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 作者:韩愈 唐 |
|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1]汗漫不省識,[2]如乘桴浮。[3]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4]是年京師旱,田畝少所收。上憐民無食,征賦半已休。[5]有司恤經費,未免煩征求。富者既雲急,貧者固已流。傳聞閭裏間,赤子棄渠溝。持男易鬥粟,掉臂莫肯酬。[6]我時出衢路,餓者何其稠。[7]親逢道邊死,[8]佇立久咿。[9]歸舍不能食,有如魚中鉤。[10]適會除御史,誠當得言秋。拜疏移ト門,為忠寧自謀?上陳人疾苦,無令絕其喉。[11]下陳畿甸內,[12]根本理宜優。積雪驗豐熟,幸寬待蠶。天子惻然感,司空嘆綢繆。[13]謂言即施設,乃反遷炎州。[14]同官九俊,偏善柳與劉。[15]或慮語言泄,傳之落冤仇。二子不宜爾,將疑斷還不。[16]中使臨門遣,頃刻不得留。病妹臥床褥,[17]分知隔明幽。悲啼乞就別,百請不頷頭。[18]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慚羞。亻黽亻免不回顧,行行詣連州。朝為青雲士,暮作白首囚。商山季冬月,冰凍絕行。春風洞庭浪,出沒驚孤舟。逾嶺到所任,低顏奉君侯。酸寒何足道,隨事生瘡疣。遠地觸途異,吏民似猿猴。生獰多忿很,[19]辭舌紛嘲啁。[20]白日屋檐下,雙鳴鬥鵂留。[21]有蛇類兩首,有蠱群飛遊。[22]窮冬或搖扇,盛夏或重裘。颶起最可畏,[23]訇哮簸陵丘。[24]雷霆助光怪,氣象難比侔。癘疫忽潛遘,十家無一瘳。猜嫌動置毒,對案輒懷愁。前日遇恩赦,[25]私心喜還憂。[26]果然又羈縶,不得歸“耒助”。此府雄且大,騰淩盡戈矛。淒淒法曹掾,何處事卑陬。生平企仁義,所學皆孔周。早知大理官,不別三後儔。[27]何況親犴獄,[28]敲發奸偷。[29]懸知失事勢,恐自罹罘。[30]湘水清且急,涼風日修修。胡為首歸路,[31]旅泊尚夷猶?[32]昨者京使至,[33]嗣皇傳冕旒。[34]赫然下明詔,首罪誅共殳。[35]復聞顛夭輩,[36]峨冠進鴻疇。[37]班行再肅穆,璜鳴瑯ギ。[38]佇繼貞觀烈,邊封脫兜鍪。三賢推侍從,[39]卓犖傾枚鄒。[40]高議參造化,[41]清文煥皇猷。協心輔齊聖,政理同毛。[42]《小雅》詠鳴鹿,食蘋貴呦呦。[43]遺風邈不嗣,豈憶嘗同。[44]失誌早衰換,前期擬蜉蝣。自從齒牙缺,始慕舌為柔。[45]因疾鼻又塞,漸能等薰蕕。[46]深思罷官去,畢命依松楸。空懷焉能果,但見歲已遒。殷湯閔禽獸,解網祝蛛蝥。[47]雷煥掘寶劍,冤氛銷鬥牛。[48]茲道誠可尚,誰能借前籌。殷勤謝吾友,[49]明月非暗投。[50]
註釋
编辑- ↑ 血泣或作泣血,或作血泫。
- ↑ 《淮南子》:“徙倚於汗漫之宇。”註:汗漫,無生形。又曰:“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註:汗漫,不可知之也。汗音捍,漫音慢。
- ↑ 音晃。
- ↑ 或云自疑當作疑自,謂疑由上疏也,故下文雲“上疏豈其由”,當乙。
- ↑ 征或作兵。
- ↑ 《史記》:馮歡曰:“朝趨市者,平旦側肩,爭門而入。日暮之後,掉臂不顧,所期物忘其中。”掉,徒吊切。
- ↑ 其或作為。
- ↑ 方云:閣本作道邊死,而從杭、蜀作道死者。今按:古人謂屍為死。《左傳》:“生拘石乞而問白公之死。”《漢書》:“何處求子死。”且古語又有“直如弦,死道邊”之說,韓公蓋兼用之。此乃閣本之善,而方反不從,殊不可曉。
- ↑ 上音伊,下音憂。佇立或作停馬。
- ↑ 中或作掛,或從蜀本作出,雲《選·文賦》:“若遊魚銜鉤而出重淵之深。”公語原此。今按:韓公未必用《選》語,況其語乃魚出淵,非魚出鉤也,不若作掛為近。然第五卷《送劉師服》詩有“魚中鉤”之語,則此出字乃是中字之誤,而尚存其仿佛耳。今定作中,讀作去聲。
- ↑ 或作糇。
- ↑ 陳或作言,內或作事。
- ↑ 杜佑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綢,直留切。繆,莫彪切。
- ↑ 反或作返。州,本又作洲,古本中作州。
- ↑ 柳宗元、劉夢得時同為監察御史。
- ↑ 蔡寬夫《詩話》云:“退之陽山之貶,以詩考之,亦為王叔文、韋執誼等所排耳。子厚、禹錫於退之最善,然至是不能無疑,故云‘同官九俊,偏善柳與劉’云云。”《苕溪漁隱》曰:“余閱洪氏《年譜》,然後知寬夫為誤。《年譜》云:貞元十九年,公與張署、李方叔上疏,言關中民急,為幸臣所讒。幸臣者,李實也。”祝曰:“不者,未定之辭。《前漢》‘知捕兒不’。”不,方鳩切。
- ↑ 妹或作姝。
- ↑ 頷,點頭也。《後漢》“操頷之”。戶感切。
- ↑ 獰,尼耕切,惡犬也。很,下墾切。
- ↑ 《禮記》:“小者至於燕雀,猶有啁噍之頃焉。”嘲,陟交切。啁,張留切。
- ↑ 江東呼為忌欺。《嶺表錄異》“鵂留即鴟也”。又曰訓狐。鵂,虛尤切。留,力求切。
- ↑ 蠱或作蟲,鮑明遠詩,“吹蠱病行暉”。李善曰:“吹蠱,飛蠱也。”
- ↑ 《嶺南錄異》云:“嶺嶠夏秋雄風曰颶。”颶音具。
- ↑ 訇音轟。哮,虛交切。
- ↑ 貞元二十一年正月乙巳,順宗即位,二月甲子大赦天下,公量移江陵掾。
- ↑ 公集又有詩云:“亻丕文未扌前崖州熾,雖得赦宥常愁猜。”意與此類。
- ↑ 東漢楊賜為廷尉,自以世非法家。《書》曰:“乃命三後,恤功於民。”伯夷、禹、稷三君耳,士臯陶不在焉,蓋吝之也。《筆墨閑錄》曰:“此等語可謂怨誹而不亂矣。”
- ↑ 犴,亦獄也,《漢書義》曰:“鄉亭獄曰犴。”《楊子》:“狴犴使人多禮乎?”《詩》:“宜岸宜獄。”犴與岸同。
- ↑ 音彭。
- ↑ 罘,兔網。《禮記》:“田獵罘,羅網畢翳。”音嗟,罘音浮。
- ↑ 首音狩。
- ↑ 《楚辭》:“君不行兮夷猶。”
- ↑ 者或作日。
- ↑ 嗣皇,謂憲宗即位,貞元二十一年八月也。
- ↑ 或作兜。殳,古文兜字。八月壬寅貶王亻丕開州司馬,王叔文渝州司戶。二人之罪如共工、兜也。
- ↑ 謂當時杜黃裳、鄭余慶之徒為相,如太顛、閎夭為周文王之佐也。
- ↑ 鴻,大也。疇,謀也。鴻疇,謂國論。
- ↑ 《周禮》:“以玄璜禮北方。”璜,半璧也。《書》:“厥貢惟ギ琳瑯。”ギ音求。
- ↑ 三賢,即涯、建、程也。
- ↑ 《選》:“聖賢卓犖。”左思曰:“卓犖觀群書。”枚謂枚乘,鄒為鄒陽。犖,呂角切。
- ↑ 或作物,非是。
- ↑ 理,治也。唐人避高宗諱,故治字皆作理。《詩》:“德如毛。”
- ↑ 《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蘋,萍也。
- ↑ 嘗或作常。與幬同,或作儔,或作稠,皆非是。《詩》:“抱衾與。”註云:,禪被也。同者,取詩同袍之義。
- ↑ 《淮南子》曰:“老子學商容,見舌而知柔。”註云:商吐舌示老子,老子知舌柔齒剛。劉向《說苑》:“常有疾,老子往問焉。張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齒存乎?’老子曰‘亡’。‘子知之乎?’老子曰:‘舌之存也,豈非以其柔乎?夫齒之亡也,豈非以其剛乎?’曰:‘嘻!是已。’”
- ↑ 薰,香草。蕕,臭草。《左》僖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詩意謂不分善惡也。
- ↑ 賈誼《新書》:“湯見設網者四面,乃去其三面。”
- ↑ 氛或作氣。《晉書》:吳之未滅也,鬥牛之間,常有紫氣。張華以雷煥為豐城令,使尋之。煥至縣,掘獄屋基,入地四尺余,得一石函,中有雙劍,並有題刻,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鬥間氣不復見。
- ↑ 吾或作朋。
- ↑ 鄒陽書曰:“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眾莫不按劍相眄者,無因而至前也。”公意以湯譬憲宗,以劍譬己,以借前籌屬三賢者。明月之珠,非投暗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