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川先生遺稿/卷三十一

卷三十 龜川先生遺稿
卷之三十一
作者:李世弼
卷三十二

喪禮

编辑

居喪雜儀

编辑

答或人

编辑

喪人出入時服制。備要只言方笠直領。不言何帶。問解無論斬齊衰。別具布帶。今人斬衰則皆用絞帶。不用布帶。未知如何。直領下齊。或縫或不縫。何者爲是。

問解喪中祭先之服條。同春問曰。近世不行卒哭受服之禮。不可以成服時絞帶入廟。當用何帶耶。沙溪答曰。果爲未安。別具布帶。似或無妨。盖此問答之意。以爲絞帶卽成服時喪帶。以此入廟。於義未安。故行祀時。脫絞帶而別具布帶而帶之云矣。非謂出入時脫絞帶而仍著其布帶也。且直領雖與衰服有別。乃喪中表衣。服斬者。當不縫下齊。

答權汝柔

编辑

語類問居喪。爲尊丈強之以酒。當如何。朱子曰。若不得辭則勉循其意亦無害。但不至沾醉。食已復初。此果不違於禮意否。

居喪飮酒。如非爲其有病。自是悖禮之大者也。尊丈之對喪人公然勸酒。喪人之爲尊丈公然飮酒。揆之以喪禮。俱涉無據。而語類說如此。未知其由。無乃記錄者失其本旨而然耶。家禮成服條曰。主人及兄弟始食粥。則初喪飮食之節。其禮之甚嚴。於此可見。而語類此條。取入於家禮成服條下者。甚未安。

答權汝柔

编辑

許觀雪文集云長子喪。平居之服。不過烏冠素帶而已。朱晦菴長子之喪。深衣幅巾以處。此可見矣。未知此說如何。

愚按長子喪中。不可以喪服出入廟中。故當朔參節祀則以幅巾深衣。奠獻祖廟者。卽朱子一時處變之禮也。平居用深衣之說。似是考之未詳。大槩長子喪。自是斬衰重制。豈可以烏冠素帶言之耶。冠則當用素冠。帶則當用細繩帶矣。觀雪所論。以爲深衣幅巾。朱子亦用於平居。故爲說乃如此耶。朱子於祭時用深衣。平居則未聞著此。

或問。爲長子斬。喪者或著緇笠。或著蔽陽子。何者爲是。曰。緇笠似是。蔽陽子似過。

愚按爲長子三年。自是極層㐫服。蔽陽子似過而緇笠似是云者。似欠的當。前見長子喪。著生布笠細繩帶。可謂得重制之義矣。

答李天馨

编辑

父生時遭三寸之喪者。及父亡葬前。行其練祭。則雖是父之初喪。可以參祭除服否。

初喪喪人。旣不可以參祭。又不可不除服。或祭罷後。哭除於几筵。或依家禮月朔設位。服其服而哭之例。在家設位而除之。亦無妨。未知如何。

答尹長文

编辑

亡母墳瞻掃時。雖三年之後。豈無哭展之懷。而不敢徑情。今於守墓哭泣之餘。朔望歸奠之暇。拜省亡母墳塋。心痛之故。自不覺聲之發。每哭而展拜。此果不背於禮意耶。伏乞商敎。

省掃舊墳之時。亦有哭泣之節。雖曰無於禮。旣出於至情則亦何至深妨耶。

答權汝柔

编辑

按以禫月吉祭。猶未配之意觀之。待吉祭從仕。不無其義。松翁之相講於栗谷先生者。豈未安於此而然耶。雖未過吉祭。若踰月則自可復常。而恐無疑於從仕也。

愚按禫月吉祭。猶未配者。哀未忘也。禫月除職則從仕者。重君命也。所主亦自有別。恐不可引彼而証此。雜記三年之喪。祥而從政。此足以爲証。

君命雖重。哀未忘時未復吉而從仕。誠所未安。祥而從政。古禮雖如此。恐不可爲証於今日也。未知如何。

愚按曾聞李參判敏廸禫後出仕。亦似以重君命爲主也。且李晦叔問。爲長子三年。及伯叔兄弟皆期服而不解官。爲士者許赴擧。朱子曰。此等事。只得遵朝廷法令。若心不自安。不欲赴擧。勿行可也。常官則無法可解罷。伊川先生看詳學制。亦不禁冒哀守常。此可見矣。据其當官則無法解罷云云以下語。則禫月從仕。恐不大違。未知如何。

書䟽

编辑

答金直卿

编辑

按慰人父母亡。䟽末端曰。姓某䟽上。曰姓某謹封。而答䟽末端曰。姓名䟽上。曰姓名謹封。於慰䟽則必曰姓某。於答䟽則必曰姓名者何也。抑別無深意耶。

父母亡答䟽及祖父母亡慰狀答狀。此三書末端。皆曰姓名。則獨於慰人父母亡䟽末端及封皮。必曰姓某者。似是姓名之名字。誤書以姓某之某字也。又按慰人䟽則旣曰姓某。其封皮下小註則曰降等。卽用面簽云。郡望姓名謹封。非以降等。當云姓名降等。則當用面簽郡望云也。父母亡答人慰䟽。祖父母亡慰答狀。豈盡是降等。而皆云姓名則其無關於降等。據此可知也。然則䟽內曰姓某。面簽曰姓名也。又按答慰人䟽下曰。封皮重封並同前。所謂同前。指慰人䟽封皮重封而言。然則內䟽曰姓名。封皮重封曰姓某也。雖曰姓名姓某。自是一意。以文字言之則當同而不同矣。慰答末端之各異。已極殊常。况一䟽內外之不同。尤是意外。於此尤見其某字之誤書也。大抵家禮䟽式。本出溫公書儀。自是一人之筆。一䟽之式也。考諸文勢。別無深意。而或曰姓某。或曰姓名。不成一例。似無其理也。

又按致賻奠狀曰。具位姓某。皮封曰姓某謹封。此則不以姓名言也。無乃此亦誤書之故耶。抑又思之。溫公書儀之成也。博取其前諸家禮書。輯而爲書。賻奠狀各出於他書。故有此姓某姓名之不同耶。若是溫公一人之筆。必是一時之所書矣。賻奠狀。慰人䟽。連書。故知其一時所書也。其例之不一。亦豈其理耶。

答金直卿

编辑

孤孫孤子之稱。亦將云何。通典雷主孤子。范主孤孫。而沙溪先生又以稱孫爲是。此何所適從。望乞批示。

此亦當以承重爲重無疑。但答慰父母喪之䟽則稱孤哀子。亦無妨耶。

論南子聞

编辑

慰人祖父亡啓狀。沙溪按進御文字。皆稱啓。私書恐不敢用。代以白字。然則䟽上之䟽字。獨何用耶。且於喪人平交云狀。以此推之則稱䟽云者。乃極尊敬之禮。非獨用於喪人矣。但於服人。亦必有極尊敬之長老。而一例稱狀不稱䟽。何耶。

啓與䟽。皆是進御文字。而啓字代以白字。則䟽字不可獨用於吊書云者。來說似得之矣。至於䟽狀之別。竊考家禮本文。雖均是喪人。而尊者則稱䟽。卑者則稱狀。雖均是尊者。而喪人則稱䟽。服人則稱狀。今俗不知朱子之意如此。於喪人則無論尊卑。皆稱䟽。不敢言狀。已成俗禮久矣。揆之以家禮本旨則不同。好禮者一依家禮而正之。則夫誰曰不可乎。

答權汝柔

编辑

庶子嫡母在。於所生母。稱喪人。死後稱哀子爲可耶。

此說恐是。

與元叙九命龜

编辑

前書中。禍延先親云云。此先親字。與先人無別。有同所後父母。此爲未安。儀禮喪服。爲人後者爲其父母服條䟽曰。欲其厚於所後。薄於本親抑之。故次在孫後也。本親字旣是䟽說。言於本生父母者。今當依此。改禍延本親。未知如何。書末端心制人。亦似不是。旣有喪服則何可以心制人書之耶。或問于沙溪曰。爲人後者。於本生父母之喪。旣服不杖期則其答人慰書。不可與本生兄弟同稱孤哀。人之慰書。亦似有別。答曰。爲人後者。爲本生父母喪。稱喪人而已。不可稱孤哀也。人爲吊書者。亦只以喪人待之。不可稱大孝至孝也。據此則稱喪人。似爲得宜。心制人之稱。似當用於除服之後。幸望量處。

答柳汝源

编辑

沙溪曰。父卒母在。遭祖母喪者。則自稱當以孤哀耶。以母存觀之則孤哀二字。恐或未安云云。然則只稱孤孫而不稱孤哀耶。

父卒母在。遭祖母喪。承重孫。若拘於母在。其虞卒祭祝。稱曰孤孫而不曰孤哀孫。則何以明其爲祭祖母之祝耶。母雖子之所尊。祖母卽母之所尊。則不得已以承重爲主。自稱曰孤哀孫似可。未知如何。

答權汝柔

编辑

八母及侍養服。旣入於便覽則慰答之式。擬入其中。乃可通貫始終。故敢據家禮元式。妄爲擬定如左。幸乞一一批誨。

八母喪慰答稱號擬式
编辑
嫡母 慰稱先嫡夫人。答稱先嫡妣。 自稱哀子
養父 慰稱先養府君。答稱先養考。 自稱喪人
養母 慰稱先養夫人。答稱先養妣。 自稱上同
慈母 慰稱尊慈母。答稱先慈母。 自稱喪人已上慰答措語。一依所生父母。
嫁母 慰稱尊生親夫人。答稱生母。 自稱。爲父後者則稱心制人。衆子則稱期服人。或喪人或期後心制人。○慰答措語。恐當倣本生喪或下同。
出母 慰稱尊生親夫人。答稱生母。 自稱上同
庶母 慰稱尊小母。答稱庶母。 自稱服人
asdgfasdgfasd 慰所生子。稱尊生母。答稱亡母。 自稱嫡母。在稱喪人。死後稱哀子。
乳母 慰稱尊乳母。答稱乳母。 自稱服人
侍養喪慰答擬式
编辑

慰侍養喪狀外家及同宗

某白。不意㐫變。

尊侍養外祖考府君。祖母云尊侍養外祖妣夫人。○若舅則云令侍養內舅府君。舅妻云令侍養舅母夫人。○若同宗家。云尊侍養祖考。祖母則云尊侍養祖妣。奄忽違世。承訃驚怛。不能已已。伏惟義愛隆重。內舅同。若同宗則改義愛爲孝愛。哀痛何堪。孟春猶寒。寒溫隨時不審自罹心憂。氣力何似云云。以下略倣慰狀式。

侍養喪答人慰狀
编辑

某再拜言。某外門不幸。同宗則云家門不幸侍養外祖考。奄忽棄背。祖母云侍養外祖妣。舅則云侍養內舅。妻云侍養舅母。若同宗則云先侍養考。先侍養妣。摧痛號慕。不自勝堪云云。以下略倣。

答人慰䟽式
编辑

所示慰答稱號擬式。皆似精當。恐無可論。但慰嫁母出母之書。直用夫人字恐未安。喪服出妻之子爲母條傳文曰。不敢服其私親。生親夫人字。改以私親或生母。未知如何。且養父養母稱考妣。雖是三歲前遺棄見養之兒。終似未安。改曰收養父收養母。而不用考妣字則如何。

答權汝柔

编辑

問。慰人本生親喪。狀式皮封。明谷以爲當稱某位座前。但座前用於答式。而今用於慰式可疑。改以哀前則如何。

座前云者。用於無服之人。家禮答書。必稱座前。以此混說於爲人後者本生喪之慰狀。則終似未安。且哀前之哀字。與哀子之哀字。無所分別。以此爲辭。又似不安。鄙意書以服前。恐或似宜。盖家禮祖父母喪慰狀。已用服前則服前字。用於重服中可知。而爲人後者爲本生父母。自是不杖期。其慰書。不曰䟽上而必曰狀上。則其用服人之例。此固可據。然則稱以服前。似不碍禮。唯在量處。

與金直卿

编辑

一家有出繼者。遭本生父喪。數昨才作慰書。而去孝心純至四字。只曰思慕號絶。何可堪居云云。今更思之。去此四字。恐涉妄率。盖以本生稱號言之。伯叔父也。孝心純至。似爲過矣。而以心喪言之。則其爲父母誠孝。豈別於在家兄弟耶。刪其不當刪之文。用於慰人之狀。殊甚愧汗。昔年兄家喪變時。玄石於此。何以爲之耶。如或記得。示之也。曾子問庶子祭父母。不敢用孝。此孝字。避宗適孝子之稱。其義較重。家禮,備要孝心純至之孝。通用於適庶子及適庶孫兩慰書。此孝字。其義較輕。亦可兼用於出繼子之心喪無妨。此亦如何。

答尙輔

编辑

祥後書稽顙。似太無降殺。未知何以則得中耶。

按檀弓註曰稽顙者。以頭觸地。哀痛之至也。此盖三年喪拜賓之禮也。家禮答人慰䟽。取以入之。答慰亦有拜賓之意故耳。至於祥後則喪制已畢。書用稽顙。果似太無降殺矣。然家禮及續解。禫祭皆隷于喪禮。而愼獨齋答魯西曰。禫前有吊者。親舊始見。哀至而哭。與祥前何異。禫前書䟽。亦猶以喪人自處云云。則稽顙字。用於禫前書。似不大悖。更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