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9 (1700-1725).djvu/8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為二。其一南流,更曰洸水;其一西流,會坎河諸泉,至

於南旺入漕。

洸河即汶水之支也。元時濟倅畢輔國始於汶水之 陰,堽城之左,作斗門一所,遏汶入洸,以益漕泗。 龍港溝泉在縣東北五十里,西北流七里,入汶河。 龍魚泉在縣東北六十里,西北流十二里入汶河。 東平州坎河,在州東五十里,即汶水下流也。汶水舊 由寧陽堽城壩流至州東,會坎河諸泉水,西入大清 河。明永樂中,尚書宋公開會通河,始築戴村壩於西, 遏汶南流,過官橋、席橋。席橋在州東五十里,相傳宋 時東封輦路也。

梁山濼在州西五十里。五代晉開運元年,滑州河決, 侵汴、漕、濮、單、鄆五州之境。環梁山,合於汶水,與南旺 蜀山湖連,瀰漫數百里。

九女泉在州北三十里蠶尾山後,西流入汶河。 坎河泉在州東北五十里,南流六里入汶河。

鐵鉤觜泉在州東北五十五里。其旁又有安圈、獨山、 席橋、吳家張、胡郎、王老溝。頭諸泉俱在州東北會 席河入於汶。

汶上縣汶河由寧陽入境,至四汶口以上,為戴村壩 所遮。全河西南流,即所謂「席橋河」也。至城東北二十 五里,謂之魯溝濼,當諸泉之水入之。又西南至縣北 二里,蒲灣之水入之,謂之草橋堰。冬春為橋,夏秋以 舟。又西南流十里為白馬河。又西南流二十里為鵝 河,又西南流十五里為黑馬溝。又西至於南旺入於 「漕渠。」

蒲灣濼在汶上縣北三里,舊名「仲勾陂。」周圍二十餘 里,每秋水氾漲,一望無際,遙視邨落,在湮波杳靄中, 邑人時或載舟遊眺。其水西南流七里,至金龍口入 汶河。

沂州汶河在州東北九十里。水有兩派,一出蒙山東 澗谷,一出沂水南山谷間,南流入於淮。

按《濟寧州志》:「汶水出萊蕪縣原山之陽,會泰山徂徠 諸泉,由泰安西南流,經堽城壩,會坎河諸泉,至南旺 分水龍王廟。六分北流出南旺下閘,四分南流出南 旺上閘,至濟寧與泗水同入運河。」

按《青州府志》:臨胊縣汶水,按《水經》云:「出朱虛縣小泰 山,東北流,逕安丘城西,入於濰。」顏監曰:「前言汶水出 萊蕪入濟,今此又言出朱虛入濰」,將桑欽所說有異, 或者有二汶水乎?余按入濟之汶,見《禹貢》《論語》,即今 大清河。入濰之汶,見《漢書》,入沂之汶,見《水經》。齊有三 汶,清河為大汶者,水淪漣為文也。

安丘縣汶水在城北三里,又東北入於濰,在今昌邑。 《漢書》云:「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濰。」土人云:「水 出沂山百丈崖,循山東麓,北折入安丘,逕南峿山。」蓋 汶有二源,自沂山者,流大而長,即瀑布泉是也;自峿 山者,北流不出七八里,即合沂流,總謂之汶,故記述 各異耳。秋夏水廣五六百步,沙深難行,起自西南出, 「東北流,逕百餘里,壞我民田無算。」按齊有三汶,一入 濟,一入沂,此則入濰者也。

柴埠俗呼為赤埠。按《水經注》:「汶水自郚城東北逕柴 埠山,埠西南有管寧墓,山之東有邴原塚,各有碑誌 存焉。」今碑誌雖不可考,而汶實出於埠之北,埠側多 古塚,與《水經》皆合。

「岝山」,濰、汶合流之處。

紅河在縣西六十里。源出朱虛、臨胊縣境,東流逕清 泉,在縣西五十里,又東入於汶。

靈河,一名「凌子河」,在牟山西十里,源出峰山,北流逕 白雲山,又北逕牟山西,又北入於金溝河。溝一作釣東北 逕故城北,又北入於汶。

五里河,在縣東北十餘里。源出平地,自縣南遶東而 北流,至王封入於汶。

溫泉,在縣西南七十里,浴泉也,北流入於汶。

沂水縣汶水,在縣西南八十里,即桑泉水也。合蒙陰 諸水入縣界,東北流,又折而南,至河陽村,入於沂。 蒙陰縣汶水,在縣南九仙、汶溪二社地。

汶水部藝文一

《渡汶河記         明》·喬宇

季夏二日,冒雨南行十里,嵐氣切衣。又五十里至大 汶口,中央有峻石巍峙,水落巔露,始敢以渡。時河水 泛漲懷冒,因留宿小寺。依依古樹,環接墟野,遂留詩 於壁。汶河之源有三,發於泰山,傍仙臺嶺暨萊蕪原 山之陽寨子村,至州靜封鎮合焉。名曰「塹汶。」西南注 流入濟,奔放湍急,南北岸相距一里。明日循水滸而 東一里許,登筏,乘上流順而西下。其筏「縛八木為之