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6 (1700-1725).djvu/8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一百六十八卷目錄

 衡山部紀事

 衡山部雜錄

 衡山部外編

山川典第一百六十八卷

衡山部紀事

《衡岳志》:「上古祝融氏,亦曰祝誦氏。厥俗容成,厥師廣 壽,乃聽弇州之鳴鳥以為樂歌。厥名屬續,厥世和平。 厥始於衡,終於衡。」《孝經鉤命決》曰:「祝融氏以火施化, 號為赤帝。」《梁祠畫像記》曰:「祝融之時,未有嗜欲,刑罰 未施,而民勸化,葬於衡山,故衡岳有赤帝峰云。」 赫胥氏一曰赫蘇氏。厥紀禪通,始於潛山。按《前編》曰: 「禪通者,禪讓之德通於天道。」《路史》曰:「潛山即衡岳天 柱山。」《仙傳拾遺》曰:「赫胥耀跡於潛山,即所謂十四洞 天,在南岳是時民居罔知攸行,出也罔知所之,赫胥 尊民而重事,其卒也,葬於衡之朝陽峰云。」

燧人氏厥禪有巢,遊於日月之都,寓於南垂。楚南垂 也,乃有木焉,啄其枝,蕣然火出。燧人感之,乃象心星, 鑽木出火,革生以熟以遂乎人,亦謂之「遂皇。」今楚溪 洞諸蠻,擊石取火,刻木矢,信猶有燧人之風。

軒轅氏披山通道,南至於江,登熊湘,得風后於竟陵 以為相。乃命祝融辨乎南方,為司徒。《史記註》曰:「熊湘 山在長沙益陽縣。」《世紀》曰:「祝融者即祝融氏之後也。」 今南岳有祝融峰,意其遊息所也。

《拾遺記》:「高辛氏時,丹丘國獻瑪瑙甕,以盛甘露。舜遷 甕於衡山之上,故衡山之岳有寶露壇。舜於壇下起 月館以望夕月。舜南巡至衡山,百辟群后皆得露泉 之賜,時有雲氣生於露壇,又遷寶甕於零陵之上。舜 崩,甕淪於地下。」

《吳越春秋》:禹傷父功不成,登衡山,血白馬以祭之。忽 然而臥,夢赤繡文衣男子,稱元夷蒼水使者,謂禹曰: 「欲得我書者,齊於黃帝之岳。」禹乃退齊三日,登宛委, 發石,獲金簡玉字之書,得治水之要也。

《異苑》:「衡陽山、九疑山皆有舜廟。每太守修理,祀祭潔 敬則聞絃歌之聲。漢章帝時,零陵文學奚景於冷道 縣祠下得笙白玉管,舜時西王母獻。」

《衡岳志》:周泰伯偕仲雍奔荊楚,採藥衡山下,荊人義 之,從者日眾。東至海上,得千餘家,遂為國,號曰「勾吳」 云。

《晉書劉驎之傳》:「驎之字子驥,南陽人,光祿大夫耽之 族也。驎之少尚質素,虛退寡欲,不修儀操,人莫之知。 好遊山澤,志存遯逸。嘗採藥至衡山,深入忘返,見有 一澗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開一閉,水深不得過。欲還 失道,遇伐薪人,問途,僅得還家。或說囷中皆仙靈方 藥諸雜物,驎之欲更尋索,終不復知處也。」

《衡岳志》:「宋劉凝之,枝江人。慕老萊子之為人,推家財 與弟及兄子禮,辟並不受,攜妻子隱居衡山。」

劉驎之,南陽人。與凝之同時,覓藥衡山,深入不返。 宗炳,字少文,其父繇之,湘鄉令。宋武帝既誅劉毅,領 荊州,辟少文為主簿,不起,乃入廬山。武帝移書召為 太尉掾,不起。宋受禪,頻徵不應。衡陽王義季為荊州, 親至其室,與之歡宴,命為咨議參軍,不起。妻羅氏,與 少文協趣遠遊,登衡岳,結宇其間。晚年圖名山於壁, 以當臥遊。

唐李勣字懋功,曹州人。貞觀中拜并州都督,復為遼 州大總管,伐高麗有功,加英國公。解組居衡山。卒葬 沙泉。

《紀聞》:「徐敬業敗時,擒所養似己者斬之,而敬業逃入 衡山為僧。」天寶初,有老僧年九十餘,名住括者,正敬 業也。

《衡岳志》:「唐李敬元與吐蕃戰敗,以高宗永隆元年貶 衡州刺史,居於衡山。」

李泌以肅宗至德二載歸衡山。時兩京既平,泌求歸 山不已,上固留之,不能得,乃敕郡縣為築室於山中, 給三品料。代宗大曆三年夏四月,復徵李泌於衡山。 泌既至京,復賜金紫,為之立書院於蓬萊殿側,上時 過之。凡除拜大臣及軍國大事,皆與謀議。上欲以為 相,泌固辭。

《唐書杜甫傳》:「甫大曆中出瞿塘,下江陵,泝沅湘以登 衡山,因客來陽,遊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 《衡岳志》:「唐曹王皋先貶潮州,以大曆十四年復貶衡 州刺史,居衡山。」

韓愈,字退之,以貞元十九年由監察御史貶陽山令, 道經衡岳,陰雨冥晦,愈默禱,雲為之開。至今岳祠旁 有開雲樓,所詠有《岣嶁禹碑》《登祝融》及《別盈上人詩》。 牛僧孺,武宗朝宰相,以會昌六年貶。宣宗即位,遷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