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翁先生文集
卷之一
作者:金學培
1732年
卷二

與權皆玉講心經。曉起書贈。

编辑

歲暮終南下。端居晝揜門。欲將冲靜趣。相對共忘言。

書懷贈權皆玉

编辑

儒林玉樹姿。英爽超等夷。少奉鯉庭訓。蚤折蟾宮枝。我在嶺之南。北學來京師。求友昧其人。幾歲泣路歧。試采泮水芹。初識紫芝眉。繼聯槐院席。投契通襟期。假舘近門牆。遺音聽朱絲。閉戶閱書史。鑽硏不知疲。吾衰百無用。蟄藏固其宜。子少富經濟。云何效我癡。男兒天地間。抱負本不貲。小技何足道。事業要及時。熊魚辨取舍。舜蹠分毫釐。求之則在此。聖訓不我欺。顧惟名利府。擧世之所馳。苟不聞大道。倀倀空何爲。精金絶瑕纇。白玉謝磷緇。更勉高堅志。毋爲俗子嗤。

次朴公耳仁基雨中韻

编辑

空齋寥落雨聲幽。默念平生意轉悠。卅載光陰渾似夢。九回腸曲更緣愁。多君對榻三餘樂。愧我離羣一例遊。直待天晴潦水落。各將心緖穩相抽。

觀辥文淸公讀書錄有感

编辑

起滅之私亂我心。幾年科臼困淪沈。河津幸指橫渠訣。濯舊來新誓自今。

瓢隱先生將向黃池。余欲陪行而未果。謹述所懷。伏呈行史。

编辑

洛水源頭日月閒。別區形勝隔塵寰。山根太白仙都近。地接眞珠鳥道艱。鶴洞雲深春尙蚤。蓮峯雨濕雪應殘。此行直爲尋眞境。非是吟詩玩景還。

次愚川鄭丈長浩吟

编辑

爲問長浩橋。幾箇英豪渡。往者如過鳥。白石但皓皓。

少年壯節已題柱。筆下千羣期獨掃。丈夫何能一戰霸。明年更尋長安道。

諸友皆會一處開樽。伻邀關雨未赴。仍感吟以呈求和。

编辑

光陰逐節改年華。千里逢春倍憶家。歸夢似雲迷八極。閒愁如雨亂千麻。詩書舊業難尋理。樽酒淸遊任鬼魔。堪笑此生今幾歲。滿簪華髮已鬖髿。

輓百拙庵柳公

编辑

美質溫溫琢玉成。蚤年南國擅芳名。閒中半世詩書樂。林下平生道義榮。去歲菁莪三月別。今宵雞絮百年情。草堂惟有盆梅樹。依舊精神雪月淸。

甲辰五月初二日。拜賜繡枕一部。前冬大王大妃殿未寧時。以假注書出入藥房。故有是恩。

编辑

降自東朝及遠方。氤氳猶帶御爐香。少臣拜賜將何報。魂夢時時繞建章。

久旱得雨。次杜草堂喜雨韻。

编辑

南國頻年旱。黎民盡膏血。今春又不雨。閭巷久騷屑。草木盡焦枯。田疇龜背裂。豐熟猶可期。去冬已積雪。陰雲昨夜合。霈澤豈終滅。河嶽感矦誠。天地解凝結。麥秋雖未及。西成望未絶。懸知九重內。一心恒對越。

五悔歌

编辑

甲辰五月十二日。與諸友期會蕭寺。乘醉縱謔。歸來省愆。若無所容。仍念平素悔尤山積。而年光荏苒。倐忽半生。撫事興喟。尤不自定。遂撮其大者得五條。信筆書之。以爲私自激勵之地云。

其一

编辑

我所悔兮在何許。少時愚騃無與比。十歲猶不辨魯魚。十五亦未知拜跪。蒙旣失學長益浮。顚倒身心甘自棄。父敎師訓摠不承。一向措躳誕妄地。荏苒歲月不我與。三十春秋若流水。如今雖欲改前轍。舊習已痼腔子裏。掣肘矛盾不相入。朝悔其行暮復爾。雖然一端尙未梏。牛山之木嘗美矣。君看紫陽或問辨。聖學初從敬字始。此道專在日用熟。轉腳回頭期自此。

其二

编辑

我所悔兮在何許。生我恩深天罔極。撫我育我敎誨我。日夜慇懃情愛篤。兒生不肖性又嬾。膝下幾貽嚴顔戚。家貧未負子路米。病臥又闕庾公藥。荒迷復昧聖經訓。葬祭焉能以禮則。平生罪惡到此極。天地茫茫難自贖。餘生孤露尙不滅。幸承遺蔭忝科目。翻思昔日望立揚。百端悲感徒增激。况今家業日陵替。孑遺人間懼不克。一失其身是辱親。嗟爾小子曷不勖。

其三

编辑

我所悔兮在何許。口是樞機當愼旃。興戎常多出好少。古來聖訓何昭然。我生賦性放且誕。太陽餘證苦難痊。狂躁半世迷不悟。墮此科臼今幾年。忿懥常帶文字發。勝氣多從論議偏。紛囂幾遭外舌煩。閙熱自覺吾心煎。潛思厥理點檢過。病根分明在目前。心爲形役氣動志。毫釐之差謬以千。沈靜自然見道原。搖攘何必勞心田。千言不如一默當。請君看取金人鐫。

其四

编辑

我所悔兮在何許。酒是狂藥非佳味。迷心喪性摠由此。敗家亡身儘可畏。我昔少年氣頗麤。耽飮不覺翻腸胃。年來汩沒轉深痼。到底如泥尙不止。僊僊豈徒亂我籩。聒聒屢被傍人誹。虧儀喪德也不恤。快意喧呼空自恣。酩酊自矜任淸狂。名敎焉知有樂地。先人晩歲有遺歌。至訓丁寧猶在耳。胡然今日莫之省。忍使麴糱戕眞氣。德將無醉永誓心。余所否者非人子。

其五

编辑

我所悔兮在何許。少小許身一何愚。棲山竊比巢與由。學道將窺程與朱。人間不趨名利場。物外長占煙霞區。閒中活計書千卷。靜裏生涯酒一壺。年來事業邯鄲步。環顧初心堪一吁。京華旅食十載餘。千尺紅塵驚滿鬚。歸來今日多忸怩。一味江湖心鬱紆。浮名半世知己已。嬾計平生卻區區。藥山之東落淵西。依舊仙庵不負吾。從今擬尋遂初賦。爲報山靈知也無。

次洪百源汝河韻。寄李翼文徽逸昆季。

编辑

漳濱孤臥病相尋。引領仙棲遠起欽。兩地音容憑夢接。一天明月盡情臨。從知人獸分操舍。誰辨熊魚味淺深。卻恨山樊阻麗澤。爐邊可笑覓零金。

雲溪草堂八絶幷序

编辑

臨河縣之北數里許。有雲谷焉。或曰山形嶙峋。望若層雲。故謂之雲谷。或曰谷中多雲。名之以其實也。昔我曾王考始卜居于此。仍自號曰雲溪。今已八十餘年矣。爲山不甚高大。洞壑亦不深邃。而兩麓谽谺。一溪中流。幽閒窈窕。允宜藏修之所。水在東曰雨溪。在南曰洛川。溪循山北。周流四五里。至山之前而與雲溪合。同入于川。川自落淵而西趨。至傅巖下則演漾泓渟。深可以舟。白沙澄潭。連亘五里許。上而有峨洋樓白雲亭。下而爲寒松亭鏡浦臺。皆吾先世之所盤旋。而景致之殊絶者也。余自少長養于此。而零丁寒素。無以爲家。遷移棲棲。不常厥居者久矣。今年春。始就故家之上。溪之傍谷之中而得隙地焉。縛屋三間。以爲藏書養拙之所。西二間曰拙修齋。取東坡下士晩聞道。聊以拙自修之語也。東一間曰自怡軒。取唐詩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之語也。合而扁之曰雲溪草堂。蓋志曾王考之遺意。而不敢以不肖之私號加之。以示吾不忘其本之意也。自此北轉十餘步許有洌井。冬溫夏冷。大旱不渴。仍名曰瑞泉。蓋朱子雲谷有瑞泉。故亦欲效嚬而名之耳。堂前鑿半畞成塘。左導雲溪而灌之。右注瑞泉而瀉之。活水源源。光影婆娑曰一鑑塘。塘之中絫石成島。塘之岸築土爲壇。植其上梅竹松菊曰四友壇。壇之外繚以柴圍。至東偏而揜以一扉曰常關門。嗚呼。余之不佞。僻處竆巷。其於一切世味。固嘗淡泊。而中歲以來。妄出世路。風埃顚倒。逆旅推遷。幾至狂惑喪心而不知止也。今始脫身樊籠。復尋遂初。將欲收召精神。料理書冊。而貧病爲祟。遊息無所。雖欲靜几明牕。對越聖賢。勢不可得矣。今此之堂。初不過爲容膝之計。而意與境値。興與趣寓。乃敢室之軒之鑿之築之。寵以名號。侈以文詞。揄揚誇美。雖非寒士之所宜。而感發興起。亦是閒中一事業也。於是逐處各以五言小詩一首紀其事。凡得八篇。或曰子之所。窈而深。子之宮。幽而靜。子將隱矣乎。曰否。余非長往者。亦非乾沒者。得之則抱關擊柝。我所不辭。不得則破屋數間。爰得我所。何嘗有固必之志哉。如是而述先志。如是而終吾生。其亦可乎哉。或人唯而退。上之十年己酉日南至。洞主。

雲溪草堂

编辑

雲從石竇生。溪繞山間出。中有一畞宮。淸風與明月。

拙修齋

编辑

性拙安愚分。學拙憂暮境。雲間一小齋。制拙亦可省。

自怡軒

编辑

白雲在空谷。無心天際翔。誰知卷舒裏。可以占行藏。

瑞泉

编辑

暗竇溢靈泉。釀雲漫山谷。渫治已多時。自在寧心惻。

一鑑塘

编辑

活水淸如鏡。左右自有原。誰知半畞裏。終日玩心源。

四友壇

编辑

淸芬雪月中。苦節風霜裏。築壇拜四君。倂作歲寒契。

石島

编辑

石島一卷小。宛在水中央。不堪擬砥柱。只要暎寒塘。

常關門

编辑

長對床頭籍。誰敲月下門。秖喜車馬少。還憎鳥雀喧。

用東巖言志韻

编辑

半畞荒原碧澗頭。林深谷邃最淸幽。雲生石竇晴猶濕。雨洗山容滑欲流。至樂正隨尋處得。浮榮那向競中求。曾前失腳還堪笑。吾道從今合退休。

李伯脩涉漲來訪。止宿溪堂。臨別口呼。

编辑

半世經營一小齋。今朝頓荷玉人來。聯床正好幽襟討。對面還欣病眼開。白首竆廬嗟我老。靑春脩道勉君才。趨庭他日如承問。爲報相思意莫裁。

次題李翼文玉川新居

编辑

茅屋依巖小。松風徹几淸。源泉恒潑潑。庭草自生生。地僻心逾遠。園深趣已成。身名何用泰。吾道遯猶亨。

率病兒世鉞。移寓縣村。

编辑

愁眉數月未曾開。一寸肝腸半已灰。不識胷中何許大。能容萬斛卻恢恢。

兒病日重。泣書一絶于壁上。

编辑

殘燈挑罷滅還明。誰識人間父子情。解事天公應憫我。神功一夜儻回生。

溪堂盆竹。一朝盡枯。仍念亡兒。感泣賦之。

编辑

物中有爾竹。人中有吾兒。竹性貞且固。兒姿淸而奇。慇懃爲撫培。共託歲寒期。將冀枝葉茂。幾望雨露滋。一朝兒遽逝。又見竹更腓。憔悴堪可惜。痛哭將何之。竹兮復兒兮。爾生俱不時。竹生淇水澳。靑靑復猗猗。兒生徐卿家。福祿厚如茨。胡然在我側。芳質同時萎。嗟哉兒與竹。由我而至斯。我爲兒竹主。不能庇其私。兒兮復竹兮。爾死眞可悲。相對寂無語。感涕遂成詩。

出城門。次權皆玉韻。

编辑

半世浮休客。三旬滯洛城。蕭疎愧雙鬢。牢落笑平生。遠峀雲煙鎖。長河氷雪淸。此行非二子。誰與話心情。

路中掬雪飮氷。吟得一絶。示權皆玉。

编辑

不是山陰乘興客。灞橋寧慕聳肩人。平生只學程夫子。願洗人間萬斛塵。

族姪昌文作三詩來示。詩中頗有轉腳之意。病中不能盡次。只以一首道意云。

编辑

人間無限好光陰。頭上分明白日臨。須從實地勤操執。莫向冥途枉索尋。河洛千年洙泗派。陶山百歲考亭心。感君年少能回腳。一語醒然便直金。

前詩未盡所懷。更以一詩勉文姪。

编辑

道非身外豈難知。事業要當及壯時。腳下不應無實地。人間方見有男兒。高才自是追前軌。蕪語何能發遠思。病我極知嗟歲月。煩君年少百千之。余前有一二勸勉之語。昌文來謝其言。故第二聯及之。

輓瓢隱先生

编辑

百鍊精金耀月中。斯文南國望逾隆。堂名瓢隱顔回樂。地號陶淵處士風。喬嶽方期千歲仰。儒林誰道一朝空。霜霄獨鶴飛鳴過。如奉先生玉雪容。

族弟文彥呂重送盆梅。乃瓢隱先生家藏愛護者也。憔悴幾死。感吟二絶。

编辑

病榦槎牙鶴膝枯。可憐猶帶舊淸臞。慇懃移我溪堂畔。爲問眞元已損無。

問爾氷魂底處依。老仙當日託心期。秖今猶有瓊瑰綴。依舊精神雪後姿。

送金子長德遠出牧晉陽

编辑

晉陽巨鎭也。牧使名官也。以名官刺巨鎭。何嘗有不豫色。而友朋相愛之情。不得不深於風土之憂。子長遠遊之意。又不能自已於庭闈之念。此實人情之所必至也。然怡然就道者。子長之志也。臨歧出涕者。友朋之私也。朱夫子所謂季通不挫之志。友朋相愛之情。可謂兩得之者。非此之謂耶。願子長勉之愼之。若於此不能釋然。則其與長戚戚者。奚以異哉。詩雖拙意可觀。幸勿外焉。

惜別休歌行路難。人情從古似波瀾。蒸池未可留芸叟。嶺海安能死志完。暫倚星辰懷北闕。行看鎖鑰壯南關。應知彩服趨庭日。勝昔髭鬚驗改觀。

送兪士謙夏益赴北幕

编辑

關河幕客啓行旌。授簡求詩愧未成。半世風塵驚短髮。暮年霜雪愼長程。東郊一夜燈前話。北塞三秋夢裏情。聞道聖經新繡梓。願將心學闡文明。

夜半起坐。閱朱書節要。

编辑

禁漏聲傳午夜風。寒燈挑罷影曈曈。此中趣味無人識。獨整危襟對晦翁。

朱子文錄衣面書唐詩。仍次其韻。

编辑

獨把陽春和者稀。城南終日閉柴扉。鄕山昨夜歸心促。肯許緇塵汙雪衣。

洛中上元。挑燈獨坐。謹次朱先生崇壽客舍二絶韻。

编辑

上元初夜禁鍾鳴。喚得心神十分淸。新月滿庭人寂寂。隔牕溪水已春聲。

上元中夜蚤雞啼。叵耐霜風透客衣。佳節已從愁裏過。故鄕千里幾時歸。

次南仲遵夢賚

编辑

遊子思親望白雲。况逢佳節氣氤氳。蟻浮臘色仍春見。溪帶寒澌已夜聞。客裏光陰悲志士。鏡中霜雪泣將軍。乾愁苦恨深如許。樽酒何時更討文。

以儀註色郞。到相門外入依幕。客室蕭灑。庭有三槐一桃。堂有盆梅盆梔。壁間懸一大簇。展之則乃天下地圖。奇巧無比。雖在城市。而絶無喧囂之聲。沈吟坐臥。不覺日斜。夕小雨。仍口占四韻以志之。

编辑

鎭日奔忙百念枯。忽尋委巷小堂虛。滿庭蕭灑三槐影。半壁分明四海圖。啼鳥一聲人寂寂。落梅千片雨踈疎。誰知九陌紅塵裏。別有三淸白玉都。

往仙庵。以詩招權皆玉。

编辑

仙庵眞別界。山水淸而姸。明沙與白石。淨鋪疑瓊筵。念昔我先祖。素稱物外仙。巖頭起飛閣。丹雘暎山巓。嗟我本疎拙。蚤爲世所捐。獨專泉石趣。付與寧非天。歸來爲養病。高臥煙霞邊。淸賞愜素懷。沈痾頓覺痊。君持使者節。風采爛雲煙。驅馳遍原濕。不暇探山川。胡不屛騎從。暫借僧榻眠。官途未五里。來往亦所便。山醪又滿樽。不須問聖賢。壁間有淸唱。一讀洗煩悁。請君速迂駕。毋使望眼穿。懸知一夜話。絶勝讀十年。

余自癸未。從瓢隱先生來棲仙庵。今已三十年矣。庵去瓢庄只若干步。而余之往來受業。歲不知其幾焉。中間妄出世路。顚倒風埃。而歸輒拜候。雖未敢自謂之講學。而其往來質疑之樂。則實無異於朱夫子之西林矣。今年冬。駄疾重到。風月依舊。人事變換。撫念身世。已迫遲暮。而疾病如許。舊學茫然。其必終累師門而後止耳。感涕之極。仍次西林壁上韻。示族弟台重。

编辑

舊學漸荒新病深。茫茫墜緖已難尋。誰知積雪空山裏。獨臥禪牕此夜心。

新卜錦陽。吟成一律。求和同志。

编辑

新居擬築小溪湄。縹緲煙霞接翠微。唐嶺雲深松子落。錦江秋晩鱖魚肥。門前香稻堪炊飯。屋後輕綿可授衣。生理此間無不足。浮名何必帝鄕希。

次李子愼丈廷機鳶魚亭韻

编辑

半世風塵悟役形。歸來松柏翠亭亭。任他雙鬂千莖白。閒愛孤燈一點靑。已遣靈襟渾洗滌。肯敎身世入沈冥。蹇驢蚤晩尋眞境。月戶雲牕且莫扃。

白首歸來境益淸。重營舊舘喜初成。天機定在閒中活。妙用元從樂處生。月露形容非得意。鳶魚飛躍最關情。知公家學淵源在。妙訣千秋聖訓明。

訪養眞庵。次淡上人壁上韻。

编辑

蒼茫誰與話愁端。偶得禪牕半日閒。松影滿庭人寂寂。一簾疎雨對靑山。

次謝山澤齋洪百源齋號

编辑

梅萼新春惱客情。誰敎詩律到山庭。開緘宛對臞仙面。悵望江雲獨倚亭。

又次再呈

编辑

病裏偏驚歲月忙。愁邊誰報換年光。杜門丈室春陰轉。倚枕山牕客夢涼。因疾得閒殊有味。安心是藥更無方。何時快脫沈痾去。飛上蓬萊第一岡。

過族兄濟萬學達舊宅

编辑

故宅荒涼草滿庭。停驂回首不勝情。那知書社終宵話。永隔容音此一生。

遺誡兒輩觀化前數日

编辑

平生學道竟迷津。此日追思恨轉新。珍重兒孫須繼述。謹勤二字可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