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菴集 (安鼎福)/卷十一
雜著
编辑經書疑義條例不多。諸經合附。
编辑道體神用。道者體也。神卽其妙用也。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之字有力。帶神字而言。下文曰。陰陽不測之謂神。張子釋之曰。一故神。兩在故不測。言神本一而在陰在陽。其用不測。故曰神無方。
交易變易。易者交易變易之名。故曰生生之謂易。生生卽交變之義也。然則易字已帶動意。與陰陽不測之謂神字。義相貫。
无咎。繫辭曰。无咎。善補過者也。此爲易中諸卦爻之通例也。節三爻云不節若則嗟若。无咎。其義若曰三以陰居陽。有躁動不節之象。能戒之而嗟若。則爲无咎也。象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其義若曰不節而能嗟。則誰能咎之乎。與同人初爻之義不異。而傳義皆於此以無所歸咎爲解。與他例不同。可疑。
夏易連山首艮。人生寅之義。殷易歸藏首坤。地闢丑之義。周用天統。故周易首乾。文王序卦。已有建子之意。
古人尙聲律。故其發言著書。自合音律。如周易乾之田乾淵天。坤之霜方章囊裳黃之類是也。又如否之其亡其亡。繫于苞桑。同人之升于高陵。三歲不興。剝之君子得輿。小人剝廬。此類甚多。下至史傳雜記諺俗所稱。皆是韻語。
觀盥而不薦。敬之至也。幣之未將者歟。
睽三以柔居陽。未免有躁動之心。且居說體。易於從人者也。故二四二陽誘脅。而幾不免爲失節之人。幸而上九之剛。有離明之德。故能不失其正應。
睽上九見豕負塗。指四爻坎體。載鬼一車。指二爻兌體。坎爲豕而兌爲巫也。先張之弧。離爲戈兵。且離體中虛圓滿。有張弧象。上九自言也。後說之弧。上九初疑六三爲二陽之誘脅。末乃釋疑而親之。以其有明體也。往遇雨。上下體互成坎也。
兌爲巫。有交接鬼神之象。困五隨六升二升四大有三是也。
坎爲隱伏。是北方幽隱。有鬼神之象。困二旣濟五是也。
艮爲山爲門闕。有宮廟祭祀之象。萃二益二是也。
坎爲水。飮食由水而成。故易中言飮食多坎。若需五困二漸二未濟六是也。又有坎四家人二是也。
剛中而應五。有自內而應外者。師臨升彖。指九二之應六五也。有自外而應內者。无妄萃彖。指九五之應六二也。柔道主靜。剛道主動。故是剛者動而應乎柔也。
剛柔皆應二。恒是長男長女之卦。未濟是中男中女之卦。男女相感之道。固無彼此之分。故曰皆應。咸彖亦曰柔上而剛下。二氣咸應以相與。此爲少男少女之卦。故亦如此。
易言剛柔。皆以爻言。指陰陽卦者非也。說卦發揮於剛柔而爻生。
來氏易變術家互卦之名。爲中爻。中爻之名。出於繫辭。緫論六爻而居中四爻。觀玩之義爲多。非謂析此中爻。合成上下體而成卦也。其意不是。
際字。是交際之際。卽接字之意也。解初剛柔之際。指初二二爻也。坎四剛柔際也。指四五二爻也。來氏謂二與四應非也。泰三亦曰天地際也。言三四爻是上坤下乾相接者也。
爻者陰陽之交也。〈龜山說。〉故其爲字。兩畫交互而成。
繫辭曰。卑高以陳。張子曰。不言高卑而曰卑高者。亦有義。高以下爲基。以此推之曰陰陽者。陽以陰爲根也。又繫辭曰。失得者。雖得而以失爲戒。莫非戒人之辭也。大學曰。事有終始。事貴有終。亦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之意也。
啓蒙明蓍策分而爲二章。朱子全以一變釋之。爲圖如左。
或有以初一變爲掛。而後二變不掛者。以分二爲一歲。揲左揲右爲二歲。扐左扐右。三歲一閏成一變。爲圖如左。
〈一爻有六次過揲。六十朔之象也。揲象四時。故通言五歲月數。六次歸奇。六十日之象也。奇扐象日。故以象二閏。六十朔爲五歲。六十日爲二閏。此五歲再閏之象也。〉右說似好。然而左手象天。右手象地。皆用揲扐之數。則掛一亦以象人。當與天地幷爲三才而用矣。此三變皆有分二象兩之法。則或說之再變以後不掛者。是只有天地而無人矣。亦不可謂得之。
經無掛一用不用之文。而朱子以初變除掛一之數。再變三變通用掛一之數。其或用或不用。似無法象。乾之策章。繼於分而爲二。章下其所論二篇之策。通用六爻策數也。然則十八變者。當如朱子一爻三變之說。而六爻爲十八變矣。或者疑於八卦小成之文。以一爻有六變。〈三變各有揲扐。〉三爻爲十八變而爲三畫卦。以應八卦之文。却恐意短。
四營。來氏曰。營求也。四營。以四求之也。如老陽九以四求之。爲三十六之類是也。與朱子四度經營之說有異。而來說文義短淺。或云四營。或以四象看如何。然則四象見於三變之後。亦不如朱子之說也。
按再扐而後掛。而後二字。有更端起後之意。今若三變皆掛。則二字爲衍文。右或說。
象兩象三象四時之說。似有湊合之意。非自然之道。其必依之曆術者何也。
考變占。四爻五爻俱變則占不變爻辭。此與用九用六。不用七八之義不同。爲可疑也。用九六。不用七八。乃易中大義。朱子豈不慮此耶。是必有其說。而當時及門之士。恨不問卞。
邵子只以加倍推去。故八爲十六。十六爲三十二。所謂十六三十二云者。只是虛影而無所名。〈似不若八卦以重之爲六十四之簡也。〉
古人制字。皆有義。子午二字之一畫中竪者。爲陰陽起止之方也。卯酉二字雙畫直竪者。爲陰陽之中也。水火二字。亦象坎離卦體。此類甚多。〈右易〉
宗彛。宗廟祭器之彛尊也。蔡傳宗彛虎蜼。取其孝也。言虎有父子之親。蜼獸名。鄭註周禮蜼禺屬。言猴類也。蜼一作狖。音又。或作𤢹。爾雅蜼仰鼻而長尾。郭註云蜼似獮猴而大。黃黑色。尾長數尺。似獺。尾末有歧。鼻露向上。雨則自懸於樹。以尾塞鼻。爲物捷健。李時珍曰。蜼今南州所稱果然也。喜羣行。老者前少者后。食相讓居相愛。生相聚死相赴。柳子所謂仁讓孝慈者是也。古者畫蜼爲宗彛。亦取其孝讓而有智也。
治水次序。禹貢叙治水。當先冀次豫。以及于遠。而其次序不然。洪景盧曰。盖禹順五行而治之耳。冀爲帝都。旣在所先。而地居北方。於五行爲水。水生木。木東方也。故次之以兗靑徐。木生火。火南方也。故次之以楊荊。火生土。土中央也。故次之以豫。土生金。金西方也。故終於梁雍。所謂彛倫攸叙者此也。與鯀之汨陳五行。相去遠矣。此說余得之魏幾道。洪氏錄之隨筆。以爲異聞。按禹之治水。固當因水勢而順導之耳。五行相生之說。恐涉傅會。洪水之患。河爲大。禹之用功於河爲多。以後世言之。河患所被。大率古兗靑徐之境。是以冀兗靑徐次第皆平。楊荊則江漢下流水澤所聚。而楊爲尤下。亦不得不先及。豫雖近河。而自太華殽函以東。至于鞏連山以爲限。河旣導則伊洛不勞而入。梁雍諸水不甚用功。所以獨後。此金仁山說也。其言正而理順矣。
泰誓上。曷敢有越厥志。此當云不敢違越天之志。而註云我何敢過用其心志乎。然則其志二字。不指天而指我矣。似不應天祐下民句。
百姓懔懔。若崩厥角。蔡傳以爲百姓畏紂之狀。而申時行講義會編。以上句爲畏商之事。下句爲百姓聞周之伐商。皆歡欣感戴。稽首至地。以迎王師。若崩摧其頭角然。人心望救之切如此。此本仁山說。
天有顯道。厥類惟彰。言道者人所共由者也。言天有至顯所當行之道。而其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之道惟彰矣。厥類以下文五常考之。當如此。通鑑前篇仁山說恐非。
彛倫。只訓常理也。不可以五倫言之。五行。天道之常理也。五常。人事之常理也。他倣此。庚午春余在沁殿時。林經歷象鼎問洪範言彛倫攸叙。而九疇無五倫。甚可疑也。余答以常理之義。本註可考。五倫當入于八政中。司徒之敎。不必別言之也。林始悟其然。
洪範多是韻語。〈右書〉
維鳩居之。星湖先生嘗言古字多通用。如詩君子好逑之逑。公侯好仇之仇。皆以配匹之義釋之。鵲巢章維鳩居之之鳩。亦當以逑仇之例讀之。鵲之爲物有定偶。以喩下文之子于歸之句。甚協。余刱聞而不敢爲然。後見左傳。師服曰。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又見說文。於逑字引虞書曰。方逑孱功。又曰。怨匹曰逑。然則以鳩僝爲逑孱。以耦爲匹。以仇爲逑。與今行經文不同。傳寫多舛。固其宜也。以鳩爲逑。而逑是配匹之義。則鳩字通用。亦然矣。
日居月諸。邶風柏舟章。日居月諸。胡迭而微。註居諸語辭。諸之爲語辭。諸書多然。而居之爲語辭則未之聞也。字書鶋鴉鳥也。蠩蟾也。抱朴子曰。蟾蠩壽三千歲者。頭有角。頷下丹書八字。戰國策。月魄象蟾兔。故世謂月彩爲蟾光。自古謂日中有金烏。月中有玉蟾。然則所謂居諸。卽鶋蠩之省也。詩多取物爲况。故取其義而言之也。
考槃。考成也。槃器名。賢者窮處澗谷。以考槃爲業。而其心寬裕不迫。無慽慽之意。遯世而無憫者也。雖離羣索居。而心在朝廷。憂愛之忱。不能忘也。薖軸病名。文選王融曲水詩序。薖軸之疾已消是也。薖饑意。腹不飽也。軸蹙通。嚬蹙之意。心不安也。雖饑困逼身而不爲過越之事者。懼踰分而招尤也。雖憂慮薰心而不以輕告人者。恐徒言而速禍也。失位在下。未嘗無憂世之心。安分愼默。超然於物外。此其所以爲賢也。于貉。豳風七月之四章曰。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爲公子裘。集傳。貉狐狸也。于貉。猶言于耜。謂往取狐狸也。貉自爲一物。而與狐狸別。則訓以狐狸可疑。按周禮肆師。四時之大田獵。祭表貉則爲位。註貉師祭也。此言于貉。謂往而貉祭。因獵而取狐狸爲裘也。
靈臺。毛氏曰。神之精明者稱靈。朱子曰。謂之靈者。言其倐然而成。如神靈之所爲也。又曰。國之有臺。所以望氛祲察灾祥。按周禮十煇。察日傍之氣。後世京房,翼奉等。皆以蒙氣風雲。定其休祥。盖日月薄蝕。五星凌犯。彗孛飛流之類。萬國皆見。不知何國受禍。而至若雨暘風雲雷雹物怪之類。皆在邦域之內。最近於人。專由於時政之得失。故古人必於此而察之。且望氣之術。必登高遠望。故築臺。所以遠望也。望其氣而占休否。預知其吉凶。故曰靈臺。恐非倐然而成。如神靈所爲之意也。或曰。靈善也。且詩曰。經始靈臺。則靈臺之名。已定於經始之前也。〈右詩〉
古人皆以行爲重。曾子傳習在忠信之後。孔子學文居孝悌之下。子夏又以爲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夏與曾子同。而子夏務實行而抑文學。曾子務實行而兼傳習。此子夏之所以不及曾子也。
饒氏曰。人倫莫重於君親。此以賢賢居先者。以好善有誠。方能行下三事也。中庸九經。以尊賢先親親。亦此意。
朋友以義合者也。故必以信而後。義有所行。
輕乎外者。不能堅乎內。制於外者。所以養其中。
三歸。十三經註。婦人謂嫁曰歸。三歸。娶三姓女也。此義短淺而涉于傅會。劉向說苑。以三歸爲臺名。明儒孔貞運曰。歸字籌法歸除之歸。言用三歸之法以作臺。言其高也。此言仲之奢。則三歸之臺。其爲高大可知。孔說可備一說。按歸字有歸嚮之意。說苑所謂內政委焉。外事斷焉而民歸之。仲無乃取此意。名其臺而誇矜之歟。此等文義關係非大。闕之無害。
公冶長首章疾書曰。若但曰非其罪。則或不無居亂世危言行而妄觸刑辟者矣。若但曰免刑戮。則或不無脂葦巧免而失身喪節者矣。合而觀之。聖人之旨可見。
左丘明耻之。作左傳之人也。馬遷曰。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則非姓左氏也。乃左丘也。先儒以公羊糓梁之例。謂不稱左丘而稱左傳。乃以爲左氏。然則史記不言司馬史而曰馬史何也。亦猶是也。〈集註程子曰。左丘明。古之聞人。〉子見南子。仕於其國。有見小君之禮。而子路不悅。則夫子只合曰是禮也三字足矣。何必強辨如是。不覺辭語之過度乎。心常疑之。後見二程全書朱公掞拾遺曰。子見南子。子路不悅。以孔子本自見衛君行道。反以非禮見迫。孔子歎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喪予之意。否。否泰之否。天厭吾道也。按以程子意推之。矢訓當爲陳字義。此意甚好。而集註不取何也。以集註觀之。似欠聖人言語氣象。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以古人所作而言。信以我心所信而言。信其有此理而好之也。我所欲言。古人已先言之。縱有所作。不出古人範圍。在我惟信而好之而已。孔子以生知之聖。何所不知。而述古人之作。信古人之言。則所謂古人。卽伏羲以後羣聖人也。後世學者多有師心立說。自作門戶。程朱後世之聖人也。雖有一二箋註間差誤之處。豈可以是掩其大體耶。必欲自立己說而詆訿之不已。此有明以後諸儒之無忌憚也。後學之所當警念處。
賓不顧。退溪曰。凡人有未慊事則多顧。按此義亦未瑩。凡人相別。有顧戀之意。則亦多顧。不獨未慊然也。盖禮。賓退就舘。則君猶佇立。以待賓之顧。若賓顧而主人已入。則欠于敬故也。故復命曰賓不顧矣。盖以紓君之敬也。
擊磬章末之難。諺解難호미업스니라。集註若但如此則亦無所難矣。是以解如此。按更有一義。果哉。言荷蕢者之果於忘世。末之難。孔子言無果忘之心難矣。其辭氣婉順不發露矣。若然則其吐當云果哉나末之ᅵ難矣니라。
衛靈公首章病莫能興。明儒孔貞運以爲病斯道之不能興起爲言。按言從者。則是僕隷之流。豈知道不行爲病乎。是必飢而病也。
太師摯章。上言齊人歸女樂而君臣耽樂。則正樂難行而曠職無所用矣。此樂官之所以散而之四方也。
按論語二十篇。末二篇。記門人之言及道統之傳。則此篇實爲末篇也。已上十七篇。記聖人之言行備矣。道不可行而止。則其勢隱而已。故此篇歷擧隱逸之士。其意悲矣。朱子編宋名臣言行錄。前後集篇末。皆錄處士。亦此意也。古人編書次序。皆有意義。
子夏門人章譬諸草木。言草有草之性。木有木之性。區別而用之各異。以喩學之淺深不同。其敎之之術。各有其宜。愚讀此章。每慨然于學者分門詆排之弊。以此章見之。則子夏之敎人。必循序漸進。下學而上達。子游之敎人。必多躐等。想其時兩門人必相詆排矣。後世學者莫不皆然。詆排不已。至於忿爭。忿爭不已。至於相害。吁可畏也。
聖人敎人。子曰。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又曰。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顔淵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觀此數條。聖人敎人之術。槩可知矣。然而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擧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矣。聖人雖道大德宏。知周萬物。而不爲無益之空言以衒人。可知矣。是以其答人之問。答其所問。而未嘗敷演以究其竟。以待其自推而求之耳。試擧數條言之。孟武伯問孝。子曰無違。恐武伯不知無違之義。故語其餘義於樊遲。使武伯知其義。又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有儉禮之問。而答曰。焉得儉不知禮。若使或更問器小之義。則夫子必有所答矣。且如子路仕衛。而夫子未嘗戒之。盖當時有以先公所命。宗社爲重之議。而子路未之問。子亦不言。及其後日正名之答。子路又不能問其義。故夫子不能索言。而亦不敢輕言其義也。以是觀之。聖人之言。必待其有問而答。弟子之問。必以其知有所不透。行有所不及而問。及其承聞以後。知有漸透。行有漸進。至于成德。則其答其問。皆歸實用。不如後世師弟之徒問徒答。以衒其能而終歸空言也。〈右論語〉
梁惠王上首章註。天子公卿采地方百里。出車千乘。此恐欠考。疾書辨之當矣。封疆之制。出於井田。方里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里。成十爲終。終十爲同。同方百里。出車百乘。此卿大夫采地也。同十爲封。長百里廣千里。開方則方三百三十餘里。出車千乘。此諸侯之采地也。封十爲畿。畿方千里。此天子邦畿千里。出車萬乘。漢書食貨志及朱子井田說。其說較然明白。而集註泛然看以十分取一之意而有此誤也。
王立於沼上章靈臺小註。言其倐然而成。如神靈所爲。故謂靈臺。按靈臺是望氛祲察灾祥。以爲占驗之所。故謂之靈。小註說恐未必然。或曰靈善也。〈詳詩義。〉
寡人之於國章。請以戰喩。喩比也。字從口。有言字意。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卽下章註。厚斂以養禽獸之意也。漢書食貨志。檢作斂。言糓賤而不知斂藏之也。集註程子曰。孔子之時。天下猶知尊周之爲義。故春秋以尊周爲本。至孟子時。天下不復知有周。當是時。諸侯能行王道則可以王。此孟子所以勸齊梁之君也。小註朱子又曰。孔子尊周。孟子不尊周。易地則皆然也。二先生斷然立說。不以爲疑。愚常聽瑩。切欲求正。何者。君譬之天理也。臣譬之人欲也。人欲雖肆。一分之天理未冺。則當因其未冺者而接續之。諸侯雖橫。一日之天子猶存。則當因其猶存者而匡扶之。奈何因天下陷溺之見。逐波而同之乎。又古人以君喩父。以臣喩子。父雖愚騃。子不可以遽逐而代其家也。孟子之時。周室雖卑。而猶有共主之名。故齊威王以獨朝得賢稱。司馬錯以伐周爲惡名。雖勢窮力迫。不能自振。而天下之人。猶以天子目之。目之以天子。則是天下之君也。有天下之君。而諸侯更有欲行天子之事者。則是簒逆也。安有簒逆之事。而孟子勸之行哉。况周室之弱。特因諸侯之強凌。非有桀紂之暴也。無一夫可誅之罪。而徒然棄之。遽行天子之事。則是桓文之罪人也。仲尼之徒。不道桓文之事。而反爲桓文所不行之事乎。所謂王道者。非謂天子獨行之也。卽先王治天下之道也。其道不過農桑敎養等事。文王之治岐是也。文王亦曷嘗有行是政而利天下之心乎。王者之政。固自如此。而以天下居二之勢。服事殷紂。此其所以爲盛德也。鄕曲自好之士。入孝出弟。務農節嗇。行成于家而名彰州里。是一家之王政行也。推此一人之爲。而天下人行之。則是天下之王政行也。今若責此人以僭行王政云。則其可乎哉。不可也。孟子之勸行王政。不過如此。而其曰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又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者。卽王政之效也。與不尊周之義。自不相管。或疑七篇之中。無尊周之義。則此亦有其說矣。先儒曰。知時識勢。學易之大方。又曰。孟子善用易。孟子之不言尊周。識時勢也。當此之時。周室之大。不過一小縣。而寄名於鞏洛河南之間。雖謂天下之共主。而其心之無也久矣。使孟子卒然對齊梁之君曰。周室可興也。天子可復也云爾。則其不可成也必矣。聖人爲事。必有其漸。故先以王政言之。若使二君者委政孟子。王道得成。則興周室復天子。是必敎行政立後第一件事。而亦若西伯事殷之爲耳。豈可以擁臨淄之衆。據大梁之勢。移周鼎朝周君而後。爲王政乎。然而運去難回。勢窮難反。而天與民歸。沛然若江河之難禦。則亦當聽受而已。聖人亦何容私心焉哉。朱子學孟子者也。今曰孟子不尊周云。而綱目大書周年。則是尊周之義也。生乎千載之下。而脩千載上之史。不忍不尊周。則孟子當周室猶存之時。豈忍遽無尊周之心乎。天下無不是之義。而聖賢所爲。無不是之事矣。若曰孟子不尊周。則是不尊周爲是。而不尊周爲是。則是因與列國等。與列國等。則當分註周年。如列國之例。又何大書之有。朱子之自處如是。而謂孟子則如彼可疑也已。晉國莫強章。彼奪其民時一節。依諺解吐。則爲假設之辭。依疾書吐。則爲見行之政。以時君所行言之。則疾書吐。似爲緊切。而孟子在此國。論他國之政。則假設之意較重。且朱子分下彼字。別爲一節。亦似依諺解爲當。
觳觫章。後世無傳。若言其事無傳。則當云傳홈이。若言人無傳者。則當云傳ᄒᆞᆫ이。兩義俱是。然而以事言之近精。今諺解以人言。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釋義觳觫이만일에無罪ᄒᆞᆫ거시。退溪非之云當云觳觫히이러ᄐᆞ시。按或云觳觫히罪업슴가ᄐᆞᆫ거시死地에나아감이不忍ᄒᆞ다。諸說恐未安。似當以若爲句而作語辭。讀如易夕惕若節嗟若之若。栗谷及疾書亦皆如此。明儒孔貞運以觳觫爲句曰。吾不忍其觳觫之狀。若無罪而就死地。更詳之。斯心。指刑妻友兄弟之心。樂歲終身飽。言一年之事。而曰終身。似是文字之誤。
梁惠王下首章。樂樂二字。上如字。下字音洛。依諺解讀似好。如皆音爲洛。則與古樂今樂鼓樂字。不應添入田獵一節。是必因當日王之所好者而兼擧之也。似不必以此節。疑樂樂之盡音爲洛也。四章王言雪宮之樂。而孟子推言廵狩之義。以明與民同樂之義。此因論樂而推說佃獵。似非別意。〈星湖疾書。樂樂二字。皆音爲洛。〉交鄰國章。以大事小註。字小之字。義盖有疑。或者云大國無朝幣臣事之理。葛伯稱伯則是諸侯之伯爵者。其國亦不小矣。湯之始。固事之。昆夷強盛。文王之始。亦事之矣。後來湯文王國勢雖大。而猶不失始事之心而事之猶前也。其說似然。攷之傳記。仁山金氏曰。湯居亳。亳今應天府之糓熟縣。葛今應天府寧陵縣。糓熟去寧陵八十里。據此則孟子所謂湯居亳。與葛爲鄰者信矣。詩序曰。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湯文王始起之時。地不過七十里百里。則其服事宜矣。然而後來強大而猶事之。盖仁者寬弘能容人。不以大小強弱之異勢而有所計較之意。此所以樂天也。畏天之威。此只擧畏天保國之事。而樂天之義。可以類推。
見孟子於雪宮章。沼上雪宮之稱賢者。皆指孟子而言也。孟子之對則不以己自當。而泛推與民同樂之意。首節正文。無與賢者共樂之意。而集註云云。未知何據。豈非以王與孟子同游故而言之乎。今也一節。疾書亦作夏諺讀。而從流下一節。爲晏子訓釋之辭。其義甚精。集註以今也一節。爲景公時。故諸侯爲附庸之國縣邑之長。惟君所行。此言爲諸侯度爲諸侯憂。皆在爲君者之所行也。君字泛稱爲君之道。非指景公而言也。先王之法爲可則。今世之弊爲可戒。豈可渾擧善惡而請其君擇行耶。諺解行ᄒᆞ실배니이다。似當曰行ᄒᆞᄂᆞᆫ배니이다。徵招角招。韶樂在齊。論語在齊聞韶是也。
爲巨室章。萬鎰。鎰量名。古人常以金稱之。未嘗以玉言之。則萬鎰。謂直萬鎰之玉也。何以異於敎玉人雕琢玉哉。敎字卽使字意也。與上使玉人之使字相應。言治玉則必付之玉工。而治國家則不任賢者。何以反異于使玉人雕琢玉哉。今諺解吐。雕琢玉哉잇고。退溪釋義曰人을敎ᄒᆞ야玉을琢홈에다라리잇고。言不任玉人之所學。而以己意敎之。以爲比也。按如退溪說。則以敎字作敎誨之意。與上文姑舍汝所學而從我之語相襯。然而諺解吐所釋文義似順。齊人伐燕取之章。雲霓。雲合則雨。虹見則止。言民之望湯之來。若雲之下雨。恐湯之不來。若霓之止雨也。自湯一征。〈止〉奚爲後我。是書文。民望之以下。則孟子所解也。今諺解吐似誤矣。
魯平公將出章。行或使之。指樂正子。止或尼之。指臧倉。此或備一說耶。
公孫丑上當路於齊章。何曾比予於是。集註曾之言則也。或曰曾乃也。何可當也。余讀孟子。以此節末有猶字。故以文王을何可當也리오爲吐而釋之曰。孟子以文王爲不可當。何也。殷之風敎漸染。如是難變。文王猶以方百里起。是文王之所爲實難。非他人所及也。故是以難也吐。亦以難也ᅵ니라爲吐。及見金沙溪說。遂以爲信矣。後見疾書。云是以難也。應上猶未洽於天下之問。又見退溪釋義。曰文王을엇지可히當ᄒᆞ리요。此說誤。當云文王은엇지可히當ᄒᆞ시리요。按此言。文王不能當殷也。集註當猶敵也。其義曉然。且以王者之不作下集註觀之。云此言其時之易也。自文武至此七百餘年。異於商之賢聖繼作。民苦虐政之甚。異於紂之猶有善政。觀此則文王之不能當殷而王業之難可知矣。當從退溪疾書說及今諺解無疑。更見孔貞運曰。文王盛德。何可當也一句吐。少異如愚前說。行仁政이면而王을莫之能禦也。置郵註。置驛也。郵馹也。是一名而二訓也。似涉重疊。且以置字爲驛名。自漢始。春秋無有也。今以置訓設似好。而與傳命二字。語勢相同。
浩然章。四十에不動心。語類我從四十。已不動心。又云孟子遊梁時已老。盖至是則已過四十。疾書從之良是。吾不惴焉。退溪曰。惴치아니ᄒᆞ려니와非。當云惴케못ᄒᆞ려니와。按退溪先生之非上說固然矣。其云惴케之解。亦有合商量者。何也。惴치惴케。皆主人而言。不與己相干。以下文言之。則自反而縮。雖千萬之衆。吾亦往而敵之。此以主己而言。以此例之。則自反而不縮。雖葛寬博之賤。吾豈得不惴焉。然則其解當云吾不惴焉가。疾書吐亦然矣。退溪之解。盖出於集註惴恐懼之也。下一之字。便有主人之意。故解之如是矣。小註饒氏註。亦主己而言。至大至剛。此集註以爲氣之體段。而小註輔氏指大爲體。指剛爲用。又曰不言用語。恐踈漏不分曉。無是餒也。是指氣也。集註及朱子大全答呂子約書。其義曉然。而小註饒氏以是字屬道義曰。無這道義。氣便軟弱恐誤。下節饒氏又曰無是餒也。是無是氣則道義餒。按餒字當屬其氣。不當屬道義。言無是浩氣。則因循委靡。雖道義之所當爲。而氣不能助。便索然餒矣。必有事焉。小註朱子曰。集義。是養氣之丹頭。必有事。是集義之火法。此以道家鍊丹之法。以况吾儒養氣之說。夫鍊丹者以人身爲鼎器。精氣爲藥材。六十卦爲火候。朔始屯蒙。晦終旣未濟。爲抽添之火法焉。猶養氣者以身心爲氣宇。義直爲元材。三件事爲節次。而有事勿正勿忘勿助長。爲涵養之節度焉。是故龍從火出。虎向水生。而抽添火法。得文武之宜。則精氣交蒸凝。成神丹矣。事皆合宜。心無私曲。而涵養節度。無忘助之害。則義直夾持。生出浩然之氣矣。以予觀於夫子。予宰我之名。古人自稱必稱名。今諺解訓我非。
尊賢使能章。廛而不征。法而不廛。此廛字市宅也。廛無夫里之布。此廛字受田百𤱶。漢書楊雄傳。有田一廛。晉灼曰百畝。謂有宅一廛。則其田百畒。許行所謂願受一廛是也。
夷惠章。不屑屑。猶書多方篇屑播天命之屑。屑輕也。字彙曰。凡遇事物。輕視不加意曰屑屑。此訓明白。公孫丑下首章註。孤虛。術家甲子旬戌亥空。戌亥爲孤。辰巳爲虛。甲戌旬申酉空。申酉爲孤。寅卯爲虛。餘倣此。用兵。背孤向虛。今小註饒氏說有異。當攷。
陳臻章貨取。集註取致也。按取與上不受字相應。似是自取之語。註意取字屬王看。
孟子爲卿於齊章。爲卿。客卿也。戰國時。以外國人來仕者。設爲客卿之官。以禮待之。
沈同以其私章。觀此章。聖人之不輕言語。可以想見矣。孟子只答其所問。而不更推說不可伐之意。故齊人誤認以孟子勸伐齊也。論語孟武伯問孝。子曰無違。又無所問。故孔子更不答。而他日言于樊遲。以達其意。則聖人之於言語。無一毫剩語推演張皇。亦可見矣。
致爲臣而歸章。得侍。同朝甚喜。今諺吐。得侍ᄒᆞ야ᄂᆞᆫ同朝甚喜러니。此同朝。指王之羣臣而言也。以小註陳氏說觀之。其吐當如是矣。孔氏琢玉云。得侍孟子于同朝之上。不勝其國有君子之喜。此吐當云得侍同朝ᄒᆞ야ᄂᆞᆫ甚喜。此同朝。指王身而言也。
充虞路問章。由周以來七百有餘歲。疾書謂自武王己卯。至赧王元年丁未。孟子去齊。乃八百九年也。按據此則恐不可以八百。謂七百餘也。帝王紀年。自共和庚申。始有可據。前于此。不見于史記矣。邵子經世書。推演曆筭。以堯元爲甲辰。而歷代帝王之紀年始定。後來因宗其說。武王元年己卯。卽邵法也。曆筭上考往古。下驗將來。雖有預定日至之術。而至若國祚之長短。卽位之久近。何可推測而知之也。堯元甲辰。未知有何明據也。竹書紀年。自武王己卯。至赧王丁未。爲七百四十九歲。律曆志。周歷年亦不過七百餘年。與邵說不同。
滕文公上經界章。徹者徹也。周法。國中用貢法。野用助法。通用夏商之制故曰徹也。糓祿不平。糓民之所輸。祿君子所食。
許行章一廛。廛非市宅。乃耕民之居。便是五畒之宅。何不爲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舍字屬上句讀。則엇지陶冶의舍을ᄆᆞᆫ들아다그宮中의셔取ᄒᆞ야用치아니ᄒᆞ고。舍字屬下句讀。則集註訓止。其解當云宮中의取ᄒᆞ야用ᄒᆞᆯ만아니ᄒᆞ고。故曰。〈止〉勞力者治於人四句。古語也。今諺解吐爲是。而沙溪誤見集註。以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並作古語看。然則與集註所謂四句之節不合。於文理甚短促。巨屨小屨同價。上云屨大小同則價相若。言大屨無論精粗。其大同則價是一般。小屨無論精粗。其小同則價是一般。而此云大屨小屨同價。與上文不應。盖孟子之言以爲汝不論精粗。惟以長短輕重大小同則價是一般。然則人皆不爲精而爲粗矣。許行梱屨織席爲業。假以屨喩。則精屨粗屨之同價。是何異於巨屨小屨之同價。而人豈肯爲大者哉。决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白湖曰。有省文也。猶言郊社之禮。所以祀上帝也。儀禮言丈夫髽。亦同此文法也。惟堯則之註。則法也。則字訓。與論語不同。論語註。則準也。周公方且膺之。閟宮爲魯頌。而魯周公之後。故孟子不詳考其世代而曰周公也。集註亦斷章取義也。以僖公之頌。而孟子以周公言之。有何斷章取義之義耶。未詳。下好辯章。亦爲周公之詩。殆未可知也。
墨者夷之章。夷子不來。或曰。我且往見호리라ᄒᆞ신ᄃᆡ。夷子ᅵ不來러니。若以孟子使夷子不必來云爾。則當云勿來。或曰不必來。退溪亦曰。今作不來。是孟子絶之以我且往見。於是夷子不敢來耳。往見호리라ᄒᆞ신ᄃᆡ。不來ᄒᆞ니라。孔氏註以不必來爲解。與今諺解同。盖歸。反虆梩而掩之。歸歸其家也。反註覆也。謂自家而復往。取虆梩運土而掩之也。退溪說歸歸屍處也。以歸其家反屍處之解爲非。更詳之。更按盖覆也。與謨盖都君之盖同。始見而不忍盖之。而歸家取器而反掩之也。
滕文公下公孫衍張儀章。往送之門戒之。上文幷擧男女說。禮之辭也。末只擧女子。以喩儀衍妾婦之道。所以單說女子事。
宋小國也章。于湯有光註。似不及蔡傳及金仁山之說。按于湯有光。言受罪貫盈。流毒四海。成湯在天之靈。亦必殺之。今我代天而討罪。則于湯之德。亦有光矣。
好辯章。率獸食人。楊墨以禽獸之敎。蠧害人心也。離婁上首章。故曰章內。故曰。皆孟子言。故集註不言爲古語。而今諺吐作이라ᄒᆞ니라。當曰ᄒᆞ노라。
天下有道章。仁不可爲衆。言商之子孫雖衆。文王之仁。天必命之。雖有十萬之衆。難乎其爲衆也。故集註不可爲衆。猶難爲兄難爲弟。
伯夷辟紂章。聞文王作興曰。集註作興皆起也。今諺解以爲句是。而沙溪以作爲句。興屬下文讀。今見明孔氏解。亦然。曰聞文王起爲西伯。于是奮然興曰云云。以作屬文王。以興屬伯夷。似分析太過。
不虞之譽章。不虞之譽。集註虞度也。虞有二義。自料才德未修。未足致譽。是己之所不虞也。人亦不度他才德之如何而妄譽。是人之不虞也。求全之毁。言自修完備。無少欠缺而反致毁也。
不孝有三章。不告而娶。此章之義。專所未曉。聖人人倫之至。而爲萬世標準者也。立言垂訓。莫非後人之所取法也。舜遭人倫之變。不得於父。而爲天下之窮人。負罪引慝。號泣旻天。以是情言之。當此之時。豈有室家之念。乃不告而私自娶乎。匡章之出妻屛子。不爲孟子之所棄。而舜之不告而娶。又爲孟子之所取者何也。若以無後爲罪而娶。則摟東家之女。亦在所不棄矣。枉尺直尋。君子所不爲而舜爲之乎。婚姻之禮。必告鄕黨僚友。雖以瞽叟爲父。而安有不告之理。告之而瞽叟不使娶焉。則是從父命而已。豈可汲汲於無後之爲慮而娶之乎。假使己雖不娶。有象在。娶妻生子。獨不能繼父後乎。假使此時瞽叟雖有殺舜之心。天子旣登而庸之矣。將妻之以女矣。聲威氣勢之如何。而瞽叟敢肆其惡。而堯亦何所畏憚而潛爲之納婿乎。此等事。皆所未曉。若以堯典觀之。則釐降二女。在不格姦之後。不必如是難處矣。恐是此齊東野說之流行者。而孟子引之耶。否則或後人之僞說歟。僭易記疑。以待博雅之正論。
離婁下可以取章。可以取。可以無取。取言臨財。有似可以取者。及再思之。實無可取之義。下同。
逄蒙學射章。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이라。公明儀曰。宜若無罪焉이라ᄒᆞ니。公明儀。以前篇言之。是古人也。今諺吐。有若與孟子同時而相問答者誤。
禹稷章。由己註。由與猶同。然如字讀。亦無妨。言其溺其飢。由己之不盡其誠而然也。
匡章章。匡章稱章子未詳。
萬章上首章。怨慕。集註怨慕。怨己之不得其親而思慕也。盖怨是心中自有一段歉然。戚戚不容已之至情。與下節解憂之憂字相應。萬章未喩怨字之意。以怨親言。恝註無愁貌。猶俗言힘힘이녀겨。不以爲意也。與告子篇小弁章談笑而道之意同。共爲子職。共音恭。恭히子職을。又音供。以供爲子之職。兩意皆通。於我何哉。註自責不知己有何罪。此怨己之意也。或云與論語於我何有之義同。然則是怨親。而以恭爲子職。有自足之心。非集註之意。又非孝子自歉之心而舜爲之耶。盖此句之意。我竭力耕田。恭爲子職而已矣。父母之不我愛。必以我有未盡之事而然也。未知我有何事。有以致此耶。欲求其故而不可知也。二女。李諮議東以一女爲媵是。小艾。何士信小學註。艾如夜未艾之艾。言知好色則慕父母之心小艾也。然則首二句爲一事。而與集註每句爲一事不同。文勢似不然。
娶妻如之何章。不得娶。不得妻。孝子之心。惟在養志。而不敢有所違怫。當時瞽叟雖畏堯而從之。中心不悅則舜其安乎。此舜之所以初不以告。而堯之不告。亦所以體舜之心也。然不告而娶。已見離婁下篇。又見於此。則似是實有之事。而終是可疑見上。臣庶。註百官也。孔氏云卽宮中臣庶。非百官也。按百官。如云百執事之類。非如今朝廷百官也。註詩齊國風。李諮議東曰。凡引衛風豳風曹風邶風等處。皆無國字。惟此章及盡心不素餐兮章。有國字。此似是文字未盡刪减者耶。
象日以殺舜章。殺三苗。書云竄三苗。此云殺。書蔡蔡叔之蔡。與禹貢二百里蔡之蔡同意。蔡放也。本作𭯀字。此殺字。疑是𭯀字之省畫也。
盛德之士章。永言孝思。公孫丑上篇永言配命註。言念也。諺解以旣孝又思釋之。恐非言長念孝思而不忘也。
或謂孔子章。子路以告。子路嘗以夫子之見南子爲非。則豈必以彌子之言。先容于孔子乎。盖聞彌子之言。憤嬖倖之專權而以告之也。
萬章下首章。遅遅吾行也。孔氏曰。因子路有趣行。故遲遲。據此則其吐當云遲遅ᄒᆞ라吾ᅵ行也라ᄒᆞ시니。子路事當考。
交際章。殷受夏周受殷所不辭也於今爲烈此十四字。孟子疾書恐脫簡。在滕文公下篇彭更問章不以爲泰之上。孔氏曰。不待敎而誅之法。殷受于夏。周受于殷。犯此則殺。不待費辭細鞫。其法至今爲光烈明顯。則禦得之貨。如之何受之。
告子上魚我所欲章。鄕爲身死。沙溪以死爲句是。兼所愛章。狼疾。以集註之意觀之。狼性多疑善顧。以伺察非常。有疾則不能焉。以喩人養其一指之輕而忽於其重者。無善顧之明也。或云狼善顧。而疾走則不能顧。喩人急於目前。不及于後慮也。
告子下曹交章。一匹雛。匹音木。諺解作如字非。奚有於是是字。指形體。集註以此章謂曹交事長之禮不至。求道之心不篤。故孟子不容其受業。亦不屑之敎誨也。今據孔氏之解。曰交盖一時有志者。故引文王湯。有欣慕聖人。悔咎自家意思。故孟子明言而勉之。所謂歸求有餘師者。此正點他爲堯舜之精處。此或可備一說耶。
小弁章。不可磯。水微激于石而遽怒。子微激于母而遽怒。故曰不可磯。石比母。子比水。退溪釋義曰。可히磯치못홈이니。盖激者磯而怒者水。過者親而怒者子。以磯微激而水遽怒。比親小過而子輒怒。豈不明甚乎。磯指母也。水指子也。
淳于髡章。從而祭。謂從此以後。有郊祭之事。非謂孔子往從而與祭也。
五覇章。入其疆二吐皆作에似宜。在位則有讓ᄒᆞ고。諺解蒙上有慶吐爲이니非。一不朝以下。別爲述職之事。與上文不屬。
白圭章。五糓不生。黍爲五糓之一則吐當爲호ᄃᆡ。今諺解作ᄒᆞ고非。
君子不亮章。亮。集註信。與諒同。明儒徐自溟曰。亮是明亮。執是執守。見之未明。如何持之能固。擇而未精。如何守之能一。此可備一說。
舜發於𤱶畒章。徵於色發於聲。集註驗於人之色。發於人之聲。此言人之禮貌之衰見於色。呵責之意發于聲。皆主人而言。小註朱子曰。徵色發聲。其過形於外。此主己而言。與集註不同。
盡心上自范之齊章。大哉居乎。養本乎居。故單言居。
道則高矣章。引而不發이나。躍如也라。中道而立ᄒᆞ나니。考之集註。吐當如是。而諺解吐不發ᄒᆞ야。如也ᄒᆞ야。而立이여든。此本出退溪釋義而似誤。今從疾書吐。躍如也。猶俗云번듯ᄒᆞ단말이니。猶分明易見也。
盡心下我善爲陳章。若崩厥角。稽首。崩是角垂向下之意。言民之叩首。如獸角之觸地也。疾書云漢書。諸侯王喪厥角稽首。文選丘希範與陳伯之書云。朝鮮海昌厥角受化。註以額叩地也。然則若崩ᄒᆞ야。別爲一句。其靡然歸化。如山岳之崩也。此與集註異。而可備一說。
貉稽章引詩云云。疾書云家語孔子誅少正卯曰。詩云憂心悄悄。慍于羣小。小人成羣。斯足憂矣。又按緜之一章註。已爲文王時事矣。且孟子曰。文王事昆夷。則不殄厥慍。奚獨太王爲然。鄭氏箋。亦以此句作文王事。
布縷之征章。集註兩稅三限。兩稅。宋制依唐。有夏秋兩稅。欲寬民力。不於一年盡納。三限。又令納稅之際。不於一時督納。定爲三限也。
舘於上宮章。往者不追。言不追咎其旣往之失也。今諺解以人之往者不追之意釋之非也。〈右孟子〉
南丈幼張曰。中庸二十五章云誠者〈卩〉自成也〈五〉。而道〈卩〉自道也〈乀匚亽〉。章句分誠道而雙言之。然下文却言誠而不言道。以吾所見。道卽誠之道也。上文吐釋。當云誠者〈飞卩〉自成也〈乀匚〉。而道〈乀〉自道也〈乀匚亽〉。然後以下文誠者物之終始章句所云。盖人之心。能無不實。乃爲有以自成。而道之在我者。亦無不行矣者。註于上文下。則意自明而似不必分而二之也。余乍聞之。深以爲喜。後更思之。却有不然者。盖誠是實理。不待人爲而自成者。天有此實理而能成天。地有此實理而能成地。物有此實理而能成物。故曰誠者自成也。能就此實理所成之中而有所當自行之理。卽所謂道。而道者人之所由者也。故曰而道自道也。爲道之本則在誠。行誠之用則在道。不可混而爲一也。下文言誠之爲貴。又曰時措之宜。能誠之時措之者。皆道之所行也。先儒曰。此誠字卽天命之性。此道字卽率性之道。當從容更辨。而是日主人以色憂兢惶。故語未卒而徑歸。〈右中庸〉
大學之德。猶中庸之性。受於天爲性。得於天爲德。則性與德。原非二物。明者。贊美之辭。如孟子之稱性爲善也。譬之人。人有名有字。性猶名。明德猶字。下文明德傳曰。顧諟天之明命。天之明命。非性而爲我之明德乎。或曰。孟子盡心註。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者也。明德章句亦曰。虛靈不昧。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者也。此以心訓明德者何也。曰。性一而已。而有情心意志之別。情是性動處名。心是性動後有作用之名。意是心作用處有所計較之名。志是計較後有定向之名。皆本于一性而隨指異名。非有許多名目。各占間架于性中也。性寓于心而性中原有靈底理。心又屬火。〈此心字。以血肉之心言。〉本自光明。故心體虛靈不昧。包得許多道理。應得許多事物。貫動靜該體用。此所以心統性情也。明德之實體是性。而其作用處是心。朱門人問。明德是仁義禮智之性。曰便是。又問明德是主於心而言。曰這箇道理在心裏。光明照徹。無一毫不明。合此二說而觀之。明德之義自明矣。
問。先儒董文正,〈名槐。勉齋門人。〉王魯齋,方正學皆謂格致章未嘗亡。以經文知止物有二節當之。其義如何。曰余不見本文。未知其得失之如何。而嘗因是而推之。明德新民。卽修己治人之名。己與人皆物也。其所作爲者事也。明之者。格致之工也。修己治人。皆加明之之工。欲使二者俱止於至善之地。此格致之至工也。旣知其止于至善之地。而必加定靜安之工。卽所謂涵養也。涵養熟而發之於行。則處事精詳而能得其所止。知行之能事畢矣。盖其明之之工。不在他。凡物皆有本末。凡事皆有終始。格物之工。不過窮事物之理。其要不出於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八字。本末終始之間。亦當有先後之序。以其大者言之。明德爲本爲始而當先。新民爲末爲終而當後。細分之。則明德有本末始終。新民有本末始終。推之萬物萬事。莫不皆然。而當審其先後之別而不亂。則皆歸實學而去道不遠。道卽大學之道而至善之所在也。孟子曰。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爲急。堯舜之知而不徧物。急先務也。此卽大學格物致知。知所先後之意也。淵源所自。其意一揆矣。下節曰。致知在格物。知字卽上知止之知字。物字卽上物有之物字。不必別爲一章。而其意似足。三公之意。或出於此而然耶。然而章句已定。何必別作話頭。以起爭端乎。
問。窮理字出易傳。則格物何不訓以窮理乎。曰。以格訓窮猶可也。以物訓理則不可。詩曰有物有則。則理也。有物則有理。若以物訓理。理與物無別矣。曰。章句格物之訓。果無疑乎。曰。此嘗抱疑未决者也。訓格爲至。訓物爲事。則格物之訓。爲至事矣。單言至事而文義不明。故繼之曰窮至事物之理。如是而後。其義可見。恐欠簡當。且事是有物以後之名。則以物訓事。與以理訓物之不可無異。實欲就質于先覺而不得者也。
經文明德專言性。而章句釋之曰。人之所得乎天者是也。又繼之曰。虛靈不昧。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者也。是言心而兼言氣。盖理無爲而氣有爲。人之用工。必從氣邊做去故也。程子曰。論氣不論理不明。論理不論氣不備。
上明字。雖格致之義。而行亦包在其中。
大學自知至而後意誠。〈止〉天下平一句。各爲一件工夫。若物格而后知至一句。是物格則知自至而無別下工夫處。故曰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非兩事。吾之知因格物而明。無物則知無所寓。知與物雖兩事。而其用工則只格物而已。
言古之欲明明德者。歎今世之不然也。
章句窮至事物之理。以心而言。物理之至處無不到。以物而言。以吾心之知。窮至事物之理。事物之理。皆到于吾心矣。
大學中庸首章。語異而意同。其云明明德。卽天命之性率性之道。其云新民。卽修道之敎。其云知至。卽致中和。
大學明德新民。皆止於至善。至善卽理也。詩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則至善之理也。故必知至善之所在然後。可謂格物矣。其下繼之曰知止。此欲其知明德新民。各有至善之理也。知止之道。必也格物。故其下又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盖格物之義。不出於物理之本末事理之終始而已。然而格物必自近始。故又曰知所先後。所謂先後。內自心身。外至於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皆有先後之緩急。不可以躐等也。孟子曰。堯舜之知。〈致知之知。〉而不徧物。〈格物之物。〉急先務也。〈知所先後之義。〉格致之道。如是而止爾。又曰。卽近道矣。道至善之謂也。
先儒以意爲私而以情爲正。似爲未安。大學曰。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章句釋之曰。意者心之所發也。非專以爲惡也。旣發之後。流於人欲則惡。一於中節則善。故欲審其幾。以實其心之所發也。
誠意之誠字。卽敬字工夫也。
靜時爲心。動時爲意。猶性靜而情動。
聽訟章。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無情猶言無知。無情者。雖有寃屈。不能卞釋事理。導達其意。爲官長者。必也誘導開曉。使之自盡其意。然後民情上通而無壅隔之患矣。大畏民志之畏。與可畏非民之畏同。民志之向背而治亂判焉。豈非大可畏者乎。嘗觀世之爲官者。旣無明德之工。而御民之際。恐有奸僞。必先施威虐。使民不敢開口而盡其情者多矣。此豈夫子聽訟之意乎。章句以實訓情。故又以虛誕二字對擧而言之。終有所疑。此或備一說否。有疑必質。先賢之所望於後進。故僭論志疑。〈右大學。〉
姑息。檀弓曾子曰。細人之愛人以姑息。註姑且也。息休也。又尸子曰。紂棄黎老之言。用姑息之語。註姑婦女也。息小兒也。其義爲長。
孔子受誣。禮記檀弓。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殯於五父之衢。問於聊曼父之母然後得合葬於防。按史記曰。叔梁紇與顔氏野合而生孔子。鄭氏引以解此章曰。徵在野合而生孔子。故耻之不告。爲王肅所駁。孔䟽又曲爲之解而全不成說。其言曰。野合謂不備於禮。非謂草野而合也。徵在耻不備禮。見孔子知禮故不告。設如其言。則徵在何不於始嫁時耻其不備禮而不嫁。乃於旣嫁生子之後。夫死又許多年。而反以爲耻。不以夫之葬處告其子耶。䟽又曰。徵在以幼少之女。嫁七十之人。是以羞慙不能告。此以家語之文爲據而云幼少七十也。然則徵在不以爲耻於其父之問而先其姊而進對。乃反羞慙於其子者。又何情理。大抵使徵在嫁不備禮。以少配老。眞可羞耻。旣爲其人之妻。又生其人之子。又葬其人之死。又處其人之室。而獨不告其人所葬之地於其子然後。爲可以殺其耻耶。告之何耻。而謂至死不告耶。馬遷鄭氏所記耻之不告者。其意不在於不告墓地也。謂徵在與叔梁紇邂逅草野。遂生孔子。故不敢歸孔子之室而老於父家。是以耻之。孔子旣長而猶不敢告之以其父之爲誰。故亦不知其墓也。是不但以孔子爲不識墓之人。且使爲不知父之人也。噫。顔氏之死也。夫子之成立久矣。尙不知其父之爲誰乎。遷也不知其說之爲誣聖人害世敎而敢筆之於書。鄭氏又引以解經則其罪均矣。孔穎達輩不但不知攻斥。乃反䂓䂓爲之解而徒費妄說。甚矣其惑。而漢唐諸儒見識之陋。盖如是矣。禮記一書。雖列於經。而其中僞撰亦多。若文王與齡。孔子不知父墓之說。尤其誕妄者也。都是漢儒掇拾傅會之言也。
宰我受誣。孔穎達禮記䟽。宰我請喪親一朞。終助陳恒之亂。此以馬史爲據也。左傳。陳恒之黨闞止字子我。而史記誤以爲宰我。宰我雖有短喪之問。是亦聖門高弟。何至於助逆。而後世亦何以列於十哲耶。家語亦言宰我與田常爲亂而夷三族。盖家語出於王肅。肅亦因馬史而有此語也。蘇子由曰。馬遷踈畧而輕信馬史。雖云實錄而實多踈漏處。使聖門高弟受誣而疑亂後世。著書豈不難哉。〈右禮記〉
易因卦而取象。詩因物而興比。春秋因人之善惡事之是非而褒貶。其義一也。書以道政事。禮以正名分。樂以辨雅鄭。其義一定而易見。易也詩也春秋也。其義深奧而難知。要在體究取象興比褒貶之意。而求其義理之至當。不然則多歸于傅會穿鑿而失其正矣。
自漢以來。以易書詩禮春秋爲五經。唐時立學官用九經。三禮三傳。分而習之。故爲九也。其刻石國子監則云九經。幷孝經論語爾雅。宋時程朱兩先生取禮記之大學中庸二篇及孟子以配論語。謂之四書。十三經之名始此。前後諸儒釋經之書。或曰傳或曰箋。或曰解或曰學。後世通謂之註。春秋有左氏公羊穀梁傳。儀禮喪服。有子夏傳。皆春秋時人。書有孔安國傳。詩有毛萇傳鄭玄箋。周禮儀禮禮記有鄭玄註。公羊有何休學。孟子有趙岐註。皆漢人。易有王弼註。魏人。繫辭有韓康伯註。晉人。論語有何晏集解。魏人。左氏有杜預註。爾雅有郭璞註。糓梁有范寗集解。皆晉人。孝經有唐明皇御註。其後諸儒釋註之書。名曰正義。後世通謂之䟽。舊唐書儒學傳。太宗以經籍文字多訛謬。詔顔師古。考定五經。又以儒學多門。詔孔穎達與諸儒。纂定五經義䟽。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經正義。令天下傳習。時但有易書詩禮記左氏春秋五經。永徽中。賈公彥始撰周禮儀禮義䟽。楊士勛撰糓梁䟽。宋邢昺撰孝經論語爾雅䟽。孫奭撰孟子䟽。公羊䟽失所撰人名。或云唐徐彦撰。宋史。李至傳國子監。上言五經書旣已板行。惟二傳二禮孝經論語爾雅註䟽未修。請重加校讐。以備刊刻。從之。新唐書孔穎達傳。初穎達與顔師古,司馬才章,王恭,王琰。受詔撰五經義訓百餘篇。其中不能無謬冗。博士馬嘉運駁正其失。詔更令裁定。未就。永徽二年。詔國子三舘博士,弘文舘學士攷正之。於是左僕射于志寧,右僕射張行成,侍中高季輔就加增損。書始頒行。今人但知五經正義之出於孔穎達。而不知非一人之書也。唐宋取士。皆用九經。以其出於傳記者言之。通典晉元帝時。太常賀循上言。多故歷紀。儒道荒廢。學者兼明經義者少。春秋三傳。俱出聖人。而義歸不同。自前代通儒未有能兼學者也。今宜周禮儀禮置博士二人。春秋三傳置三人。其餘易書詩置一人。太常荀崧上言。周易鄭註根源。誠可深惜。儀禮一經。所謂曲禮。鄭玄於禮。皆有證據。孔子作春秋。左丘明,子夏造滕親受。撰其所聞。爲之傳。微辭妙旨。無不精究。公羊高親受子夏。糓梁赤師徒相傳。亦足有所證正。宜各置一人。以傳其學。遇王敦難。不行。唐貞觀九年。勅自今明經。兼習周禮儀禮。開元八年。國子司業李元瓘上言。三禮三傳及毛詩尙書周易等。並聖賢微旨。生人敎業。今明經所習。務在出身。咸以禮記文少。人皆競讀。周禮經邦之䂓則。儀禮莊敬之楷模。公羊穀梁歷代宗習。今四經殆絶。請貢人預習。以此開勸。卽望四海均習。九經該備。從之。又十六年。國子祭酒楊瑒言。今之明經。習左氏者。十無二三。周禮儀禮公羊糓梁。殆將絶廢。請加優奬下制。明習左氏及通周禮等四經者出身。免任散官。宋史。神宗用王安石之言。士治易書詩周禮禮記一經。兼論語孟子。是時儀禮春秋。皆不列學官。元祐初。始復春秋左傳。孝宗時。朱子乞修三禮箚言。王安石變亂舊制。廢罷儀禮而獨存禮記。遺本宗末。其失已甚。自明以後。定爲五經。而周禮儀禮公穀二傳。幷不列於學官。與古人抱遺經扶微學之心不同。盖自前士子以四傳之難習。而主敎之臣。循其私意。遂擧歷代相傳之經典。棄之而不學。苟便己私。用之干祿。率天下而欺君負國。莫甚於此。經學日衰。人才日下。職此之由也。
明永樂中。命儒臣纂修四書五經大全。卽今本小註也。日知錄曰。自朱子作大學中庸章句。或問論語孟子集註後。黃勉齋〈名榦。字直卿。〉有論語通釋。而采語錄。附於章句之下。則始於眞西山。〈名德秀。字希元。〉名曰集義。止大學一書。祝宗道〈名洙〉乃倣而足之。爲四書附錄。後有蔡覺軒〈名摸。字仲覺。〉四書集䟽,趙格菴〈名順孫〉四書纂䟽,吳克齋〈名眞子〉四書集成。論者病其汎濫。於是陳定宇〈名櫟。字壽翁。〉作四書發明。胡雲峯〈名炳文。字仲虎。〉作四書通。而定宇門人倪道川〈名士毅。字仲弘。〉合二書爲一。頗有刪定。名曰四書輯釋。有汪克寬序。至正丙戌也。大全修而諸書皆廢。而就輯釋中。特小有增刪。其詳其簡。或多不如倪氏。大學中庸或問。則全不異而間有舛誤。如大學格致章。或問是亦不待七十子喪而大義已乖矣。輯釋引漢書劉歆移太常書。有曰及夫子歿而微言絶。七十子終而大義乖。又孔子家語後序。亦有此二句。大全則去其所引劉歆書。但言出家語。後序則失其本矣。中庸九經章。或問引賈捐之對元帝語。輯釋引漢書本傳文曰。夫後宮色盛則賢者隱微。佞臣用事則爭臣杜口。而文帝不行。此捐之之言。謂文帝不聽後宮幸臣之請爾。大全則改云元帝不行。旣不知古書。又不辯語氣。至春秋大全。則全襲元人汪克寬胡傳纂䟽。〈字德輔。隱居不仕。以十年之功。爲此書。〉但改其中愚按二字爲汪氏曰。及添廬陵李氏等一二條而已。詩經大全。則全襲元人劉瑾詩傳通釋。而改其中愚按二字。爲安城劉氏曰。其三經。後人皆不見舊書。亦未必不因前人也。當日儒臣奉旨修四書五經大全。頒餐錢給筆札。書成之日。賜金遷秩。所費於國家者。不知凡幾。將謂此書旣成。可以章一代敎學之功。啓百世儒林之緖。而僅取已成之書。抄謄一過。上欺朝廷。下誑士子。唐宋之時。有是事乎。豈非骨骾之臣。已空於建文之代。而制義初行。一時人士。盡棄宋元以來所傳之實學。上下相蒙。以饕祿利而莫之間也。嗚呼。經學之廢。實自此始。後之君子欲掃而更之。亦難乎其爲力矣。又曰。洪武二十七年。詔儒臣正蔡氏書傳。上以蔡傳日月五星運行。與朱子詩傳不同。及其他註說。與番陽鄒季友所論。間亦有未安者。遂詔徵天下儒臣。定正之。命翰林學士劉三吾等。緫其事。凡蔡傳得者存之。失者正之。又采諸家之說。足其未備。書成。賜名書傳會選。頒行天下。按此書堯典。謂天左旋。日月五星。違天而右轉。〈陳氏祥道。〉高宗肜日。謂祖庚繹于高宗之廟。〈金氏履祥。〉西伯戡黎。謂是武王。〈金氏。〉洛誥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謂周公輔成王之七年。〈張氏,陳氏櫟。〉皆不易之論。又如禹貢厥賦貞。主蘓氏軾謂賦與田正相當。涇屬渭汭。主孔傳水北曰汭。太甲自周有終。主金氏謂周當作君。多方不克開于民之麗。主葉氏,陳氏櫟謂古者治獄。以附罪爲麗。皆可從。然所采旣博。亦或失當。如金縢周公居東。謂孔氏以爲東征非是。至洛誥。又取東征之說。自相牴牾。每傳之下。繫以經文及傳音釋。於字音字體字義。辯之甚詳。其傳中用古人姓字古書名目。必具出處。兼亦攷證典故。盖宋元以來諸儒之規模猶在。而其爲此書者。皆自幼爲務本之學。非由八股發身之人。故所著之書。雖不及先儒。而尙有功於後學。至永樂中。脩尙書大全。不惟刪去異說。幷音釋亦不存矣。愚嘗謂自宋之末造。以至有明之初年。經術人才。於斯爲盛。自八股行而古學棄。大全出而經說亡。十族誅而臣節變。洪武永樂之間。亦世道升降之一會矣。按今見顧氏此說。則明儒大全之輯。未免爲儒門大疵。玆表出之。以示同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