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5 (1700-1725).djvu/2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延慶州歷山圖

延慶州歷山圖

按周處《風土記》:「潘城西北三里有歷山,形似覆釜。」按延

《慶州志》:「延慶州,古為冀州域,在漢時為潘縣。」

按:《明一統志》:「延慶州歷山在城西北三十里,形似覆 釜,相傳為舜所耕之歷山。」

按:《畿輔通志山川攷》:「歷陽山在宣府延慶州西北三 十里,形似覆釜。」《明一統志》云:「即歷山。」

按:《宣府鎮志》《輿地攷》:「歷山在隆慶城之西北三十里, 形似覆釜。《隋志》」稱歷陽山在懷戎縣

{{{2}}}

=

歷山部藝文一

《象耕鳥耘辯》
唐·陸龜蒙

世謂舜之在下也,田於歷山,象為之耕,鳥為之耘,聖 德感召也如是。余曰:斯異術也,何聖德歟?孔子敘《書》 於舜曰:「濬哲文明,聖德止於是而足矣,何感召之云 云乎?」然象耕鳥耘之說,吾得於農家,請試辯之。吾觀 耕者行端而徐起,撥欲深獸之形。魁者無出於象,行 必端,履必深,法其端深,故曰:象耕耘者去莠,舉手務 疾而畏晚;鳥之啄食,務疾而畏奪法。其疾畏,故曰鳥 耘。試禹之績大成,而後薦之於天,其為端且深,非得 於象耕乎?去四凶,恐害於政,其為疾且畏,非得於鳥 耘乎?不然,則雷澤之漁,河濱之陶,竟一無感召,何也? 豈聖德有時而不德耶?《孟子》曰:「堯舜與人同耳。」而好 事者飾張以就其怪,非聖人之意也。吾病其說之近 於異端,敺使合於道,人其從我乎?雖不從,吾亦不能 變其說。

《歷山》
宋·羅泌

按《九域志》,濟南、濮陽、河中,皆有歷山,俱存祠廟。而今 秦地池陽、灃陽、始寧、河縣,上虞、吳錫亦皆有之。《子列 子》云:「舜耕河陽。」《書大傳》云:「舜陶河濱。」按《元和志》乃河 東縣北四十里之故陶城。《蘇氏演義》云:「歷山有四,一 河中,二齊之歷陽縣,三冀州,四濮之雷澤。」雷澤不聞 有二,耕漁必不相遠,即此為是。今曹、濮間有舜豢龍 井、定陶城,皆其蹤也。然歷山何止四哉?信都之歷山, 《樂史》亦以為舜耕在是。《援神契》云:「舜姚墟。」應劭謂「與 雷澤相近。」《寰宇記》:「雷澤在縣東十三里,歷山在縣西 北十六里。」今濮之雷澤西北六十里,有小山孤立,謂 之歷山。山北有小阜,屬池陽之姚墟。劭、謐緣之,皆記 舜耕之所有。池之建德東十里,更有「堯城山,縣南三 十里有堯城、堯祠,云堯巡所至。梁武於此立太原府, 縣北二十里為舜城,城有舜井,有歷山,上有堯舜二 祠。」《元和郡志》謂是兩帝南巡所至,而《周處記》「始寧界 復有舜所耕田,一山多柞,因為歷山,而以具區謂之 雷澤,以其中有大小雷山也。」王介甫從之,妄矣。夫使 帝果南巡至是,亦何豫耕稼之日邪?且杜佑謂舜生 此,而《世本》亦謂媯墟舜所生,今在西城。今長沙縣有 溈水云。舜有都,而上虞之損石號為公嶄。會稽又有 溈水,三撫之泉經之,東入海。《圖經》以為釐降之地。祝 阿故縣又有濼水,俗呼娥姜水,原有娥英之廟。水原 山上有帝舜祠,下開大穴,謂之舜井。兗之泗源又有 陶墟,亦有舜井。其西阜號溈亭,山之下一漏澤,方十 五里,指為帝之所漁,不知此自姚墟謝息所遷。又《水 經注》,上虞一曰虞濱,《太康地記》為避丹朱之所,而雷 澤亦非一周處,謂是太湖,故《寰宇記》引《尚書釋言》謂 在震澤。若陽城,漢獲澤縣,《墨子》言舜漁在此澤,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