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开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开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开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吉炳伟
2014年开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本作品收錄於《开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2月1日在开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持续求快”总基调,全力打好 “五大攻坚战”,科学谋划,积极作为,务实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212.2亿元,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0.1亿元,增长17.8%;固定资产投资738.2亿元,增长26.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9亿元,增长26.2%,其中市本级26.8亿元,增长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3.5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45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7414元,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5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一)工业经济持续向好。深入开展企业服务活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21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02.5亿元,增长16.2%,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23家,工业用电量增长10.8%。重点项目实现新突破,全市31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4.8亿元,增长27%。全部工业投资完成442亿元,增长28.6%。晋开百万吨总氨、奇瑞汽车河南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集聚区建设明显加快,8个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0.4亿元,增长32.9%。产业集群培育成效明显,十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31亿元,增长14.5%。

   (二)新区建设及郑汴一体化持续推进。新区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13条道路建成通车,金明大道北延、金明广场综合整治工程竣工,开封西湖工程加快推进,中心商务区启动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入住学生1万人。迁村并居工程扎实推进,安置房封顶53.9万平方米。主导产业培育力度加大,奇瑞重工、住成电装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区入驻企业达到227家,汽车及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金明区平稳并入开封新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郑汴一体化取得新进展,郑汴物流通道建成通车,郑开城际铁路、连霍高速开封段扩宽等工程扎实推进。金融同城顺利实现,电信同城正在加紧对接,尉氏县部分区域纳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

   (三)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持续发展。成功举办2012清明文化节、中国(开封)第30届菊花文化节、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第22届中国厨师节,开封被命名为全国首座“中国收藏文化名城”,全市旅游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3%和16%。鼓楼复建、城墙保护五期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进展顺利,金融、商贸、邮政、电信、交通运输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开元商业广场建成开业,交通银行在开封设立分支机构。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10亿元,增长24.9%,增幅居全省第1位。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416亿元,增长11%,增幅居全省第3位。

   (四)城乡面貌持续改观。老城区改造力度加大、步伐加快,大规模实施“两改一建”工程,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面积258.7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2307套。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内顺城路拓宽改造(迎宾门-向阳路)、河南大学周边环境整治、东护城河景观整治(一期)等项目顺利完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水平不断提高,依法整治规范市区三轮车成果进一步巩固,启动整治规范犬类工作,深入开展市容秩序、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城市品位持续提升。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明显加快,编制完成五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五区村庄布局规划,扎实开展“双改”工作,启动实施县城建设“三年百楼”和“十个一”工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04个,累计建房2.6万套,30个社区初步形成规模。

   (五)农业基础持续巩固。落实各类强农惠农富农资金8.6亿元。全市粮食总产267万吨,增长3.16%,实现“九连增”。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38.5万吨、25.7万吨、26.6万吨,增长4.6%、3.6%、4.4%。优质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6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9%。省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到20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2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36家,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9.5%。投资1.9亿元,完成48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任务,6.2万农村人口实现脱贫。

   (六)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7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74个。引进省外资金376.8亿元,增长44%。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增长55%。境外合作实现新突破,新获得进出口经营权企业50家,完成出口额2.9亿美元,增长26%。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我市再次当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七)发展方式持续转变。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加到12家,柔性引进两院院士8人。强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成PM2.5监测设备安装和运行工作,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面完成省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较上年下降6%。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调控,连续13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黄河滩区砖瓦窑厂全部关闭,复耕土地1.8万亩。抓好林业生态建设,造林12.6万亩。

   (八)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坚持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全市投入民生资金118.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9%。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6%。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年人均3120元和1500元,农村五保年分散供养、集中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企业养老保险费征缴16.9亿元,失业保险费征缴突破1亿元。新农合参合率99.8%,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290元,补偿资金11.5亿元。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教育支出33.5亿元,新改扩建幼儿园150所,开封大学新校区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市人民体育场(馆)改建工程,成功举办2012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181场,为农民放映公益电影2.9万场,“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深化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6.1‰。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更新城市公交车100辆,新增市区出租车300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监督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进一步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化解了一大批信访积案,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九)政府自身建设和民主法制工作持续加强。深入开展“学整树”活动,严格落实效能问责办法,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级政府及各部门服务效能和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省市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080件,满意率97.5%。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依法治市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扎实推进政府廉政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大力开展国防教育,扎实做好“双拥”工作,驻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支持开封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民族、宗教、统计、外事、侨务、对台、档案、史志、地震、人防、气象、社科研究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我们谋长远、抓大事、解难题、惠民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这是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外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有效运作的结果;是在自身发展基础薄弱、要素制约加剧的环境中,转变作风、克难攻坚、务实发展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驻汴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开封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的基本市情尚未根本改变,发展中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生产总值总量居全省第13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居全省第11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省第15位;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实力偏弱,二、三产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低,县城和小城镇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资金、土地、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亟待破解;政府职能转变还有差距,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为民意识还不够强,工作方法、工作作风、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开封快速崛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我们肩负着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改善民生等多重任务,既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尽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又要真正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要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环保、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市上下人心思进、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抢抓机遇、加快崛起的态势已经形成,各县区竞相发展、晋位升级的强大合力已经形成,总体上看,我市仍处于风生水起、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抓住用好机遇,奋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在实现开封快速崛起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2013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围绕“持续求快”总基调,抢抓中原经济区战略实施、郑汴一体化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重大机遇,持续推进“五大攻坚战”,着力增加经济总量,着力培育主导产业,着力提升城镇形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实力开封、文化开封、美丽开封、幸福开封。

   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大做强工业。坚定工业强市不动摇,以8个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以十大产业集群培育为重点,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大力培育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全面落实《十大产业集群“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加快培育发展十大产业集群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力争晋开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亿元,用3~5年时间,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加快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新建6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5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大力实施质量立市和品牌带动战略,新培育国家级名牌产品两个、省级名牌产品6个。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优势企业上市。狠抓工业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打好工业强市攻坚战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推进河南煤化集团科技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龙宇化工三期、炭素二期扩建、通许电动车产业园等10个重大工业项目实施,确保完成工业投资450亿元以上。着力加强企业服务。尽快出台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产销对接、金融支持等服务措施,积极帮助企业抓生产促发展、挖潜能保市场、想办法解难题,把事关企业管理经营以外的事情办实办好。更加重视民营经济及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建立健全政策扶持、人才支撑体系,全力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发展。继续推进“四集一转”,做强做大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力争8个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增长20%以上。加快信息化建设。继续实施“两化”融合试验区示范工程,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建一批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提升城市信息系统综合应用水平,紧紧围绕城市建设管理、旅游产业发展、民生需求等,建成一批城市数字化应用系统,努力建设“智慧开封”。

   (二)加快开封新区建设。今年是开封新区五年成规模的关键一年,要以产业作支撑,以城建出形象,保持好势头,实现新跨越。加快开发建设,打造新区样板。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抓好开封新区启动区、铁南工业区、北大资源运粮河组团以及郑开大桥、东京大桥、晋安大桥、新区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0亿元。完善道路、绿化、供排水、供电、供气等设施配套,完成开封西湖土方开挖任务,提高新区吸纳承载能力。把“八园”(德豪光电科技园、中原生物产业园、中原家居产业园、富士康科技园、北大科技园河南园区、河南银基文化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职业教育园区)、“两馆”(规划馆、博物馆)、“一湖”(开封西湖)、“一中心”(中心商务区),作为新区项目建设的重点,建成一批彰显新区风采、展示开封形象的现代城市综合体。加快迁村并居步伐,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培育特色产业,打造发展引擎。把做强特色主导产业作为新区发展的主线,支持新区在土地、规划、投融资、产业发展等领域积极探索,进一步壮大汽车及零部件、空分设备、煤机专用设备三大制造基地规模,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力争新区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坚持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按照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为支撑、20个中心镇为支点、8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为依托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继续大力推进“两改一建”。坚定信心,着力民生,加快进度,破解融资、征收、安置房建设等难题,完成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180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170万平方米,五县完成房屋征收350万平方米。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完善县域经济扶持激励考核机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综合实力,实现更高层次的晋位升级。深入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计划,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壮大县城规模,抓好朱仙镇等中心镇开发建设,加快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省道326杞县境,省道102、省道220尉氏境等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工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向县城和县城周边集中、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向中心镇集中,统筹好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开发投资者利益与群众利益、住宅建设与配套设施建设、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解决好土地复耕、社区管理等问题,完善规划,优化布局,强力推进,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四)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文商旅结合,以“三城联创”为载体,着力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不断探索并逐步形成“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新宋风城市风格。以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一城二环八区”建设,重点抓好清明上河城一期、水系二期周边、中原明珠文化旅游产业园、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城墙五期及城墙展示馆、七盛角民俗文化区、体育中心建设项目。持续提升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清明文化节、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等节会水平,高标准筹备好第27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提升《大宋·东京梦华》实景演出水平,运作推出室内文化旅游演艺剧目《一城宋韵》。积极发展休闲、健身、生态等深度旅游,启动黄河生态游览区开发建设。抓好游客集散中心、购物中心、星级酒店、旅游咨询点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创建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构筑符合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硬件基础、物质形象和功能内涵,确保旅游接待量和综合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展“知名品牌进开封”活动,吸引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进驻,提升商业服务层次。以老字号、老品牌为依托,运用现代技术、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打造名吃、名店、名品和特色商业街区。围绕仓储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科技研发五个方面,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三城联创”为载体,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复兴大道、劳动路北延、电视塔南路西路、内顺城路(向阳路—西门大街)、夷山大街南延、迎宾路北延(省府西街—西门大街)等城市道路建设步伐,科学规划建设停车场所,完善城市服务配套设施。着眼长远,统筹东区、北区、南区规划建设。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深入实施犬类整治规范工作,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整治交通秩序,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五)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持续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抓好47个高产万亩方和尉氏、通许15万亩高标准粮  田建设,力争粮食总产量55亿斤以上,实现粮食“十连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中国农业大学开封实验站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推动小麦、玉米、水稻、大蒜等主导作物品种换代升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培育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皓月肉牛、雏鹰生猪、大用肉鸡、海壹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抓好国际农业会展中心、宏安集团农产品物流、精准农业智能装备试验示范基地、7000亩菊花高新科技产业园及10个年度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抗旱除涝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完成三义寨、赵口、柳园口三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黑岗口中型灌区建设任务,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2.3万亩,解决3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鼓励引导农民土地依法自愿流转,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六)加快郑汴一体化发展。郑汴一体化是推动开封快速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要积极主动借力省会、对接郑州,推动金融同城、电信同城、交通同城、产业同城、生态同城和资源共享向深层次发展。做好金融同城后续服务工作,争取更多金融、保险、证券机构在开封设立分支机构。配合完成固定电话升位并网、统一区号,实现移动和固定电话按市话收费。着力推进总投资230亿元的“四条高速”(连霍高速开封段拓宽、商登高速开封段、郑民高速二期杞县段、机西高速尉氏段)、“三条铁路”(郑开城际铁路开封段、郑徐客运专线开封段、新开铁路改扩建开封段)、“一个出口”(连霍高速开封新区新出口)建设。积极融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做好尉氏区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努力打造开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板块。

   (七)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保持经济“持续求快”的基本抓手,以大思路谋划大项目,以大项目引领大投资,以大投资促进大发展。认真研究国家投资重点,围绕国家确定的投资领域,抓好重大项目包装、论证,做好政策、项目、资金对接落实,着力在“五大攻坚战”、产业集聚区、城区“两改一建”、民生等领域谋划一批新的重大项目,积蓄发展后劲。组织实施300个以上重点项目,突出“五大攻坚战”5大类50个重大项目,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确保当年完成投资600亿元。继续实施市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落实好联审联批会议制度,统筹配置生产要素,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八)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按照国家和省部署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做好重点领域改革工作。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探索国有资产经营、国有资本运作新途径,不断焕发新的发展活力。稳步推进财税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场改革。继续开展“双改”工作,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持续创新要素保障机制。深化银企合作,探索推广新型融资模式。做实做活做强市发展投资公司、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新区基础设施投资公司,支持县区投融资平台建设。强化与各商业银行战略合作,争取信贷指标和项目调增额度,实现直接间接融资260亿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土地保障机制,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重点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商贸流通、金融等产业,逐一制定专项招商行动方案,承接引进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产业集群项目。借助清明文化节、菊花文化节、第八届中博会等招商引资平台,高起点谋划运作,全方位推介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引进省外资金450亿元以上。坚持引资与引智并重,认真落实人才工作配套政策,加强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管理,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用好用活本土人才,加快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中原创新创业园建设,打造开封人才高地,使人才第一资源为发展第一要务提供强劲支撑。

   (九)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办好15项民生工程,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努力建设幸福开封。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大力开发中小微企业就业新岗位,努力扩大就业容量,确保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再就业2.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持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加强社会保障。继续推动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加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制度建设,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和实际报销水平,推进大病保险和医疗应急救助。进一步完善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加快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标准和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补助水平。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残疾人事业和老龄事业。完善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建成市社会福利园区,开工建设兰考、通许、开封县等县级福利中心。强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1200套,其中廉租房1060套、公租房2202套、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7938套,集中力量缓解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公平分配和有效入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改扩建幼儿园200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造,加快集英街中小学、开封高中西校区建设。支持河南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发展,办好开封大学和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持续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抓好重大疫病防控救治工作,推进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市妇儿医院、市精神病医院等项目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2013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舞台艺术送农民、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公共文化设施开放等免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突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落实村(居)民自治制度,夯实基层社会管理基础。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完善信访制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深化平安开封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让和谐之风劲吹开封城乡大地。

   (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开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格环保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继续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深入实施环境容量预算管理,探索推进排污权交易。加强PM2.5监测与发布,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空气质量。完成黄汴河、东护城河截污工程,加大贾鲁河、惠济河、涡河故道等重点河流治理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强化饮用水源地和湿地保护。加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切实控制面源污染。启动生态市创建工作,加快生态村镇建设步伐,完成郑民高速和大广高速两侧绿化。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加快实施节能改造、节能惠民、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推广重点工程,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

   继续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汴解放军、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和人民防空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注重发挥工商联等社会团体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继续做好外事、侨务、对台、统计、史志、气象、地震、社科研究等工作。

   三、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能力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把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能力、提升效能作为今后一个阶段的关键,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切实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深入推进“两转两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一)强化服务理念。加强公务员队伍教育和管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忠实履行服务群众、改善民生职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立足实际,加强学习,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创新发展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工作决策和工作推进建立在深厚的民意基础之上。

   (二)提高行政效能。扎实推进效能建设年,下决心治庸治懒治散治贪,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建立规范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行为,推行行政审批事项交办制度,提高审批效率。认真落实政务公开、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完善目标责任制、工作评价机制,推行绩效管理,强化效能问责,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各级公务人员忠诚履职,勤勉敬业。

   (三)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坚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扑下身子抓落实,集中精力解难题。大力开展调查研究,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个重大课题,学先进、找差距、谋大事、求大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严格控制和压缩行政经费。精简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减少检查评比、迎来送往,严禁铺张浪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反腐倡廉,完善惩防体系,深入开展政风行风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建设人民满意、人民支持的清廉政府。

   (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加强行政行为的规范和监督,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虚心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让人民更加有效地监督政府,使政府更好地服务人民,更好地为人民办事,更好地为人民谋福祉。

   各位代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五大攻坚战”开启了开封跨越发展的新征程。面对加快发展新形势,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新机遇,面对全市人民新期待,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振奋精神,持续求快,务实发展,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奋力开创开封快速崛起的新局面!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