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銀瓶梅
第十六回
第十七回 

第十六回 唐明皇車駕回朝 梁瓊玉職封鎮蜀 编辑

  詩曰:
  文官把筆安天下,武將提刀退敵兵。
  只要君王宜當用,江山寧固兆昇平。

  當下,唐明皇山東酬願回歸長安,進城升御正殿,皇太子、各大臣朝參拜謁已畢,侍立。太子請過聖安,問及水陸平寧否?明皇言知,一到山東境界入鳳凰山,被赤松林山賊鐵花綱帶兵圍困、兵敗折失武平侯、失兵三千餘,後得梁瓊玉奮勇殺賊救駕一番云云。太子聞父王言知,又驚又喜曰:「幸得父王洪福,至得英雄救駕,未知父王可封賞救駕之人否?」

  當時,奸臣裴寬在旁暗驚,又幸喜鐵花綱已死並無敗露,不然,滅族之罪禍難免了。

  明皇想來:「梁瓊玉是救朕恩人,且生來氣宇不凡,可抵賞一侯爵。」

  是時宣進殿中,小英雄三跪九叩首,行過君臣大禮。當時皇封,進他為西平侯之職。梁瓊玉暗暗大喜,深謝皇恩。

  此日,帝加恩賜御筵於偏殿,命三學士、一王一侯等各陪宴敘。山東一行將士及降順嘍囉三千多有賞勞,頒以金帛,陣亡者倍恤其妻子以賠償之。

  當日,天子駕退後宮。適有楊氏貴妃接駕,請過聖上金安、慰勞過程途風霜,少不得擺宴接駕洗塵。明皇又言知山盜來劫駕,得瓊玉少年英雄搭救,今已封贈他侯爵酬之。貴妃曰:「險些得此人大功,不然聖上危矣!明日陛下可賜他偏宮酒宴,以示聖上知恩報恩之心。待臣妾敬他酬恩酒三杯,代聖上之勞,未知准否?」

  當時,明皇醉酒糊塗了,曰:「御妻有愛功臣之心,朕且准依。」

  次日,命高力士宣召西平侯進偏宮,皇上設宴以待。此時,李太白、鍾景期二人知之曰:「賢侯,此事非皇上旨意宣汝,實乃楊貴妃娘娘是個貪淫之婦,聞皇上言汝是少年英雄,氣宇軒昂,想必起動得心,故特見汝一面。

  一進宮,須要打點,不入她圈套為高也。」梁瓊玉曰:「今若不往,有逆臣之罪。倘進宮,某寧死不敢受辱以活命的。」

  當時,梁瓊玉勉強隨高力士進至禁門止,仍不敢入。高力士見了,只得進內宮奉稟,一刻復宣。梁瓊玉低頭進宮至內殿。明皇令貴妃退後,隱於龍鳳簾裡。瓊玉即下跪曰:「微臣瓊玉見駕,願我主聖壽無疆!未知宣小臣至內殿有何聖諭?」

  明皇曰:「朕宣示只因皇后見汝救駕有功,是朕恩人,故特設宴於偏宮以示寵異。君酬臣德,皇后特敬酬功酒一盅,是敬重英賢之士、有功之臣也。」

  當時,瓊玉聞聖上聖諭,只得下拜曰:「微臣瓊玉見駕,願娘娘千歲無疆!」

  那楊貴妃在簾中,見瓊玉果然年少,人物丰采,暗暗欣然:「不知此子何日得遂我心懷?」

  此日,明皇賜宴,皇后加恩。兩行音樂響奏,有內監酌侍美酒,瓊玉謝過聖後特恩,略略領敘。瓊玉偏座,君臣共樂。酒至三巡,瓊玉離位謝恩,求辭聖駕回衙。

  君王未准,曰:「卿且慢敘歡!」貴妃簾內傳旨曰:「陛下,賢侯有救駕回天之功,臣妾感激不盡,不若待吾敬遞御酒一兩杯,以代聖上酬臣恩德,如何?」帝曰:「御妻所言有理!又見敬重功德之人。」

  瓊玉曰:「此救駕乃微臣偶而所遇,非特來救有功也。然聖天子百神護體,即微臣不來,賊人焉敢猖獗?今叨蒙於聖上天恩,厚賜重重之職,已是過分不敢當。今又賜御宴,敢當娘娘至尊再賜?君尊臣卑,小臣敢犯上乎?懇乞娘娘免賜,誠恐折盡微臣之福,受當不起也。」貴妃冷笑曰:「賢侯過謙。汝乃一膽大英雄,救主功大,難道哀家不該敬汝一杯?即君王敬汝一盞也該當,不必過辭!今喜賀國得賢材,為國家之慶也。」

  明皇沉醉曰:「卿家,此宴所設,原是皇后美情,是娘娘敬酬功臣之心。不須守禮以拂美意。有朕在作主,何妨滿飲一觴?」

  瓊玉聞帝命,只得下跪,宮女滿酌一巨觴,宮娥雙手將玉杯捧上。貴妃步出簾外,對瓊玉媚目睜睜,瓊玉低頭下視,徐徐飲訖。正起來謝恩,貴妃曰:「待哀家親敬一觴。」即命宮娥揭起上壇美酒滿斟。

  梁瓊玉暗言:「怪不得李學士、鍾禮部言楊後是個貪淫之婦,彼只道某是個酒色之徒,以此待我,好生可惱!不守尊卑之禮、敗壞倫常,如何是好?」

  即曰:「娘娘差矣!方才宮娥代酒,臣不敢逆尊強領賜一觴,是過分寵異了。娘娘貴為天下臣民之母,千乘之尊,貴賤尊卑定然要分別,娘娘豈可親手賜酒於臣下乎?失卻君臣體統,臣決不敢領飲賜也。」

  貴妃曰:「賢侯過執了。豈不聞聖諭上有言:「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腹心,君臣一心一德。『今哀家與賢侯雖有君臣之別,實則誠意相待,猶如腹心手足一般。」

  明皇醉中聽罷,笑曰:「朕在席中,即娘娘賜酒何妨?卿休得過辭,卻了娘娘美意!」瓊玉聞君王之言,暗暗歎恨:此乃國運當衰,至聖上昏迷,容縱此孽婦放肆,還不知某是頂天立地英雄。似此料理卻是傳酒之意,惟我一心正大,何畏其邪淫!」復下跪,目不橫視,雙手接杯。

  當時,貴妃欺著皇帝已醉,賣弄風流,一雙媚眼閃著英雄,奈他低頭不視,只得行趨近前,假作遞杯,伸玉手將瓊玉手腕一捏,瓊玉收手不及,杯未持穩,貴妃手一鬆,已將琰玉杯損於殿階,即碎爛了。瓊玉一驚,請罪曰:「臣接杯未穩,只因心有所畏懼,尊卑不敢,至碎玉杯,罪該萬死矣!」

  明皇曰:「愛卿酒已過多,心存敬畏,執杯未穩,打碎玉杯,有甚相干,卿何罪之有?」即命散去筵席,又命穿宮內監:「開御傘蓋送賢卿出殿,暫寓李學士府衙,待候工部臣挑役夫建造府第,然後進居。」

  瓊玉謝了君王深恩,出九重金殿。只見李、葛、鍾三大臣仍在外殿等候,見送瓊玉內監去了,三人動問:「賢侯,進內殿有何宣議?」瓊玉歎曰:「不出眾位大人所料,果也並非帝之旨意。」將貴妃乘聖上賜宴醉了,怎生無禮一一說知。三大臣亦歎曰:「前者安祿山倍寵入宮,丑聲外聞,獨有聖上被迷惑,毫無醒悟。其淫奸實乃唐之淫風,世代所出,敗壞綱常,莫此為甚,可不哀哉!」

  又有瓊玉對三大臣曰:「未將身為一武夫,叨蒙聖上一朝加恩,亦偶遭逢,但一心不願為朝內官,猶恐聖後心懷不已,有心腹之患,不免遭於一婦之手。倘得出外鎮,方免此禍耳!」

  葛吏部曰:「賢侯乃深慮不差。前五天西川節度使有本回朝,終於任所,現今無人接印,幸喜賢侯貴為平西侯之職,在西方之職任。今一出邊鎮,無端免了淫妃懷此念頭。如不從她,定來暗算。如從她有污行止,萬古難免臭名。」四臣算定,各自辭別回衙。

  次日五更三點,玄宗天子設朝,文武官山呼朝見已畢,各各分班侍立。

  「各省有無章奏?」

  「單有前數天西川節度使王忠嗣死於任所,現未有哪臣接印,求聖上議敕何臣鎮守?方無西顧之憂!」

  帝曰:「可惜!念王忠嗣是先帝老臣,出鎮西川有年,今可惜一旦逝亡,勤勞臣也!此川地近蠻,西南界至是長安要地,眾卿舉哪人可當鎮川要地之任,方免西南外顧之虞?」

  適葛太古曰:「臣啟陛下,西川地廣人稠,前有劍閣,後有峨嵋,左控陳倉,右枕棧道,非文武全材者不能守任之,現有平西侯,有職未有土,況少年精銳,文武兼優,西平之徵,正應他身職之符合,未知合陛下龍心否?」

  明皇聞奏,思來此可任准,自即敕旨:平西侯出鎮西川,加封節度使之職,統管西川一帶,上馬管軍,下馬臨民,職兼文武之任,兵部尚書、太子太保兼理糧餉水陸事務。敕命已畢,梁瓊玉見聖上一刻准他出鎮,大悅,拜謝君恩而起。不知瓊玉出鎮西川之後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previous=第十五回|next=第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