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論尊號狀
作者:陸贄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469

右。冀寧奉宣聖旨:「卿所商量加尊號事,雖則理體甚切,然時運必須小有改變,亦不可執滯不信。卿宜為朕更審思量,應亦無妨者。」

臣聞德合天者謂之皇,德合地者謂之帝,德合人者謂之王。父天母地以養人理物各得其宜者,謂之天子。是皆至尊之殊號,極美之大名,雖欲變更,無逾於此。故伏羲神農黃帝堯舜,自生人已來,君德之最神聖者,天下尊之美之,亦已至矣。而其指以為號者,或曰皇,或曰帝,唯目一字,且猶不兼。禹湯繼興,莫匪大聖,尚自菲薄,降號為王。嬴泰德衰於殷周,而名竊於羲皞,兼皇與帝,始總稱之。流及後代,昏僻之君,乃有聖劉天元之號。是知人主輕重,不在名稱。崇其號,無補於徽猷,損其名不傷於德美。然而損之有謙光稽古之善,崇之獲矜能納訁臽之譏,得失不侔,居然可辯。況今時遭屯否,事屬艱難,尤宜懼思,以自貶抑。必也俯稽術數,須有變更,與其增美稱而失人心,不若黜舊號以祗天戒。天時人事,理必相扶,人既好謙,天亦助順。陛下誠能斷自宸鑒,渙發德音,引咎降名,深自克責,惟謙與順,一舉而二美從之。外可以收物情,內可以應元運,上可以高德於敻古,下可以垂法於無窮。興廢典,矯舊失,至明也;損虛飾,收美利,大智也。前聖之所以永保鴻名,常為稱首者,達於茲義而已矣。陛下何吝而不革,反欲加冗號以受實患哉?元元《道德經》曰:「王侯自謂孤、寡、不穀,以賤為本也。」周襄王遭亂出居於鄭,告於諸侯曰:「不穀不德,鄙在鄭地。」《春秋》禮之,以其能降名也。漢光武詔令上書者不得言聖,史冊稱之,以其能損已也。臣顧以賤微,獲承訪議,伊尹恥其君不如堯舜,臣亦恥之。是以誠發於中,不複防慮忌諱,赦其愚而鑒其理,惟明主行焉。謹奏。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