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陶谷集
卷十九
作者:李宜顯
1766年
卷二十

墓表

编辑

坡平尹氏墓表代作

编辑

尹氏,我祖考刑曹參議諱後天之貳室也。父府使,母李氏萬曆壬子生,崇禎後乙丑終,葬楊州金谷面戌之原。

育三男四女。男方岳縣監、冠岳勛岳嘉善僉使,女適進士尹世蕃、武科許昇李善揆鄭應祥方岳二男世範世楷俱引儀,一女適進士金磷冠岳無子,子弟之子世濟勛岳四男,世復世晉世渙世濟

一男,進士寅明二男一女,男,女未字。二女,適張世鳳柳海運二男二女,男,女適李潝,一未字。世範男,宜錫宜協。內外孫曾玄,摠四十餘人。事行具載幽誌,此不著。我龍仁云。

蓮城君威靖金公墓表

编辑

公諱定卿安山人。門下侍中、判三司元祥晉州牧使星慶,卽其曾祖、祖、禰,而母平壤趙氏,密直副使千䙫女。生公於至正乙酉。

事我太祖定宗太宗世宗,歷官三軍節制、吏曹典書,參軍政、掌銓選,咸有聲績。再使天朝,勞勩備至。値朴苞之難,協力戡平,策功佐命,封蓮城君,秩至崇政。

永樂己亥,寢疾。上連遣醫診視,賜藥物,遣內侍問疾。聞公欲嘗獐肝,特命畋獵以賜。是年七月十五日卒,訃聞,上震悼,輟朝致祭,諡威靖,哀榮之典,視例有加。禮窆于廣州玄川里

公性忠信節儉,雅負韜略,喜觀《黃石公素書》。常誦南容「白圭」語,爲國之誠,老而彌篤。

凡三娶,判書申翼之新陽君盧英南平君王和女。生五男一女,別將出;護軍、別將出;判中樞平胡公安城尉、署令安鐵山妻,出。

後承多不可盡載。其可紀者,平胡之子校勘孟鋼,始以科甲進。孫、六代孫就義、七代孫,繼登文科,最知名,事蹟見《己卯錄》。六代孫就礪,以學稱;八代孫錫命,以武顯。

外裔之顯者,判敦寧李輅、領議政李時白、判書李時昉、領敦寧趙昌遠、判書趙啓遠宜春君南以興、判書崔來吉、領議政崔鳴吉、右議政趙泰采、判書朴長遠、領議政李濡、判書李師命、左議政李頤命也。

公沒已三百餘年,墓刻漫滅。今之六代孫正郞定五,與同宗諸人,謀改竪石以表,要宜顯識其後。蓋以宜顯八代祖上庠公,實爲校勘公之女壻也。記昔先考議政公推原自出,纂成譜錄,每以公事行䵝昧,尙闕表章,爲恨。追念先旨,義有不可辭者。謹據家乘,觕記槩略如右云。

高麗檜山府院君恭僖黃公墓表

编辑

公諱石奇,中朝人也。高麗忠肅王時,從公主東來,以勞封昌原,子孫仍貫焉。公在忠惠朝,以知申事策元勳,圖形壁上。後爲知密直、都僉議參理、檜山府院君。紅賊之亂,恭愍南幸,公與子執靮以從。及還錄功,父子並列雲臺,迭爲亞相,一世艷之。

公有風流文雅,七老會詩一絶、《拱北樓和御製》一律,具載諸書,至今傳誦。卒於恭愍甲辰八月,諡恭僖。享年無考,而歷事五朝,至作耆英會,則其壽必高矣。葬于遂安郡塘谷里坐癸向丁之原。子檜城府院君墓在西,知平州墓在南,檜城子參議允瑞墓與平州同穴。舊有表,爲奸民拔去,其人闔家死,天報可見。

公子姓甚繁,卿宰、法從磊落相望,而莊武公文敏公忠烈公一皓,最名於世。忠烈外孫相國頤命將爲文識公藏,遇世變不果就。今公後孫屬筆於宜顯,以宜顯外曾祖相國維城莊武曾孫觀察使致敬外孫,宜顯亦忝在彌甥之列故也。義不敢辭,觕記槩略如右云爾。

內侍敎官趙君墓表

编辑

觀察使林川正萬喪其長子明斗,悼念至甚,今已近十年,而語及必涕沱。一日謂余曰:

吾兒字士仰,聰悟絶倫,五歲出句語驚人。稍長,遍讀《馬》、《班》、《騷》、《選》,文思水湧,大有聲於場屋間,爭名者莫敢先。

我國最重司馬魁,我高祖雲江公、曾祖竹陰公、祖考近水公,皆登是選。人指以艷之曰「三壯元家」,吾以不肖,亦踵先武占魁。唯先考郡守公垂登而屈於人,纔爲一等,擧世譁然稱惜。吾兒於丁酉秋就試,所作絶佳,人皆以壯元歸之,亦止於一等,銓曹惜之,爲除內侍敎官。

然吾兒不以文藝自足,反求之聖賢謨訓,玩繹體行,蚤夜不怠,亦嘗講質於三淵翁,得其奬與。素有卞急之病,終能矯揉克治,接人應物,一以寬裕,庶幾乎呂伯恭謝顯道之善變氣質矣。

若言其行誼,則事親諸節多可觀,推之兄弟宗族,各盡其道。贅綺紈家,不染華靡,其家構屋以居之,推與其弟,若輟杯水,此亦人所難能也。

吾以此兒爲當傑然成就,闡揚家聲,期望不淺矣。乃以庚子五月十三日夭死,年僅三十四。天之祝我,其亦酷矣。

古語曰:「其父譽之,不若非其父譽之。」吾言何足以信於人?但三淵哭其死曰:「文學才猷,允爲當世之彦。」遂菴翁書以悼之曰:「其生若將有爲,而終止於此。」玆豈非可信者耶?

余曰:「聞公之言,我心增戚。余嘗一再晤對,賞其玉樹之姿,亦於禮闈見其詩而奇之。及聞夭沒,不勝威明折鍔之悲,至今猶往來于心,夫豈有間於公言耶?」

公曰:「然則盍爲我表其隧,以少慰死與生者?」

余曰:「敬諾。」遂次其語,俾以是刻之。

雲江公,官承旨。竹陰公希逸,官參判。近水公錫馨,官侍直。郡守公諱景望士仰完山李氏,署令晉命女,白江相國敬輿之曾孫。妻靑松沈氏,右尹廷輔女。無子,以弟修撰明翼之子德洙爲嗣。德洙明粹,可念君不食之報其在於斯歟!

君葬在坡州白石村,距先塋爲近云。

花浦先生墓表

编辑

嗚呼!此惟有明朝鮮國花浦洪先生之墓。先生諱翼漢,字伯升南陽人。初諱,字澤遠,以初諱擢仁祖甲子魁科,後有所避,改以今諱。

歷郞署、臺閣、春坊,贊价朝京師,出宰高靈扶安二縣。

丙子,金虜僭號,以使來告,時議將善視之。先生以掌令抗疏,請戮其使,以奏天子,疏報聞。亡何,虜大擧入寇,時奸臣主和議,忌先生在朝,出補平壤庶尹,迫遣之。先生星夜赴官,方諭集民衆,爲死守計。會上下城,主是議者,畏淸議害己,欲因是除之,謂「先生首先斥和」,遂執送虜陣。

先生至虜庭,虜主盛設兵衛而見之。先生奮筆書供,辭意凜烈。虜脅使跪,責以背約,先生屹立如山岳,罵之曰:「汝與我國約爲兄弟,而反欲臣我,背約之責在我乎!且汝乃天朝叛賊,何得爲帝!」

仍解衣投地曰:「速剮我!」剮,虜刑也。虜怒甚,亟使刑人引出,實丁丑三月五日也,得年五十有二。以遺衣冠葬于平澤鯨井里。是時江都亦陷,先生夫人許氏與子晬元夫妻,遇賊不屈而死。

先生居家,誠孝絶出於人,大本旣立矣,而性又慷慨激昂。每見古人取義成仁之事,輒擊節欣慕,其所樹立,亦可見有素定矣。

我國涵囿化,倫常之重,夫人能言之。然其臨難抗節,不愧平素者,亦頗鮮覯。至於以下國一陪臣,爲天王立慬,刀鋸在前,視若茶飯,如先生之爲者,求之前古,絶未有焉。斯豈非天篤降生,表正大義,以扶樹民彝於無窮也耶?嗚呼盛哉!

始朝廷贈先生都承旨,後加贈吏曹判書。用「臨患不忘,國以正服」之二法,諡以忠正。立祠南漢,錫號顯節平澤亦立祠,號褒義。又以儒疏,超贈領議政。

先生遺宅在漢師崇禮門外,爲立四牓於其門,朱而書之,先生以忠,晬元以孝,許夫人晬元妻以烈,一門之內,三綱並列,道路爲之瞻聳。

肅廟幸溫泉,特遣官祭先生墓,又製三學士詩,以示崇節獎忠之意。三學士者,指先生與尹學士吳學士達濟而言,二學士亦同先生死義故也。先生有文集五卷,行于世。尤菴宋文正公爲先生立傳,又撰集序與墓碣,碣久未竪,士林惋歎。先生孫僉正禹錫慨然鳩財,刻而竪之。

前有先生外孫沈廷耆所記小表,今已漫滅不可見。僉正又謀改竪,使宜顯略識事行以眎後,宜顯卽先生女壻郡守鄭公之外孫。追念自出,不敢辭,亦以托名是石爲榮,謹記之如右。若其族出、子姓,已具於碣,此不復著云。

司諫院大司諫孟公墓表

编辑

公,新昌人,姓孟氏,國初名相文貞公思誠之後。曾祖諱,贈承旨。祖諱世衡,文科,階通政,贈參判。考諱胄瑞漢城左尹。妣南陽洪氏,僉正處深女。

公生而風標穎異,皎然如玉樹。顯廟爲公主擇對,公獨秀出輩行,遂被睿簡,封新安尉。公始名萬赫,上命改以萬澤,字之曰施仲。公入闕,止進有度,應對當理,上甚嘉愛之。

婚旣有期,丁洪夫人憂。亡何,公主又沒。上欲存尉號,議大臣。大臣以未成禮難之,禮官又持之。上終不聽,後臺官力爭得寢。

肅宗甲子,中上舍選。俄値世道晦塞,不赴公車,嘯詠湖山以自適。丙子,拜內侍敎官,上手書七言絶,使海昌尉吳泰周傳於公,蓋悼念前日事也。移義禁都事。戊寅,陞司僕主簿。是歲,擢文科。上引見賜酒,又手書五言絶以賜。

屢拜兵曹郞。出入兩司,爲正言、持平。在臺閣,論事侃侃,執己見不撓。尤以扶名義、律貪汚爲先,有犯是者,輒彈治之。爲所惡誣,引掌試時事,構以暗昧,至募無賴子爲證。旣辨覈,無絲毫實,證者辭屈,事遂大白。罪其人,公得釋。

仁顯王后喪,以告訃書狀官,赴還,拜司書、掌令。關東饑,以御史監賑,濟活有方,民爲立石頌其惠。朝議重公,欲引置瀛選,又被人沮尼。

稍陞至司諫,特擢同副承旨,出爲黃海監司。公以爲:「監司主風憲,糾察守令,不可不先自奉公。」一切以三尺從事,課武士、飭海防,儲峙糗饟,而律己廉約,莅下明恕。一道肅然,不威而人自畏之,治理流聞,素不悅者亦稱道無貳口。公自賑以後,朝廷已知有才具,至是益悉其治效。

旣歸,薦爲水原府使,亦關防重寄也。間屢爲大司諫。伯缺,須撥煩手。廟堂薦公首擬,銓曹不用。大臣啓勘銓官,遂以公爲忠淸監司。治如前政,而尤早夜勤悴。

屬疾歸,以庚寅正月二十三日卒,享年五十有一。知與不知咸惜其用不究才。訃聞,弔祭如儀,葬于新昌黃洞坐坤之原。夫人完山李氏,同知敦寧弘逸女。子男女八人,男淑周敎官,女適沈濯趙榮祖洪澍黃運河、校理徐宗伋金退謙兪彦鏛淑周有一子,幼。

公爲人簡重恬雅,內行淳備,事寡嫂謹,與其弟友悌甚篤,爲買舍以處之。居家,不訾省。顧常好看書,聰捷善悟。少讀《朞三百》註,講解無礙,以及諸方技,無不旁通。尤邃於輿地,洞曉中國山川如素歷。小楷遒緊,得法。

余與公接隣十餘年。每見公,端居無營,不喜馳逐爲名聲,人物長短、時政得失,未嘗輕易出口,而皮裏陽秋,明透的確,人自不可及,余常敬服,推爲畏友。公旣阨於短造,而余冥升至此。俯仰世故,不勝陳仲擧臨朝之歎。嗚呼!可悲也已。

議政府領議政沂川洪公墓表

编辑

公諱命夏,字大而,號沂川,姓洪氏,南陽人。曾祖諱春卿黃海道觀察使。祖諱聖民,判中樞、文貞公。考諱瑞翼,分兵曹參議、贈領議政。妣靑松沈氏,郡守宗敏女。

公二十四,陞上舍,三十八,擢文科。越一年,又中重試,歷翰苑、春坊,錄玉堂南床,至應敎,屢踐臺閣。選吏曹郞、中書舍人,言事忤旨,出補和順縣。以御史廉察二路。

孝宗辛卯,陞通政爲承旨。明年,特陞右尹,以副价使。前後歷長三司、銀臺、國子,亞東銓,專轄樞筦。丙申,擢拜刑判,又判戶、吏、禮、兵四曹,間爲政府參贊。以勞屢陞階正憲、崇政、崇祿,兼守禦使、判義禁。

顯宗癸卯,拜右議政,復使。明年陞左,又四年丁未,陞領。以其十二月二十八日,卒于位,享年六十一。葬于驪州照章里,與夫人平山申氏同塋。後夫人南原尹氏,別葬砥平花谷里

前夫人,東陽尉翊聖女;後夫人,贈判書女,俱有婦德。男碩普敎官、遠普縣令、女適進士李公著,前出;男澤普縣令、德普、女適監司尹星駿,後出。

曰縣令得龜、郡守得範、判書朴權ㆍ縣監金時潤妻、縣監得圭、府使李澳ㆍ府使元命益妻、奉事得壽、縣令得福徐命倫ㆍ都事趙明彬ㆍ參奉尹瀅妻,三男出,而季無出,子得福

得龜致大致厚,俱縣監。得範致明致期參奉。得圭致寬主簿。得壽致協得福致元。幼而未名者與外裔諸出,皆不著。

公爲人正直公忠,以淸裁自持。在三司,數上封事,極論君德朝政。洎位遇漸隆,益究心安民,惠而知要。尤嚴於陰陽、淑慝之辨,崇奬儒術,扶植士論,正色立朝,標望高峻。

最爲二先生所契許,推爲士林領袖,每赴召,必與之圖議國事。由是一時善類,翕然歸仰,小人亦畏憚而不敢肆。及公卒而邪黨始大逞,展轉相挻,其禍至今未艾。傳曰:「不有君子,其能國乎?」識者於是乎有追慨焉。公氷蘗之操,絶出於人,百僚以爲楷範。肅廟朝採公議,寘淸白之選,又賜諡文簡公

諸孫要不佞識公墓石。余念尤菴先生旣銘公神道,稱道甚備,顧無容蕪辭之贅說,而蓋昔宗儒之進,必有賢輔爲之左右,如二夫子在朝,有諸公,至我盛朝,己卯之安貞愍、癸未之朴文忠皆其人也。雖以平陂往復之幾,或不免摧敗,亦用以潛壽國脉而世道寔有賴焉。後之欲知公者,觀於此數公,其可以得之矣。謹以是表公之藏。

進士金君墓表

编辑

故參判安東尙寯,有二子曰參贊光煜、縣令光煒。縣令二子,壽翼府尹、壽一都正。都正出後參贊,而其子縣監盛大又後於府尹,娶坡平尹氏監正女,生君,諱時敍,字彝叔

金氏一門,多以文學、經術,名於世。君少,亦以詩有場屋聲。旣而游族父農巖先生門,又從族父三淵翁講《易》于雪岳絶頂,其志不徒然也。

君內行甚可觀。幼失母,哭泣悲哀如成人。奉繼母,盡其誠。事姊如其母,力疾馳半千里省視。少弟貧壞産,爲經紀之,與共衣食。爲人眞率樂易,雖盛氣論辨,中自恢然。見人有緩急,力爲佽助而不自色。

屢就試不遂,至景宗辛丑,始中進士高等。其冬,時事大變,有太學生以直言首及於禍。君慨然曰:「可去矣!」遂退去西湖杏村,絶意進取,不與人還往,唯彈琴詠詩以自適。越二年而沒,實甲辰正月五日也,得年四十有四。

君狀貌豐偉,尤通練於事,商度利病,鮮有差忒。又有周旋裁辦之才,人皆許以幹局,竟死不克有施,知君者咸惜之。

葬于楊州瓦孔里先兆。媲縣監宋彝錫女,生四男三女。男顯行勉行謹行善行,女歸李東馝安杓,一幼。

余與君爲中表三從之戚,君常兄呼,余甚相親串。記余於壬寅夏,客寓高陽,君居止近,隨意來過。語及時事,感憤激惋。適謫命下,金吾使臨門,不暇長語,卽摻手爲別,及余北歸,而君已不可見矣。

存沒之感,至今往來于中,君之遺孤復辱徵以墓文。俯仰世故,益有以增余之思也,悲夫!

學生宋君墓表

编辑

楊州治北陵洞坐亥之原,有封四尺者,故學生宋君世晉、字汝三與其前後媲海州崔氏南陽洪氏,同穴而藏焉。

君,礪山人,高麗貞烈公松禮之後。世襲珪組,至我朝,有諱尙主,封礪城君,好禮而文,名重士林,號頤菴頤菴後四世曰惟毅,奉事;曰,僉知;曰煕業,僉正;曰,不仕,俱有贈職。咸平李氏僉知女,生君。

君性至孝,七歲喪母,哀毁踰節。事繼母柳氏甚謹,常擧以勉諸子曰:「事我如爾兄其可。」始僉知弟縣監無子,子僉正弟察訪榮業榮業子通德郞又無子,以君爲嗣。君雖出爲人後,其孝不衰,遇甘毳,必先進所生親而後乃食。奉先祀,尤致誠愨。念兩兄之貧,爲經紀賙濟。御家人,和而有別。

平居動止安詳,不苟訾笑。家素溫,能斥去芬華,謹守儒士規模,不與酒食喧譁之會。與朋友交,不戱謔,不談時政,不評人物。頤菴公旣以禮法訓子孫,而君遵奉不失,行己有方如此。

又力於博士家業,人謂其必有立也,遽嬰奇疾,年三十二而歿于肅宗癸亥之四月十一日。噫!善人之不幸,乃至是耶?

前媲判決事女,有婦道,早歿。後媲縣監處道女,壼則尤備,撫敎前媲女,恩勤篤至,女至長而猶不知不出其腹也。君旣歿,而子始生,其憐愛可謂極矣,然課學甚嚴,不少饒,維持門戶,凜然有女士風。

其女適朴師卨,生四男一女,男行源道源,女適尹師東生四男三女,男執中載中,女適李宅輔韓敬謩,餘並幼。君之餘贏,尙有可徵而文行夙著,一時期待頗遠,年四十餘,夭死,官才縣尉。嗚呼!又何不幸之甚也?

以君墓無識爲至戚,臨絶,囑家人刻石以竪。闡發幽潛,必須其人。極知余不足以任此,重違勤托,觕擧一二如右。

珍山郡守尹公墓表

编辑

公諱以健,字體元南原人。曾祖,校理,殉節倭難,祖衡甲,縣監。考早升上舍,亡何,二兄應敎、校理俱立慬虜變,遂晦迹不出。尤菴宋先生題其墓曰「有明崇禎進士」,表其志也。後褒贈掌令。

坡平尹氏別提繼得女,生二子。長,公;季,以性,俱穎異,人目爲雙璧,而公尤峻拔不群。

少孤,能自厲爲學。髫年,謁淸陰金先生,已又與其弟謁尤菴,便師事之。尤菴一見,待以國士,嘗詠公家梅竹曰:「君家祖與孫,節義將無同?」蓋深許之也。

公家世忠義,寤念京,當天地翻覆之際,見時象偸安、義理滅蝕,益悲惋慷慨,言議務去骫骳。是時孝廟奮發大志,期刷深恥,又得尤菴爲輔佐。公自幸千一遘會,庶幾憑仗威靈以攄積憤,及上中途遽殂,萬事瓦解,痛恨鬱邑,殆不自聊。

月夜微醺,輒歌孝廟赴瀋時詞曲,至於感激泣下,或戎衣長劍,夜起彷徨,以洩其北首之志,白首猶不已。

顯宗朝,有漂人至我境,不變漢儀。朝廷畏虜,將執送之,公抗疏力爭,辭義凜烈,觀聽爲聳。爲人痛快明白,胸中無閼塞不可吐之氣。與人談論,踔厲風發,標致伉爽,岸宇跌宕,頹懦者爲之鼓氣。

喜賓客,有孔北海之風,而泛愛親仁,權度截然。以是善類無不趨服,而不善者人人自遠。居家,孝友爲政,至行超卓;涖官,奉公勤恪,飭己廉約。急人之難,不計福禍。石谷宋尙敏尤菴寃戮死,人皆懼及,不敢問,獨躬往斂殯,不告姓名而去,擧世高其義。

公承繼先休,又得師資之益,名行大爲士友所重。知與不知咸誦其字,否者恥不得爲士。朝議將處公臺憲,雖以時變而止,推轂之隆可見也。

公中癸丑司馬選,爲東宮僚屬。由太僕郞,出令金城縣,陞守珍山郡,間佐工部。十數年來,世運杌隉,至己巳而極。尤菴旣被酷禍,公亦投竄嶺海。至六年甲戌,始得解放,行到淸州,以五月廿日卒,享年五十五。葬于金浦東林之阡,配昌寧成氏祔。

無子,有三女,監司李海朝、洗馬宋一源、士人李容,其所歸也。公沒後,以從父兄之子爲後。有子廈柱廈柱有子,幼。

噫!公鬱有抱負,百不一展,後承又零替,香火凄凉,天道人事,何其舛耶?余少受學於公,蒙奬與特殊,今老洫昏廢,無以酬當日牖導之至意。乃於百變滄桑之後,追記趨隅覿德之餘,粗敍崖略,愴哉!

議政府左參贊忠景申公墓表

编辑

嗚呼!是爲寒竹堂申公之藏。公諱,字華仲,系出平山。大司成ㆍ贈贊成敏一、府使ㆍ贈參判、執義ㆍ贈判書命圭宜寧南氏司禦好學女,曾祖、祖、考、妣也。

公十九,擧孝宗丁酉進士。薦除金吾郞,不就。四十八,登文科。歷踐臺閣、春坊,後屢長兩司、國子、銀臺,佐貳諸曹。出宰鏡城延安坡州水原,按海西畿甸,居留松都。以大耋陞爲參贊、工書。肅廟入耆社,推恩陞正憲。

贊成公服事成文簡公,以經術氣節名。參判、判書公劾柄臣,著直聲。公承繼先美,蔚有樹立。洎釋褐,年已及衰,而志氣不少沮。甲戌,壼位光復,用事者豢養國賊,釀成事變。亡何,希載奴蠱呪事發。時相勸上掩覆,毋傷希載,遂擢陞首輔,又新卜者得罪名義。公以持平抗疏論之,辭意峻直。上怒甚,亟補島邑,儒臣力救,得移塞府。

自此不容於朝,數出外。久之,重入近列,嘗諫曲護奄人,遏宮掖奪民利,重忤上意而不顧。斥奸黨貶抑。任銓政,恢張公議,以扶正學,匡世道。

景廟承慈旨定國本,賊臣鳳輝陰懷異圖,投疏熒惑。公同諸宰請討不得,而鳳輝一鏡遽得志。鏡賊首請爲張氏建祠,公擬挺身駁論,屬草藁未進,而虎龍急書上,群兇遂起大獄,以階上浸。已而泰耈果出囚供,情節狼藉,其黨反請上敦勉按獄,輿情憤鬱。公慨然曰:「吾受先王厚恩,今宗國將喪,何忍噤默!」乃露章極言,且請堤防邪枉、保護春宮。

賊臣師尙夜叩闔,勘公島棘,配大靜縣,縣在大海中,遠惡殆同。公在謫四載,嘯詠自適,若未始有憂患者,聞者歎服,以比劉鐵漢。間以天旱,命移陸撤籬,兇徒繳爭二年而不止。

今上卽位,一鏡伏誅,搢紳章甫一辭訟公。至乙巳群兇旣逬退,特釋公,首入枚卜,虗右揆位以俟,乃以三月二十五日,卒于海南縣之寓舍。

訃聞,下哀旨,命優貤終事,用諸大臣言,贈領議政,諡忠景。八月癸酉,從葬楊州注谷先塋,夫人杞溪兪氏祔。

思遠判官,公喪過毁,死以孝,贈執義。二女壻,郡守李秀賢、士人李華臣思遠三男,、𣋉、,二女適大司諫兪拓基、士人朴大源生男濟元濟命宣傳官,次生男英輔佐郞、文輔生員。內外孫曾玄,摠若干人。

公爲人長身脩髯,風標魁特,如松柏之挺立。性恬淡冲素,不喜紛華,淸儉自律,門庭冷落。內行修飭,多人所難及。涖外,不事敲撲,威惠並流,寬厚有容,口鮮臧否,世數誠實長者,必寘公居前。然當大是非,剖判截嚴,義所當爲,勇決如

雅矜重名節,爲一生秉持之欛柄。晩見邪議交訌、義理晦塞,喑噫激惋,恥與同朝。及至丑寅之際,事機歘翕,尤有不忍言者。公以九袠垂盡之年,拚死直前,以一言明大義,視絶海風濤之險,逌然若夷庚。苟非所養之厚、所守之確,能如是乎?

當時貳極之危,凜如一髮,而兇徒猶未敢肆意大逞者,蓋以公逆折萌牙,不能無顧畏之心,則身雖摧敗,其全安宗儲之功,固已耿著宇宙,愈久彌彰矣。

使公而存,必先進秉匀軸,光贊新化,忠猷谹論,裨益世程者,何可量數?而脩門未届,幽問奄及,天之不佑斯世,一至此哉!

公爲詩文,有氣力如其人。三淵昌翕常曰:「唯申公可以典文苑而無愧。」至若心畫,亦勁正有法,而尤不屑意焉。

嗚呼!世運有汚隆,而人品高下隨之,處末流,卓然自拔,終古罕覿。若公純德亮節,直當求諸古人,豈非稟精間氣,高出一代者耶!目今田海屢易,士趨益卑,泯泯棼棼,蓋無可論,而老成典刑,邈然不可追矣。俯仰今昔,爲之太息而題公墓石如此云。

掌隷院判決事石峰韓公墓表

编辑

黃芝川廷彧石峰韓公詩曰:「先朝取士六條俱,前席承恩盡碩儒。當日人才小元祐,向來賢路我公徒。」不佞少時愛其音節激昂,常喜誦之,因以槪想韓公之非尋常人物也。及壯,讀栗谷文成公遺書,益知公行誼操守允爲一時之彦,非末俗飾智驚愚者所可倫也。

蓋公中嘉靖丁酉司馬,用薦爲初仕職。越五歲丙寅,明廟命選部廣求幽側。公以經明行修膺薦,六條者,原初取士之目也。遂直陞六品,拜掌苑,命騎馹上來。與曹南冥李一齋諸賢入對思政殿,上諮訪治道,禮遇殊異。

宣廟朝議以遺逸除臺職,公首拜持平,累爲掌令、執義。間歷司僕僉正、軍器ㆍ司贍正、通禮、楊州牧使等職。癸未,特陞通政,拜敦寧都正、判決事。以戊子十一月六日卒,壽七十五。

公諱,字永叔淸州人。家世累公累卿。曾祖致仁,判敦寧。祖,刑曹參判。父世倫,贈左承旨,出爲季父司䆃正後。母南陽洪氏,縣監貴孫女。

公資稟雅潔,潛心古聖賢書,交遊儒林諸公,以資麗澤。屢從退溪先生講問,有師友義。與栗谷先生爲中表,甚相親厚。栗谷嘗稱之朝曰:「恬靜老成,好善愛士,實一國良士。」素善盧穌齋守愼,每規其無所建明,盧公不能用。

公卜居廣州渡迷先塋側,名其堂曰永慕,以志追遠之意。洪恥齋仁祐,篤行君子也。嘗往訪,公彈琴數曲,洪公歌以和之,可見趣操之出塵也。

公學問造詣,今未能詳,而見其「聞雷種梧桐」詩、與鍾城許太輝書,立志勉學之實,略可推知。而又聞盧公嘗白上曰:「人當明其本心,思索何用?經書傳註,亦不足觀。」蓋盧公學,故其言如此。公適以掌令同入,駁其非曰:「窮理之工是聖門要訣,不可闕。」宣廟是公言,此可見公之爲學不迷於他歧矣。

晩而黨議交馳,乖激轉甚。公獨守正不撓,頗爲時柄所左。重峰趙文烈公上疏訟公賢,深歎其挫揠,此又可見公趨舍之大致矣。

公前後娶正郞閔瑄、提檢李公楫女,俱無子,子其從子希祿,官奉事。今其子孫凌替不振,公幽宅亦在渡迷而荒廢不修。所著述又散軼,玄石世采攟拾零瑣,付剞劂,僅廿餘首。

噫!之際,群賢輩出,後世莫及。視元祐人才,蓋不多讓,黃公之言,信矣!然其名位標望不甚騰颺者,百餘年來,率多掩翳不顯,公其是已。余嘗有感於斯,今因外裔之請,略綴一二以告後之人,俾知爲盛時旌招之賢而毋傷其墳云。

兵曹正郞朱君墓表

编辑

尤菴宋文正公講道林泉,四方英才秀民坌集門下,其在關北宅正。君字靜而,系出全州,中世以事遷居關北咸興。北俗尙勁武,不治俎豆,而君世世守儒業。曾祖大乾、祖式孟,俱官參奉。父闡文科,卒官端川郡守。外翁典籍韓汝虎,亦文士也。

君擩染有素,自幼詞藝已成,未弱冠,連中鄕選,聲譽藹鬱。然君志有在,弗屑也。遂往謁尤菴德源謫所,承受旨訣,聞識日進。

以餘力取己未明經科。由成均學諭,序陞至典籍、直講。屢遷禮、兵曹佐郞,兼春秋館記事官。出爲銀溪察訪、保寧利城縣監。己巳,時事大變,尤菴被禍。兇黨以君爲尤菴門人,啓削仕版。甲戌更化,復爲直講、禮郞,入兵曹陞正郞。

君旣委己於學,又誠服師門,雖縻官中外,暇輒負笈從之,自刻益苦,有人一己百之志。尤菴常曰:「靜而可謂張而不弛也。」又書「學如不及」四字以贈之,每加奬歎焉。尤菴羅良佐輩所誣,君與聖輔諸人上疏伸辨,及喪,千里奔赴。

居家,孝友盡倫,衰年遭艱,致毁踰禮,撫孤姪如己出。取友必端,接人甚恭,口不道戱媟,身不近華靡。性和易無崖岸,而中有執守,飭己貞介。莅官淸約,屢經邑宰,家益貧,辭受之節,一準古賢,至老不少放。北路饒艷冶,終不一眄顧。常喜山水,如俗離金剛國島叢石雪岳諸名勝,足跡殆遍,可想風致之出塵也。

老峰閔公嘗嘉其氣節,畏齋李公稱其專意學問,遂菴丈巖艮菴諸公無不傾心許與。丈巖按北路,請爲敎授,使訓蒙士,詩酒招邀無虛日。

乙丑年間,朝廷有西北人通淸之議,擧君爲首,適有公格不果。仍値世故,竟至蹉跌。又以叔父株連妖賊之獄,遂不甄收,積卅餘年。以今上丁未十一月丁巳卒,享年七十七。葬于所居鄕面亥之原。配永興朴氏,生男遠濟先沒,孫徽錫承君祀。

嗚呼!以君美質純行,加以師友淵源,使出於京華世閥,則經幄、臺垣,何所不宜?而初閼於生地,後阨於門禍,卒坎壈以死,識者固惜其命途之多齮也。雖然,大老鑑賞群彦,推重賢聲,永留士林,斯足以光施後代矣。較其輸贏,烏可以彼而易此也哉!

副護軍趙公墓表

编辑

肅宗己未,賊臣席寵驕恣,伐禁木作舍,人莫敢誰何。聖耈時官監役,掌都鄙諸山,獨以法繩治,不少饒,遂爲其黨所螫。明年,誅死,筵臣表白其事。相國鼎重素材公,明聖王后喪,擧授方中,事輒辦。

陞拜司畜署別提,遷司憲府監察,亦有能聲,旋自免去。陞平市署令,臺官論其驟,相國具言:「曾以不畏强禦名,且棄職如弊屣,去就不苟,宜獎。」人謂:「公因劾而益顯。」蓋公蚤游鄭畸翁弘溟門,得以周旋於諸名流,其不易素秉、剛直自遂,實有所受云。

公字國老淳昌人,玉川府院君元吉後。別坐ㆍ贈承旨天祥、贈右尹、府使ㆍ贈參判元弼,卽曾祖、祖、禰,而將仕郞邊彦瑄,其外祖也。

萬曆乙卯生,性篤於孝。甫踰冠,遭喪而難作。奉父櫬,穿賊陣不懾,賊不敢犯,至誠之感異類如此。公群行悉該,而此其大者,餘可略也。

公晩歲,謝絶祿仕,一意閒放。旣老而堅悍不衰,與賓友談諧縱博,窮日夜不厭。亦未嘗低首作態色,强求合,能疎財周人窮爲義。以壽陞秩折衝,授護軍,至八十一卒。

南陽洪氏,死節臣承旨命亨女。有婦德,人稱「女中君子」,先卒。與公同窆于高陽大哉洞坐辛之原。

公少豪擧饒幹局,長老頗期以遠大,竟抹摋於世。人固惜其抱才不展,然年登大耋,寬樂令終。

有三子爾鼎爾呂爾璧,仲進士,季府使。二女亦歸官族。諸孫,牧使泰興泰夏泰成,而至曾孫彦臣命臣,繼鑠文科,俱爲承旨,其進方未艾。詘於前而信於後,斯可見天施之不爽矣。是爲記。

從祖禮賓寺正府君墓表

编辑

楊州時雨峙面甲之原,我曾王考贈參判公諱後天藏,而伯子禮賓寺正公祔于下。

按公諱峻岳,字汝極,世系具參判公墓刻。公孝友篤至,從兄以腹子育於參判公,公愛均同氣,至共析箸。幼有氣量,隨參判公箕城,見朴燁芥視人命,以身力捄,時甫九歲。雖暴,奇公之爲,特原之,大加期許。

二十六,中司馬。掌太學議,甚有名。相國景奭擧爲康陵參奉。旣序陞出淸河縣監,入郞金吾、刑部。最久於戶部,相國維城爲長官,以爲能,除邑,輒啓留之,後又尉薦于朝。

公與弟贈議政公,治行亦伯仲。尤菴宋文正公主銓擇循良,以公兄弟爲首。由江華經歷,遂擢原州牧使,已又宰安城淮陽,牧羅州務劇,不易剸理。前政率用嚴刻取名,公則一以寬平,而吏愈讋、事愈辦,聲譽益彰澈。御史以聞,有廐馬之錫。

公貌脩偉,言語徐遲,儼然有局度。敦重淳實,不喜𡢃飾,未嘗臧否人,世一口稱厚德長者。晩歲,居閒自怡,倦於仕官。暫赴安山,入爲郞署職,亦殊不樂。諸寺正,蔭路華選,銓司以授公,從公議也。

丁卯八月十一日卒,春秋七十八。淑人南陽洪氏,府使女,婦儀克修,先公十五年卒,與公合墓。

有二男二女:男世亨副正;世貞都事;女適牧使李萬亨、郡守李延普。副正:男宜昌執義;宜璋佐郞;宜相正郞;女適鄭受先、正郞申釴徐龜世。都事:男宜遂郡守;宜揆判官;女適奉事尹師道李萬亨成允參奉,李延普繼子宇夏府使。

宜昌男:普溟參奉;普英普成參軍;普禎進士;普望宜璋男:普協普爕普弼宜相男:普潤普漸進士;普澂宜遂男:普春郡守;普寅奉事;普淳參奉。宜揆男:普興進士。

普溟無子,以普英恒祚爲後,主公祀。恒祚三弟:頤祚益祚師祚普成承祚普望喆祚普爕興祚普潤男:宅祚錫祚普春男:命祚永祚普淳龜祚恒祚若曾命祚若愚。幼而未名若女壻、外出,多不盡錄。

公之葬也,先忠正公誌其壙,今將有事於顯揭,恒祚屬余記。顧余小子何敢猥有論述?謹据先公文,識之如右。

伯父健元陵參奉府君墓表

编辑

我伯父參奉公諱世膺,字伯楷龍仁人。其三世曰大司諫ㆍ贈吏曹判書諱士慶、贈左贊成諱後淵坡州牧使ㆍ贈領議政諱挺岳。妣贈貞敬夫人安東金氏,同知中樞府事諱光燦女。

公以崇禎甲戌元日生。生而神采朗澈,秀出流輩,父母甚愛之。稍長,藻思驟進,草隷具工,雅尙恬靜,篤於孝友。外曾王考淸陰先生獎與殊深,爲命其表德,市南亦期以遠到。

性嗜書,恒枕藉墳典。與內舅文谷公曁我先忠正公,日涵迤其中。隨議政公郡,處內閤攻苦,不闚戶外,吏胥希見其面。甫踰冠,升上舍。及爲太祖園寢郞,意不樂棲屑蔭塗,以齋居邃謐愜覃硏,勉就之。竟用過劬嬰奇疾,積三四十年,與世相絶,鉛槧之事,亦皆屛棄。然於晩年,略出句語,或至驚人,筆畫尤飛動,蓋以素工深,自然如此也。

春秋七十五戊子三月三十日卒。媲南原尹氏,博士衡志女,生先公三歲,沒與公同年,合墓于加平郡治卯向之原。

有子男女四人:男長宜振縣令;次宜繩;女長適縣監趙鎭周;次適贈承旨南祥麟宜振生一男一女:男普赫江原監司、仁平君;女適士人韓命玄宜繩生二男二女:男普元普養;女適士人兪彦儒、生員權祉有子聖源,夭死,繼以大源;女適生員朴慶發益寧君李世鳳有子進士、;女適李允濟李昌宗、正郞鄭錫耆

普赫有男景祚昌祚重祚顯祚;女適吳命溥宋得仁普元有男煕祚基祚;女適權楺普養光祚;女適金克諴𮁈。其幼者與外裔,不盡錄。歲戊申,普赫參奮武勳,推恩贈公吏曹參議,媲從封淑夫人。

嗚呼!公行備而志高,才業又蔚然。處而爲政於家,出而彰施于國,顧何所不宜?而阨於病,竟泯泯以沒世。今距公卒,又踰二紀,並世而知公行治者無一人。在後公者,孰知其當日所存過絶於人若是哉?噫!其可悲也已。

宜顯固拙於修辭,無足以闡揚遺美,而亦不欲私其親,過爲浮溢之言,敢據實直書,以奉告後之人,庶幾知公爲人而哀其不幸云。

堂兄甑山縣令李公墓表

编辑

楊州治東金村寺洞坐艮之原,有龍仁宜振振兮之塚,從弟宜顯記其世系、生卒、履歷、行治、媲匹、子姓而識之石。

其世系曰:贈左贊成諱後淵坡州牧使ㆍ贈領議政諱挺岳健元陵參奉ㆍ贈吏曹參議諱世膺,卽公曾祖、祖、禰,而妣南原尹氏,博士衡志女。

其生卒曰:孝宗六年乙未八月二十七日,降于京師;年四十六肅宗二十六年庚辰六月三日,沒于京師。

其履歷曰:己巳,壺谷龍翼擧爲永禧殿參奉。序陞禮賓奉事、軍資直長、歸厚別提,遷司憲監察、刑ㆍ戶二曹佐郞,出爲甑山縣令。

其行治曰:公爲人恢疎簡易,不喜作世俗矜飾態,遇事直遂。肅廟初,一番人柄國,構禍士林。慨然偕同志上章辨斥,被其徒䫴齘,而無少怵。早治公車藝,精熟中度,升癸亥進士,屢發解大科,輒不利。莅中外官,斤斤守三尺。在地部,李忠肅公世華爲長,獎詡殊至。赴西縣,縣舊有淫祠,立毁之,人謂無忝於議政公延安時事。任職五年,甚有治譽,前後方伯皆褒尙之,朝議且將更試巖邑,以疾不果。

其媲匹、子姓曰:初娶坡平尹氏,右議政趾完女,生一男普赫。後娶南陽洪氏,通德郞一運女,生一女,適韓命玄普赫生四男三女:男景祚昌祚重祚顯祚;女適吳命溥宋得仁,一幼。有三子正養性養孟養;二女幼。景祚一男二女,俱幼。

普赫仕爲星州牧使,錄奮武勳,封仁平君,推恩贈公純忠補祚功臣、資憲大夫、吏曹判書、仁原君尹氏贈貞夫人,洪氏授貞夫人眞誥。

公有才而不第,補蔭而不遂,年又不永,重爲親識嗟惜,而身後之隆赩乃如此,報施之理愈久愈徵,豈亦天道也歟!今普赫關東節,始樹表墓前,距公卒實三十三年。

通德郞李公墓表

编辑

公諱鎭岳,字汝翰,系出龍仁,我五代祖考贈左承旨諱啓仁之曾孫也。祖諱士祥,同副承旨;考諱後傑,翊贊;妣昭敬王慶昌君女。

公爲人倜儻,尙氣義、重然諾,喜飮酒。草隷具工,當命酌揮毫,意象飄洒,風致可挹。居家不訾省,尤樂振施,顧不取人一芥。幼女嘗得五雞子,公認其隣,亟還之,隣頌其介。有遭親喪窮不能葬者,諭一鄕,與共佽助以克襄,其人感之,公喪,哀戚甚。

內行修飭,事母夫人,一於無違,推及兄弟,多人所難能,鄕里莫不歎服。先墓在衿川巖江,公築室居之。母夫人隨伯氏在京第,一歲中往侍者半。每秋事成,必輿奉以新稻嘉魚,備盡豐養,歲以爲常。

慶州金氏,生員、贈領議政一振女,府院君柱臣姊也。性篤孝,慕父母終身不衰。十七而嫁,尤善事尊章,尊章稱之曰:「孰有終始不懈如吾婦者乎!」於君子,順而能箴,其有濟恤,必先意奉承。祀事,克致蠲潔,割肉斷菜,亦方直。口不出鄙言,身不設惰容。常有仁愛惻怛之心,肖翹之微,不忍枉害。敎子女以義,恒擧母三遷事,戒厲切至。臨沒,從容整暇,無異治日。蓋其出自名家,擩染有素,且早習女史,德懿之若此,固其宜也。

公年三十九,卒于肅宗戊辰;配年六十六,卒後公二十九年。育男女各一人:男世聃縣令;女適士人韓配箕世聃生子宜馣宜馦宜馧,女爲申瑗妻。有繼子師任

公葬在巖江,配別葬楊州杏村,俱先兆也。後幾年,啓公藏,合封于杏村。縣令公愳墓無刻,屬爲公族孫者宜顯文以識之。

學生趙君墓表

编辑

君名重希,字聖天,系出咸安。同知逢源、郡守、縣監榮祏,其三世也。縣監媲,縣監李賀朝女,生君。

生而早慧,甫授書,月開日益。識解穎捷,《書ㆍ朞三百》,素稱難究,能洞析無礙。長而愈騫,刻厲弗懈。作詩,風調蔚然,工篆隷,旁涉繪事,以至操縵、句股,無不妙悟。

其父癖於嗜古,每相對評隲,父子爲知己。嘗隨父任堤川金信謙尊甫,修士也,適寓縣境。君輒與講討,喜得其宗。其地多平臺、淸池、茂林、奇石,從長者遊翫甚樂。間泝龜潭寒碧樓,興寄蕭爽。君雖以韻致自命,然其爲人絶謙厚坦易,與人恂恂,和而無忤。人有一技,喜若己出。性澹泊,於物無所愛。

歲庚戌,京外大疫,三弟並嬰疾幾殊。晝夜護視,因染其疾,遂死,四月廿日也,年二十一。臨死,酌酒訣其所親愛,彈琴一曲,悠然而逝。葬安城郡泥田里。君嘗娶僉正安允中女,留一男一女,君死未幾,並夭,可哀也已。

余聞仁義之行于天下,可使父不哭子,老不哭幼。今年少有志以遠大期者,多夭閼弗遂,君其一也。豈世値衰季,仁義不行而然歟?然命旣短,不可以續,則引而長之,以表見於後者,其不在文字乎?是爲記。

議政府右議政牛坡趙公墓表

编辑

嗚呼!惟此舒川郡松谷村乾坐岡者,我朝鮮殉國相臣牛坡趙公之藏,後人其敬仰之哉!

公諱泰采,字幼亮,系出楊州昭敏公存性忠靖公啓遠、贈領議政諱禧錫,卽其三世,而母夫人水原白氏忠肅公仁傑後也。

公生二十七年,文科及第。値小來運,低徊冗散,仍出補下邑,跡屈而心不屈。甲戌更化,人遲其至。出入臺閣、玉堂,選天官郞,五年而衣緋,翌年擢亞卿,又五年而正卿,三年而一品,皆出睿簡,眷知特達。其年入枚卜,爲倖相崔錫鼎所忌,至十三年,始登右揆。

前後歷踐,知申、亞銓、諫憲長、湖西關西方伯,則以親老不赴。遍長六官,間爲判尹、參贊,兼判義禁、守禦使,再奉使燕山

公事肅宗三十五年,密勿帷幄,周旋廊廟,望實俱隆。終陟元宰,與大臣昌集頤命健命,協心輔理,苟利於國,他不顧問。

景宗嗣位,而有疾無育,宗社岌岌。公憂念國事,與諸大臣,登對請建儲,遂策今上爲世弟。上疾甚,命世弟代理大小諸事,公與三大臣爭不得,箚請依肅廟末年例擧行。

諸兇素交通幽陰,幸上不能省悟,得以逞志,而其計旣將破碎,則乃使逆竪一鏡投章危脅,以建儲代理爲逆案。於是兇焰焱發,三大臣首被大禍,公亦栫棘珍島。兇徒意猶未已,群起交哄。竟以壬寅十一月五日受後命以終,春秋六十三。

上之初元,亟誅一鏡,用相臣言,復四大臣爵,仍特命賜諡,諡公曰忠翼。至三年而群兇復入,還奪爵諡,又三年,上命還公爵,此公之始末大較也。

公爲人白晳少鬚髯,神采聳秀,顧眄偉如也。於事不帖帖細瑣,信心而行,絶無俗子矯厲習。待人,言笑欵洽,間以諧謔、風流,常蔭映一座。喜施與,濟喪、周匱,傾帑而弗恤,有郭元振范希文之風。泛愛容衆,不揚人隱惡,見背負者,遇之益厚。

立朝論議,務主寬平,而義利關頭,剖判甚嚴。更化之初,柄臣爲身家計,斁敗倫彝,廣植黨與,公之群從皆附麗之,獨介然自持。在經幄,隨事枝拄,力抗名義。邪黨噎媢,思欲陷害而不果,公之見惡時輩,始於此矣。

及其以長才、遠器,自結明主,年除歲遷,以至峻擢。所莅多棼錯難理,應手沛然,積而不苑,此公氣象、言議與夫需世之具然也。其細固已載之豐碑,且公自有末後所樹大節,可略也。

景宗元二之間,兇賊堵立,謀計日急。先之鳳輝,殿以泰耈,事機危惡有不忍言者。,公之從兄也。時兇徒視朝廷亡如,至忿爭公座中。公厲聲曰:「大臣在,安敢乃爾!」其徒爲之少挫。亡何,朝局遂變,忠賢盡之一網,而耈賊都上,相與其從弟泰億互張聲勢,殺生在手中。

公旣受島配命,子姪欲往見以圖緩禍,公曰:「叱嗟!死,命也,順受而已。何苟免爲!」留噤不遣。來見公,公嘻笑曰:「善爲之。吾輩豈逆也!儲君,國本也。若有未盡分,靑史可畏,其愼之!」辭氣泰然如他日。

初兇徒請三大臣極律,已而使虎龍上變,以上浸東宮,追請公極律。公在謫,聞三大臣踵躡遘禍,作詩哀之。終不與相關,有問亦不答,尤恨嫉甚,最兇忍。誣獄畢,又將頒敎中外,謂公罪不可不入敎文,授意逆鏡,構捏公罔極,又身自入對,請從兇論。遂以依啓批下,其陰機,人莫能測也。

當禍事之始,時議稍寬於公。公乃心恥獨生,重忤至親,終底見及,而亡少悔。蓋公固期以此自靖獻于先王矣。論者咸曰:「當時諸公,惟趙公爲尤難。」

臨命,顔色自若,徐謂子弟曰:「今得一死,眞是快事,吾復何憾?」是日,晴晝霒冥,風雷幷作,又有長虹起於屋後,葬時復然。噫!天其有知也歟?葬已,枉法流諸子女海島,伸復乃還。

公內行篤至。大夫人年高在堂,殫心承奉,俸入一歸洗腆。侍疾,當氷沍處寒廳,親嘗糜藥,月餘弗懈。痛蚤失怙,追報盡愨創。伯兄性嚴難事,方便善調,亡一事違異。外氏零替,力爲佽助,塚飾家奠,靡不用誠,推之遠近族戚,曲有恩意。古語曰:「求忠臣,必於孝門。」公之發忠忘身至死不變者,夫豈無所本而然哉?

夫人靑松沈氏,府使益善女,先公廿三年卒,合祔於公。淑德懿行,別具公所撰墓表。子鼎彬郡守;觀彬大司憲;謙彬敎官;三女歸李廷煐朴舒漢洪啓百。庶子復彬;女歸洪輔人。郡守取敎官子榮克爲後。大憲取宗人子榮晳爲後。敎官次子榮順。諸孫女皆嫁爲士人妻,外孫男女四五人。

蓋公等之爲忠爲罪,亶在景廟疾患之有無,景廟之疾,不在多言。我聖上嘗敎曰:「向時人秘諱聖疾,全欲掩遮渠輩情狀。」若是則公等之忠,可謂大著白,而公猶官復而諡未復,餘數公丹籍自如,義理晦雺,便成長夜黑窣,謂之何哉!

日大憲委叩窮村,俯仰世故,談不足而涕有餘。謂不佞粗有蠡測,責以玄隧表揭之文。顧此荒陋,何能闡發大君子盛業?然公之節義,自可以日星宇宙,亦何待區區文字之末,有所輕重也哉?姑書此以復之。緬挹遺烈,感慨百集,悲夫!

寧嬪安東金氏墓表

编辑

歲乙卯春正月癸未,寧嬪金氏卒,享年六十有七。越三月甲申,禮葬于楊州豐壤之新阡。旣事,其弟致謙具狀請識,余曰:

婦人之行,不越乎閨閤,固鮮可紀。至若處宮掖深邃,亡專事,尤亡表表可紀矣。然嬪則異於是,其世安東大姓也。

鼻祖宣平麗祖,勳伐爛然,傳世五百餘年,入我朝彌盛。有諱尙憲左議政、文正公,身任大義,世稱淸陰先生。子光燦同知中樞府事,以兩子登台輔,推恩贈領議政。子壽增工曹參判,自號谷雲居士,有淸脩苦節。子昌國成川府使,府使公娶全州李氏判敦寧府事正英女,生嬪焉。其族望之高,有如此者。昔路ㆍ行、,詩人有詠;女子榮身,韓氏有述,庸可亡紀乎?

肅宗富於春秋,而未見螽斯慶。仁顯后憂之,啓聰登淑,圖廣儲嗣。於是嬪膺選爲淑儀,已陞貴人。始至,折旋中規,禮容甚都,宮中一辭稱嫭。唯上以爲賢,恩顧有加,嬪益用危惕,凜若履氷。

亡何,有己巳之變,仁顯遜位,嬪削號歸本第,坎而弗隕,絶怨尤意。甲戌,壼極復正,而嬪復受爵。仁顯玉度靡玷,嬪亦含章終吉,家國之安危、倫彝之晦明而嬪一身之亨屯隨之,所遭値絶奇,庸可亡紀乎?

嬪夙悟多慧,善學女事。入宮日,谷雲公手書戒辭以貽,服行弗怠弛。爲人莊介寡言笑,自有尊貴儀度,而接人一以誠愨。惠問旁流,椒風淸穆,上久益敬重,以素𡢃於禮,凡有大儀節,輒使主之。

性至孝。以早入後庭,常懷離親恨,語及必涕。家祭墓儀,悉心經理,而猶若不慊。女紅敏妙絶人,梱政緻密。然不干澤、不營利,惟守分自約,卒之日,斂衣外無餘財。其履行若此,庸可亡紀乎?

嗚呼!嬪優於德,舛於命,備經憂畏。又不成子姓,有似乎班姬,斯可傷已。然重覩蝕月之復,與奉增成之寵,進封宮嬪,貴至極品,老閱累朝,禮遇彌摯,沒又哀榮亡餘憾,要皆非彼所能得。究厥始終,我聖考修齊之化,亦可以仰闚其萬一,此尤不可不紀也。是爲表。

平安道觀察使任公墓表

编辑

公諱義伯,字季方,號今是堂任氏豐川,家世受書。至公曾祖判尹、祖寺正榮老、父承旨,俱以文科進,而公亦登文科,公之伯仲二子又登文科,世以文學名門稱。

公生於萬曆乙巳,歷事仁祖孝宗顯宗三朝。內而踐郞署、國子、臺閣、春坊,陞承旨,序遷至知申,屢貳諸曹。外而莅通川安州榮川東萊水原五邑,按海西嶺南關西湖西四道,而則再按。以副价使,積資至嘉義大夫,年六十三而卒。

公早孤。學於母舅守夢,已游沙溪金先生門,與門下二先生相琢磨。蓋其師友淵源如此,故立朝從政,蔚有可觀。

始入言地,犯顔爭論,不避貴近,以鯁直名。又預折逆萌,亡媿曲江先見。至膺獎擢,聲望日盛,而抱負旣大,才智自著,每朝有簡畀,必置公居前。時孝廟勵薪膽大志,知公可任,眷倚特隆。聞公病,遣醫饋藥,頻使掖隷,問其劇歇,此固大官之未易輒得者也。

自是西虞而公西,南棘而公南,出入屛翰,幾十餘年。衆所手重難理者,公則沛然如決水,發謀出慮,高人數等,咸謂公才不可專於一方。方將訖其外庸,登諸廟朝,而忌者間之,公亦老且卒矣,識者莫不追恨焉。

夫人金氏,觀察使女。與公合德,又與公合窆於報恩俗離山下。有四男二女:男長尙衣正;次左參贊;次;次進士;女適縣監姜璡、士人尹趾祥

調元、僉正鼎元、縣令崇元、監役行元士元慶元,公之孫。

曰府使、生員、進士、判官、生員、生員,公之曾孫。

允周顯周贊周冕周健周、生員命周、生員聖周敬周相周昌周,公之玄孫。

諸孫之幼未名者、女之壻、壻之出,避繁不錄,而孫女壻李畬官領議政,爲時名臣。內外孫曾玄,摠百有餘人。

肅宗己亥,用仲子推恩,贈公吏曹判書、兼大提學。公衆美畢該,蓋短石不能盡載,而其詳又具於大碑,揭之道逵,人人自可見之,此不復煩複云爾。

南陽府使李公墓表

编辑

孔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蓋厭末文勝,欲損過而就中也。夫末,雖去邃古爲遠,猶是三代盛際,而孔子之發歎,乃如此,在後世,又曷可勝歎哉?

我東早被箕子之化,頗得人之質,而世益下,至本朝中葉以後,則澆漓之甚,更無可言者矣。苟有生乎其時,而志尙、操履卓然,與古爲徒,不爲衰末變移者,其人品之高,豈不爲超軼倫輩?而於孔子所謂先進者,亦或庶幾焉。以余觀之,故府使韓山李公,其人也。

公爲人厚重淳實,孝性天至,八歲失恃,哀痛如成人,順承後母,無間親出。穉齡遭虜難,獨奉祖母、母夫人,挈諸弟避兵,費心勞身,終能脫危就安,行誼智慮,人莫不嗟尙。

考參贊公晩享大耋,保護若嬰兒,夙夜弗懈。及喪,公已衰而持制愈嚴。至後喪,則年益老,垂八十矣,哭泣疏水,一視彊壯,以之滅性而弗顧。其內行絶異而師門薰陶,亦有不可誣者。

蓋嘗請益於金愼齋先生,離經辨志,必求實踐。常曰:「讀其書,不效其言行,可乎?」然惡名譽之著,內自藏晦,故人鮮克知之。唯尤菴先生謂公可與入道,深加愛重,晩而尤稱許之。間嘗語當路諸公曰:「如某甫者,合置臺閣,不可使淹屈下邑。」諸公咸以爲然。才公者又欲試之重鎭要藩,而値時事漸變,不果。

公雖以忠厚存心,於大是非,甚截然。其掌泮宮議也,見醜正而占科者,將謁孔子廟,力遏之。其黨訐訴於上,特命停擧。公遂屛居狼川深峽,身服田功,自同編氓,而緗素之業未嘗廢也。

及登仕路,一心勤恪,斤斤奉公。屢典郡寄,專以恩義牖拊,不用榜撲。每曰:「苟吾德之亡慙,夫安有不化?」以此在所民皆愛戴,不忍欺紿,治常爲一道最。方伯屢以上聞,至有賜帛之褒。

淸潔儉約,在官如家,解歸之日,幾乎闕爨。審於出處,當卯巳之際,閉門掃跡,絶意當世。執守旣正,繩墨自度,恬穆寡言,不喜調謔。常有仁民愛物之心,嘗見窮族寒凍,脫新衣以贈,不自恤,亦古人事也。

公卒而鄕之人士有院享議。德孚于隣,斯可反隅,畏壘尸祝,不足言矣。

槩公平生,家焉而著之行,邑焉而追之治。至於沖厖敦素之德,又非末流滔滔者所敢幾及。今世之可以先進稱者,舍公其誰也?

往歲丁未,余奉使江都。時公季子爲經歷,謂余曰:「先人宰木已鬱然,而尙無文以識。今欲托之子,子其勉之。」余旣敬諾,而經歷公遽卒。世故推遷,倐及十年,而經歷公之子思贊以遺意來請。余於此益有存沒之感,其何忍泚筆也?

公諱興稷,字子安。李氏自文孝公文靖公,仍父子有大名,世稱稼亭牧隱二先生者是已。牧隱生直提學諱種學,畢命改社,號麟齋麟齋後八世而諱德洙,吏曹參議、贈左贊成。贊成生諱弘淵左參贊,公之考也。其配曰全州李氏,副提學好信女。

公以天啓辛酉閏二月二十四日生。年三十,中司馬試。仕爲厚陵參奉,轉義禁都事、宗簿直長、司饔主簿。出爲恩津縣監,遞拜司僕主簿、工ㆍ戶二曹佐郞。又出爲金城縣令,入爲戶曹正郞。拜楊根郡守,遞爲漢城判官,陞庶尹,出爲沔川郡守。後拜南陽府使,以憂歸,遂不復仕。甲戌七月二十五日卒,春秋七十四。葬于淸州柔土郞先兆下。

羅州林氏,吏曹判書女,與公同年生,月日後於公。懿德淑行,爲一世所式。年八十七而終,與公合窆。

擧三男四女,長男成童而夭,次秀弼,主祀。次秀衡卽經歷公,爲公弟持平光稷後。女長適權恰,次適大司憲朴弼明,次適安允禧,次適別提趙潤璧

秀弼思誠思道思義,女適尹鳳章秀衡思齊思兼思贊思勗進士,女長適大司諫權䙗,次適宋淳源,次適進士趙興林有繼子師洙,大司憲。有子宗彬,女適李烋有子台祥,參奉。思誠奎煥,縣監。思義奎爀奎煜思兼奎會奎運。內外曾玄,多不能盡記。

思贊語余:「先公任江都時具石,使外兄金監司祖澤書前面,而吾祖德美多可書,文字不宜簡。」余從其意,務以詳悉爲主,而顧此筆路荒澁,亦何能盡揚也!

贈貞夫人潘南朴氏墓表

编辑

夫人潘南朴氏,觀察使韓山李公之再室。十九來歸,二十二而卒。旣蚤夭不育,在夫家日淺,未及主梱政,事蹟無表白於後者。獨其家世,可考而知也。

其曾祖以下三世曰牧使東望、通德郞、掌令世樟,而牧使之祖冶川文康公有盛名,夫人之母金氏冲菴先生後孫。內外協美,固有異於人者矣。

今觀察元配子秀輔將伐石,表夫人之藏,以狀授余而曰:「性端雅,心慈仁。爲婦,盡其道;爲母,篤於愛。」噫!斯足以觀世德餘徽之所漸染,而婦人懿則,其有加於玆數者乎?其可不記以孤孝子之心乎?

夫人沒於肅宗丙寅,而後三十四年,觀察秩躋二品,從贈貞夫人。葬公州猪洞,在觀察東十許里。

觀察諱萬稷牧隱文靖公之後。秀輔官牧使,而參奉秀得,末配出也。玆二子,雖非夫人自生,而實亦夫人之所子,則所謂無子而有子者非耶?是爲表。

貞夫人金氏墓表

编辑

夫人氏出光州。曾祖考,副司果善生;祖考,副司勇;考,繕工奉事益秌。媲晉州蘇氏,同知東鳴女。年二十三歸李氏,爲諱萬稷第三配。

幼已有至性。十九失恃,哀毁幾不全。事繼母,尤篤至。及行,痛不逮尊章,事公伯氏若配,尊章如也。蘋藻之事,益致誠愨。公兩配喪日,必素食。以後配亡育,悲愴至於隕涕。待公側室以禮,同居四十年,一無幾微之間。

識道理,燭事幾,鑑裁超卓,有鬚眉丈夫所不及者。當肅廟陟方,泣而語子姓曰:「汝輩坐而衣食,莫非聖恩。他日立朝,宜思一心圖報。」義方之訓,此可反隅也。

始公連喪二配,漂搖零落,幾無以爲存。夫人入其門而幹理百須,劬躬自約,竟使夫子安樂而家道克成。

蓋論世之婦人,有德,鮮見底功;能言,未必踐行。夫人則德純而功懋,言正而行果,衆美畢該,無一之或歉。嗚呼哲哉!司果公,沙溪先生之堂從昆弟。世所稱禮法名門,必先數金氏,夫人之賢固有自來而然,苟無天稟之軼倫,亦何以有此哉?

夫人,己亥從封貞夫人。以癸卯三月十八日卒,享年五十九。葬于公州茁洞。長子牧使秀輔,公初配鄭氏出,而參奉秀得、俯使洪晉猷ㆍ士人愼必遇妻,夫人出也。

秀輔語余:「吾母葬距先公墓爲十步,固近矣,猶未爲同塋,盍別爲記以眎後?」遂爲之書。公韓山人,官至觀察使,自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