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2 (1700-1725).djvu/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常留花竹。副妙有大師三元八節,齋醮同修,福既薦

於宗祧,惠頗霑於軍俗。尋發特表蒙鴻恩,繼賜紫衣, 焚修於此。其大殿之內,塑天尊真人,龍虎二君,侍衛 無闕。其次別創上清精思院,為朝真念道之方;建堂 廚乃陳鼎擊鐘之所。門廊房砌,無不更新。天風每觸 于庭除,地籟時聞于窗戶。兼為親隸觀額,以表成功。 非矜八體之能,貴立永年之志妙。大師閭丘君,靈芝 稟異,皓鶴標奇。誕德星纏,披靈霓洞。朝修虔懇,科戒 精嚴。實紫府之表儀,乃清都之輔弼。加以降神之地, 即舒州之天柱山也。遊方有志,躡屩忘疲,自生天柱 之前,駐修天柱之下,察其符契,信不徒然。乃此修崇, 實為搜抉。所謂「道無不在,代有其人。」爰自開基,至于 功畢,備仙家之勝概,暢聖祖之真風。遂錄畫圖,封章 上進,奉光化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詔旨,敕錢鏐省 所奏進《重修建天柱觀圖》一面事,具悉。「我國家集慶 仙源,遊神道域,普天之下,靈跡甚多。然自兵革洊興, 基址多毀,況茲幽邃,豈假修營。卿考輯《圖經》,知列聖 崇奉,親臨聖觀,重葺仙居,仍選精慤之流,虔備焚修 之禮,冀承元貺,來祐昌期,豈惟觀好事之方,抑亦驗 愛君之節。既陳章奏,披翫再三,嘉嘆無已,想宜知悉。 冬寒,卿比平安好?遣書指不多及。」懿夫地出靈阜,天 開洞宮,三皇之前,真聖非一,莫非乘虛躡景,出有入 無。雖或掛于傳聞,不可知其名氏,皆分洞天而理,即 大滌居其一焉。天柱觀即漢以來迄于唐室,修真之 士,繼躡清塵,當四方俶擾之時,見一境希彝之趣。今 也仙宮嶽立,高道雲屯,六時而鐘磬無虛,八節之修 齋罔「闕。有以保國家之景祚,福兩府之蒸黎。」鏐今統 吳越之山河,官超極品。上奉宗社,次及軍民,莫不虔 仰神靈,遵行大道。時也聖明當代,四海歸心。沗蒙委 以東南封爵功臣,兼頒金券,家山衣錦,秉兩道之油 幢。上承一人倚注之恩,次荷正真護持之力。元元至 聖,崇敬福生。大道真科,是無為化致,乃及「身於此合 刊貞石,用俟後賢。」時光化三年七月十五日記。

洞霄宮碑記        宋陸游

「造化之初,昆侖旁薄,一氣既分。天積氣於上,地積塊 於下。明為日月,幽為鬼神,聚為山嶽海瀆,散為萬物。 萬物之至靈,為人人之至靈,為聖哲,為仙真。而道為 天地萬物之宗,幽明鉅細之統。此伏羲、黃帝、老子所 以握乾坤,司變化也。」其書為《易》六十四卦,《道德》五千 言,《陰符度人》《西升生神之經》,列禦寇、莊周、關尹喜之 「書,其學者必謝去世俗,練精積神,棲于名山喬嶽,略 與吾教弗類,而篤于父子之親,君臣之義,與堯、舜、周 公、孔子《遺書》無異」,則正吾教之大指也。臨安府洞霄 宮,舊名天柱觀,在大滌洞天之下,蓋學黃老者之所 廬,其來久矣。至我宋,遂與嵩山崇福為天下宮觀之 首,以寵輔相。大臣之去位者,亦有以提舉洞霄超拜 左相者。則其地望之重,殆與昭應景靈、醴泉、萬壽太 一、神霄寶籙為比,他莫敢望。在真宗皇帝時,始制詔 改宮名,賜仁和縣田十有五頃,以奉齋醮,悉除其租 賦。至致和間,宮以歷歲久,穿壤漫漶。徽宗皇帝降度 牒三百,命兩浙轉運司復興葺之,歲度童子一人為 道士。建炎中,又廢於「兵火。高宗皇帝聞之,當宁嘆息。」 乃紹興二十五年,以皇太后之命,建「昊天殿」、「鐘經二 閣,表以崇閎,繚以修廡,費出慈寧宮。梓匠工役,具於 修內步軍司。中使臨護,犒賜狎至。既不以命有司,而 山麓之民,晏然不知有役。一旦告成,金碧之麗,光照 林谷;鐘磬之作,聲摩雲霄,可謂盛矣。」及上脫屣萬幾, 頤神「物表。」遂以乾道二年,自德壽宮行幸山中,駐蹕 累日,敕大官進蔬膳,御書《度人經》以賜。自有天地,即 有此山,殊尤之跡,今乃創見。慶元六年九月,宮都監 潘三華與知宮事高守中、同知宮事水丘居仁以告 游曰:「願有紀以為無窮之傳。」游以疾未能。同知宮事 王思明及其徒李知柔踵至以請,會游被命紬史,又 不克成。嘉泰三年四月,史成奏御,乃能敘載本末如 此,且作銘曰:「在宋祥符,帝錫帛書。乃作昭應,比隆《河 圖》。元豐景靈,列聖攸居。元祐上清,以祝帝儲。祕宇皇 皇,煥于天衢。徽祖神霄,誕彌九區。迨我高皇,省方東 吳。睠言天柱,鎮茲行都。警蹕來臨,神明翊扶。乃御幄 殿,穆清齋居。天日覆照,雨」露涵濡。迄今遺民,泣望屬 車。三聖祠興,光照聖謨。千礎之功,騫騰太虛。傑閣鴻 鐘,震於江湖。肆作誦詩,億載不渝。

白鹿山房記        明葉林

大滌洞天,發自天目,盤薄苕溪之陽,形勢最勝。自古 有道來遊,來居仙去者,皆可數。然山中泉石勝處,率 多北向。向南而勝者,白鹿一山耳。是山為大滌中峰, 升天壇在上,其下石室,按《舊志》,晉許遠遊真君作壇 煉丹,丹成天下白鹿迎去,所以名山也。唐吳貞節天 師美文辭,與太白齊名,嘗構石室為藏書地。逮尸解, 宣城語弟子「當還天柱石室。」此石室所以著也。宋陸 永仲、王元素、朱復常諸君,相繼於此得道,著益甚。自 永仲築室隸洞霄宮,俯仰幾二百年,興廢不一。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