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龜厓先生文集
卷之三
作者:曺克承
1898年
卷四

上定齋柳先生

编辑

近年以來。間有拜謁。不過爲因事備數而已。昨臘以後。此又未之。便若自外於門屛之下。覺來輒發汗沾衣也。伏惟辰下。道體節宣若何。攝理奬育。凝吉會泰。日用濟接。又有以膺納休慶矣。伏念伏念。克承所業不至廢棄。而一味纏繞。未見灑脫。屬此歲暮。意思自與平日不同。然前者之失。來後之補。非一日嘻吁之可以收拾。竊欲一入於几席燕閒之間。有所惕勵振拔。而習懶懷居。轉廢人事。豈慕念之或衰。只是便於杜斂。恃於寬貸。以至於此。畢竟自歸於愚棄也。伏歎奈何。

上定齋柳先生

编辑

迺者致身。得陪一夜几席。甚遂多少寤寐之願。而所居僻左。憂虞滾汩。更未得馳候於淸幽之地。只切拊序戀仰之情而已也。伏惟冬寒。體中節宣神相康福。深貢賀祝。克承屛伏竆巷。隨分披展。悠悠之中。常送歲月。思量計度於進退多少之間。尋究推辨於幽眇虛遠之地者。皆妄也。未知何以則可以快祛舊習。得有所警省也哉。只切愧懼之至。先院祝文。前者伏蒙俯諾。而年來憂病喪戚。無暇以聞。今又賤疾深痼。未克趨謁。替送迷督。進白事由。伏惟大度或賜容納。而攷蹟構草之地。或不免勞費心思之端。深用愧恐。

上定齋柳先生

编辑

曠候多年。不覺悠然之思。馳𨓏於門屛之下。而替書候上。亦不得以時。逋慢之誅。自知難逭。伏惟淸和。靜中敎育體度萬重。伏用祝賀之至。克承竆居僻處。又無強輔。日用猷爲。全沒巴鼻。馳空騖虛。計前籌後。畢竟所就隘陋而駁雜。終恐不免爲君子之棄而小人之歸矣。愧懼奈何。兒子姿地庸下。又未聞先生長者敎迪之方。如是而安有向上之望耶。玆將束脩之禮。敢冀竭端之誨。而回思克承平生履歷。孤負收錄眷眷之意者。重可罪也。或可容納而不之斥否。深用主臣。

與鄭東淵伯休

编辑

候問之闕。倏爾時月。慕庸之誠。倍卻平昔。卽日寒事甚沍。伏惟頤攝順迪。氣體保重。克承區區口耳之工。間續無常。近被冗幹纏繞。未免顚倒。撫躳自失。不知所以爲心。何可望當世長德。收而置之敎迪之末。以求分寸之益也。蓋天下事物。莫非可竆之理。而未嘗有實見得。言語每涉虛疎。義理必騖高遠。幸伏望開示病根。投惠對證之劑。不至於大段猖獗則何等伏幸之至。

與鄭東淵

编辑

知有調節久矣。早宜曳躳趨晉。以遂齎芎之誠。而輒因循未果。悚恨不自安也。卽日氣體更若何。向來愼節。夬收勿藥之慶。區區忭祝無已。克承僅免疾病。所謂尋數之工。荒廢多時。自反愧懼而已。夫志學不難而知病爲難。知病不難而去病爲難。去病不難而去之使不復萌作爲甚難。須用向裏提警。漸漬鞭辟。無有間斷然後。庶或有歇泊之地。而自知其不善體認。不善受用之罪。玆敢以聞。伏望恕其狂妄。特垂一言以發之。則亦可以有因緣省覺之道耶。千萬所拱而俟耳。

與崔止軒孝述

编辑

積違軒屛。戀德之私。靡日不勤。伏惟春仲。體中節宣萬重。冠巾齊整。觀玩有章。朝家恩命荐降。九臯之應。固宜如是。而世濟之美。尤極賀仰。克承屛伏林下。年益進而志益頹。悔尤日積。無足奉聞。然竊幸僻陋之居。距軒下不甚遠。秉彝好德之心。豈或不及於人也。思欲日近於燕閒之席。得有所警省者久矣。而一切纏繞。勇圖末由。只增慕𨓏之忱而已也。

與韓判書鎭庭

编辑

孤陋晩生。屛居深僻。未嘗得親几杖之下。夤緣一行。意謂粗遂願言之私。而雨潦連仍。職名未遞。莽蒼之地。久闕候儀。尋常悚恨。若無所容。伏惟台體震艮一衛萬康。沁留除命。侍下情事。尤極感祝。克承素患滯祟。當暑更添。身外悠悠。又何復置胷中耶。日前乞遞。尙未蒙允。此一事斷結了絶。始可作行。以此尤增煩懣耳。

與柳相國厚祚

编辑

前春候幅。伏想登覽。而歲且周矣。下懷瞻慕。不勝憧憧。伏問載陽。匀體起居若序萬禧。年前原隰之役。利涉復命。是用伏慰萬萬。克承病伏山厓。聊與村叟野老。歌詠太平而已。前秋洋賊之變。特地驚動。旋卽掃平。大是我東方無疆之休。而環東土三百州。恨無忠勇之士。使彼賊生還其土。至今餘憤尙未已也。顧此病頓者。晩始得聞。卽欲馳上。與聞朝廷處置。而旋得好音而止。固知自放於荒閒之濱者。其無分於爲國之事。有如是矣。良可浩歎。

與韓相國啓源

编辑

川途脩敻。聲光杳邈。時望歸雲。不勝熲悵。謹候邇來。匀體節宣神相康福。遠庸慰溯滿萬。克承山居寥廓。無誰與晤。惟有書籍可以爲早晩遮眼之物。而年光易邁。志業蹉跎。冀欲收拾零星。塡補萬一。而終是占地寬緩。着意謾闊。固不可以策勵有得。愧死愧死。世間事爲。更不容上得念頭。而回思舊交。雲樹萬重。未知何時可得眄睞。紓此積襞。

與曺判書錫雨

编辑

歲前後兩度書候。伏想已入關聽矣。嶺伯除命。想惟感祝無比。因竊念台慈聲譽遠播。自聞按節南方。嶺下人士莫不矯首引領。思入薰沐之中。况如克承忝在宗䣊之末者。其爲感誦。尤當何如。伏願承朝家寄屬之重。體聖朝採詢之意。以副一方上下之望焉。此時藩衛靜謐。旬宣豈弟。伏不勝祝賀萬萬。克承杜伏山广。與病爲鄰。只有歌詠聖化。隨分飮啄。時或兄弟聚首。看閱文字。謀以消日。蓋出於不得已也。非芥視富貴。好學樂道。如古人之爲也。今此承流之日。庶見化理淸平。羣枉畢伸。使此自放於荒閒寂寞之濱者。涵泳中和。益求其所志。則明公之賜也。何等祝仰之至。

與曺判書

编辑

春初轉聞有涪州之旆。眞所謂世間萬事。儘無不有。卽修一書。付上本第矣。未知果入照否。何幸聖恩弘大。好還鄕里。伏惟履歷往來之際。得無絶徼風土之害。而髭髮勝昔。有一行氣力否。遠近宗䣊之慶忭。孰有大於是也。克承以平生傾嚮之心。則固宜趨赴於裝發旆旋之日。與同憂樂。而山居殘力。未之如意。惡在其情摯事從之誼哉。來月間擬將掃萬另圖。以贖此恨。未知或無障碍否耶。

答徐方伯憲淳

编辑

客臘惠問。尙荷感鐫。鳴謝此稽。悚恨曷已。聞還朝有期。伏惟南州遺化。可與公岳同高。洛水同流。何係乎明公去留。而一路輿情。咸懷公無疾歸之心。矧玆愚庸辱知三十餘年。荷龍光而承厚眷者。尤不任悵慕之忱。今於裝發之日。固當攀轅拜餞路左。而痘警澒洞。末由遂誠。犬馬之齒。已迫桑楡。一番承候。何可預卜。瞻望行塵。不勝戀仰。惟祝行李萬重。庸副遐悰。

與曺參判錫亨

编辑

日長如年。慕望益深。伏惟台體珍重。二銓纔遞。復尋銀臺。功名自是分內。而其所感祝。想應無比。克承直苦終難支吾。揆分量才。供職無路。春初浩歸之計。拖至今日。而淸朝進退。業已半年矣。爲誦感君恩一曲。歸臥鄕山。敎養子弟。披閱古紙。自是本分家計。丕擬從近另圖。當在俯亮矣。

答曺判書錫輿

编辑

月前伏承二月十六日惠書。擎讀感戢。如聞希音。伊后春盡夏屆。伏惟台體萬康。克承衰朽之質。日見澌鑠。伏憐奈何。春中恩資。寔出意外。聞命踧踖。感祝無地。而竊伏念淸朝緋玉。豈可合於山裏閒漢耶。悚惶不自已也。譜事近至何境。吾宗譜牒。自先世有淸譜之名。而至於今日。有台慈在焉。八域諸宗。皆當仰恃而無憂矣。伏願另加愼重。以遵舊章。

與曺判書

编辑

一別多年。書尺且阻。千里相望。只令魂夢飛越。悵何可言。謹問辰下。台體動止增福。克承一臥家山。已經五年。每誦蔡西山不妨隨分老樵漁之句。眞可謂先獲我心。而回想舊日洛下之遊。實不無耿耿之懷也。一散如雲。盍簪未易。浮世聚散。固自如是。而衰年善懷。又非少壯時比。悵歎奈何。

答曺判書

编辑

秋初惠覆。冬末始得。承領千里替伸之難。有如是矣。而辭致周摯。筆力遒勁。莊誦百回。感荷良深。更問履玆。台體對時增重。克承坐閱年華。七旬斗迫。鬢髦白已黃矣。浩歎奈何。到今事業。謝絶塵念。提挈朋儔。優遊好江山。以暢平素幽菀之懷。誠區區之願。而是亦辦得未易。前書固守東岡之諭。誠非其人。何敢承當。而韓文公所云不得於朝則山林而已者。可謂不期而近之矣。仰惟台座晩占江湖之勝。優遊淸適。不羨三公。熲熲艶仰之情。不以山河而間之。未知何時携手共賞。且論平生心緖也。

答洪判書鍾序

编辑

春中家弟之歸。得拜惠狀。千里關河。感慰良深。而尙稽報答。愧恨曷已。秋事向闌。伏惟台體動止神相康福。克承跧伏山广。無一善狀。時近殘編。欲強病眸。而顧質本輕淺。未易得力奈何。竊惟念邦命維新。舊闕重建。正我東億萬年基業。而顧此衰庸。病伏遐外。末由趨赴於事役之末。悚罪可言。念渠慕望於伯氏台座。非世俗悠悠者比。而人事異昔。正不勝悵古懷今之私。然一番承款。杳無其期。臨楮只增悵黯。

與趙判書性敎

编辑

前春數朔從頌。實衰老者不易之事。感喜沒量。而尋鄕忽忽已半年矣。悵慕依舊憧憧。伏惟台體起居崇衛。僉允仕履珍相。克承歸伏山樊。往日靡追。偸隙披閱。不屬自家境界。萬無涵泳提惺之幾。只自悼歎而已。先祖加贈事。春間上言。秋初回啓。近聞政府又復啓云。闡發潛德。亦有時耶。舍弟正字君。以此事上去。惟隨事指揮。是拱而俟耳。

答韓判書敦源

编辑

春間奉候。得於積違之餘。其喜可掬。而尋鄕屬耳。嚮慕冞切。千里惠狀。容易入手。可知吾台慈腆念先誼。出尋常萬萬。令人感頌。尤不自勝。謹審台體萬衛。允友大闡。尤極奇壯。深貢賀祝。克承歸臥故山。依舊是寒鄕逸民。惟寢寐之終宵。啖喫之如前。職事畢矣。外何足道耶。春間以先祖加贈事上言。下該曹回啓矣。近聞自廟堂復啓。數百年潛光隱德。果有闡發之會耶。預切感祝。

答鄭參判德和

编辑

春中惠翰。來自巡營。五月間始得承領。不意記存胷臆至此之深也。盥手擎讀。感悚無已。更問秋淸。台體萬護。接應得宜。遠溯不任鄙悰。克承衰病相挻。杜門長臥。些少尋數。雖不敢全然放倒。而心力不強。傍無強輔。立不得一定格式。了無分毫得力。尙何望有一斑之窺耶。惟見棄於君子之門是懼。今承下諭。反失稱情。伏紙慚恧。尙何諭哉。畿嶺落落。嗣音極難。惟冀爲時自愛。庸副遐祝。

答徐參判璟淳

编辑

幷世也同庚也。而白紛之日。始得一揖之款。自此知心話襟。益覺鄭重。而歸后聲聞逈阻。往事如夢。有時念起。只切傷感之思。忽承千里惠訊。遠投竆山。感僕至意。不知所以爲心。仍伏審台體康迪。觀玩有章。克承自以寡聞。重以荒廢。日用云爲。七顚八倒。了無毫分得力。顧無以塞久視之責。自餘世間甚事上得心頭。而王城自此漸遠。因便眄睞。亦復無期。只切悵黯之懷而已。

與崔丈孝可觀述

编辑

獲瞻顔色。已歷歲年。時因徑由。詢叩邇來節度。以自慰則有之。而惡可以瀉慕望之忱耶。秋意淸凉。伏惟頤養節宣神護萬福。巾服齊整。杖屨逍遙聾淵粉巖之間。日有淸閒自適之趣。嚮𨓏之至。還不勝頌禱滿萬。克承自顧平生。無所短長。而歲月易邁。神精漸凋。新得未易。舊聞且忘。竊恐隨循纏繞。漸見疎絶於長者之門。倘得閒界日月。一進軒下。得蒙資警之益。則思量之間。或不無怳然理會處。而坐此孤陋。旋復癡鈍。時自顧省。不覺拊躳傷歎。惟希時惠德音。以振昏慵。

答金慈仁建銖

编辑

自五馬之南也。每擬一書仰替。而因循未果。方用慊悚。忽此惠翰。遠投於荒閒寂寞之濱。此故人誼也。擎讀數回。感戢可量。仍審政候動止崇衛神相。伏慰滿萬。克承依舊是林泉一閒民。近因無事。入山齋爲幾日從頌之計。而數三學子。亦有從我遊者。甚覺寬閒。而日暮道遠。心力疲耗。不復更堪。還自愧憐耳。此去仁衙。不過宿舂之間。而氣痞筋攣。苟非大段着念則無可往矣。似不得奉承盛敎。歎恨奈何。

答李承旨晉祥

编辑

歲暮一書。如得百朋。偵便無路。尙稽謝儀。且感且愧。不知所以爲心。更問寒沍。令體動止萬重。竊念吾輩事君一路。惟在從仕。而竆鄕疎蹤。旣無隨衆馳騖之心。又乏才器可堪之實。則守分山广。木食澗飮。亦一樂事。自謀之餘。敢誦此言。苟非相愛之地。何敢乃爾也。

與李淑汝鍾祥

编辑

地隔三舍。敍討若此之難。始知古人千里命駕。實是難續之雅致也。謹候辰下。友牀湛翕益珍。征邁日新。克承衰病轉㞃。世間凡事。無一上得念頭。時以書冊。聊作遮眼。然顧以偏質。見得粗疎。處措徑直。旣無縝密之工。又乏涵養之實。無以相聞於朋友之間也。想老兄邇來。無職事奔騖之勞。而得自肆力於竆格踐履之工。聯牀共討之際。政有不悠悠徒然。異日者得拜淸光。可以驗歲年獨得之緖餘。能不有以警發此頹廢耶。想像風儀。未嘗不馳逬於江山池園之間。而眄睞顧未易期。臨書益增冲悵。

答鄭季仁裕榮

编辑

雲樹糾然。瞻想政苦。意外耑札遠到。開緘宛對。慰瀉何量。况審寒令。省體學履珍重。克承親節恒諐。日用是淵冰節度奈何。山寺合席之示。敢不如敎。吾輩伎倆。視前世明經之工。亦已遠矣。特以事君之路。惟在此一事。而歲月不與。妨奪太多。實爲尋常憂懼處。今此討靜同做之意。亦豈非料得及此耶。多荷多荷。

答曺承旨雲承

编辑

日長無聊。際承惠翰。多少敎諭。實故人相愛之道。但推借過當。愧窘之極。靡所措躳。仍審令候萬迪。接應得宜。公退之暇。日尋古人緖餘。滔滔此世。如令座幾人。尤切仰賀之至。克承鎖職滾汩。日覺澌頓。自顧譾劣。有何達見。不如歸臥田間。敎子訓弟。養雞種黍。甘作聖代逸民。實區區之願。而遞職未易。甚是悶迫耳。

答李禹玉瑀祥

编辑

夏初珍函。落自無何。疾拆圭復。有若羾寒門而濯淸風。僻處山樊。久闕謝儀。不敏之咎。無所逃遁。伏惟比來。靜體起居晏重。觀玩有相。克承愚拙空疎。與世相違。年來多病。時對書冊。零碎工夫。亦復沒緊要。愧歎奈何。辱和瓊韻。反復贊詠。非但藻華淸遠。說盡當日事甚詳。感荷良多。吾輩及此衰暮。每不勝相從切偲之願。而相望落落。殆同曠世不見之歎。臨紙不覺冲悵。

與鄭子玉裕琢

编辑

月前臨枉。非不感慰。而回御太忙。猶欠穩愜。區區熲結。迨不可堪。不審卽辰。德履節宣若何。克承邇來衰相轉劇。以己量人。想無異同。然老兄受氣敦重。靜養有素。豈如克之悾悾澌委者乎。迷兒日前下山。見其顔貌粹潤。氣像從容。讀書之力。正不可誣。禹瑞以餞歲趁還。侍下人事。道理當然。而悵缺則深矣。

與金文玉鎭澔

编辑

積歲阻晤。替伸又不以時。耿耿瞻仰。無日不切。謹問卽辰。靜裏起居神護增旺。克承寂歷山樊。氣疲神昏。無復收得桑楡之景。時或繙閱古書。點檢朝晝之所爲。默察心術之所發。將有以分寸躋攀。爲日用收拾之計。而旣無據依。旋又茅塞。若得老兄與聞緖論。則庶幾有警發之益。而此亦有數在矣。歎恨奈何。大坪丈席近候若何。文字之托。已過數年。而恒掣憂冗。未之進拜。玆敢替書以聞。因便握敍。又失一期。瞻悵曷已。

答李可叟在公

编辑

春初崇問尙用慰感。豈無便使可付一書。而闒慵成祟。未卽修謝。愧悚不自已也。伏惟靜體動止。對時增重。克。承病與年深。厭厭若泉下人。以此末由廁跡於朋友之間。與聞緖論。年前臨別一語。常在耳邊。而殘年此事。亦自未易。然先生墓所寒流之薦。海山大觀之約。尙寤寐于中。未知那間能遂此計。滾滾說心中事也。惟希照亮。

答鄭昌汝文虔

编辑

滿樹秋蟬。未嘗不懷仰高風。忽拜一緘兩書。辭旨勤摯。慰感叵量。謹審靜候。日珍淸茂。貢賀滿萬。克承直狀姑遣。而近有新進少年。日相從遊。論文說詩之外。又有奇話異談。有足以消遣旅愁。而偶有山禽來棲庭樹。涉春經秋。稍稍近人。未知自家機心已斷。卻與物無競而然耶。爲吟一律。可博一粲。

答鄭昌汝

编辑

阻餘承書多感。座擾稽謝甚悚。宵回旅候萬重。寒泉書觀玩。今至何境。紫陽先生爲後學嘉惠之功。不爲不多。而近來學者都不着意用力於此。實爲慨然。乃執事有事旅食之日。玩味不淺。何等仰賀之至。克承一直燥鬱。惹起鄕思。復何云諭。和詩意短辭拙。眞可一笑。而小序則似不無相勉之意。玆敢並呈。幸須尾附。以爲他日相思之資如何。

答李季野魯勉

编辑

春間惠書。不啻百朋之錫。而近來便遞牢阻。尙稽報答。愧恨曷已。更候端陽。服候動止萬相。從氏喪事。痛悼何言。歲寒相期之情。從玆已矣。克承晩志不牢。又復隻居。日用應酬。一切放倒。時自點檢。殊可懼也。惟有一念。只在於知舊間提撕警發之益。以少收桑楡。而海內蕭條。身世益復荒凉。不但死生之悲而已也。

答李子和

编辑

好江山聯鑣遊觀之樂。實晩年不易得之事。而分袂經時。瞻詠益切。際承長牋。累累數百言。誠古君子愛人以德之義。多感多感。不知所以爲謝也。謹審觀玩節宣萬重。仰慰且賀。克承衰朽殊甚。心倦目昏。不能看書。悲歎竆廬。將復何及之語。不料於吾身親見之也。浩歎奈何。涔寂之中。友朋追隨之樂。頻入夢想矣。際承一會之期。豈不躍如。而第有延婦入門之事。似難諧意。殊可恨也。公山韻語。歸後更不事點改。今玆依敎仰呈。可賜斤正否。

與金承旨禹銖

编辑

洛社分携。居然歲晩。有時興念。悵懷曷已。仰惟上堂專城之養。益膺難老之慶。視篆字履萬福。古人所云出宰山水郡。讀書松桂林者。政爲今日準備語。尤庸攢賀滿萬。克承浩然還鄕。依舊作山裏閒漢。本地風光。亦自不惡。有何妄念向他別處走也。可呵。此去族人彙振。移寓治下積有年所。而未免有生受之歎。其才器學識。實不草草。玆敢仰煩。或賜假以顔色。有事顧護否。苟非其人。又非相愛之地。亦何必爲此等語耶。會面無期。只切悵仰。

答柳必身致潤

编辑

各在衰暮。千里相遻。亦自不易。而分張之後。依舊落落。際伏承遠惠長牋。辭旨周洽。感荷僕僕。不容于心。謹審旅體動止萬衛。克承尋鄕半載。一味倦憊。而臥呻起喫。拊松餐菊。自是己分。良以自慰耳。吾兄幾年旅食。尙遲三刀之夢。須爲慨然。還山之期。政在何間。幸趁秋風。相會於公山楓林之下乎。深用企仰。

答韓直長用休

编辑

數昔承誨歸來。充然如有得。又此長牋遠投。辭旨款洽。自顧淟劣。何以獲此。旋切感愧之至。謹審仕候動止萬衛。克承直狀姑依。而日長如年。消遣無路。時以書冊爲早晩止睡之資。而政如漏器盛水。不能持久。亦何益之有哉。日前呈辭遞職。纔過數日。又擬臺㘅。自此出入政難諧意。還鄕之計。卻似差遲。悶惱奈何。

答李景天彙承

编辑

白首殘年。洛下追從。誠不易事。而一別千里。徒勞夢想。乃蒙不置遐棄。要與提警。惠以長牋。寄意鄭重。擎讀珍感。不知所以仰謝也。且審令體動止增禧。仰慰且賀。克承故山松菊。無恙待主。拊玩風節。意想可知。第念望七微軀。餘景幾何。而腳踏終未着實。門路亦未分明。每思得強輔提挈之益。以少收桑楡之工。而如老兄者雖有尋鄕之日。山川又百里遠矣。難得與翺翔於園林泉石之間。曷勝悵望之至。

與李士直在永

编辑

各在衰暮。地步稍間。會面論心。已難諧意。尺書替伸。又不可得。緬仰高風。只庸悒悒不自已也。伏惟新元。令體動止神相增禧。克承資地鈍根。學力空疎。加以宿痾沉痼。衰頹日甚。無有善狀可以仰溷於崇聽之下。就控林溪先祖龍蛇行蹟。已載於野史國乘。而方營改刊實記。高王考經學實踐之功。詳在於師友間往復文字。而遺文全藁。嘗失之於火。近者如干收拾。特泰山毫芒。今將付諸剞劂。而兩世幽堂之辭尙闕焉。此是孱孫不肖之罪也。欲得當世秉筆君子一言以揄揚之。則庶可以不至泯沒於百世之下。玆將遺事二冊以呈。幸望特賜覽下。一揭信筆。則其爲銘感何可以口舌仰復。但不躳以書。一書兩請。雖緣厚誼不拘俗禮。而其爲悚仄。不容自已也。

答李士直

编辑

月前惠書。辭旨周渥。逈出尋常。有時奉玩。不覺紙毛而墨渝也。路左便稀。迄未鳴謝。逋慢之誅。何可逃也。謹候近來。令體動止神相萬福。克承老而無聞。虛過七旬光陰。何及之歎。於是乎益大覺矣。雖欲效古人暮年自警之語。而鼎器已弊。神精耗竭。雖欲自力於日用而亦無奈矣。有時病間神醒。只切慕徒之懷。而山海之遊。亦何可容易辦得耶。文字之托。幸蒙領納。感荷良深。方以來月。始鋟梓之役。果得及期否耶。

與柳仲車致任

编辑

年前有一書還往。而拜淸範聽雅論。終不可得。邇來瞻詠。曷勝憧憧。謹問維夏。棣中動止增衛。克承景迫桑楡。百疾交侵。如干尋數之業。亦自放廢不上心。回顧平生。曾經少年光陰。而不能早自辦得一箇心志。悠悠之中。滾到此地。徒然歎息。何益之有。大坪近候連護康迪。文字仰控。業已有年。而爲世故牽掣。更未稟告。誠薄事蔑。已無可言。今當趨走叩謝。而事與心違。替送家督。以爲更稟之計。旋恐篤老精力。不無貽惱神思之端。還切主臣。居不過宿舂之地。而合席論量。未能如心。多愧古人命駕千里之義也。何時可贖此願也。只增冲悵。

答李章國

编辑

昨秋識荊。寔出飽仰之餘。而歸袖翩然。徒留席上餘芬。月前季氏兄穿雪委訪。傾倒欣握。繼奉華函。薇手擎閱。感何如之。歲云暮矣。謹問經履有相。玩索超然。日有新得否。克承病悴轉深。遮眼之工。又未能接續。幸得季氏兄屢日相守。所聞無非義理之說。而但渠擾汩。未能潛玩。只得輕輕地說去。顧此愚慵。於本領上素無着腳。又乏師友之益。雖說要去理會。都無安着處。邇來看得近思一部。聖賢之言。無非平易愨實上做去。雖心悅之而只切學而未能之歎。且年齡向晩。前道益遠。安敢望古人門路也。只自愧懼而已。

答李章國

编辑

尋常嚮𨓏之中。珍函遠投塵案。欣倒開緘。擎讀移晷。其筆力之遒勁。辭旨之鏗鏘。言有盡而意有餘。可知其老益壯而榮衛尤精明者也。何慰如之。仍伏惟旅體動止晏重。元良誕降。邦籙無疆。科塲不遠。華旆已戒。仰想老鍊手段。一吐口氣於後生叢中。白鬢靑衫。亦一奇事。更望另加精力。以副知舊之望如何。克承年前一病。損了幾年氣力。仍之老草。正似下坂之勢。固是常例。但平生自期。未曾如此草草。而今乃只如此便了。是則可歎也。竊欲得平生故人滾滾說心中事。而此苦未易得。際承公嶽勝會之諭。政不覺兩腋生翰。敢不拜嘉。朢間枉臨之敎。當掃榻翹企矣。

與李章國

编辑

春間一書。倘免洪喬消息否。葭蒼露白。政多伊人之懷。謹候辰下。閒中節宣淸穆。日用工夫。多在何處着力。遠庸慰溯之至。克承一病三年。僅保形骸。精神意思。每在懶惰之域。雖發奮迅之思。而霎時之外。輒復頹然。只緣本領不立。愧歎奈何。吾輩已老矣。及此晩暮。只有相從切偲之願。而落落相望。末由追從。得其言論緖餘之一二。以自警省。深恨深恨。公山楓葉。倘入夢想否。九秋黃花。又供詩料。此皆老兄物事。得無遊觀之意耶。因此一奉芝宇。所拱而俟也。惠寄瓊章。披讀再三。不覺淸氣逼人。忘拙拚和。無復律呂。幸賜斤敎如何。

答李章國

编辑

千里戀仰方深。際拜三月卄六日遠惠書。滿紙張皇。無非道情素吐心肝。慰感之極。無以容謝。謹審淸和。起居增旺。硏索超然。克承積蟄殘骸。妄有此行。豈或有意於名利之塲也。蓋一肅脩門。歸臥山樊。是夙昔所經營者。而今承來諭。有若有望於世者然。誠所慨然。假使此行。實如所諭。濟世經綸。亦豈人人所可得而有之哉。意外恩命。只庸感祝。而日前乞遞。方欲束裝出都門。路脩神瘦。極以悶惱耳。惠韻再三圭復。無異合席相和。敢此仰賡。以博一笑。始能令纔肅旋旆。可謂急流勇退。旣以賀其行。克亦從此歸棲。何由從近拜晤。以攄多少也。

答李章國

编辑

還鄕後。夢想多在那邊。忽承辱惠長牋。辭旨周渥。且讀且感。不覺紙生毛也。謹審秋生。燕閒動止冲尙。玩養日珍。有超然自得之妙。何等慰賀。克承尋鄕屬耳。故山松菊。無恙待主。撫玩風節。頓覺爽氣逼人。公山宿緣。何日忘之。際承盛敎。敢不唯從。第審來諭以觀盡天下好江山好文字好人物。爲快於心者。竊想老兄夙抱桑蓬之志。遽老嵌巖之下。遂有此鬱鬱不平之鳴。然六旬靜裏之工。旣已歷覽羣書。森羅眼前。則江山人物。盡在其中矣。又何必遠求於淸牕棐几之外耶。企望之切。先此貢戲。果趁楓辰。不負一會之期耶。深仰深仰。

答李章國

编辑

月前卯君漆溪行。獲拜尊兄。且道其從近左顧之意。用是掃榻已久。而跫音尙寂。方切悵黯之際。忽有長髥奉致華函。盥手敬讀。辭旨勤摯。縷縷數百言。無非布情露悃愛人以德之意。顧此譾劣。何以得此。况惟晩年淸福。坐領公山泉石。校閱前輩文字。此時好想。宜及於平日厚契。而如弟無似。有何可取。兄之信筆及此者。無乃誇張以大之耶。好呵好呵。此時旅中節宣毖重。慰尙慰尙。克承依舊跧伏。病日益侵。案上書籍。時或披閱。而過眼輒不復記。浩歎無已。容俟病間策款段續前緣。而此或不諧。兄須勿較。歷路迤訪。是仰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