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第七卷
← | 黃帝內經/素問第六卷 | 黃帝內經 素問第七卷 佚名 |
黃帝內經/素問第八卷 |
經脈別論二十一
编辑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
歧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 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 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 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 度水跌仆,喘出於腎與骨,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 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 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 驚而奪精,汗出於心。 持重遠行,汗出於腎。 疾走恐懼,汗出於肝。 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 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太陽藏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表裏當俱寫,取之下俞。 陽明藏獨至,是陽氣重并也,當寫陽補陰,取之下俞。 少陽藏獨至,是厥氣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 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 太陰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脈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宜治其下俞,補陽寫陰。 一陽獨嘯,少陽厥也,陽并於上,四脈爭張,氣歸於腎,宜治其經絡,寫陽補陰。 一陰至,厥陰之治也,真虛騨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調食和藥,治在下俞。
帝曰︰太陽藏何象。
歧伯曰︰象三陽而浮也。
帝曰︰少陽藏何象。
歧伯曰︰象一陽也,一陽藏者,滑而不實也。
帝曰︰陽明藏何象。
歧伯曰︰象大浮也,太陰藏搏,言伏鼓也。二陰搏至,腎沈不浮也。
藏氣法時論二十二
编辑黃帝問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得失之意,願聞其事。
歧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藏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帝曰︰願卒聞之。
歧伯曰︰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禁當風。 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於庚辛,庚辛不死,持於壬癸,起於甲乙。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寫之。
病在心,愈在長夏,長夏不愈,甚於冬,冬不死,持於春,起於夏,禁溫食熱衣。 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於壬癸,壬癸不死,持於甲乙,起於丙丁。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甘寫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於甲乙,甲乙不死,持於丙丁,起於戊己。 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靜。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寫之,甘補之。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禁寒飲食寒衣。 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於丙丁,丙丁不死,持於戊己,起於庚辛。 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靜。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寫之。
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於長夏,長夏不死,持於秋,起於冬,禁犯焠薮熱食溫炙衣。 腎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於戊己,戊己不死,持於庚辛,起於壬癸。 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寫之。
夫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藏之脈,乃可言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肝病者,兩恢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煉煉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
心病者,胸中痛,恢支滿,恢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恢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鹸中血者。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肺病者,喘欬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鴎胻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
腎病者,腹大脛腫,喘欬身重,寢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取其經,少陰太陽血者。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 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栗藿皆鹹。 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耎。 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耎,四時五藏,病隨五味所宜也。
宣明五氣篇二十三
编辑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
五氣所病︰心為噫,肺為欬,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膽為怒,是謂五病。
五精所并︰精氣并於心則喜,并於肺則悲,并於肝則憂,并於脾則畏,并於腎則恐,是謂五并,虛而相并者也。
五藏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
五藏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
五病所發︰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陰病發於肉,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是謂五發。
五邪所亂︰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痺,搏陽則為巔疾,搏陰則為瘖,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謂五亂。
五邪所見︰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藏所藏。
五藏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謂五主。
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五脈應象︰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謂五藏之脈。
血氣形志篇二十四
编辑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氣多血,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氣少血,此天之常數。 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裏,少陽與厥陰為表裏,陽明與太陰為表裏,是為足陰陽也。 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裏,少陽與心主為表裏,陽明與太陰為表裏,是為手之陰陽也。 今知手足陰陽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後寫有餘,補不足。
欲知背俞,先度其兩乳間,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兩隅相拄也,乃舉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齊脊大椎,兩隅在下,當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復下一度,心之俞也。復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復下一度,腎之俞也。是謂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
形樂志苦,病生於脈,治之以灸刺。 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之以鍼石。 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 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治之以百藥。 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是謂五形志也。
刺陽明出血氣,刺太陽出血惡氣,刺少陽出氣惡血,刺太陰出氣惡血,刺少陰出氣惡血,刺厥陰出血惡氣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