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東野語》日:謎云:「畫時圓,寫時方,寒時短,熱時長。」又
云:「東海有一魚,無頭亦無尾,除去脊梁骨。」便是這箇 謎。
袁安臥負暄,令兒搔背,曰:「甚快人意。」趙勝負暄風檐, 候樵牧之歸。故杜詩云:「負暄候樵牧」,又云:「負暄近牆 壁。」又《西閣曝日》云:「凜冽倦元冬,負暄嗜飛閣。」又云:「毛 髮且自和,肌膚潛沃若。太陽信深仁,衰氣欻有託。欹 傾煩注眼,容易收病腳。」樂天《負日》詩云:「杲杲冬日出, 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初似飲醇醪, 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曠然忘所在, 心與虛空俱。」此皆深知負暄之味者也。冬日可愛,真 若可持獻者。晁端仁嘗得冷疾,無藥可治,惟日中炙 背乃愈。周邦彥嘗有詩云:「冬曦如村釀,奇溫止須臾。 行行正須此,戀戀忽已無。」余嘗於南濚作小閣,名之 曰獻日軒,幕以白油絹通明虛白盎「然,終日四體融 暢,不止須臾而已。適有客戲余曰:『此所謂天下都綿 襖者』。相與一笑。」後見何斯舉《黃綿襖子歌序》曰:「正月 大雨雪,十日不已,既晴,鄰舍相呼負日,曰:『黃綿襖子 出矣』。」乃知古已有此語。然王立之亦嘗名日窗為大 裘軒,謝無逸為識詩曰:「小人拙生事,三冬臥無帳。忍 寒東窗底,坐待朝曦上。徐徐晨光熙,稍稍血氣暢。薰 然四體和,恍若醉春釀。此法祕勿傳,不易車百輛。君 胡得此法,開軒亦東向。蘇公名大裘,意豈在萬丈,但 觀名軒心,人人如挾纊。」陶隱居《清異錄》載:「開元時,高 太素隱商山,起六逍遙館,各製一銘,其三曰:『冬日初 出。銘曰:『折膠墮指,夢想負背,金鑼騰空,映檐白醉樓 攻媿』』」,嘗取「白醉」二字以名閣,陳進道為賦詩,攻媿次 之云:「處世難獨醒,時作映檐醉。年少足裘馬,安知老 夫味。天梳與日帽,且復供酒事。謫君幸三適,得此更 慚愧。向來六逍遙,特書見清異。君家老希夷,相求諒 同氣。曲身成直身,朝寒俄失記。醉中知其天,不飲乃 同意。書生暫奇溫,難語純綿麗。」
《雲麓漫抄》:「『《史記龜筴傳》:『孔子曰:『日為德而君天下,辱 於三足之烏;月為刑而相佐見食於蝦蟆』。盧仝《月蝕 詩》蓋用此事。《淮南子》:堯時十日並出,堯命羿仰射,中 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又:《山海經》:墨齒之北曰暘谷, 居水中,有扶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皆戴烏』。《春 秋元命苞》云:『陽成於三,故日中有三足烏』。」
《王氏談錄》:公言舊嘗得句云:「槐杪青蟲縋夕陽。」因思 昔人,似未曾道。後閱杜少陵詩,有云:「青蟲懸就日。」尤 歎其才思無所不周也。
《暇日記》:「彭澤縣在江東岸,山崦中,必無東日,但有西 照。」
《昨夢錄》:「猛火油者,聞出於高麗之東數千里,日初出 之時,因盛夏日力烘石,極熱則出液,他物遇之即為 火,惟真琉璃器可貯之。」
《雞林類事方言》:「日曰姮。」
《繼古藂編》:「《淮南子》曰:『日經于泉隅,是謂高舂;頓于連 石,是謂下舂』。故梁元帝《遊後園》詩:『斜景落高舂』,又《納 涼》詩:『高舂斜日下』,唐薛能詩:『隔溪遙見夕陽舂』,皆本 《淮南子》也。」已上皆《吳氏漫錄》云:「余按『高舂』二字,古人 用者多矣,今附益之。《南史陳本紀》云:『求衣昧旦,仄食 高舂』。柳子厚詩:『越絕孤城千萬峰,空齋不語坐高舂』」, 李義山詩:「碧虛隨轉笠,紅燭近高舂」,皆以日景為言 也。許之注釋,「未暝時,上光蒙舂曰上舂,欲暝時,下光 蒙舂曰下舂」,豈晚日近昏之候乎?
《譚苑醍醐》:梁元帝《纂要》云:「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王 仲宣詩:「山岡有餘映。」謂日昃也。謝靈運詩:「曉聞夕飆 急,晚見朝日暾」,此語殊有變互。凡風起必以夕,此云 「曉聞夕飆」,即杜子美之「喬木易高風」也。「晚見朝日」,倒 景反照也。孟郊詩:「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夕 駐景,深谷夜光明。」皆自謝詩翻出。
《金史太祖本紀》:「天輔元年十二月,宋使登州防禦使 馬政以國書來,其略曰:『日出之分,實生聖人』。」
薛瑄《道論》:「觀日影之漸移,即造化之密移可知矣。」 《世說補》:「遠公在廬山中,雖老,講論不輟。弟子中或有 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輝,與 時並明耳』。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
書肆《說鈴》,「視之無端,察之無涘,日出東沼,入乎西陂。」 劉辰翁曰:「日之出東入西,蓋極天下東西之地矣。」一 上林何遂有是哉?甚矣,長卿之誕也!愚謂不然。嘗記 兒時隨王父夜宿洞庭,見日出東方,從湖面上起;日 落西方,從湖面上沒。夫一洞庭耳,豈遂盡天下東西 之地?而予親見其出沒若在湖中?然則日出東沼,入 「乎西陂。」此正上林陂沼之畫,不當以為誕也。
來《瞿唐集》。或問:「日之行,一日一周天,如此山河大地, 縱飛亦不能周天。或者以日為驥步驥不過日行千 里耳,安能周天?縱一時行一萬里,一日十二時,地之 體豈止十二萬里哉?自古聖賢皆不能窮之,不知何 以能周天也?」曰:「此正論造化者當默識其大頭腦也。 既理會得大頭腦,則其間左來右去,開竅自然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