之黃棘。楚懷王二十五年秦、楚盟於黃棘,是也。漢置棘陽縣,屬南陽郡,以在棘水之陽也。高帝封杜得臣爲侯邑。王莽地皇三年劉纟寅自湖陽進拔棘陽,既而敗於小長安聚,又兵還保棘陽。晉屬義陽郡,後屬新野郡。劉宋屬河南郡。齊因之。後魏置漢廣郡,治南棘陽,兼領西棘陽縣。西魏改郡曰黃岡郡,又以西棘陽縣省入,而改南棘陽爲百寧縣。後周廢郡,又廢百寧縣入新野縣。《元志》棘陽鎮在新野、湖陽二縣間,是也。又棘陽有巢阝鄉。東漢和帝封宦者鄭衆爲巢阝鄉侯,即此。
河南城,在故棘陽縣東北。劉宋大明中,僑立河南郡,分沔北爲境,兼置河南縣爲郡治,共領五縣,唯棘陽爲實土。蕭齊因之,後沒於北魏。《梁書》:「天監五年江州刺史王茂侵魏荊州,誘魏邊民及諸蠻更立宛州,遣其所署宛州刺史雷豹狼襲取魏河南城。既而爲魏將楊大眼所敗,復取河南城,追茂至漢水,拔五城而還。後廢。
東鄉城,在縣東。本新野之都鄉。永始元年以封莽爲新都侯國,屬南陽郡。東漢廢入新野,謂之東鄉。又縣東有黃郵聚。元始三年有司請益莽黃郵聚新野田,是也。建武初,遣傅俊、岑彭擊秦豐,先拔黃郵聚;吳漢又破秦豐於黃郵水上。黃郵水,蓋即棘水云。
朝陽城,在縣西朝水之陽。漢縣,屬南陽郡。晉屬義陽郡。劉宋屬順陽郡。大明八年省。亦曰朝城,俗呼刁城,今爲朝陽村。又沈約《宋志》:「廣平郡,治廣平縣南渡,以漢朝陽縣地立,並領ガ、陰、比陽等縣。蕭齊仍之。魏廢。今ガ、陰二縣,見湖廣光化縣。
淯水,在縣西一里。自南陽流入縣界,又東南入於漢水。縣北有比水,縣西有湍水,東南有棘河,西北有刁河。凡府境之水,悉流入焉。○湍水,在縣西。亦自南陽流入縣界,至縣南合於淯水。元順帝至元二年鄧州大霖雨,湍河、白河溢。白河,即淯水也。
棘水,在縣東。其上源即赭河也,自唐縣流入,經故棘陽城、黃郵聚南,至縣東南而入於淯水,謂之棘口,俗訛爲力口。○朝水,在縣西,自鄧州界流經朝陽城東南,而合於淯水。又有白水,在縣西南,自朝陽城西,東南流而入於淯水。
樊陂,在縣西北。《水經注》:「朝水支分南北,爲樊氏陂,東西十里,南北五里,俗謂之凡亭陂。漢樊宏兄重善農稼,開此陂以灌溉,因名。又有豫章陂,在縣東南,灌田三千餘頃。今廢。
藍鄉,在縣東。王莽地皇三年甄阜、梁丘賜敗劉澺於小長安聚,乘勝徑進,留輜重於藍鄉,澺潛師夜起襲之,盡獲其輜重處也。劉昭曰:「棘陽縣有藍鄉。《一統志》泌陽縣有古藍鄉,悞。湍陽驛,在縣城東。又城西有新野遞運所。

淅川縣,州西南百二十里。南至湖廣均州一百六十里,北至內鄉縣百五十里。漢析縣地。後魏置東析陽縣。西魏改曰淅川縣。後周併入內鄉。唐初,又置淅川縣,並置淅州於此。貞觀初,州廢,縣亦尋省。《通考》:「鄧州淅水縣,梁置,至宋始省。《元志》云:「鄧州舊領淅川縣,元初省入內鄉縣。蓋廢置不一矣。明成化七年復析內鄉地置。今縣城周四里有奇,編户十八里。

順陽城,縣東北三十里。本漢析縣之順陽鄉。哀帝初封孔光爲博山侯,因置博山縣,屬南陽郡。後漢復曰順陽。建武四年延岑復寇順陽,爲鄧禹所敗,走漢中。章帝封馬廖爲侯邑。建安中,置南鄉郡。晉改爲順陽郡,而順陽縣屬之。劉宋亦曰順陽郡,領順陽縣。蕭齊避諱,郡縣皆改曰從陽。建武五年沒於後魏,仍曰順陽郡,移治順陽。永元初,崔慧景攻魏順陽,順陽太守張烈固守不下。西魏析順陽置鄭縣,尋改爲清鄉。周並順陽入清鄉。開皇初,廢郡,又改清鄉爲順陽,縣屬鄧州。唐初因之。武德六年省順陽縣入冠軍縣。宋太平興國六年復升順陽鎮爲縣,仍屬鄧州。金省入穰縣,仍曰順陽鎮。宋紹定五年蒙古自金州趣汴,金人御之於鄧州,屯順陽。完顏合達等議由光化截江與戰,不果,復還鄧州。淳中,蒙古既滅金,謀寇荊、襄,積船材於鄧之順陽,孟珙潛遣兵焚其所積。《一統志》內鄉縣有順陽保。《括地志》云:「順陽在穰西一百四十里。
豐鄉城,在縣西南。《左傳》:「楚人謀北方,司馬起豐、析以臨上洛。《續漢志》析縣有豐鄉城,是也。其地與湖廣上津縣接境。
禹山,縣東南三十里。本以禱雨得名,曰雨山,後訛爲禹。蒙古侵金,自漢中金州而東,由光化渡漢江而北。金將完顏合達等與戰於禹山,不勝,將還鄧州,過光化對岸棗林後,蒙古突至,邀其輜重而去。棗林,在禹山東二十餘里。
鷹子山,在縣東南。齊東昏侯初,陳顯達攻魏馬圈,魏人斷均口邀齊兵歸路。顯達引兵渡均水西,據鷹子山築城,爲魏所敗,自分磧山出均口南走,是也。分磧山,見襄陽城縣。
岵山,縣東二十五里。宋紹定六年孟珙破金武仙於岵山,仙遁走,即此處也。今詳見內鄉之馬蹬山。又太白山,在縣東南八十里,亦見內鄉縣界。
淅水,在縣西南三十里。東北流入內鄉縣境,合於丹水。晉永和十年桓溫伐秦,步兵自析川趣武關,是也。○丹水,在縣北十五里,舊爲析川、順陽二縣分界處,東北會於淅水,又東注於均水,並流而南,入於漢江。後漢初平二年曹操討袁術,率南陽之軍軍丹水,即此。
均水,在縣東。源出內鄉縣熊耳山,曰涓水,流經廢順陽縣西,曰氵勻水,至故涉都城東北而入沔,曰均水。《漢志》:「順陽西有白石山,南臨均水。《水經注》:「均水自南鄉合丹水,又南經順陽縣西白石山,又南注沔。其入沔處亦曰涓口,亦曰均口,亦曰氵勻均口。晉桓溫伐秦,水軍自襄陽入均口,至南鄉。齊陳顯達攻魏馬圈,軍入氵勻均口,是也。涉都,見湖廣城縣。
花園頭關,在縣西北二百里。本在內鄉縣西北,成化中,改屬縣界。今有巡司戍守。○峽口鎮,在縣西,其南即湖廣均州界也。《金志》內鄉縣有峽口鎮。今入縣界。
胡村,縣西北九十里。《輿程記》:「自縣西北水行四十里至幕圍,四面皆山,又四十里至胡村,又陸行九十里至青山,又九十里爲青油河,又四十里而入武關。是也。
附見
鄧州守禦千户所,在州城內。洪武三年建,屬南陽衛。
裕州,府東北百二十里。東至開封府許州二百七十里,東南至汝寧府三百五十里,北至汝州二百里。
春秋時,楚方城地。漢屬南陽郡。東漢因之。晉屬南陽國。蕭齊置北襄城郡。後魏因之。西魏曰襄邑郡。隋廢郡,以其地屬淯州。唐初,置北澧州。貞觀八年改曰魯州,州尋廢,改屬唐州。宋因之。金人始置裕州。元屬南陽府。明初,以州治方城縣省入編户三十二里,領縣二。今仍之。
州南蔽三關謂義陽三關,北控鄭、洛,東掣許、蔡之肘,右拊宛、鄧之背。山連太室,川帶淮、汝,此亦形勝之所也。昔楚人圖北方,以宛、葉爲重地,所謂方城之險,州實當之。《左傳》曰:「葉在楚國,方城外之蔽也。屈完對齊侯曰:「方城以爲城。晉陽處父伐楚以救江,門於方城。荀偃伐楚,侵方城之外。蓋地有所必爭矣。秦白起伐楚,取宛、葉而楚之鄢、郢危,魏公子無忌謂魏王:「秦葉陽即葉縣、昆陽與舞陽、高陵鄰高陵,在舞陽縣東北。《漢志》定陵有高陵山,汝水所出。蓋因山以名邑。王氏謂馮翊之高陵,悞矣,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南國必危。蓋方城之險,秦既得之,則足以禍南國也。《淮南子》天下九塞,方城其一。盛弘之《荊州記》:「葉縣東界有故城,始縣見汝州魯山縣,東至瀙水見舞陽縣,達沘陽界今唐縣,南北連綿數百里,號爲方城,亦謂之長城。林氏曰:「宛在方城內,葉在方城外,外有方城,內有冥阨,而宛、葉爲之表裡。朱子曰:「荊州地勢四平,其守當在外。楚人謂方城爲城,漢水爲池,是矣。
方城廢縣,今州治。漢堵陽縣地。後魏置方城縣,爲襄城郡。西魏爲襄邑郡治。隋初郡廢,縣屬淯州。唐初置北澧州。貞觀八年改置魯州。九年省,以縣屬唐州。宋亦曰方城縣。金爲裕州治。明初省。今州城周七里有奇,門四。
堵陽城,在州東六里。漢縣,屬南陽郡,亦曰赭陽。堵,音者,蓋通稱也。後漢建武二年封朱祜爲侯邑。是年,堵陽人董反宛城,堅鐔攻宛,拔之,走還堵陽。明年,帝自將至堵陽,降。晉仍屬南陽國。劉宋時省。蕭齊於此置北襄城郡。建武初,魏將盧淵等攻堵陽以取葉倉,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拒守,魏不能克。四年魏復南寇,軍主胡松引兵助守赭陽,魏主因留諸將攻赭陽,自引兵南攻宛。既而別將韓顯宗將別軍屯赭陽,成公期遣胡松引蠻兵攻其營,爲顯宗所敗。五年陷於後魏,改襄城郡。孝昌中,又置襄州,又改置方城縣,廢堵陽入焉。亦曰堵鄉。《水經注》:「堵水南經小堵鄉,爲小堵水。○襄邑城,在州南二里,西魏襄邑郡城也。又後魏有建城郡,太和中置,景明末罷。永熙中復置,亦治赭陽縣。後亦改建城。後齊郡縣並廢入方城。
真昌城,在州東南。後魏置北平縣,屬襄城郡。隋開皇九年改縣曰真昌,屬顯州。唐初屬北澧州。貞觀初,省入方城縣。○青臺城,在州東南。唐元和十二年李愬遣方城鎮將李榮宗擊淮西青臺城,拔之。又元人築青臺城以圖襄陽。《九域志》方城縣有青臺鎮。今其地南接唐縣界。
方城山,州東北四十里。《左傳》楚方城爲城,是也。又文三年楚圍江,晉陽處父伐楚以救江,門於方城。荀偃伐楚,侵方城之外。《史記》:「秦昭襄王八年魏公孫喜、韓使暴鳶,共攻楚方城。或曰:「楚置城於山上以爲要隘。其山連接南陽、唐縣、葉縣之境,幾數百里,亦曰長城山。曹魏太和二年張將兵伐吳,屯於方城,是也。杜預曰:「方城在葉南。今州境本葉地。或謂之萬城。《水經注》:「楚欲爭強中國,多築列城於北方以逼華夏,故號葉爲萬城。唐勒奏《土論》曰:「我是楚也,世霸南土,自越以至葉垂,弘境萬里,故號萬城。或曰:「方與萬相似,好事者爲之說耳。
七峰山,在州北三十里。上有七峰列峙,下有暖泉,三時俱涼,至冬則暖。又泉白山,在州北四十里。山頂有泉,下流如布,因名,與七峰山對峙。又北十里爲黃石山,亦奇勝。○大乘山,在州東南,晉《裕州圖經》所云“大乘峙前,方城鎮後”者也。《志》云:「州東北二十里有招撫岡,相傳光武曾駐此招撫降衆云。
堵水,《元和志》:「西去縣三十五里。亦曰赭水。源出方城山,經州西,漢以此名縣。下流至唐縣界,入於沘水,其相合處謂之會口。又州城東有潘河,出州北四十里之當陽山,南流合趙河,至唐縣界入唐河。
賈河,州東四十里。源出縣東南之牛心山,流入舞陽縣界,與沙水合。○聖井,亦在州東。其地四面皆下,井居其中,獨高仞餘,泉常仰溢云。
仙翁關,在州東北。道出汝、潁,舊爲戍守之處。又州有青臺鎮,今廢。○赭陽驛,在州城西南,明初置。

舞陽縣,州東北百七十里。南至泌陽縣百八十里,東至汝寧府西平縣百里。漢置舞陽縣,屬潁川郡。應劭曰:「在舞水之陽,因名。高帝封樊噲爲侯邑。東漢亦屬潁川郡。晉屬襄城郡,後改北舞陽縣。永安中,置定陵郡。隋初郡廢,又改北舞縣,屬許州。唐復爲舞陽縣,仍屬許州。宋因之。金改屬裕州。元省入葉縣,尋復置,屬裕州。今縣城周六里有奇,編户四十四里。

舞陽城,在縣西。戰國時魏邑。信陵君上安王書:「秦葉陽、昆陽與舞陽鄰;又曰:「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南國必危。即此。漢置縣。晉因之。後魏皇興初,改置北舞陽縣,又分置西舞陽縣。齊永明五年荒人桓天生引魏兵寇舞陰,雍州刺史陳顯達拒之,進據舞陽城。隋曰北舞。唐貞觀初,縣廢。開元四年復置曰舞陽,初治古城內。元和十三年移吳城鎮,後又移今治。又《括地志》今葉縣東十里有舞陽故城,此爲樊噲封邑云。
定陵城,在縣北灰河保。漢縣,屬潁川郡。更始初,王鳳與偏將軍秀等徇昆陽、定陵、郾,皆下之。晉屬襄城郡。後魏改置北舞陽縣,爲定陵郡治。高齊因之。隋省入北舞縣。郾,今許州郾城縣也。又東不羹城,在縣西北。《漢志》定陵有東不羹城,楚靈王所謂大城陳、蔡不羹者也。又有西不羹城,見前許州襄城縣。《志》云:「縣北有楚王城,相傳楚平王所築。
紅陽城,在縣西南三十二里。漢縣,屬南陽郡。有紅山在城北,因名。成帝封王立爲侯邑。後漢省。
十八盤山,縣南八十里。周回一十八盤,因名。○高陵山,在縣北定陵城西。《漢書•志》汝水出於此。又縣西有蘇寨山,《邑志》云:「瀙水源出於此。
沙水,在縣北五十里,即滍水也。自葉縣東流入縣境,又東至許州襄城縣界,入於汝水。○澧水,在縣北。源出方城山,經葉縣界,流入縣境,又東至郾城縣界,入於汝水。
瀙水,在縣南。自唐縣東北,流達縣界,又東南經泌陽縣界而入汝寧府境。又燒車水,在縣東,源出葉縣之黃城山,下流注於澧河。光武燒王尋輜重於此,因名。
舞水,在縣南。自泌陽縣流入境。《志》云:「今縣東南有舞水泉,湧躍若舞,流爲三里河,即潕水也。舞陽之名以此。又縣北四十里有滌清湖,周圍凡十里。俗作狄青湖,悞也。
百尺溝,在縣東北。《水經注》:「汝水經定陵城北,右則滍水入焉,左則百尺溝出焉,溝北通潁水於襄城縣,潁盛則南播,汝溢則北注,溝水夾岸層崇。亦謂之百尺堤。○刁溝,或曰:「在縣東北,又東入許州郾城界。唐貞元十三年淮西吳少誠擅開刁溝入汝。詔止之,不從。新、舊《唐書》以爲司洧河云。
北舞鎮,在縣北。即故舞陽城也。《金志》舞陽縣有北舞、吳城二鎮,蓋皆舞陽舊治云。

葉縣,州北百二十里。東北至許州襄城縣六十里,西北至汝州百四十里。春秋爲楚地。成十五年楚遷許於葉,是也。秦曰葉陽。漢爲葉縣,屬南陽郡。晉屬南陽國。後魏屬南安郡。孝昌中,置襄州於此。東魏因之。後周廢襄州,置南襄城郡。隋初郡廢,以縣屬許州。唐初於此置葉州。貞觀初,州廢,縣仍屬許州。開元三年置仙州。二十六年州廢,縣屬汝州。宋因之。金改今屬。城周六里有奇,編户三十三里。

葉城,在縣治東。漢縣治此。後漢因之。建安七年劉表使劉備屯新野,引兵北出至葉,曹操使夏侯等拒之,備一旦燒屯去,追之。李典曰:「敵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窄狹,草木深,不可進。不聽,果敗。後魏爲襄州治。西魏大統四年取襄州,尋復爲東魏所取。十三年復入於西魏。十五年東魏復取之。蓋其地阻隘,高齊時,亦保此以備周。唐初置葉州,尋罷。開元三年置仙州於此,分汝州之葉、襄城、唐州之方城、豫州之西平、許州之舞陽,皆屬焉。既而復廢。今城稱爲險固。
昆陽城,縣北二十五里。戰國時魏邑。蘇秦謂南有昆陽,是也。漢置縣,屬潁川郡。王莽末,光武大破王尋、王邑兵於昆陽下,即此。建武中,封傅俊爲侯邑。晉屬襄城郡,後廢。後魏永安中,置廣州漢廣郡,治昆陽城。高齊改置汝縣,亦爲漢廣郡治。隋縣屬潁川郡。唐屬汝州。貞觀初廢,郡尋廢。元初分葉縣置昆陽縣,仍治故昆陽城。至元三年併入葉縣。
定南城,在縣東南。後魏置。魏收《志》定南縣屬南安郡。《隋志》云:「東魏置定南郡,後周廢爲定南縣。大業初,省入葉縣。○仙鳧廢縣,在縣南。唐開元四年析葉縣地置仙鳧縣,屬仙州,以漢王子喬曾爲葉令也。尋廢。又卷城,在縣界。《漢•郡國志》葉縣有捲城。《左傳》昭二十五年楚子使季然郭卷,是也。杜預曰:「葉縣南有捲城。
南安城,在縣西南。本葉縣地。後魏析置南安縣。魏收《志》,太和十三年置郢州;十八年改爲南中府;天平初,改置南安郡,屬襄州,治南安縣,是也。高齊時,南安城主馮顯降周,周使豐州刺史郭彥將兵迎之。尋郡縣俱廢。豐州,即今湖廣均州。○蒲城,在縣東北。相傳蒲洪所築,因名。《水經注》湛水經蒲城北。今爲蒲城保。《寰宇記》:「縣西北十餘里有河山保,即後魏所置河山縣云。又奇額城,在縣東北二十三里。《寰宇記》:「後魏置,爲南潁川郡治。
黃城山,在縣北十里。一名苦萊山,一名長城山。或以爲即方城山,非也。林氏曰,葉在方城外,是矣。《塚墓記》:「黃城山,即長沮桀溺耦耕處,下有東流水,子路問津於此。
汝水,在縣北。自汝州郟縣流入,又東入許州襄城縣界。詳見大川汝水。○水,在縣東。《水經注》:「汝水東南徑奇額城西北,水出焉。世謂之大濦水。《爾雅》云:「汝出爲與隱,聲相近也。
滍水,在縣東北一里。自汝州魯山縣之堯山發源,東南流入縣界,徑昆陽故城北,又東合於沙河,入舞陽縣界,下流入於汝水。《左傳》僖三十三年楚人與晉師夾氵氐水而軍,即滍水也。光武擊王邑、王尋,與敢死士三千人從城西水上,衝其中堅,尋、邑大敗,士卒溺死,滍水爲之不流。晉杜預鎮襄陽,引滍、淯之水,浸良田萬頃。唐顯慶二年幸許州,畋於滍水之南,是也。
昆水,在昆陽故城南。源出魯山縣界,東南流,入縣境,又東至舞陽界,合於沙河。舊昆陽縣以此名。唐咸亨二年校獵於葉縣昆水之陽,是也。○沙河,在縣北二十里。自魯山縣境流入,與滍水會,而入舞陽界。
湛水,在縣北三十里。源出汝州東南魚齒山,經縣北,入於汝水。《左傳》襄十六年晉伐楚,楚公子格及晉師戰於湛阪,楚師敗績,遂侵方城之外,是也。《周禮•職方》:「荊州,其浸潁、湛。
東陂,在縣東。《志》云:「春秋時,楚葉尹沈諸梁所鑿,東西十里,南北七里。又有西陂,方二里,黃城山之水瀦於此。
昆陽關,在故昆陽城北。亦爲昆陽鎮,有兵戍守。一名陽關。東漢初,王莽徵天下兵與漢戰,世祖以數千兵邀之於陽關,諸將懼莽兵盛,反走入昆陽處也。○講武臺,在縣東。唐武后講武於此。上有溫泉。《志》云:「縣城北有滍水驛,縣南六十里有保安驛。

汝州,東至開封府許州二百八十里,南至南陽府三百七十里,西至河南府盧氏縣三百里,北至登封縣九十里,西北至河南府一百八十里,東北至開封府禹州一百七十里。自州治至京師一千九百八十里,至南京一千四百八十里,至布政司四百九十里。

《禹貢》豫州之域。周爲王畿地。春秋時,爲戎蠻子邑,亦楚、鄭二國之境。戰國屬韓。秦屬三川郡。漢爲潁川、河南、南陽郡地。晉屬河南、南陽郡。後魏屬汝北、魯陽二郡。東魏置北荊州。後周改和州。隋初,曰伊州俱治陸渾縣。大業初,改曰汝州徙治承休縣,尋改爲襄城郡李密亦曰伊州。唐初,復曰伊州。貞觀八年復爲汝州治梁縣,即隋承休縣也。天寶初,曰臨汝郡。乾元初,復曰汝州。五代因之。宋仍曰汝州亦爲臨汝郡陸海軍節度。金因之。元仍爲汝州,屬南陽府。明初因之,以州治梁縣省入。成化十二年升爲直隸州編户九十二里,領縣四。今仍舊。
州山川盤紆,原隰沃衍。南出三鴉,則拊宛、鄧之背;北首伊闕,則當鞏、洛之胸;西指嵩高,而陝、虢之勢動;東顧汾、陘所謂汾陘之塞也。見前新鄭陘山及襄城縣之汾丘城,而許、潁之要舉矣。春秋時,晉、楚爭鄭,恒角逐於潁、湛間。及戰國之季,韓、魏、楚之師,常戰於三樑下。及秦失其鹿,沛公自洛陽南入南陽,尋復自宛、葉北出鞏、洛,州其必經之道也。王莽之篡竊也,光武起於宛、鄧,遂收洛陽。既而赤眉以山東之衆,西出陸渾,直走弘農。是時,汝、潁之間,幾於無日不戰也。東京既宅,南梁近在畿甸,路通宛、洛,巡幸屢經,因建爲苑囿。馬融上《廣成頌》,其略曰:「右三塗,左概嵩岳;面據衡陰衡,即雉衡山。見南陽府,箕背王屋王屋山,見濟源縣;浸以波、溠波,見魯山縣。溠,見湖廣棗陽縣,演以滎、洛滎,滎澤。洛,洛水。融蓋即廣成而侈言之。此亦足以見州之形勝矣。漢德浸衰,河南八關,廣成其一,東南保障,此爲要膂。關東諸軍討董卓,分道出魯陽而北。曹操遷車駕都許,自梁而東。晉室濁亂,兵戎起於輦轂,攘奪接於羌胡,河洛多故,兵鋒每及焉。元魏承之,以迄周、齊爭逐之日,汝北魯陽,朝秦夕楚。蓋西不得此,則不能得志於汝、蔡;東不得此,則不足以爭衡於伊、洛也。隋季紛紜,李密圍東都,先斷襄城之援。唐攻王世充,亦遣別軍出此以多其敵。厥後范陽流毒,因而淮西效尤,東面之防,近在汝、鄧建中四年李希烈以淮西叛,寇陷汝州,官軍尋復取之。元和九年又移置懷汝節度使於此,以御淮西。李吉甫云:「汝州,東都藩蔽。是也。廣明之亂,黃巢由淮北西趣汝州,遂陷東都。其後秦宗權之徒,亦往往恣睢於此。宋三京陷沒,汝州淪喪。岳武穆經略中原,先收汝州,西京旋下。宋嘉定八年蒙古窺金汴京,時金人守潼關大河以拒之。蒙古乃由嵩山小路,略汝州,遂趣汴。明初,大兵取河南,分命鄧愈出汝、裕,收南陽。州在嵩、洛、宛、潁間,爲棋劫之勢,自昔用兵者所必爭也。
承休廢縣,在今州治子城東。本曰周承休城。漢武帝元鼎四年封姬嘉爲周子南君以奉周祀,邑於此。元帝初元五年更名周承休侯國,屬潁川郡。成帝綏和初,更進爲公。平帝元始四年更名爲鄭。光武改封姬常於東郡畔觀縣,曰衛公,以鄭縣廢入陽城縣。後魏置南汝原縣,兼置汝北郡。高齊改曰汝原縣,又改郡曰汝陰。後周郡廢。大業初,改縣曰承休,移本州來治,又改爲襄城郡。唐初爲伊州治。貞觀初,以梁縣併入,而改承休爲梁縣,自是州郡皆治此。明初廢。《括地志》:「周承休城,一名梁雀塢,在梁縣東北二十六里。魏收《志》:「東魏武定中,汝北郡移治梁雀塢,即梁瞿鄉也。《水經注》:「承休東南有梁瞿鄉,後漢世祖嘗駐軍於此。杜預曰:「故承休城,在梁縣東。然則隋之承休,非即古城矣。今州土城,明初重築,後屢經修葺。周九里有奇,有門四。
梁縣城,州西南四十五里。周邑,後爲蠻氏邑。哀四年楚爲一昔之期,襲樑及霍,遂爲楚邑。《國語》:「惠王以樑與魯陽文子,文子辭曰:「梁險而在北境。是也。戰國時,謂之南梁,以別於大樑、少梁。亦謂之上樑。城渾曰:「鄭、魏之弱,楚以上樑應之。亦謂之三梁。《史記》:「魏伐趙,趙與韓共擊魏,趙不利,戰於南梁。又須賈說穰侯,梁惠王伐趙,戰勝三梁,即此。漢置梁縣,屬河南郡。後漢建武二年改封鄧禹爲梁侯。建安初,曹操攻楊奉,拔其梁屯。晉仍屬河南郡。後魏因之。太和二十三年齊將陳顯達攻魏馬圈諸城,魏主馳救,自洛陽南至梁城。孝昌中,改屬汝北郡。隋屬伊州,尋屬襄城郡。唐武德四年杜伏威自丹陽遣兵助唐擊王世充,攻梁,克之。貞觀初,併入承休縣。○汝北城,在州城西南。魏收《志》:「孝昌二年置汝北郡,治陽仁城,領石臺等縣。天平初罷。武定初,復置,治梁雀塢。七年移治楊志塢。齊廢。《通典》:「高齊置汝北郡,置兵於此以備周。一名王塢城。
注城,在州西四十五里。故韓邑。《史記》:「魏文侯三十三年敗秦於注。又趙孝成王元年田單攻韓注人,拔之。後訛爲治城。北魏時,置治城縣於此,屬汝北郡。高齊廢。《括地志》:「梁城在汝南,注城在汝北,隔水相對云。
蠻城,在州西南。攻蠻戎子國。亦曰曼阝鄉城,亦曰蠻中聚,俗呼麻城。蠻與麻,聲相近也。《左傳》昭十六年楚殺戎蠻子嘉,遂取蠻氏,既而復立其子。哀四年楚單浮餘圍蠻氏,蠻氏潰。東漢初,祭遵獲山賊張滿於曼阝聚,即此。
成安城,在州西。漢縣,屬潁川郡。武帝封韓千秋子延年爲侯邑。東漢省。俗訛曰白泉城。○臨汝城,在州西北六十里。唐先天初,置縣,屬汝州。貞元八年移縣治石壕驛。五代周廢。宋建炎中,翟興守西京,置鎮汝軍。劉豫因之。紹興六年岳飛遣將復鎮汝軍及河南長水縣,即故臨汝城也。今爲臨汝鋪。又西北即彭婆鎮,入洛陽者必取道於此。
霍山,州東南二十里。春秋時有霍陽聚,蓋因山以名。杜佑曰:「漢於山下立霍陽縣。俗謂之張侯城。東漢初,蠻中山賊張滿屯於此,故有是名。○鹿臺山,在州北二十里,有臺,狀如蹲鹿。又州東北二十里有風穴山。
魚齒山,在州東南五十里。《左傳》襄十八年楚伐鄭,次於魚陵,涉於魚齒之下。杜預曰:「滍水經魚齒山下,故言涉也。又湛水源於此,流入葉縣境。
空峒山,州西南六十里。唐盧貞云:「天下空峒有三:「一在臨洮,一在安定。莊子稱黃帝問道空峒,遊襄城,登具茨,訪大鬼,皆與此山相接。今山上有廣成廟,下有廣成城。漢廣成苑,蓋亦因山以名也。又云夢山,在州西南五十里。有水簾洞,相傳鬼穀子修道處。
鳴皐山,州西六十里。亦曰狼皐山。汝水自山東流出峽,謂之汝阨。唐貞觀十四年作襄城宮於汝州西山。明年,罷之。新《志》:「襄城宮亦曰清暑宮,在臨汝縣鳴皐山,南控汝水,睨廣成澤。宋建炎二年翟進保西京,亂賊楊進剽掠汝、洛間,進擊敗之,追賊至此,爲賊所殺。進弟興復擊賊於鳴皐山北,遂殪之。
汝水,在州南五里。自魯山縣流入,合廣成澤水,東南流而入郟縣界。後魏孝昌初,汝水諸蠻據險爲亂,魯陽以南,道路不通。詔元進討魯陽蠻,屯汝上。又永熙末,魏主修以高歡犯洛,詔賀拔勝自荊州赴援,勝引軍軍汝水,即此處也。《志》云:「汝水環流州境,幾三百餘里。州境之田,支引分灌,渠堰不可數計。其汝水不及者,則穿泉引渠,互相灌注。詳見大川汝水。
廣成澤,在州西四十里。源出鳴皐山,合於汝水。一名黃陂。周圍百里,有灌溉之利,百姓賴之。舊有廣成聚。漢置廣成苑,東漢時,往往校獵習射於此。和帝永元五年詔以廣成遊獵地假與貧民。靈帝初平元年置河南八關,廣成其一也。隋大業中,置馬牧於廣成澤。歐陽曰:「廣成澤,今爲廣潤河,蓋避朱梁諱云。又有湯泉,在苑中。泉有九源,東南流注廣成澤。別有寒泉在其側,西流入於滍水。雖盛夏,肅如冰谷。《志》云:「梁縣西南六十里有溫湯,可以熟米。一名皇女湯。後魏主修永熙二年狩於嵩高,遂幸溫湯,即梁縣之溫湯也。煬帝於此置溫泉頓。唐儀鳳元年幸汝州溫湯,後又屢幸焉。武后聖曆三年亦幸汝州溫湯。又開元十年幸汝州廣成湯泉。《金志》:「廢主亮正隆六年命環汝州百五十里內州縣商賈,悉赴溫湯買市,時將游汝州湯泉云。
西湖,在州西八里。一名龍塘陂。其水四時不竭,溉田甚廣。○馬跑泉,在州東南。相傳光武經此,軍渴乏水,馬跑地得泉。《寰宇記》:「州西門外有洗耳河,源出登封縣之箕山,相傳許由洗耳處,南流入於汝河。
榆關,在州境。戰國時楚之邊境。《史記》:「楚悼王三年歸榆關於鄭。鄭,即韓也。又十一年三晉伐楚,敗我大樑榆關。大樑,或曰即梁縣。
霍陽聚,在州東南二十里。《左傳》哀四年楚爲一昔之期襲樑及霍,以圍蠻氏。梁,即故梁縣也。霍陽,杜預以爲山名。梁、霍,皆蠻子之邑也。東漢建武二年祭遵攻新城蠻、柏華蠻,破霍陽聚,即春秋諸蠻部落矣。酈道元曰:「弘農有柏華聚。新城,見洛陽縣。《後漢書》作厭新蠻。
狐聚,在州西北三十里。《史記》:「秦昭王五十二年取九鼎寶器,遷西周公於狐。、憚同。徐廣曰:「狐聚,在洛陽南一百五十里梁、新城之間。是也。又陽人聚,舊《志》:「在梁縣西四十里。《戰國策》:「鄭強矯以新城、陽人與韓太子。《史記》:「秦莊襄王元年滅東周,不絕其祀,以陽人地賜周君。東漢初平二年孫堅討董卓,移屯梁東,爲卓將徐榮所敗。堅復收散卒,進屯梁縣陽人,去魯陽百餘里,是也。今有陽人故城。
沛公壘,在州東北大劉山南。漢高入關時駐此。世祖西征,亦嘗駐焉。故山有大劉、小劉之稱。《寰宇記》:「大劉山,在郟縣北三十里。

魯山縣,州西南百二十里。南至南陽府南召縣百二十里,東至裕州葉縣九十里。夏時劉累所遷之邑也。春秋時屬鄭。戰國時屬楚。漢爲魯陽縣,屬南陽郡。後漢及魏晉因之。後魏太和十一年置魯陽鎮。十八年改爲荊州。二十二年罷州置魯陽郡。永安二年復置廣州。東魏武定中,廣州移置於襄城縣。西魏得其地,仍置廣州,尋改曰魯州。隋初,郡廢。大業初,州廢,以魯縣屬襄城郡。唐初復置魯州,改縣曰魯山。貞觀初,州廢,縣屬伊州。八年改屬汝州。宋以後皆因之。今縣城周五里,編户四十六里。

魯陽城,今縣治南。戰國時楚邑。《史記》:「魏武侯十六年伐楚,取魯陽。漢置縣。後漢初平初,關東諸將討董卓,袁術屯魯陽,既而孫堅與術合軍。二年堅敗卓兵,至雒陽,還屯魯陽。自是常爲戰守處。後魏太和二十三年魏主之喪自宛北還,太子恪至魯陽,與喪會,乃即位。其後東西魏相爭,魯陽尤爲重地。《通典》魯山縣東北十七里有魯城,即高齊所置,屯兵以備周處。
城,縣東南五十里。春秋時楚邑。昭元年楚公子圍使伯州犁城。又《史記》:「沛公與秦南陽守莊戰於東。漢置縣,屬南陽郡。建武初,遣岑彭擊荊州羣賊,下、葉等十餘城。晉仍爲縣,屬南陽國。劉宋時省。後魏改爲翼陽縣,屬襄城郡。西魏爲雉陽縣。後周又置武山郡於此。隋初,郡廢,開皇十八年改爲湛水縣,屬伊州。大業初,復曰城縣,屬襄城郡。唐初魯州領滍陽,即雉陽也。貞觀初,廢。近《志》曰:「滍陽城在寶豐縣南三十里。又河山城,在城東南。後魏太和二十一年置河山縣,屬魯陽郡。隋大業初,省入城。《寰宇記》云:「今葉縣境之河山保是也。
應城,在縣東三十里。古應國。《左傳》:「於阝、晉、應、韓,武之穆也。《史記》:「魏惠王六年與秦會應。襄王十一年復與秦武王會於應。又客謂周最,以應爲秦王太后養地。秦昭王時,范雎封於此,曰應侯。《續漢志》父城縣有應鄉,古應國。後魏太和中,置山北縣於此,屬魯陽郡。高齊時省。○繞角城,在縣東南。春秋時鄭地。《左傳》成六年楚伐鄭,晉救鄭,與楚師遇於繞角。《郡縣志》魯山縣有繞角城。
平高城,在西南十九里。杜佑曰:「宇文周築此以備齊,又置三鴉鎮,爲戍守重地。亦曰平皐城。城當三鴉之口。韋孝寬謂廣州義旅,出自三鴉,指此城也。
汝南城,在縣東南。後魏永安初,置汝南郡,治符壘縣,兼領汝南一縣。後齊廢郡,又以符壘縣併入汝南。隋仍曰汝南縣,屬伊州。隋末廢。又赤城,在縣東北三十里。或曰:「漢赤泉城也,高祖封楊喜爲赤泉侯,蓋邑於此。《志》云:「劉裕伐姚秦時,築以屯兵。今爲赤城村。
魯山,在縣東北八十里。山高聳,迥出羣山,爲一邑巨鎮,縣以此名。一名露山。又彭山,在縣東南二十里。或曰:「以岑彭嘗屯兵於此而名。
堯山,在縣西四十里。夏孔甲時,劉累遷魯,立堯祠於山上,因名。《水經注》:「汝水東屆堯山西嶺下,水流兩分:「一水東徑堯山南,爲滍水;一水東北出,爲汝水云。《寰宇記》:「堯山,一名大陌山,一名大龍山。劉累以擾龍稱,故以名山。
大盂山,在縣西南七十里,西接盧氏縣界。山嶺並,四圍若城,俗呼爲大團城、小團城山。《水經注》汝水源出大盂山黃柏谷,是也。○歇馬嶺,在縣西八十里。亦名孤山,波水所出。又西十里爲吳大嶺,沙河所出也。
汝水,在縣北。源出大盂山,東北流入伊陽縣界。《春秋》昭十九年晉趙鞅、荀寅帥師城汝濱。蓋是時滅陸渾而取其地也。
滍水,在縣東南。源出堯山,東南流,經廢城西,又東南入裕州葉縣界。唐天寶十五載,南陽節度使魯炅立柵於滍水南,以拒安祿山。祿山遣將武令攻之,炅兵潰走,即此處也。又鴉河,在縣西南,亦曰魯陽關水。自南召縣流入境,又東合於滍水。
沙河,在縣南五里。源出吳大嶺,東流至葉縣界合於滍水。縣南二十里有清水河,縣西三十里有當齊河,俱流入於沙河。
波水,在縣西。源出歇馬嶺,下流入於汝。《周禮•職方》:「浸波、溠。馬融《廣成頌》:「浸以波、溠。杜佑曰:「即此波水也。
魯陽關,在縣西南九十里,與南陽府南召縣分界。一名鴉路鎮。自昔戍守要地也。今詳見南召縣。○歇馬嶺關,在縣西北九十里。路出盧氏縣界,有巡司戍守。

郟縣,州東南九十里。東至許州襄城縣六十里。春秋時鄭地,後爲楚邊邑。戰國屬韓。漢置郟縣,屬潁川郡。後漢因之。晉屬襄城郡。後魏改爲龍山縣,仍屬襄城郡。東魏置順陽郡治。隋初郡廢,改龍山縣爲汝南縣,屬伊州。開皇十八年又改縣曰輔城。大業初,復改郟城縣,屬襄城郡。唐屬汝州。宋屬許州。金還屬汝州。元初省入梁縣,後復置郟縣,仍屬汝州。今縣城周十三里,編户四十六里。

郟城,即今縣。故楚郟邑也。郟,音夾。《左傳》昭元年楚公子圍使公子黑肱城郟。又十九年令尹子瑕城郟,是也。秦二世元年陳勝兵起,勝將鄧寵將兵居郟,章邯遣軍擊破之。漢置郟縣,自是常爲東西孔道。後魏太和十七年以縣有龍山,改置龍山縣。隋復爲郟城縣。唐建中四年李希烈叛,寇汝州,陷之。哥舒曜以東都節度使進討,破希烈前鋒將陳利貞於郟城,進攻汝州,克之。《志》云:「今縣城稱爲岩邑。
父城,在縣西四十里。春秋時楚邑,亦曰城父。杜預曰:「昭十九年楚費無極言於楚子,大城城父而寘太子,以通北方,即此城父也。故二十年無極謂楚子:「建與伍奢將以方城之外叛。《史記》:「秦始皇二十二年李信破楚鄢、郢,引軍而西,與蒙恬會城父,楚人隨而破之,即此。漢置父城縣,屬潁川郡。光武攻父城,不下,屯巾車鄉,獲馮異處也。晉亦爲父城縣,屬襄城郡。後廢。司馬彪曰:「父城西南即巾車鄉。
期城,在縣西南。本郟縣地,後魏置南陽縣於此。東魏兼置南陽郡。隋廢郡。開皇十八年改南陽縣曰期城,屬伊州。大業初,廢入郟城縣。○賈復城,在縣東二十里,一名通鴉城,俗訛爲寡婦城。東漢初,賈復擊郾,築城於此。
鳳翅山,縣西北四十里。以形似名。上有靈泉,澄渟不竭。又峨眉山,在縣西北三十里。峰巒綿亘,狀若列眉。縣北四十里又有扈陽山,扈澗水出焉。《志》云:「峨眉、扈陽,與鳳翅山參差連峙,爲縣之勝。又自縣而東南,道多坦平;自縣而西北,則山岩層疊,直接關陝。天地之氣,自此中分,形勝與成皐相似矣。
汝水,在縣東南十里。自汝州流入寶豐縣境,又東經縣界,又東南流入裕州葉縣界。縣境羣川,悉流合焉。
扈澗水,在縣西十里。源出扈陽山,流入汝水。唐建中四年神策將劉德信等與李希烈將李克誠戰,敗於滬澗,即此。又長橋水,在縣東三十里,亦流入於汝。
滶水,在縣東南。《水經注》:「滶水源出魯陽縣北將孤山,東南流,有柏水會之,下流入於汝。又養水,在縣西南,亦自魯山縣流入縣境,或謂之沙水,下流入汝。《續漢志》襄城有養陰裡。京相曰:「在郟縣西南,或謂之沙城,以養水而名也。
摩陂,在縣南。汝水支流所匯也。後漢建安一十四年關羽圍曹仁於樊城,曹操自洛陽南救仁,駐軍摩陂,既而徐晃解樊圍,振旅還摩陂。曹魏太和六年如摩陂。明年,有青龍見摩陂井中,魏主臨觀,紀元曰青龍,改摩陂爲龍陂。晉泰始四年吳主皓出東關,遣將入江夏侵襄陽,命司馬望統軍出龍陂爲一方聲援。唐於此置馬監,曰龍陂監。《水經注》:「摩陂縱廣可一十五里。東關,見江南重險。
紀氏臺,在縣東北十餘里。《續漢書》:「世祖車駕西征,潁川盜賊羣起,郟縣賊延裒等攻縣令馮魴於縣舍,世祖東還詣紀氏臺,羣賊自降。即此處也。○陽石寨,在縣西。宋紹興初,李橫敗劉豫兵於陽石,乘勝克汝州。或曰:「時劉豫置寨於此。

寶豐縣,州東南八十里。東南至裕州葉縣百二十里,西至魯山縣八十里。漢郟縣地。隋縣地。唐證聖初,分郟城、魯山二縣地置武興縣。神龍初,改爲中興縣,旋又改曰龍興,屬汝州。宋初因之。熙寧五年廢爲鎮。元初,復故。宣和二年以縣有冶鑄場,改曰寶豐。金因之。元省入梁縣,明成化十一年復置今縣,屬汝州。城周五里,編户四十里。

寶豐城,在縣東。故縣治此,元廢。明復置縣,移於今治。又豢龍城,在今縣北。相傳豢龍氏劉累嘗居於此。《金志》寶豐縣有豢龍城,是也。
歇馬山,縣東南六十里。相傳漢高帝道出宛,曾駐馬於此。又九里山,在縣東三十里,以延袤九里而名。○三堆山,在縣西三十里。又西五十里曰五垛山,以五峰相峙而名也。
青條嶺,四面分水。其東南曰淨腸河,流合渥水。又北爲馬渡河,又西爲綿封河,東北爲達老河,俱流合於沙河。
汝水,在縣南二里。自汝州流入境,又東入郟縣界。縣東有湖,闊二十里,即汝水所溢也,名曰楊家湖。《志》云:「唐楊汝士居此,因名。
薛店,在縣東。《奉天記》:「唐建中四年討李希烈,官軍自汝州前進,至薛店,爲賊所敗。又縣東北有宋村。宋建炎四年牛皐邀敗金人於宋村,即此。

伊陽縣,州西五十里。西至河南府嵩縣九十里。周伊川地。漢爲陸渾縣地。唐、宋爲伊陽縣地。明初爲嵩縣地。成化十二年析嵩縣汝州地置今縣,屬汝州。城周四里有奇,編户三十一里。

太和城,在縣西南。後魏時築。其後西魏得其地,置兵爲防御之所。《水經注》汝水經太和城西,復經城北,是也。
天息山,在縣西。《水經》:「汝水出天息山。酈道元曰:「汝水出大盂山,非天息也。今在縣西二十里。又九皐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峰岩層峙,或以爲即鳴皐山之支麓。又甘泉山,在縣北五里,上有泉,味甚甘,因名。
伊陽山,在縣西十里。岡隴綿亘,接嵩縣東之奉牛山。宋紹興二年河南鎮撫使翟興屯伊陽山,劉豫將遷汴,憚興,誘其下,賊殺之。興子琮復守伊陽。三年乃奔襄陽。又山有伊陽臺,宋將李吉殪劉豫將梁進於此。
太和山,在縣西南。汝水經其下。山有太和谷,北魏置太和城,蓋以山名。又現山,在縣南二十里。《志》云:「山有乾明寺,唐文皇嘗經此,喜其危峰獨現,因名。
銀葫蘆山,在縣西南。宋紹定六年孟珙追金將武仙至此,大破之,仙逸去,降其衆七萬。又縣境有五重山,唐開元十五年稅伊陽五重山銀場,即此。
汝水,在縣南。自魯山縣流入境,又東入汝州界。《志》云:「縣南八里有窄口,汝水所經也。又縣東十里有紫邏山口,相傳大禹所鑿,導汝水自東出云。
伊水,在縣西。自盧氏縣流經嵩縣南,東北出而經縣境,與嵩縣分界,又北流入洛陽縣境,注於洛水。○葉家湖,在縣北一十里,大數百畝,四面嶺水瀦焉。近決谷口北出,遂成沃田。
上店,鎮關在縣西南三十里。縣境山錯雜,連屬深遠,自關而西,南出鄧州之內鄉,北出盧氏,皆崎嶇曲折,歷險而達。今有巡司戍守。《志》云:「縣西南有不扌求關,亦昔時戍守處。
附見
汝州衛,在州城內。洛陽中護衛。永樂六年爲伊府置,在河南府內,領左、右千户所二。嘉靖初,廢。四十二年改置汝州衛,仍領千户所二。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