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銀瓶梅
第十七回
第十八回 

第十七回 棄綠林白高得薦 赴翰苑劉陳首登 编辑

  詩曰:
  未遇休將志氣低,一朝平步上雲梯。
  能伸能屈趨時會,方見從權智士為。

  當日,唐玄宗加封梁瓊玉為西川節度使出鎮,統領管轄一大郡。瓊玉領旨謝恩,復上奏曰:「陛下,微臣年少初進,但想西川蜀土,地大人傑之眾,任斯土者,非一人之力可當也,微臣非易,還有結義手足,前者只為迫於官之污贓罔利,至激變反上山,向並不凌害良民,只有劫番邦良馬一案並劫法場,亦果因某被官屈押出誅殺,是他一心仗義行險,動此干戈耳!是今隱於二龍山,屢待等候招安,即改邪歸正,非敢於長久為盜也。以二人武勇不在臣之下,亦可充一武職,懇乞陛下恩赦他前失,別敕臣往招安,臣願與二人蒞守西蜀則不虞疏失矣。且臣又被本土官員所害,只有顏氏師娘仍在二龍山中,懇求聖上賜臣同到住所,早晚服侍,以盡師生之恩。」

  明皇聞奏曰:「准卿所奏。命鍾禮部往二龍山招安,白、高兩英雄同朝受職,與卿守蜀;卿之顏氏師娘由同往服侍,暫賜受貞賜二品恭人,待子長成再加恩,以續劉氏香煙。江南蘇州一案,文員知府、武員參將、游擊等,婪贓害民,拔害著調,拿下正法,與卿等師友報復冤仇。並劉陳兩姓待有稟明之士,即刻提調蒞。卿可卜吉登程,往川鎮守,此土乃邊僻大省,不可無主事之人,日久大員不至,猶恐疏虞,速速先往,待白高二人回朝,朕即著調他同往協守,卿勉之而行。」

  梁瓊玉深謝皇恩,此日退朝,瓊玉領了皇命,刻日拜辭眾文武同僚大臣,致意李白、葛太古、賀知章、鍾景期一班忠賢,離長安出城西去赴任。暫且按下。

  明皇退朝還宮,楊太真接駕,方知梁瓊玉被一班學士大員薦他往西川赴任而去。一心惱恨,暗罵:「老昏君,將吾意中人一朝敕鎮邊外,哀家還指望下次早晚設計召他進宮,打動此少年,未有不入彀中,得遂我心,豈知被可惡狗黨唆薦去遠省西川,再休想望。前者安祿山又被張九齡、李白、葛太古眾口攻擊,向昏君言逐出了,永鎮范陽,不得回朝。真乃可恨!」是日,咬碎銀牙的切恨,只得強裝歡顏,夜陪宮宴。不多細述。

  再說鍾禮部奉旨,一程往二龍山招安。此日一到,命軍士通報,嘍囉上山稟知。白、高兄弟方知,曰:「梁三弟一出山立此大功,封贈侯爵,今又薦我弟兄回朝受職,真乃喜從天降也。」即刻大開山門,恭身下山,跪接欽差大人。

  鍾禮部挽扶起,兩弟兄又請大人進山一敘。禮部言:「有聖旨,且進堂迎接。」二人急擺香案、炷上名香,跪接欽差大人宣讀聖諭畢,敬請大人當中上座,小軍遞上香茗,弟兄左右立陪,即吩咐眾嘍囉兵一齊聽命:「今某弟兄奉旨身歸朝廷,願隨者跟隨進京都,自有皇家餉用糧食;不願往者,每人給賞銀五十兩,回家為良民,做小經紀。所將山中的貴重什物搬出變賣,亦歸爾等。查清倉庫所有糧草儲積、刀槍馬匹一應俱帶回朝。」

  眾兵領命,一刻點查清白,注上冊子,並願隨行兵丁人名注於冊內。鍾大人看罷,取藏了。是日,命人大擺酒餚,割殺豬羊相款大人並來兵。合山嘍囉皆有頒賞均霑,眾人敘飲。兩人將金銀分賞給為民嘍囉,皆令搬運出器用什物而去。山內三乘轎上坐顏氏、兩寨主之妻,又車輛載上糧草,馬匹拖載器皿而出。又敬請大人先下山,然後放火燒焚山寨,一同起程。

  非只一日路途,連連水陸多天,進京都,進得皇城。欽差命白、高弟兄暫且安營,待奏知聖上候旨。二人領命,紮屯於城外。

  有鍾禮部登朝覆旨,將招安冊子呈上來,投降兵一萬零,糧米若何、馬匹多寡、刀斧器械之類,一一看明,龍顏喜悅,即發旨宣召。弟兄進殿俯伏謝罪,歷陳因官逼逐上山,為寇求赦。帝曰:「二卿平身。前者入綠林皆因土官失御,以至激變民心,使英雄無用武之地,今前事不較,有平西侯薦二卿武藝超群,可當武職。特賜武進士出身,白雲龍特授劍閣總兵,高角特受重慶府總兵。二妻誥封三品恭人,顏氏二品貞靜恭人往成都,待瓊玉服侍,盡師生師母之誼。」二人謝恩而起。

  是日退朝。白、高二將刻日辭駕帶同家口出皇城往西川而去。

  一天,到了成都省城。先命人報節度使大人。瓊玉一聞報,不勝喜悅,方知弟兄、師娘同來,俱受皇恩,正為可喜可賀。是日,車馬紛紛進城。弟兄相會,不以職分尊卑,仍以弟兄敘會。顏氏師娘、三位恭人共進內堂,不啻一家敘會,喜色欣欣。

  梁瓊玉自到任以來,號令嚴明,出入以公,恩惠愛民。白、高二位總兵分守兩府,也是一般清正,勤勞盡職,除暴安境,至川中大治。自西南一帶水陸平寧、盜賊潛蹤遠遁,下屬官吏不敢徇私,萬民樂業。按下西川不表。

  再說是歲,乃天開文運,值大比之年,天下人才進場赴科。此歲,玄宗帝命李學士為大總裁,鍾禮部為副選,裴兵部為監臨官。各才子領了御題目進科場,紛紛呈卷收閱。

  先前書說劉芳在狄府中作西賓,教習狄光嗣兩公子文藝,二子精進,文有可觀,是賦性聰慧。此歲科朝,三人一同酌議進場赴科。但劉芳被柳知府辦為重犯,不敢填真姓名,是以改名不改姓,喚作劉珍。三人拜辭狄光嗣,一同進京都赴考。

  又說陳升,也因大比年期,亦思是犯人,只改名不改姓,名陳清,要進京都。即日,拜辭徐岳丈及妻,並司馬瑞及虎豹山馬、魏兩人亦要赴京都,倘文場一空,武場又開考,故一同登程。陳升大悅,得同行作伴,妙不過也。

  是月,大閱科場,清白取才,高中會元,乃江南蘇州府劉珍,並江南蘇州府陳清、狄雲、狄月俱列二甲中進士。將中式三甲的三百五十五名點入金殿唱名。狀元,蘇州府陳清;二名,河南開封府白登;三名,蘇州府劉珍。

  二甲、三甲不能將姓名一一盡述。正是新科遊街三日,好個妙年及第的俊彥。

  正引動深閨紅粉女爭看綠衣郎,閨秀閣中,豈不人人仰慕!

  一朝天子臨軒問冊後,見此科狀元、榜眼、探花皆少年雅俊之士,且文才雄博,不勝喜悅,總裁大臣從公取才。帝一想劉探花文才宏博且年貌多長三四秋,比狀元、榜眼老成些,不免調劉珍做個本土巡按官,是必洞曉此郡貪婪官,以了結劉、陳、梁三人之案,然後調任別省。想來妥當,即殿上開金口,露銀牙,將前者梁瓊玉申奏明蘇州案一一諭知:「今調卿為本土巡按,御賜上方寶劍,從公斷辦,各污吏貪贓文武嚴法定罪,先斬後奏,問結此重案。」

  原來,陳、劉自進京,在寓所已知會過,兩人各各改名,不約同心。不料,連捷中式,皆幸點入,又明綴高登首領。正喜之無盡,只心憂是名罪犯,只恐奸臣查出真姓名反來效奏。今見聖上說出劉、陳、梁三事一案,方知梁瓊玉救駕得功、已封侯爵,又領鎮西川,自是一朝平步上雲梯,得他奏明前事在先,今不妨親口供認原是劉芳、陳升之真姓名。

  當時,兩人下跪不敢起,又奏上:「微臣二人有欺君之罪,求乞陛下寬恕,方敢領旨。」當時,明皇不知其故,想他年少書生,初進皇家,故不敢領辦重案,若不然,一般少年有何欺君事做下?只言曰:「朕念卿青年得貴,以案情試才,未知有何欺君瞞朕之處?即有些小干礙國法之事,朕有言在先,一概赦免,且明奏上。」陳、劉聽帝言此,將真名姓奏知,歷陳起始之由。

  不知唐天子怎生分斷此案,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六回 ↑返回頂部 第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