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6 (1700-1725).djvu/6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按:《書經夏書禹貢》:「底柱析城。」蔡傳《底柱石》,在大河中流, 其形如柱。今陜州陜縣三門山是也。

按:《史記河渠書》:「禹南到華陰,東下砥柱。」正義曰:「底 柱山,俗名三門山,在夾右縣東北五十里,在河之中。」 按《水經》,「河水又東過砥柱間。」砥柱,山名也。昔禹治 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 山而過,山在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川既決,水 流疏分,指狀表目,亦謂之三門矣。山在虢城東北,大 陽城東也。《搜神記》稱「齊景公渡于江沅之河,黿銜左 驂,沒之,眾皆惕。古冶子于是拔劍從之。邪行五里,逆 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黿也。」左手持黿頭,右手挾 左驂,燕躍鵠踴而出,仰天大呼,水為逆流三百步,觀 者皆以為河伯也。亦或作江沅字者也。若因地而為 名,則宜在蜀及長沙。按《春秋》,此二土並景公之所不 至,古冶子亦無因而騁其勇矣。劉向敘《晏子春秋》,稱 古冶子曰:「吾嘗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流。」當 是時也,從而殺之。視之乃黿也。不言江沅矣。又考《史 記》云:景公十二年,公見晉平公。十八年復見晉昭公。 旌軒所指,路直斯津。從黿砥柱,事或在茲。又云:「觀者 以為河伯賢于江沅」之證。河伯本非江神,又可知也。 按《隋書地理志》河東郡河北有《砥柱山》。

按:《唐書地理志》:「陝州硤石。」有「砥柱山」,山有三門河 所經,太宗勒銘。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砥柱俗名三門山,在陝州 硤石縣東北五十里,黃河中,山有三門河所經。唐太 宗勒銘:山在河中,形若柱。《水經注》謂禹所鑿。」

按程大昌《禹貢山川地理圖》,底柱屬陜州硤石縣。其 曰「底柱」者,石在大河中流峙立為三河水包貫以行, 以其如柱而立,故曰底柱,以其石如水門,故又曰三 門。賈逵及《淮南子、水經》皆言禹鑿此石而通河使行 也。河至華陰潼關,則已改為東流,不待至底柱,乃始 折東。今其曰「東至底柱」者,自改「東」以後,惟「底柱」為可 記也。

按《山西通志山川》:「砥柱峰在平陸縣南。《禹貢》曰:『東至 於砥柱。黃河中流,其形如柱,禹鑿之以通河,三川既 決,謂之三門。砥柱之側有老君爐,世傳老子嘗煉丹 於此』。」《水經注》曰:《搜神記》稱「齊景公渡於江沅之河,黿 銜左驂,沒之,眾皆惕。古冶子于是拔劍從之,邪行五 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黿也。左手持黿頭,右」 手挾左驂,燕躍鵠踴而出,仰天大呼,水為逆流三百 步,觀者皆以為河伯也。

三門集津在平陸縣東五十里。禹鑿砥柱,決三川,有 上中下三門,上曰鬼門,中曰夜義門,下曰人門。 按《平陽府志山川》:「砥柱峰在三門山東,迤南黃河中 流,孤峰峭立,斷壁巉嶮,高數仞,石形如柱,故名。」《禹貢》 「東至于砥柱。」即此也。孔安國曰:「砥柱山,河水分流,包 山而過,石見水中,若柱然也。」《通志》載《搜神記》古冶子 事,殊無取焉。

三門山在平陸縣東五十里黃河中。《水經》云:「禹鑿河 道,三門既決,謂之三門。」《史記正義》曰:「禹鑿此山,三道 河水,故曰三門也。」《綱目》:「山有三門,禹鑿以通,南曰鬼 門,中曰神門,北曰人門,故謂之三門集津前。」提學副 使陳棐遊此,以為勝覽,因大書題其壁曰:宇內大觀, 九年底績,萬世永賴。千尋丹碧,萬古風雲。

按《平陸縣志古蹟》,砥柱峰在三門山東,迤南黃河中 流。語同《府志》。

三門山,在縣東五十里,語同《府志》。

「老君爐」,在砥柱側黃河中,世傳周李聃嘗煉丹于此, 險不可升,上流有列石,蓋聃于此渡河云。

集津,唐貞元二年,李泌開運河成。泌為陝虢轉運使, 自集津至三門,鑿山開道十八里,以避砥柱之險。益 開集津倉山西徑為運道,屬于三門倉,治上路以為 空車,費錢五萬緡,下路減半。

《祀典》「神禹廟」在縣東五十里三門山上。唐天寶社人 梁友仁建。元至正年間,社民王成甫、李良甫相繼增 修。明景泰年間,知縣李榮重修。顧祀典久廢,嘉靖三 十四年,生員劉守、劉䚸呈請督學副使陳公棐,爰定 祭儀品式,有司歲于三月十日詣祠祭焉。

按《河南通志山川》:「底柱山在陝州東四十里,黃河中 流,《禹貢》導河東至底柱,即此。石形似柱,故名。山有三 門,禹鑿以通河,南曰鬼門,中曰神門,北曰人門,故曰 三門集津。唐太宗勒銘尚存。」

按《河南府志山川》:砥柱山在陝州東四十里,黃河中 流,《禹貢》「導河至于砥柱即此。山形似柱,故名。」

三門山,在砥柱上,流百餘步。《玉海》云:「禹導河,鑿以通 流,南曰鬼門,中曰神門,北曰人門。隋開皇十五年疏 鑿之。」又云:「唐太宗令魏徵勒銘。」《食貨志》云:「開元二十 九年,李齊物又鑿之。」《陸宣公集》云:「至德宗貞元元年, 遣官致祭,又復鑿之。」按《陝州志》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