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路線培育革命幹部

革命路線培育革命幹部
杭州市革命委員會報道組
1972年1月2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遵照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光輝《五·七指示》和關於「在職幹部也應分批下放勞動」的指示,浙江省杭州市從一九七○年七月開始,在市「五·七」幹校輪訓在職幹部。參加輪訓的,有市、區、局機關的幹部和市屬基層單位的主要領導幹部。現在正輪訓第六期,先後共有一千多人參加。

這一千多名幹部在輪訓期間,一面學習,一面勞動,一面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在思想革命化方面大有進展;回到工作崗位以後,促進了機關革命化,加強了無產階級政權建設。這些事實,是對劉少奇一類騙子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義幹部路線的深刻批判,是對他們誣衊、破壞幹部下放勞動的讕言的有力駁斥。實踐證明,只有貫徹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才能做好幹部教育工作,為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培育出無產階級的幹部隊伍。

提高了路線覺悟

編輯

「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杭州市革委會把進行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作為輪訓在職幹部的主要課題。各期學員在幹校讀書的內容不盡相同,如有的着重學哲學,有的着重學黨史,但大家有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提高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的自覺性。

參加輪訓的幹部到幹校以後,結合三大革命鬥爭實踐,學習革命理論,開展革命大批判,認真總結自己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深刻領會路線決定一切的道理,進一步分清正確路線和錯誤路線的界限。有些同志還走出校門做社會調查,比較深入地了解了農村兩條路線鬥爭的歷史和現狀,學習了貧下中農執行和捍衛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堅定立場。大家更深刻地認識到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更加看清了路線鬥爭的長期性,進一步清除了頭腦中修正主義路線的流毒,因而普遍提高了兩條路線鬥爭覺悟。

杭州第二棉紡織廠原共青團團委副書記馬文根,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初期,因為執行劉少奇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曾經受到革命群眾的批判。進幹校以前,他雖然承認自己犯了錯誤,但是沒有找到犯錯誤的根源,心裡總認為自己是工人出身,當幹部以來,一向是幹勁充沛,辛辛苦苦地搞工作,因此,受到群眾批判後覺得委屈,情緒有些消沉。進了幹校,學習了毛主席有關黨內兩條路線鬥爭的教導,和其他同志一起總結了兩條路線鬥爭中的經驗教訓,在農村中又親自聽到貧下中農對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憤怒控訴,使他深刻感到路線的重要,進而悟出了一個道理:思想革命化一定要體現在執行正確路線上,革命幹勁一定要用在正確路線的指引下。如果路線錯了,「幹勁」越大,對革命事業的危害就越大。他找到了自己犯錯誤的原因是路線覺悟不高以後,明確了前進的方向,煥發出了繼續革命的幹勁。輪訓結業,他被調到一個新建的工廠擔任黨總支副書記。他把家屬也搬到這個遠離城市的半山區,住茅屋,走山路,全不放在心上。在工作中注意抓路線這個綱,敢於鬥爭,勇於負責,受到了領導和群眾的讚揚。

市重工業局革委會主任趙太福同志,進幹校以前,對路線鬥爭的長期性缺乏深刻的認識。對於領導班子內部出現的一些矛盾,他不注意從路線上去分析,往往片面地強調領導成員來自軍、干、群各個方面,應當互相尊重,不去開展積極的思想鬥爭。去年春天,他到「五·七」幹校參加輪訓。學員們結合三大革命鬥爭實踐,認真看書學習,開展批修整風。趙太福回顧了自己從一九三九年參加革命以來在兩條路線鬥爭中的經歷:在戰爭年代,身上總是背着兩件寶,一是打敵人的槍,一是毛主席的書。由于堅持學習,能夠認真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進城以後,由於受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影響,不但槍放下了,對毛主席著作的學習也放鬆了。結果在複雜的路線鬥爭面前,上了當,受了騙,犯了一些錯誤。批修整風中揭露的事實,三十多年來自己的經驗教訓,使他深深感到:奪取政權,鞏固政權,靠正確路線指引;識別真假馬列主義,分清路線是非,靠認真看書學習。他重新分析了局裡領導班子中出現的矛盾,發現不少問題是兩條路線鬥爭的表現。他一回到工作崗位,就狠抓領導班子的思想建設,以身作則,認真讀書,經常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解決現實的路線鬥爭問題。有個黨委成員由於受劉少奇一類騙子的影響,有過違反黨的一元化領導的言行。趙太福及時組織黨委成員學習毛主席關於「沒有民主集中制,無產階級專政不可能鞏固」的教導,從路線上分清是非,使大家認識到維護黨的一元化領導的重要性,提高了路線覺悟,增強了黨的觀念。領導班子的革命團結也更加強了。

加強了群眾觀點

編輯

毛主席教導說:「國家機關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聯繫群眾。」在職幹部經過輪訓,普遍加強了群眾觀點,提高了密切聯繫群眾的自覺性。這對促進機關革命化,貫徹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起了顯著的作用。

在職幹部分批到幹校以後,不論職位高低,都以普通勞動者的身份,參加集體生產勞動,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許多幹部對比貧下中農找差距,深刻體會到「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進一步清除了「群眾落後論」等修正主義流毒。通過同貧下中農共同鬥爭,也增強了同勞動人民的感情,提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覺悟。

下城區革委會生產組有個幹部,從小在城市裡長大,從學校進機關以後,也不常到農村去。她到幹校參加輪訓以前,有個生產大隊的隊長曾多次到辦公室找她,要求分配給一台電動機,以便解決勞動力緊張的問題。她由於怕麻煩,不去同生產部門商量,就拿「生產安排有困難」加以搪塞。隊長每來一次,她總是婉言拒絕。在幹校里,她和貧下中農一起參加了「雙搶」戰鬥。艱苦緊張的勞動,使她體會到農業機械化的重要,理解了貧下中農需要農業機械的迫切心情。她想:毛主席早就指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我為什麼連一台電動機都遲遲不給貧下中農解決呢?她反覆學習毛主席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為人民服務」的教導,越學越感到不安,就利用幹校放假時間,回機關幫助那個生產大隊解決了電動機的問題。在一次學習交流會上,她深有感觸地說:「蹲在機關里,面對玻璃板,缺乏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不到勞動人民的迫切要求,工作中就不可能緊跟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她牢記這一教訓,回機關以後,常去農村,下基層,傾聽群眾意見,切實把自己的工作放在為人民服務的基點上。

許多幹部經過在幹校輪訓,進一步認清了幹部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意義,把它作為同勞動人民保持最廣泛的、經常的、密切聯繫的一個根本途徑。市商業局黨委常委、革委會副主任邵水根同志,原來是一個營業員,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被選上了領導崗位。剛開始,他還經常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後來便推說工作忙而不常去了。他心裡想:「象我們這種剛上來幾年的幹部,少勞動點也變不了。」到「五·七」幹校以後,經過第一個生產戰役,就發現自己對勞動已經不習慣了,有時候彎腰也頭髮暈,在水田裡走路老摔跤。回顧一下思想感情,也發生了變化。例如,隨着地位的改變,讚揚聲多了,捧場的人也多了。邵水根對於捧場,沒有去抵制,反而象吃了酒釀一樣,覺得甜蜜蜜的、輕飄飄的。這不正說明資產階級思想乘虛而入嗎?他重溫了毛主席的教導:「幹部通過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同勞動人民保持最廣泛的、經常的、密切的聯繫。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一件帶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於克服官僚主義,防止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感到格外親切。回到工作崗位以後,儘管工作還相當忙,他經常抽出時間,到基層商店抬商品,站櫃檯。參加勞動少的那段時間,到群眾中去一次,群眾遞茶、端凳,把他當客人;現在,群眾把他當貼心人,心裡話也樂於同他講了。通過參加勞動,不僅促進了自己的思想革命化,而且密切了領導班子同群眾的聯繫,及時發現和解決了一些革命和生產中的問題。

洗刷了唯心精神

編輯

毛主席說:「在全黨推行調查研究的計劃,是轉變黨的作風的基礎一環。」杭州市在職幹部在幹校輪訓的重要收穫之一,是洗刷了唯心精神,改進了工作作風,加強了調查研究工作,為更好地貫徹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提供了保證。

參加輪訓的幹部,學習了毛主席的《實踐論》、《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裡來的?》等光輝著作,選讀了《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等馬、列著作的有關章節,批判了劉少奇一類騙子散布的唯心論的先驗論,打破了一部分同志靠聽匯報、看簡報做領導工作的習慣。有些同志還走出校門做社會調查,嘗到了調查研究的甜頭,積累了一些調查研究的經驗。

市革委會生產指揮組副組長方克同志,在幹校輪訓期間,進一步體會到,只有堅持調查研究,了解情況,才能掌握政策,正確貫徹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回到機關以後,他以大部分時間深入基層,發現先進經驗,及時總結推廣;發現問題,及時幫助解決。有一個市屬工廠,曾經被評為學大慶的先進企業,後來受劉少奇一類騙子的干擾,出現了一些問題。怎樣幫助這個廠改進工作呢?因為沒做調查研究,情況不明,難下決斷。去年他在完成幹校學習任務以後,就和機關其他一些同志到這個廠里蹲點。他們在那裡參加勞動,和工人促膝談心,了解到領導班子不團結是個主要問題,而關鍵又在於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沒有搞好。他們便幫助領導班子進行批修整風,開展談心活動,促使他們在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團結起來。領導成員同心協力,堅持走大慶道路,狠抓革命,猛促生產,充分調動了廣大工人的革命積極性,奪得了超額完成全年國家計劃的新勝利。當回顧這一過程的時候,方克同志深有體會地說:「只有深入調查研究,實際情況掌握准,才能更好地執行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政策。」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