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5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公曰:「桀為不道,走山泣石。」

《王通中說》:「封禪,非古也,其秦漢之侈心乎?」

解道周《齊記》:臨淄城南十五里天齊淵,五泉並出,有 異於常。故廟屋以銅瓦,有「天齊」字,在齊八祀,祀天於 此,故名云。

《唐六典》:「泰山周一百六十里,高四十餘里。」今泰安州 境有云云亭,亭梁父、社首、高里、石閭、徂徠等山。新泰 縣境有龜山、新甫山,雖隨地異名,實泰山之支峰別 阜也。

《白帖》「山嶽岱為之長。」

《通志》:「濟南諸山,其北麓也,兗州諸山,其南麓也,青、齊 海上諸山,其左翼也,河東諸山,其右翼也,斯其為泰 山矣乎。迺若山南則有漢武遺柏,天門則有五大夫 松,絕頂則有秦無字碑,懸崖則有唐開元銘,斯則泰 山古蹟之最優者。」

《法苑珠林》:「泰山之東有醴泉焉,其形如井,本體皆石。 欲取飲者,皆洗心跪而挹之,則泉出如流。若或污慢, 則泉縮焉。蓋有神明以宰之也。」

《集古錄》:余友江鄰幾謫官奉符,嘗至泰山頂上,視秦 所刻石處,云:「石頑不可鐫鑿,不知當時何以刻之也。 然四面皆無草木,野火不及,故能若此之久。而風雨 所剝,其存者纔此數十字而已。」

曾鞏《二堂記》:「泰山之北,水與齊之東南諸水,西北匯 於黑水之灣,又西北匯於柏崖。」

蘇軾《送楊傑詩序》:「無為子嘗奉使登泰山絕頂,雞一 鳴即見日。」

《卻掃編》:《史記》載秦始皇及二世行幸郡縣,立石刻辭。 世傳泰山篆字可讀者,惟有「二世詔」五十許字,而始 皇刻辭皆謂已亡。宋丞相莒公鎮東平日,遣工就泰 山撫得墨本,以慶曆戊子歲別刻新石,親作後序,止 有四十八字。歐陽文忠公《集古錄》亦言友人江鄰幾 守官奉高,親到碑下,纔有此數十字而已。其後東平 劉斯立嘗登泰山絕頂訪《秦篆》,徘徊碑下。其石埋植 土中,高不過四五尺,形制似方而非方,四面廣狹皆 不等,因其自然,不加磨礱。所謂五十許字者,在南面 稍平處,人常所撫搨,故士大夫多得見之。其三面尤 殘缺蔽闇,人不措意,隱隱若有字痕刮磨。蝕。試令 撫以紙墨,漸若可辨。蓋四面周圍,悉有刻字,總二十 二行,行十二字。字從西面起,以東北南為次,西面六 行,北面三行,東面六行,南面七行,其末有「制曰可」三 字,復轉在西南稜上。其十二行是始皇辭,其十行是 二世辭。以《史記》證之,文意皆具,計其缺處,字數適同。 於是泰山之篆,遂為全篇。如親「遠黎」,「史」作「親」「巡遠 方黎民」,《金石刻》作「刻石」,「著作休」,「嗣」作「世」,「聽」作「聖」、「陲」,「體」 作「禮」,「昆」作「後」,則又史家之差誤,皆當以碑為正。其曰 「御史大夫」者,大夫也。《莊子》曰「且而屬之夫夫」,衛宏曰 「古文一字兩名,因就注之。」斯立名跂,丞相莘老之子, 善為文章,晚榜所居室曰學易堂,類其文為二十卷, 號《學易集》,行於世。字查字典無。 《夢溪筆談》:「大駕玉輅,唐高宗時造,至今進御。自唐至 今,凡三。至泰山登封,其地巡幸,莫記其數,至今完壯, 乘之安若山嶽,以措桮水其上而不搖。」

《方輿勝覽》:嘗臘月衝雪登嶽,至御帳,雲煙模糊至十 八盤,天宇開霽,俯矚山腰,猶有雲靄。及下山,大雪如 故。冬春之交,諸崖谷出煙霧,寒甚,初尚可指數,頃則 靉靆蒙覆,盡失山形。少霽,溪壑林木及樓閣簷牙凝 結冰花珠聯,粉綴如畫。嘗於春時晨觀山半,雲布平 密,絢爛一色,宛然倒看天宇。四月以後,山多蒸濕不 可居,五六月亦寒,衣必綿,臥必炕,早暮如深秋。遇夏 時暴雨,山半風激雲湧,雷聲電光皆出其下,隱若見 麓地,白波沆漭如海頃,忽雲升嶽頂,則上下皆雨。人 飲諸崖水多瀉,惟瑤池、白鶴、水簾、五花玉女數泉甘 美。元君祠東崖一竅,泉滴如珠,晝夜出一斛許,其味 尤佳。

《容齋隨筆》:應劭《漢官儀》載建武封禪事,每稱天子為 國家。其敘山勢峭險,登陟勞困之狀極工,余喜誦之, 而未嘗見稱於昔賢,秦、吳、周三觀,亦無用之者。今應 劭書脫略,惟劉昭補注《東漢志》僅有之,亦非全篇也。 《朱子全書》:「冀都是正天地中間,右畔是華山,聳立為 虎。自華來至中為嵩山,是為前案;遂過去為泰山,聳 於左,是為龍。」

《地理經》行到青齊忽起峰,兗州東嶽插天雄。分枝擘 脈鍾靈氣,聖賢多在魯邦中。

《岱宗記》:「梁父、長白二山,為泰山輔嶽。」

《中國水論》:「泰山特起東方,橫亙左右,以障中原。」又曰: 「泰山特起東方,為中國水口。」

《臥遊錄》:「三觀岱宗二門,天啟石閭,梁父云云亭亭。馮 山負海,臨漳枕津,太公用之而富,管氏資之而興。 至元碑刻禁約,泰安州准東嶽提點監修官牒開,稱 東嶽有上中下三廟,本州城北岱嶽廟係中廟,唐時 武則天將岱嶽廟改作道觀,左側西王母殿宇經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