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溪先生文集 (黃俊良)/外集跋

卷九 錦溪先生文集
外集跋
作者:黃俊良
1755年

《錦溪先生文集》十二卷,元集四卷,退陶先生所手定,開刊於丹山郡。外集八卷,寒岡鄭先生安東時,讐校淨書,將壽之梓,未及而鄭先生去官,其本,還先生本孫。先生家連有喪禍,先生所妥院,事力凋弊無以庀刊,須而丹山板本,又遭回祿之災,先生之隻字片言,將未免磨滅無傳。

戊午春,德水李君萬華爲洞主,與院中章甫,謀出院儲若干,料畫刊事,而先生宗孫尙鏵實主之,未及始功,而黃君不幸。前年冬,士林載謀剞劂,屬上舍金君翼景,董正刊事。洞主黃君鼎大以書,俱宗孫君仲胤潤德,抵不侫請校讐寫本訛誤字。

不侫素無識,加耄及病痼,無以相斯文之役,顧以平生景慕之深,幸及其未死,得見遺文之行於世也。迺不揆昏繆,與本郡士林,互相質問,各單其知之所及,以付剞劂氏。今年仲夏,潤德之兄潤九,來言刊役已完。凡有以識其顚末也,此又非耄病者任,而潤九之請甚切,乃作而言曰:

先生負超絶之才,於不朽之業,早歲立揚,爲一時諸老之所推先。迺回頭住脚,味衆人之所不味,大爲退陶先生之所深許,喜吾道之得人。而不幸年未中身,齎志泉下。嗚呼惜哉!儻使天假先生數十年,俾克究大業,以先生向道之篤、嗜學之勇,用力於朱夫子書,卒承師門之托,蔑爲難矣。學之傳,不于先生,而將誰歸乎?

退陶先生常切道孤之慟、傷惜之言,屢發於朋友酬酢之間,豈徒相與之深而已哉!先生之文章,固非先生之至者,而目其書而想其人,因其言而得其心。先生之平日事業,又不必外此而求也。且念內外文集,皆咳唾聲氣之餘也,固無工拙之可揀。而老先生所抄,不過五之一,恐非爲所取舍也。視丹郡事力,而姑傳其尤切者耳。其外集,又是鄭先生之所手勘淨書者,殆非後學議論之所敢効也。然猶不敢合爲一編,先刻元集、次刻外集,以存二先生序次之體例,而附錄行狀、祭文、挽章若干篇爲全集。

嗚呼!先生之棄後學,于今二百年餘,歷七八世,而今始刊行,斯文之顯晦抑亦爲數存耶!玆識其一二于後,以見幹事諸君之誠意云爾。上之三十一年乙亥仲夏,後學平原李光庭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