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9 (1700-1725).djvu/5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百四十里,俗謂是水為河頭,河頭出戎方,土俗變名

耳。又東,逕零丁城南,右合延鄉水,水出縣西山,東逕 延陵縣故城北。《地理風俗記》曰:「當城西北有延陵鄉, 故縣也。俗指謂之琦城川。」又東逕羅亭,又東逕馬城 北,又東注脩水。又東南於宋本作流大甯郡北。右注鴈門 水。《山海經》曰:「鴈門之水,出于鴈門之山,鴈出其間,在 高柳北。高柳在代中,其山重巒疊巘,霞舉雲高,連山 隱隱」,東出遼塞。其水東南流,逕高柳縣故城北,舊代 郡治。秦始皇二十三年虜趙王,遷國以為郡。當作以國為郡 王莽之所謂「厭狄」也。建武十九年,世祖封代相堪為 侯國。昔牽招斬韓忠於此處。城在平城東南六七十 里,於代為西北也。鴈門水又東南流,屈逕一故城,背 山面澤北,俗謂之叱嶮城。鴈門水又東南流,屈而東 北,積而為潭,其陂斜長而不方,東北可二十餘里,廣 一十五里。《蒹葭蘭》一作叢生焉,敦水注之導當作其水導 源西北少咸之山南麓,東流逕參合縣故城南。《地理 風俗記》曰:「道人城北五十里有參合鄉,故縣也。」敦水 東又水注之,出東阜下,西北流逕故城北,俗謂之 和堆城。又北合敦水,亂流東北注鴈門水。故《山海經》 曰:「少咸之山,敦水出焉,東流注于鴈門之水。」郭景純 曰:「水出鴈門山,謂斯水也。」鴈門水又東北入陽門山, 謂之陽門水,與神泉水出葦壁北,水有靈焉。及其密 雲不雨,陽旱愆期,多禱請焉。水有二流,世謂之比連 泉。一水東北逕一故城東,世謂之「石虎城。」而東北流 注陽門水。又東逕三會亭北,又東逕西伺道城北,又 東,託台谷水注之。水上承神泉於葦壁北,東逕陽門 山南託台谷,謂之託台水,汲引泉谿,《澤澤》濤東注,行 者間一十餘渡。東逕三會城南,又東逕託台亭北,又 東北逕馬頭亭北,東北注鴈門水。鴈門水又東逕大 甯郡北,魏太和中置,有脩水注之,即《山海經》所謂「脩 水東流注於鴈門水」也。《地理志》曰:疑衍有于延水,而無 鴈門脩水之名。《山海經》有「鴈門之目而燕。」當作無說于 延河,自下亦通謂之于延水矣。水側有桑林,故時人 亦謂是水為藂桑河也。斯乃北土寡桑,至此見之,因 以名焉。于延水又東,逕罡城南。按《史記》,「蔡澤,燕人也, 謝病歸相秦,號罡成君。」疑即澤所邑也。世名武罡城。 疑脫一于字延水又東,左與寧川水合,水出西北,東南流, 逕小甯縣故城南。《地理志》:寧,縣也。西部都尉治,王莽 之博康也。《魏土地記》曰:「大甯城西二十里有小甯城, 昔邑人班丘仲居水側,賣藥於甯百餘年,人以為壽。 後地動宅壞,仲與里中數十家皆死,民人取仲尸棄 于延水中,收其藥賣之。仲被裘,從而詰之北。」疑作此人 失怖,叩頭求哀。仲曰:「不恨汝,故使人知我耳。」去矣。後 為大餘王。謝云一作夫餘王驛使,永甯。永當作來北方人謂之「謫 仙也。」于延水又東,黑城川水注之。水有三源,出黑土 城西北,奇源合注,總為一川。東南逕黑土城西,又東 南流,逕大甯縣西,而南入延河。延河又東,逕大甯縣 故城南。《地理志》云:「廣寧也。王莽曰廣康矣。」《魏土地記》 曰:「下洛西北百三十里,有大甯城。」于延水又東南,逕 茹縣故城北,王莽之穀武也。世謂之如口城。《魏土地 記》曰:「城在鳴雞山西十里。南通大道,西達寧川。于延 水又東南,逕鳴雞山西。」《魏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北三 十里,有延河東流,北有鳴雞山。」《史記》曰:「趙襄子殺代 王於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於代,其姊,代之夫 人也。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將何歸乎』?遂磨笄於山而 自殺。代人憐之,為立」祠焉。因名其疑脫一地字為磨笄山。 孫云磨笄山在今保安州漢涿鹿縣秦上谷郡治每夜有野雞群鳴於祠屋 上,故亦謂之為鳴雞山。《魏土地記》云:「代城東南二十 五里有馬頭山,其側有鍾乳穴。趙襄子既害代王,迎 姊姊代夫人。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 義也』。磨笄自刺而死,使者自殺。民憐之,為立神屋於 山側,因名之為磨笄之山。」未詳孰是。于延水又南逕 且居縣故城南,王莽之久居也。舊本作王莽之所謂文居也其水 東南流,注於濕水。《地理志》曰:「于延水東至廣寧入治」, 非矣。

又東過涿鹿縣北。涿水出涿鹿山,世謂之「張公泉。」 東北流,逕涿鹿縣故城南,王莽所謂「褫陸」也。黃帝與 蚩尤戰於涿鹿之野,留其民於涿鹿之河,即於是處 也。其水又東北與陂。一作阪下同泉合其水,導源縣之東 泉。《魏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 一里有陂泉,泉上有黃帝祠。」《晉太康地理記》曰:「陂泉, 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尤泉會,水出蚩尤城,城 無南。」古本作東面。《魏土地記》稱,「涿鹿城東南六里有蚩尤 城,泉水淵而不流,霖雨併則流注陂泉,亂流東北入 涿水。」涿水又東,逕平原郡南,魏徙平原之民置此,故 立僑郡,以統流離。涿水又東北,逕祚亭北,而東北入 濕水,亦云「涿水枝分入匈奴者,謂之涿耶。」地理潛顯, 難以究昭,非所知也。濕水又東南,左會清夷水,亦謂 之滄河也。水出長亭南,西逕北城村故城北。又西北, 平鄉川水注之。水出平鄉亭西,西北流注清夷水。清 夷水又西北,逕陰莫亭,在居庸縣南十里。清夷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