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路线培育革命干部

革命路线培育革命干部
杭州市革命委员会报道组
1972年1月2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五·七指示》和关于“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的指示,浙江省杭州市从一九七○年七月开始,在市“五·七”干校轮训在职干部。参加轮训的,有市、区、局机关的干部和市属基层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现在正轮训第六期,先后共有一千多人参加。

这一千多名干部在轮训期间,一面学习,一面劳动,一面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思想革命化方面大有进展;回到工作岗位以后,促进了机关革命化,加强了无产阶级政权建设。这些事实,是对刘少奇一类骗子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干部路线的深刻批判,是对他们诬蔑、破坏干部下放劳动的谰言的有力驳斥。实践证明,只有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才能做好干部教育工作,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培育出无产阶级的干部队伍。

提高了路线觉悟

编辑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杭州市革委会把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作为轮训在职干部的主要课题。各期学员在干校读书的内容不尽相同,如有的着重学哲学,有的着重学党史,但大家有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参加轮训的干部到干校以后,结合三大革命斗争实践,学习革命理论,开展革命大批判,认真总结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深刻领会路线决定一切的道理,进一步分清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界限。有些同志还走出校门做社会调查,比较深入地了解了农村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和现状,学习了贫下中农执行和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坚定立场。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更加看清了路线斗争的长期性,进一步清除了头脑中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因而普遍提高了两条路线斗争觉悟。

杭州第二棉纺织厂原共青团团委副书记马文根,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因为执行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曾经受到革命群众的批判。进干校以前,他虽然承认自己犯了错误,但是没有找到犯错误的根源,心里总认为自己是工人出身,当干部以来,一向是干劲充沛,辛辛苦苦地搞工作,因此,受到群众批判后觉得委屈,情绪有些消沉。进了干校,学习了毛主席有关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教导,和其他同志一起总结了两条路线斗争中的经验教训,在农村中又亲自听到贫下中农对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愤怒控诉,使他深刻感到路线的重要,进而悟出了一个道理:思想革命化一定要体现在执行正确路线上,革命干劲一定要用在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如果路线错了,“干劲”越大,对革命事业的危害就越大。他找到了自己犯错误的原因是路线觉悟不高以后,明确了前进的方向,焕发出了继续革命的干劲。轮训结业,他被调到一个新建的工厂担任党总支副书记。他把家属也搬到这个远离城市的半山区,住茅屋,走山路,全不放在心上。在工作中注意抓路线这个纲,敢于斗争,勇于负责,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赞扬。

市重工业局革委会主任赵太福同志,进干校以前,对路线斗争的长期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于领导班子内部出现的一些矛盾,他不注意从路线上去分析,往往片面地强调领导成员来自军、干、群各个方面,应当互相尊重,不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去年春天,他到“五·七”干校参加轮训。学员们结合三大革命斗争实践,认真看书学习,开展批修整风。赵太福回顾了自己从一九三九年参加革命以来在两条路线斗争中的经历:在战争年代,身上总是背着两件宝,一是打敌人的枪,一是毛主席的书。由于坚持学习,能够认真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进城以后,由于受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不但枪放下了,对毛主席著作的学习也放松了。结果在复杂的路线斗争面前,上了当,受了骗,犯了一些错误。批修整风中揭露的事实,三十多年来自己的经验教训,使他深深感到:夺取政权,巩固政权,靠正确路线指引;识别真假马列主义,分清路线是非,靠认真看书学习。他重新分析了局里领导班子中出现的矛盾,发现不少问题是两条路线斗争的表现。他一回到工作岗位,就狠抓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以身作则,认真读书,经常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解决现实的路线斗争问题。有个党委成员由于受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影响,有过违反党的一元化领导的言行。赵太福及时组织党委成员学习毛主席关于“没有民主集中制,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巩固”的教导,从路线上分清是非,使大家认识到维护党的一元化领导的重要性,提高了路线觉悟,增强了党的观念。领导班子的革命团结也更加强了。

加强了群众观点

编辑

毛主席教导说:“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在职干部经过轮训,普遍加强了群众观点,提高了密切联系群众的自觉性。这对促进机关革命化,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起了显著的作用。

在职干部分批到干校以后,不论职位高低,都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许多干部对比贫下中农找差距,深刻体会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进一步清除了“群众落后论”等修正主义流毒。通过同贫下中农共同斗争,也增强了同劳动人民的感情,提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觉悟。

下城区革委会生产组有个干部,从小在城市里长大,从学校进机关以后,也不常到农村去。她到干校参加轮训以前,有个生产大队的队长曾多次到办公室找她,要求分配给一台电动机,以便解决劳动力紧张的问题。她由于怕麻烦,不去同生产部门商量,就拿“生产安排有困难”加以搪塞。队长每来一次,她总是婉言拒绝。在干校里,她和贫下中农一起参加了“双抢”战斗。艰苦紧张的劳动,使她体会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理解了贫下中农需要农业机械的迫切心情。她想:毛主席早就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我为什么连一台电动机都迟迟不给贫下中农解决呢?她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为人民服务”的教导,越学越感到不安,就利用干校放假时间,回机关帮助那个生产大队解决了电动机的问题。在一次学习交流会上,她深有感触地说:“蹲在机关里,面对玻璃板,缺乏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的迫切要求,工作中就不可能紧跟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她牢记这一教训,回机关以后,常去农村,下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切实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为人民服务的基点上。

许多干部经过在干校轮训,进一步认清了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意义,把它作为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联系的一个根本途径。市商业局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邵水根同志,原来是一个营业员,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被选上了领导岗位。刚开始,他还经常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后来便推说工作忙而不常去了。他心里想:“象我们这种刚上来几年的干部,少劳动点也变不了。”到“五·七”干校以后,经过第一个生产战役,就发现自己对劳动已经不习惯了,有时候弯腰也头发晕,在水田里走路老摔跤。回顾一下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例如,随着地位的改变,赞扬声多了,捧场的人也多了。邵水根对于捧场,没有去抵制,反而象吃了酒酿一样,觉得甜蜜蜜的、轻飘飘的。这不正说明资产阶级思想乘虚而入吗?他重温了毛主席的教导:“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感到格外亲切。回到工作岗位以后,尽管工作还相当忙,他经常抽出时间,到基层商店抬商品,站柜台。参加劳动少的那段时间,到群众中去一次,群众递茶、端凳,把他当客人;现在,群众把他当贴心人,心里话也乐于同他讲了。通过参加劳动,不仅促进了自己的思想革命化,而且密切了领导班子同群众的联系,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一些革命和生产中的问题。

洗刷了唯心精神

编辑

毛主席说:“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杭州市在职干部在干校轮训的重要收获之一,是洗刷了唯心精神,改进了工作作风,加强了调查研究工作,为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提供了保证。

参加轮训的干部,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光辉著作,选读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马、列著作的有关章节,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唯心论的先验论,打破了一部分同志靠听汇报、看简报做领导工作的习惯。有些同志还走出校门做社会调查,尝到了调查研究的甜头,积累了一些调查研究的经验。

市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副组长方克同志,在干校轮训期间,进一步体会到,只有坚持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才能掌握政策,正确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回到机关以后,他以大部分时间深入基层,发现先进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有一个市属工厂,曾经被评为学大庆的先进企业,后来受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干扰,出现了一些问题。怎样帮助这个厂改进工作呢?因为没做调查研究,情况不明,难下决断。去年他在完成干校学习任务以后,就和机关其他一些同志到这个厂里蹲点。他们在那里参加劳动,和工人促膝谈心,了解到领导班子不团结是个主要问题,而关键又在于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没有搞好。他们便帮助领导班子进行批修整风,开展谈心活动,促使他们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团结起来。领导成员同心协力,坚持走大庆道路,狠抓革命,猛促生产,充分调动了广大工人的革命积极性,夺得了超额完成全年国家计划的新胜利。当回顾这一过程的时候,方克同志深有体会地说:“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实际情况掌握准,才能更好地执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